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

合集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一、前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1. 环保意识不足尽管近年来环保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开展,但仍有很多人对环保知识缺乏了解或者没有形成环保意识。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无视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有些居民为了方便或者省钱,随意扔垃圾或者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2. 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企业只关注自身利益,并不愿意承担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虽然政府制定了相关法规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但是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而言,罚款并不能真正起到惩戒作用。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让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

3.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来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或者增加财政收入,对违法企业进行包庇或者纵容;有些企业通过行贿等手段来规避法律责任。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强对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4. 生态文明建设缺乏长期规划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推进,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只关注眼前利益,并没有制定长期规划。

这样会导致短视行为和短期行动成为主流,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长期规划机制,并加强对其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三、建议和意见1. 加强环保教育加强环保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知识,形成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学校、社区、媒体等,在不同的人群中普及环保知识。

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让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

可以通过提高罚款标准、实行排污权交易等方式来实现。

谈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谈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引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问题一: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工业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方面。

工业污染工业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

大量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中,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受到严重破坏。

水污染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方面。

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过度造成了农田和水体的富营养化;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分类处理,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

工业排放中的煤烟、尘埃和二氧化硫等物质,以及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问题二: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我国生态系统退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下降、湿地面积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

森林覆盖率下降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我国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

这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问题。

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

这不仅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还威胁到了许多湿地生物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丧失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捞等原因,许多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仅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问题三:环境治理手段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环境治理手段仍然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

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方案,以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的严重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2.自然资源消耗过快。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

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的过度开采和消耗,导致了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

3.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许多生态系统已经面临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湿地退化、森林破坏、草原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4.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监管和执法不力,环保部门的能力和资源也存在严重不足。

5.人们环保意识普及度不高。

虽然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整体上来看,环保意识仍需进一步普及和深化。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1.加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在立法层面,应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力度。

2.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大环境友好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生产方式向高效、节约、清洁的方向转变。

3.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在产业布局和建设规划中,应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加大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力度。

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力度,加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方面的工作,保护和恢复湿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生态文明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我们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和规避。

第一,生态环境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生态资源,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已成为严重的问题。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沙化、水草失守、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等。

第二,生态并不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人仍然抱着经济发展的思想,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外来投资和工业化进程也侵占了许多生态环境,包括国家重新兴起的森林伐木问题、矿业和农业开发、捕捞和捕猎等。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执法严格性不足。

尽管政府颁布了许多环境法规,但执法不够严格,效果也不够明显。

这使得个别企业和个人有机可乘,非法进行环境破坏。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大力推广生态文明的概念,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扩大环保教育的普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加强管理和监管。

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实施更环保的政策。

对个别企业和个人的环境破坏行为,应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保证其做好环境保护措施。

第三,参与人民群众。

加强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监督,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中来。

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环保,促使企业深入实施绿色发展。

第四,大力推进环保科技、技术应用和绿色发展的实现。

这不仅要从事技术研究和开发,也要加强企业对环保技术使用程度的管理和监督,通过技术创新,有组织地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们取得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但是,生态环境保护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要全面宣传、制定贯彻落实方案,加强法律法规管理和建设监督,加强公众参与,持续推进环保技术应用和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和意识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

在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如乱砍滥伐、污染排放等现象依然存在。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在政策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企业和个人的环保责任,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倡导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次,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尽管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不足,如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监测设备的升级和维护,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对监测结果和治理措施的公开和透明,增强社会监督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第三,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不够。

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行动力度不够,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保护主义的思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担当,明确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责;同时,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最后,公众环保意识待提高。

虽然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行动中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环保知识普及,培养公众环保的习惯和意识。

同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种种问题。

只有通过加大政策支持、提高监测治理水平、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担当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措施,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我们的宝贵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以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的进展。

1. 问题分析1.1 资源浪费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源浪费:许多行业和个人在使用能源时缺乏节约意识,导致能源的浪费现象屡禁不止。

•水资源浪费:一些地区的水资源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例如农业灌溉的浪费现象。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浪费:大量的土地被不合理地用于城市扩张,导致耕地减少等问题。

1.2 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等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

•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和农业农药等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土壤污染: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土壤的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2. 建议和意见2.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了解决资源浪费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能源节约: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节能措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规划土地利用:严格控制城市扩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好耕地资源。

2.2 推进环境保护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改善空气质量。

•治理水体污染: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推广可再生水资源的利用,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

•防止土壤污染: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

2.3 加强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哪些关键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哪些关键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哪些关键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未来的重要课题。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环境、资源、经济等多个领域,还与社会发展、人类行为和政策制度密切相关。

首先,资源短缺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水资源的匮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供应不足、水质污染等问题。

在一些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同时,能源资源的消耗也在急剧上升,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储量有限,而且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峻。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污染相互交织,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水污染使得许多河流、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污染则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进而影响食品安全。

生态系统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湿地消失等现象,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作为地球之“肺”,具有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重要功能,然而过度的砍伐使得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减弱。

草原的过度放牧和开垦,使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土地沙化加剧。

湿地的填埋和破坏,降低了其蓄水、净化水质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难题。

在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

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依然存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也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情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关键。

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由于监管机构的能力不足或不作为,导致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污染问题屡禁不止。

建议加强监管机构的能力建设,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监管水平。

同时,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监管威慑机制。

其次,存在部门之间协作不足的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配合。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协作不足的情况比较普遍。

建议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要建立健全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流,形成协作合力。

再次,存在利益驱动的问题。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些人往往以经济发展为重,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促使各方面都能够从生态文明建设中受益,形成共同利益。

最后,存在科技支撑不足的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在一些领域,科技支撑不足的情况比较突出。

建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研发和应用领域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优化科技支撑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

综上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监管不力、部门协作不足、利益驱动和科技支撑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加强协作、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大科技支撑,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亟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探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方案。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1.1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排放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导致空气、水质等环境污染严重。

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成为制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

1.2生物多样性丧失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和农业生产对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

1.3资源消耗过快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中国的自然资源消耗速度过快,导致资源枯竭的风险日益加大。

1.4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由于市场经济因素和政府管理不到位,生态环境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

1.5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关注不足虽然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社会层面,仍然存在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关注不足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2.1健全环保法律体系加强环保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对环境犯罪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环保法律的执行效果。

2.2增加环保投入对环保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环保设施和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

2.3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4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增加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

2.5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环境责任感,推动社会整体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关注。

2.6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

至今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和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表示,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0/o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虽然我国近年来提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但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法律体系不完善、传统产业结构制约、融资机制和技术限制等因素,都使得我国的生态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比之下,国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却卓有成效,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推行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致选择,目的在于改变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另外,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仍值得警惕:一是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若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用地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

(二)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篇)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篇)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它涉及政府管理体制、产业发展体制、社会参与体制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以____字的篇幅,重点探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应对之策。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面对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出的重要举措。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环境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十分突出。

然而,在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 环保规划不完善。

虽然我国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但细则、标准等相关规划不完善,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制度,导致环保政策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2.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

虽然我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但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环境保护不力的问题。

一些企业违法排放、乱占耕地等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中忽视了环境保护。

3. 体制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职能不明确、权责不统一,导致环保工作的协同性和效果不佳。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受到了阻滞。

1.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关环境准入、环境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环境保护责任不明确。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环保责任应该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但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环境保护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一些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缺乏责任感。

3. 多部门合作不够紧密。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但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不够紧密,协同效果不佳。

谈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谈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谈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谈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尽管我国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 生态破坏问题:尽管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仍然存在生态破坏的现象。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大规模开发和破坏生态系统。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和湿地退化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改进措施:加大对生态破坏的惩罚力度,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强化执法力度。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破坏问题。

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2. 治理力度不够:尽管我国有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一些地方在执行和落实方面存在不足。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和监管不力,导致环境监测和处罚不到位,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

改进措施: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量建设,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提高环境保护机构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

3. 各部门协调不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调,但目前存在一些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行动缺乏协调一致性的问题。

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分歧也存在,使得生态建设工作进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改进措施:加强跨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顺畅进行。

加强对生态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避免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形成合力推动生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公众参与度不高:公众参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目前的公众参与度相对较低。

一些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与行动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生态危机也逐步浮出水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社会。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1.生态环境污染近年来,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大气污染等问题也成为全球大众关注的焦点。

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和饮用水质量都已经达到危险级别,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了人口健康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

2.生态资源破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区域的生态资源受到了破坏和损失,一些地方的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大量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这也使得生态环境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

3.生态保护意识欠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烈,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得一些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环境,忽视了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当前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是关键所在。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方案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国需要制定更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规范企业行为。

建立一个明确的监管机制,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2.加大环保工程投入力度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建设环保项目,开展生态保护工程,如水源保护、湿地保护和森林保护等。

采取科技手段,推动环保重点技术研发和应用。

3.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全面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强调人们的环保责任,让每个人成为环保的主力军。

同时在教育中加入环保知识体系,传递绿色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

4.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建立体系,追踪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环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同时,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环保技术的应用水平。

5.建立绿色发展机制政府应该出台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快绿色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挑战有哪些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挑战有哪些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挑战有哪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未来的重要课题。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

首先,资源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持续攀升。

例如,水资源的短缺在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发展的因素。

一些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而在能源方面,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面临着储量有限的困境,其开采和使用过程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同时,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也在日益减少,这对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构成了威胁。

环境污染的治理难度大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环境问题体系。

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呼吸健康,还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

水污染使得许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威胁着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土壤污染则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影响粮食安全。

而且,环境污染往往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治理起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资金和技术。

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严峻挑战之一。

森林的滥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湿地的不合理开发等,导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

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生态平衡被打破。

这不仅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削弱了其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是一大难题。

在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

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仍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诸多困难。

同时,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环境评估不够严格,导致新的污染源进入。

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需要在政策制定、产业规划、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和探索。

公众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尽管近年来环保宣传不断加强,但仍有部分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环保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最新】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最新】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日期:2012年05月25日谢海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十分严重。

创新体制机制,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一)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1.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刚起步。

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刚开始起步,在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确立,使得交易的合法性成为问题,即交易后合法的排污量难以界定。

二是总量控制指标难以确定。

三是指标的原始分配难以做到公平。

四是排污权交易信息平台和交易市场不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需要有成熟的买卖双方和中介机构。

2.尚未开征专门的环境税。

虽然我国税收中已经包含了与环境资源相关的税种,涉及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机动车辆、自然资源、废弃物管理和污染排放等领域,但由于这些税种在制定之初并不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各种税收之间缺乏协调性,因而并未充分发挥促进污染减排的作用。

3.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由于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利益主体不明,再加上支持资金严重不足、补偿标准低且缺乏可持续性,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

一是生态补偿的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

转移支付中以纵向为主,即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跨行政区域的横向转移支付尚未建立起来。

二是以部门为主导的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分工,管理职责交叉,在整治项目与资金投入上难以形成合力。

三是生态补偿领域过窄、标准偏低。

四是以“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

4.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价格体系尚未形成。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顺,主要包括:从资源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改革不到位,资源产权市场化程度低,运营不规范;资源行业行政性垄断与自然性垄断并存,对垄断行业的成本监管缺乏科学手段和制度性规定;资源税费和环保税费整体偏低,资源性产品价格没有体现资源的全部价值。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陈士勋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7年第02期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法规不断建立健全,执法力度明显增强,监督管理发挥作用,环境资源保护政策有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循环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

但是,还存在法制不完备,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尚未健全的生态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尤其是缺乏促使资源节约的经济社会循环永续发展政策和鼓励资源能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法制、体制和机制等制度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现状;对策;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保障作用。

但是,现有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尤其是缺乏促使资源节约的经济社会协同永续发展政策和鼓励资源能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1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由于传统政府治理模式,常常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一罚了之,而且很多时候是多头行政,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尤其是未形成一个集保护、利用、开发、补偿、恢复为一体的长效综合治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法制不完备。

在立法方面,立法体系不完备,存在立法空白。

我国虽然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多部有关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保护、能源有效利用方面的法规,但是一些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举足轻重的关键区域、重要领域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弱势群体受到生态环境损害后得不到必要补偿的法规。

在执法方面,法治震慑力明显不足。

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中的执行力度比较弱化,缺乏必要强制手段。

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普遍偏松,结果造成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存在。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生态环境违法成本平均不及治理成本的10%,不及危害代价的20%。

”这刺激了一些守法实体向违法轨道转移。

(2)体制不完善。

首先是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各级政府属地管辖分级负责,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相关监督管理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作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然而,与此我们也必须正视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消耗导致了资源短缺的形成,严重威胁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另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

需要加强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推动绿色制造和低碳发展。

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还应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

二、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生态系统是地球生命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干预,许多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威胁。

森林砍伐导致土壤侵蚀和水源枯竭,湿地开发导致珍稀水鸟的消失,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农田生态失衡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生态恢复和保护的策略。

需要建立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划定生态红线,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物种。

另要加强生态修复,尽快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培育濒危物种。

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提高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三、社会媒体和大众意识问题在当前社会,社交媒体的兴起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些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对环境问题持漠视的态度。

这种情况下,大众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加强大众环境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应加强环境教育的力度,在教育体系中加入环保课程,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政府和媒体应加强宣传,向公众传递环保理念,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鼓励环保行为,促使更多人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破解哪些难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难题,需要逐一破解,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

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享受,忽视了自然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许多人仍然将自然视为可以无限索取和征服的对象,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护意识。

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要破解这一难题,就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培养人们的生态价值观和环保意识,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其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难题。

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经济增长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如今,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就需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这需要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严格执法,对违法排污行为予以严惩。

再者,能源结构的优化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难题。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等传统能源占比较大,清洁能源的比重相对较低。

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这需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研发的投入,提高清洁能源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完善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另外,生态保护与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难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扩张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同时,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了能源消耗、垃圾排放等问题的加剧,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XX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反弹琵琶”打好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主动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不足亟需研究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生态脆二是环保基础设施欠账仍然较大。

由于县级财力不足,城镇污水、垃圾、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垃圾收集清运设施设备不足,垃圾弱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

虽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脆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南部山区天然林周边区域林草植被退化,北部沿沙区治沙工程不断纵深推进,治理成本增加。

收集清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尚不健全,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足,补短板任务繁重。

三是全域绿化工作任重道远。

全县森林覆盖率只有xx⅝,较全市低XX个百分点,县城区绿地率仅占XX%。

因国家造林补助资金属于一次性投入,绿化造林无后期抚育管护配套资金,随着全县造林绿化力度的持续加大,历年绿化苗木后续抚育管护方面存在较大资金压力。

四是生态建设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生态保护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制度还不完善,环境执法监管能力薄弱,齐抓共管的行政执法体制需进一步理顺。

一些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强,尚未形成全民共管共治的局面。

二、对策建议一要靠实环保责任,全力整改反馈问题。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坚决扛牢整改政治责任,全面加快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力、“古浪海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污染环境”信访案件和省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环保执法监管能力总体偏弱、监测站不具备监测能力”等问题的整改进度,争取尽快销号清零。

切实巩固整改成效,对已整改问题全面进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确保整改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二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全面推进“控煤、管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扎实开展“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散乱污'企业治理”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清洁能源改造和清洁煤替代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大纲一、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1.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2.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二、环境问题成因分析1.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2.我国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生态文明制度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对策正文一、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1.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积极进展。

“十一五”期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19.1%,化学需氧量下降了12.45%,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下降了14.29%。

我国重点工业行业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造纸及纸制品业排放强度下降近90%,褐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排放强度下降70%。

近十五年来,我国重点流域的水质情况发生变化。

三项常规污染监测指标来看,十五年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2.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当前,我们应冷静的看到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也比任何国家都困难。

(1)大气污染2013年我国的灰霾天气出现频繁。

3月份全国“两会”是在严重雾霾天气下召开的,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严重的大气灰霾,不仅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社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的影响。

据统计,大气灰霾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明显上升,同时对民航、交通、船舶的运输业都造成了一些影响。

据环境部门监测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2000年以后,我国东中部地区的雾霾日趋严重。

近十年,我国酸雨污染面积没有明显变化,但酸雨的酸度有明显提高。

据调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发病率比平时上升了六至七倍,污染的危害更加明显。

国际研究表明,雾霾现已成为致癌的直接原因,而在我国,大气污染已是排在第三位导致人死亡的原因。

(2)水污染我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污染,湖泊、水库和城市的河流富营养化问题明显。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仅有135公顷,但是到了2007年就有8700多公顷。

如2013年1月,上海黄浦江出现大量漂浮死猪,政府在舆论压力下追根溯源,在源头上解决了这一问题;2013年初,多地发生群众邀请当地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事件。

此类事件表明:当前水污染十分严重;反映了群众要求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需求;现行环境监管体制不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

(3)土壤污染我国土壤污染也很严重,土壤污染变现为源多、量大、面广、持久和毒性强等特征。

全国因污染退化的耕地数量不断增加,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1.5亿亩。

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是所有环境污染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特点:污染隐蔽,暴露缓慢;治理技术难度大;费用高见效慢,影响长远。

我国可效仿法国,完善环境司法、执法工作,以应对日益被人们感受到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目前,我们国家对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问题还没有真正提到议事日程。

(4)农村环境问题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第一,水、空气、垃圾、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第二,农业、农村已经成为我国污染物排放量最大行业和地区。

第三,城市向农村转移了大量的污染物。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国家对农村的环境治理投入偏低。

因此,我们国家农村当前水污染问题及其他环境问题比城市的环境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农村环境的治理相当困难。

(5)生态系统脆弱,污染事故与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我国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我国的生态赤字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呈生态赤字日日益扩大,生态超载日逐年提前的趋势。

我国的生态超载日即用完本年度可再生资源的前期,而生态赤字则是利用超过了实际能够提供的资源数量,生态超载日平均每十年提前一个月。

近年来,我国污染事故频发,出现了高发的态势。

从福建紫金矿业水污染、湖南武冈市儿童血铅中毒,康菲公司采油溢油污染渤海、广西河池重大污染事故、山西省长治市化工原料的大量泄漏,以及河南偃师化工厂气体泄漏污染等事件,每次事故都导致严重危害。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阶段。

北京、湖南、广东、四川、江苏等地纷纷发生反对环境污染的群体性事件。

二、环境问题成因分析1.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三中全会)指出要通过对问题的查找来倒逼问题的解决。

环境问题的成因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主要有五大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公民环境意识不高、科技水平整体落后、体制和机制尚不顺畅和经济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

这五个方面是世界各国在发展中出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我国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1)GDP唯上的政绩观GDP唯上的政绩观是产生我国环境问题的内生性原因。

我国一部分人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部分人认为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损害和环境损失远远超过了污染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包括健康和生命的代价,是得不偿失的。

这种以GDP论英雄,急功近利导致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方面综合决策失误、政府干预过多、行政不作为、政府监管不到位、环境影响评价监管不到位等现象长期存在。

环保部门面对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在执法中出现“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导致环境问题的制度性的原因。

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环境监管压力不断增加,环境法制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表现在:第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缺乏有效的法治手段、经济手段管理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第二,建设法制政府法制社会的要求与环境法制建设粗放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三,群众环境维权意识增强,跨界损害事件增多与民事赔偿调处能力滞后的矛盾突出;第四,环境违法现象普遍、环境纠纷群体性事件增多与环保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执法不力的矛盾突出;第五,群众环境信访案件快速变化趋势与有关部门对行政复议工作认识不高、司法诉讼渠道不顺畅的矛盾日益明显;第六,国家对环境法治的更高要求与基础性研究机构设置、执法不到位的矛盾日益扩大。

环境法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违法成本低和守法成本高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表现在行政处罚普遍偏轻。

如哈尔滨制药总厂污水、废气严重超标排放,紫金矿业造成严重水污染,而两大企业所收到的罚单却仅占企业收入的一小部分。

二是环境民事赔偿法律制度不健全。

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公民不能平等享受发展的成果,由此造成了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中,人们难以承担同样的环境损害代价。

三是生态环境损害难获赔偿。

环境损害分为公益损害和私益损害。

私益损害是指污染对群众经济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失。

甘肃省徽县的血铅中毒事件中,受害者得不到应有赔偿。

因此可以看出私益损害的赔偿长期以来难以得到落实。

公益损害是指江河、湖泊、湿地等的污染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造成的影响。

在多数重大污染事故中,公益损害的赔偿也难以得到落实。

(3)资源低价、环境廉价资源低价、环境廉价是导致环境持续退化的基础性原因。

资源低价就会过多的使用和消耗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

环境廉价就会出现毫无节制的排放污染物,加剧环境污染趋势。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善,资源利用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被社会化,导致污染企业缺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其资源利用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往往被社会化或外部化,不仅引发了资源环境的危机,客观上也助长了粗放型的开发、生产和消费方式。

案例一: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的开采利润低,生态修复成本高。

案例二:云南阳宗海污染,污染企业利润所得完全无法支付污染治理费用。

(4)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是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的社会性原因。

环境群体事件主要分布在四大领域:城市基础设施、城乡违法排污、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污染和大型工业项目建设。

当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六种发展新趋势:一是从农村上访发展为农村上访与城市走上街头并存的局面;二是从个人诉求发展为个人诉求与群体性诉求并存的局面;三是由环境污染纠纷转向环境污染纠纷与新建项目并存的局面;四是由工业建设项目转向工业建设项目与环境建设项目并存的局面;五是由抗争污染企业转向抗争污染企业与一些地方政府并存的局面;六是由过去单纯的环境事件转向环境事件与复杂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局面。

环境群体性事件还出现了三大新特征,一是群众诉求的目标在不断升级;二是诉求表达的渠道更加现代化;三是诉求表达的形式日趋多样化。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生态文明制度“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少8%,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减少10%,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生态文明制度的范畴内涵:狭义的生态文明制度是指有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法治、政策、规划、标准以及监管活动的总和。

广义的生态文明制度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配套改革内容。

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对策(1)转变政府职能,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政府职责的指导思想,保护环境和资源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转变政府职能关键在规范政府的行为,必须着力解决政府干预过多,政府不作为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通过环境立法明确政府责任、规范政府行为的做法。

为此,我国应以修改环境保护法为契机,紧紧落实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创建和强化制度和机制。

健全相关的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健全科学决策类机制体制、健全实施执行类制度、健全保障措施类制度、健全监督类机制和健全责任追究类机制。

(2)强化环境法制,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强化环境法制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内容。

严厉环境责任追究制度:第一,建立终身责任追究机制;第二,企业的产权者、经营者、使用者和管护者都负有共同责任;第三,银行、保险公司等投资人负有连带责任;第四,污染者承担污染损害赔偿和污染治理的全部费用。

这是保证社会公平的可持续的重要举措。

其次是修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定环境政策,明确以下问题:环境损害必须如数赔偿、环境税费要高于治理成本、没收违法排污企业的非法所得、严惩主观故意的违法排污行为;对污染单位、污染个人实行双罚制和对超标排污者实行按日计罚。

(3)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解决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