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题库
《中国经济史》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中国在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其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B.外国商品只能行销一口C.外国商品在华市场狭小D.中国商品技术含量高2.西方列强顽固地要打开中国大门的根本目的是()A.为鸦片开拓更广阔市场B.为棉纺织品寻找销售市场C.需要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D.扩大原料供给地和工业产品销售市场3.《南京条约》条款未涉及的内容是()A.协定关税B.鸦片贸易C.片面最惠国待遇D.战争赔款4.19世纪50年代初期,清政府为搜刮民财,新辟税收项目是()A.火耗增收B.田赋加价C.捐例D.厘金5.《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A.天下田天下人同耕B.健全法制C.兴车马舟楫之利D.准富者请人雇工6.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输华商品总值先升后降,其主要原因是()A.中国开放口岸数量过少B.清政府明开实禁C.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御D.输华商品不适应中国需要7.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在华下列行业中投资最少的是()A.金融业B.机器制造业C.航运业D.贸易8.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出口商品中丝茶出口比重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国际丝茶业的激烈竞争B.国际丝茶市场需求减少C,中国丝茶产量有所下降 D.中国丝茶质量急剧下降9.阻碍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是()A.缺乏政府政策支持B.国内财富积累、转移C.财富地产化D.近代工业化10.最先投资兴办中国近代工业的是()A.地主B.政府C.商人D,买办11.19世纪中叶以后,与英商怡和、太古轮船公司形成鼎足之势的中国轮船公司是()A.福州船政局B.轮船招商局C.旗昌轮船公司D.江南制造局12.在下列企业中,属于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私人资本重化工业企业是()A.广东南洋兄弟树胶公司B.上海和兴钢铁厂C.塘沽久大精盐股份有限公司D.唐山启新洋灰公司13.1911年四国银行团与清政府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攫取中国路矿权。
中国经济史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1.人口相对过剩:一是人口的相对过剩,即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特定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超过一定生产方式在特定发展阶段下可以容纳的总人口数量。
宋代以前的中国的人口为相对过剩。
二是人口的绝对过剩,即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增长。
宋代以后的人口过剩为绝对过剩。
2.小农经济:农业领域内与简陋的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的、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
或者说,小农经济是农业中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和小私有的统一。
3.土地买卖机制:指土地可以作为一种商品,一种能够带来多种利益的资源商品,能够进入土地交易活动中进行交换的功能。
4.土地离散机制:是指通过土地买卖或其他方式,使土地占有规模日趋小型化、分散化的一种趋势。
5.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对外贸易兴起,从河西走廊经过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通向中亚、西亚以及西欧的商路开通,因为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绸,故成为丝绸之路。
6.案比:7.经济波动:指经济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的高峰、低谷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根据历史资料计算出每次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间与频率。
8.经营地主:指地主购置牲畜农具,从事雇工经营生产方式的地主。
部分土地出租,部分土地雇工经营。
9.折租制:是以原定额的实物地租,按市价折成货币再向地主交纳的地租,是食物地租向货币地主过渡的一种形式。
10.永佃制:是将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割为两个完全独立的权利,可以分别持有和占有。
一般而言,地主不能随意撤佃,也不能收回自种,但可以出卖或转让所有权。
11.旧式富农:自己占有一部分土地,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自己或家属虽参加劳动,但主要依靠雇工劳动来为其增值财富的土地经营者。
12.新式富农: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租地农场主或农业资本家,他们凭借自己手中的货币资本向地主租种土地,而后通过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投资与农业生产,获取高额利润。
13.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4.北洋大臣:15..产业结构变化:动所引起的社会总体生产效率提高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及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的相对下降,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及劳动力比重相对上升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运用③水利灌溉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A.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专著是A.《齐民要术》B.《营造法式》C.《考工记》D.《汜胜之书》3.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4.两汉时期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里拥有①郑国渠②白渠③六辅渠④芍陂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5.下列冶铸技术,两汉时期的人们还没有掌握的是A、水力鼓风冶铁B、低温炼钢C.铸铁柔化技术D.金屑切削、焊接鼓术6.曹魏屯田制对促进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的成功之处在于A.总结了汉朝西域屯田的经验B.按军事编制组织管理C、实行封建土地国有D.使流亡农民与土地结合7.隋朝实现统一的经济基础是A.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C、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D.南北交通的不断加强8.唐朝实行两税法的主要作用是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B、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C.缓解了均田制被破坏造成的财政问题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9.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其原因是①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
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10.“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
车首之末,缚以诸筒。
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这种工具出现在A.西汉B.东汉C.曹魏D.唐朝11.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A.负责市场税收B.核准市场物价C.管理对外贸易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12.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A.‘农业生产力进步的促进B、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影响C.商品经济繁荣的拉动D.对外贸易扩大的刺激13.据《清朝通典》记载:“我朝削除故明宗室禄田,令与民田—例起科(征税)。
中国近代经济史题库
中国近代经济史题库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第一章第一节中国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单选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阶段.多选、简答、论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水平:1 传统农业十分发达;2 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活跃.单选据统计,我国人口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增长,从明嘉靖、万历时的约1.2亿增至清嘉庆末年的4亿.单选景德镇由于窑火不绝呗戏称为“四时雷电镇”.单选明清以来商业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也主要集中于南方.单选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是一种极为典型的自然经济结构.单选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静听手工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助耕.名词解释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在这种经济结构中,人们生产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不是用来交换.多选、简答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征有:1 这种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自给性和封闭性.2 这种经济结构具有突出的离散性.3 这种经济结构还具有显着的稳定性.4 这种经济结构还具有典型的同构性.单选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多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主要的土地占有者是地主、国家和自耕农,主要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单选土地商品化是自耕农所有制广泛存在的经济前提.单选租佃制经营是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最有利、最获益的土地经营形势.多选、简单、论述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体内存在和发展的,在商品经济中渗透着深深的自然经济性质.2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手工业虽然保持了持续的发展势头,并几度辉煌,但是封建社会手工业无力承担揭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序幕的历史任务.3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业十分繁荣和活跃,但是它瓦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能力却很有限.4 中国封建社会政府所实行的一整套重农抑商的政策和措施,不仅严重地抑制和束缚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也压抑和摧残着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第二节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单选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执行的是闭关锁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多选、简答清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包括:1 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2 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地限制.3 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4 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看,即洋行,也称“牙行”、“公行”.名词解释洋行制度: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不直接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洋行制度.洋行的具体业务是:垄断对买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单选1795年,乾隆皇帝只广州一口通商.单选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西方殖民者拿不出多少商品可供中国需要,原因是中国是自然经济统治地位.单选西方商人用来和中国呼唤的商品中只有印度出产的棉花受欢迎.单选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更直接的原因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名词解释闭关锁国: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执行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指严格限制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的限制,以及对来华贸易的商人的活动也进行严格限制.在这种政策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降到了最低水平.简答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意义.清政府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在向中国进攻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抵制侵略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阻碍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生产技术的输入,阻断了中国人民同西方世界的接触,限制了他们对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接受,从而延缓了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延长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单选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单选、多选英、美、俄、三国是中国最主要的茶叶海外市场.第二章鸦片战争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一节鸦片贸易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多选鸦片输入我国的历史是很早的,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简答、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危害有:1 鸦片贸易的急剧增加,改变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使中国从19世纪初期开始,逐渐地由一个出超国转变为入超国.2 鸦片的大量输入,使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和反动.3 鸦片的泛滥,毒害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和体质,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严重萎缩.4 鸦片的泛滥,使本来消费水平就很低、购买力就十分有限的中国人把项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吸食鸦片,社会购买力日益低下.5 鸦片的大量输入,不仅使中国成为入超国,而且也引起了中国的通货.单选白银的大量外流,这势必在国内引起金融恐慌,财力枯竭,导致银钱比价急剧变动,出现银贵钱贱现象.单选黄爵滋于1838年提出的严重漏卮以培国本疏很有斥责性.单选在林则徐严厉缉拿和有效措施的威力下,共缉拿鸦片两万余箱.单选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也就是南京条约.单选、多选1843年7月和10月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后一条又称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多选、简答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主要内容有:1 割让香港;2 五口通商;3 勒索巨款;4 协定关系;5 取消洋行制度;6 开设租界;7 领事裁判权;8 片面最惠国待遇.名词解释五口通商:南京条约中的重要条款之一.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实际作用使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并逐渐破坏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单选、多选南京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单选南京条约中的赔款数额约当清政府当时财政收入的1/3强.单选英国商人在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管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这一规定,无疑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极大损害.单选开设租界使英国人可以携其家眷到中国的五个通商口岸居住.名词解释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就向清政府要求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是一条严重危害中国主权的条款,中国只要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都可以同样享受,英国将总是享受中国给予最为优惠条件的国家.单选中美于1844年7月3日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多选美国通过中美望厦条约取得了除英国已取得的特权以外的权利,如:1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2明确协议关税;3肆意侵略中国的领海权.简答、论述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西方列强攫取的各种经济特权.中国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实行协定关税、取消行会制度、承认领事裁判权等,并被迫对列强实行最惠国待遇.中国独立主权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选相继挑起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重要的经济目的,就是要迫使中国打开市场大门.简答、论述分析中国尽管土地辽阔但市场并不健全,对西方工业品的需求十分有限.在南京条约签订的头几年,英国输华的商品急剧增加,贸易额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在1844年达到最高额后,便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西方列强来说,工业品打不开的市场,仍然有必要用鸦片来瓦解.单选俄国强迫奕于1860年11月14日订立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多选、简答、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有:1 公驻北京;2 开放新口岸;3 内江通商;4 内地传教;5 控制海关;6 掠卖华工合法化;7 鸦片贸易合法化;单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海关全完全落入外国人之手.单选北京条约规定纳子口税.简答、论述分析北京条约等不平衡条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西方列强攫取开放通商口岸、内河航行权、值百抽五关税、进口半税、控制海关管理权等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危机加深.单选西方资本主义者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绝不是为了给中国输送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制度核文明,而是企图将中国变成他们的产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他们经济上的附庸.第三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第一节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开始解体单选中国近代独特的二元经济格局是促使自然经济结构解体的深刻经济因素.多选、简答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解体过程表现在:1 防止分离;2 耕织分离;3 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单选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清政府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单选1845年,英国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取得第一个租界.单选19世纪60年代中期,上海逐渐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第四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单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以期多少能够抑制西方的商品倾销,成为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第一节中国资本原始积累单选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简答、论述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与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区别.1 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生原因不同.2劳动者的来源不同.3货币财富的积累方式不同.4所处的内外环境及政府的作用不同.第五章多选轮船招商局与英商怡和、太古轮船公司成鼎足之势.单选上海机器织布局是1878年在李鸿章授意下开始筹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单选汉阳铁厂是由张之洞创办的清政府最大的钢铁工厂.单选汉阳铁厂是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活动中投资最大的工厂.名词解释官督商办:是政府出面招集商人出资认股,委派官员负责经营管理的民用工业组织形式.这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单选官督商办企业是“民借官之威,官借民之力”.多选清政府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基本类型.第三节私人资本创办的近代工业单选缫丝工业是中国私人资本最早投资举办的近代机器工业.单选私人资本投资创办棉纺织工业始于轧花业.1887年宁波出现通久源轧花厂,成为中国第一家私人资本纺纱工厂.单选1899年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拥有纱绽20300格,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民营纱厂.单选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是第一家面粉工业.第四节艰难发展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单选甲午战争前,英国是当时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简答清政府国家资本的封建性主要体现在:1清政府创办的企业的出发点是为了巩固自身的封建统治.2清政府创办的这些企业实权均控制在少数洋务派官僚的手中.3清政府创办的企业通过行政权力往往对一些行业和部门实行垄断经营,并享有特权.4清政府创办的这些民用企业和军事工业,具有浓厚的买办性.简答中国私人资本投资的缺陷有:1私人资本由于自身资本有限,所投资的工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轻工业部门.2私人资本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投资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大量采用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带有很强的工场手工特征.3私人资本创办的近代企业在外国资本和政府国家资本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的夹缝中生存,不仅承受着外国在华资本的压迫和控制,而且忍受着清政府国家资本的排挤.第二节清末新政的推行多选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原因是:1清政府缓解其危机以自救;2来自列强的压力;3国内民众日益强烈的变革呼声.多选、简答清政府对工商业采取的鼓励政策:1成立了以商部为主导的各级工商业管理机构.2颁布了有关工商实业的章程与法令.3实施奖励商人与商业活动的法律政策.4联络工商业,鼓励创办商会.多选、简答清政府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措施有:1调整管理农业的行政机构.2鼓励兴办农会,促进农业发展.3奖励垦荒.4提倡改良农业.第六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第一节民国初期的财政经济政策及其变化单选、多选对于民国北京政府来说,财政收入主要有两大来源,即国家税收和内外借款.单选、多选国家税收田赋、关税、盐税是主要的三项.单选1913年,袁世凯政府以输德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贷款,称为“善后大借款”.单选“西原借款”是段祺瑞政府通过他的日本顾问西原龟三向日本借的一系列债款.名词解释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为巩固其独裁统治,以办理善后为名,1913年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借款,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以中国盐税、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的中英税款作担保,并聘外国人掌管盐税征收事务.至此,中国盐税大权完全被外国列强控制或外国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名词解释西原借款:1917~1918年,日本对华的借贷资本输出或日本通过政治贷款来支持和控制北洋军阀政府,解决北洋军阀政府的财政危机.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借款,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1.45亿日元,这笔外债被称为“西原借款”.段祺瑞政府为取得“西原借款”,把东北的修筑铁路、砍伐森林和采矿等一系列主权出卖给日本,为日本全面侵占中国东北埋下隐患.第二节民国初期的商业,金融业和城市公用事业单选1897年,在上海出现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单选1905年,在北京出现中国第一家由国家经营的银行,即户部银行.多选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多选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出现的“盐业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和中南银行,被称为“北四行”.第三节民国初期的中外经济关系与对外贸易简答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外国在华贸易投资的增加,外商的经营网由城市伸向农村,从沿海伸向内地,这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国农副产品的直接收购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外国商品的销售量.2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扩大了商品的购销领域,尤其在铁路修通、轮船通航、汽车通行后,使各种货物进出便利快捷,有些原来没有被开发利用的货物,也开始成为大宗出口货物.3中国近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扩大了进出口贸易量,仅就进口而言,各种机器设备、钢铁等物品的进口也在不断增加第七章 1927~1937的中国经济第一节国民政府的经济方针和政策单选1927~1937年财政赤字共计43.6亿元.单选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与各国签订了关税条约,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关税主权”与领事裁判权.单选到1937年前,关税总平均税率一直没有超过1925年北京关税特别会议30%的限制.名词解释统税:是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裁撤厘金后推广的一个税种.它是对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工业产品征收的一种货物出厂税.根据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收税后,即可通行全国.单选1932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决定实行“废两改元”,并制定了“废两改元”的原则.名词解释废两改元:国民政府废止银两制度、实行银元制度的一次币制改革.规定自1933年4月6日起,所有公私款项之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建立银本位,不得再用银两.废两改元客观上起了统一货币、发展经济和便利人民的作用,为实施法币政策奠定了基础.名词解释法币政策:1935年11月4日起,国民党公布实施“币制改革”,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作为法币,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并确定法币的对外汇率,先后与英镑和美元挂钩.该政策使国民党政府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控制,为国家资本实现其对金融的垄断和控制提供了条件.单选法币本向没有法定的含金量,其价值需外汇汇率来表示,属外汇本位制.单选在外汇汇率上,规定法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多选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格稳定起见,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单选美国迫使国民政府与其在1936年5月签订了中美白银协定,确定法币与美元的汇率为法币100元等于美元30元.单选1930年通过的矿业法中.该法明确规定,矿藏均为国有,非取得矿业权不得探采.适用于该法的矿藏达50种之多.第二节国家金融垄断资本的建立单选国民政府的国家银行,是1928年10月5日设立并于11月1日开业的中央银行.多选国民政府授予中央银行的特权主要有四项:1遵照兑换券条例发行兑换券;2铸造及发行国币;3经理国库;4募集或经理国内外公债事务.多选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两个银行.名词解释四行二局:是国民政府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中,建立国家金融垄断组织的核心机构.四行是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是指: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第八章日本对中国的殖民侵略第一节日本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和殖民掠夺单选1933年3月1日,在驹井德三亲手炮制下,得到日本关东军和内阁同意的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正式出笼.简答“七·七”变革后,日本对华的侵略行径:“七·七”事变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相继沦陷,中国关内的主要工业城市和农业发达地区均被日军占领.日军对中国主要工业城市狂轰滥炸,使中国的工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其目的在于摧毁我国的民族企业,使辽阔的中国成为日本推销商品的市场.第二节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统制经济多选“满铁”与“满业”是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两大机构.名词解释“满铁”:是南“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日本在华最大的垄断组织.它是1906年日本天皇下诏书指令成立起来的一个殖民机构,总部设在大连.多选1936年1~9月,日本又先后成立“满洲拓殖股份公司”和“满鲜拓殖股份公司”,作为移民机构.单选日本移民共在东北侵占土地3900多万垧.名词解释“粮食出葆”: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农民将其所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按照日伪政府所规定的收购数量和最低的收购价格交售的政策.多选“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地区称为“四行号”的是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单选日本对东北的金融统治,主要是通过伪满洲中央银行来实现的.单选伪满洲中央银行成立后,依照伪满政权货币法的规定,发行伪满币.规定伪满币与日元比价固定在等价的联系上,实现了“日满货币一元化”的目标.第三节日本对华北华中沦陷区的掠夺多选日本对华北华中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采取“军管理”、“委任经营”、“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几种形式进行.多选以“中日合办”的形式被掠夺的工厂分为两类:一是日本成立的两个所谓“国策会社”,即“华北开发会社”和“华中振兴会社”,分别掌握华北与华中的“统制事业”.二是一般工业企业,即“统制事业”.单选1940年10月,日本内阁通过了国土计划设定要纲,提出了体现这一侵略意图的“适地适产主义”.多选日本在华北着重发展盐业和矿业.单选日本对沦陷区的农业生产也采取了所谓“适地适产主义”.在华北则增产日本所不足的棉花.单选1941年1月,日本又在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中储券”.多选日伪政府打击和破坏法币的手段有:1进行所谓“收兑法币”,禁止法币流通.2强使法币贬值.3限制人民持有法币.单选由于滥发伪币,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与物价飞涨.单选1938年5月,日本的正金银行正式接管了英国汇丰银行代管中国海关税收的权力.1. 分析样务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产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 洋务运动分两个阶段:“自强”和“求富”洋务运动前期,即19世纪60至7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同时也开始具有一些新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洋务运动后期,即70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总的来说,洋务派民用企业彼军用企业发展水平较高它虽然仍在企业管理上带有很浓的封建性,但它们采用雇佣劳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已是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先行地位.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起到延缓作用.有专家认为:一、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二、洋务派利用西方新式武器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当然是反动的,但他们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以防止外人觊觎的思想,在当时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
中国经济史习题
中国经济史习题一选择题1、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受()的制约,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从属地位。
A工业水平发展B手工业水平发展C农业发展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2、市场的时序结构从时间来看包括现货市场()。
A批发市场B期货市场C工业市场D农业市场3、东西方文明交往,有轨迹可录的是汉代开辟的()。
A农业之路B工业之路C丝绸之路D经济之路4、近代中国有三大铁路干线,一是京广线、二是陇海线、三是()线。
A京哈B京沪C京广D京洲5、票号是一种旧式的()票号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异地之间的商业汇总的需要。
A金融组织B货币组织C金钱组织D经济组织6、中国经济重心的东南移肇始于()。
A魏晋南北朝时期B唐宋时期7、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是()。
A商品经济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8、中国资本主我的萌芽产生于()。
A明朝中叶B清朝中叶9、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
A清朝中叶B民国初年1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无偿没收地主土地B减租减息11、在漫长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把西方称()西方人把中国人叫做远东。
A巴西B泰西12、海关是国家政权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监督进出口商品合法进出国境和征收关税的()机构。
A行政机构B管理机构13、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资金来源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工矿交通业包括外国资本企业、国家资本企业和()三种。
A手工业资本企业B民间资本企业14同业拆借是近现代()之间相互拆借资金“头寸”的一种融资行为。
A金融机构B交易机构15、生产三要素包括劳动能力、劳动工具和()。
A劳动方法B劳动生产对象16、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细胞;它具有生育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政治功能、休息功能、教育功能、保护功能等等,其中()是家庭活动的基础。
A经济功能B管理功能17、经济学的精髓是()问题,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人们普遍认为欲富恶贫是人之本性、求富避贫是在人的本性驱动下的行为。
【百分题库合集】中国经济史试题题库
[单选]从“工商食官”到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丧失,这段历史应在()A.商周到宋元B.西周到明朝C.秦朝到清朝D.汉朝到元朝参考答案:C[单选]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的“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后果是()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B.农民购买力低,缩小了商品销售市场C.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D.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参考答案:C[单选]康乾时期,苏州帐房“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帐房为生”。
这种现象主要说明()A.当时手工工场已普遍开设B.行会对丝织业生产进行垄断C.帐房就是手工工场主D.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参考答案:D[单选]据《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段引文说明()A.铁农具与牛耕的运用使生产力显著提高B.奴隶主贵族大量占有私田C.各国先后都承认了土地私有D.封建剥削方式比井田制进步参考答案:D[单选]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参考答案:D[单选]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③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④荷兰、倭寇的入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参考答案:A[单选]封建统治者不利于商业发展的措施或政策是()A.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B.西汉“开关梁,驰山泽之禁”C.唐代限制经商时间、地域D.明清给予商人贩盐权利参考答案:C[问答]简述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1)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兴起;此后,生产范围、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手工业中日益重要的成分;明代中叶以后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必修二中国经济史试题
必修二中国经济史专题一.选择题1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2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3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4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6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7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
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8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9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6页文档资料
一、名词解释:1、“选精法”2、集粹法3、“农业八字宪法”4、“生产计划三本账”5、“工商食官”6、“北范南吴”7、“三线”建设8、五小工业9、专卖制度10、“四大名镇”11、厘金制度12、“缓本急标”论13、邸店14、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5、摊派:二、简答题1、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经济史研究的特点2、新世纪经济史研究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3、经济史研究“史无定法”原则4、井田制度实施的理论依据5、井田制度的授田指导思想6、新官僚产生的主要原因7、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主要原因8、我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9、近代农业经济发展特点10、近代中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11、宋代以后,我国民营手工业发展的两大主要阻力12、1914-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基本特点1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三、论述题1、井田制度破坏的主要原因2、土地集体所有制状态下的土地产权制度的残缺主要表现3、论述我国农业基本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4、中共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5、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一、名词解释:1、“选精法”即是从有关史料中选取一两种是最重要(或者是最典型、代表性)以此为据来概括全面。
2、集粹法则是传统经济史研究一种方法,它对于发生在一个较长时期或一个较大的地区中重大历史现象进行研究时,将与此现象相关的各种史料尽量搜寻出来,加以取舍,从中挑出若干最重要(最典型、代表性)的集中在一起,合成一个全面性的证据,然后以此为根据,勾画出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貌。
3、“农业八字宪法”这是大跃进时期我国在农业中推行的经济措施。
由于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当时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增产措施和群众干劲,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农业八字宪法”,就是深翻改土、合理密植、工具改革和养猪积肥等“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农业八字宪法。
它起初对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是,后来却助长农业大跃进,破坏了农业生产。
中国经济史题库
一、名词解释1、新经济史学历史的制度分析又称历史经济学或者新经济史学,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分)新经济史学的两大结论是:制度是内生的,历史是制度变迁的载体;制度自我复制与自我演化。
(1分)新经济史学实质上是运用西方经济理论,去透视人类社会发展史,找出有规律的东西,进而提炼出一个对经济变迁理解分析的基本框架,为提高经济实绩的政策制定服务。
(2分)2、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是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组成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形态。
(1分)国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是领导成份;合作社经济是半公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私人经济是私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的农业经济和独立的小工商业者的经济,以及中小资本主义经济。
(1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时期。
(1分)新民主主义经济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产生,只能在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产生,革命政权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的前提和保证,而新民主主义经济又为工农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分)3、渐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是指与前苏联等国家的一步到位改革相对应的一种改革模式。
(1分)渐进式改革的实质是在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的市场化。
(1分)它的特征是:双轨过渡;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强制中的诱致性;从局部到整体;改革、稳定、发展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
(1分)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
(1分)4、诺思悖论诺思悖论揭示了: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1分)国家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国家权力是保护个人权利最有效的工具,国家权力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此来看,没有国家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史考试题(权威)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鸦片贸易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致使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8题。
1.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直接危害是()A.银钱比价变动导致农民赋税加重B.鸦片走私影响中国海关税收C.鸦片获利丰厚导致农民弃粮种烟D.白银外流影响国家财政收入2.列强胁迫中国政府接受鸦片贸易“合法化”,实现此目的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C.《北京条约》D.《中英五口通商章程》3.《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此五口为广州、厦门、上海、福州和()A.南京B.天津C.汉口D.宁波4.鸦片战争后外国在中国最早建成的船舶中心位于()A.上海B.宁波C.广州、香港D.福州5.《南京条约》所规定的“协定关税”税率为()A.值百抽一B.值百抽二点五C.值百抽五D.值百抽十6.外国强迫中国政府实行统一的子口税,确定子口税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中英五口通商章程》D.《望厦条约》7.子口税是外国强迫中国政府接受的一项不平等条款,其含义是()A.洋货的内地税B.关税与内地税的合税C.土货出口关税D.洋货进口关税8.通过不平等条约确定的子口税率仅为()A.5.5% B.5.0%C.2.5% D.0.5%════════════════════════════════════════════════════════════════════自考365(-)领先的专注于自学考试的网络媒体与服务平台-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1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量“热钱”(剩余资本)急待寻找投资场所,中国成为外国资本投资的“乐园”。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2题。
9.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先后在华创办了数十家面粉厂,主要集中在上海、汉口和()A.哈尔滨B.天津C.北京D.广州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由英国转变为()A.法国B.日本C.德国D.美国11.一战后外国在华经济势力出现大改组,由原来的英、俄、德三强,变为()A.英、日、美B.英、俄、日C.俄、德、日D.德、美、日12.列强以威逼利诱和“合办”方式侵吞华资煤矿,侵吞华资煤矿最典型的是()A.抚顺煤矿B.开滦煤矿C.焦作煤矿D.德华矿务公司20世纪10—20年代,中国私人资本经济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中国经济史 试题答案
腿蚅莅岳麓版经济史测试题(一单元)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堂大检查一. 选择题1、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②生产工具的发明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④自耕农的贡献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3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的是()A 牛马 B.鸡狗C猪羊D兔鸭4.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
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A冶铁技术的产生 B犁铧的使用C犁壁的安装使用 D耧车的创制5.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A B CD6. 赵过是汉代著名的农学家他发明了()①耧车②代田法③曲辕梨④筒车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下列那一工程的巨大功效()A都江堰B白渠 C郑国渠 D漕渠8.收录西方传教士的<<泰西水法>>的科学家是()A元代的郭守敬B明代的潘季驯C明代的徐光启 D清代陈潢9. 下列人物与发明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赵过——耧车 B陆龟蒙——曲辕犁 C马钧——翻车 D毕岚——犁壁10.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大规模分工合作11、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男耕女织”式②包括盐铁在内自给自足③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④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解析题12.读A和B两副图片请回答它们反映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什么特点。
综合二级跳一、选择题13、以下哪些农作物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A麦、水稻 B 粟、水稻C豆、水稻 D玉米、水稻14、下列关于农业工具使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商周时期青铜器制品已出现,但主要的农业工具还是木石材料制作B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并不普遍C搜粟都尉是汉武帝时期主管农业生产的官员D三国时期,马钧创制的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大发明15、曲辕犁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主要是因为哪一部件的作用:()A犁磐 B犁壁 C犁评 D肩轭16、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势认识正确的是:()①自耕农经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 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③自耕农经济形势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④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是()A. 慈禧太后B. 同治帝C. 咸丰帝D. 康有为答案:D. 康有为2.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 改革内政B. 抵御外来侵略C. 开拓外贸D. 推行洋务答案:B. 抵御外来侵略3. 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 农业经济发展B. 工业经济发展C. 商业经济发展D. 贸易经济发展答案:A. 农业经济发展4.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 农业经济发展B. 工业经济发展C. 商业经济发展D. 贸易经济发展答案:B. 工业经济发展5.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A. 农业经济B. 工业经济C. 商业经济D. 贸易经济答案:B. 工业经济二、多选题1.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有()A. 开放港口B. 建立外交关系C. 引进外国技术D. 建立外贸关系答案:A. 开放港口 B. 建立外交关系 C. 引进外国技术 D. 建立外贸关系2.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有()A. 建立货币体系B. 建立税收制度C. 建立国有企业D. 建立外贸关系答案:A. 建立货币体系 B. 建立税收制度 C. 建立国有企业 D. 建立外贸关系三、判断题1.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
答案:正确2.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农业经济。
答案:错误。
中国经济史 试题及答案 含史料翻译、论述题和案例分析
套题一史料翻译5*41、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
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商君书·垦令第二加重关口、集市上商品的税收,那么农民就会讨厌经商,商人就会对经商产生怀疑甚至懒得干的思想。
农民讨厌经商,商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业怀疑,不愿意经商,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
2、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
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3、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史记货殖列传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
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
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
4、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史记货殖列传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
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
论述题:12*21、比较白鹿皮币和交子的异同。
“白鹿皮币”只是皇帝人为凭空制造产生,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虚币,作价太高, 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又缺乏信用, 流通不广,因此没有发挥货币的作用。
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
交子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流通领域。
由商人自由发行。
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最早的纸币。
2、为何东汉到三国初年的人口减少幅度为中国历史之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
A、战争匈奴战争与各地起义: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军阀混战。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选精法”2、集粹法3、“农业八字宪法”4、“生产计划三本账”5、“工商食官”6、“北范南吴”7、“三线”建设8、五小工业9、专卖制度10、“四大名镇”11、厘金制度12、“缓本急标”论13、邸店14、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5、摊派:二、简答题1、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经济史研究的特点2、新世纪经济史研究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3、经济史研究“史无定法”原则4、井田制度实施的理论依据5、井田制度的授田指导思想6、新官僚产生的主要原因7、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主要原因8、我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9、近代农业经济发展特点10、近代中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11、宋代以后,我国民营手工业发展的两大主要阻力12、1914-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基本特点1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三、论述题1、井田制度破坏的主要原因2、土地集体所有制状态下的土地产权制度的残缺主要表现3、论述我国农业基本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4、中共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5、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一、名词解释:1、“选精法”即是从有关史料中选取一两种是最重要(或者是最典型、代表性)以此为据来概括全面。
2、集粹法则是传统经济史研究一种方法,它对于发生在一个较长时期或一个较大的地区中重大历史现象进行研究时,将与此现象相关的各种史料尽量搜寻出来,加以取舍,从中挑出若干最重要(最典型、代表性)的集中在一起,合成一个全面性的证据,然后以此为根据,勾画出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貌。
3、“农业八字宪法”这是大跃进时期我国在农业中推行的经济措施。
由于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当时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增产措施和群众干劲,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农业八字宪法”,就是深翻改土、合理密植、工具改革和养猪积肥等“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农业八字宪法。
它起初对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是,后来却助长农业大跃进,破坏了农业生产。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目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目1、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原始经济:奴隶制经济:封建自然经济: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
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洋务经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为了拯救清王朝,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发起了洋务运动,所办企业官商结合,最终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破产标志,洋务经济是封建社会下的一种官商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民族工商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发展起来的。
它是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内与封建主义勾结,对外依赖帝国主义,它是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基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毒瘤,它的发展,严重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的进步。
新民主主义经济: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它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经济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混合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个体农业经济、私营工商业等。
它在旧中国的整个经济中占的比重小,却代表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它在全国占主导地位,最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
2、夏商周时期的工商政策及其变化工商食官制度: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
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
变化:国家垄断加强;商王朝设有“工官”管理手工业者及其生产,有一定的编制。
生产以族为单位且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3、春秋时期各国对土地赋税制度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
一是“均地分力”,二是“与之分货”。
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即“均地分力”;在“均地分力”基础上实行按产量分成的实物地租制,即“与之分货”。
经济史考试试题
经济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2、以下哪项不是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A 强调贸易顺差B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C 重视农业发展D 追求金银积累3、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马歇尔D 凯恩斯4、经济大危机发生于哪一年?()A 1929 年B 1933 年C 1939 年D 1945 年5、以下哪项不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经济全球化C 计划经济的兴起D 产业结构的调整6、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点是()A 商品经济发达B 小农经济占主导C 工业发展迅速D 对外贸易繁荣7、以下哪项不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A 丝绸B 茶叶C 瓷器D 玉米8、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A 整顿金融B 调整工业C 以工代赈D 农业调整9、苏联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一年?()A 1921 年B 1928 年C 1936 年D 1941 年10、以下哪项不是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新经济的特点?()A 信息化B 全球化C 高通胀D 低失业率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人们,使得个人的逐利行为最终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机制,它通过价格的调节和竞争的作用,使得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具体来说,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者投入生产,增加供给;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降,生产者会减少生产,从而达到供需平衡。
这样,市场机制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发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均衡发展。
2、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新经济史学历史的制度分析又称历史经济学或者新经济史学,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分)新经济史学的两大结论是:制度是内生的,历史是制度变迁的载体;制度自我复制与自我演化。
(1分)新经济史学实质上是运用西方经济理论,去透视人类社会发展史,找出有规律的东西,进而提炼出一个对经济变迁理解分析的基本框架,为提高经济实绩的政策制定服务。
(2分)2、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是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组成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形态。
(1分)国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是领导成份;合作社经济是半公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私人经济是私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的农业经济和独立的小工商业者的经济,以及中小资本主义经济。
(1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时期。
(1分)新民主主义经济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产生,只能在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产生,革命政权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的前提和保证,而新民主主义经济又为工农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分)3、渐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是指与前苏联等国家的一步到位改革相对应的一种改革模式。
(1分)渐进式改革的实质是在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的市场化。
(1分)它的特征是:双轨过渡;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强制中的诱致性;从局部到整体;改革、稳定、发展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
(1分)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
(1分)4、诺思悖论诺思悖论揭示了: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1分)国家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国家权力是保护个人权利最有效的工具,国家权力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此来看,没有国家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是对个人权利的限制和侵害,会造成所有权残缺,导致无效产权安排和经济衰落。
此即诺思悖论。
(3分)5、五四指示1946年5月,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国内形势进一步恶化和农民迫切要求土地,我们党才提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又叫《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1分)“五四指示”内容有:(1)没收汉奸、豪绅、恶霸之土地;(2)中小地主与农民纠纷,取仲裁(调解)方式解决;(3)一般地主及富农应以土地清偿所欠农民的债务(剥削农民劳动果实,交还农民)并鼓励他们自动献地;(4)一般情况不动富农土地;(5)以没收的土地及献地优先分给烈士遗族、抗日战士、无地农民等。
(3分)6、一五计划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人民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出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概括地说来,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7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
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到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7、资本主义萌芽(4分)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即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制的出现。
(1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需要三个条件: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原始资本积累。
(1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时间:明朝中后期;行业:棉纺织业和丝织业;地区:苏州、杭州、淞江等地。
(1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自明朝中后期产生,但到鸦片战争前夕三百年间,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并没有迅速地发展起来,把中国推进到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其原因是:在生产上:农业生产不发达;手工业生产规模狭小,官办手工业过大。
在市场上: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
在资金上:资本原始积累不充分。
在政策上: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外市场的扩大(1分)8、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就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
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2分)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自然经济并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
世界各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也无例外地存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1)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相结合;(2)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
(1分)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特点的关键就在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1分)9、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一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一方面规定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同时同定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而这两方面的任务又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
(2分)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中国经济史及其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①经济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某一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专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一门学科。
把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作为经济史研究的对象,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发,从当时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去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只有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是科学的、全面的、完整的。
(2分)②对于不同的经济史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
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是历史学的方法与经济学的方法。
经济史学研究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人们经济生活演变过程及其规律。
故经济史学在时间上是历史的,其内容是经济的。
经济史学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的研究方法:以揭示经济生活演变过程为主要任务的经济史而言,必须采用经济的历史学方式;以揭示经济生活演变的规律而言,必须采用历史的经济学方法。
如果就经济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重视经济生活演变过程,而是通过分析这个过程以揭示经济生活演变的规律,而揭示经济规律必须用经济学方法这个角度而言,在经济学方法与历史学方法结合的模式中,经济学方法是其主要的一面。
(3分)③第一,理论意义。
学习和研究中国经济史,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中国政治史、中国军事史、中国文化史等。
第二,现实意义。
今日中国来源于过去的旧中国。
新旧中国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中国经济史,对于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3分)2、简述“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主要内容。
①这一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分)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一方面规定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同时同定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而这两方面的任务又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
(2分)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两个必须的组成部分,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大工业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没有大工业就不可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就不能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改造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
中共中央还认为,根据马克思原理向社会主义过渡,还必须解决所有制问题,即生产关系的变革问题,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当时在私有制形式方面,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即资本主义工商业,别一种是农业、手工业中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制,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规定了对这两种私有制都是采取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
(4分)3、简述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政策”及其内容。
法币,即法定货币,是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强制通用的货币。
所谓法币政策是指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实施的废除银两,改用纸币的一次币制改革。
(2分)其主要内容是:第一,颁布新币。
该令把由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掌握的中央、中国、交通等银行发行的纸币,定为法币。
规定所有完粮、纳税以及一切公私款项支付和市面货币流通,均用法币。
(2分)第二,禁用白银。
该令宣布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在市场上流通。
以前使用的银元,均须向中央银行等兑换法币。
(2分)第三,制定汇价。
该令规定:法币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
1936年又规定:法币一元等于美元零点二九五元。
(2分)4、简述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新中国成立时期,国民经济面临着崩溃的边缘,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1、肃清外国在华特权势力,没收官僚资本。
(1)收回海关主权,实行对外贸易管制。
(2)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和我国对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进行管制。
(3)没收官僚资本。
(2分)2、土地改革的完成。
进行土地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这项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解放区就已经实行,新中国成立后,这项工作继续完成,1950年6月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鼓励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2分)3.统一财政经济工具,争取国民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主要是打击投机势力,稳定物价,同时,实行统一全国收支、统一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从增收和节支两方面着手平衡财政收支。
(2分)4.调整工商业。
调整工商业是人民政府对旧的经济结构进行重新改组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整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调整公私关系,调整劳资关系和调整产销关系。
1951年冬和1952年初,党和国家又号召在全国的机关、学校、团体内开展了“三反”运动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五反”运动。
(2分)5、简述买办制度的内容及特点。
“买办”一词,作为一种职业和身份的名称,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前的广州行商制度时期是从广州行商制度时期沿袭下来的一个专用名称。
(1分)买办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一,外国商人对中国买办要给予一定报酬。
第二,买办在外国企业中负责对中国籍职工的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