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范文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6a463e01f69e31433294b8.png)
篇一:《贵州省情》第一章学习心得学习了《贵州省情》第一章绪论,知道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在明代建省以来,曾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记载,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都是我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的特殊影响。
还得感谢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大人的慧眼,是他对我们的鼓舞及信心。
他说“贵州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他用“山川秀丽”来评价“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人”。
也就是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只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勤奋、努力,那么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果不然,我省遵循扬长避短、发辉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的地理资源,在农业、纺织、陶制、矿冶、酿造、民族文化等方面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直至“十一五”期末,我省在全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
到了“十二五”时期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后,我省重点实施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
就这样我省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
还真是后来居上呀!愿我省的未来变得更加美丽富绕,变成人人向往的旅游圣地!篇二:贵州省情地域文化完整版2地域文化(贵州省情)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d1511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a.png)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贵州是一个迷人的省份,我有幸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多年。
这个地方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传统,以及友善热情的人民。
在我与贵州相处的时间里,我深深地被这儿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贵州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省份有着山岳起伏的地形,大部分地区都分布着山脉、河流和瀑布。
而且,这里还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如黔东南的黄果树瀑布、贵阳市的青岩古镇,以及兴义市的赤水河等等。
我曾有幸亲自参观和欣赏这些壮美景色,每一次都深深地被大自然的威力和美丽所震撼。
这些景点的存在让贵州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其次,贵州的文化传统是丰富多彩的。
这个省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贵州有着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特点,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等等。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语言、服饰、民俗和节庆活动。
我曾有幸参加过一些节庆活动,如苗族的龙船节和布依族的芦笙节。
这些活动充满了欢乐、热闹和浓厚的民族色彩,展现出了贵州人民的热情和豪爽。
此外,贵州还拥有丰富的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如苗绣、侗鼓等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贵州的文化内涵,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就业来源。
最后,贵州的人民是友善热情的。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我都感受到了贵州人民的友好和热情。
当我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总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与此同时,他们也很善于待人接物,尊重别人的信仰和习俗。
这种友善和包容的态度,让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宽容。
在这种和谐共处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贵州人民的勤劳、勇敢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贵州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这里有着雄伟壮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以及友善热情的人民。
在我与贵州相处的时间里,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也被这儿的魅力所感染。
贵州的独特之处,让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贵州会继续发展和繁荣,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探索和领略其独特之美。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e20b0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e.png)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贵州省是一个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的省份,我通过学习了解到了贵州的优美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历史,这让我非常心动和向往。
首先,贵州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
贵州是一个地处中国西南部的省份,被誉为“中国山水甲天下”。
这里有广袤的山岳、壮丽的瀑布、湖泊和溪流,植被繁茂,气候宜人。
我特别向往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据说它高出112米,宽10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被誉为“东方世界四大瀑布之首”。
还有贵州的荔波七孔风景区,那里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天然溶洞,每个溶洞内部景色各异,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
在贵州,我也可以欣赏到壮族歌舞、彝族歌舞等民族文化表演,这些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令人难以忘怀。
其次,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人类活动中心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
贵州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黔东南的侗族风情、黔西南的布依族文化等。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黔东南的侗族歌舞,侗族是贵州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以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而闻名。
每年的侗族歌舞节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我希望有一天也能亲身体验到这场热闹的盛会。
最后,贵州的民族风情让我感到深深的向往。
贵州有着56个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使这个地方具有独特的魅力。
我特别向往与贵州的少数民族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民族特色。
我相信这种交流能够让我更加了解不同文化和人民,也能够拓宽我的眼界,增长我的见识。
通过学习贵州省情,我对贵州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而且也对贵州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我相信只有亲身去体验和感受,才能真正了解并爱上一个地方。
未来,我一定会亲自去贵州旅游,领略那里的美丽风景和独特魅力。
我相信这将是一次难忘而有意义的旅程。
学习贵州省情心得体会.doc
![学习贵州省情心得体会.doc](https://img.taocdn.com/s3/m/27c0307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3.png)
学习贵州省情心得体会.doc
贵州,这个富有魅力的地方,不仅有广袤的绿山环绕,还有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不仅看到了自然的壮观,也深刻感受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现在,我来谈一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贵州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方,这里的民族丰富多彩,每个族群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承和特色。
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比如,在凯里市,我参观了黄果树瀑布,这里盛产苗族文化,苗族的美丽的服装以及激情澎湃的歌舞,让我充分了解到了苗族的文化传承。
其次,贵州的自然风光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
我去了遵义的湄潭县,看到了那里的天梯田,感受到了山区里的绿水青山和乡村的宁静和美丽,这让我领悟到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总之,来到贵州,不仅让我深刻了解了这个地方的多元文化和自然风光,还让我看到了这里的发展前景和活力。
这里的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值得大家去探索和感受,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去欣赏这里的壮观景色,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贵州的独特魅力。
对贵州省情的认识和收获精选
![对贵州省情的认识和收获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171e80dfab069dc51220113.png)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一正视历史。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局部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二知晓资源。
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
森林资源: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
常绿落叶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
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7.7%,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
贵州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水能蕴藏1874.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163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水能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
矿产资源:贵州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4种,探明有储量的矿床1252处,其中,有28种矿产位居全国前5位。
煤炭、铝土、汞矿、锑、锰矿、磷矿、重晶石、金、水泥原料等既是贵州优势矿产,又是中国的重要矿产。
野生动植物资源:由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具有一系列独特之处,贵州的野生植物中食用植物共有500种。
药用植物资源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是中国四大产药区之一,有3700种。
国家重点保护珍贵稀有植物70种,珙桐、银杉、秃杉和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
有野生动物1000余种,珍稀动物有85种〔亚种〕,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上公认的极珍贵动物。
对贵州省情的心得体会
![对贵州省情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fe9c3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9.png)
对贵州省情的心得体会贵州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省份,地处云南、四川、湖南、重庆四面环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被誉为“人间仙境”。
在我游览贵州的过程中,我对贵州省情有了深刻的体会和心得,以下是我的总结:首先,贵州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贵州以其壮丽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于世,这里有奇峰、怪石、幽谷、溶洞等自然景观,如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小七孔等,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客。
在这里,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尽情地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仅如此,贵州的山川也是令人流连忘返,我曾游览过黔东北的五岳瑶寨,不仅感受到了那里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也在雄伟壮丽的五岳瑶寨山脉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其次,贵州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
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据统计,贵州有少数民族达到49个之多,其中布依族、苗族、壮族和侗族人口最为集中。
这些少数民族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如布依族的芦笙舞、苗族的龙舞和侗族的荡秋千等。
在贵州的旅行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虽然有时语言有障碍,但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热情。
这些文化的碰撞,让我更加明白了“多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第三,贵州的农业发展不容忽视。
由于地形复杂,贵州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合发展工业,而农业一直是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贵州的乡村,我看到了茶园、水稻田、玉米地和蔬菜基地等等,这些是贵州的农民们努力耕种的结果。
贵州的农业产品以茶叶、烟叶和水果为主,其中茶叶更是享誉国内外的绿色食品。
在贵州,我有幸品尝到了新鲜的贵州茶,那种回味无穷的香气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贵州的农业发展不仅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也使得我更加明白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勤付出。
最后,我还要提到贵州的民生保障和社会进步。
贵州注重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乡村地区,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使得广大贵州人民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此外,贵州还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农民的收入状况。
贵州省情课期末总结
![贵州省情课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4231c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7.png)
贵州省情课期末总结一、课程简介贵州省情课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级公共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贵州省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增强对贵州省的认知和了解,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繁荣。
二、学习内容1. 贵州省的地理概况贵州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的大山重地,山势陡峭、河流众多,地形复杂多样。
贵州省还是中国较早形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资源十分丰富。
2. 贵州省的历史沿革贵州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历史文化的积淀深厚。
从古代蜀、黔、滇交汇地区到边疆巡抚时期再到建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贵州省历史沿革丰富多彩。
3. 贵州省的民族文化贵州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各民族人民团结和睦、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和多元的民族风俗。
4. 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贵州省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主。
农业方面,贵州省的附加值农业占比较高,特色农产品广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工业方面,贵州省的采矿和加工业发达,尤其是煤炭、有色金属和化工产业,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旅游业方面,贵州省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5. 贵州省的社会发展贵州省的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安状况稳定。
三、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贵州省情课,我对贵州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我对贵州省的地理环境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贵州省的丰富的地理资源给人以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为我树立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
其次,我对贵州省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贵州省的历史沿革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给我带来了审美的愉悦和思考的启迪。
最后,我对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贵州省作为中国的西南重镇,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改进建议尽管贵州省情课已经提供了很多贵州省情信息,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cd62dbfd0d233d4b14e697f.png)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我觉得贵州省情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
我是地地道道的贵阳人,生在贵阳,长在贵阳,读书到工作一直在贵阳,在工作中也常到省内各地州出差,在学这门课程之前,自认为对贵阳乃至贵州还是了解的,但是学了这门课后才知道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是多么的贫乏,很多知识都不知道,让我感到很惭愧,通过学习后我对家乡了解了很多,知道了我们贵州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很多典故,知道贵州地貌是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100米的喀斯特地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全省栽培的粮食作物等有近6000种,一二级保护动植物有161种,水资源丰富,八大水系覆盖全省加上丰富的煤资源,构成了丰富的能源优势;而秀美的风景使贵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5个国家AAAA级为首的旅游景区构成了4条骨架旅游线,让游客流连忘返;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的省份,各民族人们团结一起互助和睦。
我为生长在这片美丽的土地而自豪,感谢贵州电大开设这门课程,感谢郑老师辛勤的教育,让我有机会对家乡深刻的学习和认识,贵州省情的确是一门精品课。
2.“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新课程,是在贵州高校所有专业大专和本科开设的必修课,普通院校与成人院校相同,本科与大专相同,文科与理科相同。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贵州省情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贵州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律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营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实践目的进一步加深对“贵州省情“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实践形式学生除了参加课堂教学、网上学习、小组讨论等课程教学活动外,可由学校组织一次有关贵州省情的社会调查活动或举办一次省情实践讲座、观看实践性专题片,或结合学生平时对贵州省情实际情况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一次现实问题讨论等形式进行课程社会实践。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9ee684152d380eb62946dd2.png)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篇一:《贵州省情》第一章学习心得学习了《贵州省情》第一章绪论,知道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在明代建省以来,曾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记载,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都是我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的特殊影响。
还得感谢我们的 __总理大人的慧眼,是他对我们的鼓舞及信心。
他说“贵州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他用“山川秀丽”来评价“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人”。
也就是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只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勤奋、努力,那么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果不然,我省遵循扬长避短、发辉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的地理资源,在农业、纺织、陶制、矿冶、酿造、民族文化等方面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直至“十一五”期末,我省在全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
到了“十二五”时期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后,我省重点实施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
就这样我省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
还真是后来居上呀!愿我省的未来变得更加美丽富绕,变成人人向往的旅游圣地!篇二:贵州省情地域文化完整版2地域文化(贵州省情)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xx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简版)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1f0e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e.png)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教育厅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在贵州电大新教学计划中称课程名称改为“地域文化”,老教学计划仍然是“贵州省情”课程名称。
其期末考试仍然由全省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按照本期末复习指南要求执行。
期末复习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由于学生分布广泛,课程责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面对面地交流相对较少,因而网上辅导和期末复习指导对于帮助同学们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巩固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对于“贵州省情”(地域文化)课程的期末复习,首先应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网上教学资料,要求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重点的把握,并注意结合国家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掌握。
同时还必须注意复习时的学习方法,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1.以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为依据。
文字教材采用的是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贵州省高校统编通用教材《贵州省情教程》(第3版)。
网上教学资源主要是由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精心制作的视频课件、电子教案、各章重点难点解析、平时作业练习以及期末复习指南等教学资源。
平时面授辅导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面授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通过看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把握本课程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要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灵活运用“贵州省情”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分析和解决贵州目前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在复习中,要能够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和全面论述有关实际问题,通过平时作业中的论述以及课程实践社会调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f51b9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d.png)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贵州,一个悠久的历史文化名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常年雨量充沛,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
我在这里生活和学习了多年,对贵州有很深刻的感触和领悟。
第一、自然美景的独特魅力
贵州各地的自然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珠江源和黄果树瀑布,他们所展现出的壮观,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珠江源,这里的湖泊和草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
而黄果树瀑布却有着神秘的美,不仅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而且是因为在我的心中,这里的瀑布总是让我感到无限的惊喜和兴奋。
第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贵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在各地旅游中,我看到了许多文化遗迹和传统文化。
例如,在贵阳的太慈桥下,我看到了唐代的古桥,它历史悠久,流传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在
黔西南的黄果树旅游区,我了解到了苗族文化,这些文化源远流长,我感到非常惊奇和异国情调。
第三、多元化的民族风情
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贵州拥有多元化的
民族文化,这也是贵州的独特之处。
例如,在贵阳的人民广场,
我看到了很多的非常时尚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身穿的服装,让
我不禁想到与时尚相关的民族文化。
在乌蒙山的茶园里,我看到
了苗族的茶文化,这种文化在中国的西南地区非常流行,也让我
感受到了贵州省特有的魅力。
贵州还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例如万峰林、贵阳、黔东南地区等,这些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
我相信在未来,随着贵州省不
断的发展和进步,这里的美丽和人文将会更加璀璨。
希望更多的
人来到贵州,发现贵州省的独特魅力。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bb656110661ed9ad51f3e8.png)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1通过这次《贵州省情》的学习,对贵州的省情有了不少知道和体会,一同也有了很大的收成。
跟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打开,格外是地质勘探技术,气候科学等的打开,开阔了大家的视界,使咱们的知道逐步由地上到地下,由理性到理性地逐步深化。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本钱富集、民族许多的内陆山区省。
贵州地貌归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形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歪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底子类型,其间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许多,重峦叠峰,绵绵纵横,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曲折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挺拔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十分典型。
喀斯特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规划广泛,形状类型彻底,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格外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温改变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2019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前进0.3℃。
从全省看,一般最冷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别的区域高;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区域。
降水较多,旱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范文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6a463e01f69e31433294b8.png)
篇一:《贵州省情》第一章学习心得学习了《贵州省情》第一章绪论,知道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在明代建省以来,曾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记载,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都是我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的特殊影响。
还得感谢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大人的慧眼,是他对我们的鼓舞及信心。
他说“贵州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他用“山川秀丽”来评价“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人”。
也就是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只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勤奋、努力,那么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果不然,我省遵循扬长避短、发辉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的地理资源,在农业、纺织、陶制、矿冶、酿造、民族文化等方面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直至“十一五”期末,我省在全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
到了“十二五”时期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后,我省重点实施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
就这样我省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
还真是后来居上呀!愿我省的未来变得更加美丽富绕,变成人人向往的旅游圣地!篇二:贵州省情地域文化完整版2地域文化(贵州省情)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4691f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1.png)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参加了一次贵州省情学习活动,对于贵州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首先,我惊叹于贵州的自然风光。
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著名的黔中地区,有着壮丽的山川和秀丽的水景。
我在贵州的旅行中看到了壮美的黄果树瀑布和雾凇中的草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贵州还拥有世界自然遗产——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红枫湖、草海、镇远古镇等独特的自然景观,都让我流连忘返。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贵阳是一座“山水之城”,城市中处处可见绿色的植被,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贵州独特的自然之美。
其次,我被贵州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2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我在贵州的行程中参观了侗族村寨,看到了侗族人民的传统民居和服饰,还欣赏了他们的歌舞表演。
同时,我还了解到贵州是著名的茶叶产地,贵州的毛尖茶和铁观音茶都享有较高的声誉,这也让我对贵州的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贵州的民族文化众多而丰富,让我看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多元文化的魅力。
再次,我对贵州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是内需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贵州经济发展较快,特色产业也非常突出。
例如,贵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锌、铅、硒和石油的生产基地,拥有世界最大的硒矿资源。
此外,贵州还注重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和大数据产业,为贵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贵州的经济发展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资源优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最后,我被贵州人民的热情和勤劳所感动。
贵州人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贵州的行程中,每一位贵州的朋友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关怀,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同时,贵州人民也是勤劳奋斗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贵州的繁荣和进步。
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
通过这次贵州省情学习活动,我对贵州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对贵州省情的认识和收获精选
![对贵州省情的认识和收获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171e80dfab069dc51220113.png)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一正视历史。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局部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二知晓资源。
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
森林资源: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
常绿落叶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
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7.7%,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
贵州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水能蕴藏1874.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163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水能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
矿产资源:贵州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4种,探明有储量的矿床1252处,其中,有28种矿产位居全国前5位。
煤炭、铝土、汞矿、锑、锰矿、磷矿、重晶石、金、水泥原料等既是贵州优势矿产,又是中国的重要矿产。
野生动植物资源:由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具有一系列独特之处,贵州的野生植物中食用植物共有500种。
药用植物资源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是中国四大产药区之一,有3700种。
国家重点保护珍贵稀有植物70种,珙桐、银杉、秃杉和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
有野生动物1000余种,珍稀动物有85种〔亚种〕,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上公认的极珍贵动物。
贵州省情 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 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9e9036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1.png)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也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
我曾有幸到贵州省游玩,对这片美丽的土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的感受和体会。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拥有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
我去过贵阳市的花溪公园,那里的风景如诗如画,湖泊碧波荡漾,树木葱郁繁茂,花海绚烂多彩。
在公园内,我还发现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如古风亭台、藤树走廊等等,这些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别具一格,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另外,我还去过黄果树瀑布,这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贵州省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瀑布悬挂在悬崖峭壁上,水势汹涌猛烈,气势磅礴。
当我站在瀑布跟前,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水流的洗礼和力量的震撼。
这次旅行让我深刻地体验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然资源的宝贵。
除了自然景观,贵州省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在贵州省的许多地方,我见到了不同的民族服饰、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充分展示了各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传统。
我曾参观过贵州省的一个民族文化村,感受到了当地人民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也了解到了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
这种文化多样性让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也让我更加珍惜我所拥有的文化遗产。
此外,我还在贵州省的一些城市和乡村中体验到了温暖和友善。
贵州人民的热情好客、真诚与纯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都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和周到关怀。
每当我提起自己是外地人,他们总是亲切地向我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色美食。
这种友善和温暖让我感到宾至如归,也让我更加喜爱这片土地。
总而言之,贵州省作为一片美丽的土地,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人文风情。
我曾游历贵州省,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非常的喜爱和留恋。
而这次旅行,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我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次到贵州省旅行,去探索更多的美丽和奇迹。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ea4d84f27284b73f24250c5.png)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篇一:学习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篇一: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一正视历史。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二知晓资源。
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
森林资源: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
常绿落叶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
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
贵州省河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水能蕴藏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163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
水能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
矿产资源:贵州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4种,探明有储量的矿床1252处,其中,有28种矿产位居全国前5位。
煤炭、铝土、汞矿、锑、锰矿、磷矿、重晶石、金、水泥原料等既是贵州优势矿产,又是中国的重要矿产。
野生动植物资源:由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具有一系列独特之处,贵州的野生植物中食用植物共有500种。
药用植物资源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是中国四大产药区之一,有3700种。
国家重点保护珍贵稀有植物70种,珙桐、银杉、秃杉和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1500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1500](https://img.taocdn.com/s3/m/78248fc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8.png)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1500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一正视历史。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二知晓资源。
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
森林资源: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
常绿落叶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
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7.7%,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
贵州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3d2dd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3.png)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1通过这次《贵州省情》的学习,对贵州的省情有了不少知道和体会,一同也有了很大的收成。
跟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打开,格外是地质勘探技术,气候科学等的打开,开阔了大家的视界,使咱们的知道逐步由地上到地下,由理性到理性地逐步深化。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本钱富集、民族许多的内陆山区省。
贵州地貌归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形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歪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底子类型,其间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许多,重峦叠峰,绵绵纵横,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曲折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挺拔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十分典型。
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规划广泛,形状类型彻底,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格外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温改变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前进0.3℃。
从全省看,一般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别的区域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区域。
降水较多,旱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一正视历史。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二知晓资源。
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
森林资源: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
常绿落叶阔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
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
贵州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水能蕴藏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163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水能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
矿产资源:贵州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4种,探明有储量的矿床1252处,其中,有28种矿产位居全国前5位。
煤炭、铝土、汞矿、锑、锰矿、磷矿、重晶石、金、水泥原料等既是贵州优势矿产,又是中国的重要矿产。
野生动植物资源:由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具有一系列独特之处,贵州的野生植物中食用植物共有500种。
药用植物资源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是中国四大产药区之一,有3700种。
国家重点保护珍贵稀有植物70种,珙桐、银杉、秃杉和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
有野生动物1000余种,珍稀动物有85种(亚种),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上公认的极珍贵动物。
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除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外,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景、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自然景观众多。
另外,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10余处,如黄果树风景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
习省情最大收获之三抓住机遇。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省第十一届一次、二次、三次党代会的净胜,作为资源型省份,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是贵州发展的重要因素,投资拉动是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学习省情最大的收获之四困难也是优势。
过去贵州因农业抗灾能力薄弱,山大雨水多,加上倒春寒等自然灾害频繁,成为经济发展的屏障;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有了显着增强,人们对省情基本特点的认识也有了明显改变。
过去人们认为“天无三日晴”的气候不好,是贵州发展的劣势;现在随着农业实用技术的进步,认识观念有了新的转变,认为雨多是贵州发展的一大优势,丰富的雨量不仅有利于喀斯特山区农业防旱抗灾,又利于生物的多样性生长。
过去因为山大坡陡,交通闭塞,认为贵州是一个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现在因交通条件改善,成为祖国西南的交通要道。
过去因为开发粗犷,丰富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卖出的是“傻大黑粗”低级产品,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而今,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资源开发有了显着进步,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了经济优势。
如在水、煤资源开发上,贵州抢抓“西电东送”的机遇,实行煤电结合、水火互济发展能源产业,全省电网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成为贵州的优势产业,为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篇二:贵州省情总结贵州省情总结第一章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第二章一、地理环境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四川,重庆 +云南——贵州——湖南+广西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
800-1500米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
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最高峰是韭坪2901米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森旅游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大娄山+乌蒙山——苗岭——武陵山三、地理差异: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包括普安以南,望谟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
二、气候气温1、年平均气温10-207.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8.最高温度区为南部、东部、北部河谷地区,铜仁最高9.低温区为部地势较高地带,威宁最低18 10.避暑之都贵阳,凉都六盘水。
降水1.处于冷暖空气经常交锋区,最在110-1300mm属于湿润地区、2.多雨区:一、苗岭西段南坡,最多是晴隆。
二、苗岭东段南坡,最多是丹寨。
武陵山的东南坡。
3.最少威宁,赫章,毕节,其中赫章最少。
4.雨季:4月上旬到5月上旬自东向西到6-7月最大,水热光基本同步。
日照800-1600小时之间,形成阴雨多、日照少的独特天气。
西多东少,西部威宁、盘县多,北部大娄山区的遵义、务川少。
气候的地域差异及类型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气候类型。
1.南亚热带:在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河谷地带,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2.中亚热带:东、南、北三面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气象灾害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干旱、秋风、凌冻、冰雹、倒春寒、秋绵雨、暴风和大风。
四、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1.长江流域:牛栏江横江水系、乌江、赤水河綦江水系、沅江水系。
乌江是贵州最大的流。
2.珠江流域:南盘江、北盘江、红河水、都柳江水系。
五、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壤有: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和旱作土。
其中黄壤面积最大占%,水稻土最少。
土壤耕作条件特点:1.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少、宜地广、耕地少。
人均耕地只亩2.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3.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土地石漠化严重。
4.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六、错综复杂、分布呈现过渡性的生态植被。
1.阔叶林2.针叶林——最广3.灌丛和灌草丛组合态势的自然资源一、水煤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1.水能资源:储存量居全国第六位,单位面积占有量居全国三。
2.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六盘水、毕节最多。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1.铝土矿:居全国第三位,主要分布在贵阳、真、修文、遵义。
2.磷矿:三大磷矿产区之一,居全国第三,主要分布在开阳、瓮安、福泉、织金,其中开最多。
3.重金石:居全国第一4.金矿:居全国第十。
篇三:《贵州省情》第一章学习心得第一章学习心得学习了《贵州省情》第一章绪论,知道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在明代建省以来,曾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记载,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都是我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的特殊影响。
还得感谢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大人的慧眼,是他对我们的鼓舞及信心。
他说“贵州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他用“山川秀丽”来评价“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人”。
也就是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只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勤奋、努力,那么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果不然,我省遵循扬长避短、发辉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的地理资源,在农业、纺织、陶制、矿冶、酿造、民族文化等方面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直至“十一五”期末,我省在全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
到了“十二五”时期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后,我省重点实施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
就这样我省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
还真是后来居上呀!愿我省的未来变得更加美丽富绕,变成人人向往的旅游圣地!篇四:学习贵州省情感悟品课. 同时,正因为这样,使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为家乡建设而努力学习,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篇五:贵州省情上课工作总结阳职业技术学院二戈寨校区轨道交通分院名:何培琳学期:2014-2015-1贵州省情》课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12五运营一、二班贵州省情教学工作,这两班学生人数分别为61人、62人,共123人。
本学期已结束,现将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开课目的和意义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开设“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
目的是:使贵州高校大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了解贵州,认识贵州的本质特征,把握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激发大学生热爱贵州、开发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为实现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富民兴黔步伐,需要贵州当代大学生了解省情、认识省情、研究省情。
加强省情教育,强化对省情的认识,把握省情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于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加快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对于了解贵州、宣传贵州、建设贵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性质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新课程。
在教学计划中属于必修课,课程设置为1学分,18课时。
三、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贵州省情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贵州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律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