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情感与意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的情感与意象

梁茂鲁

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复习,以情感、意象与手法为要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在诗歌写作与鉴赏中,情感是目的,是核心,意象是载体,手法就是工具,它雕琢意象,以使意象能更好的承载情感。

虽然情感是核心,但更容易入手的,更显而易见的,大约还是意象。什么叫意象呢?意,就是我们的情感或内心;象,就是世界显露出来的样子。意象,就是世界触动我们的那个点,就是用我们的情感从世界中剪裁出来的属于自我的那个部分,我们剪裁出来的,不是世界的全部,甚至也不是世界的真实,但它可能跨越时空,也可能融真实与虚幻于一体。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经过作者加工过的世界。是作者情感认知中的世界。它承载了作者的感情,如果是成功的剪裁,那么,他或许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这需要两者频率的近似。

比如,《沁园春-长沙》,作者说“万山红遍”,那么,是不是只有“红”呢?是不是还有黄叶与枯叶呢?我想,现实中应该是有的,但作者为什么不写呢?你这样一想,就接近了作者的情感,也就是开始思索作者所选取的“象”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意”。那么,作者蕴含着什么样的“意”呢?从他所描述的世界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尝试一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让我

们先来个简单判断,这些景色愉快还是伤感,他们合起来表现的是什么,然后再抓住关键词,关键词一般是形容词或者动词,他们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名词合起来构成承载情感的意象。这些关键词有“尽”“透”“争”“击”“翔”“竞”等,那么,我们大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描写的是江山,也可以说是河山,再结合上阙最后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们大约可以由此联想到岳飞庙前的横匾“还我河山”,这大约也是作者想表达的。因为两者的环境是相似的,而作者所选择的意象,也在隐晦的传达着这些信息:江山如此多娇,但在1925年的中国,大好河山,却并不全在国人手里,即便在国人手里的,国人也不能完全做主。这怎能不让热血男儿心潮起伏?所以作者问:谁主沉浮?这就自然的过渡到了下片,上片是如画江山,下片就是风流人物,或者说是作者认为能托起江山的人。这些是什么人呢?作者说,这不是求田问舍的人,这是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人,这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人,这是有理想有热血敢于牺牲的人,他们要像当年祖逖北伐那样,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有不达目的以命相拼的决绝,这就是作者意象中的能托起中国的人,是能守住这大好河山的人。而不是鸦片鬼名利客求田问舍追名逐利的那些人。作者就是用这样的意象,寄托了这样的情感。

所以,意象因情感而聚,情感因意象而显,抓住意象,解析意象,便能更好的理解情感,而如果能感受到情感,那么,也就能更好的解析意象,从而把握作者心中的世界,拓展自己的人生

宽度。

鉴赏诗歌,就是通过情感的共鸣,以拓展灵魂的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