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凤凰的丧葬礼仪习俗
湖南老人过世的风俗
湖南老人过世的风俗用水洗尸叫“净身”,讲究“前三后四”。
若死者为男性,还要请人剃头,穿寿衣。
忌穿袄子,因袄与“咬”同音。
女的则要戴上丝帕,贴身穿红色衣服。
裤腰带用青线或白线,一岁一根合成股,不能扭,从腰前围向背后,忌打疙瘩。
脚上穿长袜,纳鞋底用“跑马针”,不能用勾针子“回扣”。
亡者父母尚在,男的就戴白帽和三尺长的孝帕;女的戴白帽,贴身穿白衣。
穿时还要看裤内有无大小便,说大便象征福泽,后人受用不尽。
死者的衣服要甩到房上日晒夜露,也有挑好的经过消毒处理留作纪念。
尸体从床上移至木板上,用火纸将脸盖住,也有用拌有葱姜的鸡蛋饼子盖的。
不能叫太阳直接照射遗体,也不能让猫狗靠近。
有的给亡人手上塞些馍,放上柏枝,说是阴间恶狗多,可用这些东西打狗。
在死者脚前点一盏灯,叫“点脚灯”。
据传,阴曹地府黑暗无光,点一盏脚灯好照路。
用三斤六两火纸,打上钱凿印痕,待人一掉气便烧。
纸灰用白布小袋装上,放在棺前,说这种“落气钱”是亡者的“私房”,任何人不得占用。
另外,入棺前还要把药罐打碎,以示祛病防灾。
用高凳将棺材支在堂屋上方,男的停在正中,叫“寿终正寝”;女的停于右侧,叫“寿终侧寝”。
棺底铺上草木灰,用碗口盖五至七个印子,再用酒盅分三行一岁按一个印子。
灰上铺柏枝或皮纸,盖上“兜单”,落气钱放在右手跟前。
最上面盖的叫“盖坝”,上齐颈,下遮脚。
棺盖挪开一寸左右的缝隙,以便“假死还阳”。
同时用黄裱将家神牌位封住,出丧后揭开。
灵柩小头前安灵桌一张,上放香米,扎白布孝幛,供灵牌或引魂幡。
现在一般将遗像放大镶在玻璃镜框里,置于灵堂正中,两边写“音容永隔泪难禁,灵柩将离痛无极”之类的挽联。
如死者是男性,孝子就写“新故显考×公讳××老大人之灵位”,左下侧落款写“祀男××敬立”。
若是女性,就将“显考”换成“显妣”。
灵堂两边搁放孝男孝女及众亲友们赠送的花圈、祭幛及挽联。
大户人家,还要立神主牌位,上写“故显考×公讳××老大人之神主”,神字右边一竖和主字上面一点不写。
湖南凤凰的丧葬礼仪习俗
“死地丑地人”必须实行火葬.一般是当天死,当天火化,当天埋葬.但要是越到栽秧、秋种等农忙时节暂时不火化,将尸体装进棺材,停放到离村远地坡上.能农民忙完了,再将尸体火化并埋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丧葬地过程:
临终
或久病卧床,或大病不起,或急病倒床,或意外重创,但凡危重,人之将死,或估计生命不能维持一昼夜,要谴人奔告主亲好友前来探视.为体现临终敬孝之情,家人及临终者儿、媳,均放下手中地活计,或哪怕再远,除非确实赶不上,都要齐聚于临终者床前片刻不离地守护,有事离开须臾也必须轮流值守,即便疲惫不堪,也只能在旁打盹休息,以便随时聆听临终嘱咐.家门族内、团转四邻或临近不远地亲友,白天派人轮流到场,晚上除留人看家外,大多要参与守候,如同平时地其他重大事项必须帮忙一样,体现出族人亲情、友情力量,维系着一种团结、互助地凝聚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简述你家乡某一人生礼仪习俗(内容包括:礼仪名称、成年礼应指出年龄要求、具体程序、礼仪禁忌、主要功能、变迁等).指出该人生礼仪习俗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我地家乡在湖南湘西凤凰,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下面我要介绍地是凤凰地丧葬地礼仪习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以前,凤凰地苗族按照死者地死因,即“死地好”、“死地丑”来选择埋葬地方式.只有“死地好”地人能够实行土葬,而“死地丑”地人是不能进行土葬地,苗族“死地丑”地人只能实行火葬,所谓“死地丑”即是非正常死亡地意思.怎样区分“死地丑”呢,在凤凰主要是看死亡地原因,如:溺水死、摔死、枪击死、雷击死、上吊死、刀砍死、蛇咬死、虎咬死、车撞死、马踩死、妇女难产死、均谓之“死地丑”.而且他们认为特别是“死地丑”地小孩子,他们都不能有坟墓,只能把他们进行树葬.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凤凰苗族地三种墓葬地形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湘鄂丧葬习俗_传统礼仪与习俗
设灵与圆坟
• 亡者落葬后,家中应设灵位于厅堂 左侧,称“设灵”;三日后亲人去 坟前祭扫,称为“圆坟”。以死者 去世之日算起,亲人在每一个第七 日应在灵位前点烛燃香,举行祭奠 仪式,到第五个“七日”为止,称 为“做五七”。三年孝满,遂将灵 位焚化,谓之“除灵”。
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丧葬文化是复杂多样的,其 中含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 从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人死不为鬼”,但活人基 于对死人的鬼魂观念,对死人的恐惧、以及对阴间 生活的幻想,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葬法和葬礼,这些 葬法和葬礼随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同时也受生 活的影响,它深刻地反映了人们的宗法观念和伦理 思想,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历 史、探索古代社会的渊源提供了线索,保留了大量 的历史遗存。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丧葬习俗无疑是 一种精神创造,所以我们应当客观地去看待它。
烧屋
• 在道士作法后,后人为了先辈在那 边不白手起家而受苦,会烧掉纸糊 的房子送出去。
出柩下葬
• 早上,帮忙的人在阴阳先生选好的 墓地上打好井。吃过饭后,等到吉 时到才能出柩。“闭殓”,柩夫们 一拥而上,众人手托棺材,出大门 时,不得触及门框、门槛和地面, 棺柩必须放在道场中。屋内执事客 迅速扫清堂屋地面杂物,紧关大门, 将一切牛鬼蛇神挡于门外。浩浩荡 荡的送葬队伍,经过一番热闹的折 腾,直达埋葬地点,将亡者入土为 安。
凤凰旅游攻略网之湘西苗乡丧葬习俗
凤凰旅游攻略网之湘西苗乡丧葬习俗苗族在丧葬仪式中自古就有“闹丧”习俗,它蕴含了大量珍贵的苗族丧葬口碑资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苗族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
关于苗族的“闹丧”习俗,早在唐代张的《朝野佥载》中就作了如下记叙:“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宴饮舞戏,一月余日。
”至明清以后,湘西各地方志更作了详细的描述。
如《乾州厅志·风俗志》(乾隆四年本)载:“(苗俗)初丧,举家绕白布于首,浼道土取河水浴尸,奏佛事,里党无论亲疏皆来坐夜,锣鼓喧阗,歌呼达旦,名曰…闹丧‟。
丧家设酒肴以待。
”《永顺县志·风土志》(乾隆五十八年本)载:“(苗谷)死则环尸哭泣,且歌终日即葬,无丧服。
”可见苗族“闹丧”习俗有着悠久历史。
据调查,苗族“闹丧”习俗主要有“说火把”、唱吊亡歌和“打绕棺”等仪式活动。
说火把”,苗族呼其为“已烂达”。
这是苗族“闹丧”仪式中最古老的习俗。
该项仪程安排在开吊的当晚举行。
届时,丧家在庭院里或楼门边燃起一堆旺火,火旁丝着舅方和丧家各自请来的礼郎(俗称“牙郎”),周围围满了前来陪丧的群众。
然后由双方礼郎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述“火把”的根源。
这是因为在出丧的那一天,未等天明就需由舅亲手执火把在灵枢前引路,一直奔向坟场。
而这一行动的内涵是什么,便构成了“说火把”的中心议题。
其实,双方的答辩都不是一时的即兴之言,而是在吟诵一部早已流传千古的苗族丧葬吊词。
它由《别了凡间,要去濮娘家》、《打扮好人,去濮娘家园》、《砍树搭尸床》、《你们是谁卵生蛋孵》、《这样才来开亲》、《火把的根源》、《盘问死因》、《门外火堆如何了结》、《火把怎么给》等九章共1100多行组成,全部采用对仗或对偶句式,每句三、五、七言不等,近似于骈体。
吟涌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给听众以庄严肃穆之感。
如答辩“火把”的根源一章,丧家礼郎问:我们认你们是根蔸,我们认你们是舅亲,你们要唱火把的根蒂,它如何起源?你们要说清“点火把”,它怎么产生?舅方礼郎答道:火把有源,火把有根。
丧事基本礼仪知识和具体禁忌事项(3)
丧事基本礼仪知识和具体禁忌事项(3)丧事礼仪与禁忌(一)死亡禁忌死亡是自然规律,然而人们却极力回避,原因是死亡毕竟是凶祸灾难,对人们来说接触甚或听说死亡之事都是不吉利的。
《礼记·曲礼》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甍,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里既有等级观念,又有对死字的避忌,只有平民百姓例外。
后世庶民百姓也讳言死,把死称为卒、没、下世、谢世、逝世、老了、走了等。
人死的时候有诸多禁忌。
白族忌讳老人死时跟前无亲人,他们认为老人死在亲人怀里,是报答养育之恩的最后机会,俗称“接气”。
汉族也忌讳人死时身旁无亲人,认为这样死去,灵魂不得安宁。
河南一带,忌死在原来的房间里,认为“隔梁断气”不吉利,出殡时,要买一只活公鸡随棺木一齐抬出,方可破凶。
满族忌讳在西炕和北炕上死人,因为北炕为大,西炕为贵,在此死人不吉利。
人将去世时,都要移到南炕上。
河南一带有“断气不抽毡,来世难转人”的说法。
人将断气时,要马上把毛毡抽掉,不然死者会转生为马、牛、羊等带毛的兽类。
死亡的时间和年龄,民间也有禁忌,中原一带最忌死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七日内,俗称死于大年下。
民间认为36岁是人的本寿,据说一个人只要活到36岁以下早夭。
人活到55岁死亡就是正常的,俗语有“五十五,自己要入土”。
过了60岁死亡就是高寿了,“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
”东北一带老人66岁生日时,后辈给他包66个饺子(饺子个要小),如果一次吃完,就能平平安安地跨过这个坎儿。
否则,就过不去。
河南一带,老人过66岁生日,女儿要送一块肉,据说是为还阎王的债,实际上也是解老人的馋。
俗语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73和84也是老年人的关口,据说孔子死时73岁,孟子去世时84岁。
在河南,逢老人到了这个关口,要给老人买活鲤鱼吃。
据说,吃了活鲤鱼猛一蹿,就能蹿过这个关口。
也有的地方在当年春日的早晨,由女儿亲自煮两个鸡蛋,悄悄到麦场上,滚上几滚,然后带回家中,让老人躲在门口吃掉。
丧葬习俗与操办流程
丧葬习俗与操办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丧葬习俗和操办流程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可能会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个一般的丧葬习俗和操办流程的概述:1. 临终关怀:当亲人临近生命终点时,家人和亲友会尽可能地陪伴在身边,提供关怀和安慰。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国传统丧葬礼仪,那可是一门深厚又充满人情味的学问。
丧葬这件事儿啊,就像一场生命最后的送别仪式,得办得庄重又妥帖。
人走了,家人朋友心里都不好受,这丧葬礼仪就像是一种慰藉,让生者心里能有个寄托。
当人刚离世的时候,家人就得开始忙活起来了。
得先给逝者净身,这就好比给即将远行的亲人整理行囊一样,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这可不是简单的洗个澡,那是带着敬意和爱意的,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用温热的水,轻轻擦拭着,就好像在诉说着最后的温柔。
然后就是换上寿衣啦。
寿衣的讲究可不少呢。
它的颜色、样式都有说法。
一般都是比较素净的颜色,像深蓝色、深灰色之类的。
这寿衣就像是给逝者的新“皮囊”,让他们能体面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你想啊,要是人去了那边,穿得邋里邋遢的多不好,就像咱们出门见客,总得穿得体面些吧。
这寿衣的制作也是有传统工艺在里头的,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家人的不舍和祝福。
停灵这一环节也很重要。
把逝者停放在家中的正堂,周围摆上蜡烛和香。
那蜡烛的火苗跳动着,就像逝者的灵魂还在跟家人互动一样。
香呢,袅袅升起的烟,就像是生者和逝者之间的一种联系,好像在告诉逝者,我们还在这儿,你安心地走。
这时候啊,家人和亲朋好友就会围在旁边守灵。
守灵的时候啊,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可这也是一种陪伴。
就像在黑暗中,大家手拉手给逝者照亮最后一段路。
到了出殡的时候,那场面可大了。
抬棺的人啊,脚步都迈得很稳。
这棺材就像是一艘船,载着逝者驶向远方。
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大家的表情都很肃穆。
一路上鞭炮声响起,这鞭炮声可不是为了热闹,那是在驱赶邪祟呢,让逝者的路畅通无阻。
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为远行的朋友清除路上的障碍一样。
到了墓地,下葬的过程也很庄重。
把棺材缓缓放入墓穴,就像把一件珍贵的东西小心翼翼地安放好。
然后填土,每一把土都像是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一点一点地堆积起来。
这时候大家可能还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些话,就像平时跟亲人聊天一样,虽然对方听不到,可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湖南婚丧文化全解
戴孝
(2)戴孝:死者的孝男孝女, 孝子孝孙,都要戴孝,近 亲属要戴白麻布者白布头 巾,要穿不钉扣子,以布 条相结的白长衫,叫孝衣。 孝帕要连续戴满三年。死 者的亲生儿子在死者安葬 后三个月内不剃头发,以 表哀思。
葬礼
(3)葬礼:在"改土归流"前, 由土司举行葬礼。"改土归 流"后改为道士开路和举行 葬礼。死者一般要停柩三 至七天才上山,在堂屋中 设灵堂。这几天内选择一 吉日为"火葬日"举行葬礼, 给死者杀猪宰牛作祭奠。 白天要道士或土老司"解结 "和"超度亡魂"。
入殓
葬礼的过程:
(1)入殓:人死后,由死者的长子 或长女(无儿无女者派其他晚辈), 到水井取一茶罐或一竹筒新鲜水, 烧热后给死者洗澡,然后穿上寿衣 和大红寿鞋,腰上要捆一支白纱 (按死者享年,一岁一根),用门板 放在火炕的房中,脸上盖张白纸, 胸口压一个鼎罐盖,脚边点上清油 灯。这时,把死者病中睡过的床铺 草在屋外十字路口烧掉。死者病中 睡过的被盖,穿过的衣服都要洗晒。 将棺材放在堂屋正中,从七至九户 邻居家中取来火坑灰撒在棺材内, 铺上皮纸,就入殓,待亲人看过后 再密封。
湖南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嫁文化
葬丧文化
葬礼: 土家族人常说:“生死生就的。”意思是老天爷 自有安排。这对于有充分思维能力的土家族人来 说,他们认为,一个人和死亡应该有其重要位置, 不能草率办理,必须要让死者“入土为安”,到 另一个极乐世界去享受阴间快乐。可以说,这是 土家族人生死价值观及宗教信仰,因而形成自身 民族的传统丧葬习俗,既有它的复杂性,又有它 的传统特色性。
2、陪十姊妹:女儿出嫁 前一日晚上,设素宴,请 未婚女子九人和新娘围席 而坐,称为“陪十姊妹”, 又谓之“带花酒”。由两 个陪姑娘先围席作四十八 个揖之后,请新娘坐席中 间,牵亲者挨其左右而坐, 其余按长幼而坐,由歌师 傅或新娘自已开台“陪十 姊妹歌”。
丧事 民间丧葬的一些禁忌
丧事民间丧葬的一些禁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丧葬本是禁忌及忌讳较多的仪式,在民间关于丧葬的一些禁忌分别都有哪些呢?民间丧葬六大忌讳事项又是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民间丧葬的一些禁忌民间丧葬六大忌讳事项1、忌出葬时,抬棺者说「重」字:在出殡时,抬棺者应保持肃静,禁讳说到「重」这个字。
若不小心脱口而出,可能会生出变故,如棺柩更重而更加抬不动,或是于行进间,抬捍断裂导致棺木掉落地上。
2、忌带孝者观看建庙、婚嫁,或接触产妇及婴儿:因一般人认为带孝者身上带有不祥之气,所以凡是与神事及喜庆有关的场合,如建庙、安灶,或是婚礼、喜宴,都应避免参加。
否则在带孝者的凶气感染之下,将导致建庙不灵,或新婚夫妻感情不睦。
丧事而若带孝者接触到产妇或婴儿,将致使产妇难产,以及婴儿夭折等不幸的事发生忌参加丧礼的人,与亡者生辰八字相冲克因「子午相冲,金木相克」的道理,如果亡者是子年出生的,那么不论亡者的亲朋或好友,凡是午年出生的人,都不能参加送葬仪式。
此外,孕妇、婴儿,也禁忌送葬,恐怕沾染到不祥之气。
3、忌参加丧礼的人,与亡者生肖相冲克:在丧礼上,通常会贴有一张告示牌,说明有那些生肖是与死者的生肖相冲克,必须回避。
有的还会在灵堂里放一盆水,给来参加丧礼的来宾洗涤,以除不祥之气。
4、忌入殓时啼哭,将眼泪滴在亡者身上:在举行入殓仪式时,亡者的亲友应当保持冷静。
此时忌讳有人啼哭,否则会使亡者不忍离去,其魂魄将无法升天,而滞留丧宅。
若因啼哭而不小心将眼泪滴在亡者身上,将使得亡者留恋人间,不得转世超生。
5、忌七月时出葬:七月被一般民间视为鬼月,此时阴间的鬼门大开,许多鬼魂被流放到阴间来。
若于七月出葬,可能会招引更多的鬼魂出现,鬼煞大作,对丧家更为不利。
6、忌守丧期间剪发、剃胡须:根据民间的习俗,在家有丧事期间,其亲人不能剪发及剃胡须。
丧事一般人认为这是为了表示极度哀伤悲痛,以致于无法顾及修饰边幅。
湖南丧事流程
湖南丧事流程在湖南地区,丧事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仪式,它承载着家族的哀思和对逝者的尊重。
在湖南,丧事流程通常包括丧家布置、请执事、请僧道、请乐队、请师傅、请亲友等环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湖南丧事的流程。
首先,丧家需要进行丧事布置。
这包括清理家中环境,摆放祭品,悬挂挽联,准备祭服等。
丧家布置是整个丧事流程的第一步,也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
接下来是请执事。
执事是在丧事中担任主持仪式、宣读经文、帮助家属安置祭品等工作的人员。
他们需要在丧事仪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整个仪式的顺利进行。
然后是请僧道。
在湖南地区,很多家庭会请僧人或道士来主持丧事仪式,为逝者超度。
僧道在丧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会为逝者超度,祈福,为家属祈求平安和安宁。
同时,家庭也需要请乐队。
在湖南丧事中,通常会请来乐队演奏悼词和挽歌。
乐队的演奏能够为丧事增添肃穆的氛围,也能够慰藉家属的情绪。
此外,家庭还需要请师傅。
师傅通常是负责厨师、烧纸、祭品等方面的人员。
他们会协助家属准备祭品,照料亲友,确保丧事仪式的进行。
最后,家庭需要请亲友。
亲友们在丧事中扮演着慰问、安慰家属的角色。
他们会在丧事中陪伴家属,为逝者送上最后的祝福和告别。
在湖南地区,丧事流程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仪式。
通过丧事,家庭能够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也能够得到亲友的慰问和安慰。
丧事流程的严谨和庄重,体现了湖南人民对生死的敬畏和对亲情的珍视。
湖南长沙县家乡殡葬习俗
家乡殡葬习俗湖南省长沙县白沙镇锡福村。
一、关于丧事叫法我们那里死了人叫“老了人”,丧宴叫“吃烂肉饭”,简称“吃肉”(在过年时特别忌讳“吃肉”这个词,不吉利),几年前乡里邻居亲朋好友还是统一在晚上来吃的,可后来因为有些丧觉得客人较多,为了不拥挤,就改成中餐和晚餐都可以“吃肉”,“吃肉”时还要“喊礼”,所谓“喊礼”就是在管事人的陪同下孝子在宾客吃饭期间进行的一次感谢,感谢所有来宾的抬爱来探望逝去的人。
80岁以上的人去世叫“喜丧”,死者停放日期一般为5或7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据丧者家属的时间调剂或家庭经济条件来决定),但在三十岁左右死亡的年轻人最多只能停放三天再送上山。
埋葬就是“送上山”的意思。
(在长沙县白沙镇临近的福临镇所有死者都只存放三天)。
“送上山”之后的三天,孝子孝女及其后辈去坟前上香烧纸钱,叫“圆坟”,寓意着逝者以安家。
后面还有“头七”、“三七”、“五七”之类的法事。
不过一般注重的是“三七”,会浓重的举办。
二、棺材在没有统一实行火葬时,家里有上了六十岁的老人就要提前准备一口棺材(人到晚年总有一死,提前准备造福后代)。
听伯伯说棺材的材质是用杉树木质的,请木匠做好,再涂上一层油漆,油漆用两种颜色,军绿色或枚红色,一般年纪大的用玫红,年纪偏低的用军绿,棺材两头可写上“福”、“寿”等字样。
三、请人人一旦落气,直系亲属就在他们家里放鞭炮来告示邻人他已驾鹤仙去了。
孝子首先到舅家报丧,去舅家必须磕头,待舅舅或舅家亲戚扶起,再说明去世情况(有些人磕头时是不会被舅家扶起的,因为他们在父母生前极不孝敬父母,难以让人原谅);然后在乡里寻找一位有名望或村里有学问的人担当丧事的“管事人”,(管事人:在吃丧宴时要陪同孝子前去“喊礼”,再是出纳之类的工作。
)最后去邻居家请人帮忙办丧事,去邻居家要磕头,在邻人的每一家里选一个人给自己帮忙,被请到的邻人都要去丧户家里帮忙,以示对逝者的尊敬和对丧户的同情。
四、对待逝者孝子孝女要帮逝者洗净身体,寓意洗净尘埃,放下辛劳,再穿衣服,衣服是三层,先由家中的老幺穿近身衣服,都说最小的孩子是老人最牵挂的,穿近身衣服,让老人了无牵挂的离去,然后是比老幺大的,总顺序是从小到大穿,等到穿戴整齐,修饰脸部发型后,孝子孝女在逝者旁边念叨着“勿牵勿挂”之类的话语,有舍不得逝者离开的,会把先前逝者送给他(她)的东西放在身旁作为一种念想。
湖南长沙民间丧葬风俗有哪些
湖南长沙民间丧葬风俗有哪些湖南长沙民间丧葬风俗有哪些湖南自古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民勤勉,精耕细作,种植水稻已有万余年历史。
这样的鱼米之乡会有怎样的丧葬习俗?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湖南长沙民间丧葬风俗有哪些篇1丧事文书悉用白纸,槽门上悬白纸墨书“当大事”;屋内做法事、佛事,行儒礼,热闹隆重;屋外镜炮声声,气氛肃穆,故名白喜事。
亲友闻逗噩耗自动帮忙料理,叫“帮白喜事忙”。
孝家备佳看待之,俗称“吃烂肉”,下宁乡叫“吃白皮肉”,上宁乡叫“吃白豆腐”。
听到铳响,叫化子纷至沓来,所谓“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长沙自古厚葬,万余座楚汉墓葬所出士的丰富文物便是证明。
古代有贫者卖身葬父的,有扑柩救火的。
据《后汉书》载:“长沙有孝子古初,遭父丧,邻人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之灭。
”民国时期,市内治丧多为三五天,一般租轿行仪仗,雇中西乐队。
亲友吊唁,多以竹布或纸质挽词诗章悬挂孝堂,出柩时有绕街陋习,常使观者塞途,交通阻梗。
乡下则有更多的繁文缛礼。
长沙的丧葬习俗:鸣铳报丧长者病危,在外子孙要火速归家守候,听其遗嘱。
一旦落气,屋内号陶做哭,屋外鸣铳报丧,同时要烧纸轿“送行”,名曰“起轿”。
并烧“倒头纸”作“路上盘缠”,将病蹋上的枕席、稻草等送至村边路口焚烧。
所谓铳,并非鸟统,而是相当于礼炮性质的“三眼铳”,其一端为木柄,另一端为钻有品字形洞眼的铁质铳管,用时在眼内筑以硝药、黄土和引信,对天燃放。
孝子即日到舅家报丧,亦先在屋外鸣铳,再径奔正厅,点烛伏泣神龛前,待长辈掖起,再禀报详情。
平日不孝敬父母者,可能长跪于神龛前,任训责鞭答。
长沙的丧葬习俗:打水装殓由师公或长者鸣锣开道,领孝子到附近井畔“打水”,即孝子跪地舀水,亡者多少岁,便舀多少杯。
每舀一杯,敲一下锣。
打水归,加贡香(柏木)煮沸,凉后沈浴,更衣装殓;穿五、七、九层衣裤,戴“唐巾帽”。
棺内垫石灰、炭末,铺皮纸。
棺置正厅(在外身亡的,则禁止入厅,只能在屋侧搭棚停棺),入棺俗称“上材”。
湖南丧事风俗
湖南丧事风俗对于送葬这一个程序,绝大部分的城市走小城镇的程序都差不多。
只不过在技术细节上略微会有些不同。
那么湖南丧事风俗有哪些呢?湖南丧事习俗是怎样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湖南丧事风俗是怎样的送路灯昔日出殡前夕,丧家请道士超度亡灵,必须做送路灯的法事。
俗传野鬼最嗜油,燃之以火,道士敲打乐器处理方式事,孝子端灵位随道士出门,经土地祠环田野一周,沿途插放油香,俗称“送路灯”向沿途“野鬼贿赂”。
俗信野鬼得此佳饷,亡人之魂即可所向无阻。
唱丧歌亦称“哭丧歌”、“孝歌”,俗称“唱夜歌子”。
流行于湖南城区及沅江、南县一带。
这种孝歌大都有比较常规固定的短语,其内容因死者的身份经历身分不同而各异。
唱词内包括:赞颂死者美德;歌唱山水动植物;描述人情风俗;叙唱传奇人物、古代英杰;揭露恶人坏事;抨击不良风俗等。
大多在棺木停柩期间,丧家请民间艺人唱孝歌子的班子,5——12人不等,在打击乐声中,穿插胡琴、锁呐、笛子、扬琴等乐器。
每人大多有竖直固定的别出心裁唱段,轮流替换,唱散歌、盘歌、对歌、叙事歌等,常常通宵达旦,以示热闹。
昔时丧事大办者,先唱丧歌,再做道场,也有不做道场,专唱一夜丧歌者。
当代,做道场的少,唱孝歌子的多,一般唱合唱一个半晚或两个半晚。
唱围鼓亦称“花鼓坐唱”。
湖南市区历来流行地方西区剧种花鼓戏,民间很多人都会唱几句或几曲花鼓戏。
在死者停柩期间,有的请民间艺人数人在灵堂唱围鼓,演员不化装,边起乐边唱,节目有“赶子”、“吊孝”等。
尤其在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期间,城镇唱围鼓更为盛行,大多在下午8点开始,至12点结束,以恐影响街坊睡眠。
民间为亡者做道场,起源甚早,世代流传,据1912年《湖南民情风俗报告书》载:湘俗之做道场托柳此然而轮回因果之说,天堂地狱之条,以莫须有之言,为莫须有之事,则今之虞,岂得谓古之虞手,今约分其种类大别为五,曰儒(礼生赞礼,谓之虞祭,榜称文昌司、禄府司、箫司)。
曰释(释教又分为两种,用金鼓者,曰应门;不用金鼓者,曰禅门,榜文称皇觉斋堂)。
湖南丧葬习俗有哪些
湖南丧葬习俗有哪些湖南丧葬习俗有哪些湖南传统的丧葬习俗受儒家影响较大,极具地方特色。
湖南葬礼从头到尾有很多的步骤,包括布置灵堂、殡殓、贴大旗、封柩、出殡等一系列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湖南丧葬习俗有哪些灵堂亦称“孝堂”、“灵棚”。
旧时停放灵柩的处所。
宋彭杉乘《续读黑客挥犀·陈烈遵左礼》:“蔡君谟(襄)居丧……(烈)与十二余生望门以手据地,膝行号恸而入孝堂。
”有的因房屋窄狭搭棚于庭旁,称“灵棚”。
桃江一带旧习,人死在外,尸体不进住宅,就在屋前搭起灵棚,并列灵柩殡葬冥物,以待吊者。
殡殓益阳殡殓之俗,与本省汉民族略同。
但贫富之间有俭奢之别。
据1912年《湖南民情风俗报告书》载:“湘俗舁棺入门,燃爆竹以迎之,置中堂,以两凳置棺盖于侧,以红毡覆之。
熬桐油松香成汁涂棺内,以陈石灰、石膏粉或五谷灰(用五谷灰扎棺,惟益阳有之,余者尚用陈石灰)倾入。
侍者仍奉尸入棺,用皮纸裹石灰为包(包数如死者之岁数)塞尸之空隙处。
乃掩巾加被以皮纸覆其上,为鱼鳞交搭之状,曰鱼鳞甲。
遂以五谷灰或石灰、石膏等倾满棺中,稍按紧之。
棺前悬布帷,下仍灯炬,妇人哭于帷内,男人哭于帷外。
然其起尸人棺之际,俗必延道士诵咒画水书符(水置棺下,符帖棺首。
云:可镇邪免漏,至发行乃去之)曰上材。
富者则礼生赞礼,曰起尸入殡礼、曰盖棺礼。
并告祖、告天地诸神。
毕,以长红笺书‘文公丧礼’四字贴堂上,对空行六叩首礼,曰立文公”。
益阳一带仍沿用旧习,用皮纸、石灰或石膏粉扎棺,俗称:“踩莲花堂”。
桃木棍民间每当浴尸换衣后,在死者左手握上一根较小的桃木,右手握一条手帕。
相传手帕让死者揩汗,桃木避邪,可作手杖,也可防犬。
挂功德昔时,民间在给亡人做超度时,往往在灵堂内挂功德。
功德是用宣纸画成佛祖等多种图案和头像,诸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观世音等等,精裱成一幅幅的对袖,一般开路,只悬挂堂屋上首5——7幅,如做3——7日道场者,则堂屋上首和两边壁上都挂满功德,俗称满堂功德,阴沉森严。
中国各地丧葬风俗礼仪
中国各地丧葬风俗礼仪习俗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
(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或犯七)。
今天的人们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现在只烧单数,烧大七)。
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
(烧五盆纸花)。
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
还有特别需要一说的是犯七。
何谓犯七?就是从亡故之日以农历推算,若逢七之日与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些日子重合,就叫犯七,比如三七与这些日子相合,就是犯了三七。
有道是:“亡人不犯七,活人没饭吃”,意思是说,犯七有利于活人,但亡人却会因此而受罪遭难,所以,遇此情况,活人需要为亡人消灾救难,也就是需要上坟为亡人淋七。
以山西为例,其具体的做法是:用麻纸剪纸人,其数目是比亡人之寿多三个,扎于谷杆上,还要剪一把伞,一架梯子,一座桥。
把这些纸人围成一圈,扎到坟头,中间放伞、梯和桥,然后用水浇放有核桃和枣的漏瓢以淋纸人,并虔诚地念种.种提醒亡人的话语,如躲雨了,过桥了,打雷了等等。
从死者咽气之日算起,每7天为一“七”,“七七”之内,孝子不理发,不修面,称为“囚七”。
每“七”均需上坟为死者烧纸钱,尤以“三七”、“五七”、“七七”最重要。
七个“七”中如有一个以上的“七”与农历日期中的“七”相吻合,称为“犯七”,如果没有“犯七”,孝子则要在“复山”前讨足一百户人家施舍的米,用来在“复山”那天招待前来致祭的亲朋。
广东的丧葬习俗送终病者为长辈,在临终弥留之际,家中所有儿孙要守候病榻前“送终”。
逝后,即在其床前燃香点烛、化纸钱,并于床头点长明灯(以花生油或煤油作燃料),放一把黑雨伞,给死者两手各置一饭团,意谓让死者安然上路到阴曹地府。
丧事礼节习俗
丧事礼节习俗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
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
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
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
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生活只够温饱或稍宽裕之家,遇丧事无力大操大办,但父、母辞世仍是“当大事”,必遵的礼仪及民俗不允稍有疏忽。
寿终正寝父(母)病重,亲人环侍,医生已明告“预备后事”,一切早有准备,只一咽气即抬尸堂屋头向神龛脚向大门停放,称寿终正寝。
忌顺梁横放,忌头不向神龛。
同时撤去病榻卧具,古称易箦。
死于户外(医院例外)或不是直系亲人,不能停尸堂屋。
乡下多平房有揭卧处屋瓦三匹“便灵魂升天”之俗.城市则无。
也有尚未咽气扶其倚坐堂屋正中脚踩米斗,子女环跪呼号,希冀回苏以表依恋及孝思的。
烧倒头纸,点过桥灯在死尸脚下置盆烧纸钱称烧倒头纸,灰烬不弃,包好放棺中。
【优质】湘西土家族神秘葬礼是怎样的-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湘西土家族神秘葬礼是怎样的土家族现存的诸多文化传统与现象,的确深刻地烙上了汉文化的印迹,甚至在汉族地区已经消失的民俗传统,在土家族聚居区仍然得以留存。
下面是湘西土家族的葬礼习俗介绍。
湘西土家族神秘葬礼土家族是世居在湘、鄂、渝、黔交界武陵山地区的少数民族。
普遍认为土家族为古代巴人后裔,也有学者指出,土家族实际上是汉族的一个民系。
撇开族源问题,土家族现存的诸多文化传统与现象,的确深刻地烙上了汉文化的印迹,甚至在汉族地区已经消失的民俗传统,在土家族聚居区仍然得以留存。
下面是一场土家族的葬礼,仪式中的许多场景,似曾相识又有点遥远。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喜其哈村一户向姓人家,家中老母亲在久病之后不幸去世,向家人按照土家族的传统习俗,请来一班道士为母亲操办葬礼。
道士们首先对遗体进行入殓。
道士是葬礼的核心,从灵堂的搭设和布置,坟墓的勘定,确定下葬时间,祭品的制作,一直到下葬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均在道士的指挥或亲自操作下进行,家属仅仅是配合。
与汉族类似,一个村子几乎互为亲属,一家的婚丧嫁娶之事也是整个村子的事情,村民会来协助操办,同时也一同参加聚会。
死者的亲属跟随道士进行“绕棺”仪式。
绕棺,又叫“打绕棺”,或名“穿花”,在老年人的丧礼上进行。
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由道士领头,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边唱边绕行。
唱词内容广泛,可唱亡灵人生平,可唱神语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和悦热闹,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颇与古代“绕尸而歌”的传统相契合。
道士有一套班子,分工合作,除一人主要负责香烛道具等等,以及招呼家属配合外,其余的几人轮流做法,唱经。
操办葬礼的道士须具备多种技能,除了葬礼上的一切轨仪,还需精通堪舆之术,并且学习使用唢呐、镲、鼓等乐器,以及大量的唱诵和哭丧歌,一个成熟的道士需要经过数年的历练才能在不同规模的场合游刃有余。
关于湘西古老神秘葬礼的调查(彭芙蓉)
关于湘西古老神秘葬礼的调查怀化学院预科部09级四班彭芙蓉 2010年5月15日摘要湘西土家族葬礼习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事象,既有社会习俗的特点,又有对处理死者的信仰。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后而歌,叫啸以兴哀,不过,民族历史的悠久,民族杂居的融合,使土家族的葬俗不断发生演变,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悼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唱丧歌来哀悼死者,慰籍生者。
同各民族一样,它是人生礼仪的最终‚告别仪式‛,从丧仪这个独特的角度展示了土家族人的心理世界。
关键词土家族; 葬礼习俗; 吊唁;绕棺; 跳丧; 唱丧歌;送葬;捉魂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居住的人们多数是土家族、苗族,同时也混合着一些其他民族。
这里有着很多古老神秘的东西,湘西的葬礼就是一个古老神秘的风俗。
一、葬礼的主要形式火葬,唐代樊绰《蛮书》云:‚蒙舍及诸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
过去土家族多行火葬。
有些地方志称:土民有‚停丧火化等恶习‛。
1973年,湘西州文物考古队在保靖县四方城发现元代‚骨灰葬‛土墓一座。
岩墓葬,唐代张孺在《朝野佥载》日:‚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岩凿龛以葬之‛。
同治《保靖县志》载:‚仙人木,在县北乳香岩河岸,绝壁上洞口横有木箱一个,名日‘仙人木’。
‛《永顺县志》亦云:‚仙仁棺在南谓州,悬棺石壁,不知年代‛。
光绪《龙山县志》、《古丈坪厅志》、《湖南通志》,对酉水流域的岩墓葬都有类似记载。
酉水流域已经清理的岩墓葬就有20多座。
在南渭州岩墓中出土‚崇宁重宝‛、‚天圣元宝‛两枚宋钱,表明岩墓相当一部分是宋以后所葬。
土葬,是丧葬的主要形式。
如今皆从土葬。
丧俗,‚土人信鬼巫‛,‚死者环尸哭泣且歌,终日即葬,无丧服‛,这是古风。
土家人死后,长子或长女到水井边敬神,取回一竹筒水为死者洗尸,然后穿寿衣,腰上捆一支白线(一岁一根),把棺材放在堂屋正中,棺内撒火灰,铺皮纸,方才人殓。
停枢一般是三、五、七、九单日。
衡阳农村丧葬流程
衡阳农村丧葬流程
衡阳农村丧葬流程,是指在衡阳地区实施的一整套死亡处理流程。
这里有一些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衡阳农村丧葬流程。
首先,当一名家庭成员去世时,家人会立即对遗体进行处理。
家人会安排几个人给遗体的殡仪服务,包括保存尸体、洗尸、打蜡、穿衣、披花等。
通常情况下,乡村会有资深的殡仪服务团队可以帮助家属处理遗体。
其次,家人会安排丧葬仪式,一般是在家庭院子里举行,邀请亲友参加。
丧葬仪式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样式,也可以根据家庭的习俗来定制,但是一般都会有几个必要的程序,例如烧香、跪拜、祭拜等。
接下来,家人会安排抬棺行列,抬棺行列中有抬棺人员、鼓手、吹号手等人员,他们将安排一条抬棺道路,并按照习俗礼仪进行抬棺,以表达对死者的敬意。
最后,家人会安排掩埋遗体。
一般情况下,掩埋会在家族老墓地上进行,如果是第一次掩埋,家人会安排一定的祭祀仪式,用以表达敬意。
掩埋完成后,家人还会安排一定的守墓礼仪,唱经文、烧香祭拜等,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
以上就是衡阳农村丧葬流程的主要内容,这一流程涵盖了处理遗体,准备仪式,抬棺行列,掩埋遗体等流程,这些流程按照衡阳乡村的传统习俗进行,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凤凰的丧葬礼仪习俗
2.简述你家乡某一人生礼仪习俗(内容包括:礼仪名称、成年礼应指出年龄要求、具体程序、礼仪禁忌、主要功能、变迁等)。
指出该人生礼仪习俗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我的家乡在湖南湘西凤凰,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凤凰的丧葬的礼仪习俗。
在以前,凤凰的苗族按照死者的死因,即“死的好”、“死的丑”来选择埋葬的方式。
只有“死的好”的人能够实行土葬,而“死的丑”的人是不能进行土葬的,苗族“死的丑”的人只能实行火葬,所谓“死的丑”即是非正常死亡的意思。
怎样区分“死的丑”呢,在凤凰主要是看死亡的原因,如:溺水死、摔死、枪击死、雷击死、上吊死、刀砍死、蛇咬死、虎咬死、车撞死、马踩死、妇女难产死、均谓之“死的丑”。
而且他们认为特别是“死的丑”的小孩子,他们都不能有坟墓,只能把他们进行树葬。
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凤凰苗族的三种墓葬的形制:(一)树葬
很早以前,苗族在人死后,会将死者用树皮包起来裹起来挂在树上。
特别是是婴儿夭折,或者是不满12岁的小朋友“死的丑”,苗族的人就会将其衣服穿好,放在竹簸箕里,挂在附近山坡的树枝上,任野兽叼走。
(二)土葬
很早以前就有了,一般都是用木棺葬。
先在地表挖一长方形竖穴土坑,将棺木放下,死者脚朝墓门。
一般垒土为坟,墓前方用一块稍微平整的石头做墓门。
然后将死者的名字,还有亲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面。
(三)火葬
“死的丑的人”必须实行火葬。
一般是当天死,当天火化,当天埋葬。
但要是越到栽秧、秋种等农忙时节暂时不火化,将尸体装进棺材,停放到离村远的坡上。
能农民忙完了,再将尸体火化并埋葬。
丧葬的过程:
(一)临终
或久病卧床,或大病不起,或急病倒床,或意外重创,但凡危重,人之将死,或估计生命不能维持一昼夜,要谴人奔告主亲好友前来探视。
为体现临终敬孝之情,家人及临终者儿、媳,均放下手中的活计,或哪怕再远,除非确实赶不上,都要齐聚于临终者床前片刻不离地守护,有事离开须臾也必须轮流值守,即便疲惫不堪,也只能在旁打盹休息,以便随时聆听临终嘱咐。
家门族内、团转四邻或临近不远的亲友,白天派人轮流到场,晚上除留人看家外,大多要参与守候,如同平时的其他重大事项必须帮忙一样,体现出族人亲情、友情力量,维系着一种团结、互助的凝聚力。
据经验和守望的情形,当确认临终者将要落气时,以长子或幺儿为主,把临终者从床上扶坐起床,与其背靠背坐倚或以手撑其背部,自上而下抚抹胸部,至到老人生命的最后一口气。
即所谓撑头抹脚。
(二)鸣枪报丧
病人一落气,家属就在自家门前连发三枪报丧,村人听到枪后,便知道有人去世了,要立马去帮忙。
鸣炮寓示及时将亡魂送归西天仙界,客观上起到向四邻
亲友报丧的信息传递作用。
同时,焚化钱纸,称烧落气钱。
团转四邻听见报丧信号,便云集丧家,慰藉哀思。
(三)沐浴更衣
在报丧之后,用浴盆盛一盆温水,脱去死者的衣裤,同性亲人用一块新白棉布沾湿温水从上到下擦拭一遍,便是沐浴净身;然后给死者换上穿戴寿衣、寿裤、寿裙、寿鞋、寿帕、绑腿等。
衣服必须是单数,包头巾或者是裹脚布,必须反方向包裹;活人的头巾、脚步是从顺时针方向包裹,亡人则是依逆时针方向包裹。
衣服上若有铜质纽扣,须全部剪掉,不能随葬。
(四)整容
沐浴更衣之后,趁尸体还有余温,立即进行整容:嘴巴和眼睛必须紧闭,双手握紧,拇指伸直,附在食指第二关节上。
手贴身平放,让死者安详的躺在床上。
(五)停尸
在凤凰,尸体是脚朝大门停放在堂屋的左右两侧的中柱边上。
然后请来道士或者是巫师来择定出殡日期、选择墓地、为死者招魂等。
然后亲人按辈分的顺序排好,跪于堂屋中,然后巫师开始指挥,亲人按照顺序去见死者最后一面。
(六)杀生
按照苗族的习俗,当老人寿终后,家人一定要宰杀牛、猪、羊等牲畜交献给亡人,并且用猪肉牛肉款待亲朋好友。
如果因家境贫寒无大牲畜可宰杀,一只鸡也行。
有的姓氏(如陶姓)较特殊,若无牛交牲,则不能起动笙鼓场面,甚至有的即使有了牛而无猪陪祭,也不能动笙鼓。
苗族人也认为猪牛有灵魂,死者可以将它们带屋阴间喂养。
(七)吊丧
人死以后会派人四处通知亲友前来吊丧。
然后亲友们结伴来吊念。
丧礼,以前是规定女婿必须送一只小猪,有钱人家还要请一拨唢呐。
而其他的亲友可以带一两坛酒,或者一些大米。
一般是在死者上山之前,亲人来吊唁。
(八)闹丧
闹丧这个习俗,在凤凰一直都有。
一般死者家属会请一队唢呐队,在家里来演奏,在屋子里给他们安排一个地方,就任由他们在那里云里雾里的吹上几天。
(九)上山
到了要上山的时间了,巫师通知至亲人全面仔细检查一遍,察看有无异物,将遗体遗容清理整齐。
然后亲人们组合成一支送葬队伍,由巫师开路。
巫师手里拿着弓箭和公鸡在最前面引路,身后跟着吹鼓手,后面便是灵床。
死者的亲人们都穿着孝服,直系子女或者孙子孙女,则是在孝帕上面缝上一块小小的红布。
然后出巡队伍戎装整队舞随其后,孝男孝女一路跪叩致谢,直至墓地。
灵柩之后,鞭炮齐鸣,锣鼓唢呐喧天,热热闹闹为亡人送行。
(十)埋葬
将棺材放入墓坑内,把送给亡人的东西全都铺在棺材里面。
然后巫师便在棺木上挥舞茅草,一方面为了驱赶棺材里的蚊虫,一方面为了驱赶妖怪和活人灵魂。
之后,巫师喊一声活人的灵魂出来,再进行盖棺。
接着,参加葬礼的人各抓一把泥土抛掷到墓里,表示最后的告别,然后陆续回家。
最后留下几个人盖棺掩土。
只填平墓坑或略高一点,第二天再由亲人帮助垒成坟墓。
送葬的人回来时,要到村边烧死者遗物的地方洗手,再回丧家吃饭。
第二天再由家族的男子帮忙垒成坟墓。
孝子最后反跪于墓前,捧三把泥土抛撒于墓上,这一次不得让外姓人参与。
(十一)复山
从入土那天算起的第三天晚上,死者的亲人带着纸钱酒肉,在死者墓前生起一堆篝火,摆好酒肉,焚化纸钱。
在纸钱燃烧的时候,亲人可以与死者说话,比如,某某我接你回家,等等。
等到纸钱快要稍完的时候,讲酒水泼到纸钱上,再丢三根香下去,等到纸钱烧尽,就可以回去了。
来的人要按照去的路回去,每个人都要捡一根柴火,然后带到死者的屋里烧掉,再用茶水和大米水洗脸,就代表把所有的不吉利,从身上洗去。
现在树葬已经很少有了,几乎算是绝迹了。
因为进行树葬之后,风雨剥蚀,尸骨用不了多久就化成了泥土,这种葬俗到了解放后就不适合用了,所以渐渐消失了。
现在,凤凰的苗族已经将过去的树葬改为了土葬。
土葬要找一块所谓的风水宝地,可以福佑后人,死者也能落叶归根。
而凤凰的苗族人还是持续着火葬这个习惯,将“死的丑”火化,然后将其装进小木匣子里安葬。
还要请所谓的道士做法,驱赶“死的丑”的人的亡魂,防止死者的魂魄回家里作祟。
现在凤凰的苗族对于丧葬的流程还是差不多一样,就是有些小地方,有点不同。
当人临终时,家人都要聚集在旁的这个习俗到现在,还是保持着。
当有人快要“走”了,亲人必须侍候在侧,一刻不离的看护病人,听病人的遗言,直到病人咽气为止。
到了现在,凤凰的苗族,是不会鸣枪报丧了。
但是会打电话,或者是通过亲友,大家互相转告。
至于吊唁呢,亲人现在都不送猪肉和酒那些了,亲人一般都是在吊唁之前,将钱装在一个白色的纸袋里,送给死者的亲属,然后在死者家中吃饭。
进餐后,客人回家时,也要在沿途桥上插香,在岔道口放纸钱,表示也请亡灵到家中作客。
而死者一般会在家里放上几天,但是天数必须是单数的,过了这几天,死者才会上山。
现在请唢呐队的不多了,一般都是请人来唱歌,唱一些哭丧歌,或者其他的歌。
特别是晚上,吹的唱的,都会闹得隔壁邻居都难以入睡。
“上山”到现在还是保持着这样的习俗,在出殡的时候,亲人们抬着棺材,跟着队伍一路走到坟地。
然后就是埋葬和复山。
我以前参加过外公的葬礼,那时候因为年纪太小,有的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只记得家里来了很多的亲戚朋友,妈妈为我戴上孝帕,我的孝帕和别人的不一样,孝帕是三角形的,在最上面有个尖的角,上面缝了一小块红布。
然后阿姨在屋子的拐脚处插上一点香,说是供奉给孤魂野鬼的,让那些孤鬼野鬼不要抢我外公的东西。
到了晚上,大家都要守夜,大人们就聚在一起,晚上请了一个队来唱歌。
到了要上山那天,妈妈早早的帮我叫一起来,那时候天都还没亮。
然后家里的至亲就在堂屋跪下了,每个人都在痛哭。
然后家里请来的道士就让她们轮流进去看外公的遗体,我因为年纪太小,就被挡在外面。
之后妈妈就拉着我走出去,跟在我阿姨的后面,大家都排成一支队伍,慢慢的往山上走。
我就只听见其他人的哭声,还有唢呐队的声音。
这个就是我记得的最后的场景。
现在凤凰的丧葬习惯有了一些变化,但仍然保留了很大一部分以前的习惯。
整个习俗比较复杂,我觉得就是在闹丧的时候,请的人吹奏的声音太大了,会影响四周住的人,这一个环节,以后能够改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