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

合集下载

奇迹书读后感最新5篇

奇迹书读后感最新5篇

奇迹书读后感最新5篇奇迹书读后感篇1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后,我被雷夫老师的那种对教育的执着和付出感动着。

这是一个让美国家庭无比感动的教育奇迹!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所带的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大多生活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但就是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的成绩竟然高居全美前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

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给我讲述了在这间教室里发生的事情。

雷夫老师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能力、超自觉的守纪能力、超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超专注,他实践道德六个阶段,来挖掘学生们的潜力……特别是雷夫老师在测试学生是否爱阅读的试题,我感到很有趣,他没有要求学生摘录多少页,也没有必须写够多少篇读后感等,而是从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看本质,他的试题是这样的:1、你是否曾因为老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2、你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3、你是否曾在睡觉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凡是答三个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

我看了这些题目后暗自兴庆,我回答的也是三个“是”。

在雷夫看来阅读并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及时,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彼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这使我明白了阅读不只局限于文学方面,它适应于个门学科和社会生活。

在培养写作能力上,雷夫老师要求学生要完成每周作文和每月读书心得,最后装订成平装书。

雷夫老师用了一年的时间给学生辅导,可见雷夫老师的独具匠心与呕心沥血。

想想自己离雷夫老师的要求还差很远。

我想最起码我得每周一稿要坚持下去,每月的读书心得要补上。

雷夫是位睿智的老师,他用智慧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这个暑期,通过读《中国课堂的奇迹》,我认识了一位神奇的校长。

他就是石家庄精英中学的校长——李金池。

通过简介我知道了他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1992年被任命为衡水中学校长。

担任衡水中学校长12年,使衡水中学迅速崛起为一所全国名校,被誉为“创造了一个教育的神话”。

2004年奉调担任衡水市教育局局长。

我之所以说他神奇,是因为2010年他出任石家庄精英中学的校长时这所民办学校不良状况诸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年龄结构老化、学科发展失衡,更兼优秀教师后继乏人。

学校管理混乱、运行机制僵化,体制不顺,政令不畅,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偌大的一个学校,竟然没设教务处,德育处也形同虚设,致使校长管不了校部,校部管不了各个年级部,朝小野大,诸侯割据。

由此导致“教学”中心地位旁落,“德育”目标难以实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无法到位。

这样的一所中学随时都会垮掉。

但是就是这样一所即将倒闭的民办中学,李金池校长提出了“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箭齐发的办学理念,对学校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博采众家之长、汲取全国课改名校的成功经验,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诱思探究教学论作为理论依托,创造性地推出高效“6+1”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使学校很快实现了逆势崛起。

太神了,太厉害了。

这是我给这位校长的评价。

是什么让这个平凡的校长这么不平凡。

我认为是他的敢想敢干,敢于创新。

一位学校管理者或者是教师的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多么重要啊。

重要到他可以直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

现在的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更应该让自己成为一名创新性教师。

做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做个有“心”人。

要有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一切都无从说起。

教师对学生要有博爱之心,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

只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深深的“爱”,才会有创新的热情,创新的动力。

《奇迹》书籍读后感范文(5篇)

《奇迹》书籍读后感范文(5篇)

《奇迹》书籍读后感范文(5篇)《奇迹》书籍读后感范文(精选篇1)奇迹是什么?是在绝望关头坚持不懈迎来的曙光。

而就在《奇迹》这篇文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奇迹”的含义。

记得在《奇迹》里文对他爹说的一句话“爹,我想复读一年。

”在被父亲拒绝后也不放过所有的希望,用着自己的全力去争取到复读的机会。

最后,他感动了他的父亲。

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就算知道父亲的顽固,文也不曾放弃,找过了爷爷、找过了赵伯、找过了姑父,直到最后一刻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但就是因为他这样的坚持执着的精神感染了他爹,而产生了奇迹,在他绝望关头向他伸出了手的奇迹。

就如同文章里的最后一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装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我们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路程中就经历种种挑战与磨难,在他尝试了无数种材料都无果后,很多人都对此抱着了不看好的态度,可他却还在咬牙坚持,最后为世界做出了贡献。

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是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如果没有这种信念和精神,那么创造出奇迹的将会另有其人。

就像之前说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把握在手中,凭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扩大希望。

我们要懂得迎难而上,用希望创造希望,往往会产生奇迹。

我们也许会经历很多的失败,也许会遭遇巨大的困难,也许会受到许多的伤害,也许痛过、哭过。

但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坚持了。

坚持去改变、坚持信念,让它们化作飞向蓝天的希望,让希望创造奇迹。

我们的学习上,也要有这样的坚持。

面对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如果只是看一眼就否定自己的能力,那么一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为什么不多停留一会,让大脑运转起来,让笔尖动起来,去改变最开始的否定。

就算真的跌倒了,至少我们还坚持过。

《奇迹》书籍读后感范文(精选篇2)一艘远航南太平洋的大客轮上,有一位父亲和女儿在这艘船上度过了好几天,父亲将要带女儿去找在远方的母亲,两个人在船上高兴的等待着……父亲每天带着女儿去海边看美景,每天为女儿唱那特殊的摇篮曲。

读书心得《中国教室奇迹》

读书心得《中国教室奇迹》

读书心得《中国教室奇迹》
《中国教室奇迹》是一本描绘中国教育现状的书籍,作者通过深入调研和实地
考察,展现了中国教育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成功经验和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在书中,作者详细描述了中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包括严格的学习氛围、
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学生在国际学术竞赛和评比中屡屡获得佳绩,展现出了中国教育的独特魅力和竞争力。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应试教育过于严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深感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希望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阅读《中国教室奇迹》,我对中国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教育
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不断进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全球范围内的教育体系能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9篇)

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9篇)

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9篇)《中国教师》读后感1说来羞愧:生活在小地方,信息闭塞再加之性格内向“一心只教书,两耳不闻事”,所以直到前天看到学校贴“征文比赛通知”才知贵报刊的存在。

看都没看过怎么写读后感呢?听同事说“可以到网上找到中国教师报的电子书”,于是学着上网。

看得第一篇__《老师最害怕的七件事》顿感震撼!老师有很多害怕:一怕考试;二怕出事;三怕家长;四怕学生;五怕投诉;六怕评比;七怕耽误学生。

但最害怕的还是教不好学生!大千世界,人如沧海一粟,有时自感一个小学教师是那么的卑微!但看到“中国教师报”能采用此文,如此大胆地公开老师们的痛处。

可见贵报刊敢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能为广大一线教师代言!也让教师们深感慰藉!《行走在乡村教育道路上》一文就动情的叙述了作为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是如何需要这样的精神安慰和指引。

类似《数学教师黄老》这样的__用生动的事例传授了“教学智慧与方法”。

新教师或年轻教师只会照着教案,一遍遍地讲道理,讲方法,一次次地让学生练习。

教学成绩不好时也难意识到“机械练习的低效性”,反而怨学生不够认真不够努力。

而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说,他们的课却有趣有效的多。

你看黄老的数学课便有许多的特别:讲余弦时,他会双臂伸展,优美地上下舞动,在教室绕一圈,然后让学生猜表演的是什么。

学生说是大雁、雄鹰……黄老说:对!可是在数学王国里这代表着余弦。

他讲区间和补间时,会在黑板上画上一幅绿色的长方形,又擦去一小角,然后模仿赵忠祥的声音说:这本是一片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可是由于过度的放牧,它已经不是完整的大草原,成了需要补间的大草原……看到一位学生趴在桌上打瞌睡。

黄老不动声色地走上前,拍一下那位学生的肩膀。

学生一下子惊醒,正要忐忑不安地等待惩罚,就听黄老说:请你去做第3题,因为这题非你莫属。

学生一听非他莫属,顿时来了劲,到黑板前刷刷刷地答好了题。

黄老写下一个大大的100分,然后说:我替这位同学解释一下刚才为何打瞌睡……教室里便爆发出友好的笑声。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主要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

教师不仅要针对集体的特点(共性特点)进行教育,而且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通俗地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如“一刀切”、“一锅煮”,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学校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制造机器的。

学校不是工厂,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一句句“规格”相同,“功能”相似的考试机器,那么,只能说,这所学校的教育是失败的。

当时,南开中学之所以被推为“巨擘”,正是因为她不强调考试成绩,而注重于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南开之所以成为一代名校,就是因为她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叱咤风云的豪杰才俊。

我国以往的教育则过分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发展,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性不足。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创新精神的学生。

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具有较大的创造性,他的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

教育有规律可循,有原则可遵,但无死框框可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尤其是教育的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原则以及怎样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创造性。

同样,教育有方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

教育内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条件和教育水平不同,所运用的教育方法也不同,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同样的教育方法在一种情况下是适用的,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完全不适用的。

照抄别人的或以往的经验,通常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创造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并经常寻求和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中国教师》读后感6篇

《中国教师》读后感6篇

《中国教师》读后感6篇《中国教师》读后感6篇《中国教师》读后感1“书能香我无需花,诗能醉人何须酒?”上学时,成天泡在图书馆里,遨游书海,魂飞天际,在柳絮飘飞的夕阳里等待传书的鸿雁,在朦胧的灯光下抒写缠绵的诗句,那美好的一切,随着脚踏三尺讲台,将一去不复返了。

生活的沉重,工作的负担每每压迫着我,让我感受到教育工作的不易。

可是今年在我们的教学校长于校长的推荐下,读了《中国教师报》。

没想到,捧在手中,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健康人生》,是我喜欢的版块之一,它包括“人生感悟”、“健康方程式”、“休闲有道”、“职场心态”等,每当我阅读完这些文章我工作起来精神劲十足。

“班级在线”、“杏坛春晓”、“阅读”等这些栏目,我也都是很喜欢看的。

在报纸上我认识了河北省涿州实验中学的校长,王国辉。

他积聚“幸福因子”办学校,让学校成为师生的家园,不要有太多的复杂、喧嚣,名利的东西裹进其中,从做幸福的人开始,一切返璞归真。

他很爱学生,无论刮风下雨,他都陪在学生的身边。

他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这是荒谬的。

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包容一切学生的一切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学生公正无欺、一视同仁,不仅要热爱学习成绩挺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学生更要多一份偏爱。

( )我们对学生的爱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须抓住学生的积极因素和独特的方面,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地探索,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他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导性的文章告诉我,教师必须主动地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长、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

《奇迹》读后感

《奇迹》读后感

《奇迹》读后感《奇迹》读后感1读了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3》说给老师的真心话,让我感悟颇多这本书主要写了雷夫从教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遥想青葱岁月、第二部分:成长与收获,第三个部分:步入名师讲堂,雷夫所有的对老师的真心话都是通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的。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盖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的教育追求。

“让孩子们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

雷夫老师为什么做的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看,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

雷夫老师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

所以读了这本书后,我认为,爱孩子,就是雷夫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名好教师要成长,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教育思想,这是教育的大智慧、真智慧。

雷夫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并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在认识到当今“速食”社会是造成孩子避免挑战困难的原因的时候,他果断地提出了“成功无捷径”的理念,培养孩子们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的态度;在教育实践中,他逐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老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加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点和认识。

最可贵的是,他在遇到问题是,绝对不是先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进行积极思考,及时去纠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去摆脱困扰。

中国奇迹读后感

中国奇迹读后感

中国奇迹读后感《中国奇迹》是一部由韩毓海编著的经济学著作,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深入分析,书中展现了中国经济奇迹的真实面貌,让人深受启发和感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一直备受世人关注。

《中国奇迹》一书通过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政策措施和发展成果,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让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在书中,作者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对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书中指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稳定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大国。

这些成就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阅读《中国奇迹》,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易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顽强拼搏,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奇迹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坚强决心。

这些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团结力量,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阅读《中国奇迹》,我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大国。

这些成就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阅读《中国奇迹》,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读《中国课堂的奇迹》有感

读《中国课堂的奇迹》有感

读<<中国课堂的奇迹>>有感今年暑假,有幸学习了李金池的《中国课堂的奇迹》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李校长提出的高效“6+1”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即将原来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舞台还给学生,充分让学生自主发挥,碰撞出更多彩的火花,更能形成思维的创新,展示学生的自我风采。

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高效。

是因为它有以下几点优势一、精炼简洁的“导”熟话说:一场好的晚会,除了精美的节目,优秀的主持之外,串台词应该说功不可没。

它不但让一台晚会高潮迭起,更让整台晚会节目有机的融为一体。

而高效“6+1”课堂环节上的时间限制,要求我们必须精炼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设计情境,抓住学生的心,让孩子们很快的进入一个知识的海洋入口。

二、提纲挈领下的“思”众所周知,学而不思则罔。

李校长退出的“课堂学习提纲”这一教学策略,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花足功夫专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将教材有机整合,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引领学生快乐学习。

这一策略,具有明确的指令信息和详细的指导方法,所以学生拿到提纲后,能积极自主的深思,从而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热烈而有序的“议”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

学知识,更要学方法,会学才是真本事。

“6+1”高效教学模式,不但有精心组织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小组文化建设作为支撑,而且每位任课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他们在对学、小组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既发散了自己的思维,也可以在交流与探讨中汲取组员的智慧,完善、提高自己。

四、激情快乐的“展”“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可以大胆的质疑,自由的抒发己见,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就真正的活了起来,激情展示时,一个人的发言,就变成了几个人的智慧。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教育的奇迹】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一爱一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一爱一说谎的讨厌鬼、一爱一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

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希望自已的学生个个是天才。

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的?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国外更注重对孩子的天真可一爱一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

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

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

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会对孩子起着绝对的作用。

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

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美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们一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和更坚强。

一言以蔽之,只要满怀虔诚的心态,施以更加优良的教育方法,这些人就会成为更加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

是呀,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养他了。

【教育的奇迹】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过一些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伟人小时候和我们平常的孩子小时候是那样的相似,只不过是他们遇到他们人生中的伯乐,让他们最终成才。

读中国好课堂读后感500字

读中国好课堂读后感500字

读中国好课堂读后感500字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好书如同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

《中国好课堂》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汇聚了我国教育领域的优秀实践和探索,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以下是我在阅读这本书后的感悟。

《中国好课堂》读后感阅读《中国好课堂》,我深感我国教育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这本书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国教育的创新成果,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书中介绍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实践,他们充满激情、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这些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乐园。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书中还提到了许多成功的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

这些模式充分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

这些教学模式让我明白,教育创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教师,我们要勇于突破传统,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此外,书中还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探讨。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教育的初心,即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阅读《中国好课堂》,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中国好课堂》是一本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细细品味的书籍。

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美好前景,也让我们明白了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

400字以上的读后感6篇

400字以上的读后感6篇

400字以上的读后感6篇400字以上的读后感篇1今天,孔老师用了两节课来教我们《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我对其中的诸葛亮感受颇深。

课文一开头,就说明了诸葛亮看破周瑜的反间计,并且告诉了前来“探望”自己的鲁肃。

诸葛亮还告诫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要不然周瑜将会设计害他。

可以说,诸葛亮已经算准了周瑜嫉妒心特别强,所以才郑重告诫鲁肃,可惜鲁肃不听,告诉周瑜。

导致出现周瑜要求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事情,哪知诸葛亮竟只需三天,还立下军令状。

于是,在准备好了船、草垛等物品后,草船借箭这场好戏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最终,诸葛亮借着大雾拿到了曹营十万支箭,凯旋归来。

看完文章,我不禁佩服起诸葛亮的聪明,也可以说是神机妙算。

你看,他一眼就能够看破号称“东吴顶梁柱”周瑜的计谋,这多么厉害啊。

而且,他料定三日后有大雾,才敢去曹营“借”箭。

长索相连,以防小船冲走;擂鼓呐喊,迷惑对手,一条条妙计,真让人感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而且,诸葛亮还有知人这一大本事,能够看透人的性格。

但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真的是“神机妙算”么?不,这肯定不是。

这是长期读书长期实践积累得来的结果。

诸葛亮常年读书,虽在人乡下,但也每天分析天下局势。

我想到了诸葛亮,再想我,真是还需要学习诸葛亮。

我每天也都会认真地读书,可和诸葛亮比起来真是差的太多了。

诸葛亮能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我呢,虽然每天大部分时间也在读书,但看书的种类还需要增多,文学、科普、历史我读的多,但感觉自己对地理方面的书太需要加强了,哪些地方地矿如何,盛产什么,位置在哪里,我对这些都是很不了解。

所以神机妙算最基础的知识我都没有掌握,神机妙算更是不可能的。

前一段时间,我做完了作业,弹完了钢琴,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这时,平时不怎么回来的姐姐回来了,我赶紧到奶奶家和姐姐玩,没想到姐姐正在看地理方面的书,我翻了翻,觉得没什么兴趣,于是,拉着姐姐出去疯玩,害的姐姐也没有看成书,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后悔,这样的书不正是我缺少的知识吗?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这么好。

2015《中国奇迹》读后感

2015《中国奇迹》读后感

2015《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石嘴山市光明中学孙宁华之所以称其为“中国课堂的奇迹”,我想,是在于2015年李金池校长出任石家庄精英中学的校长时,这所民办学校不良状况诸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年龄结构老化、学科发展失衡,优秀教师后继乏人。

学校管理混乱、运行机制僵化,体制不顺,政令不畅,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致使校长管不了校部,校部管不了各个年级部,朝小野大,诸侯割据。

由此导致“教学”中心地位旁落,“德育”目标难以实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无法到位。

昔日的精英中学与我们现在的光明中学是多么的相似,我校也来了一位很有见地的新校长,同时,带领我们也在走课堂改革之路,我的兴趣猛然被这本书的内容所吸引了。

但就是这样一所即将倒闭的民办中学,李金池校长上任后提出了“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箭齐发的办学理念,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诱思探究教学论作为理论依托,创造性地推出高效“6+1”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使学校很快实现了逆势崛起。

书中说课堂是学校的原点,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潜藏于她的课堂,学校要想快速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进行课改,颠覆旧有的传统课堂,代之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高效课堂。

那么什么是传统课堂?首先,传统课堂的效率是低下的,教师强行灌输,学生默默听讲,它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唤醒学生的学习激情,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课堂只能使学生变得消极、厌学。

其次,传统的课堂不仅是低效的,而且它还扼杀人的灵性、毁灭人的创新精神。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传统课堂的基本特征就是“强行灌输,死记硬背”,传统课堂的基本要求就是“唯师是从,唯书是从”,老师讲的都是真理,不能质疑,书上讲的都是对的,背过就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不要思考,结果,老师把学生的大脑禁锢了,把学生的独立性剥夺了。

这样的课堂,必然使学生迷信权威,没有自信,不会独立思考,不会探索创新。

也就失去了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

书中提到高效“6 +1”课堂改革,颠覆了传统的课堂秩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如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质疑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爱的教育+教学智慧=奇迹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有感实验初中顾啸敏天才就是99%汗水+1%灵感,而百合班的奇迹就是爱的教育+教学智慧。

寒假里,我阅读了《中国教室的奇迹》,感触颇丰。

俞玉萍老师对于语文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全身心投入,细致认真、别出心裁的做法无不体现了教师充满智慧的爱的教育,真正做到了责任与爱的统一。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发展,只有真心真意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的确如此,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工作方法,不是技巧和手段,也不是人为设计的小动作,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慈母般的真诚感情。

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需具备的首要条件,然而怀揣着满腔的爱埋头苦干,教学效果也只能是差强人意,所以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需要认真钻研,如何智慧教学。

俞玉萍老师关于“倾听”的教学让我震撼,她在黑板上写下三句话“倾听是一种最美的姿势,倾听是一种最美的德行,倾听是一种最高的智慧”。

这三句话如何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里,俞老师采用了机智的对话法,真正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知识越多并不能构成智慧。

在数学中,智慧教学就在于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

具体表现在数学的模型化、转换思想、替代思想……是这些思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我认为教师教学智慧需要具体落实到:备课的智慧、课堂智慧和评价中的智慧。

在备课方面,智慧型教师较多考虑的是教学内容、活动和策略;备课效率较高、他们可以调用丰富的教学常规和情景;智慧型教师备课时较灵活,他们的教案更简洁;他们更多地考虑长远目标、整体目标;智慧型教师的备课反映了他们具有丰富而融合的知识基础。

数学是专门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对于发展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

把可用时间变为有效时间。

学生需要机会“深刻思考”。

在上课方面,教师有很强的课堂监控能力,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进行精彩的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常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好处,所以这个暑假我认真阅读了《中国课堂的奇迹》。

书中提到高效“6+1”课堂高效“6+1”课堂改革,颠覆了传统的课堂秩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如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质疑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新性;让学生会学、乐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虽然那时还没有新课改的提法,但当年我在衡水中学推进的课堂改革,和后来新课改的要求是一致的。

那么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新课堂,如何去做呢?
做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做个有“心”人。

要有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一切都无从说起。

教师对学生要有博爱之心,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

只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深深的“爱”,才会有创新的热情,创新的动力。

要有诚心。

教师之间要真诚相待,对学生也要真诚相待,如果说创新教育是一项高尚的事业,那么教师对创新教育也要真诚相待,绝不能说空话套话假话,创新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

只有真心实意,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真正增强。

要有恒心。

创新教育不是一阵风,一场雨,一道闪电。

创新教育是一个需要持久不懈的长期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恒心,坚定信心,不怕挫折,克服困难,让“创新”的旗帜,在自己的思想领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领地高高飘扬。

要有宽容之心。

宽容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够化解许多矛盾。

学生正处于成长和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思想活跃,敢想敢做是其最大特点,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

如果教师一味按照所谓的规则条例来衡量和约束学生,势必给学生创造力的开发造成客观上的阻滞甚至扼杀。

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才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要有进取之心。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乃创新之大忌。

唯进取才有创新。

要处处留心,处处用心。

蒸汽机的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都是科学家“处处留
心”的结果。

教师的创新也是如此,处处留心,处处用心,才能让自己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才能让自己对新事物保持敏锐的观察力,进而不断积累素材,为教育教学各环节打好创新的基础,这是教师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的必要条件。

做创新型教师,还得有深厚的知识功底。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厚,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

”教育人常说得一句话,叫做“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自己则要有一桶水”。

创新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复杂的劳动,需要广博而深厚的知识做支撑。

教师首先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结合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他们最需要的“营养”,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者这方面的知识准备不足,都有可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顾及学生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教育无论如何难称得上创新教育。

对本学科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的掌握,也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

教师的知识结构,对于教师进行创新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教育强调综合,学科知识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越来越突出,单纯的浮浅的知识已经远远跟不上知识经济的需要。

所以,教师除了要对本学科知识深入钻研,扎实掌握之外,还必须有意识地不断学习了解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既有知识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既是“专家”,又是“博士”。

这样名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建立起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做创新型教师,其次必须具备必要的创新能力。

一、思考能力。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教师创新能力中最必需也最重要的素质。

教学生学会思考并养成思考的习惯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养成思考习惯。

首先,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也是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与创新教育格格不入。

教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主见,不拘泥于所谓“成型的教学模式”,要敢于用质疑的目光、发展的思路对那些有碍于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经常性的反思。

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

比如:我们要敢于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从某
种程度上讲,它已成为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大障碍)说一个“不”字。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还得教会学生质疑。

所以,教师自己就要有敢于对“权威”说“不”的能力。

比如,不要以为凡是教材上、教参上讲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

等等。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型教师应该既是学者,又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家。

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应该像高明的医生那样,善于“诊病”、“治病”、对症下药。

要求学生解决的难题,教师应先“下水”试一试,并向学生披露自己具有创造性的思考过程,这对学生进行创造造性思维活动将起到一种示范作用。

四、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创新型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

中小学教师搞科研的主要目的,不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有所突破,而是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的改善。

为此,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提炼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之升华为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和移植他人的成功经验,并能推陈出新。

在这方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等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与读书匠不同,创新型教师能够用科研的眼光审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在探索性的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五、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教学是一种动态性教学,它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这种自我监控性教学,能够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

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中:
(1)课前的计划与准备。

教师在课前不仅要明确自己所教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还要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

具有较高的教学预测水平,是我们对创新型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

(2)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

有这样一个教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一位教师正在给学生讲朱自清的《春》。

这时,一位学生突然轻声唱了一句“春天在哪里”。

此时,班里大多数同学把目光转向了那位唱歌的学生。

面对这一情况,教师没有慌张,也没有训斥那位唱歌的学生,而是机智地说:“现在虽然不是春天,但却孕育着春的生机。

诗人雪莱有一句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那位唱歌
的同学,你还记得雪莱的话吗?”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们无不为他的教学机智所折服。

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巧妙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也是每一位创新教师应达到的教学境界。

(3)教材的呈现过程。

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随时进行有意识的反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创新型教师要动态地呈现教学内容,要鼓励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大胆质疑,大胆创造。

(4)反省与评价。

在上完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之后,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应及时分析、评价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

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我认为,作为教师,最大的本领不是你知识如何渊博,不在于你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应该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挑战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把激情当作一种生命应有的姿态。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教书匠”的境地,教育才能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