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护理
人工肝护理常规
![人工肝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c2e9785a32d7375a41780c7.png)
人工肝护理常规人工肝是指通过体外机械、理化、生物装置,清楚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肝脏衰竭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肝移植。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治疗前需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说明人工肝治疗的必要性,介绍治疗的方法、过程。
详细地说明人工肝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手段,疗效好、痛苦少,机器操作安全性好,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配合,保持平静的心态接受人工肝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术前准备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有无肝昏迷前期表现、心肺功能情况、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
使患者保持相对舒适体位,排空大小便。
核对检查血浆。
3.血管的准备人工肝治疗必须依靠有效而稳定增长的体外循环血量。
通过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建立双腹股沟静脉或肘静脉—锁骨下静脉的体外循环。
注意保护血管,观察有无渗出、血肿、脱出。
4.管路准备仔细检查人工肝血浆置换管路有无破损,正确连接管路,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尽量排尽管路和血浆分离器内空气。
术中护理1.患者取平卧位,注意保暖。
2.连接动静脉回路,应严格无菌消毒,开通血泵,同时开通肝素抗凝泵。
渐进增大血流速度。
保持合适的体位,预防管路阻塞、曲折、脱落。
3.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床旁心电监护,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
(1)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畏寒、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治疗时常规静推地塞米松5mg,肌注苯海拉明20mg 或异丙嗪25mg。
(2)低血压:表现为头昏、心慌、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可减慢血流速度,必要时用升压药。
(3)电解质紊乱:低血钙表现为患者口周发麻、出现肌肉痉挛、手足抽搐;低钾、钠,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处理是给予相应的电解质补充。
(4)其他:如出血,治疗中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和血肿;观察滤出血浆的颜色,判断是否溶血。
4.及时准确完成有关记录人工肝治疗时间长(3~5h),患者病情危重,因此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体会
![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43358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3.png)
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体会人工肝支持系统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肝脏功能帮助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技术。
在护理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过程中,我有以下一些体会和经验。
首先,在接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患者,他们的身体状况往往较为严重,需要紧急救治。
作为护士,首要的任务是尽快准备好人工肝支持系统并启动治疗,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接受治疗。
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相关的操作培训和演练,以确保自己熟练操作设备。
其次,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相关的临床数据,如血压、心率、尿量等。
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腹胀、恶心、呕吐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设备参数、给予药物治疗等。
另外,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
肝衰竭患者往往由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原因出现营养不良。
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给予静脉或肠内营养支持,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供应。
此外,护理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感染控制。
由于患者肝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因此,在操作设备的时候要做好无菌操作,保持设备和操作环境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患者的皮肤和黏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灶。
此外,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肝衰竭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心理干预,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增加患者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综上所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应注意设备的操作、患者病情的观察、营养支持、感染控制、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方面,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护理课件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22d3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6.png)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急性或慢性肝衰竭、药物或毒物 中毒、严重胆汁淤积等。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严重心肺功能不 全、严重感染等。
0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护理流程
治疗前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病因、病程及合并症,以 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人工肝 支持系统的原理、治疗目 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减 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混合型人工肝
结合非生物型和生物型的 特点,提高肝脏替代治疗 的效果。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发展历程
01
年代开始探索人工 肝支持系统的概念和原理。
实验研究阶段
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动物 实验,验证人工肝支持系统的
可行性和效果。
临床试验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临床 试验,验证人工肝支持系统在
详细描述
出血的原因可能包括肝素使用不当、导管位置不佳、肝功能差凝血障碍等。对 于出血的处理,应立即停止肝素使用,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必要时输注 血小板或新鲜血浆,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
感染
总结词
感染也是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引发败 血症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感染的原因可能包括导管插入时的污染、长期留置导管引起 的局部感染等。对于感染的处理,应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 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对感染 源进行控制和消毒。
准备治疗用品
根据治疗方案准备所需的 仪器、设备和耗材,确保 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治疗中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
防止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人工肝术后护理措施
![人工肝术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69d91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7.png)
摘要:人工肝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肝脏疾病治疗方法,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肝术后护理的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方面,以确保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一、引言人工肝治疗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装置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补充必要物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重症肝炎、肝衰竭等肝脏疾病患者。
术后护理是人工肝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二、人工肝术后护理措施1.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肌张力等神经系统状况,注意有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的发生。
(3)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颜色,注意有无黄疸、瘀斑等异常情况。
2. 生命体征监测(1)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观察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变化。
(3)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1)出血: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插管处渗血情况,如发现渗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同时,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尿液颜色,警惕消化道出血。
(2)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病房消毒,预防感染的发生。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3)肝功能衰竭: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TBIL等,观察患者黄疸程度。
若出现肝功能衰竭,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电解质紊乱: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如出现电解质紊乱,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 术后营养支持(1)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初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逐渐过渡到普食。
(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有利于毒素排泄。
(3)监测患者的体重、身高,调整饮食计划,确保营养均衡。
5. 心理护理(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护理
![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1a527ff242336c1eb95e3b.png)
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护理一.治疗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紧张和焦虑。
努力把患者从心理危机中解救出来,治疗前向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讲解人工肝的必要性、治疗方法和过程。
取得理解和配合,并且解释人工肝治疗是内科治疗的一种方法,不同于外壳手术,使其有一个平静的心态接受治疗。
2.治疗前进食高质量早餐避免治疗时低血压、低血糖的发生。
3.治疗前逐步在床上锻炼解大小便,以防治疗中、治疗后不适在床上解大小便,治疗前尽量少饮水,避免使用利尿剂以免治疗时频繁小便影响治疗。
4.检测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偏低,心率快,体温高者需纠正后才能行治疗。
5.治疗前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病程时间。
肝肾功能特别是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型、有无出血史、血小板计数,有无肝昏迷前期表现等,以利于治疗时观察。
二.治疗中的护理1.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律。
从设备电源打开,管路安装检查,管路冲洗,血路连接。
自体血循环,治疗过程及结束的每一个步骤均要循序渐进。
2.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调整设定的参数,针对不同情况及时发现妥善处理。
3.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凝血、血压降低、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应有针对性的准备好抢救药品,应积极采取应对的措施,防止并发症。
三.治疗后的护理1.治疗结束后人工肝治疗室护士和病区护士交接重点,交接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治疗过程中是否顺利,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和红肿。
2.监测体温的变化,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
3.血管通道的护理1)治疗后卧床休息,避免频繁下床活动,插管侧肢体避免用力,以免导管脱位或脱落。
2)保持插管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严格消毒,创口敷料每周更换2~3,夏季因出汗多,需每日更换敷料,一旦局部敷料被污染或敷料脱落应及时更换。
3)为减少导管腔内污染,对留置的双腔导管应避免作其他用途。
人工肝治疗护理个案文献汇编
![人工肝治疗护理个案文献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32d1d5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3.png)
人工肝治疗护理个案文献汇编篇一:人工肝治疗是一种替代性肝脏移植的方法,用于治疗严重肝病和肝衰竭。
在人工肝治疗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医疗护理,包括液体管理、营养支持、疼痛管理、感染控制等。
本文将综述人工肝治疗护理个案文献,以帮助更多患者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1. 液体管理在人工肝治疗中,患者需要经常接受液体输入。
正确的液体管理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在液体输入时,需要注意液体的剂量、速度和频率,以避免患者出现脱水、营养不良和感染等问题。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尿量,及时记录和监测患者的血容量和血压等指标。
2. 营养支持人工肝治疗需要患者接受长期的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在营养支持期间,患者需要注意进食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多或过少。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膳食平衡,避免摄入过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疼痛管理在人工肝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症状。
对于疼痛管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疼痛治疗方案。
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镇静药和肌肉松弛剂等。
在疼痛管理中,还需要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减少疼痛的发生。
4. 感染控制人工肝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接受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
在感染控制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卫生和清洁,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床位护理,避免患者感染其他床上物品。
5. 心理支持在人工肝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接受强大的心理支持。
在心理支持中,需要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人工肝治疗护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接受长期的医疗护理。
通过综述本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篇二:人工肝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技术,通过将人工肝作为人体肝脏的替代器官,用于治疗一些严重的肝脏疾病。
虽然人工肝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中,护理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人工肝术后个案护理记录
![人工肝术后个案护理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dad01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b.png)
人工肝术后个案护理记录一、引言人工肝术是一种治疗肝病的方法,通过替代肝脏功能,帮助患者度过肝病导致的肝功能衰竭。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至关重要,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人工肝术后护理的要点。
二、人工肝术后护理要点1.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的康复环境,保持室内温度25-28℃,湿度50%-60%。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探视,降低感染风险。
2.生理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合理安排患者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少量多餐。
(3)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内压升高,影响人工肝手术效果。
3.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患者信心。
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监测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
(2)预防出血:密切观察患者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鼻衄等,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3)预防血栓:定期检查凝血功能,观察患者有无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必要时采取抗凝治疗。
三、个案护理记录1.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45岁,诊断为肝硬化伴肝功能衰竭,接受人工肝手术治疗。
2.护理过程及措施(1)术前准备:为患者做好术前皮肤、肠道、呼吸道等准备工作。
(2)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给予心理支持。
(3)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康复锻炼,促进肝功能恢复。
3.护理效果评估经过密切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心理状态稳定。
四、总结与展望人工肝术后护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护理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
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患者可以顺利度过术后康复期,提高生活质量。
人工肝的应用及护理
![人工肝的应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6ed2c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b.png)
人工肝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1950年代
人工肝概念首次提出,目的是 通过体外循环方法来清除患者
体内的毒素。
1970年代
开始使用活性炭、树脂等吸附 剂来清除毒素,标志着人工肝
技术的初步发展。
1980年代
开始研究生物型人工肝,利用 动物肝脏细胞培养技术来模拟
肝脏功能。
1990年代至今
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 成为研究热点,并逐步应用于
临床。
人工肝的分类
非生物型人工肝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清除毒素, 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
换等。
生物型人工肝
利用培养的肝细胞来模拟肝脏功能 ,具有较好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急性肝衰竭患者在进行人工肝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观察是否有出血 、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期尽 快康复。
慢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功能渐进性减退 ,进而出现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人工肝支持系统在 慢性肝衰竭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 再生和恢复肝功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应的护理建议和注意事项。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混合型人工肝
结合非生物型和生物型人工肝的特 点,提高肝脏功能的模拟效果。
02
人工肝的应用
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是肝脏在短时间内受到严重损害,导致肝功能急剧下降,出现一系列 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人工肝支持系统通过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补充必要的营养 物质和调节内环境平衡,为肝脏提供暂时的替代支持,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人工肝治疗护理常规
![人工肝治疗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dcc38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2.png)
人工肝治疗护理常规人工肝是一种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而人工肝治疗护理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下面,我就人工肝治疗护理的一些常规进行详细介绍。
一、人工肝前的准备工作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因、病程、治疗经过等。
2.检查和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肝功能、肝功能衰竭的程度、合并症等。
3.相关检查:如抽血、心电图、X线检查、肝脏影像学检查等,为人工肝治疗做好准备。
二、人工肝治疗的操作和监测1.导管置入:将人工肝治疗所需的各种导管(动脉插管、静脉插管、胆管引流管等)安全、快速地插入患者体内。
2.治疗设备设置:连接各种治疗设备,如人工肝机、监测设备、输液泵等,并进行调试和监测。
3.治疗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监测并调整各项治疗参数,如透析流速、药物输注速度、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等。
4.治疗时间和频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调整人工肝治疗的时间和频次,以保证治疗效果。
三、人工肝治疗后的护理工作1.术后监护: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意识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保持导管通畅:定期观察导管周围情况,及时更换并处理导管堵塞和感染,保持导管的通畅和无菌状态。
3.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通过静脉或口服途径给予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
4.并发症的防治:特别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液透析并发症等,及时处理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5.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四、人工肝治疗的康复护理1.康复评估: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能力,为制定合理的康复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能力,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医院人工肝室护理工作制度
![医院人工肝室护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426a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e.png)
人工肝室护理工作制度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二、人工肝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热情服务。
三、进入治疗室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操作时戴口罩。
四、注意观察患者治疗时状况,及时处理问题。
五、保持治疗室清洁、整齐、舒适、安静;工作期间,严禁会客、谈笑。
六、治疗室每季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七、备齐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专人负责每日清点,填充。
八、原则上一律谢绝探视、陪伴,家属请在门外等候,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如需要进入时,需换拖鞋。
人工肝术后个案护理记录
![人工肝术后个案护理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a5093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c.png)
人工肝术后个案护理记录(最新版)目录一、引言1.介绍人工肝术后护理的重要性2.阐述本篇护理记录的目的和意义二、个案概述1.患者基本信息2.人工肝手术背景三、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生命体征监测2.术后引流管护理3.术后用药护理4.术后营养支持5.术后康复锻炼6.术后心理护理四、护理效果及评价1.患者术后恢复情况2.护理工作的优点和不足五、结论1.总结人工肝术后护理的重要性2.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展望正文一、引言人工肝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肝移植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篇护理记录旨在详细阐述人工肝术后的个案护理过程,以期为人工肝术后护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个案概述患者,男性,45 岁,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硬化,需要接受人工肝手术。
手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术后护理。
三、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术后引流管护理:人工肝手术后,患者会有多个引流管,包括腹腔引流管、胆管引流管等。
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保持引流管通畅。
3.术后用药护理:术后患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肝素等。
要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术后营养支持:术后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以支持康复。
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营养需求,给予适当的饮食和静脉营养。
5.术后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6.术后心理护理:人工肝手术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四、护理效果及评价1.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引流液正常,药物不良反应得到及时处理,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康复锻炼效果明显,心理状态稳定。
2.护理工作的优点和不足:术后护理工作整体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时间段内护理人力不足,对患者关注不够细致等。
人工肝护理
![人工肝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664d7d01f69e314332946b.png)
胆红素吸附
适用于重型肝炎、手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 预冲:基本上同血浆臵换的装臵相类似,
冲洗时应先用普通生理盐水2000ml,再用1000ml普通生理盐水加
肝素40mg冲洗管路。
充分除去分离器或灌流中的微泡。
如血浆胆红素吸附串联血浆灌流,冲洗主要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与胆红素吸附管路冲洗一样. 第二步与血液灌注管路的冲洗一样。
小剂量多巴胺应用
保持水、电介质与酸碱平衡
出血的护理
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情况 严密监测血小板、DIC全套变化 止血药物应用 血制品应用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预防感染与护理
饮食卫生
病室消毒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避免交叉感染 抗生素使用
人工肝脏治疗概念
是以血液净化为基础,利用体外循环,借助机械、化学或 生物装臵; 暂时替代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 或相关疾病的方法; ALSS基于肝脏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能暂时改善肝功能, 稳定内环境,使患者渡过肝坏死的难关;
血浆臵换联合应用CHDF的方法可加强对大、中、小分子量毒素的清除功能,提高PE的疗效,
血浆净化技术发展
1914 Abel 首创
60年代出现间断性血细胞分离机
70年代未出现膜式分离装臵
我院于1986年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 型肝炎研究,经过20余年的攻关,成功地建立 了一整套完整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技术
规范和不同组合的治疗方法,治疗重型肝炎病
人14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III型(混合型)
I型与II型混合组成
兼有I、II型功能
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设计原理
血液灌流:清除中分子量有毒物质 血浆吸附:吸附胆红素、毒素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平衡水、电解质,去除代谢产物 清除中、小物质有毒产物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及护理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6fe97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1.png)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护理
• 人工肝治疗前的护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理护理:
参与病例讨论,了解病情,记录治疗方案,做好术前访视,了解病人精 神状态,体质,心理,适当介绍人工肝的疗效,优点,增强病人自信心, 消除家属及病人的思想顾虑,使病人主动配合,并鉴定治疗同意书。 • 常规护理: 配合医生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以减少血管壁的 损伤,防止血肿的形成。备好血浆分离器及管路,血浆置换液为血浆 1600ml,贺斯500ml+10%葡萄糖酸钙30ml+氯化钾15ml,4%白蛋白500ml,以及 准备所需药品及急救用药,抢救仪器等。 • 治疗室的准备: 治疗室应用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地面用1%的消佳净 拖地面。
人工肝治疗中的护理
• 消毒隔离 • 分离器的冲洗 • 血浆 的融解 • 严密观察病 情 • 静脉压、跨膜压不断上升 的处理:考虑 分离器和管路堵塞,肝素的用量。 • 血流量的控制
治疗时常见的报警
• 停电报警 • 气泡报警 • 静脉压报警 • 动脉压报警
人工肝治疗后的护理
• 留取血标本送检 • 防止双腔导管感染及堵塞 • 防手足抽搐 • 防过敏反应 • 饮食指导 • 做好交接班
•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
•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概念:人工肝支持系 统能有效地消除患者体内积蓄的胆汁酸、 血氨、内毒素、胆红素等各种有毒物质, 改善内环境,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等 人体必需物质而适合于有高胆红素血症, 高内毒素血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 的病人 ,可以有效地改善肝肾功能指标,促 进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人工肝护理
![人工肝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6db63bee06eff9aef807b2.png)
人工肝的护理马红燕护理方法1.人工肝治疗前的护理①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要减轻患者心理紧张和焦虑,努力把患者从心理危机中解救出来。
②观察病情A.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病程时间,肝、肾功能,特别是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型、有无出血史、血小板计数,有无肝昏迷前期表现等等,做到心中有数,以利治疗时的观察。
如对血浆有过敏史者,术前预防性的抗过敏治疗,可减少术中过敏危险性。
避免因过敏而造成治疗中断,一旦具有高过敏体质患者可选用胆红素吸附治疗。
B.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凡血压偏低、心率快、体温高者,可纠正后才行人工肝治疗。
C.做好卫生宣教:嘱患者治疗前尽量少饮开水,配好高质量早餐,避免低血糖、低血压的发生。
术前应逐步在床上锻炼解大、小便,以防治疗中、治疗后不适应床上大小便。
下床走动过频,可导致插管的脱落移位或影响拔管后伤口的愈合。
为解除心理负担,应解释此项治疗是内科的方法而并非是手术。
2.人工肝治疗技术的护理①操作方法及消毒隔离A.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前必须戴帽子、口罩、更换工作鞋、穿好隔离衣,操作时戴消毒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冲洗管路及血管穿刺的过程中,亦存在自身被感染和感染他人的潜在危险,操作前可用0.05%碘伏消毒液浸泡双手5-10min。
B.分离器的冲洗血浆置换分离器及血路的消毒:体外循环的管路及分离器需无菌装接,用38℃生理盐水1000ml冲洗管路,再用500ml生理盐水加肝素20mg冲洗管路。
血液灌注管路的冲洗:安装和冲洗过程根据灌注器的型号不同而异,可参阅说明书。
冲洗时动脉端垂直朝下,活性炭灌注器要求5%葡萄糖盐水500ml,使炭与葡萄糖结合,以减少灌注时血糖水平的下降,其他灌注器则要求用盐水冲洗。
胆红素吸附管路的冲洗:基本上同血浆置换的装置相类似,因需加上胆红素吸附器,冲洗时先用38℃生理盐水2000ml,再用500ml生理盐水加肝素20mg冲洗管路。
充分除去分离器或灌流器中的微泡。
人工肝的应用及护理课件
![人工肝的应用及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5d55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e.png)
人工肝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1950年代
人工肝的概念首次提出,目的 是通过体外支持来治疗急性肝
功能衰竭。
1970年代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开始,利用 肝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
1980年代
生物人工肝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并取得初步成功。
1990年代至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人 工肝装置不断涌现,提高了治
生存率提高
对于急性肝衰竭等严重疾 病,人工肝治疗能够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
03
人工肝的护理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情况
术前准备
了解患者的病情、肝功能、凝血功能 等,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人工肝治 疗。
协助医生完成相关检查,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提醒患者术前需禁食、禁水 等要求。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人工肝治疗的目的 、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 情绪。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3
加强患者护理和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险期,等待肝细胞再生。
02
慢性肝病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人工肝可以作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方
式,例如改善黄疸、腹水等症状。
03
肝移植术前术后
在肝移植术前,人工肝可以帮助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改善肝功能,提
高手术成功率;在肝移植术后,人工肝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支持新
肝功能的恢复。
人工肝在特殊疾病中的应用
观察并发症
留意患者是否有出血、感染、电解 质紊乱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指导患者康复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休息和活动, 促进患者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肝血浆置换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下称血浆置换)是用人工方法清除血液循环中因肝功能衰竭而产生的有害物质,使肝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代偿,从而为肝细胞的再生赢得时间,度过危险期以获得康复。
它是采用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并弃去,同时代之以新鲜冰冻血浆。
【治疗方法】
采用门冬氨酸钾镁、甘灵铵、还原型谷胱甘肽、思美太、丹参、促肝细胞生长素及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
血流量60~100ml/min;血浆分离和输入血浆流量30~45ml/min,单次血浆置换量2000~3000ml,间隔时间3~5天,患者行1~3次血浆置换。
【物品准备】
人工肝室紫外线照射1h/d,物表用0.5%84消毒液擦拭,保持房间相对无菌。
备2000~3000ml同型血浆,生理盐水、葡萄糖酸钙、异丙嗪、地塞米松等常规用药及急救药品、器械,穿刺针(16号动静脉置管用蝶形留置针)2个,穿刺盘1个。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治疗前需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说明人工肝治疗的必要
性,介绍治疗的方法、过程。
详细地说明人工肝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手段,疗效好、痛苦少,机器操作安全性好,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配合,保持平静的心态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术前准备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有无肝昏迷前期表现、心
肺功能情况、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
使患者保持相对舒适体位,排空大小便。
核对检查血浆。
3.血管的准备人工肝治疗必须依靠有效而稳定增长的体外循环血
量。
通过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建立双腹股沟静脉或肘静脉—锁骨下静脉的体外循环。
注意保护血管,观察有无渗出、血肿、脱出。
4.管路准备仔细检查人工肝血浆置换管路有无破损,正确连接管路,
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尽量排尽管路和血浆分离器内空气。
【术中护理】
1.患者取平卧位,注意保暖
2.连接动静脉回路,应严格无菌消毒,开通血泵,同时开通肝素抗凝
泵。
渐进增大血流速度。
保持合适的体位,预防管路阻塞、曲折、脱落。
3.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床旁心电监护,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
(1)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畏寒、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治疗时常规静推地塞米松5mg,肌注苯海拉明20mg或异丙嗪25mg。
(2)低血压:表现为头昏、心慌、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可减慢血流速度,必要时用升压药。
(3)电解质紊乱:低血钙表现为患者口周发麻、出现肌肉痉挛、手足抽搐;低钾、钠,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处理是给予相应的电解质补充。
(4)其他:如出血,治疗中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和血肿;观察滤出血浆的颜色,判断是否溶血。
4.及时准确完成有关记录人工肝治疗时间长(3~5h),患者病情危重,
因此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治疗中用药、血浆交换量、血流速度,分离血浆速度、动静脉压、跨膜压等参考值,有利于医师准确判断病情。
5.无菌操作重型肝炎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细菌
感染,因此在机器预冲、静脉穿刺、术中加药、更换血浆等方面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护理】
1.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
穿刺部位拔针后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垫
2~3块纱布压迫30min,轻重以指腹感到血管搏动和皮肤穿刺点无渗血为度。
如有渗血再重复压迫,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必要时用沙袋压迫。
穿刺侧肢体制动24h。
2.饮食指导:给予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软食,
少量多餐。
保持大便通畅。
3.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