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强化民主管理
教学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掌握自己,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家庭合作三个方面,探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一些学习规则和纪律,如按时到课、认真听讲、课堂秩序等。
这些规则的设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学生需要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培养自己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反馈,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引导他们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整,提高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要通过不同的管理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
通过设立一些学习或生活的自主决策和管理,学生可以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自愿参加和组织活动,学生可以学会时间管理、资源协调和自我约束。
再次,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导。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提高自己的自律性和管理能力。
三、家庭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班主任的学生自主管理与自律培养

班主任的学生自主管理与自律培养班主任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更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主管理与自律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在学生自主管理与自律培养方面的作用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1. 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机制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管理委员会、班级教育规范等机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培养他们主动负责、合作协调的能力。
2. 倡导学生自治班主任可以经常组织班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并让他们参与决策。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决策能力,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在学生面临选择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建议和引导,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律意识1.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班主任可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和制度,明确学生在校内的行为准则和责任。
同时,要对规则与制度进行宣传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并自觉遵守。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时间管理的培训和讲座,提供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 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奖励激励、评比先进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自觉追求自律。
同时,班主任也要注重提供正反馈,鼓励学生在自律方面的进步。
三、班主任的角色与责任1. 以身作则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积极展示自律的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受到积极影响并模仿。
2. 关心和照顾学生班主任要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3.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和学习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问题。
结语:班主任在学生自主管理与自律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培养自主思考能力、提供必要的指导支持,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律意识,成为自主、负责的个体。
班规引路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规引路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自律和自我管理是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和发展的重要能力。
在学校中,班级是学生们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班级的管理和规范对于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班规对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引导作用,并阐述如何通过班级制度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班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班规是班级共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它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
班级通过制定班规,明确了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要求学生们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事。
例如,在班级中,制定了早自习的规定,规定每天早上要按时到校,迟到者需做出相应的处理。
通过这样的规定,学生们形成了按时到校的意识和习惯,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又如,在班级中,制定了课堂纪律的规章,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不说话、不乱动,认真听讲。
通过这样的规定,学生们养成了专注听讲、尊重教师和同学的良好习惯。
通过班规的引导,学生们逐渐认识到,自律是一种责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他们会明白只有自律才能够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学习和成长。
二、班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规不仅仅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准则,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班级中,学生们需要遵守各种规定,自觉地完成各项任务和职责。
比如,在班级中,制定了班级职责的分工,班长负责班级的组织和管理,学习委员负责课堂秩序,卫生委员负责班级的卫生安排等。
通过这样的分工,学生们需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此外,班级中还可以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比如班级义务劳动、班级文艺节目等。
这些活动需要学生们自觉参与,并在活动中发挥各自的才能和作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学会了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遵守班级规定和履行职责,学生们逐渐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会了自我安排时间,并且懂得了如何与他人良好地协作。
学生自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班主任工作总结

学生自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班主任工作总结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深感培养学生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分享我在促进学生自律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一、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氛围对学生的自律具有重要影响。
我始终将班级视为一个大家庭,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班级会议营造了积极向上、友好互助的氛围。
我组织了班级活动、团队合作项目和班级建设等,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为学生自律打下基础。
二、明确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对于学生的自律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与学生讨论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我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包括了学生的行为准则、纪律要求和奖惩措施等,确保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要求他们遵守规定。
同时,我还与学生讨论了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自律的认识。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自律的关键。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1. 目标制定:我鼓励学生设定个人目标,并帮助他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通过设立目标,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方向,并有意识地规划和管理时间。
2. 时间管理:我教授学生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合理分配任务等。
我也鼓励学生利用时间矩阵等工具来规划和评估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
3. 自我反思:我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自我反思,学生可以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 自我激励:我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激励的能力。
我通过表扬、奖励以及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成长。
四、与家长的合作家庭是培养学生自律的重要环境。
我积极与家长合作,与他们保持沟通和交流。
我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和学生的表现,并共同讨论学生的自律问题和解决方法。
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有助于形成一致的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自律的培养。
五、个性化关怀与指导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班主任需要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其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了良好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有效地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
一、树立自律的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需要树立自律的意识。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律对他们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和激励机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规则,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规划和管理时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会面临时间管理的挑战。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教授他们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
学生需要学会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任务,掌握优先级和紧急程度,以及灵活应对各种学习和生活任务的能力。
三、建立学习和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良好的榜样行为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按时完成作业,保持整洁的学习环境,遵守规则和纪律,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律的态度和行为。
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奖励机制、目标设定、个人兴趣培养等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律和自我管理不仅是为了他人对他们的认可和奖励,更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成功。
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
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决策和实施等。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六、鼓励学生反思与调整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的计划。
班主任工作总结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自律品质

班主任工作总结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自律品质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品质是学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品质。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当在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本报告将总结班主任工作中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在班级中,建立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品质的首要任务。
通过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则和纪律,让学生明确了解自己的行为要求和责任,使每个学生都能遵守规则并自觉遵守。
同时,规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品质,我们应当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鼓励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提供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能够自主管理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自律品质的关键。
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班级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倡导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共赢,在班级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助互助的良好关系。
同时,班主任应该作为学生的榜样,展示出自律、坚持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四、加强家校合作家长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品质的重要支持者。
班主任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并与家长共同协作,制定更合理有效的培养计划。
家校合作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展开,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共同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努力。
五、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品质薄弱的学生,我们可以建议并提供相关的辅导和帮助资源,引导他们改善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品质。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
它们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个充满诱惑和分心因素的时代,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和家庭需要形成有利于自律的环境。
学校应该建立起清晰的纪律体系,明确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规定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准时上下课等。
同时,学校也应该注意激励机制的建设,鼓励学生自觉遵守纪律。
家庭作为学生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之一,家长应该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他们可以通过与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提醒孩子坚持执行计划,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分工和时间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个人时间管理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时间管理工具,例如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使用时间管理应用程序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和利用时间。
同时,学生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激励的方法,如设立奖励机制,完成学习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奖励。
通过自我激励,学生能够提高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
在我个人看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自律和自我管理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还能为他们的未来成功铺平道路。
然而,培养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并非易事。
学校和家庭需要密切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培养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的最早阶段,家庭是学生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父母要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就是孩子学习自我管理和自律的最好榜样。
其次,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学会自主选择、自我管理自己的时间与任务。
家长还应当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适量监督与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和作息规律。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将逐渐培养出自觉、自律的能力。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的关键环节。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守纪律、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和班级管理来培养学生的协作和自律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学习,相互督促和互相补充学习资源;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律意识。
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自我培养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实现自我管理和自律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和毅力。
首先,学生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
其次,学生要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学生应该自觉遵守学校和家庭的规定,将自我管理和自律融入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心和自律水平。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培养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自觉、自律的品质。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人生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自律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自律意识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往往需要更多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来应对。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首先,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机会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必修课程,例如时间管理、目标设定和自我规划等,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科学地安排时间、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
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例如学生组织、社团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和自律。
其次,家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他们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指导和支持。
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按时完成作业、合理安排娱乐时间等。
同时,家长也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自我管理和自律。
此外,学生自身也需要有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学生应该认识到自我管理和自律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并主动采取措施来提升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能力。
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锻炼自己的责任心和自律性。
此外,学校和家庭还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奖学金或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行为。
家长也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或赞扬,以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律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家庭和学生本身都需要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只有培养出具备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成就。
通过提供合适的环境、建立积极的家庭和学校合作氛围,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我们有信心能够培养出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的优秀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并为他们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家庭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环境之一。
父母在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父母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能够自律地完成自己的事务,并主动承担责任。
这样,孩子在生活中观察到父母的表现后,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管理和自律习惯。
其次,家庭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和规矩的生活环境。
家长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指导孩子的行为,如限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制定作息时间表等。
同时,父母还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规定自行安排自己的时间与任务,从而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此外,父母还可通过激励和奖励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孩子能够自觉地按照规定完成任务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以增强他们继续保持良好习惯的动力。
二、学校的作用学校是学生们度过大部分时间的地方,学校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并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能够逐渐意识到自我管理和自律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
另外,在学校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活动和课堂合作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需要协商分工、合理安排时间、有效解决问题。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学会自我控制和团队协作,并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和自律的能力。
三、社会的作用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方式,能够更好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管理和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能力和意识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一、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担负着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的重要责任。
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榜样。
父母自己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意识,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其次,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他们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如每天规定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保持房间的整洁等,以促使孩子自觉自律地完成任务。
另外,父母还可以通过鼓励和奖励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当孩子在某个方面取得进步时,父母可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奖励,以刺激孩子自律意识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来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首先,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他们自觉管理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的能力。
其次,老师可以制定严格的纪律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守纪律、守时间的好习惯,培养他们遵循规则的自律意识。
三、课外活动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例如,孩子可以参加学校的俱乐部或社团活动,需要按时参加活动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目标管理能力。
此外,孩子还可以参加乐队、舞蹈等艺术类活动,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排练,这对孩子的自律意识和坚持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总结起来,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我的班级管理策略:培养学生自律、自己管理的能力

我的班级管理策略:培养学生自律、自己管理的能力我的班级管理策略:培养学生自律、自己管理的能力2023年,我已经成为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班级管理,培育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和挑战,我们必须引导他们能够自行应对这些挑战,做出明智的决策。
首先,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一种努力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它可以保证学生在考试期间不抄袭,做作业时不抄袭等不法行为,从而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进步和提高。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早睡早起、按时完成任务、制定计划等。
我会在课堂上提醒学生如果想获得好成绩就必须保持自律,这样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此外,我会通过激励和奖勉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例如通过表扬积极表现和奖励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表现出的自律性。
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也更容易掌握这个技能。
其次,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的本质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行解决问题。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时代,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需要培养能够学会学习这门技能。
我会通过课堂和校外活动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开发这种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自行解决并讨论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自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快速判断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
在校外活动方面,我们会组织各种训练营、夏令营等活动,鼓励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优秀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最后,我认为,在教育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如果不感兴趣,便不会自助教育。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社团、科技和文艺等感兴趣的事情,是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的关键步骤。
另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发展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提供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机会。
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绵阳三中:谢敏又是一届班主任工作,我面对的是又一批面容稚嫩的孩子,通过大半年的相处,我和同学们相互信任、理解,班级管理有一定的成效,我清楚的知道他们在两年或三年之后会更成熟,我也清楚自己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只是一段回忆。
但是这毕竟是一段的开始,从学校、家长、老师或者是社会的任何一个人都希望他们能健康的成长,正常的发展,不断的超越自我,达到他们理想的境界。
我作为他们初入高中的思想和行为的启发和领导者,肩负的职责和任务何其艰巨!马克思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为之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作为班主任只有以心灵沟通心灵、以情感沟通情感、以人格塑造人格,让学生学会自律,最终达到无为而治。
我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虽然是学校的实验班,但总体成绩并不高,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学习习惯不会太好,学习方法有缺陷,一般在心理上还不满意就学学校;另一方面他们有斗志、有悟性、有潜力;只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悉心指导相信终有收获。
二.指导思想:对于高一(5)班的学生,我准备本着以下四个原则来执行我的一切计划和任务:纪律;尊重;公正;关爱纪律是集体活动的保证,作为班主任我要严格要求我的孩子们。
并让他们明白在集体生活中个性应该服从共性,才能取得品德、学业双丰收。
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他们的力量,善于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深厚的感情来对待和教育他们,要相信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
我们也明白,你如果不负责任的去埋怨或者是批评或者是惩罚一个学生,就是对他人格的极度不尊重和不信任,那样的结果是换来学生对你的不尊重和不理解,结果是班主任工作的极难开展。
我们也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用人不疑问,疑人不用”。
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作为班主任最易被认为‘偏心’,我在工作中一定要注一视同仁各种奖惩制度健全透明可操作。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强化民主管理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强化民主管理发表时间:2013-04-23T11:21:32.81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菊[导读] 班主任不仅负责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而且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陈菊(肥城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山东泰安271600)班主任不仅负责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而且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班主任要从杂乱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及时更新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把班级管理看作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以民主与法制意识管理自己,从“人治”走向“民治”和“法治”,从“他律”走向“自律”。
班级管理中的“自律”,是指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影响,通过对各种学生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学习,使学生形成自觉自愿自主的行为,学生不需要外在监督和提醒就能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自发地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
“自律”是建立在“他律”基础之上的,“他律”是条件,“自律”是目标,没有“他律”,“自律”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切实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并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校规校纪,制定班规,完善班级监督体系,使之规范指导学生的行为,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习惯。
这样,学生就能在一种有条不紊的氛围中学习、生活和娱乐,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自主创新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就能全身心致力于教学、班级建设、学生心理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等工作。
一、激发民主自律意识学生的民主自律意识是潜在的,需要班主任去激发和培养。
班主任应向学生传达这样的理念:“班级是你们的,当别人问起你的时候,首先会问你是哪个班的,我这个班主任顶多就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和引路人而已。
”只有当学生意识到班级是自己的,他才会去爱护、去珍惜,他才会自觉地维护班级形象,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而这正是民主自律意识的萌芽。
二、形成班级凝聚力1.制定班级的共同目标目标首先必须满足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需求,给予学生磨练意志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业表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社交技巧。
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
一、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的重要性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是学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能够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内外事务,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同时,自律性使他们能够坚持完成任务,克服各种困难和诱惑,培养持久的学习动力。
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学生可以规律地作息,合理安排时间来进行户外锻炼和休闲活动,以增强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
此外,养成自律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的方法1. 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学生应该学会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方向。
在制定计划时,学生可以将目标细分为可行的小步骤,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目标。
2. 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学生应该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做到高效利用每一刻。
他们可以使用日程表或任务列表来安排每天的学习和活动内容,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3. 自我监督和纪律约束:学生应该学会自我监督和控制,设立适当的纪律和约束。
例如,他们可以自我约束不使用电子设备,在学习期间保持专注,避免分散注意力。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定期复习、积极参与课堂。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管理学习材料和笔记,建立清晰的学习档案。
5. 鼓励自我反思和反馈:学生应该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和反馈,及时发现和改正问题。
他们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展、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的实施策略1. 教师的引导和激励: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辅导和个别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的重要性。
主题班会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主题班会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主题班会在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引导目标主题班会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针对不同主题的讨论和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比如针对职业规划这一主题,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从而引导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付诸行动。
二、教育引导,培养习惯主题班会的另一重要作用是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
比如针对学习习惯这一主题,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了解每日的合理学习时间和计划制定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学习的影响,并且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沟通交流,共享经验主题班会还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比如针对奖励机制这一主题,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分享自己的获奖经历和感悟,以及获奖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激励其他学生,还可以让他们学习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的事务,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建立自律机制,培养自主性主题班会还可以通过建立一些自律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比如针对时间管理这一主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制定一些时间管理的规定,如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这样的自律机制旨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定和时刻保持高效工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五、培养团队协作,共同进步主题班会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团队协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性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性是学生成功的关键素养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这两个特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在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能提供许多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发展这两个重要品质。
1. 设定目标并跟踪进展学生应该学会设定明确的目标。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制定可行的目标,并提供反馈和指导,以帮助他们跟踪和评估进展。
当学生能够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和意愿去保持自律。
2. 制定计划和时间管理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时间管理技巧。
学校和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计划和时间管理的培训,帮助他们有效地安排学习和其他活动,以避免时间浪费和拖延症。
这可以通过学校课程设置学习计划并定期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实现。
3. 培养自律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图书馆、学习小组等,并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学习中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和自我主导性。
4. 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团队项目或社区服务活动等,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合作与互助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支持和指导,让学生了解如何管理他们的责任,同时鼓励他们参与并主动承担更多的义务。
5. 建立积极的奖励机制学校和教师可以设立积极的奖励机制来激励学生保持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样的机制可以是公开表彰,例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奖项或证书,或者可以是内在的激励措施,例如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责任和自主权来鼓励他们发展自律性。
这些奖励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并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精神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精神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家庭的支持。
本文将从学校、教师和家庭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精神。
一、学校的作用学校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精神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作用。
首先,学校应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清晰、明确,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例如,学校可以制定学生宿舍的作息时间,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等。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活动。
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习方法的讲座,引导学生制订时间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律的能力。
再次,学校可以设置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
例如,设立学习成绩优秀奖、文明行为奖等,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精神培养的重要指导者。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作用。
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精神,以示范给学生。
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及时发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问题,并通过谈心、提供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再次,教师应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精神。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告诉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家庭的作用家庭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精神的重要环境。
家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作用。
首先,家长应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
孩子需要有自主决策的机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要过分保护。
其次,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需求。
初中工作总结关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升自律意识

初中工作总结关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升自律意识初中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自律意识的提升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初中教师,积极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下面,我将对这一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培养学生责任心学生的责任心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律意识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引导他们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责任感。
我常常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并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如班级卫生、值日、学习小组的组织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逐渐学会照顾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
二、建立明确的规范对于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一个明确的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在班级管理上,我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班规班纪,确立了学生的行为准则和禁止行为,使每位学生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此外,我还在每一堂课的开头讲解并重申了班级规范,提醒学生牢记规定,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指导他们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我通过定期组织自主学习讨论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相互学习借鉴,培养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此外,我还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决策权,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想法,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四、注重心理辅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注重心理辅导是培养学生自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班级和个别辅导过程中,我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和压力,并通过与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充实内心,提高自我把控能力。
五、鼓励并及时给予奖励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中,鼓励与奖励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手段。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近年来,学生们普遍存在学习习惯不良、自律能力薄弱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也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成为教育界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培养自律的重要性、教师的角色以及具体方法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当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律能力时,他们能够坚持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减少拖延与浪费。
自律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目标意识,发展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与毅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挑战。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要有较高的自律素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谈激励学生。
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教授学生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自律能力的发展。
针对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有以下几种具体方法可以采取。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等。
这样的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避免拖延和无效的时间浪费。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来促进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
例如,可以设立学习打卡机制,学生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或者公开表扬。
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指导来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教师的作用,家长也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责任。
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例如要求孩子按时起床、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纪律等。
另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强化民主管理
发表时间:2013-04-23T11:21:32.81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菊[导读] 班主任不仅负责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而且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陈菊(肥城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山东泰安271600)
班主任不仅负责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而且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班主任要从杂乱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及时更新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把班级管理看作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以民主与法制意识管理自己,从“人治”走向“民治”和“法治”,从“他律”走向“自律”。
班级管理中的“自律”,是指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影响,通过对各种学生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学习,使学生形成自觉自愿自主的行为,学生不需要外在监督和提醒就能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自发地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
“自律”是建立在“他律”基础之上的,“他律”是条件,“自律”是目标,没有“他律”,“自律”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切实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并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校规校纪,制定班规,完善班级监督体系,使之规范指导学生的行为,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习惯。
这样,学生就能在一种有条不紊的氛围中学习、生活和娱乐,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自主创新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就能全身心致力于教学、班级建设、学生心理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等工作。
一、激发民主自律意识
学生的民主自律意识是潜在的,需要班主任去激发和培养。
班主任应向学生传达这样的理念:“班级是你们的,当别人问起你的时候,首先会问你是哪个班的,我这个班主任顶多就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和引路人而已。
”只有当学生意识到班级是自己的,他才会去爱护、去珍惜,他才会自觉地维护班级形象,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而这正是民主自律意识的萌芽。
二、形成班级凝聚力
1.制定班级的共同目标
目标首先必须满足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需求,给予学生磨练意志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其次,目标要具有层次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根据学生年龄、学段、学期、学年的变化而循序渐进,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主攻方向。
制定共同的目标,既可以促成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激励学生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共同努力,又能明确班级奋斗方向,使班级管理协调有序,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实现真正的自律。
2.培养对荣誉的珍惜观念
学校会不定期举行很多活动,在接手新班级的时候,应抓住每一次活动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失败了不气馁,胜利了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使学生养成“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荣誉观。
记得在本学期学校举行的诗歌朗诵活动中,还有三、四天就要举行比赛了,同学们才定下参赛题目,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准备,比赛中虽然只获得了三等奖,但我已经比较知足了,而学生们却为没有取得更好的名次而沮丧。
从中我也看到学生们已经把班级当作了自己的家,把自己融入了整个班集体中。
在这样的班级中,大家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荣辱、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心理依托,每一个人都为班级的挫折感到真心的难过与忧虑,为班级的成绩感到由衷的欢喜与自豪,这种情感基础为实现民主管理、严格自律铺平了道路。
三、下放权力给学生
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应该把属于学生的权力还给他们,因为最了解班级情况的是学生自己。
班主任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评判能力和组织能力,把权力下放给学生,自己则扮演好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只应准备好建筑材料——砖瓦、钢筋、泥浆等等,而房子得由学生自己去建。
”
1.先进自己评
有些班主任总对学生选举的公正性表示怀疑,怕学生不负责或者选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同学。
我们不能否认有这种情况,但它毕竟只是少数,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公正的。
每学期评选各种先进时,班主任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决定,而应该首先由学生对照评选条件自己报名,在班上做自我陈述,然后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班民主投票。
这样的评选,既激发了民主意识、实行了民主监督、倡导了正气、体现了公平,又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2.干部自己选
班委会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一个班级管理和运行得好不好,班委会的组建和作用的发挥是极为重要的。
在班级建立初期,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经历和自我报名情况,指派学生组成临时班委会。
一个月以后,采取自荐和他人推荐结合的办法,有意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上台发表演说,同样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班民主投票,推选唱票人和监票人,票数居多且过半数者当选。
3.事务自己管
班委会组建好以后,就应放手让他们去管理班级的日常工作。
班主任所做的就是明确他们的职责,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告诫他们要公正。
同时,可创立值日班长、值周班干部轮流制,让普通学生也参与管理,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这样,增强了全体学生的责任心,锻炼了每个学生的工作能力,同学之间也加强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和互相合作。
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习惯,从“他律”走向可“自律”。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影响人的发展是一个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真正使受教育者由外在的感受向内化转变,能洞察自己内心的活动,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