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四大园林PPT课件

中国古典四大园林PPT课件
颐和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保护了 园内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后人 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03 拙政园
CHAPTER
历史沿革与基本布局
历史沿革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经历了多次修 缮和扩建。
基本布局
拙政园布局典雅,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各种亭台轩 榭多临水而筑。
通过修缮、维护、管理等措施,保持 了园林的历史风貌和艺术特色,确保 了其长期保存和永续利用。
此外,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谢谢
THANKS
园林艺术特色分析
借鉴江南园林艺术
避暑山庄在园林艺术上借鉴了江 南园林的精华,如运用叠石理水、
植物配置等手法,营造出富有诗 意的山水画卷。
融合北方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的建筑则融合了北方的建 筑风格,注重色彩的运用和细节的 雕刻,显得庄重而华丽。
创新园林布局
避暑山庄在园林布局上也有所创新, 将宫殿区与苑景区有机结合,形成 了“前宫后苑”的独特布局。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体 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和 精湛技艺。
旅游文化资源
颐和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 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文化内涵
留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蕴含着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其建筑布局、 景观设置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情趣。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园林文化的国家,人们的园林造景确立了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可以称之为中国古典园林。

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园林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历经几千年的园林艺术,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的利用,而且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山水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绿色生态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和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园林里面种满了各种植物,山水环绕四周,更具艺术魅力。

2. 文化性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包括了文化、哲学、艺术等多种形式的表达,从琴棋书画到文学、诗词歌赋等多元元素的交织,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3. 工艺美术的表现: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这主要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工艺品、雕刻、拱门、廊亭的制作上,更加增加了园林艺术的观赏性。

二、现代园林的特点现代园林是根据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审美欣赏、生态环保、经济技术要求等要素而设计的园林。

现代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实用性的考虑:现代园林注重的是园林的实用性和人文特色的融合,其建筑、花卉、水池、雕塑等都是为了更加人性化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 简洁大方的风格:现代园林的园林风格主张以环保、简约为主,加上实用性的考虑,园林的外在形式更加简单大方,简单而不失美感。

3. 养眼的景物:现代园林强调的是养眼的景物和室外生活方式的提供。

使得人们在园林里可以舒适地休息、散步,给予更加完善和舒适的户外体验。

三、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历史渊源和风格上都有显著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比较如下:1.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一个是传承经典,一个是创新发展。

中国著名园林简介

中国著名园林简介

中国著名园林简介
1.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北宋年间(公
元960年),南宋时称沧浪亭,元、明、清相续修建、扩建,形
成今日规模。

苏州古典园林是在中国造园艺术中的精华,是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
格闻名于世,为国内外游客所向往。

2.北京皇家园林
北京皇家园林指明清两代的皇宫及其所属园林。

其规模宏大、景点众多、建筑精美、风格多样,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京
故宫和颐和园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
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北京天坛、地坛和圆明园
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宇宙意识、宇宙秩序和阴阳五行学说。


和园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自己六十大寿而修建的,也是中国
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 1 —1 —。

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文档1: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1. 苏州拙政园苏州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

该园始建于明代,曾多次修缮和扩建。

拙政园以其精巧的布局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园内有假山、池塘、亭台、廊宇等,每一处都展示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

2. 北京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

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壮丽的景观而闻名。

园内有山水、宫殿、寺庙等,构成了一幅宏伟而和谐的画面。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设计的杰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3. 杭州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

它以其美丽的景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闻名。

西湖周围有山峦、湖泊、岛屿和古建筑等,构成了一幅美丽而令人心醉的画卷。

4. 苏州留园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园内有曲水流觞、亭台楼阁、花坛和假山等,每一处都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湛技艺和雅致氛围。

5. 北京天坛天坛位于北京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的场所之一。

该建筑群以其宏伟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于世。

天坛包括圜丘、祈年殿、皇穹宇等建筑物,每一处都彰显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6. 苏州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这座园林以其独特的奇山怪石和精巧的水系而著名。

园内有石径、水泉、假山和廊亭等,构成了一个精心布置的景观。

7. 杭州灵隐寺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

寺内有古建筑、佛塔和群山等景观,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

灵隐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建筑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

8. 北京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而闻名。

故宫包括乾清宫、中和殿、宜和宫等建筑物,每一处都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高度发展和不朽魅力。

9. 苏州虎丘虎丘是苏州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虎丘以其陡峭的山峦和古老的建筑而著名。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以及寺观园林这三个类型。

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专供皇家宗室等休闲的园林,小巧精致;
3、3、寺观园林,多指佛寺和道观里的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三种类型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门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对于挂袋的统治阶级来说,国家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因此这类型的园林主要特点就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比较多,且园中的建筑大多富丽堂皇,精美异常。

现存的皇家园林有颐和园、北海公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专供皇家宗室、王公官吏以及富商休闲的园林,规模比较小,里面的风景大多是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精致,色彩淡雅,颇具小桥流水之感。

现存的私家园林有恭王府、拙政园、豫园等。

3、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指的是佛寺和道观里面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相较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它里面的景观更加自然,带有宗教神圣的色彩。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一、先秦时期(起源阶段)1. 起源背景2. 功能特点- 这一时期园林的功能以实用为主,如狩猎、通神等,但也开始有了初步的观赏游乐性质。

二、秦汉时期(发展阶段)1. 园林规模与类型的发展- 汉代的园林类型更加丰富,除了宫苑外,还有私家园林的出现。

西汉的上林苑是这一时期宫苑的代表,它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园林,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灞、浐、泾、渭、沣、滈、涝、潏八水出入其中。

苑内有众多的宫、观等建筑,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集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

2. 园林造景手法的初步形成- 在造景手法方面,秦汉园林开始注重对山水的利用和改造。

例如上林苑中,既有天然的山水地形,又有人工开凿的池沼,如昆明池。

同时,园林中建筑的布局也开始与山水相结合,形成了初步的山水园林格局。

而且,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规划,上林苑内种植了大量的奇花异木,种类繁多。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转折阶段)1. 社会背景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非常活跃,玄学兴起,佛教传入并逐渐兴盛。

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对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不得意,往往寄情于山水,追求自然之美。

2. 园林风格的转变- 园林风格从秦汉时期的宏大、华丽向自然、质朴转变。

私家园林大量兴起,如石崇的金谷园。

金谷园位于洛阳城西北郊的金谷涧中,园内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蔽翳,还有水碓、鱼池等景观。

园主在园中过着饮酒赋诗的生活,园林的设计注重自然山水的营造,追求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

四、隋唐时期(兴盛阶段)1. 皇家园林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唐代的大明宫是当时最重要的皇家宫殿园林之一。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建筑宏伟壮丽,园林景观丰富。

太液池是大明宫的重要水景,池中有蓬莱山等岛屿,象征着海上仙山,体现了秦汉以来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布局模式。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1.建筑景观2.自然景观3.园林山水4.园林植物5.园林文化三、各组成要素的详细解析1.建筑景观1) 建筑风格2) 布局结构3) 建筑功能2.自然景观1) 山石水系2) 地形地貌3) 气候条件3.园林山水1) 山水关系2) 山水布局3) 山水意境4.园林植物1) 植物种类2) 配置方式3) 寓意象征5.园林文化1) 历史背景2) 文化内涵3) 影响因素四、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自然美为主题,将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以期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1.建筑景观建筑景观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建筑形式、风格、布局和功能。

这些建筑既包括供游客休憩、观赏的厅、堂、楼、阁,也包括宗教祭祀用的寺庙、塔、亭等。

建筑风格多样,如明清时期的建筑、江南园林建筑等。

布局结构灵活多变,有的以中轴线对称分布,有的采用自由式布局。

建筑功能丰富,可以作为景点、休憩场所、观赏风景等。

2.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主要包括山石、水系、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

山石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既具有观赏价值,又能够分割空间。

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溪流等,与山石相互映衬,形成优美的山水景观。

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对园林的植物配置和景观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3.园林山水园林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元素,它将自然山水美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山水关系密切,相互依托,形成优美的山水画卷。

山水布局讲究对称、平衡、和谐,注重表现自然之美。

山水意境则是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体现了园林主人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

4.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包括各种树木、花卉、草本植物等。

植物配置注重层次、色彩、形态的变化,形成四季景色各异的美景。

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

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

4.苏州留园
苏州留园位于苏州姑苏区,原是 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 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 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光绪初年为 盛旭人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
留园以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 而著称。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 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 部以水景见长;东部以建筑取胜; 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 部则是田园风光。
10.番禺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称余萌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 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同治年 间。占地面积约1598平方米,吸收了苏杭庭院 建筑的艺术风格,整座园林布局以灵巧精致的 艺术特色著称。它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 寸”的手法,在面积并不大的山林里,浓缩了 园林的主要设施和景致,使有限的空间注入了 幽深广阔的无限佳境。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 园林”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宫殿区是 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 方,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 组组成。
苑景区包括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三 部分,有七十二景之说。
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 寺庙群,俗称“外八庙”,如众星捧月, 环绕山庄,它象征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
宫殿区
苑 景 区
8.无锡寄畅园
寄畅园坐落于无锡市西郊惠东麓,是明嘉 靖初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号凤山)所建, 名“凤谷山庄”。万历年间,取王羲之“取欢 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命 名。
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 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均为仿无锡惠山寄畅 园而建。
9.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位于广东佛山顺德区,原为明末状元 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后为乾隆年间进士 龙应时购得,经龙家数代人经营方列晚清名 园之列。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 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 母之恩德。清晖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 适合南方炎热气候,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 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 筑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在后湖的西 段,有一处湖岸 两边怪石高耸, 是仿长江三峡的 景色。在万寿山 后边,还有一组 仿西藏布达拉宫 的建筑群
中国传统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最早出现在汉代。《西京杂记》记载西 汉文帝第四子、梁孝王刘武喜好园林之乐,在自己 封地内广筑园苑,其中“兔园”,园中山水相绕,宫 观相连,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魏晋南北朝时 期,老庄哲学得到发展,隐逸文化盛行,士大夫钟 情山水,竞相营建园林以自乐,私家园林一时勃兴。 北魏首都洛阳出现了大量的私家园林,成为我国第 一次私家造园的高潮。当时的园林虽已基本具备山 水、楼榭、花木等造园要素,但园林不仅是游赏的 场所,甚至作为斗富的手段,造园艺术尚处粗放阶 段。西晋石崇的金谷园,是历史上著名的私家园林。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国力鼎盛的时代,园林的发 展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当时的文化艺术并驾齐 驱,园林创造追求诗情画意和清幽、平淡、质朴、 自然的园林景观,著名诗人、画家王维与辋川别业 是那个时代的典型,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宋 代徽宗在汴京兴建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工假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后湖的河道蜿 蜒于万寿山北坡即 后山的山麓,造园 匠师巧妙地利用河 道北岸与宫墙的局 促环境,在北岸堆 筑假山障隔宫墙, 并与南岸的真山脉 络相配合而造成两 山夹一水的地貌。 河道的水面有宽有 窄,时收时放,泛 舟后湖给人以山复 水回、柳暗花明之 趣,成为园内一处 出色的幽静水景。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同治年间 (1862~1874),同 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 供慈禧太后居住。后 因财政困难,被迫停 止,改建其他建筑。 1900年,八国联军侵 入北京,圆明园又一 次遭到破坏。清朝覆 灭后,一些军阀、政 客、官僚,纷纷从圆 明园盗运建筑材料, 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 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国家十分重 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 1979年,圆明园遗址 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之后, 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 作逐步展开。现被辟 为遗址公园。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一座珍 宝馆,里面藏有名人 字画、秘府典籍、钟 鼎宝器、金银珠宝等 稀世文物,集中了古 代文化的精华。圆明 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 之园,名贵花木多达 数百万株。完整目睹 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 她称为“万园之园”。 的确,如果今天还和 140年前一样,这座超 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 愧的“世界园林之王” 了。遗憾的是,1860 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 园,园中的建筑被烧 毁,文物被劫掠,奇 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 变成一片废墟,只剩 断垣残壁,供游人凭 吊。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 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 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 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 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 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等。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第三 个特色是她的后湖 景区,依靠后湖使 万寿山形成三面环 水的格局,后湖起 到了观赏、游览和 防火的三个功能, 特别是将防火功能 巧妙地与园林设计 巧妙地相结合,其 作用类似于城墙四 周的护城河。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佛香阁是全园的 建筑中心,踞山面水, 颐和园的设计还集中 了全国的主要名胜景 区。如南湖岛上的望 蟾阁仿武昌的黄鹤楼, 十七孔桥仿芦沟桥, 后山的苏州街是仿苏 州的买卖街建的。
中国古典园林
------ 康波 万铮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 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般有两 种分类法: [ 按占有者身份分 ]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统治阶级看来, 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用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 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 最为典型的是北京的圆明园,现存为著名 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等。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历史发展】 清代著名的皇家园 林。康熙四十八年,康 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 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 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 题园额“圆明园”. 咸丰十年8月,英法 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 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 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 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 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 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 特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 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 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 续了两天两夜。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颐和园简介:颐和 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 海淀区。全园分万寿 前山、昆明湖、后山 后湖三部分。前山以 佛香阁为中心,组成 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华丽雄伟,气势磅礴。 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 铺在万寿山南麓,约 占全园面积的3/4。 湖中有一座南湖岛, 由美丽的十七孔桥和 岸上相连。湖西部有 一西堤,堤上修有六 座造形优美的桥。后 山后湖碧水潆回,古 松参天,环境清幽。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建筑特色】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 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 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 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 筑,广植树木花卉。以 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 面及亭台、曲廊、洲岛、 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 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 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 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 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 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 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 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 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 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 座,与水系相结合,水 随山转,山因水活,构 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 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 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 烟水迷离,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 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 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7、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颐和园在北京的西北郊, 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 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 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 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 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 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 乾隆十五年(1750),历时15 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 “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 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 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 的一座。咸丰十年(1860)被 英、法侵略军焚毁。光绪十二 年(1886)开始重建,光绪十 四年,改名颐和园。光绪二十 一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 用海军经费修建的。光绪二十 六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翌年 修复。全园可分为宫廷区和苑 林区。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组成】 历史上的圆明园, 是由圆明园、长春园、 绮春园(万春园)组 成。三园紧相毗连, 通称圆明园。共占地 5,200余亩(约350公 顷),比颐和园的整 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 亩。它是清代封建帝 王在150余年间,所创 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 皇家宫苑。雍正、乾 隆、嘉庆、道光、咸 丰五朝皇帝,都曾长 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 享乐,并于此举行朝 会,处理政事,它与 紫禁城(故宫)同为 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 被清帝特称为“御 园”。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圆明园位于北京 市西北郊,海淀区东 部。原为清代一座大 型皇家御苑,占地约 5200亩,平面布局呈 倒置的品字形,圆明 园由圆明园、长春园、 绮春园三园组成,总 面积达350公顷。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 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 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 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 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 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 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 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 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 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 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 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 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 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 “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 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 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 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 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 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颐和园主要由 万寿山和昆明湖组 成,水面占全园的 四分之三。集中了 全国园林艺术的精 华,构思最巧妙、 最有特色的是她的 长达728米的长廊, 长廊和廊中的绘画 本身就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另外她还 起到了将园内各个 景点有机地联系起 来的作用,烘托出 园林整体的美。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圆明园, 不仅以园林著 称,而且也是 一座皇家博物 馆,收藏极为 丰富,堪称文 化宝库。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圆明园于咸 丰十年,即1860 年的10月,遭到 英法联军的野蛮 洗劫的焚毁,成 为我国近代史上 的一页屈辱史。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
【修复与保护】 全国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 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 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 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国家领导人及北 京市领导曾先后来圆明园遗址参加植树活 动,体现了各级领导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建 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正如国家主席江泽 民所说:“圆明园为什么叫遗址公园,就 是让大家看到这颗灿烂的东方文化明珠, 当年被外国强盗毁灭的惨痛历史,给人民 以爱国主义教育。现在我们把她绿化起来, 进行整建,就是要让全国人民和外国友人 看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 形成了凝固的历史与充满蓬勃生机的园林 气氛相结合的独特的旅游景观,既具有重 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 胜地。“圆明园的建成标志着一个王朝的 鼎盛,它的毁灭则昭示着这个王朝不可逆 转的败落。”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 华民族屈辱的见证。随着专项规划的出台, 2006年基本建成遗址公园的目标已经呈 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