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
初中化学题型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题型归纳总结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既有挑战又有趣味的学科。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类型的题目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和深入理解化学原理都非常关键。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常见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广大初中学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它要求学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化学选择题主要考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在解答选择题时,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意,分析选项,并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要求学生在给定的空格中填写适当的内容,通常是一个词或一组词。
化学填空题主要考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概念的理解。
在解答填空题时,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填入正确的词语或概念,注意空格的数量和位置。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化学考试中比较综合性和开放性的题型,要求学生通过列式、图式、文字等方式进行书面回答。
化学解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在解答题时,学生需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正确回答问题,列出步骤、方程式、结论等。
四、实验题实验题是化学考试中比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题型,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原理解答问题。
化学实验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理解,以及对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论的归纳能力。
在解答实验题时,学生需要结合实验原理,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五、计算题计算题是化学考试中需要进行数值计算的题型,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并给出结果。
化学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计算题时,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正确运用计算公式,注意数据单位的转换和精确计算。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在解答这些题型时,学生需要对化学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注重练习和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点拨: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是相乘的关系,不同种元素相对质量是相加的关系。
②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③化学式中原子团(或根)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团(或根)的个数。
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或根的总相对原子质量,再乘以原子团(或根)的个数,即得出几个原子团的总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点拨: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 5、求化学式点拨:求物质化学式的主要类型:①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已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 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 表示.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就是各反应物、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计量数之比.(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一般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来求算的,对某些反应,可直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且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进行计算.纯物质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物质质量×该物质质量分数三、有要溶液组成的计算1.用溶质所占溶液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其关系如下: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溶剂 ×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00%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g 100 × 100%2、有关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在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随溶液的稀释而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的就是这个道理.M 浓溶液×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稀溶液×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浓溶液+M 水)×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包含溶液的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四、综合计算题分类解析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化学计算已经走出了“为计算而计算”的考查误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更加注重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更加注重对同学们图表、数据、信息、实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化学初中盐类题型归纳总结
化学初中盐类题型归纳总结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盐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盐类的命名规则、化学式的推算以及一些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初中盐类相关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一知识点。
一、命名题型1. 钠氯化合物的命名钠氯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盐类,其命名要按照规则来进行。
命名的一般步骤是:首先写阳离子的名称,然后写阴离子的名称,并在其之间加上“的”。
例如,NaCl的名称是氯化钠。
2. 复杂盐的命名复杂盐一般由多个离子组成,命名时需要根据各个离子的名称进行组合,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写在前面,带负电荷的离子写在后面,并在它们之间加上适当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如Al2(SO4)3的名称是硫酸铝。
3. 含水盐的命名含水盐指的是结晶水与盐的结合物,命名时需要在盐的名称后面加上“×H2O”。
例如,CuSO4·5H2O的名称是硫酸铜五水合物。
二、化学式题型1. 反推化学式在这类题型中,通常给出离子的名称,要求根据离子名称推算出盐的化学式。
关键是要了解各个离子的价态,并根据正负电荷相互抵消的原理进行推算。
例如,根据氧化铁和硝酸根离子的名称推算出化学式为Fe(NO3)3。
2. 还原化学式这类题型中,要求给出化合物的名称,根据中文名称写出化学式。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元素的不同价态需要用适当的数目进行表示。
例如,根据硫酸亚铁的名称推算出化学式为FeSO4。
三、性质和用途题型1. 盐类的溶解性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盐类的溶解性规律。
例如,大部分硝酸盐和醋酸盐都是可溶于水的,而碳酸盐和磷酸盐则一般不溶于水。
2. 盐类的气味和颜色这类题型中,通常给出一些常见盐类的性质描述,要求学生根据描述进行判断。
例如,氯化钠熔融时具有辣椒样的气味,氯化铁的溶液呈黄棕色。
3. 盐类的用途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盐类的用途。
例如,氯化铵常用于干燥剂和铨剂,硝酸银常用于制备感光材料。
初中化学上册期末题型总结
初中化学上册期末题型总结化学是初中自然科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初中化学上册主要涉及物质的分类、纯净物质和混合物、分子以及元素与化合物等内容。
在期末考试中,通常会涉及以下几种题型: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化学期末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一般包括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要求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而单项选择题则需要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
选择题的重点在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在做选择题时,应首先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确定关键词,理解题目的含义。
然后,通过对选项进行对比,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选项。
在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错误或不合常理的选项,一般可以排除。
在两个或多个选项都合理的情况下,要根据题目要求,通过逻辑推理或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来确定答案。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的题目。
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做填空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中的关键词,并理解其含义。
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合适的信息进行填空。
在填写答案时,要注意语法和逻辑的正确性,确保填写的答案符合题意。
此外,填空题经常会出现前后信息的联系,要善于利用上下文来推测答案。
同时,还要注意填写单位,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化学考试中较为复杂和综合的题型,一般包括简答题和计算题。
简答题要求学生详细、准确地回答问题,阐述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计算题则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方法,进行数值计算。
在回答解答题时,要注意书写清晰、条理清楚,避免含糊不清的表达。
对于简答题,要先理解问题的意思,然后从所学的知识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解答,可以适当引用例子或实验结果来支持观点。
对于计算题,要注意列出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计算步骤的合理性。
四、实验题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所给材料进行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六种类型
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六种类型化学式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三大类型之一,也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接触到的第一类计算,复习此内容时,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需吃透以下常见的六种题型。
一、求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某些化学式中的圆点“·”不表示乘号,而表示加号。
例1 计算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1×2)×2=60答: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例2 计算胆矾(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64+32+16×4+5×(1×2+16)=250答:胆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
二、求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求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要根据其化学式,将各元素原子个数归并在一起,计算它们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最后把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值相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例3 求磷酸二氢钙[Ca(H2PO4)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解:Ca(H2PO4)2]中钙、氢、磷、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40︰(1×2×2)︰(31×2)︰(16×4×2)=20︰2︰31︰64答:磷酸二氢钙中钙、氢、磷、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2︰31︰64三、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量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个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质量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100% 例4 计算硫酸铵[(NH 4)2SO 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解:(NH 4)2SO 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32214⨯×100%≈21.21% 答: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21%四、求一定质量的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公式:一定质量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在该化合物里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题型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题型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作为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的主要题型和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 一、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包括概念理解、原理应用、数据分析等方面。
1. 概念识别:要求学生识别和区分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
2. 化学语言:涉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理解。
3. 基本计算:包括摩尔概念、溶液浓度计算等。
4. 实验操作: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的理解。
# 二、填空题填空题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记忆和理解,能够准确填写相关信息。
1. 定义复述:如对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化学概念的定义。
2. 过程描述: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3. 结果预测:根据已知条件预测实验结果或化学反应的产物。
# 三、解答题解答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详细解答。
1. 原理解释:解释化学现象背后的原理,如金属的腐蚀、物质的溶解性等。
2. 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某个化学原理或解答某个问题。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 四、实验题实验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1. 实验操作: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步骤的掌握。
2. 现象观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分析数据。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验证或推翻假设,并进行解释。
# 五、应用题应用题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相结合,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1. 生活实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跨学科问题:结合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3. 社会问题:探讨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 六、综合题综合题是对学生化学知识的全面考查,要求学生融会贯通各个知识点。
中考化学常考题型
中考化学常考题型
中考化学常考题型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中考化学题型及其特点:
1. 选择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通常给出一组选项,学生需要根据题干信息选出正确答案。
这类题目多为独立的题目,每题的内容和难度相对较为简单。
2. 填空题:主要考察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一般给出一些条件和问题,学生需要填写答案,可以是一个单词、一个数字或一个简短的句子。
3. 简答题:主要考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问题通常比较开放,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解释或比较。
学生需要给出清晰、连贯的回答,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释或判断。
此外,中考化学还可能包括实验题,学生需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步骤或数据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考察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考化学试题内容通常基于初中阶段的化学课本知识,但会强调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因此,学生在备考中应重点复习基础知识,并学会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和综合应用。
初中化学反应速率题型总结
初中化学反应速率题型总结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反应速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与之相关的题型也多种多样。
掌握这些题型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对初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题型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这类题型通常会给出几个化学反应,要求判断它们的反应速率快慢。
要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催化剂等。
例如:以下三个反应:A 铁与稀硫酸的反应B 镁与稀硫酸的反应C 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B>C>A。
因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锌又比铁强,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就越快。
再比如,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2H₂(g)+ O₂(g)= 2H₂O(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会加快,因为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此类题型会给出一个化学反应,然后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某一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比如,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一: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观察产生氧气的速率。
实验二:取相同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到一定温度,观察产生氧气的速率。
通过对比两个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快慢,就能得出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同样,我们还可以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以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例,一个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另一个实验中不加,比较产生氧气的速率,从而得出催化剂的作用。
三、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图像这类题通常会给出一个化学反应,然后给出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要求我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比如,一个放热反应,在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快,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图像上就会呈现出一条先陡峭后平缓的曲线。
又比如,对于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加入催化剂的瞬间,反应速率会突然增大,图像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跳跃”。
初中化学常见题型全面讲解解析
初中化学除杂、提纯方法及例题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
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
现列举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 物理方法1.l 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如:氯化钙(CaCl2)中含有少量碳酸钙(CaCO3)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H2O)溶解,由于氯化钙(CaCl2)溶于水,而碳酸钙(CaCO3)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CaCO3),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CaCl2)。
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CaCO3),可洗涤烘干。
练习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A.CaCO3 CaO B.NaCl KNO3C.NaNO3 BaSO4D.KCl KClO3评析:A.CaCO3↓CaO+H2O = Ca(OH)2 氧化钙在水中溶解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这种新的物质,几遍碳酸钙不溶于水,蒸发操作结束后,蒸发出来的晶体也只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并不是碳酸钙和氧化钙。
这个选项比较易错的是同学们可能会忘记氧化钙会与水反应。
B,D两个选项里的四种物质都是可溶于水,因此过滤这个步骤不能使之分离。
正确答案:C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eg:除去固体硝酸钾(KNO3)中混有的氯化钠(NaCl)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
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A.NaNO3 Na2CO3B.NaNO3 NaCl C.NaOH Mg(OH)2D.NaCl BaSO42 化学方法:原理(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初中化学中考五大题型复习
一定温度下,向某一饱和的溶液中 加入相同的溶质,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不变 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 水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 量分数不断减小
反应物溶质质量分 数变化
生成物溶质质量分 数变化
反应物为溶质时,随着反应的进行, 溶质质量不断减小,直到完全反应, 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零 生成物为溶质时,随着反应的进行, 溶质质量不断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 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此时溶质质 量分数达到最大
1.金属和酸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详见练本P)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考向
图象
图象解读
生成物质量的 变化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 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 大;之后,生成物的质量将不再发生变化
生成物质量的 变化
向两种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溶液,应遵循 优先反应原则(优先发生中和反应,再发生 其他反应),如将 NaOH 溶液加到 H2SO4 和 CuSO4 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物(沉淀)的 质量,不从原点开始,但若沉淀为不溶于 酸的 BaSO4 时,曲线要从原点开始
②红褐色沉淀:Fe(OH)3 (1)沉淀③白 沉色 淀不 溶溶溶 于于于 酸酸稀 并但硝 放无酸 出气: 气体B体放aS:出O4:、MCAaggCC(lOO3 H)2
、BaCO3
白色固体:白磷、P2O5、CaO、MgO、NaOH、 Ca(OH)2、NaCl、KCl、Na2CO3、KClO3、 NaHCO3、无水硫酸铜
(不充分燃烧) (充分燃烧)
(2)氧(O)三角
①和② 2H2O2=M=n=O==2O2↑+2H2O ③ O2+2H2=点==燃==2H2O ④ 2H2O=通==电==O2↑+2H2↑
(3)氢(H)三角
初中化学必考题型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必考题型总结归纳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验操作的训练,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在化学考试中,有一些题型是必考的,下面我将对初中化学必考题型进行总结归纳。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化学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也是必考题型之一。
在选择题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选择正确的答案。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现象的理解能力。
在回答选择题时,学生应注意通读全题,理解题目所问,排除干扰项,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化学考试中另一个常见的题型,也是必考题型之一。
在填空题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提问,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答案。
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在回答填空题时,学生应注意审题,理解提问的意思,通过归纳总结等方法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实验题实验题是化学考试中比较重要的题型之一,通过实验题,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回答实验题时,学生应根据实验步骤和所给材料,进行实验操作,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回答相应的问题。
四、计算题计算题是化学考试中较有难度的一种题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回答计算题时,学生应注意查找题目所给的数据和计算公式,正确进行数据的代入和计算,最后算出正确的结果。
五、解答题解答题是化学考试中较为综合和开放性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全面、正确、清晰的回答。
在回答解答题时,学生应注意理清思路,明确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必考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和解答题。
通过对这些题型的学习和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化学考试,提高自己在化学学科上的成绩。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大题题型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大题题型归纳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大题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1. 填空题填空题是化学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通常分为单选填空和多选填空两种。
解答填空题需要对相关概念和知识点有较好的掌握,并且注意题目中的条件和限制。
例如:(1)在常温下,硫磺属于_ _ _ _ _ _ 元素。
(2)酒精分子式为_ _ _ _ _ _。
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知道硫磺是属于非金属元素,因此第一个空应填“非金属”。
而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因此第二个空应填“C2H5OH”。
2. 选择题选择题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常见题型。
解答选择题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例如:(1)以下现象中,不属于物质变化的是_ _ _ _ _。
A. 冰糕融化成水B. 纸张燃烧后变成灰烬C. 橙汁变酸后变色D. 饭菜变质发霉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知道物质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发生改变,而选项A中冰糕融化只是物态变化,所以答案选A。
3. 解答题解答题是化学试卷中较为具有挑战性的题型。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解题技巧,理清思路,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分析。
例如:(1)化学方程式H2 + O2 → H2O表示了什么化学反应?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道H2和O2是氢气和氧气,H2O是水,所以该方程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
4. 应用题应用题常常结合实际问题,考察学生对化学原理的应用能力。
解答应用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知识点和概念,并进行推理和论证。
例如:(1)电解水生成的气体,可以用下面哪种试剂来鉴别?(A)氯化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钠溶液(D)氨水溶液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知道电解水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而只有A选项中的氯化钠溶液能鉴别氯气,所以答案选A。
初中化学常见的十种计算题型
---------------------------------------------------------------最新资料推荐------------------------------------------------------初中化学常见的十种计算题型一、求原子个数比:例:碳酸氢钠(NH 4 HCO 3 )的原子个数比为N∶H∶C∶O =______________ 1、丙氨酸(化学式为 C 3 H 7 O 2 N) 丙氨酸分子中 C、H、O、N 各原子个数比为。
2、莽草酸 (化学式:C 7 H 10 O 5 ) 莽草酸分子中 C、H、O 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
二、求质量比:例: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 C 5 H 11 O 2 NS)是其中一种。
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N∶S =___________________ 1、碳酸氢钠( NH 4 HCO 3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N∶H∶C∶O =______________ 。
2、醋酸钾 (CH 3 COOK) 醋酸钾中 C、H、O 元素的质量比为三、元素种类数目:1、我国在 2019 年 11 月 16 日发出紧急通知,立即禁止使用含有 PPA 的抗感冒药。
PPA 是盐酸苯丙醇胺的英文缩写,已知 PPA 的化学式为 C 9 H 141/ 5NOCl,其中所含元素种类有 ( ) A.2 种 B .3 种C.4 种 D .5 种 2、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 C 12 H 22O 14 Zn(相对分子质量为 455)。
试回答:葡萄糖酸锌是由 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四、相对分子质量:1、丙氨酸(化学式为 C 3 H 7 O 2 N)相对分子质量是2、醋酸钾 (CH 3 COOK) 相对分子质量为五、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化学式:例: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 (X)和双氧水 (H 2 O 2 ),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初中)初中化学常见几种题型总结(除杂等)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亳州市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
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
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Mg+亍NH+Ag+C「C尹ClT -—C)H一CO2-—Mg+Fe3+_Bc?+Z-SQ2--Cif(3 )物质鉴别的原则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
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_和SO42-时,只能用BaCI 2溶液不能用AgNO 3溶液。
(4 )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①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一种试剂的鉴别: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0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
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不同试剂的鉴别: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4. 物质的鉴定: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
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
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
在鉴定时不但2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NH4 +),还要检验它是否是硫酸盐(含SO4 )。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
①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00%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点拨: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是相乘的关系,不同种元素相对质量是相加的关系。
②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③化学式中原子团(或根)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团(或根)的个数。
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或根的总相对原子质量,再乘以原子团(或根)的个数,即得出几个原子团的总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点拨: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5、求化学式 点拨:求物质化学式的主要类型: ①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已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 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计算公式: 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 表示. 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100%④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就是各反应物、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计量数之比.(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一般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来求算的,对某些反应,可直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且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进行计算.纯物质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物质质量×该物质质量分数三、有要溶液组成的计算1.用溶质所占溶液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其关系如下: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溶剂 ×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00%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g 100 × 100%2、有关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在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随溶液的稀释而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的就是这个道理. M 浓溶液×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稀溶液×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M 浓溶液+M 水)×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包含溶液的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四、综合计算题分类解析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化学计算已经走出了“为计算而计算”的考查误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更加注重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更加注重对同学们图表、数据、信息、实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初中化学计算题型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计算题型归纳(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用元素符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本知识块的计算关键是抓住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要深刻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算术关系。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的化学式。
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
例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5CuSO4·5H2O=5×[64+32+16×4+5×(1×2+16)]=5×[160+5×18]=1250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这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计算的依据是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微观上每个分子(即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原子量的乘积之比。
例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氧化物的化学式:Fe2O3,则Fe∶O=56×2∶16×3=112∶48=7∶3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宏观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微观上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比=×100%例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w(N)=×100%=35%(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质和什么是生成物质,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化学常见题型
化学常见题型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题型。
这些题型既有基础的概念理解题,也有计算题和实验题等。
掌握这些常见的题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在选择题中,通常会给出几个选项,我们需要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选项作为答案。
选择题有时会涉及到对化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分析。
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多分析选项的差异,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3. 注意反推法,通过排除错误选项来找出正确选项。
4. 如果不确定答案,可以根据常识或对题目进行推理。
二、填空题填空题要求我们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或条件,在空白处填写一个适当的答案。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或条件,选择合适的概念或知识点进行填写。
3. 注意单位和计量方式的准确性。
4. 过多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错误答案。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化学考试中较为复杂的一种题型,要求我们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全面、准确的回答或计算。
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对解题思路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构思。
3. 使用适当的化学公式、方程或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 最后要对结果进行合理的验证和解释。
化学题目的解题技巧在于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除了熟练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外,我们还应多做习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参加化学实验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实践操作。
总结:化学题目的解题需要我们理解题目、分析条件、掌握适当的化学公式和计算方法。
通过多做例题和参与实验锻炼自己的化学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 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
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
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
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 +和: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O 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aCl 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NH 4+:强碱溶液(NaOH )——有NH 3↑。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OH -23CO -34PO4. 物质的鉴定: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
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
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
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NH 4+),还要检验它是否是硫酸盐(含)。
从而确定此白色固体是。
5. 推断题: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可能是什么物质;确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质,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推断题是考查化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
常见的有文字叙述、图表式、链条式三种形式推断题,无论哪种形式推断都必备的知识有反应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溶解性等。
在题目分析过程中,注意关键字的分析,如某物质溶于水是“生成”还是“得到”,“生成”是反应产物,“得到”既可能有反应产物,也可能有原物质。
加酸沉淀溶解时有气体生成,一般有。
沉淀溶解但无气体生成时,一般有。
部分溶解时,一定有BaSO 4或AgCl 等。
解推断题应注意:(1)推理分析要紧扣实验现象,思考时要层次分明。
判断的结论要准确,既要明确的肯定,又要明确的否定。
(2)一般情况下,与试题叙述的现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
与现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使现象不正确的物质是“一定不存在”。
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不影响其它反应的现象或自始至终没有参与任何反应的物质是“可能存在”。
-24SO 424)(SO NH -23CO -OH【典型例题】[例题1] 用一种试剂鉴别NaCl 、NH 4NO 3、、Na 2SO 4四种无色溶液。
解析:用一种试剂的鉴别常用反应现象的对比度加以鉴别,但困难的是如何找出这种试剂来鉴别,学生往往在寻找这一种试剂时无规律地想以一种物质来试试看,这样做无法提高解题速度,也提高不了能力。
现介绍一种寻找鉴别试剂的方法——特效离子法。
从上面解题思路的图示法中,不难找出鉴别四种物质的试剂应选择。
特效离子法既节省时间又避免乱碰乱找,是一种试剂鉴别几种不同物质实用的快速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题2]某白色固体A 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 和白色固体C ,若将白色固体C 加入盐酸中可得到无色液体D ,将溶液D 加入硫酸钠溶液中可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气体B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F 。
根据以上实验写出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424)(SONH 2)(OH Ba /)(2=+OH Ba NaCl ↑++=+322323422)()(2NH O H NO Ba OH Ba NO NH OH NH BaSO OH Ba SO NH 234242422)()(+↑+↓=+NaOH BaSO OH Ba SO Na 2)(4242+↓=+解析:这是一道推断题此题可将文字叙述内容列出“链条”更有利于思路分析。
在“链条”分析时,有“正推断”和“逆推断”。
应抓特征、找突破口。
现分五步分析此题。
(1)常见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应首先考虑BaSO 4和AgCl 。
确定E 是BaSO 4。
(2)由生成物BaSO 4逆推导反应物D 中必含Ba 2+,阴离子再逆推导HCl 得出D 中含Cl -,因此可确定D 是BaCl 2。
(3)由于生成物D 是BaCl 2,可逆推导C 中含Ba 2+,可能是BaO 或。
(4)由气体B 加入石灰水,可确定F 是CaCO 3,逆推导确定B 是CO 2。
(5)由A 的分解产物中,B 为CO 2,排除C 为,确定C 是BaO ,逆推反应A 是BaCO 3。
此题答案:A —BaCO 3;B —CO 2;C —BaO ;D —BaCl 2;E —BaSO 4;F —CaCO 3。
[例题3]在下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
C 为一种黑色粉末,D 为一种气体。
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A B Ca OH F C HCl D Na SO E HNO ()()固(气)(固)(固)(液)(固)(不溶于稀)——————————————————————————∆+↓++↓⎧⎨⎪⎩⎪22432)(OH Ba 2)(OHBa(1)若F 为可溶性碱,G 为蓝色沉淀。
则A 为 ;D 可能为 。
(2)若G 为蓝色沉淀,H 为难溶性盐,则I 为 。
(3) 若G 、H 都属于盐,且G 为蓝色溶液,则I 可能为 ;F 可能为 。
解析:由题中框图关系可知,黑色粉末与一种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 、B 两种物质,应为氧化铜被还原。
因为D 点燃可生成B ,所以D 为氢气,B 为水,或D 为CO ,B 为CO 2,C 为CuO ,A 为Cu 。
因CuO 可与酸反应,所以I 为酸,E 为铜盐,当G 为蓝色沉淀时,F 应为可溶性碱,H 为盐。
因H 为难溶性盐,则F 为,H 为BaSO 4,I 为H 2SO 4。
若G 、H 都属于盐,且G 为蓝色溶液,则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H 为难溶性盐,若I 为HCl ,则E 为CuCl 2,F 为AgNO 3,G 为Cu(NO 3)2,H 为AgCl ;若I 为H 2SO 4,则E 为CuSO 4,F 为BaCl 2,G 为CuCl 2,H 为BaSO 4。
答:(1)A 为Cu ;D 可能为H 2或CO 。
(2)I 为H 2SO 4。
(3)I 可能为HCl 或H 2SO 4,F 可能为AgNO 3 或BaCl 2。
[例题4]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ClO 2)来杀菌消毒,它能转化为可溶解性氯化物。
为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2)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某工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各自排放的污水中均无沉淀物。
各车间的污水分别含有以下六种物质中的各两种:KOH 、K 2SO 4、AgNO 3、Ba(NO 3)2、KCl 、HNO 3。
为防止污染水源,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配合工厂进行污水检测,结果如下表。
2)(OH Cu 2)(OH Ba试剂现象车间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甲蓝色白色沉淀乙紫色无明显现象丙红色白色沉淀可确定丙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和。
为变害为利,化学兴趣小组与工厂研究设计如下图污水处理方案。
请回答:沉淀A是,若各步处理均完全反应,最终排放液C的溶质是,在农业上它可用作复合肥料。
解析:氯离子可通过硝酸银来检验,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存在氯离子。
甲车间排放的污水使石蕊变蓝,说明含有碱性物质KOH,与之能共存且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K2SO4或KCl;乙车间排放的污水不使石蕊变色,且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说明必含有与KCl,则甲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含有KOH与K2SO4,丙车间排放的污水使石蕊变红,说明含有酸性物质HNO3,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AgNO3。
甲乙混合生成沉淀A为BaSO4,继续与丙混合,生成沉淀B为AgCl,最后溶液中只剩余KNO3。
答:(1)为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硝酸银。
23)(NOBa(2)丙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含有HNO3和AgNO3。
沉淀A为BaSO4,最终排放液C的溶质是KNO3。
[例题5] 在一定条件下,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盛有等质量分数等体积稀盐酸的烧杯,天平成平衡状态,当加入下列各物质反应后,天平一定保持平衡的是()A.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g、Al,金属Mg完全溶解,金属Al有剩余B.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C.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a2CO3和CaCO3,盐酸有剩余D. 分别加入24.75g Al和24g Mg ,两种金属完全溶解答:A. Mg ~ 2HCl ~ 2/3Al24 73 18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73g,Mg、Al的质量为m,则当金属Mg完全溶解,金属Al有剩余时,18≤m≤24,即Mg不足量,产生氢气的质量以Mg计算,Al 有剩余,产生氢气的质量以盐酸计算,所以二者不同,则天平不平衡;若m=24g,则Mg 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均为2g,此时天平时平衡的,所以天平一定保持平衡的不能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