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加强消毒
对医院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全 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防止 感染扩散。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处理流程与建议
处理流程
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消毒隔离措施
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 预防性治疗,对病区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建议措施
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口罩、 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感
染风险。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滥用问题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抗药性的增强,为治疗带来困难。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 药物。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不断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对抗日益严重的病菌耐药性问题。
严格消毒
对于医疗器械和接触患者 的物品,应该进行严格的 消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 感染的风险。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
手卫生
经常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剂,能有效减少医院 感染的传播。
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需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 品,降低感染风险。
隔离与防护
预防控制措施
对医院感染的患者和携带者进行 隔离,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病原体来源
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 感染 01 Nhomakorabea根据传播方式
医院感染可经接触传播、血液传播、 呼吸道传播等途径 03
根据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可发生在多个部位,如呼吸
道、消化道、血液等 02
医院感染的危害
危害健康
医院感染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可能导致病情 加重、并发症和死亡。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2、光照消毒法:
原理—利用紫外线、臭氧及高能射线,使细菌菌体蛋 白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酸、酶遭到破坏而死 亡。 对杆菌杀菌力强,对球菌较弱、对霉菌、酵母菌更弱。
(1)日光曝晒法 —适用于:床、 垫、、、、, 曝晒6小时,每2小时 翻动一次。
(2)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法
—适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紫外线波长254 埃米) 1)方法: 灯亮后5—7分钟计时,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关灯 后需间歇3—4分钟再开启),关闭门窗。消毒空气时, 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先扫净尘埃;消毒物品时,有 效距离不超过1米,物品需摊开或挂起。
【注意要点】 1、每1周过滤1次,每2周更换消毒剂1次 2、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冲
洗, 3、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锈剂 4、内窥镜连续使用需间隔消毒10min,每天使用前后
各消毒30min
◆过氧乙酸 Peracetic Acid (P.A.A.) 【高效】
【适用情况】 1、 0.2%-手的消毒,浸泡1-2min 2、 0.2%-0.5%--物体表面10min 3、0.5%-餐具消毒,30-60min 4、1%-2%-室内空气消毒,8ml/ m3加热蒸熏,密闭 门窗30~120m
原理:
煮沸100 ℃ ,5∽10分钟,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如加入 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 点至于105℃,除增加杀菌外, 还有去污防锈作用.
①玻璃包好冷水放; ②橡胶包好沸水放; ③小物包好沉水中; ④轴节、盖盖要打开; ⑤碗、盆相同不重叠; ⑥尖锐器械不煮它。
方法:
物品浸没,水沸计时 (中途添加再次沸), 及时取出放无菌容器。
【适用情况】 2%溶液--皮肤消毒 2.5%溶液--脐带断端的消毒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疗器械和设备
04
定期检查和评估 消毒和清洁效果
强化环境清洁和消毒
加强医疗废物的 管理,防止医疗 5
废物污染环境
加强个人卫生管 理,提高医护人 4
员的卫生意识
定期对医院环境 1 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通风,保 2 持室内空气流
通
定期对医疗设 3 备进行消毒,
确保设备安全
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01
02
03
04
预防与控制策略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 度,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定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持续改进
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医疗废物的定义:指医疗机构在医 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 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
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危害:医疗废物若处 理不当,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环
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 性质、来源、危害程度等,可分为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
废物、物理性废物等。
D
加强医疗设备消毒,防 止交叉感染
F
加强患者管理,减少院 内感染风险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估
处理方法: 包括隔离、 消毒、抗生 素治疗等
效果评估: 通过监测感 染率、死亡 率、治疗效 果等指标进 行评估
预防措施: 包括加强个 人卫生、加 强环境消毒、 加强医疗设 备消毒等
控制措施: 包括加强人 员培训、加 强感染控制 管理、加强 感染监测等
04
定期检查和评估 消毒和清洁效果
强化环境清洁和消毒
加强医疗废物的 管理,防止医疗 5
废物污染环境
加强个人卫生管 理,提高医护人 4
员的卫生意识
定期对医院环境 1 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通风,保 2 持室内空气流
通
定期对医疗设 3 备进行消毒,
确保设备安全
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01
02
03
04
预防与控制策略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 度,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定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持续改进
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医疗废物的定义:指医疗机构在医 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 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
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危害:医疗废物若处 理不当,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环
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 性质、来源、危害程度等,可分为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
废物、物理性废物等。
D
加强医疗设备消毒,防 止交叉感染
F
加强患者管理,减少院 内感染风险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估
处理方法: 包括隔离、 消毒、抗生 素治疗等
效果评估: 通过监测感 染率、死亡 率、治疗效 果等指标进 行评估
预防措施: 包括加强个 人卫生、加 强环境消毒、 加强医疗设 备消毒等
控制措施: 包括加强人 员培训、加 强感染控制 管理、加强 感染监测等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课件

否
达到灭菌温度
灭菌效果不可靠 灭菌效果可靠
化学监测法
原理:指示管内的化学物质(指示卡)在一定的 温度下,持续一定的时间将会变色。
放于物品包中央 灭 菌
取出指示管(卡)
判断是否达到灭菌
生物测试法
特点:为最可靠的监测法
原理:利用对热耐受力较 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 菌芽孢作为指示剂,制成 菌纸片及芽孢指示管。
施 • 未做好清洁、消毒、灭菌----严格按照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医院感染 清洁、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促发因素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概述
医院内感染 • HAI--医院获得性感染
• 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 获得感染并出现症状。
类型
按照目的
传染性隔 离
对象
保护性隔 离
目的
传染性 传染患者和带菌者 保护性 免疫力极低的人群
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 会,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和处理 隔绝病原微生物与病 人接触使其免受感染
(二)隔离区域的划分
1.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食堂、水源和 其他公共场所
2.距相邻病区约30m,侧面防护距离10m
第三节 无菌技术
一、概述 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一、概述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 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 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无菌物品:通过物理或化学 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一、概述
无菌区:是经灭菌处理 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 菌处理,或经过灭菌 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护理学基础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课件

护理学基础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护理学基础概念 •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性 • 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 护理实践中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护理学基础概念
护理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护理学的定义
护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健康和疾 病的学科,它涉及到预防、诊断 、治疗和照顾患者的各个方面。
护理学的重要性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护理学扮演 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患者提 供专业化的照顾,协助医生进行 治疗,并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
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护理学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 求。
护理学的理念
提供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健康和福 祉。
国际先进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理念与实践
理念一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理念二
多学科协作,共同参与防控。
实践一
推广使用快速诊断试剂盒和自动化细 菌鉴定系统,提高诊断效率。
实践二
建立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网络,及时 掌握耐药菌株流行趋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护理
现代护理
早期的护理实践起源于家庭和社区, 人们通过提供基本的照顾来满足患者 的需求。
现代护理注重跨学科合作,强调以患 者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涉及疾病预防 、健康促进和康复等多个方面。
近代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逐渐专业 化,护士开始在医疗设施中提供更专 业的照顾。
02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 性
手术室管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护理学基础概念 •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性 • 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 护理实践中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护理学基础概念
护理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护理学的定义
护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健康和疾 病的学科,它涉及到预防、诊断 、治疗和照顾患者的各个方面。
护理学的重要性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护理学扮演 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患者提 供专业化的照顾,协助医生进行 治疗,并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
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护理学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 求。
护理学的理念
提供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健康和福 祉。
国际先进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理念与实践
理念一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理念二
多学科协作,共同参与防控。
实践一
推广使用快速诊断试剂盒和自动化细 菌鉴定系统,提高诊断效率。
实践二
建立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网络,及时 掌握耐药菌株流行趋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护理
现代护理
早期的护理实践起源于家庭和社区, 人们通过提供基本的照顾来满足患者 的需求。
现代护理注重跨学科合作,强调以患 者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涉及疾病预防 、健康促进和康复等多个方面。
近代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逐渐专业 化,护士开始在医疗设施中提供更专 业的照顾。
02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 性
手术室管理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

1 2
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医护人员的 手、医疗器械、用具等。
易感人群
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包括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患 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等。
3
季节性特点
医院感染的季节性特点较为明显,冬季和春季 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季节,这可能与室内空气流 通不畅、人员密集等因素有关。
02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传播 途径
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04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内容
医院感染发病率、死亡率、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常见感染部位、重点科室感染 情况等。
监测方法
采用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式,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汇总 和分析。
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分析医院感染监测数据,掌握医院感染特点和发展趋势,为 制定和调整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飞沫传播
患者间、医护人员间、患者与医护人员间通 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
咳嗽、打喷嚏、谈话等产生的飞沫携带病原 体,在空气中传播。
空气传播
医疗器械传播
病原体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通过空气流通 传播。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导致病原体在患者间 传播。
危险因素与传播途径的关系
患者个体差异影响感染风险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3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耐药菌 株的产生。
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清洁与消毒频次
01
定期进行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频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调整。
消毒剂选择
02
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
空气净化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基础护理课件)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一)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三)医院建筑布局合理,设施有利于消毒隔离 (四)加强人员监测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 (六)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
(一)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 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 ❖ 二级管理——专科科护士长 ❖ 三级管理——护理部副主任
沸 3~5min取出,空腔导管应在腔内充满水; ⑥海拔高度每增高300m,需延长煮沸时间2min,或用加压煮锅。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 ——压力蒸汽灭菌法
原理: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胞。
特点:灭菌效果可靠,临床应用广泛,为医院首选的灭菌方法。 应用: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的灭菌 灭菌器种类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 ——低温蒸汽消毒法
➢ 方法:
控制温度在73℃~80℃,维持10~15min ➢ 效果:
可杀灭大多数致病微生物 ➢ 应用:
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的消毒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 ——流通蒸汽消毒法
➢ 方法:
在1个大气压下,用100℃左右的水蒸汽进行消毒,消毒 时间10~15min ❖ 效果: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
手提式 卧式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 ——压力蒸汽灭菌法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压力蒸汽灭菌法
灭菌要求: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压力: 103~137.30kpa 时间: 15~30min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压力: 205kpa
特点
简单、迅速、彻底
适用范围 方法 禁忌
注意事项
特殊感染的敷料; 无保留金价属值器的械污可染在废火弃焰物上品烧;灼20s; 微生物容实器验类室可接倒种入环95、%的的消乙毒醇灭,菌点;火燃烧3min; 耐高温接的种金环属、器试械管急口用及时塞。子在火焰上旋转烧灼2~3次;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医疗设施清洁和消毒工作到位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 行清洁和消毒,确
保无菌环境
加强医疗设施的 清洁和消毒,防
止交叉感染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 行卫生知识培训,
提高卫生意识
建立严格的卫生管 理制度,确保环境 卫生得到有效控制
严格控制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使用和管理,防止滥用 或不当使用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确性
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1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感染事件
3
制定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5
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01 案例分析:选 取 典 型医 院 感 染案例,分析原因和预防措 施
02 借鉴经验:学 习 其 他医 院 在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 成功经验
03 培训与教育: 加 强 医护 人 员 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预防和 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和能力
04 制度建设:建 立 健 全医 院 感 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确保预 防措施的落实和执行
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 生、加强消毒等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
加强手卫 生:勤洗 手,保持 手部清洁
正确使用个 人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
套等
加强环境消 毒:定期对 医院环境进
行消毒
加强医疗废 物管理:规 范处理医疗 废物,防止
交叉感染
加强患者管 理:对患者 进行健康教 育,提高其
预防意识
加强医护人 员培训:提 高医护人员 的感染预防 意识和技能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
目
CONTENCT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 医院感染的控制技术 •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 医院感染的典型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 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03
防控措施
医院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病房通风换气,对病房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同时,对新生儿进行隔离治疗,并对接触过患儿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
测。
案例二:某医院手术室空气污染事件
事件描述
某医院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空气中有大量细菌,导致 手术被迫中断。调查发现,手术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出现 故障,未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细菌。
感染源分析
感染源为手术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由于空气净化系统故障, 导致空气中细菌含量超标。
防控措施
医院立即对手术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维修,并对手术 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同时,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进 行实时监测,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案例三: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
事件描述
某医院一名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时,不慎被手术刀割伤手指。患者后被诊断为乙肝病毒 携带者,导致医生感染。
01
02
03
保持通风
确保病房和医疗区域的良 好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病 原体浓度。
呼吸道防护
医护人员在进行可能产生 飞沫的操作时,应戴口罩 或使用其他呼吸道防护设 备。
呼吸道隔离
对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 病患者,应采取呼吸道隔 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 风险。
消化道传播的预防措施
饮食卫生
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饮 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 物和水。
目
CONTENCT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 医院感染的控制技术 •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 医院感染的典型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 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03
防控措施
医院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病房通风换气,对病房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同时,对新生儿进行隔离治疗,并对接触过患儿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
测。
案例二:某医院手术室空气污染事件
事件描述
某医院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空气中有大量细菌,导致 手术被迫中断。调查发现,手术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出现 故障,未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细菌。
感染源分析
感染源为手术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由于空气净化系统故障, 导致空气中细菌含量超标。
防控措施
医院立即对手术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维修,并对手术 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同时,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进 行实时监测,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案例三: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
事件描述
某医院一名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时,不慎被手术刀割伤手指。患者后被诊断为乙肝病毒 携带者,导致医生感染。
01
02
03
保持通风
确保病房和医疗区域的良 好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病 原体浓度。
呼吸道防护
医护人员在进行可能产生 飞沫的操作时,应戴口罩 或使用其他呼吸道防护设 备。
呼吸道隔离
对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 病患者,应采取呼吸道隔 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 风险。
消化道传播的预防措施
饮食卫生
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饮 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 物和水。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

减少医疗成本
医院感染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 和治疗成本。控制医院感染能够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 成本,节约医疗资源。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耐药菌株的传播
01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在医院内传播的风险增加,
给感染控制工作带来挑战。
医疗操作的风险
02
一些侵入性医疗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可能增
提高患者免疫力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充足休息等,以 提高免疫力。
预防接种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为患 者提供必要的预防接种服 务,降低感染风险。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 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免疫力 的影响。
保持医院环境清洁卫生
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医院环境卫生问题
03
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传播,
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感染。
对未来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展望
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和研究
通过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和研究,了解其传播途 径和特点,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推广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术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推广预防医院感染 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操作水平 。
免疫力低下
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病原 体。
100%
基础疾病
患者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 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容易 感染。
80%
长期住院
长期住院的患者接触病原体的机 会增加,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环境因素
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表面可能成为病原体 的传播媒介,如床栏、门把手 、医疗器械等。
基础护理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干烤法(dryheat sterilization)
-适用:耐高热,不耐湿,高温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min -灭菌:箱温160℃,时间 2h,或170 ℃持续1h或180 ℃持续
30min
干烤法注意事项
-物品洗净不留污垢,防焦化 -物品包装:不宜过大,高度不要超过2/3 -物品放置:灭菌物品勿与烤箱的底部与四壁直接接触物品之间留
理盐水冲洗
7-34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浸泡法(immersion) :大多数物品 -擦拭法(rubbing) :物品表面、皮肤的消毒 -喷雾法(nebulization):空气、物表的消毒 -熏蒸法(fumigation):空气、物表、精密贵
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物品的消毒
7-35
配制消毒液换算公式
7-32
消毒剂的分类
分类
定义
消毒剂举例
灭菌剂 高效消毒剂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 灭菌效果
戊二醛、过氧乙 酸、环氧乙烷、 甲醛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 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 过氧化氢、部分 其孢子,并对细菌芽孢有显 含氯类 著杀灭作用
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
中效消毒剂
毒等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其他 碘酊、乙醇、碘
7-18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二、洗手与手消毒 三、医院日常清洁、消毒、灭菌方法
7-19
消毒
消毒的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受多因素影响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疾病感染源的
场所进行消毒,以杀灭或清除感染源排出的病原菌
-随时消毒:在病人或带菌者周围随时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在感染疾病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对隔离室的消
-适用:耐高热,不耐湿,高温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min -灭菌:箱温160℃,时间 2h,或170 ℃持续1h或180 ℃持续
30min
干烤法注意事项
-物品洗净不留污垢,防焦化 -物品包装:不宜过大,高度不要超过2/3 -物品放置:灭菌物品勿与烤箱的底部与四壁直接接触物品之间留
理盐水冲洗
7-34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浸泡法(immersion) :大多数物品 -擦拭法(rubbing) :物品表面、皮肤的消毒 -喷雾法(nebulization):空气、物表的消毒 -熏蒸法(fumigation):空气、物表、精密贵
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物品的消毒
7-35
配制消毒液换算公式
7-32
消毒剂的分类
分类
定义
消毒剂举例
灭菌剂 高效消毒剂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 灭菌效果
戊二醛、过氧乙 酸、环氧乙烷、 甲醛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 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 过氧化氢、部分 其孢子,并对细菌芽孢有显 含氯类 著杀灭作用
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
中效消毒剂
毒等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其他 碘酊、乙醇、碘
7-18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二、洗手与手消毒 三、医院日常清洁、消毒、灭菌方法
7-19
消毒
消毒的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受多因素影响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疾病感染源的
场所进行消毒,以杀灭或清除感染源排出的病原菌
-随时消毒:在病人或带菌者周围随时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在感染疾病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对隔离室的消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 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
31
防护技术-手套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 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 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 时应戴无菌手套。
32
防护技术-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白色念珠菌
90%
鼻病毒
61%
甲型肝炎
33%
轮状病毒
16%
16
通过手传播病原体需要5个连续的要素
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的皮肤上,或已经传播到了病人周围 环境的物品上;
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务人员的手; 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务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 医务人员洗手不正确或完全被忽略,或使用不适当的手
卫生产品; 医务人员污染的手又和另外一个病人直接接触。
17
手卫生规范-定义、分类
手卫生—指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⒈洗手(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洗手是一个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⒉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 指的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如何认识和理解医院感染, 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3.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规措施与办法。
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什么是医院感染? 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 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1
防护技术-手套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 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 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 时应戴无菌手套。
32
防护技术-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白色念珠菌
90%
鼻病毒
61%
甲型肝炎
33%
轮状病毒
16%
16
通过手传播病原体需要5个连续的要素
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的皮肤上,或已经传播到了病人周围 环境的物品上;
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务人员的手; 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务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 医务人员洗手不正确或完全被忽略,或使用不适当的手
卫生产品; 医务人员污染的手又和另外一个病人直接接触。
17
手卫生规范-定义、分类
手卫生—指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⒈洗手(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洗手是一个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⒉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 指的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如何认识和理解医院感染, 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3.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规措施与办法。
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什么是医院感染? 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 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 度
1)管理制 度:如健全清洁 卫生制度、消毒 灭菌制度、隔离 制度和医院感染 管理报告制度等。
2)监测制度: 包括对灭菌效果、 消毒剂使用效果、 一次性医疗器材 及常用器械的监 测;对感染高发 科室,如血透室、 手术室、分娩室、 重症监护室、换 药室等消毒卫生
• 2.病理因素
• 疾病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放疗、化疗、 皮质激素的应用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制;皮肤或黏膜损伤、局部 组织缺血、创伤等,均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诱发感染。 意识障碍也会引起医院感染,如昏迷病人因发生误吸而引起的吸入 性肺炎。
• 3.心理因素
• 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其免疫功 能和抵抗力,如情绪乐观、心情愉快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 少感染机会。
2)消毒
•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清除或杀灭物体上除芽 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 物。
3)灭菌
•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 包括细菌芽孢。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清洁、消毒、 灭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 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 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2.光照消毒法 3.电离辐射灭菌法 4.微波消毒灭菌法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
(一)健全医院感染管 理组织
各级医院都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机构,并成立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医 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的规 模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办公室,由专职人 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 科的指导下,各临床科室建立由科主任、护 士长、主治医师及护师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 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的成因 •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 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前、院后发生的感 染。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感染的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发病率和死亡 率等,这些特征与病原体类型和发生 部位密切相关。
易感人群集中
医院内患者数量多,且多 为易感人群,如老年人、 儿童、身体虚弱者等。
医疗操作与设备
侵入性操作
如手术、插管、注射等, 容易使病原体进入体内, 引发感染。
医疗设备污染
医疗器械、手术器械、输 液器具等在使用过程中可 能受到污染,导致交叉感 染。
药物使用不当
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等, 可导致病原体耐药性的增 强,使感染更难控制。
患者自身因素
免疫力低下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病原体。
基础疾病
患者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卧床不 起,容易发生感染。
不良生活习惯
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吸烟等不良 生活习惯,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03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提高手卫生意识
总结词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养成良好的 洗手习惯。
案例二
某儿童专科医院采用全院统一的消毒清洁标准, 并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监测,有效减少了儿童患 者发生感染的风险。
案例三
某肿瘤医院针对化疗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问题,采 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和预防性抗菌治疗,显著降 低了感措施一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感染源进行 隔离,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的成因 •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 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前、院后发生的感 染。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感染的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发病率和死亡 率等,这些特征与病原体类型和发生 部位密切相关。
易感人群集中
医院内患者数量多,且多 为易感人群,如老年人、 儿童、身体虚弱者等。
医疗操作与设备
侵入性操作
如手术、插管、注射等, 容易使病原体进入体内, 引发感染。
医疗设备污染
医疗器械、手术器械、输 液器具等在使用过程中可 能受到污染,导致交叉感 染。
药物使用不当
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等, 可导致病原体耐药性的增 强,使感染更难控制。
患者自身因素
免疫力低下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病原体。
基础疾病
患者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卧床不 起,容易发生感染。
不良生活习惯
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吸烟等不良 生活习惯,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03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提高手卫生意识
总结词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养成良好的 洗手习惯。
案例二
某儿童专科医院采用全院统一的消毒清洁标准, 并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监测,有效减少了儿童患 者发生感染的风险。
案例三
某肿瘤医院针对化疗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问题,采 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和预防性抗菌治疗,显著降 低了感措施一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感染源进行 隔离,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PPT课件

带等应专用,不能专用的医疗装置应在每一位患者使 用前进行清洁和消毒。 环境的处理 病房环境表面,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栏杆、床旁 桌、卫生间、门把手及患者周围的物体表面,应经常 清洁消毒,每班至少1次。
11
飞沫隔离标准操作规程
• 基本原则 • 适用于预防通过飞沫传播的感染源,如流感病毒、百日咳
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及A群链球菌(特别是指使用抗菌药 物治疗24h内),无论疑似或确诊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都应 隔离。
20
谢谢
21
• 二、使用注射针、套管针、静脉输液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2、一人一针一管,包括配液、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
接种等。 •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品。 • 4、单剂量注射药品不得分数次使用。 • 5、多剂量包装药品每次使用时注射针和注射针筒必须无
菌。 • 6、不得多位患者共用袋装或瓶装的静脉输液。 • 7、避免滥用注射。
14
空气隔离标准预防
基本原则 1、适用于预防空气传播的感染源,如麻疹病
毒、水痘病毒、结核杆菌、带状疱疹病毒, 无论是疑似或确诊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都应 隔离。 2、患者安置、个人防护装、患者转运的要求 同飞沫隔离。
15
保护性隔离
目的
将异体干细胞移植患者安置于保护性病房,以减少患者对环 境中真菌的暴露。
9
患者转运 1、应限制患者在病房外活动及转运。 2、确需转运时,应覆盖患者的感染或定植
部位。 3、转运前工作人员应执行手卫生并脱卸和
丢弃污染的个人防护装备。 4、转运到达目的后,医务人员再穿戴干净
的个人防护装备处置患者。
10
医疗装置和仪器的处理 1、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一般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脉
11
飞沫隔离标准操作规程
• 基本原则 • 适用于预防通过飞沫传播的感染源,如流感病毒、百日咳
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及A群链球菌(特别是指使用抗菌药 物治疗24h内),无论疑似或确诊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都应 隔离。
20
谢谢
21
• 二、使用注射针、套管针、静脉输液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2、一人一针一管,包括配液、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
接种等。 •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品。 • 4、单剂量注射药品不得分数次使用。 • 5、多剂量包装药品每次使用时注射针和注射针筒必须无
菌。 • 6、不得多位患者共用袋装或瓶装的静脉输液。 • 7、避免滥用注射。
14
空气隔离标准预防
基本原则 1、适用于预防空气传播的感染源,如麻疹病
毒、水痘病毒、结核杆菌、带状疱疹病毒, 无论是疑似或确诊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都应 隔离。 2、患者安置、个人防护装、患者转运的要求 同飞沫隔离。
15
保护性隔离
目的
将异体干细胞移植患者安置于保护性病房,以减少患者对环 境中真菌的暴露。
9
患者转运 1、应限制患者在病房外活动及转运。 2、确需转运时,应覆盖患者的感染或定植
部位。 3、转运前工作人员应执行手卫生并脱卸和
丢弃污染的个人防护装备。 4、转运到达目的后,医务人员再穿戴干净
的个人防护装备处置患者。
10
医疗装置和仪器的处理 1、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一般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脉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普通可保留7天。
内容提要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5页
无菌持物钳使使用方法
无 菌 无菌包使用 技 术 铺无菌盘法 基 础 无菌容器使使用方法 操 作 取用无菌溶液法 法
戴无菌手套法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6页
常见无菌持物钳
﹡镊子 ﹡卵圆钳
三叉钳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7页
注意事项
1.浸泡要求 一个浸泡罐只能放置一把持物钳。 消毒液液面要浸没持物钳轴节以上
2.无菌钳使用 2无~3菌cm持或物镊钳子只近能1夹/2取处无。菌物品。
不可夹取油纱布换药、消毒皮肤及直 接伸人药瓶内蘸取药液。
3.远处取物 4-7 无菌持物钳浸泡在消毒液中 应将无菌持钳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使用。
4.定时消毒 持物钳及浸泡罐每七天消毒灭菌一次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换干药置室容或器使及用钳较每频4~繁8科h更室换,一应次天。天消毒灭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9页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n说出无菌技术概念。 n叙述无菌技术标准。
技能目标
观察和模仿无菌技术操作。
态度目标
主动参加教学,认真观察示范操作。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0页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提要概念 无菌技术标准 无菌技术基础操作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1页
无菌技术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 作中过程中,预防一切 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预防 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 污染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3)无菌物品疑有污染,必须重新灭菌。
(4)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患者使用一次。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内容提要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5页
无菌持物钳使使用方法
无 菌 无菌包使用 技 术 铺无菌盘法 基 础 无菌容器使使用方法 操 作 取用无菌溶液法 法
戴无菌手套法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6页
常见无菌持物钳
﹡镊子 ﹡卵圆钳
三叉钳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7页
注意事项
1.浸泡要求 一个浸泡罐只能放置一把持物钳。 消毒液液面要浸没持物钳轴节以上
2.无菌钳使用 2无~3菌cm持或物镊钳子只近能1夹/2取处无。菌物品。
不可夹取油纱布换药、消毒皮肤及直 接伸人药瓶内蘸取药液。
3.远处取物 4-7 无菌持物钳浸泡在消毒液中 应将无菌持钳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使用。
4.定时消毒 持物钳及浸泡罐每七天消毒灭菌一次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换干药置室容或器使及用钳较每频4~繁8科h更室换,一应次天。天消毒灭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9页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n说出无菌技术概念。 n叙述无菌技术标准。
技能目标
观察和模仿无菌技术操作。
态度目标
主动参加教学,认真观察示范操作。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0页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提要概念 无菌技术标准 无菌技术基础操作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第11页
无菌技术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 作中过程中,预防一切 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预防 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 污染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3)无菌物品疑有污染,必须重新灭菌。
(4)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患者使用一次。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人受自身携带的感染源侵袭而发生的感染。 病原体是人体内的定寄生的正常菌群,在 病人抵抗力下降时,或可由于位移等原因 导致感染。
ppt学习交流
5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感染链
易感宿主
传播 途径
感染源
特点:同时存在,相互p联pt学系习时交流才发生感染。
6
(一)感染源
1、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2、病人自身正常菌群 3、医务人员 4、医院环境 5、其他: • 病人家属及探视者 • 未彻底消毒的器械 • 不合格血液制品、药物 • 动物感染源
ppt学习交流
26
注意事项
• 1、煮沸消毒前,物品必须刷洗干净;管腔 注水。物品不易放置过多,一般不超过消 毒容器容量的3/4。
• 2、玻璃器皿用纱布包好,冷水或温水放入,
水沸后计时10-15min
血等传播
ppt学习交流
9
(三)易感宿主
– 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 的人。包括:
– 有严重影响或损伤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免疫功能疾病的病人
– 接受侵入性治疗者 –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 长期大量用抗生素者 – 老年人、小儿、产妇、营养不良者
ppt学习交流
10
三、医院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nosocomial infection)
(一)医院内感染又称为 医院获得性感染(HAI) 指在任何人群在医院内活动期间,受病原体
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的感染或疾病。 广义:指病人、探视者、陪护者和医院职工等。 狭义:住院患者。
ppt学习交流
3
内涵:
– 感染的获得是在医院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 处于潜伏期。
ppt学习交流
12
院内感染的三级监控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科
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ppt学习交流
13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ppt学习交流
14
一、概念
• 清洁(cleaning):用物理的方法去除物体表面的
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处和减少 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 消毒(disinfec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
ppt学习交流
19
(1)干热灭菌法
• 1)燃烧法
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分类:焚烧法、火焰烧灼法、酒精燃烧法
适用于:
–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焚烧 –接种环:火焰烧灼 –急用的金属和搪瓷类物品:
» 金属:火焰烧灼 » 搪瓷:酒精燃烧
ppt学习交流
20
• 焚烧法:用于 污染的废弃物、病理标本、带脓性 分泌物的敷料和纸张、病人尸体的处理。
(一)医院感染的管理
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监测、消毒质控标准 3、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 医院布局设施合理 清洁、消毒灭菌及效果检测 无菌及预防隔离技术 合理使用抗生素 污水、污物的处理 4、加强医院感染教育
ppt学习交流
11
• (二)医院感染研究展望 1. 新病体的出现与发现 2. 减少新耐药菌株的出现 3. 消毒灭菌新方法、新药物的研制 4. 医院感染控制中计算机的应用 5. 加强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检测
5、过滤除菌
ppt学习交流
17
1、热力消毒灭菌法
• 原理: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
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 分类:
干热由空气传导、辐射加热,传热较慢。 湿热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ppt学习交流
18
1、热力消毒灭菌法:
• 干热法: 燃烧、干烤
• 湿热法
煮沸消毒法 流通蒸汽消毒 低温蒸汽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
– 包括住院时在潜伏期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医院感染包括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的感染,
主要对象是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 得的感染也属于。
ppt学习交流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医院内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源于病人体外的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 途径传播给病人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ppt学习交流
22
• 2)干烤法:
• 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其热力传播与穿透 主要靠空气对流与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
• 适用对象:耐高温物品 • 油剂、粉剂、玻璃、搪瓷、金属材料器械等
灭菌时间:160℃ 2小时 170℃ 1小时 180℃ 半小时
ppt学习交流
23
(2)湿热法
– 煮沸消毒法 – 流通蒸气消毒法 – 低温蒸气消毒法 – 压力蒸气灭菌法
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 灭菌(steriliza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
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的过程.
ppt学习交流
15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 物理消毒灭菌法 – 化学消毒灭菌法
ppt学习交流
16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2、光照消毒法
3、微波消毒灭菌法
4、电离辐射灭菌法
火焰烧灼法: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的消毒灭菌,烧 灼20S。
酒精燃烧法:某些金属器械、搪瓷类物品急用时。
搪瓷类倒少量95~100% 乙醇,转动容 器,使乙醇均匀分布,点火燃烧至熄灭。
ppt学习交流
21
• 使用燃烧法时注意事项: a.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乙醚、汽油、
氧气等。
b.酒精燃烧时,中途不得添加酒精。 C.贵重器械和锐利刀剪禁用燃烧法。
ppt学习交流
7
(二)传播途径(指外源性)
• 1、接触传播(最常见)
–直接接触:无媒介参与,如触摸、母婴传播 –间接接触:有媒介参与
• (如医护人员的手、未严格灭菌的医疗仪器
设备)
ppt学习交流
8
(二)传播途径(指外源性)
• 2、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如流感、肺结核
• 3、生物媒介传播 • 4、共同媒介传播:水源、饮食、注射、输液、输
ppt学习交流
24
1)煮沸消毒法
– 简便经济,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
煮沸消毒锅
ppt学习交流
25
• 方法:
–洗刷干净→加热煮沸 –计时:水沸后开始计时,若加入新物品,则从
第二次水沸时重新计时。 –煮沸时间:
• 细菌繁殖体:5~10min • 芽孢:15min~3h 加入1-2%NaHCO3:提高沸点、去污防锈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pt学习交流
1
学习目标
1、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预防及控制措施 2、掌握消毒灭菌法的概念及方法 3、掌握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及常用
的化学消毒剂。 4、熟悉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ppt学习交流
2
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ppt学习交流
5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感染链
易感宿主
传播 途径
感染源
特点:同时存在,相互p联pt学系习时交流才发生感染。
6
(一)感染源
1、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2、病人自身正常菌群 3、医务人员 4、医院环境 5、其他: • 病人家属及探视者 • 未彻底消毒的器械 • 不合格血液制品、药物 • 动物感染源
ppt学习交流
26
注意事项
• 1、煮沸消毒前,物品必须刷洗干净;管腔 注水。物品不易放置过多,一般不超过消 毒容器容量的3/4。
• 2、玻璃器皿用纱布包好,冷水或温水放入,
水沸后计时10-15min
血等传播
ppt学习交流
9
(三)易感宿主
– 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 的人。包括:
– 有严重影响或损伤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免疫功能疾病的病人
– 接受侵入性治疗者 –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 长期大量用抗生素者 – 老年人、小儿、产妇、营养不良者
ppt学习交流
10
三、医院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nosocomial infection)
(一)医院内感染又称为 医院获得性感染(HAI) 指在任何人群在医院内活动期间,受病原体
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的感染或疾病。 广义:指病人、探视者、陪护者和医院职工等。 狭义:住院患者。
ppt学习交流
3
内涵:
– 感染的获得是在医院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 处于潜伏期。
ppt学习交流
12
院内感染的三级监控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科
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ppt学习交流
13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ppt学习交流
14
一、概念
• 清洁(cleaning):用物理的方法去除物体表面的
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处和减少 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 消毒(disinfec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
ppt学习交流
19
(1)干热灭菌法
• 1)燃烧法
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分类:焚烧法、火焰烧灼法、酒精燃烧法
适用于:
–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焚烧 –接种环:火焰烧灼 –急用的金属和搪瓷类物品:
» 金属:火焰烧灼 » 搪瓷:酒精燃烧
ppt学习交流
20
• 焚烧法:用于 污染的废弃物、病理标本、带脓性 分泌物的敷料和纸张、病人尸体的处理。
(一)医院感染的管理
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监测、消毒质控标准 3、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 医院布局设施合理 清洁、消毒灭菌及效果检测 无菌及预防隔离技术 合理使用抗生素 污水、污物的处理 4、加强医院感染教育
ppt学习交流
11
• (二)医院感染研究展望 1. 新病体的出现与发现 2. 减少新耐药菌株的出现 3. 消毒灭菌新方法、新药物的研制 4. 医院感染控制中计算机的应用 5. 加强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检测
5、过滤除菌
ppt学习交流
17
1、热力消毒灭菌法
• 原理: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
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 分类:
干热由空气传导、辐射加热,传热较慢。 湿热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ppt学习交流
18
1、热力消毒灭菌法:
• 干热法: 燃烧、干烤
• 湿热法
煮沸消毒法 流通蒸汽消毒 低温蒸汽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
– 包括住院时在潜伏期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医院感染包括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的感染,
主要对象是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 得的感染也属于。
ppt学习交流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医院内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源于病人体外的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 途径传播给病人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ppt学习交流
22
• 2)干烤法:
• 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其热力传播与穿透 主要靠空气对流与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
• 适用对象:耐高温物品 • 油剂、粉剂、玻璃、搪瓷、金属材料器械等
灭菌时间:160℃ 2小时 170℃ 1小时 180℃ 半小时
ppt学习交流
23
(2)湿热法
– 煮沸消毒法 – 流通蒸气消毒法 – 低温蒸气消毒法 – 压力蒸气灭菌法
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 灭菌(steriliza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
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的过程.
ppt学习交流
15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 物理消毒灭菌法 – 化学消毒灭菌法
ppt学习交流
16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2、光照消毒法
3、微波消毒灭菌法
4、电离辐射灭菌法
火焰烧灼法: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的消毒灭菌,烧 灼20S。
酒精燃烧法:某些金属器械、搪瓷类物品急用时。
搪瓷类倒少量95~100% 乙醇,转动容 器,使乙醇均匀分布,点火燃烧至熄灭。
ppt学习交流
21
• 使用燃烧法时注意事项: a.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乙醚、汽油、
氧气等。
b.酒精燃烧时,中途不得添加酒精。 C.贵重器械和锐利刀剪禁用燃烧法。
ppt学习交流
7
(二)传播途径(指外源性)
• 1、接触传播(最常见)
–直接接触:无媒介参与,如触摸、母婴传播 –间接接触:有媒介参与
• (如医护人员的手、未严格灭菌的医疗仪器
设备)
ppt学习交流
8
(二)传播途径(指外源性)
• 2、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如流感、肺结核
• 3、生物媒介传播 • 4、共同媒介传播:水源、饮食、注射、输液、输
ppt学习交流
24
1)煮沸消毒法
– 简便经济,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
煮沸消毒锅
ppt学习交流
25
• 方法:
–洗刷干净→加热煮沸 –计时:水沸后开始计时,若加入新物品,则从
第二次水沸时重新计时。 –煮沸时间:
• 细菌繁殖体:5~10min • 芽孢:15min~3h 加入1-2%NaHCO3:提高沸点、去污防锈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pt学习交流
1
学习目标
1、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预防及控制措施 2、掌握消毒灭菌法的概念及方法 3、掌握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及常用
的化学消毒剂。 4、熟悉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ppt学习交流
2
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