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诠释毕生发展的新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理论:诠释毕生发展的新视点*

王大华申继亮陈勃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南昌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南昌 330047)

摘要控制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初级控制指的是指向外部环境的行为和改变环境以适应个体需求的企图;次级控制的目标是指向个体自身,目的是将初级控制的丧失最小化、维持并提高当前的初级控制水平。次级控制一方面帮助个体应对初级控制的失败,另一方面通过选择功能提高初级控制水平。与次级控制相比,初级控制对个体发展的适应性机是居首位的。该文详细阐述了两种控制的含义、维度模式及其相互作用,并从毕生发展的角度讨论了控制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毕生发展,控制理论,初级控制,次级控制。

分类号 B844

“毕生发展观”(view of life-span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术语,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但被确立为一种关于人类心理发展的观点和理论却要推后约30年时间。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人们更习惯地称发展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学,因为当时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儿童、青少年期。然而,近20年来,随着“毕生发展观”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界已经以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其研究对象,研究者对个体从胎儿期直到衰老、死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渐渐成为热点问题。

从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足以能够产生出适于解释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心理发展理论都仅囿于气质和机能两个领域。除了Erikson、Loevinger、Gould和Levinson等一些人格心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界在理论方面的成就是很有限的[2]。我们不禁要问:何以丰富的研究成果却不能产生适当的理论来解释毕生发展呢?概括说来,心理发展理论的产生至少要面临3个方面的挑战:其一,要提出毕生发展理论,要求理论者有较高的知识素养,理论者需要整合行为学、社会学以及生物学等多领域的知识;其二,解释力度是个巨大难题。在理想状态下,毕生发展理论应该既能在宏观水平解释行为,如解释生命历程中的重大决策;也能在微观水平解释行为和认知,因为正是这些具体的行为和认知影响着个体,尤其是年轻个体的发展;第三,生命全程发展理论还必须尽可能解决功能性或适应性的问题,即它应该能确定个体过去的行为和认知是否有益于其长期发展[3]。⋅综观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与众多的概念和理论相比,控制理论作为解释毕生发展的理论还是比较适宜的。首先,控制概念及理论已被应用在多个研究领域,如智力,健康以及社会性行为等等。其次,控制理论关注生命历程的各阶段,如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以及老年期的发展。对生命不同阶段控制的研究已获得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实证材

收稿日期:2001-10-30

*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料。第三,控制的适应性或功能性问题也已得到相当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控制行为对个体的适应性意义。

1 控制发展理论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尽管属于控制范畴的行为与事件有很多,但控制理论关注的仅是毕生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即那些能提高或降低个体控制水平的事件,或者威胁到个体当前的控制水平的事件。从毕生发展的观点来看,对控制发展理论做出创新性贡献的是Rothbaum 等人[4]。他们把控制看作是包括初级控制(primary control)和次级控制(secondary control)的双过程(two processes)结构。初级控制指改变环境的企图,从而满足个体的需要和欲望。次级控制指的是适应环境并“顺应环境”的企图。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常常交织在一起,根据个体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二者会发生相互转换。

1.1 控制的核心:目标或过程?

Rothbaum等人[4]将初级控制定义为改变环境以符合自己的愿望,将次级控制定义为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这样划分意味着,两种控制之间存在两点区别:其一,控制的目标不同。在初级控制中,个体的行为向外指向环境;而在次级控制中,个体行为向内指向个体自身。其二,控制的过程不同。初级控制过程指直接作用于环境的行为,而次级控制过程主要是认知的改变。由此看来,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具有两个互不相关的属性,即目标和过程。而每个属性又存在两个水平,即外部环境与自身和行为与认识。具体说来,初级控制的目标是外部环境,过程是行为;次级控制的目标是自身,过程是认知。

从概念上看,这两种控制的含义似乎已经泾渭分明,但在实际应用中,当我们要确认某种行为或认知属于哪种控制时,困难会不期而至。比如,“与他人相比以提高自尊”常被当作次级控制的例子。然而推敲起来,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的疑点。就此过程中的“找到他人和自己对比”来看,属于行为比较,所以应归于初级控制之列。实际上“通过与他人比较而提高自尊”的过程既包括行为又包括认知,虽然最终的目标是改变自身,但个体也参与了对外部环境的活动。在生活实际中,行为与认知交织在一起的控制过程数不胜数,若想严格按上面两种属性加以剥离是很困难的。鉴于此,Heckhausen和Schulz[3]新近提出,以最终目标(即外部环境或自身)为控制的核心来区分两种控制。初级控制强调的是,以外部环境为最终目标,并试图对目前所处的环境产生作用;而次级控制则强调,以自身为最终目标,试图直接从个体内部获得改变。尽管这种划分忽略了过程属性,但却突显示了概念的核心,使控制概念更具有可操作性价值。

1.2 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的关系

Heckhausen和Schulz[3]认为,对个体适应而言,初级控制的功能大于次级控制。因为初级控制是指向外部的,它能使个体改变环境从而满足自已的某些特殊需要并优化他们的发展潜能。没有指向外部的活动,个体就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相比于次级控制,初级控

制更受个体的青睐,而且也能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更大的价值。

然而,人类本身固有的两个局限性使得次级控制成为个体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适应策略。第一个局限是,个体的每个行为不可能总是正确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在此,次级控制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对初级控制的失败起到补偿的功能。当遭遇初级控制的丧失时,个体不仅要经受愿望没得到满足的挫折,而且还得体验自尊、自我效能感[5]或控制感[6]所受到的伤害。况且在经受了巨大失败之后,个体对控制外部环境会丧失信心,从而导致与习得性无助感[7]类似的消极情绪。这些因由失去初级控制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可以经由次级控制过程得以缓冲。次级控制的补偿作用不仅仅在于保护情绪和自尊,更重要的是在于保持并重新激活个体日后维持与提高初级控制的动机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次级控制的作用形同一条从丧失通向重获初级控制的通道。第二个局限源自于人的本性:人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选择。在此,次级控制可直接促进初级控制。其作用体现在,使个体做出有利的选择并使个体的精力集中于那些能提高初级控制水平的目标上。

总而言之,尽管初级控制对个体发展的适应性意义高于次级控制,并且使用初级控制也更符合个体的本性,然而次级控制的作用(补偿、恢复、维持和提高初级控制)对于个体发展也是不能缺少的。

1.3 划分控制策略的维度

真实性维度(veridicality)。根据控制策略与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可以将之划分为真实的(veridical)或虚幻的(illusory)控制。所谓与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指的是,这种控制策略是否符合真实的环境,以及是否符合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对初级控制的判断比较容易一些,因为初级控制通常是基于身体活动的,其真实性可以客观地定义为环境中众所周知的因果联系。例如,日常生活中,常有人通过抛硬币来做决策。在抛出硬币之前,人们往往朝着期望呈现的一面吹口气,好像这一面出现的概率会由于吹了口气而增加。这种控制就是虚幻的,因为吹气与硬币某一面呈现的概率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相对来说,对次级控制的真实性进行定义要困难一些,原因在于次级控制多数是认知过程,很难取得客观性的标准。然而有一些次级控制的真实性则可以由客观的评估而定。例如,个体对自己能力感知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与实际能力的偏差程度来评估。

功能性维度(functionality)。根据控制策略对个体适应的作用是否积极,可以将之划分为功能良好的(functional)与功能不良的(dysfunctional)两类控制策略。也许大部分人会认为真实地觉知环境就是功能良好的,然而并不总是如此。功能性维度在理论上与真实性维度是互不相关的。比如,在受到威胁的时候,真实的评估可能反而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它使人产生绝望并由此灰心丧气而不愿为恢复初级控制作出努力。[8]反之,有时相信超自然能力或宿命论的虚幻控制也并不总是有害的。当个体直接活动的机会受到极度限制时,这种虚幻的控制可以是功能良好的。但如果虚幻控制破坏了本来能产生效果的直接活动,则虚幻控制就是十分有害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