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分析的方法
毒物分析的方法
![毒物分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5cc585d0d233d4b14e69d0.png)
一 挥发性毒物的检验 挥发性毒物是指分子量小,结构较简单,
常温常压下挥发性较强的毒物。常见的有氰
化物、甲醇、乙醇、水合氯醛、苯酚、硝基 苯等。
挥发性毒物的检验
这类毒物的分离方法有:
水蒸气蒸馏法
微量扩散法 顶空分离法
醇类中毒
1 .醇类具有麻醉作用,其作用随碳原子
数目的增加而增强。 2. 实践中甲醇和乙醇多见。 一、甲醇中毒 (一)中毒原因 1.接触甲醇蒸气 2.制作假酒 3.自杀和他杀少见
20
4 .主要在小肠吸收,分布与组织的含水量成正
比
5.代谢为乙醛、乙酸,最终为二氧化碳和水。
21
中毒致死量
1 .因人而异:一般 75 ~ 80g 为中毒量, 250 ~ 500g 为致死量。 乙醇中毒与血醇浓度有关: 血醇浓度 中毒程度 0.05~0.1% 轻度中毒 0.15~0.3% 麻醉状态 0.35~0.4% 严重中毒 0. 4~0.5% 致死浓度(4~5g/L)
对分析结果的判断
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是否发生中毒? 2.如系中毒何种毒物中毒?
3.进入体内毒物的量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
4.毒物是何时、以何种途径进入体内?
5.死亡方式(自杀、他杀、意外或其它)?
鉴定书的基本要求
鉴定书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序言 2.检验 3.结论
常见毒物中毒检验
(二)毒理作用
1 .甲醇的氧化产物(甲醛、甲酸)比其本身的
毒性大,故潜伏期长,约12小时。
2 .甲醛的毒性:比甲醇的毒性大 30倍,选择性
作用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神经,引起视觉障
法医毒物鉴定分析实验方法
![法医毒物鉴定分析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a99d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0.png)
法医毒物鉴定分析实验方法摘要:在法医科学中,毒物鉴定分析实验方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犯罪手段的不断演变和毒物种类的增多,科学准确地鉴定毒物成为确保法律公正与社会安全的重要一环。
因此,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先进的实验方法对于提高毒物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法医毒物鉴定领域中常用的分析实验方法,并探讨其在案件调查和司法审判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法医毒物;鉴定;分析;实验方法一、法医毒物鉴定的背景和意义法医毒物鉴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医科学技术,旨在通过对人体组织、体液或物品样本中毒物成分的检测和分析,判断其与疾病、伤害或死亡之间的关联性。
毒物鉴定在刑事司法和临床法医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刑事司法方面,毒物鉴定可以帮助侦破案件和确定犯罪事实。
通过鉴定嫌疑人或受害人的体内或物品样本中是否存在可疑毒物成分,可以提供判断案件关键要素的证据。
毒物鉴定在毒品滥用、毒物投毒、药物中毒等刑事案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
在临床法医方面,毒物鉴定可以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患者的体液和组织样本中的毒物成分,可以确定其是否与疾病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之间存在关联。
毒物鉴定在药物治疗监测、职业性中毒诊断和法医临床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2】。
二、实验方法在毒物鉴定中的重要性实验方法在毒物鉴定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可疑毒物成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毒物鉴定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中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特征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可疑毒物成分。
化学分析方法常常涉及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质谱鉴定等步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仪器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中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特征进行检测和分析,快速、直观地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可疑毒物成分。
毒物分析的方法PPT课件
![毒物分析的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3d68487f1922791688e8b2.png)
初步检验
1.外观检验:核对检材、包装及封签状况,有 无防腐剂
2.形态、颜色、气味等检验 3.预实验或筛选实验
6
毒物的分离、提纯
近代毒物分离方法--微量、快速仪器化 挥发性毒物--微量扩散及顶空分离法 不挥发性毒物--沉淀蛋白、酶消化、酸水解
7
毒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薄层色谱、气相色谱等 定量分析
8
对分析结果的判断
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是否发生中毒? 2.如系中毒何种毒物中毒? 3.进入体内毒物的量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 4.毒物是何时、以何种途径进入体内? 5.死亡方式(自杀、他杀、意外或其它)?
9
鉴定书的基本要求
鉴定书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序言 2.检验 3.结论
昏睡期:脑干受到抑制,呼吸循环受抑制。最终死 于呼吸衰竭。
24
2. 实践中甲醇和乙醇多见。 一、甲醇中毒 (一)中毒原因
1.接触甲醇蒸气 2.制作假酒 3.自杀和他杀少见
13
(二)毒理作用
1.甲醇的氧化产物(甲醛、甲酸)比其本身的 毒性大,故潜伏期长,约12小时。
2.甲醛的毒性:比甲醇的毒性大30倍,选择性 作用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神经,引起视觉障 碍。
注弱射阳—性—或血痕液迹及反局应78部..有—化注—毒学射不气物组能体质织确中泄认毒漏引起的中毒
阴阴道性————阴不道能分排泌除89物..现其、场它阴周道围粘的膜勘和察血液 2
中毒案件检材的采集
中毒案件的检材可分为体外检材和 体内检材两大类。这两类检材有不同 的性质,其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的意 义也不尽相同。
(五)尸检所见
1.皮肤青紫(紫绀) 2.胃肠道、膀胱粘膜充血及点状出血 3.脑、肺淤血水肿,肝、肾细胞变性或坏死 4.视神经细胞变性、萎缩、坏死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dfbb0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5.png)
法医毒物分析法医毒物分析是指法医学家或专业检验官通过仔细分析毒物物质,以确定毒物的性质,找出毒物的出现来源以及它起到的作用,从而推断出其中可能的罪犯,并及早发现刑事犯罪的一项技术服务。
一、理论基础:1、历史发展:法医毒物分析的历史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随着刑事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毒物分析能够提供关键证据确定刑事犯罪和涉案人的身份,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
2、分析过程:法医毒物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主要包括汇总研究报道、取证提取、实验室分析、数据对比和结果验证等步骤。
3、分析目的:法医毒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毒物的性质、原料来源和可能的罪犯。
二、分析方法:1、化学分析:法医毒物分析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鉴别分析和定性分析。
鉴别分析是通过各种复杂技术来确定毒物种类,如红外光谱、质谱和色谱等;定性分析是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来确定毒物的数量,如氰化物、酰基化合物或微量元素等。
2、生物化学分析:通过对毒物进行发酵、酶催化及多种特殊的生物反应实验,确定毒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具体机理,从而确定毒物种类和数量。
3、微生物分析:通过对毒物传染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胞孢分析,确定生物毒物及微生物血清学确定毒物污染来源。
三、分析结果1、结果确定:法医毒物分析的结果确定是通过不同的物质特征和生物特征,结合鉴别、定性试验和比对,根据实际情况,诊断判断出毒物性质、原料来源和可能的罪犯提出结论。
2、证据有效性:法医毒物分析所提供的证据需要遵守严格的科学规范,通过实验报告及适当的证据证明,来证实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及其有效性。
四、可靠性1、技术可靠性:法医毒物分析的技术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及技术水平上,他们需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研究、分析方法及实验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分析的专业作用。
2、程序可靠性:法医毒物分析的程序可靠性是指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合理流程,确保每一步程序都采用专业程序,保证检验结果真实有效。
3、结果可靠性:法医毒物分析在尽力确定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上才能起作用,以避免在确定刑事犯罪和罪犯身份时出现误差。
毒物分析-第五章
![毒物分析-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f5c4813531126edb6f1a10d1.png)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 测定方法中3种必要的试剂: 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 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③酶作用的底物。
(二)、酶联免疫法的类型
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性状以及检测的具备条件,可 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双抗体夹心法
间接法测抗体
竞争法
1、双抗体夹心法
受检标本抗原含量高,抗血清的亲和常数较大:可选择较高 的温度(15~37℃),短时间的温育 抗原抗体复合物较为牢固。
2、B、F分离技术 在RIA反应中,标记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的含量极微, 形成的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B)不能自行沉淀,需加 入合适的沉淀剂或吸附剂使它彻底沉淀,以完成与游离
标记抗原(F)的分离。
抗原制备 高度纯化的Ag(>纯度90%)是建立 RIA的关键。分子量小的一些小分子缺乏 抗原性 称半抗原(Hapten),接到 carrier 後也可诱生抗体。如通过戊二 醛等与蛋白质或多肽等大分子(如牛血 清白蛋白等)共价结合,提高动物免疫性, 使其产生特异抗体(Ab)。例如吗啡分子 结构有多个位点可连接蛋白质。
③加底物显色,对照管由于只加酶标抗原,与固相抗体 充分结合,故分解底物显色深;测定管的显色程度则 随待测抗原和酶标抗原与固相抗体竞争结合的结果而 异。如待测抗原量多,竞争性地抑制酶标抗原与固相 抗体结合,使固相上结合的酶标抗原量减少。因此, 加入底物后显色反应较弱。分别测定两管的光密度(OD) 值,根据对照管与测定管OD值之比, 计算标本中待测 抗原含量。
2*Ag + 2Ag+ 2Ab → *Ag + Ag + *AgAb +AgAb
*Ag与Ag的免疫活性完全相同,对Ab具有同样的亲和
力,当标记抗原、非标记抗原和特异性抗体三者同时存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284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5.png)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法医学中的毒物分析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工作,它通过对尸体和生物组织中的毒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帮助法医学家判断死因和确定是否有毒物引起的死亡。
毒物分析在法医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法医毒物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毒物分析的意义毒物分析是法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法医学家确定死因,尤其是对于涉嫌中毒引起的死亡案件,毒物分析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对死者体内组织、体液以及现场物证中的毒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找到可能存在的毒物及其浓度,为法医学家判断死因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毒物分析还可以帮助司法机关追踪破案,揭开案件的真相,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毒物分析的方法毒物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生化和色谱两大类。
生化方法是通过对生物体内的毒物进行生化反应,利用不同的酶和底物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毒物的种类和浓度。
而色谱法则是通过色谱技术对毒物进行分离和定性,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常常需要结合使用才能更准确地对毒物进行分析。
三、毒物分析的应用毒物分析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刑事司法、法医学、毒理学以及环境保护等。
在刑事司法方面,毒物分析可以帮助侦破毒药杀人案件,对于试图掩盖罪行的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在法医学中,毒物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法医学家判断死因,辅助司法机关做出正确的判决。
毒物分析还在毒理学和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科学家了解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四、毒物分析的挑战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毒物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样品预处理、检测方法的更新换代、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培训队伍建设等。
但是,毒物分析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毒物分析的检测方法将更加准确、快速和便捷,为法医学和刑事司法带来更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法医毒物分析作为法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毒物分析的方法
![毒物分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adc267dd36a32d7375815d.png)
共济失调期:皮层下中枢及小脑受到抑制,步态不 稳,易摔跌,动作不协调、语无伦次、舌头发硬。
昏睡期:脑干受到抑制,呼吸循环受抑制。最终死 于呼吸衰竭。
24
尸检所见
1.颜面潮红 2.内脏充血 3.体腔有酒味 4.实质脏器病变:出血、脂肪变性等 5.其它伴随病变(损伤、气道内呕吐物、肺
32
中毒症状
其中毒症状是先兴奋后抑制,最终导致呼吸麻 痹而死亡。
摄入大量氰化物: 10~60s:突然昏倒、呼吸困难及强直性、阵
发性痉挛 2 ~ 3m:呼吸停止,心跳停止而死亡
剂量较小时:
口腔麻木、流涎、剧烈头痛、继而胸闷、心悸、 呼吸困难、眼球突出、头痛加剧、症状可持续 10~30m
注弱射阳—性—或血痕液迹及反局应78部..有—化注—毒学射不气物组能体质织确中泄认毒漏引起的中毒
阴阴道性————阴不道能分排泌除89物..现其、场它阴周道围粘的膜勘和察血液 2
中毒案件检材的采集
中毒案件的检材可分为体外检材和 体内检材两大类。这两类检材有不同 的性质,其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的意 义也不尽相同。
式他杀的先行手段或投毒的掩盖剂
19
中毒机制
1.由上向下的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早期抑制大脑皮层 兴奋期
豪言壮语 皮层下中枢兴奋,
出现冲动言行
抑制皮层下中枢、小脑 共济失调期 胡言乱语
舌硬,步态不稳, 易摔跌
抑制脑干
昏睡期 低头不语 抑制状态
2.扩张毛细血管,尤其是皮肤血管,产生温热感, 麻痹体温调节中枢,使得体温下降。
(四)中毒症状
1.胃肠道症状:呕吐,腹痛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无力、昏迷、
刑侦中的化学化学应用
![刑侦中的化学化学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1c7c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2.png)
刑侦中的化学化学应用刑侦中的化学应用刑侦工作是指警方根据法律职责,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从事犯罪侦查、刑事取证等工作。
在这其中,化学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探讨刑侦中常见的化学应用,包括毒物分析、鉴定和痕迹检测。
一、毒物分析毒物分析在刑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时侦破一起案件就取决于对涉案毒物的快速准确分析。
毒物分析是通过现代化学技术手段对涉案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定,从而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常用的毒物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等。
以色谱法为例,它是将待测物质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再通过检测器检测不同物质的峰值,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对各种毒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毒品、农药和重金属等,既灵敏又可靠。
二、毒物鉴定毒物鉴定是刑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受害者体内或案发现场的生物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毒物中毒,并找到准确的毒物种类和含量。
这对于刑侦人员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证据。
常用的毒物鉴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蛋白质组学等。
例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血液或尿液中的毒物进行快速鉴定,准确判断是否中毒以及中毒的毒物类型。
三、痕迹检测痕迹检测在刑侦中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通过对嫌疑人、受害者或案发现场的物品进行痕迹检测,可以找到隐藏的线索或证据,为案件破案提供有力支持。
在痕迹检测的过程中,常常会运用到化学分析技术。
例如,指纹检测就是一种常见的痕迹检测技术。
通过将指纹残留物与化学试剂发生反应,使之显现出来,从而进行指纹的提取和比对。
这项技术在破案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特的,可以用来确认嫌疑人的身份。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应用在刑侦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DNA鉴定、火灾现场分析和爆炸物鉴定等。
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破案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大大促进了刑侦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化学应用在刑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毒物分析、鉴定和痕迹检测等方面。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dee108cfc789eb162dc804.png)
法医毒物分析1.毒物(Toxicant):是指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毒物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毒物、食物、药物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
2.按毒物化学性质及应用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2)挥发性毒物如氰化物、乙醇、甲醇、苯酚与苯甲酚、苯胺与硝基苯等;(3)合成药毒物如苯骈二氮杂卓类、吩噻嗪类、巴比妥类、苯丙胺类、甲丙氨脂等;(4)天然药毒物如阿片类、大麻、可卡因、乌头类、马钱子、颠茄类、斑螯类等;(5)杀虫药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五氯酚钠等;(6)杀鼠药如有机磷酸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五氯酚钠等;(7)金属毒物如砷、汞、铅、钡、锌等化合物;(8)水溶性无机毒物如强酸类、强碱类、亚硝酸盐等。
3.毒品:通常引用的是新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4.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药物。
5.中毒(posi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死亡。
6.毒物作用的影响因素:(1)起作用的剂量(基本条件)、中毒量、致死量;(2)作用途径与方式,给药途径和方式不同可导致完全不同的的结果(有无、快慢、强弱等);(3)个体因素。
7.毒物分析(Toxicological analysis):指对涉及和疑及的物质及代谢物进行定性检识和定量检测。
8.毒物分析基本任务:①预防性毒物分析;②突发性毒物分析。
分析所送检材中是否含有某种或某几种药毒物(定性);对药毒物及(或)代谢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定量)。
9.毒物分析的特点:①分析目的不确定(法医毒物分析工作有的是属于验证性质的,有的是属于侦查性质。
)②分析方法的应变性;③检验材料的特殊性。
法医毒物分析总结
![法医毒物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03211848d7c1c708a145e3.png)
【合成药毒物种类】:安眠镇静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兴奋药以及麻醉药等。
体外检材:成分简单,药片、药粉等固体检材一般可直接用乙醇溶解或提取后检测;注射液、饮料等液体检材,可适当调酸碱性后液-液萃取。
体内检材:①和肝匀浆,提取时一般需先经过沉淀蛋白。
提取吩噻嗪类药物时,无机酸类沉淀蛋白剂应慎用;②苯骈二氮卓类的用药量较小,体内结合率较高,必要时可先行水解再提取。
③用有机溶剂萃取时,应先调节检材的酸碱性,使被提取的药物处于游离状态。
苯骈二氮杂卓类-弱酸性到弱碱性;吩噻嗪类-碱性;巴比妥类-酸性。
氟西泮游离碱的水溶性较大,不宜用萃取法提取。
吩噻嗪类提取时应避光。
④有机提取液可通过吸附柱或反提法净化。
⑤巴比妥类不宜在碱液中久置。
⑥血尿也可直接用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净化。
化学法检识安眠镇静药:方法微量颜色反应和微量结晶反应;操作瓷反应板、载玻片或试管;适用体外检材中安眠镇静药的预试筛选和检识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除眠尔通外,绝大部分的安眠镇静药都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光谱,对一些成分简单的体外检材,如药片、注射液、剩余饮食物或胃内容物和洗胃液中的药物残渣,经简单处理后即可用紫外光谱预试或筛选。
三类安眠镇静药的紫外光谱完全不同,可用于鉴别。
在定性的基础上,常用于定量。
常用于HPLC方法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检验安眠镇静药:】特点: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强;要求被分析物易挥发、对热稳定。
适用:体内、成分复杂、含量低的检材;苯骈二氮卓类部分适用。
有些热稳定性差或极性太大的效果不好,如去甲羟基安定。
多数易被固定相吸附而造成拖尾或难出峰,宜选OV-1、DB-!等弱极性固定液;吩噻嗪类: 受热易分解,效果不好;巴比妥类一般选用中等极性柱,如OV-17;FID检测器。
极性较大,普通条件下峰形不佳,可通过甲基衍生化可改善峰形,并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安眠镇静药】特点:灵敏度较高、分离能力强。
应用:体内检材、样品有紫外吸收的;三类药物均可适用,特别对热稳定性差或极性大的,效果较GC 好;一般采用C18反相液相色谱法;紫外或荧光检测;三类药物均具有酸碱性,常通过在流动相中加入适量酸抑制解离或形成离子对可改善分离效果。
毒物分析知识点总结
![毒物分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0eb6c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2.png)
毒物分析知识点总结一、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毒物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涉及到化学、生物学、医学、法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毒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毒物的来源和种类毒物是指能够引起有害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或生物物质,它们可以来自于自然界,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
毒物的种类非常广泛,包括有机毒物、无机毒物、生物毒素、放射性物质等,其中有些毒物具有明显的毒性,有些毒物则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引起中毒反应。
2. 毒物的检测和鉴定毒物的检测和鉴定是毒物分析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检测样品中的毒物成分、性质和浓度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毒物,并进一步确定毒物的种类和来源。
毒物的检测和鉴定通常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免疫学方法等。
3. 毒物的代谢和排泄规律毒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规律是毒物分析研究的重要方面,它可以帮助确定毒物在体内的生物学效应和毒性反应,为毒物的毒性评价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毒物的代谢和排泄规律通常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来研究。
4. 毒物分析的应用毒物分析在犯罪侦查、事故勘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确定案件的真相,为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开展食品和环境监测,保障公共健康和安全。
二、毒物分析的技术方法毒物分析的技术方法非常丰富和多样,它们主要根据毒物的性质、样品的来源和实验要求等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毒物分析的常用技术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色谱法色谱法是毒物分析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它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可以用来检测和分离样品中的毒物成分。
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2. 质谱法质谱法是毒物分析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主要包括质谱仪、质谱联用技术和质谱成像技术等,可以用来检测和鉴定样品中的毒物种类和结构。
质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毒物分析和毒性评价等领域。
毒物分析标本采集的操作
![毒物分析标本采集的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328a462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1.png)
毒物分析标本采集的操作
一、定义
不明原因的各种急性中毒,为了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必须要做毒物的实验室检查进行标本分析。
二、操作步骤
毒物分析的标本可以从容器、剩余毒物、可疑食物和水、染毒空气和中毒患者的呕吐物、第1次洗胃液、血、尿中取得。
三、护理注意事项
①了解中毒史:生产性中毒,应询问职业史、工种、生产过程,接触的毒物种类和数量,中毒途径,同伴发病情况;非生产性中毒,要了解患者的生活、精神状态,本人或家人经常服用药物的情况。
②注意调查了解中毒环境,收集患者身边可能盛放的毒物的容器、食物纸袋和剩余毒物。
③群体发生中毒时,了解现场情况,进一步核实毒物的种类,中毒途径。
④呼吸道中毒时,应了解发生中毒时空气中毒物的浓度、风向、风速,患者的位置及与毒源的距离。
第2章 毒物毒品分析常用方法-色谱分析
![第2章 毒物毒品分析常用方法-色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11aed80c22590102029d29.png)
其它物质的保留指数(IX)是通过选定两个相邻的正构烷烃,其
分别具有Z和Z+1个碳原子。被测物质X的调整保留时间应在相邻两 个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值之间如图所示:
Chapter two Plane chromatography,PC 平面色谱法
Paper chromatography
Plane chromatograph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Animation
动画
(2)梯度淋洗装置
外梯度: 利用两台高压输液泵, 将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 一定的比例送入梯度混合 室,混合后进入色谱柱。
内梯度: 一台高压泵, 通过比 例调节阀,将两种或多种 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的 比例抽入高压泵中混合。
(3) 进样装置
流路中为高压力工作状态,通常使用耐高压的六通阀进样装置, 其结构如图所示:
Animation
动画
对称峰 前沿峰 斜率=K
拖尾峰
Animation
动画
Animation
动画
Animation
动画
应用
⑴,环境污染物、食物添加剂、农药残留量; ⑵,药物组份(如挥发油各种组份)、水分、杂质、溶剂; ⑶,体内药物分析、兴奋剂和毒品。
Chapter four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流程
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色谱柱 检测系统
温控系统
1、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的控 制和测量; 2、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气化室; 3、色谱柱:柱体、固定相; 4、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放大器、记录仪,有的 还带有数据处理装置。
(毒物分析)大体和小题
![(毒物分析)大体和小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8d9516ff00bed5b9f31d66.png)
分离挥发性毒物常用哪些方法?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和直接蒸馏法)(2 分)、微量扩散法(1 分)、驱气法与抽气法(1 分)、顶空气相色谱法(2 分)。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
答:两者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作用特性的差异,而导致差速迁移,实现不同物质的逐一分离(3 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般适用于具有紫外吸收或荧光的有机药毒物;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挥发性较强和热稳定性好的药毒物(3 分)。
有机杀虫药的分离净化能否用酸碱反提法进行?为什么?答:不能用酸碱反提法进行(2分)。
因为有机杀虫药绝大多数为酯类,该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迅速水解,有些在酸性介质中也能水解(4分)。
简述生物碱沉淀反应和颜色反应在生物碱检验中的意义。
答:生物碱沉淀反应和颜色反应能够初步判断检材中是否含有生物碱,具有预试、筛选的作用(3 分)。
这类反应的阴性结果比阳性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常用的毒物分析方法有哪些?请简述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
答案要点一:法医毒物分析实验常用的方法有形态学法、动物试验法、免疫分析法、理化分析法、仪器分析法(2 分)。
答案要点二:(1)形态学法方法简便、快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筛选和鉴别的作用,可对毒物的种类进行初步辨识,为进一步进行有毒成分的鉴定提供检测方向,多用于预试验和筛选实验,无法确定检材中的具体毒物成分(2分)。
(2)动物试验法简便易行,结果直观,可初步筛查、判断检材中是否含有毒物或可能含有哪种毒物。
但是其结果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动物(种属、个体)、饲养条件(包括动物居所的温度、湿度,环境的声、光、电、磁场、饲料、饲养密度等)以及给药方式等(2 分)。
(3)免疫分析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省时、选择性强,可用于体内外检材的检测。
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一些与待测物同类或者结构相近的化合物可能产生的交叉反应,导致假阳性结果,故一般常用于预试验,不能作为确证方法(2分)。
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
![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e69b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1.png)
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体内药物和毒物分析是一种关键性的检测方法,它可以揭示该个体体内药物和毒物的负荷,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体内药物和毒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以及其相关应用。
一、体内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药代动力学,即药物在体内的过程;(2)药物安全性评价,即药物在体内的剂量与毒性;(3)药物疗效评价,即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及有效性。
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1)毛细管电泳;(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3)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包括Cmax、AUC、T1/2、CL、Vd等。
其含义分别为:最高血药浓度、药物曲线下面积、半衰期、清除率和分布容积。
二、体内毒物分析体内毒物分析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毒物监测,即对个体体内毒物负荷的监测;(2)毒物剂量评估,即毒物在体内的剂量与毒性;(3)毒物治疗,即通过毒物分析进行毒物治疗的规划和实施。
体内毒物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1)毛细管电泳;(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3)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在体内毒物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包括LD50、ED50、TD50、NOAEL等。
其含义分别为:半数致死剂量、半数有效剂量、半数中毒剂量和无不良毒性的最高剂量。
三、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的应用体内药物和毒物分析在临床和药物开发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中,它可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药代动力学。
在药物开发中,它可用于药物的代谢和毒性评估、体内药物分布和药物动力学分析等。
最近,体内药物和毒物分析还被用于新型药物的研发中。
例如,基因编辑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和代谢动力学分析已成为该领域的热点。
此外,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新兴分析方法也日益被广泛应用。
总之,体内药物和毒物分析是一种关键性的检测方法,它可以揭示个体体内药物和毒物的负荷,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
《毒物分析方法概述》课件
![《毒物分析方法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f0c5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f.png)
毒物的种类及特点
化学毒物
以化学反应为特征的毒物, 如铅、汞、砷等,广泛用于 工业生产中。
生物毒物
来源于生物,通过人体消化 道、呼吸道或皮肤对人体产 生影响的毒物,如细菌、病 毒、真菌等。 Nhomakorabea物理毒物
以物理属性为特征的毒物, 如辐射、高温、低温等,对 人体产生直接的生理影响。
毒物分析方法的类
1
生物分析法
《毒物分析方法概述》
本课件旨在介绍毒物分析方法的种类、特点、选择和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其中涵盖了化学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及其应用,帮助大家了解 毒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重要性。
引言
毒物分析是指在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通过检测毒物在样品中的存在,确定其种类、浓度和来源的过程,具 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2
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进行毒物分析的
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
测定法等。
3
化学分析法
广泛用于毒物分析的方法之一,包括气 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 法、荧光光谱法等。
物理分析法
主要是指质量分析、红外光谱法、电化 学法等,根据毒物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 分析的方法。
毒物分析方法的选择
样品性质
毒物分析方法的关键 技术
毒物分析的精确定量、精确度 和灵敏度取决于检测仪器的精 度和稳定性,并需要配合良好 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毒物分析方法的发展 前景
随着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 毒物分析技术的应用将日益广 泛,服务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毒物分析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样品 来源、样品状态等因素,才能选 择最适合的分析方法。
检测限
分析时间
不同毒物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不同, 选择时需注意此项指标以保证分 析的可信度。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3a8c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8.png)
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学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部分。
它通过对尸体组织、体液或其他物质样本的检测与分析,确定死因和进行毒物鉴定,为司法机关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法医毒物分析的定义、应用领域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定义法医毒物分析是指根据法医学的要求,通过对尸体组织、体液等样本的检测与分析,确定死亡原因或进行毒物鉴定的一项科学技术。
它主要依靠化学、生化、药理学等科学的原理与方法,从尸体或生前采集的样本中筛查痕量、毒物成分,以达到鉴定死因、发现、鉴定或排除毒物中毒等目的。
二、应用领域法医毒物分析在刑事侦查、法律诉讼和安全事故调查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鉴定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譬如判断死因是因为病变、外伤或毒物中毒等。
同时,法医毒物分析在涉及毒物与法律及司法领域的问题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毒物刑案的证据分析、交通事故中司机是否吸食了毒品等。
三、常用的分析方法1. 毒物鉴定技术毒物鉴定技术是法医毒物分析的核心内容。
常见的毒物鉴定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以及毛细管电泳等。
这些技术可以对复杂的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准确地鉴定出毒物的种类和含量。
2. 毒物蓄积与排泄分析毒物蓄积与排泄分析是指通过对尸体组织和生前采集的样本进行分析,确定毒物在体内持续存在的时间和数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肝脏、肾脏等组织的毒物测定,以及尿样、血样等的毒物排泄分析。
3. 毒物作用机制研究毒物作用机制研究是通过对毒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揭示毒物对人体的损害机制。
这项研究对于法医毒物分析的改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加对毒物中毒的认识和了解。
四、案例分析以下将列举几个实际案例,以展示法医毒物分析的实际应用:1. 案例一:一名中毒身亡的男子通过对该男子尸体组织样本进行毒物鉴定,确定其死因是因为砒霜中毒。
分析结果显示,男子体内检测到了高浓度的砒霜成分,且与死者生前所居住的房间中发现的砒霜样本相吻合,从而证明了他是被砒霜毒害致死。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1cec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7.png)
法医学的法医法医毒物分析【正文】法医学的法医毒物分析引言:法医学(forensic medicine)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医学和法律的知识,通过科学手段来解决与刑事诉讼相关的医学问题。
法医毒物分析作为法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和毒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其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探讨法医毒物分析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一、法医毒物分析的意义法医毒物分析是通过检测与分析物证以及对受害者进行尸检等手段,确认和鉴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为司法机构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1. 提供科学证据法医毒物分析通过检测和分析受害者体液、组织和物品中的毒物,在法庭上提供科学证据,帮助法官和陪审团了解案件中毒物的来源、种类和数量,从而推断出案件的真相,并用于犯罪嫌疑人的定罪或无罪判断。
2. 防止错案发生法医毒物分析能够通过对受害者进行尸检,检测和分析尸体组织中的毒物,确定死因和毒物的致死量,从而避免因误判导致的冤假错案,保障被害者和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3. 防范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法医毒物分析可通过对食品和药品中毒事件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与毒物有关,从而揭示其源头和责任,提醒监管部门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管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法医毒物分析的方法法医毒物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毒物的性质和检测对象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分析方法。
1.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主要用于毒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色谱的分离和质谱的检测,可以高效、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的毒物成分和含量。
2. 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复杂样品中的毒物成分,通过核磁共振的谱图分析,可以确定样品中毒物的种类和结构,为毒物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3. 免疫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毒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等,通过检测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情况,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的毒物含量。
毒物分析方法概述
![毒物分析方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0e1ab19ee06eff9aef80750.png)
形态学方法——外观性状鉴别
通过感观对天然药毒物的外观性状进行鉴别 • 形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 大小:大小、长短、粗细等 • 颜色:表面和内部的色泽 • 表面特征:光滑还是粗糙,皱褶、槽沟、皮孔、 毛茸等 • 质地:软硬、脆韧、轻重、粘性、粉性等 • 折断面:平整-粗糙、致密-疏松、断面纹路及颜色。
方法类别
常用毒物分析方法
方法类别 形态学方法 方法原理 利用检材外观形态或显微形态特征进行辨认、 比对 利用毒物的毒性及毒理作用机制,通过观察染 毒试验动物是否死亡或其中毒表现,初步判断 检材中是否含有剧毒物质或可能含有哪种毒物 方法特点 简便、快速,能在一定程 度上起到筛选和鉴别的作 用,为侦查或检验提供线 索 简便易行,结果直观,可 初步筛查、判断毒物类别
Ion Source Mass Analyzer
+ +
+
Sample Introduction:
Gas Phase (GC) Liquid Phase (LC) Solid
Ion Source: EI CI ESI FAB SIMS APCI MALDI
Analyzers: Quadrupoles Sectors Ion Trap FTMS TOF
海洛因
乙酰可待因
O6-单乙酰吗 啡
O3-单乙酰吗啡
海洛因及其相关药物质谱图
各类分析方法的效用
上述各类分析方法由于所依据的原理不 同,实行的操作方法不同,以及应用的 场合不同,不同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有 以下两类效用。
毒物分析可靠性控制
事先熟练地掌握检测方法。应该对所用 检测方法的适用场合、操作中的细节、 正常与不正常现象的辨认和处理、结果 正确性的辨析等方面,都有充分把握。 这就必须有一些措施能保证所做分析工 作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分析结果的判断
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是否发生中毒? 2.如系中毒何种毒物中毒?
3.进入体内毒物的量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
4.毒物是何时、以何种途径进入体内?
5.死亡方式(自杀、他杀、意外或其它)?
鉴定书的基本要求
鉴定书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序言 2.检验 3.结论
常见毒物中毒检验
醇类的定性定量分析
1. 传统方法:用水蒸气蒸馏,将乙醇从检材 中分离出来,取蒸馏液用化学方法检验乙醇;
缺点:灵敏度低、特异性差
2.近代血醇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 优点:灵敏、快速、准确
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是毒物中作用发生最快的一种,
俗称三步倒,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二大类, 无机为 NaCN 及 KCN ,有机有腈类 ( 如植物果 实中含腈甙)
32
中毒症状
其中毒症状是先兴奋后抑制,最终导致呼吸麻 痹而死亡。
摄入大量氰化物: 10~60s:突然昏倒、呼吸困难及强直性、阵
发性痉挛
2 ~ 3m:呼吸停止,心跳停止而死亡
剂量较小时:
口腔麻木、流涎、剧烈头痛、继而胸闷、心悸、 呼吸困难、眼球突出、头痛加剧、症状可持续 10~30m
24
尸检所见
1.颜面潮红 2.内脏充血 3.体腔有酒味 4.实质脏器病变:出血、脂肪变性等 5 .其它伴随病变(损伤、气道内呕吐物、肺 炎)
25
检材采取
1.一般采外周静脉血,烧死者可采心血或颅内 热血肿 2.脑、肺、肝、肾 3.尿 4.睾丸、前列腺(碎尸或难以收集血液的尸体) 5.肌肉、玻璃体(腐败尸体)
食用含腈甙植物症状常出现在食后3~6h,中 毒轻的有呕吐、头晕、嗜睡,重的出现昏迷痉 挛,并能引起死亡
中毒致死量
氢氰酸0.05~0.1g
氰化物0.15~0.25g
35
尸检所见
血液鲜红色 尸斑鲜红色
肌肉鲜红色
体腔有苦杏仁气味
胃粘膜腐蚀出血
如苦杏仁中毒,胃内容有
未消化的苦杏仁颗粒
36
检材采取
口服中毒者的胃内容,呕吐物及剩余食物
(二)毒理作用
1 .甲醇的氧化产物(甲醛、甲酸)比其本身的
毒性大,故潜伏期长,约12小时。
2 .甲醛的毒性:比甲醇的毒性大 30倍,选择性
作用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神经,引起视觉障
碍。
3 .甲酸的毒性:比甲醇的毒性大 6 倍,引起酸中 毒;抑制含铁酶(递氧功能),使得需要大量氧
的视网膜细胞受损。
式他杀的先行手段或投毒的掩盖剂
19
中毒机制
1.由上向下的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早期抑制大脑皮层 兴奋期 豪言壮语 皮层下中枢兴奋, 出现冲动言行 抑制皮层下中枢、小脑 共济失调期 胡言乱语 舌硬,步态不稳, 易摔跌 抑制脑干 昏睡期 低头不语 抑制状态
2 .扩张毛细血管,尤其是皮肤血管,产生温热感, 麻痹体温调节中枢,使得体温下降。 3.增毒效应
26
鉴定要点
1.血、尿中定性、定量是关键 2.排除其它死因(疾病、外伤、低温等) 3.注意联合中毒
4.死后腐败可以产生乙醇,但同时会有大
量的正丙醇产生,且尿中不会出现乙醇。
鉴定要点
5.部分换算公式: a.估计饮酒量:饮酒量(g)=体重×血中乙醇浓度×0.8 饮酒量(ml)=饮酒量(g)×0.813 b. 喝酒时的酒精量 (g) = [( 喝酒距死亡的时间间隔 -1.5) ×15+检测的酒精浓度值]×1.4 c.肌肉与血中乙醇浓度的相关系数:0.74~0.94
弱阳性或痕迹反应 —— 不能确认 7. 有毒气体中毒 注射 ——血液及局部注射组织 8. 化学物质泄漏引起的中毒 阴性—— —— 不能排除 8. 阴道 阴道分泌物、阴道粘膜和血液 9.现场周围的勘察 其它
2
中毒案件检材的采集
中毒案件的检材可分为体外检材和 体内检材两大类。这两类检材有不同 的性质,其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的意 义也不尽相同。
心血及肝、肾、肺
注射途径:注意取注射部位组织
心血要注意装满
中毒死亡过程快,应首先考虑氰化物中毒
检材要尽早采取,否则毒物可分解或挥发而损失
送检应冷藏并尽早
37
氰化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1.普鲁士蓝反应 2.巴比妥酸反应 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光谱法 顶空气相色谱法
一 挥发性毒物的检验 挥发性毒物是指分子量小,结构较简单,
常温常压下挥发性较强的毒物。常见的有氰
化物、甲醇、乙醇、水合氯醛、苯酚、硝基 苯等。
挥发性毒物的检验
这类毒物的分离方法有:
水蒸气蒸馏法
微量扩散法 顶空分离法
醇类中毒
1 .醇类具有麻醉作用,其作用随碳原子
数目的增加而增强。 2. 实践中甲醇和乙醇多见。 一、甲醇中毒 (一)中毒原因 1.接触甲醇蒸气 2.制作假酒 3.自杀和他杀少见
中毒案情
工作中意外中毒: 工业中毒 冶金、电镀、染料工 业等 仓库烟熏灭鼠 捕兽丸意外中毒 氰化物自杀 氰化物他杀:投毒、注射
31
中毒机理
氰离子 (CN-)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子传递 细胞不能利用氧 氧化过程电 窒息
中枢NS对缺O2最敏感,加上氢氰酸在类脂质中溶解
度较大,故脑组织首先受损,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
20
4 .主要在小肠吸收,分布与组织的含水量成正
比
5.代谢为乙醛、乙酸,最终为二氧化碳和水。
21
中毒致死量
1 .因人而异:一般 75 ~ 80g 为中毒量, 250 ~ 500g 为致死量。 乙醇中毒与血醇浓度有关: 血醇浓度 中毒程度 0.05~0.1% 轻度中毒 0.15~0.3% 麻醉状态 0.35~0.4% 严重中毒 0. 4~0.5% 致死浓度(4~5g/L)
3.尿中甲酸增高
(七)鉴定要点 1.有饮酒史,呼气中有醇香味。 2 .中毒症状中有视力障碍、失明 等典型症状。 3.毒物化验证实
乙醇中毒
中毒原因
1 .主要为意外:酗酒、醉酒及酒后各种意外, 临床误用
2.偶见自杀,如用50%医用酒精自杀
3 .他杀少见,但酒精常常被用来作为其他方
22
2.特殊情况:中毒和中毒致死量会下降,如 联合用药(安眠药、呼吸抑制剂或麻醉),身 体有疾病。 各种饮料中酒精含量 白酒 45%-65% 黄酒 16%-20% 果酒 16%-48% 葡萄酒 10% 啤酒 2%-6%
23
中毒症状
1 .急性中毒症状(豪言壮语――胡言乱言――低头 不语)
兴奋期:表现为皮层下兴奋,哭、闹、笑、手舞足 蹈、冲动、攻击性等(酒后吐真言) 共济失调期:皮层下中枢及小脑受到抑制,步态不 稳,易摔跌,动作不协调、语无伦次、舌头发硬。 昏睡期:脑干受到抑制,呼吸循环受抑制。最终死 于呼吸衰竭。
4.甲醇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含水丰富的组织中, 以眼房水、玻璃体、脑脊液为高;直接损害眼球 组织;引起血管麻痹;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肝脏。
5.甲醇中毒的死因:酸中毒。
(三)中毒致死量
个体差异较大,15 毫升致盲; 30 ~60 毫升致死;致 死血浓度为71mg%。
(四)中毒症状
1.胃肠道症状:呕吐,腹痛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无力、昏迷、 呼吸困难及呼吸麻痹。
3.视觉障碍:数小时或2~3天后出现,视力模糊、 复视、失明、瞳孔散大、固定。
最终死于酸中毒或呼吸麻痹。
(五)尸检所见
1.皮肤青紫(紫绀)
2.胃肠道、膀胱粘膜充血及点状出血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脑、肺淤血水肿,肝、肾细胞变性或坏死
4.视神经细胞变性、萎缩、坏死 1.首选玻璃体液
(六)检材采取
2.死后1~2天的检验,仍然有价值
初步检验
1.外观检验:核对检材、包装及封签状况,有 无防腐剂
2.形态、颜色、气味等检验
3.预实验或筛选实验
毒物的分离、提纯
近代毒物分离方法--微量、快速仪器化 挥发性毒物--微量扩散及顶空分离法 不挥发性毒物--沉淀蛋白、酶消化、酸水解
毒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薄层色谱、气相色谱等 定量分析
中毒案件检材的采集
1.体外检材--未经人体消化的检验材料。 常见的有:药粉、药片、药丸、注射药、 中草药及其药汁药渣、农药、灭鼠药饵、 化学品、各种饮料和各类食品等等,且有 各式各样的包装。
中毒案件检材的采集
2.体内检材--药(毒)物经人体消化、 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后,取自活体或 尸体的检验材料,包括血、尿、唾液等体 液,各种内脏乃至毛发、骨骼、肌肉等, 甚至包含死后久埋的尸体与腐泥等。
毒物分析的方法
检验鉴定步骤 1.现场救治或送医院急救,并详 一般情况 1. 1.案情调查 细记录现场情况 2.中毒发生经过 2.现场勘察 2. 3.死亡者,观察尸体位置和姿态, 中毒者既往的健康情况 检查衣着和尸表 3.中毒症状分析 4.中毒者近期的思想情绪有无异 3. 剩余食物、药物,指纹 1. 尸体衣着检查 昏迷 4. 尸体检验 常 —— 酒精、催眠镇静剂、安定或一氧化碳中毒 5.检材采取 2. 4. 呕吐物或排泄物及其位置 尸体外表检查 5. 集体食物中毒 瞳孔缩小、肌纤维颤动、多汗、口吐白沫 —— 有机 磷农药中毒 6. 毒物分析及其结果评价 5. 遗书、信件、日记 3. 中毒尸体解剖 口服 ——胃、肠及其内容物 6. 怀疑农药中毒 ※注意与疾病相鉴别 7. 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 阳性或强阳性 —— 中毒死 6. 集体中毒事件 经一定时间死亡 —— 肝、肾、血、尿 7. 疑为医源性药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