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定员管理
劳动定员定额的管理办法
第4章附如此
第23条本方法原如此上一年修订一次,但如下两种情况除外。
1.因生产条件的变化对定员定额标准影响较大时,应适时地给予修订。
2.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根本正常以后,应及时制定新的定员定额标准。
第6条公司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要按照定员定额标准配备人员,做到按定员定额的标准组织生产,力求到达高效、满负荷。
第7条根据生产或工作任务发生变化的情况,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每年对本单位的定员人数进展一次核定,并将核定结果报人力资源部。
第8条劳动定员与工时定额工作要同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组织的调整、员工工作的调配相结合。
第16条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负责
上道工序如图纸加工或工序产成品不符合工艺要求,也未进展返修,即转下道工序,使下道工序增加工作难度,增加工作量,或需其他工序加工挽救,因此而增加的工时〔增加的工时=下道工序加工实际工时-下道工序原工时〕由上道工序负责,开工票人员记录在工票上,月底由车间核算员直接将工时划拨至上道工序。定额员不参与工时的处理。
第12条每周一、三、五下午下班后,工时定额员要及时处理当天发生的各类工时问题,做到日事日清。
第13条处理各类工时问题时,任何人不得阻碍工时定额员执行公司的工时定额标准。
第14条对于工艺卡上的原始工时定额,任何人不得更改。假如需增加工时定额,需由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额员开出?工时追加单?,该表单上必须有生产部经理、技术部经理签字,检验盖章方为有效。
1.材料过大需粗加工而增加工时:内部材料由粗加工班的班组长出具证明,外进材料以质检部门的?进料验收单?为准,定额员方可追加工时。
物业定额定员制度范本
物业定额定员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物业管理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物业定额定员,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根据物业项目的规模、特点、服务内容等因素,合理确定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岗位设置,以及相应的工资、福利等标准。
第三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物业管理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第四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根据物业项目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定额定员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物业定额定员标准第五条物业项目的定额定员标准,按照物业项目的规模、特点、服务内容等因素,分为大型物业、中型物业和小型物业三个等级。
具体标准由各地物业管理协会或者行业组织制定。
第六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根据物业项目的实际情况,参照定额定员标准,合理确定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岗位设置。
第七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根据物业项目的服务内容,合理确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量,确保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三、工资和福利第八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根据物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行业标准,合理确定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
第九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依法为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福利待遇,保障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定期对物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监督和考核第十一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考核制度,对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第十二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定期对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接受业主、用户和社会的监督,及时解决业主、用户反映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五、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物业管理企业。
第十六条各地物业管理协会或者行业组织可以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定员定额管理制度范文
定员定额管理制度范文定员定额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充分发挥员工潜能的同时,保持和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体职工。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定员,指的是企事业单位根据单位的经营规模、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经科学分析和统计,通过合理的方式确定的单位的人员规模。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的定额,指的是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标准和方法测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间、数量和质量,并依据此标准和方法确定的单位员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时间、数量和质量。
第五条定员定额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根据定员和定额的规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科学的规划、配置和激励机制,实现单位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
第六条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是科学、公平、公正、公开。
应当根据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情况,配备适当的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确保职工的劳动权益和单位的工作效益。
第二章定员管理第七条单位应当按照单位的经营规模、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制定定员计划。
定员计划应当包括单位各部门的人员规模和岗位设置。
第八条定员计划应当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备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定员计划的编制应当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考虑单位经营发展的需求和职工的工作需要。
第十条定员计划应当根据工作量、工种、技能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职工的数量。
第十一条定员计划的实施应当贯彻诚信原则,不得违法违规,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根据定员计划,择优录用合格的人才,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留住人才。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定期开展人员编制审查,及时调整人员的编制,保持编制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定额管理第十四条定额应当根据单位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和生产能力等条件,科学测算和制定。
第十五条定额的制定应当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任务完成的时间、数量和质量。
第十六条定额的测定应当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考虑职工的工作需要和劳动强度。
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暂行办法
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保障职工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定员定额是指单位规定的从业人员数量和各项劳动业务应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第二章劳动定员定额的确定
第三条
单位应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技术水平,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标准,合理确定劳动定员定额。
第四条
劳动定员定额应当综合考虑单位的产量、技术要求、职工素质等因素进行科学测算和确定。
第三章劳动定员定额的执行
第五条
单位应当将劳动定员定额及执行情况向职工充分通告,并纳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第六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激励职工完成劳动定额,对不履行劳动定员定额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第七条
职工应当按照规定的劳动定员定额完成工作任务,单位应当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八条
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导致职工权益受损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
职工拒绝履行劳动定员定额的,应当接受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五章其他
第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需修订,由单位内部提议,并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第十一条
对于本办法未尽事宜,可参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与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执行。
结语
本办法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定额管理体系,保障职工权益,提高生产效率,希望各单位认真执行,共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以上为《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的内容。
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模式分析
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模式分析一、引言企业作为组织,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
而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人力资源。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在很多行业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应用、优势和限制,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管理模式。
二、“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模式的定义和特点“劳动定员定额”是一种基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劳动力需求情况确定的一种组织管理办法。
该模式以人员定员和工作定额为基础,对企业进行组织、计划、编制、指导和检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1. 劳动定员企业通过对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劳动力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岗位需要的员工数量,从而确定合理的人员定员。
2. 劳动定额企业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每项工作任务的标准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从而形成合理的工作定额。
“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科学性:该模式基于对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劳动力需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因此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激励性:通过明确的人员定员和工作定额,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标准化:该管理模式能够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使企业的生产活动更加有条不紊。
(4)精确性: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合理的工作定额,使得企业对于生产活动的管理更加精确有效。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并且在很多行业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不同的生产线需要不同数量的员工,以及不同的工作定额。
通过对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人员定员和工作定额,能够使得制造业的生产活动更加高效。
2. 服务业在服务业中,通过对不同服务项目的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每项工作任务的标准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能够为服务业企业提供科学、精确的管理手段,使得服务质量更加可控。
劳动部关于劳动定额定员行业标准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劳动定额定员行业标准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1991.05.15
•【文号】劳力字[1991]32号
•【施行日期】1991.05.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劳动部关于劳动
定额定员行业标准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的通知(1991年5月15日劳力字(1991)32
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劳动部门:
为了加强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管理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全国标准化工作的统一规划,现对劳动定额定员行业标准归口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劳动定额定员行业标准由劳动部归口管理,负责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劳动定额定员行业标准的制定、审查和报送工作。
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组织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的草拟和标准的审查工作。
今后,各有关部门的劳动定额定员行业标准送审稿要按规定程序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审查,提出意见。
三、劳动定额定员行业标准代号为:“LD”。
为了维护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的严肃性,未按《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制定的标准,劳动部不予统一编号和发布。
附件:一、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的批复》(略)
二、国家技术监督局《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略)。
财政定员定额管理制度范文
财政定员定额管理制度范文财政定员定额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财政专户管理机构及其下属单位,以及其他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
第三条财政定员定额是指单位内部对所拥有的财政人员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设置和管理的制度。
第四条财政定员定额的设置和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要求。
第五条财政定员定额的编制和调整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第六条财政定员定额应当与单位的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密切相关,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果发挥。
第二章财政定员定额的编制第七条财政定员定额的编制应当根据单位的机构职能和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第八条财政定员定额的编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二)制定人员编制和职位设置方案,明确各类人员的数量和职责;(三)评估人员编制和职位设置方案的合理性,经过单位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四)编制定员定额表并报相关部门审核备案。
第九条财政定员定额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各类人员的数量和结构。
第十条财政定员定额的编制应当遵循合理精简、高效运行的原则,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十一条财政定员定额的编制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向单位全体人员公示,并接受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财政定员定额的调整第十二条财政定员定额的调整应当及时进行,确保人员配置和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第十三条财政定员定额的调整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经过单位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并报相关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四条财政定员定额的调整应当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需求和任务变化,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第十五条财政定员定额的调整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员工公示,并接受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六条财政定员定额的调整应当注重预测和预警,提前做好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避免人员过剩或短缺的问题。
劳动定员定额的管理办法
劳动定员定额的管理办法一、制定合理的人员定员定额标准人员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是劳动定员定额管理的首要任务。
在制定人员定员定额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考虑企业的实际生产规模和产能,确定合理的岗位定员数和劳动定额;2. 参考行业标准和同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人员定员定额标准;3. 考虑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确定不同岗位的人员定员定额标准;4. 在制定人员定员定额标准时,需要充分调研和咨询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以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立有效的人员定员定额管理制度为了保障人员定员定额的顺利实施,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制定人员定员定额管理细则,明确管理的具体内容、流程和要求;2. 建立定期评估和调整机制,对人员定员定额标准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标准;3. 设立专门的人员定员定额管理岗位,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障人员定员定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4.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人员定员定额的实施、执行和考核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统计分析,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人员定员定额的执行和监督人员定员定额的执行和监督是劳动定员定额管理的关键环节。
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人员定员定额执行和监督的管理,确保其顺利实施:1. 建立严格的执行制度,对人员定员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部门和员工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2. 加强对人员定员定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3. 加强对人员定员定额执行情况的宣传和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人员定员定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执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4. 加强对人员定员定额执行情况的考核,将执行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和奖惩体系,激励员工积极执行人员定员定额标准。
四、完善人员定员定额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了鼓励员工积极执行人员定员定额标准,企业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对执行情况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不执行或执行情况较差的员工进行约束和纠正,对于严重违反人员定员定额标准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和处理,以维护管理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企业的“四定”管理
企业的“四定”管理企业的“四定”通常是指企业的劳动定额、定岗、定责、定员工作,这是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工作,搞好企业“四定”管理工作,为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劳动定额管理1.劳动定额的概念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技术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质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劳动定额有两种基本形式:工作定额和产量定额。
前者指生产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工作量,后者指生产单位产量必须花的时间,两种定额在数值上互为倒数关系,可以相互换算。
企业在生产实际工作中选择哪种定额形式,要根据生产企业的需要确定。
一般来说,产量定额适用于大量生产的企业;工作定额适用于成批或小批生产的企业。
2.劳动定额制度的方法劳动定额制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经验估计法。
由定额员和老工人、老推销员、老营业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相结合,根据过去的实际工作经验,参考有关技术资料,考虑到设备、工具和其他工作条件,对完成合格晶和商品销售量所需劳动量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按照普遍达到的水平估算的,简便易行,制定时间快、工作量小。
但是,定额的技术依据不足,准确性差,水平不易平衡。
一般适用于单位小批生产、新产品试制或一次性生产任务。
(2) 统计分析法。
它是根据过去生产或经营的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考虑今后企业生产或经营条件的变化制定或修订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同样简便易行、工作量小,由于充分利用了已有工作消耗统计资料,因而比经验估计法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但是统计资料只能反映过去达到的水平,而且可能包括不合理和虚假因素,往往影响定额制定的准确性。
一般适用于生产条件正常、成批生产、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比较健全的企业。
(3) 比较类推法。
指通过与同类的产品、工序或相似的零件定额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并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
用来类比的两种产品必须具有可比性。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保持定额水平的平衡。
但标准性受典型定额的标准质量的影响,工作量极大,适用于同类型产品较多的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定员定额管理
定员定额管理一、概念定员定额管理是一种用于组织和管理人力资源的方法,通过确定岗位的定员和定额,以实现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和绩效的有效评估。
它是一种科学、定量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绩效,并有效控制人力成本。
二、目的定员定额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组织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通过合理确定岗位的定员和定额,可以避免人员过剩或不足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三、原理1. 定员原理:根据组织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确定每个岗位所需的人员数量。
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结合工作任务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岗位的定员数,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定额原理: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定额,即规定岗位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定额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环境、工作方法等因素,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应用范围定员定额管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组织,特别是生产制造业和服务行业。
在生产制造业中,定员定额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线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在服务行业中,定员定额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服务质量。
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合理确定岗位的定员和定额,可以避免人员过剩或不足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 提升员工绩效:通过对岗位定额的设定和绩效的评估,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员工绩效,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
3. 控制人力成本:通过定员定额管理,可以控制人力资源的使用,避免人员过多造成的成本增加,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成本控制。
4. 优化组织结构:通过定员定额管理,可以对组织的岗位设置和人员分配进行优化调整,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适应能力。
六、总结定员定额管理是一种科学、定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通过合理确定岗位的定员和定额,可以优化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绩效,并实现成本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结合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定额定员管理
定额定员管理
定额定员管理是一种组织管理方法,旨在通过设定特定的人数配额和人员配备,在整个组织中实现合理的人员分配和管理。
定额是指在一个单位、部门或项目中,根据工作的性质、要求和规模确定的所需人数的限额。
定员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需要、工作任务和工作量等因素确定的人员配备的规模。
定额定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确保组织需要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避免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通过定额定员管理,可以调整和优化组织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和工作流程,使得组织能够高效运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定额定员管理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定额定员:根据工作任务、工作量和组织需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人员配额和人员配备的规模。
2. 招聘和录用:根据定员计划,进行招聘和录用工作,确保满足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
3. 人员配置:根据定员计划和具体职能需求,将人员分配到适当的岗位和部门,确保人员配置合理。
4. 人员调动: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发展要求,进行人员调动,使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潜力发展。
5. 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培训发展等管理措施,提高人员工作能力和素质,促进组织的发展。
定额定员管理在组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组织实现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和过载。
通过合理的定额定员管理,组织可以更好地运营和发展。
定员定额管理制度
定员定额管理制度一、概述定员定额管理制度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数量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任务量,对员工进行定员定额管理。
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经营的科学管理。
二、定员定额的确定1. 定员的确定企业定员定额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员工的数量。
定员的确定一般要经过科学测算和合理评估,考虑到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等因素。
定员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目标的实现和产能的利用率,同时也要遵循合法合理的原则,不得存在人为的过剩或不足。
2. 定额的确定定额的确定就是规定员工每个时间单位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标准。
定额的确定需要根据生产技术、设备能力、员工的工作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保生产任务的合理分配和有效执行。
定额的确定旨在保持生产经营的效率,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
三、定员定额的实施1. 人员培训定员定额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进行员工的相关培训工作,包括生产技术培训、工作流程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等方面。
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定员定额管理制度的含义和实施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2. 生产计划的制定企业在实施定员定额管理制度时,需要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的分配、每个员工的工作任务量等。
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到定员定额的限制条件,确保生产任务的合理分配和按时完成。
3. 工作量的监控和评估在定员定额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工作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通过工作量的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工作量偏差和工作效率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和改进。
四、定员定额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定员定额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规范生产经营,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定员定额,可以确保生产任务的合理分配和员工的工作量适度,避免工作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定员定额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合理的定员定额可以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暂行办法
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司的劳动定员定额工作是公司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是科学地组织生产劳动,合理、节约地使用劳动力的重要方法;为加强公司定员定额管理充分发挥定员定额工作的作用,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劳动定员是指承担特定生产任务的某一岗位所需要的人数;劳动定额是企业组织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来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具体标准和尺度;第二章分则第三条:公司定员定额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及专门工作机构负责综合管理工作;第四条:公司定员定额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定员定额工作政策,组织开展本公司的定员定额工作;第五条:定员定额工作要同改革劳动制度,调整劳动组织,搞好员工调配相结合;要同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相结合;要同加强企业管理,推进经济责任制相结合;要同按劳分配,实行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第六条:要运用先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劳动定员定额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凡是能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班组或人员都要有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管理;第七条:凡是属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类人员,都属于劳动定员的范围;包括工人、学徒、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第八条: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办法一般一年修订一次;因生产条件的变化对定员定额标准水平影响较大时应适时修订;对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基本正常以后,应及时制定定员定额标准;第九条:公司各部门要按照定员定额标准配备人员,做到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力求达到高效、满负荷;根据生产或工作任务发生变化的情况,各车间或部门每年对本单位的定员人数进行一次核定,并将核定结果报人力资源部;第十条: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定员定额管理细则,做好定员定额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定员定额管理工作;第十一条:公司人力资源部及定员定额工作机构将加强对各车间及部门定员定额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深入推进;第十二条:加强定员定额人员队伍建设,保持机构人员相对稳定,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定员定额工作水平;第十三条:各生产车间和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定员定额工作,把公司的定员定额工作经常持久地开展下去;第三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办法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6.1.2定员定额管理制度
定员,按比例定员,按组织机构、职权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3.根据公司生产班组现场的实际情况,定额编制可以从工时定额、物资消耗定额、成本费用定额、人员定额、用工
定额等方面进行。
第9条定员定额编制的修改与补充
1.定员定额应随着公司生产条件、生产工艺的变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但不宜过于频繁,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2.定员定额的修订一般1~2年进行一次,班组内部的定员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半年修订一次,定员定额水平调整幅度不宜过大,应控制在30%以内。
3.定员定额统计分析工作的报表格式、统计口径、分析方法和上报的期限,按规定进行。
工工资水平,正确的计算机员工工资,合理地控制加班加津贴的发放。
第11条定员定额工作的执行
1.各班组负责人应当认真执行相应的定员定额管理细则,做好定员定额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定员定额管理工作。
2.各班组负责人,应做好以下几项统计记录并整理后及时交与班组统计人员。
(1)组人员的出勤记录表
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重。
第7条定员定额的编制原则
定员定额的编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1.统一领导,综合管理。
2.合理的生产定额组织。
3.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4.明确生产任务与生产手段。
5.生产定员定额的内容和项目划分适当。
第三章定员定额的制度与修改
第8条定员定额编制方法
1.制定定员定额标准要以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和工作研究等科学先进的方法为主。
第6条定员定额的编制要求
1.公司定员定额编制应以公司当前和近期的生产发展状况为主要依据。
浅析化工企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
浅析化工企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引言化工企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是指化工企业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对员工劳动工时进行合理计量,进而制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实现生产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该管理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出发,对化工企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进行浅析。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的概念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是指通过对生产工艺、工作环境、人力配置等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价,制定出各项工序的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用以规范和衡量化工企业的生产劳动力需求。
劳动定员劳动定员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条件下,所需完成一定生产任务所需要的人数。
它是根据生产工艺、生产工序的要求以及劳动效率等因素来确定的。
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一定生产任务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它是根据生产工序的特点、技术要求、工作负荷等因素来确定的。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化工企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可以实现生产力与劳动力的高度匹配,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益。
优化生产结构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对生产工艺和工序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从而推动优化生产结构。
通过对劳动定员定额的制定和调整,可以确保各项生产任务的合理分工和资源配置,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规划,合理安排工序和工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投入,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步骤化工企业在实施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管理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收集相关数据:了解生产工艺、工序要求、技术指标等,并收集员工工作记录和绩效评估数据。
定员定额管理及临时工管理制度
定员定额管理制度
一、定员编制
1、编制定员是搞好企业管理,合理组织生产劳动,提高人均劳效的重要前提。
酒店按照企业设施、经营品种、经营规模及生产任务计划,确定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分布情况。
编制人员计划由办公会审批,人事部门备案,下达各部门分别实施。
2、根据酒店实际情况,经营机构设部门,管理机构设各部(室)。
部门下设班组,班组的定员按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及工作量分别核定。
二、劳动定额
1、劳动定额是企业编制定员,制定计划指标,组织生产、推行经理负责制的重要基础。
酒店将任务总额,分解到部门,部门可根据实际把任务具体分解到班组、定额到个人。
劳动定额通常采取产量定额、工时定额、营业收入定额,定额到个人。
劳动定额通常采取营业收入定额、岗位责任制这两种定额办法。
2、定额标准以国家标准及酒店标准结合执行。
三、定员管理
1、定员规定:酒店根据当年下达的任务,每年年初核定各部门的定员人数,同时结合各部门的经营情况,确定部门定员内各岗位的使用人数。
原则上一年核定一次,一经确定一年不变,部门定员人数的所有费用由酒店承担。
2、缺员补充:各部门定员内员工因工作调动,内部调整或辞工原因造成缺员的,由酒店人事部门负责调整补充,严重缺员时面向社会批量招工补充。
3、额外定员:因培养人才,积蓄技术力量等原因,由酒店安排的超编人员,执行定员内员工待遇,费用由酒店承担。
4、超编人员:因部门提出用人计划,由酒店统一招收的定员外超编人员,工资按规定标准由酒店通过银行支付,工作装由人事部门配发,其两项费用须由用人部门承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额定员管理
劳动定额定员管理工作(简称“双定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合理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调整人力资源结构,试行人力资源最佳配置,为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
7.5.1 双定的原则
(1)规范高效、持续提升原则。
双定工作必须着眼于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为宗旨,注重人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性,做到节约用人、简约工序、集约生产。
同时,双定管理工作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优化、螺旋上升的过程,必须深入持久第开展减人提效工作,提升双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2)平均先进原则。
在制定双定标准时,既要做到最优化,也要兼顾差异化。
既突出效率,亦兼顾公平,逐步降低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劳动效率。
(3)科技带动原则。
双定管理工作必须以科技为先导,淘汰落后工艺和作业方式,注重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构建数字工厂,优化作业方式,将职工从苦脏累险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改变职工形象,实现体面劳动。
(4)科学合理、以人为本原则。
双定管理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双定标准,立足于努力提高员工工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坚持多上设备少上人、增加人不如培训人的指导思想,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实现劳动力优化配置。
(5)保障安全生产原则。
双定管理要符合安全作业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各单位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7.5.2 双定管理工作内容
(1)根据人力资源发展需要,编制双定管理工作规划。
(2)根据定编定员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实施用人和招聘管理。
(3)评价、审核、制定、增补、修订管理工作双定标准。
(4)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方法,不断提高工时利用效率和劳动效率;探索制定减人提效方法、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5)按照已颁布的双定标准,进行工资结算、定岗定员定编、经营承包及为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6)统计分析本单位生产系统、环节、工序造成的停工影响,研究制定对
策,不断科学优化生产系统、环节、工序时间和空间配置,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利用率。
(7)建立健全双定管理工作各类台账、原始记录和相关数据,为制定、修订、增补双定标准做好准备。
组织定额定员工作人员通过工作日写实、技术测定、统计分析、回归类比等手段,制定修订、补充双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