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词语熟语使用注意事项易错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共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共张

.
26
解析:A.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 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答案:A
.
27
(五)以下是有多重意义的成语,请补充出该成语的第二个义项 1.[按图索骥] 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 按照线索寻找 。
2.[平易近人] 既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3.[形独容善其文身字] 浅既显指,只容顾易自。了己解,缺乏集体精神,也指
5.[背包袱] 比喻有了某种负担或拖累,也比喻思想上有了 想不通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
31
[例1] (2009·全国高考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
用不. 恰当的一项是
()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
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 ...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 . ...
宴席,弹. 冠. 相. 庆. 呢。
.
5
解析:A.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C.不足为 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D.弹冠相庆:指一人 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答案:B
.
6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 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山水间对弈之余,把酒弹唱,空气中流转着高. 山. 流. 水. 的悠扬琴音。
B.打牌本就是为了消遣娱乐,为了一点小事大. 动. 干. 戈. , 导致发生流血事件,实在是不值得。
C.江头服装市场的120余商户早晨开店营业,发现电线
被剪断了,门口墙上的电闸也不. 翼. 而. 飞. 。 D.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
天黑还不. 绝. 如. 缕. ,热闹极了。

高考语文熟语误用类型

高考语文熟语误用类型

高考语文熟语误用类型高考语文熟语误用类型综合近年高考语文试题,我们便可发现,熟语的运用能力仍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

而如何把握好这一类型的题目呢?我们要找出此类题型的命题规律,使熟语的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我们就全面搜查近年高考熟语的每一项错误,总结归纳出高考熟语故意致误常见的八种类型。

一、望文生义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生活。

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

如:例1、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宁夏卷〕:“耳提面命〞的意思是不仅要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要揪着耳朵叮嘱,后来形容恳切教导。

句子只片面地认为是“当着面〞的意思.例2: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湖南卷):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

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这里望文生义为“水和颜料融合在一起〞。

例3: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辽宁卷):大人不见小人怪指“地位高或有德者对位低或无德者的过错不见怪。

〞这里错认为此熟语是“地位高的人都不怪我,而你地位低的人反而来怪我〞的意思.例4: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浙江卷〕:此熟语的意思是外来品大家都很喜欢。

不知道的东西,都很喜欢.这里望文生义了,误认为是“外国人喜欢学汉语〞了。

二、褒贬误用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

如:例5:同学们,考人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浙江卷〕: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多指坏事〕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这里的老师鼓励学生应该是件好事,用“推波助澜〞褒贬失当。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易误用的熟语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易误用的熟语
久假.不归:长久借用而不归还。(正:借;误:请假,假期)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恩爱,相互尊重。案,古代端饭用的木盘子。 (误:用于朋友之间)
举足.轻重:只要向左或向右挪动一下脚,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形 容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正:脚;误:足够)
开门揖.盗:打开大门迎接强盗,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正: 作揖,这里指迎接;误:缉拿)
门可罗雀:门前可以张网捕鸟,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罗雀, 张网捕鸟。(误:清静住所)
面目全非:面貌已经与原来完全不同,形容改变非常大(多含贬义)。 (误:用于变化大)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抢劫。现多泛指毫无顾忌地 干坏事。(正:古代兵器的统称;误:打仗)
明日黄花:指重阳节以后的菊花,即将枯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了。 后比喻已经过时的事物。黄花,菊花。(误:写成“昨日黄花”)
炉火纯青:原指道家炼丹时,炉火出现纯蓝色,就算炼成了。后比 喻品德修养、学业造诣、技艺等达到精湛完美的境界。纯青,纯净的蓝 色。(误:用于形容除此以外的事物)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辆等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络绎,前后相接, 往来不断。(误:用于非人马车辆之外的事物)
买椟.还珠:买下(漂亮的)木匣,把里面的珠子退还给了卖主。比喻 没有眼光,取舍失当。(正:木匣子;误:珍贵的物品)
强人所难.:指硬要别人做他做不了的事。(正:困难,难事;误: 灾难)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亲昵玩耍。青梅,青色的梅子;
竹马,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误:用于同性朋友)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尽也写不完(古人把字写在用竹子制成的竹简
上),形容罪恶极多。(正:用尽;误:容器) 穷兵黩.武:形容极端好战,任意发动战争。(正:滥用;误:擅长) 曲突.徙薪:指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以避免发生火

高考语文易错的知识点整理

高考语文易错的知识点整理

高考语文易错的知识点整理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考语文易错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024年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存在一些易错的知识点,是考生容易忽视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

对于即将进入高三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这些易错知识点非常重要,可以在提高自己的答题正确率的同时,避免漏分。

下面总结了一些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

1.词语的辨析(1)易混淆的词语:很多同学容易混淆常见的词语,例如:“针锋相对”和“势不两立”、“泥牛入海”和“杳无音信”、“丝丝入扣”和“仔细端详”等。

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这些常见词语的辨析。

(2)词义的辨析:有些词语的词义相似,但具体含义有所不同,例如:“品德”和“道德”、“情与景”和“情景”、“黑暗”和“阴暗”等。

在阅读理解中,往往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不要简单死记硬背。

2.标点符号的使用(1)逗号的使用:逗号是一个常见的标点符号,但是在句子中的使用却有一定的讲究。

例如,在句子中插入一个陈述性的插入语或引用语时,应该使用逗号将其与句子其他部分分开。

(2)句号的使用:句号是句子中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但是有时候会用错。

特别是在长句中,容易出现句子部分断裂的情况。

因此,在写作时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确保使用句号的位置准确。

3.修辞手法的辨析(1)比喻和拟人: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较不同的事物,用具体的形象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意思。

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在阅读和写作中,容易混淆这两个修辞手法,因此需要学会辨析。

(2)夸张和夸奖: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达到渲染的目的。

夸奖是指对别人的称赞和赞扬。

在写作时,容易将夸张和夸奖混淆,导致理解错误。

4.古文阅读中的易错知识点(1)古文虚词:古文中的虚词是指在句子中虽有字面上的意义,但缺少明确的实指对象的词。

例如:“亦”、“曾”、“焉”等。

在古文阅读中,要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正确理解虚词所处的句子结构。

(2)古文词语的解释:古文中的词语有一些特殊的解释方法,不同于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词汇记忆技巧及易错点总结

高中语文词汇记忆技巧及易错点总结

高中语文词汇记忆技巧及易错点总结高中语文学科中,词汇记忆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在学习中,需要对各种词汇进行掌握,以便在阅读、写作和语文应用中进行使用。

在记忆词汇时,学生要注意一些易错点和记忆技巧,以避免犯错,并提高记忆效率。

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学科的词汇记忆需求,进行一些总结,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一、易错点总结1. 同音异义词同音异义词是指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汉字,如“风”和“封”、“节”和“结”等等。

在阅读时,如果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其中的区别,可能会导致句意的误解。

因此,学生在记忆这些词汇时,要特别注意它们的语境和使用场合,避免在使用时混淆。

2. 词义相似或相反的词汇在高中语文学科中,常常出现一些词义相似或相反的词汇,如“坚定”和“顽固”、“顺从”和“服从”等等。

这些词汇容易混淆,造成记忆上的错乱。

为了避免犯错,学生需要重点学习这些词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汉字拼写汉字拼写往往是高中语文学科中的一个难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失分情况。

记忆汉字的拼写时,需要注意字形、构造、音韵等因素。

另外,在写作时也要留意拼写,避免因错字而影响文章的整体质量。

4. 词性变化某些词汇的词性存在变化,如“美丽”可以作为形容词和名词,“忙”可以作为动词和形容词等等。

在阅读和写作时,如果不能正确掌握这些词汇的词性,就会造成使用不当的错误。

因此,在学习这些词汇时,需要注意它们的词性变化规律和语法使用。

二、词汇记忆技巧1. 词根词缀法词根词缀法是一种记忆词汇的有效方法,它利用单词的词根和前缀、后缀的组合,快速记忆单词意义。

例如,“calc”表示“石灰”,“ium”表示“元素”,则“calcium”就是指“钙元素”。

“auto”表示“自动”,“matic”表示“有关的”,则“automatic”就是指“自动的”。

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具有相同词根词缀的单词。

2. 词语搭配法词语搭配法是另一种记忆词汇的有效方法。

例如,“举世闻名”、“一诺千金”、“励精图治”等成语都是由两个或多个汉字搭配而成的。

高考语文熟语使用的误区

高考语文熟语使用的误区
PART ONE
误例:
流言的风暴卷入了卡特、阿泰……大概除了海德已经渐被人们遗忘外,另外的几位爷,恐怕都是如今正炙手可热的角儿。(《烟台晚报) 贬义词,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这次次贷经济危机,澳大利亚政府又是立竿见影拿出104亿澳币,补助老年人、儿童、第一次买房的人。(《青年文摘》2009.1) 比喻立即见效。不同于“立刻”或“马上”。 不鹤立鸡群,接受自己的环境,脚踏实地地干事,与邻居友好相处是澳大利亚天性的一部分。(同上)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众人里面非常突出。 不同于“标新立异”。
添加标题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 人的敬意,只能对人。 (敬辞)
添加标题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202X
天道酬勤, 功到自然成!
汇报人姓名
汇报人日期
商量的最后结果是,父母从东北到北京、上海,再到深圳,每家住上一个月。我自然拍手称快。(同上) 拍掌叫好。多指仇恨消除。 李鸿章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他经常一个人坐在有假山的院落里,看着不远处的白云苍狗,独自发呆。(《青年文摘》2008.2) 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陈迈平的父系前辈,是当年湖南农民运动的始作俑者,追随过毛泽东。(《中国青年报) 贬义词,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民警抓歹徒被刺牺牲,重庆万人空巷送英雄(《烟台晚报》新闻标题) 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来了。形容庆祝或看热闹的盛况。

熟语误用及对策

熟语误用及对策
· ·· ·
大坝。 大坝。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做是坐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 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 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 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 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 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 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 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 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 调,是不恰当的。 是不恰当的。 如:领导者应该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 领导者应该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
· · ··
了学校的声誉”一句中的“贻笑大方” 了学校的声誉”一句中的“贻笑大方”本身就含有 被动义,即让内行人见笑,因此,“被人”属多余。 被动义,即让内行人见笑,因此,“被人”属多余。 ,“被人 二、从色彩上辨析 1.晓褒贬 1.晓褒贬 有些熟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着一定 有些熟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的感情色彩,使用时应认真辨析。 的感情色彩,使用时应认真辨析。如“始作俑者”比 始作俑者” 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含贬 义;“东山再起”指失败后集聚力量再干,是褒义; 东山再起”指失败后集聚力量再干,是褒义; “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作敢为,为褒义,现在形 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作敢为,为褒义, 容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就变成贬义了。 容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就变成贬义了。
····
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例句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例句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类似的还有“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 类似的还有“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 ”“

高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熟语(以成语为主)的常见错误类型

高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熟语(以成语为主)的常见错误类型

第二步:辨析成语的色彩 1.注意褒贬色彩。 成语、熟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半斤八两”与“旗鼓 相当”,意义相同,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 场合、对象的不同而选用感情色彩不同的成语。 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可能因语境的变化 而存在差异。 有些成语或贬义或中性,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如“标新立异”——(中)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贬)为了显 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闭门造车”——(中)原指只要按照统一规格, 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也符合标准;现多作贬义,比喻凭主观想象处理问 题。“登峰造极”——(中)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贬)比喻达到极点, 多用于坏人。
课案2
熟语(以成语为主)的常见
错误类型
学习目标 典题在线
考点透析 技法盘点
学习目标
1.全面准确理解高考熟语考查的常见错误类型。 2.熟练掌握熟语考查常见错误类型的应试技巧。
考点透析
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成语不是单个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 其构成成分提供的条件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
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重在发生前防止。“防微杜渐” 指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重在萌芽状
态制止。“未雨绸缪”指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
事先做好准备,根据各句语境,不难得出答案。
2.(2014 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 人不寒而栗 。 ....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 ,才夺回了战 .... 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 ,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 .... 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 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 ....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熟语运用“八项注意”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熟语运用“八项注意”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熟语运用“八项注意”一、望文生义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生活。

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

如:例1、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全国卷Ⅰ)例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全国卷Ⅱ)例3: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xx卷) “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该句意思是“为节目叫好”。

例2的成语的意思是不能当作效法的经典或法则。

该句误用为“不足以拿来教训”的意思。

例3也因为望文生义而致误了,“不容分说”不是“不用说,肯定是”的意思,而是“不容许别人讲话就直接做某事”。

二、褒贬误用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

如:例4: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xx卷)例5: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xx卷)例6: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年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xx卷)例7: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xx卷)“巧立名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是个贬义词,不能运用于该句的“光彩事业”。

“睚眦必报”是个贬义词,意思指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这里所用的感情色彩刚好相反了。

“无所不至”多含贬义,多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和句中的“关心”感情色彩刚相反。

“品头论足”是贬义词,用到该句明显属于褒贬不当三、用错对象有些成语是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易误用熟语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易误用熟语
易误用的熟语
二、重点熟语解释 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 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门外汉:指外行人。 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 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耍花腔: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像鸟兽逃散一样纷乱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进 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 方,但心里仍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 亡。
小不忍则乱大谋:指不能容忍细小枝节,就
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 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上梁,指上级或长 辈。
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一个极小的部分就 会影响全局。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 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形势,才能成为 出色的人物。
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其,他的;道,方法,办法。
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虚张声 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 手段拙劣,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解铃还须系铃人:系(在老虎颈上)的铃,还 得靠系铃的人去把它解下来。比喻谁惹出来的问 题,仍由谁去解决。
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 脆利索。
换汤不换药:煎药的水换了,但是药方却没 有变。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 一套。
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 情。也说“打鸭子上架”。
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
小巫见大巫: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 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 个。巫,旧时战争转变为和平。干 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

2021复习备考高中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知识点辨析

2021复习备考高中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知识点辨析

2021复习备考高中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知识点辨析易错点1 实词辨析辨析词语一定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②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③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④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⑤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⑥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⑦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⑧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易错点2 虚词辨析高考对虚词的考查,着重于虚词的正确使用,主要有两个考查角度:一是病句辨析中对关联词的搭配、位置的考查;二是单独对虚词的考查。

正确辨析和使用虚词的五个角度: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做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做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演员”。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成“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成“对于”,如“小王对我笑了笑”;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如“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具体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

如表假设关系的“即使……也……”等,又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4.从逻辑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2024年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一、词语用法1. 辨析词义:一些词语在意义上很相近,容易混淆。

比如:掉落与落下、眼前与面前、相反与反面、推心置腹与切肤之痛等。

在理解词语时要仔细辨析,避免混淆使用。

2. 熟词生义:有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比如:体裁、滥用、声势、辞章等。

3. 形容词或副词的用法:有一些形容词或副词的用法容易出错,比如:明朗和清朗、豪放和奔放、稀松和稀疏等。

要注意在具体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二、近义词辨析1. 同义词辨析:比如:幸福与快乐、肃穆与庄严、奔腾与奔流等。

这些近义词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细微差别。

2. 近义词辨析:比如:用餐与就餐、死亡与逝世、坚决与果断等。

这些词语容易混淆,需要理解其细微差别。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使用:在理解和表达修辞手法时,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和使用不当的情况。

要注意在具体语境中准确使用修辞手法。

2. 联想和象征的理解:在阅读时,有些文学作品会使用联想和象征手法,如果对这些手法的理解不够准确,容易导致对整个意义的理解偏差。

四、句法结构1. 成分间的搭配关系:在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需要准确把握,比如:主谓搭配、动宾搭配等。

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理解主谓关系,有时识别主谓关系时容易混淆。

2. 从句的使用:在从句的使用中,容易出现主从关系的混淆和连接词的错误使用。

要注意把握从句的逻辑关系,选择正确的连接词。

五、修辞与主题1. 主题的把握:有些文学作品的主题比较深奥,需要通过理解作品的细节和修辞手法来把握。

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理解主题的层次和内涵。

2. 修辞手法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要注意理解修辞手法的具体目的和效果。

以上就是2024年高三语文易错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主要考察正确使用近义词、成语、熟语,题型多为选择题。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

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内容十分丰富。

1、惯用语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

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

2、谚语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3、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4、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5、格言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

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6、警句警句,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语,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着使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所以也叫醒句。

高中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中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中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易错点1 实词辨析辨析词语一定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②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③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④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⑤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⑥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⑦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⑧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易错点2 虚词辨析高考对虚词的考查,着重于虚词的正确使用,主要有两个考查角度:一是病句辨析中对关联词的搭配、位置的考查;二是单独对虚词的考查。

正确辨析和使用虚词的五个角度: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做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做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演员”。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成“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成“对于”,如“小王对我笑了笑”;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如“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具体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

如表假设关系的“即使……也……”等,又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4.从逻辑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2021年全国高中高考语文词语(熟语)使用考点讲解及规律总结

2021年全国高中高考语文词语(熟语)使用考点讲解及规律总结

2021年全国高中高考语文词语(熟语)使用考点讲解及规律总结【考点讲解】一、课标要求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意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二、考查形式正确使用词语包括:①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②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

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近义词的使用、成语的使用是必考点,虚词的使用是常考点。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大都有词语试题,一般是成语和词语轮换检测。

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

考生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辨析,避免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

方式上,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已经完全抛弃了以往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以词语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特别注重检测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

(一)语境运用题。

提供一个语境,让考生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熟语。

这种题型不仅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积累的水平。

(二)俗语、成语置换题。

这种题型将熟语中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形式进行了互换,旨在考查考生的成语、俗语的积累和运用。

三、词语适用方法指导:能根据语言环境判断一般词语和近义词语使用正确与否;能认识高考题型并熟知高考题型的解法。

下边主要谈一谈辨析近义词的角度和方法。

(一)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至”与“止”是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与“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不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具体时候,与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语境相符。

(二)辨析词义的轻重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语文熟语运用的注意事项

语文熟语运用的注意事项

语文熟语运用的注意事项语文熟语运用的注意事项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从熟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民间俗语,其内涵是对原内容掐头去尾抽象概括出来的,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意义。

对这类成语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

例如四川试卷:2009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侵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

用于此处明显是望文生义成友谊很深的合作伙伴了。

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成语为固定短语,在结构上已凝固成形,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其意义构成并非简单相加,更不能胡乱、随意地理解。

我们应该根据其结构特征来理解掌握。

例如湖北试卷: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成语中的“立”“行”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句中只断取“独”“特”之义,而可见是肢解成语所致。

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作为固定短语的成语,有一些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它们只此非彼、轻重有别,只能用于适合它的范围;运用时必须遵循这些限制,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例如全国试卷Ⅰ:①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

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适用范围。

再如广东试卷:②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间不容发”,义项有二:一是指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二是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此处义项一虽适合语境,但说玩具车挤得间不容发,其形容轻重、大小失度显而易见。

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中已注上鲜明的感情色彩,只有注意它与全句的内容的和谐一致,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高考语文易错题考点指导成语和熟语

高考语文易错题考点指导成语和熟语

高考语文易错题考点指导:成语和熟语【考点解析及预测】2004年高考将熟语的范围扩大至成语、俗语、惯用语、歇后语以来,又逐步回归到以成语为主。

所以,成语仍是考生关注的重点。

对于熟语而言,稳定成熟的题型是在Ⅰ卷中考查辨析,近年来在Ⅱ卷中新兴的题型更加贴近考生的生活,如近义成语选用、据句意选用成语等就很新颖。

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3分)A.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B.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C.从洞口入内,你会看到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峡谷深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的地下三峡。

D. 在久居内陆的人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

可从小说生长在海边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考点】考查成语的选用。

【答案】C【解析】A“鳞次栉比”指房屋多且有次序地排列。

B 不合语境,“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语义表达刚好相反。

D“司空见惯”后不能带宾语。

【思路分析】成语的辨析需要注意褒贬失当、对象误用、范围不当、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搭配不当、近义混用等错误使用类型。

其中,近义成语的辨识关键在于同中求异,可从对象、场合、色彩、轻重等方面辨识。

比如,“鳞次栉比”形容建筑物,A项用错对象;“瑕不掩瑜”是优点比缺点多的意思,前后矛盾。

练习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天色渐渐暗下来,街道两旁的大红灯笼、气死风灯、走马灯纷纷亮起,街市上灯火阑珊,游人如织,夜幕下的都市美艳绝伦。

B.记者注意到,在解释“和谐世界”这一理念时,李肇星引经据典,多次举起随身携带的《联合国宪章》宣读其中的内容。

C.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对政府“禁放”的相关规定熟视无睹,对警察的劝阻置之不理,在北京市中心违规燃放A级烟花呢?D.欧洲中央银行总裁特里谢呼吁,应对金融海啸不分国界,各国唯有放下成见,一团和气,共同面对金融危机,才能够渡过难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词语熟语使用注意事项易错点归纳易错点1 实词辨析辨析词语一定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②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③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④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⑤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⑥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⑦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⑧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易错点2虚词辨析高考对虚词的考查,着重于虚词的正确使用,主要有两个考查角度:一是病句辨析中对关联词的搭配、位置的考查;二是单独对虚词的考查。

正确辨析和使用虚词的五个角度: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做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做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演员”。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成“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成“对于”,如“小王对我笑了笑”;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如“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具体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

如表假设关系的“即使……也……”等,又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4.从逻辑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再如“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5.从语气的角度辨析。

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

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

易错点3成语辨析现代汉语中成语的数量很多。

在众多的成语中,意思相近的近义成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近义成语的使用主要分成两大类:1 .形近义不同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例如:①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②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能使众人信服,而①句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混淆了;“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②句却把它与其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义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2 .义近①义相近而用法有别某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不同,又造成了它们的用法有细微差别。

例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

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因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一句只能选择“应接不暇”。

类似的还有“独树一帜”与“匠心独运”、“不落窠臼”与“别出心裁”等。

类似的成语还有“一钱不值”与“一钱不名”:一钱不值: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贬义);一钱不名:形容贫困(中性)。

“无所不能”与“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指什么事都能做(褒义);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②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例如:“狼狈为奸”和“朋比为奸”,二者都指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但前者适用范围小一些,指几个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

因此“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了坏事”一句中“狼狈为奸”换成“朋比为奸”更恰当。

类似的成语还有“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前者是自己与自己的纵向比较,后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横向比较。

“莫名其妙”与“莫明其妙”:莫名其妙:形容事物非常奥妙,说不出来;莫明其妙:不知就里,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作答词语题要注意以下三个角度: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

具体而言,就是要掌握下面的“五要”:第一,要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要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的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要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要注意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实词辨析关注“3方面”1.从意义方面辨析(1 )看适用范围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

“边疆”指比较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

(2 )看词义轻重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

(3 )看表达侧重点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关键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

辨明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例如:“精巧”和“精美”,前者强调巧妙,侧重做工;后者强调好看,侧重外观。

2.从用法方面辨析(1 )看适用对象有很多实词有特定的适用对象。

辨析适用对象的差异也是区分实词的方法之一。

主要看词语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是表谦称还是表敬称,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适用于特定对象。

例如:“爱护”“爱戴”两者都可以用于人,但“爱戴”只用于下对上,“爱护”用于同志之间或上对下,有时还用于物,如“爱护公物”。

(2 )看搭配对象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

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

“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

再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

(3 )看词性语法有的词虽属近义词,但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自然不同。

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

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作定语和谓语,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

(4 )看习惯用法有些词语意义虽然接近,但其习惯用法不同。

例如:“释怀”“消受”这两个词的习惯用法多用于否定句中,一般都说“无法释怀”“难以释怀”“无福消受”。

3.从色彩方面辨析(1 )看感情色彩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

如“爱护”指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

再如,说某人办事“果断”是褒奖,用“武断”一词,则含有贬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决断”一词基本上属中性词。

(2 )看语体风格语体指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式,一般分为口语(通俗易懂)和书面语(庄重文雅)两大类,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等。

例如:“见面”和“会见”,“办法”和“措施”,“害怕”和“胆怯”,都有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之分。

“盐”和“氯化钠”,则是一般用语和专业术语的区别。

成语辨析“8注意”1.注意适用对象,防范“张冠李戴”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指向性有意弄错。

如“随着4G 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句中“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句中用来说占领销售市场不当。

2.注意句子语境,防范“不合语境”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

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不恰当。

如“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句中“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对立,而前面说的是两个公司,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3.注意关键字词,防范“望文生义”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一到晚上,修整一新的人民南路灯火阑珊,车水马龙,人们兴致勃勃地徜徉在灯火通明、流光溢彩的大街上,尽情地享受城市的繁华和热闹”。

句子中的“灯火阑珊”指灯火稀少、将尽。

此处望文生义,把成语的意思理解反了。

4.注意感情色彩,防范“褒贬误用”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

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与批判的情感态度;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中性色彩的成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清褒贬,否则就容易犯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如“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句中“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5.注意用语得体,防范“谦敬错位”由于成语是约定俗成的,某些成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

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如“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高见,请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句中“姑妄言之”的意思是姑且随便说说(对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姑:姑且。

妄:随便。

多用于自谦之辞。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6.注意准确简洁,防范“重复累赘”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将成语和句子语意进行比照,否则容易造成成语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

在辨析成语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同时注意观察前后文字,判断是否出现语意重复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