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饮水氯化副产物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饮水氯化副产物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 饮水氯化副产物
今天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环境卫生学的部分知识做了汇总, 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环境卫生学知
识点-饮水氯化副产物。

饮水氯化副产物
1.氯化副产物系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卤化烃类化合物, 包括三卤甲烷类Tri-halomethanes(THMs)、卤代乙酸类haloacetic acids(HAAs)、水合氯醛、氯代酚、氯代酮、氯化苦、氯化氰、甲醛、卤乙睛、卤代羟基呋喃(如MX)等。

它们是氯与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2.通常把水中能与氯形成的有机物称为有机前体物(organic precursor)它们主要是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及其代谢物, 蛋白质等。

3.在氯化消毒水中最常见的氯化副产物是三卤甲烷类(THMs)和卤代乙酸类化合物(HAAS)。

它们中很多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致突变性和/或致癌性, 有的还有致畸性和/或神经毒性作用。

4.酸性氯化呋喃酮[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 简称MX]在水中浓度仅处于ng/L水平, 但具有很强致突变性。

5.在氯化消毒时应尽量降低氯化副产物。

目前减少氯化副产物的
措施有:
(1)采用生物活性炭法除去或降低有机前体物含量;
(2)颗粒活性炭过滤来降低或除去氯化副产物;
(3)改变传统氯化消毒工艺, 如避免预氯化, 采用中途加氯法;
(4)采用其他消毒方法(如O3、ClO2等)以减少氯化副产物形成。

更多环境卫生学知识点请关注!。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饮⽤⽔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饮⽤⽔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201106020001伴随着饮⽤⽔消毒技术的改进,有机类消毒副产物(DBPs)的种类⽇趋多样化,其⽣物毒性和健康风险受到⼴泛关注。

在饮⽤⽔消毒过程中,消毒剂除了起消毒灭菌的作⽤外,还会与⽔中的天然有机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发⽣取代或加成反应⽽⽣成以卤代有机物为代表的消毒副产物(DBPs),⽽许多消毒副产物都被证实是致畸、致突以及致癌的。

为保障⼈类饮⽤⽔安全,控制饮⽤⽔消毒副产物已成为⼈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分析相关研究的不⾜之处和发展趋势,以便对今后的研究⽅向提出了建议。

1.DBPs 的分类⽬前饮⽤⽔消毒副产物种类繁多,它随着消毒剂、消毒技术以及源⽔化学组成的变化⽽不尽相同。

主要种类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代⼄酸(HAAs)、溴酸盐(BrO3)、亚氯酸盐(ClO2)、卤化氰(XCN s)、卤代⼄(HANs)、卤代硝基甲烷(HNMs)、卤代酮(halogenated ketones,HKs)、卤代酚(Halophenols)、醛类(aldehydes)等。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有新的 DBPs被发现,如致诱变化合物(MXs)卤代呋喃(4 ⼆氯甲基 5 羟基2(5)氢呋喃酮)、亚硝胺(NMs)、碘代酸(IAs)以及卤代对苯醌(HBQs)等。

2.DBPs 对⼈体健康的影响近⼏年有关 DBPs 的毒性受到普遍关注,研究进展很快。

饮⽤⽔中的 DBPs 对⼈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致癌性、致突变性及⽣殖发育毒性。

(1)致癌性。

饮⽤⽔中的卤代烃类化合物是多种癌症的致癌因⼦,DBPs 的致癌风险主要由 HAAs 致癌风险构成,⼆氯⼄酸和三氯⼄酸可以造成哺乳动物细胞DNA 链断裂损伤,其致癌作⽤通过损伤 DNA 引发,均可能属遗传毒性致癌物。

国外有研究认为饮⽔中 THMs 的浓度与膀胱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有关。

(2)致突变性。

经过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对氯消毒⾃的深⼊研究发现 MX 是迄今为⽌氯消毒⾃来⽔中发现的最强的致突变物质之⼀,占氯消毒⾃来⽔总致突变性的 16%~76%。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是消毒剂和一些天然有机物(NOM)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代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和致诱变化合物(MX)等,文章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状况,对DBPs 的种类与分布状况、生成影响因素、毒性与健康效应、饮水DBPs 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调查自贡市乡镇自来水厂消毒副产物的现状。

方法2010 年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32 家乡镇自来水厂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源水、出厂水及末梢水中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32 家自来水厂均检出氯化消毒副产物,包括4 种三卤甲烷( 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 和2 种卤乙酸( 二氯乙酸、三氯乙酸) ,三氯甲烷超标率为28%,二氯乙酸超标率为22%,二氯一溴甲烷超标率为3%研究源水中有机物污染对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仪、ECD 检测器,对自贡市36 家自来水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中的三卤甲烷、卤乙酸、高锰酸钾耗氧量进行测定。

结果: 36 家自来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不同程度检出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 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 ,卤乙酸( 二氯乙酸、三氯乙酸) 。

结论: 水源水种类、有机物污染是影响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因素,江河水、耗氧量高的源水消毒副产物较多。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 耗氧量; 有机物、氯化消毒副产物[中图分类号]R12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685( 2013氯气或氯消毒制剂作为饮用水消毒剂,常生成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如三卤甲烷( THMS) 、卤乙酸( HAAs) 、卤乙腈( HANs) 、卤代酮类( HKs) 、卤乙醛、卤代羟基呋喃酮( MX) 、卤硝基甲烷。

其中挥发性的三卤甲烷( THMs) 和非挥发性的卤代乙酸( HAAs) 是氯化消毒饮用水中两大类主要氯化副产物,THMs 占总DBPs 的46%,HAAs 占总DBPs 的42%。

浅谈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途径

浅谈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途径

浅谈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途径摘要:本文论述了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危害及其目前用于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方法,并指出了今后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饮用水一直采用传统的投氯消毒工艺,但自1974年在自来水中发现三卤甲烷与它们的不良影响以来,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技术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热门课题,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以下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1.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机理消毒副产物是在消毒过程中,水中的氯和溴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

水中的氯一般是人为投加的消毒剂,而溴是水中已存在的溴离子。

在许多饮用水水源中含有低浓度溴化物,而在沿海地区,则显得相对较高,它们在消毒过程中对副产物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作用。

能形成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是来自天然水源中的腐殖质,它主要是以腐殖酸和富里酸的形式大量存在于水体中。

在水处理过程中,氯与三卤甲烷的前驱物质腐殖酸和富里酸反应所生成的三卤甲烷量,同如反应时间、温度、pH值、初始TOC及氯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氯和溴与水中的有机物化学反应机理基本相同,以下以氯为例对其的反应机理进行简要介绍。

从氯气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上看,氯气和有机物的作用除发生氧化还原外还发生氯的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大量的三卤甲烷及致突变有机物。

以间苯二酚为例:氯与间苯二酚首先发生亲电取代生成2,4,6-三氯间苯二酚,其进一步与氯加成形成环己二酮中间产物,然后在C2处水解氧化成酮羧酸,再与HOCl氧化成酮,这些三氯单酮经碱催化水解成三卤甲烷。

2.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对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已从氯消毒的自来水中鉴定出1000余种有机物,其中有20种为确认致癌物,23种为可疑致癌物,18种为促癌物,56种为致突变物。

在这些对人和动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副产物中主要是三卤甲烷、卤代乙酸和高溴根离子。

三卤甲烷中90%是三氯甲烷,其次是四氯化碳、一溴二氯甲烷、三溴甲烷、二溴一氯甲烷。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TCM TCAN MCAN DCBM
50 55 55 50
31 27 4 45
118 82 77 129
83 47 50 48
27 35 4 27
83 108 75 83
47 73 48 47
DCAN
DCP MBAN CP DBCM BCAN TCP IS TBM DBAN
55
50 50 55 65 70 60 55 65 60

四、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控制
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控制出水中DBPs的方法一般有三类:
一是DBPs前驱物的控制:即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去除DBPs 前驱物,常用的方法有混凝、吸附、化学氧化、膜过滤等;
二是形成过程的控制,即在消毒过程中改变消毒剂的种类、投加量或 调节消毒过程中的某些条件来降低DBPs的形成;
27
27 10 27 32 10 27 9 38 10
82
83 119 82 208 155 97 123 252 199
47
47 40 47 129 74 61 41 173 118
20
3 10 35 45 20 3 9 43 8
74
91 121 117 129 74 125 121 173 118
水中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及生成势的控制

LOGO
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念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控制
2
3 4

一、 基本概念
消毒的概念: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灭活水中病体,使水的微生物
学指标满足人类健康要求的技术,称为消毒。
无机-DBPs:氯化消毒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DBPs,因此人们试图寻找一 种DBPs生成量相对较小的替代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和臭氧(O3)被认为是 最有前途的替代消毒剂,但是ClO2及其副产物亚氯酸盐(ClO2-)和氯酸盐 (ClO3-)会影响人体造血功能;O3本身就对人体有害,且极易分解,其副产 物溴酸盐(BrO3-)也具有致癌性。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对饮用水实施加消毒剂消毒的目的在于消灭水中的病原体,防止介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经消毒后的水中除含有微量的消毒剂外,还可以产生许多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简写为DBPs)。

长期以来人们对DBP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DBR的成分、毒性、流行病学、饮用水中的污染状况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目的是寻求一种理想的消毒剂,使它在有效的消灭病原体的同时,对人类产生的化学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下面就国内外近几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1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自1974年Rook和Bellar等人发现,饮用水加氯消毒可以产生三卤甲烷(THMs)后,人们对DBP的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DBPs。

有上百种物质,据文献报道除THMs外,还可以形成卤乙酸(HAAs)、卤乙腈(HANs)、卤代酮类(HK)、三氯乙醛,水合氯醛(CH)、三氯硝基甲烷,氯化苦(CP)、氯化腈(CNCl-)、氯酚、甲醛、氯酸盐(C103-)、亚氯酸盐(ClO2-)、溴酸盐(BrO3-)等等。

过去常用的消毒剂为液氯,目前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等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也在广泛应用,使用不同的消毒剂其DBPs不同,液氯作为饮用水中的消毒剂在全世界应用的时间最久、范围最广泛,通常它以次氯酸(HOCl-)或次氯酸盐(OCl一)的形式存在,当水中有溴离子时,可以氧化溴离子为次溴酸(HOBr-)或次溴酸盐(OBr一),次氯酸和次溴酸均可以与水中有机物作用产生DBPs,包括THMs、HAAs、HANs、HK、CH、CP,每类物质中含有不同组分的化合物(见表1),其中THM、HAA、HAN为主要的副产物;氯胺作为第二大消毒剂,与液氯相比可以明显的降低上述DBPs的含量,但是可以导致CNCl和亚硝酸盐的生成;臭氧可以氧化水中的有机物产生非卤代DBPs,如酮类、羧酸和醛类化合物,以甲醛为主,它还可以直接与溴离子反应产生BrO,如果水中同时存在有机物和溴离子时,臭氧可以氧化溴离子为次溴酸,丽导致溴代DBPs的生成,如溴仿;二氧化氯不直接产生有机卤代DBPs,主要的DBPs为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其消毒剂本身的分解作用大于它与水中有机物的反应。

饮用水深度处理05-消毒及其副产物

饮用水深度处理05-消毒及其副产物
第3节 其他消毒方法
一、二氧化氯消毒
1.二氧化氯特点 •ClO2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 •极不稳定,气态和液态ClO2均易爆炸,故必 须以水溶液的形式现场制取,即时使用。 •易溶于水,溶解度是氯的5倍。在水中以溶解 气体存在,不发生水解。
第3节 其他消毒方法
一、二氧化氯消毒 二、臭氧消毒 三、其他
第2节氯消毒
第2节氯消毒
•氯氨消毒优点:水中含有有机物和酚时, 氯氨消毒不会产生氯臭和氯酚臭,可大大 减少THMs的产生,能保持水中余氯较久。 •氯氨消毒不足:作用缓慢,杀菌能力比自 由氯弱。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
•氯和氨的投加量视水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采用氯:氨=3:1‐6:1 •采用氯氨消毒时,一般先加氨,再加氯。
一.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1.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产生用加 氯的方法进行饮水的消毒,以达 到杀灭 水中的病原菌,防止通 过饮水而发生肠道传染.
由于氯消毒具有成本低、货源充足、投 加设 备简单、运行方便、杀菌效果显著 且能在管网中 保持持续性杀菌能力等优 点,一直被国内外各自 来水厂广泛使用。 但是氯化消毒在消除微生物污 染的同时, 也产生了大量的消毒副产物。
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 及腹痛」,部分会有轻微发烧、头 痛、肌肉酸痛、倦怠、颈部僵硬、 畏光、等现象。
Hepatitis(肝炎病毒)
(1) 呈圆球形。
(2) 直径为27‐29μm,
平均为28 μm。
(3) 传染性很强。
医学术语,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 体。人类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非甲 非乙型和丁型病毒之分。甲型肝炎病毒 呈球形,无包膜,核酸为单链RNA。乙 型肝炎病毒呈球形,具有双层外壳结构, 外层相当一般病毒的包膜,核酸为双链 DNA。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 炎病毒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指在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通常是由消毒剂与水中的有机或无机物质反应而生成的。

这些副产物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

三卤甲烷类(THMs)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副产物,其主要成分包括氯仿、溴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

这些化合物在饮用水中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值时,可能对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卤代乙酸类(HAAs)是另一种常见的消毒副产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三卤代乙酸、二卤代乙酸和卤代乙酸。

这些化合物可能对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且某些成分还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氯化副产物是当饮用水中的氯消毒剂与有机物质反应时产生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对肺部和呼吸系统有潜在的影响。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副产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副产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活必需品之一,所以水质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各国政府都有严格的水质标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消毒副产物指标。

1.氯化物氯化物是加氯化物消毒剂时产生的最常见和最熟知的消毒副产物之一。

氯化物是水中可溶解的氯离子。

它可以通过植物硝酸盐还原气相电导法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验。

2.二氯甲烷(CH2Cl2)二氯甲烷是另一种常见的消毒副产物,是由于氯与有机物反应而产生的。

二氯甲烷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对于公共饮用水,二氯甲烷的含量应低于0.01毫克/升。

二氯甲烷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检验。

3.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是另一种常见的消毒副产物,也是由于氯与有机物反应而产生的。

它比二氯甲烷更加有害。

三氯甲烷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肝脏损害和癌症等。

对于公共饮用水,三氯甲烷的含量应低于0.001毫克/升。

三氯甲烷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检验。

4.苯并[α]芘(BaP)苯并[α]芘是一种多环芳烃,是烟草燃烧和烤肉等过程中产生的。

苯并[α]芘与多个癌症类型有关,包括肺癌、喉癌和食道癌。

公共饮用水中的苯并[α]芘含量应低于0.0001毫克/升。

苯并[α]芘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

5.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除消毒副产物的方法。

它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氯、氯化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消毒副产物。

活性炭吸附法的原理是基于活性炭对于各种有机化合物的亲合性。

在实验室中,可以将水样通过活性炭床,并根据进入和出口的水样差异来检测消毒副产物的去除量。

总之,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副产物指标是确保人们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适当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含量,以确保水质安全。

英文翻译:The standard testing metho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are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human consumption. To achieve this, various countries have set strict standards of quality.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some common testing methods for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1. ChlorideChloride is the most common and well-known disinfection byproduct generated by chlorine disinfectant. Chloride is a soluble ion that can be measured with the plant nitrate reductase gas-phase conductometric method or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2. Dichloromethane (CH2Cl2)Dichloromethane is another common disinfection byproduct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of chlorine with organic matter. This chemical is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and for public drinking water, the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less than 0.01 mg/L. Gas chromatography is applied to measure dichloromethane concentration.3. Trichloromethane (CHCl3)Trichloromethane is a harmful disinfection byproduct,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of chlorine with organic matter. It is more toxic than dichloromethane and has an association with liver damage and cancer, among other health hazards. Public drinking water should have a concentration of trichloromethane lower than 0.001 mg/L. Gas chromatography is used to test trichloromethane.4. Benzo[a]pyrene (BaP)Benzo[a]pyrene is a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roduced in tobacco combustion and grilling processes. It isconnected with various cancer types, including lung, larynx, and esophagus cancer. The concentration of benzo[a]pyrene in public drinking water should not exceed 0.0001 mg/L.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utilized to measure the BaP concentration.5.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Activated carb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removing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t can eliminate most of the chlorine, chloride, dichloromethane, and trichloromethane and other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The principle of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is based on the natural affinity of activated carbon to different organic compound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esting the removal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from water is to pass the sample through an activated carbon bed and compare the input and output concentrations of the contaminants.In conclusion, the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 are essential indicators of the safety of water consumption. Proper testing methods are critical in determining the levels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water to ensure safety for human consumption.。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研究进展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研究进展

Ke y w o r d s : D i r n k i n g w a t e r ;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b y - p r o d u c t s( D B P s ) ; T o x i c o l o g y ; He lt a h e f f e c t s
物会对 人体 的健 康产 生很 大 影 响 J 。D B P s 种类 繁 多 , n i t r i l e s , H A N s ) 和直接致诱变化合物 ( mu t a g e n X, M X) 与消 毒 时 间 、 环 境温 度 、 环境 有 机 物 水平 、 消 毒 剂种 类 等 。T H Ms 和 HA A s的含 量 占全 部 C D B P s的 8 0 % 以 密切 相关 。本 文从 D B P s 的 种类 、 毒性 与健 康 效 应 、 限 上 , 故 常被 作 为人 群 C D B P s暴 露 水 平 的 生 物 标
1 .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 院, 江苏省南京市 2 1 1 1 1 6 ; 2 . 句容市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D B P s ) 是天然有机物和饮用水 消毒剂反 应生成 的化合 物。该 文针对 氯 、 二氧化 氯和臭 氧 3种 消 毒方式产生 的消毒副产物 , 综述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 毒性 与健康效应 、 限量及分析方法方 面内容 , 并指 出饮用水与健康研究
r e s e a r c h s t u d i e s o n d i s i fe n c t i o n b y - p r o d u c t s( D B P s )a b o u t t h e i r c l a s s e s , t o x i c i t y a n d a d v e r s e h e a l t h e f f e c t - l i m i t a n d a n a l y t i c 的传播和暴发流行 中的有机 物与 氯消 毒使 用 的氯气 产 生 严重 损 害 人 体健 提供 了最重 要 的公共 健 康 措施 ¨ J 。消毒 副 产 物 ( d i s i n . 康 的三 卤 甲 烷 等 有 害 物 质 。 当 前 , 人 类 已 经 发 现 的 f e c t i o n b y - p r o d u c t s , D B P s ) 是 由天 然 的有 机 物 或 环境 有 C D B P s 多达 数百 种 , 包 括 三 卤 甲烷 类 ( T H Ms ) 、 卤代 乙 机污染 物 与消 毒 剂 发 生化 学 反应 后 生 成 的 , 这类 副产 酸类 ( H A A s ) 、 氯代 酮类 ( H K s ) 、 卤代 乙腈 类 ( h a l o a c e t o -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暴露对育龄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的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暴露对育龄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的

05
结论与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 四氯化碳对男性精液质量有负面 影响,尤其是对精子数量和活动
力。
消毒副产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 和一溴二氯甲烷可能会降低精子
浓度。
精液质量与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 物浓度呈负相关,尤其是长期暴 露在含有高浓度消毒副产物的水
中。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本研究仅关注了饮用水中的消毒 副产物对育龄男性精液质量的影 响,未考虑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
04
讨论与分析
消毒副产物对男性生殖系统的潜在风险
01
02
03
抗雄激素活性
消毒副产物中的一些化合 物可能具有抗雄激素活性 ,干扰男性生殖系统的正 常功能。
精子质量受损
一些消毒副产物可以导致 精子数量减少、活动力降 低和形态异常,从而影响 精液质量。
生殖系统炎症
一些消毒副产物可能引起 生殖系统炎症,导致精子 受损和精液质量下降。
,如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 人群的饮用水水质对精液质量的 影响,以制定更加针对性的预防
措施。
未来研究可探讨饮用水消毒副产 物对男性生殖系统其他方面的影 响,如睾丸功能、激素水平等。
预防与控制建议
加强饮用水消毒过程的监管,降低消 毒副产物的生成和释放。
定期检测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浓度 ,确保水质安全。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消毒方法,但紫外线照射 后水中的有机物会生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对细胞具有毒性 作用。
消毒副产物对生殖系统的毒性研究
三卤甲烷
一些研究表明,三卤甲烷具有生殖毒性,能够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功能。
卤乙酸
卤乙酸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有机化合物,能够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探讨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探讨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探讨【摘要】饮用水消毒是控制水中致病茵、保障人类安全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因此而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却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直接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本文探讨了近年来消毒副产物分析领域中常用的各种技术及检测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一、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概述1. 氯化消毒副产物水的加氯消毒技术是水处理技术发展历史上一个重大进展。

氯气消毒价格低廉、杀菌能力强,且持续时间长,多年来一直是饮用水消毒的首选药剂。

目前在氯化消毒的饮水中已经监测到300多种DBPS,包括THMS、卤乙酸、卤乙腈、卤代酮、三氯硝基甲烷、三氯乙醛等。

随着DBPS研究的多方面展开,越来越多的DBPS 的毒性被认识到,一些国家和组织也不断对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1)MX及其同系物。

尽管MX 在水中的浓度很低,但它能使TA100 菌株直接诱变,它的致突变性占饮用水突变活性的15%—57%,是现在已知的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中最重要的致突变性的物质。

(2)N-亚硝基二甲基胺。

NDMA 是一种不易挥发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各类食品及工业制品中,为大家所熟悉。

但它作为DBPs 存在于饮用水中是1998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被发现的。

由于对它的毒性也已广为研究,因此在水环境领域很快掀起了一股NDMA研究热。

现在的研究还不能确定NDMA 是怎么形成的,但要形成NDMA 需要3个条件,即氯、无机物和胺。

当用氯或氯胺给流动水消毒时,3种物质互相接触就会形成NDMA。

USEPA 认为这种物质在极低的浓度就会致癌。

2. 臭氧消毒副产物臭氧作为消毒剂的前景一度显得非常光明。

它不会产生像THMs之类的卤代消毒副产物,却产生了包括醛类、酮类、羧酸、酮酸、腈类以及无机卤氧化物等的一系列产物。

消毒时同样会产生有毒的副产物,当源水中Br- 的浓度稍高时,溴离子能取代氯离子主要生成溴代乙酸,溴代乙酸被认为比氯代乙酸具有更强的DNA损伤能力;另外溴酸盐具有强致癌性。

第六节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及其对健康影响

第六节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及其对健康影响

第六节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及其对健康影响第六节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及其对健康影响一、三卤甲烷1.来源存在于饮用水中,它们主要是原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氯化产物。

三卤甲烷(THM)(溴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氯仿)形成的速率和程度的增加与氯和腐殖酸的浓度、温度、pH和溴离子浓度有关。

在氯化处理的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是最常见的THM和主要的消毒副产物。

溴化物存在的情况下,首先生成溴化THM、此时三氯甲烷的浓度按比例降低。

水中大多数THM由于它们的挥发性,最后都转移到空气中。

就三氯甲烷而言,例如个体在淋浴时可暴露于来自氯化处理自来水中高浓度的三氯甲烷。

挥发性THM的总暴露量的贡献与来自以下四个方面的总暴露量不相上下:摄入饮用水、吸入从饮用水中挥发至室内空气中的THM,在淋浴和沐浴时的吸入及皮肤暴露。

摄入除食物以外,THM几乎都来自饮用水。

在那些室内通风率低,而淋浴和沐浴率高的国家,暴露于室内空气中挥发性THM是尤其重要的问题。

2.对健康的影响(1)氯仿:有足量的证据否定了氯仿的遗传毒性。

基于有限的人致癌性证据以及实验动物致癌充足证据,IARC将氯仿列为对人可能的致癌物(2B组)。

小鼠肝肿瘤的有分量的证据与诱导阀值机制一致。

虽然大鼠肾肿瘤也可能同样与阀值机制相关的结论似是而非,但这方面的有关数据存在某些局限性。

最普遍能观察到的氯仿毒效应是肝中心小叶区损伤。

单位剂量产生这些效应的严重性取决于动物品种、氯仿给药的媒质和给药方击。

(2)溴仿:在NTP生物测试中,溴仿诱导雄性和雌性大鼠中比较少见的大肠肿瘤有小量增加,但是,不诱导小鼠发生肿瘤。

许多溴仿遗传毒性的实验结果是模棱两可的。

IARC将DBCM列为第3组(不按对人的致癌性分类)(3)二溴一氯甲烷:在NTP生物测定中,DBCM诱导雌性,可能也有雄性发生小段肝脏肿瘤,但不诱导大鼠发生肝脏肿瘤。

已经开展多项DBCM遗传毒性研究,但理有的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JARC将澳仿列为第3组(不按对人的致癌性分类)(4)一溴二氯甲烷:IARC将BDCM列为第2B组(人可能致癌物),在多项体外和体内遗传毒性试验中,BDCM既给出阳性结果,又给出阴性结果,在NTP生物测试中,BDCM诱导雌、雄性大鼠和雄性小鼠发生肾脏腺瘤和腺癌,雌、雄性大阪发生少见的大肠肿瘤(腺瘤性息肉和腺癌)、雌性小鼠发生肝细胞腺瘤和腺癌。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副产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副产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
消毒副产物是指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氯或其他消毒剂与水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消毒副产物指标是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浓度进行监测和控制的重要依据,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常见的消毒副产物包括三氯甲烷(CHCl3)、二氯甲烷
(CH2Cl2)、氯仿(CHCl3)、四氯化碳(CCl4)等,它们是由于氯与有机物反应生成的。

此外,氯酸盐(ClO3-)、氯醛(CHCl2)以及另一类卤代酸(如氯乙酸、二氯乙酸等)也是常见的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指标的检验方法可以采用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以下是这些方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光度法:使用光度计或比色计,测量消毒副产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通过与标准曲线相对应得出浓度结果。

2. 气相色谱法:将水样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分析消毒副产物。

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常用于测定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消毒副产物。

3. 液相色谱法:将水样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后,通过液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分析消毒副产物。

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消毒副产物的测定,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

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还需严格控制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等环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饮用水标准,设定合理的限量要求,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消毒副产物指标的检验方法包括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测定饮用水中各类消毒副产物的浓度,从而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控制工艺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控制工艺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控制工艺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应用于工农业中,对应的水源被污染程度增加。

本文主要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常见的种类和产生的危害进行介绍,结合当前饮用水消毒情况分析常用的消毒副产物控制工艺,希望为实际饮用水消毒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危害;控制工艺引言众所周知,水中含有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各类有机物,在对水源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消毒剂可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消毒副产物(DBPs),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其中饮用水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数量、种类与水质、所使用消毒剂种类以及所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使用含氯元素的消毒剂会产生氯仿、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如果使用含有二氧化氯元素的消毒剂,会产生氯酸盐、亚氯酸盐等消毒副产物。

一、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危害(一)种类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最常用的消毒剂为液氯,这类消毒剂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一般以次氯酸盐、次氯酸的形式存在,当其与水中的溴离子接触时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次溴酸或者次溴酸盐,且与水中有机物反应产生三卤甲烷、卤乙酸以及卤代酮类等多种消毒副产物。

氯胺作为常用的第二大消毒剂,与液氯所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相比较,其含量有所降低,主要包括亚硝胺、卤代氰、卤酰胺等消毒副产物。

另外,臭氧与水中酮类、醛类等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非卤代消毒副产物,且与水中溴离子发生反应产生嗅代消毒副产物。

(二)危害1.三卤甲烷饮用水中被检测出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其中以氯仿为主的三卤甲烷被公认为对动物有致癌的危害,比如动物长期处于高剂量一溴二氯甲烷、氯仿中会导致肾癌、肝癌;三溴甲烷、二溴一氯甲烷等会引发动物肠肿瘤[1]。

2.卤乙酸通过动物实验可以了解到,卤乙酸中的二氯乙酸对生殖发育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会导致癌症,并且卤乙酸中的三氯乙酸会影响肝、肾、脾脏等。

与具有挥发性、低沸点的三卤甲烷相比较,卤乙酸的沸点更高、致癌风险更大,在细胞增殖、死亡修复过程中诱发癌症。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现有饮用水的安全日益重视和关切,对水质的健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种健康性主要指的是水中不含微生物和导致生理副作用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水的外观应无明显的混浊,颜色、气味、温度均无异常。

19世纪末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水质与健康直接联系起来,正是认识到严重危害生命的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是微生物通过饮用水传播的,因此对饮用水消毒就显得重要和必要了。

饮用水消毒的基本目的是使饮用水中不含有活的致病微生物,以便达到安全饮用的卫生要求。

1我国饮用水消毒的现状与方法饮用水消毒的方法有多种,但氯消毒仍是我国目前城市给水的重要净水工艺。

氯化消毒自1980年问世以来,在杀灭水中微生物,防止水介疾病的传染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随着水污染的日益加剧,治水所需的消毒剂越来越多。

氯作为消毒剂使用的同时,也有其副作用。

氯在氧化去除或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会通过取代反应与有机物结合生成卤代有机物。

这些卤代有机物经过动物试验证明是有致突变或致癌活性的。

氯的加注量越高,加注点越在前面,产生的卤代有机物也越多,副作用也越大。

20世纪70年代,氯化消毒副产物相继在自来水中被检出,氯化消毒工艺的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为避免氯消毒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卤代有机物,目前的解决途径:一是设法降低水中形成卤代有机物前体;二是采用其他非氯消毒剂如二氧化碳、臭氧、紫外线等消毒;三是去除氯消毒后水中形成的卤代有机物。

总的来说,如何合理选择消毒剂,提高供水水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给水工程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太原市现有6个水厂,水源均为地下水,投药方式为后加氯处理。

表1反映的水质数据均符合GB 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而且CHCl3和CCl4的含量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水质准则第30条和第3条的要求。

尽管如此,国家环保部门多年监测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导致水源水质普遍恶化,尤其是城市水源更为突出。

据统计,上海自来水公司检出700余种有机污染物,天津自来水公司检出200余种,而有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都是严重的。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化学特征与毒性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化学特征与毒性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化学特征与毒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饮用水安全问题成为公众的焦点。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相关部门会在处理过程中加入消毒剂,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然而,消毒剂的使用也会产生一系列消毒副产物(DBPs),它们的化学特征与毒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化学特征与毒性进行了广泛探讨。

在现有的研究中,已发现多种消毒副产物,如卤代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含氧有机物等。

这些消毒副产物的含量通常较低,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化学特征与毒性之间存在密切。

一般来说,消毒副产物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关。

例如,某些含氯消毒副产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对细胞造成损伤;而某些含氮消毒副产物则具有基因毒性,可能诱发细胞恶性病变。

研究显示,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其他毒性效应。

急性毒性主要表现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消毒副产物后,人体出现的中毒症状;慢性毒性则表现在长期饮用含有消毒副产物的水后,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的损害;其他毒性效应则包括致畸、致突变、免疫毒性等。

为了确保饮用水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应加强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检测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通过改进水处理工艺和优化消毒剂使用方案,降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加强对公众的饮用水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化学特征与毒性的研究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减少消毒副产物对人体的危害,需要深入研究消毒副产物的化学特征与毒性机理,优化水处理工艺,加强饮用水安全监管和风险评估。

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在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摘要:本文针对煤矿区城市大气PM10的物理化学特征和毒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PM10的产生原因、含量、分布等进行分析,探讨了PM10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并介绍了目前针对PM10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水的消毒名词解释

水的消毒名词解释

水的消毒名词解释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不幸的是,许多地区的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各种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这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水消毒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水消毒相关的名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1.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可以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

当受污染的水被人们使用或饮用时,传染病就有可能通过口腔、消化道进入人体。

2. 水源污染:水源污染是指水体受到了来自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等因素的污染,使其含有有害物质。

例如,废水排放可能含有化学品、重金属、细菌和寄生虫等,这些物质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消毒:消毒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处理过程,以杀灭或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使水达到安全用水标准的过程。

消毒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步骤。

4. 消毒副产物: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许多不想要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消毒副产物。

常见的消毒副产物包括三氯甲烷、溴酸盐和氯酸盐等,这些物质的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5. 氯消毒: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水消毒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氯化物通常被添加到水中,将其转化为游离氯,游离氯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6.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另一种常用的水消毒方法。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够破坏细胞膜,杀死微生物。

臭氧消毒在某些情况下比氯消毒更有效,因为它不产生氯消毒副产物。

7.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短波长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方法。

紫外线能够破坏这些病原体的核酸,从而阻止其繁殖和感染。

然而,紫外线消毒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水,因为紫外线无法消除水中的化学物质。

8. 灭菌: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其不再具有感染能力。

在水消毒过程中,灭菌是一个关键目标,以确保消毒后的水是安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指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化学物质。

这些副产物是由消毒剂(如氯、臭氧、二氧化氯等)与水中存在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反应而形成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简要解释:
1.氯代酸:当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时,可能会生成氯代酸
(如三氯甲烷、二氯乙酸等)。

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潜在的
致癌物。

2.高氯酸盐:高氯酸盐(如氯酸钠、氯酸钾)是使用臭氧
进行水处理时的副产物。

高氯酸盐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毒性。

3.氯胺类化合物:当氯与含氨化合物反应时,会生成氯胺
类化合物(如氯胺、二氯胺等)。

这些化合物在饮用水中的
浓度越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越大。

4.总三卤甲烷:总三卤甲烷是指多种三卤甲烷类物质的总
和,包括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

它们是氯与有机物反应后
的副产物,有些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通常会经过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其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水质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副产物。

如果对特定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有更详细的了解需求,建议参考相关的科学研究、法规要求或专业机构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