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诊断学-名词解释汇总

诊断学-名词解释汇总

诊断学-名词解释汇总来源:网络1. 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 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3.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4.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5.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的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6. 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7. 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8. 系统回顾:指各系统疾病均有其各自的特有症状,初学者必须按系统逐一询问,以便了解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疾病.9. 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10. 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11. 中枢性发热:炙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使体温升高,称为.12.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13.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14.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15. 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称症状.16. 体征(sign):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称体征.17. 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18. 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19. 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20. 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21. 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22.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23.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24. 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25. 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26. 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27. 血尿(hematuria):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28. 少尿(oliguria):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29. 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polyuria).30. 尿三杯试验:患者一次排尿,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 若第一杯尿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31. 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32. 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33. 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34.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35. 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36.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37. 低热:体温在37.3~38摄氏度.38. 高热:体温在38~40摄氏度.39. 超高热:体温在41摄氏度以上.40. 放射痛:某一器官有病变.除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还可防射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相应体表出现疼痛感觉.41. 绞痛:反腐剧烈疼痛及缓解交替出现.42.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43. 恶心:指上腹部一种特殊不适的主观感觉.44. 柏油便: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45.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便的检查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46. 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通过体格检查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47. 视诊(inspection):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48. 触诊(palpation):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49. 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50. 清音:频率约为100-128次/震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叩诊音.51. 听诊(auscultation):听诊是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52. 生命征(vital sign):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53. 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时,体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规律性,称为热型.54. 嗜睡(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55. 意识模糊(confusion):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力下降,出现定向力障碍,常伴有错觉和幻觉,思维不连贯.56. 昏睡(stupor):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须强烈刺激方能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昏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消失,但生理反射存在.57. 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脑功能活动失调状态,其特点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伴有错觉和幻觉,烦躁不安, 言语紊乱.可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颠茄类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58. 被动体位(positive position):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59. 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60. 蹒珊步态(waddling gait):走路时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见于佝楼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61. 体型(habitus):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状态等.62. 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63. 满月面容(moon facies):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呈多血质表现,常有座疮,唇可有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64. 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故称.65. 间歇性破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病人行走过程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软弱无力,而被迫停止行进,需小憩后方能继续走动. 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66.慌张步态(festinating gait):起步困难,起步后小步行走,双脚擦地,身体前倾,越走越快,有难以止步之势,双上肢缺乏摆动动作,见于震颤麻痹.67. 斑疹(maculae):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68. 丘疹(papules):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69. 斑丘疹(maculopapulae):在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为斑丘疹,见于猩红热、风疹及药疹等.70. 荨麻疹(urticaria):又称风团,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苍白或淡红,消退后不留痕迹,是皮肤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见于异性蛋白性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虫咬伤等.71. 玫瑰疹(roseolas):常于胸腹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直径多为2~3mm)、圆形斑疹,压之退色.这是对伤寒和副伤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皮疹.72. 瘀点(petechi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2mm者,称为瘀点.73. 紫癜(purpur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74. 瘀斑(ecchymosis):皮下出血斑点直径>5mm者,称为瘀斑.75. 血肿: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者称为血肿.76. 蜘蛛痣(spider angioma):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77. 肝掌: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78. 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照射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立即恢复,称为.79. 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两眼,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反应,正常当一侧瞳孔受光刺激,另一侧也立即缩小,称为.80. 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1.Louis(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夹角.82. 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3. 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4. 肩胛线(scapular line):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5. 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86. 肩胛下角:肩胛骨的最下端称为肩胛下角.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此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87. 肋脊角(costospinal angle):由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称为肋脊角.此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88. 肋膈窦(sinus phrenicocostalis):胸膜腔内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约有两三个肋间高度.由于其位置低,当深吸气时也不能完全被扩张的肺所充满.89. 皮下气肿(subcutaneous emphysema):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皮下气肿.以手按压可出现埝发感或握雪感.90. 桶状胸(barrel chest):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状.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o.肋间隙增宽且饱满.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见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亦可发生于老年或矮胖体形者.91. 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在前胸壁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肥大隆起,形成串珠状,称.92. 漏斗胸(funnel chest):若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使胸廓呈漏斗状,谓之漏斗胸.93. 鸡胸( pigeon chest):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侧壁肋骨可凹陷,称为鸡胸.94. 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气时气体入肺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吸气时间延长,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同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95.Cheyne-Stokes(潮式呼吸)呼吸: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快,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每一周期持续30s至2min不等,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5~30s96. 腹式呼吸: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大,故称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97. 胸式呼吸:呼吸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称为胸式呼吸,多见于女性.98. 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99. 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100.Litten现象:Litten现象又称膈波影,是借光线照射显示膈肌移动的一种方法.检查时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光源置于被检查者的头部或足部,检查者位于光源的对面或侧面,视线与被检查者前腹壁取平.被检查者吸气时可见一条狭窄的阴影由腋前线第7肋间向第10肋间移动:呼气时阴影由下而上移动回归原位.此现象系膈肌随呼吸而上下移动所致,正常人移动范围为6cm,其变异的临床意义同肺下缘移动度.101.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为排出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调整酸碱平衡,可出现深而快的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102.Biots(间停呼吸)呼吸:Biots呼吸又称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数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歇短时间后又突然开始有规律地呼吸,如此周而复始.103. 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音时产生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振动,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故又称为触觉震颤 (tactile fremitus).根据其振动的增强或减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104. 间接叩诊(indirect percussion):检查者一手的中指第1和第2指节作为扣诊板,置于欲叩诊的部位上,另一手的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以垂直的方向扣击于扳指上,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发出的声音.该法目前应用最为普遍.105. 直接叩诊(direct percussion):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胸壁进行扣击,从而显示不同部位叩诊音的改变.106.Garland三角区:胸腔积液时在Damoiseau曲线与脊柱之间可扣得一轻度浊鼓音的倒置三角区,称为Garland三角区.107. 肺下界移动范围:受检者分别作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的两个最高和最低肺下界的之间的距离即.108. 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是由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109. 支气管呼吸音(bronchial breath sound):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的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将舌抬高后经口腔呼气时发出的'ha'的音响,该呼吸音强而高调,吸气时相较呼气相短.110. 管样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111.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 sound):是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呼吸音.音调较高且较响亮. 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管样性质少些和呼气相短些,在吸气和呼气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112. 齿轮呼吸音:由于肺脏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引起断续性呼吸音,因伴短促的不规则间歇,又称齿轮呼吸(cogwheel breath sound)音.常见于肺炎、肺结核等.但应与因寒冷、疼痛或精神紧张所致的断续性肌肉收缩时的附加音相鉴别,后者与呼吸运动无关.113. 啰音(rale):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adventitious sound),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湿啰音和干啰音.114. 湿啰音(moist rales):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bubble sound).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crackles).115. 干啰音(rhonchi):亦称为哮鸣,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呼吸附加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 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116.Velcro啰音: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吸气后期出现的细湿啰音,其音调高,近耳颇似撕开尼龙扣带时发出的声音,谓之Velcro啰音.117. 捻发音(crepitus):是一种极细小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多在吸气末易听到.听诊时好象在耳旁用手指捻搓一来头发所产生的声音, 故称捻发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存在而互相粘着陷闭,在吸气时被气流冲开而产生的高音调、高频率的细小破裂声.118. 哨笛音:即高调干啰音(sibilant rhonchi),其音调高,其音频率可达500Hz以上,呈短促的'zhi-zhi'声或带音乐性.用力呼气时其音质常呈上升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119. 鼾音:即低调干啰音(sonorous rhonchi),其音调低,其音频率约为100~200Hz,呈呻吟声或鼾声的性质,多发生于气管或细支气管.120. 胸语音(pectoriloquy):胸语音是一种更强、更响亮和较近耳的支气管语音,言词清晰可辨,容易听及.常见于更大范围的肺实变区域.有时在支气管语音尚未出现之前,即可查出.121. 胸膜摩擦音:正常胸膜表面光滑,在胸膜腔内有微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无摩擦音响.当胸膜有炎症或其他因素使表面变粗糙,呼吸时可听到两层胸膜摩擦的声音,称为胸膜摩122. 呼气性呼吸困难: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呼出不畅,呼气需要用力,从而引起肋间隙膨隆,因呼气时间延长,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123. 猫喘:震颤是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此震颤与猫在安逸时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称.124.GrahamSteel杂音:二尖瓣狭窄造成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在肺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称Graham Steell杂音.125. 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126. 重叠型奔马律:为舒张早期和晚期奔马律在快速性心率或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时在舒张中期重叠出现引起,使此额外音明显增强.127. 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各瓣膜开闭时产生的声音常沿血流方向传到体表,听诊最清楚的部位称为.128. 大炮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分离,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可使第一心音增强,称大炮音.129. 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主要代表左室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而形成心尖搏动.130. 负性心尖搏动: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称负性心尖搏动.131.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抬举性搏动是指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扩大,为左室肥厚的体征.132. 脉搏短绌:在心脏听诊时,同时测定心率和脉搏,若脉率少于心律,这种脉搏脱落的现象称.133. 心率:指每分钟心搏次数.134.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135. 期前收缩:指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136. 二联律:期前收缩规律出现,可形成联律.如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二联律.137. 心音分裂:第一心音或第二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之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时其分裂为两个声音,即称心音分裂.138.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房间隔缺损时,吸气时血量回流多,分流少;呼气时血量回流少,分流多,右室排血量及时间大致稳定,第二心音分裂几乎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的时间距相对固定,故称.139. 额外心音:指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心音,但与心脏杂音不同.140. 开瓣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又称,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0.07秒,听诊特点为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 见于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早期血液自左房迅速流入左室时,弹性尚好的瓣叶迅速开放后又突然停止所致瓣叶振动引起的拍击样声音.141. 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142.Austin Flint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由于主动脉血液返流,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增加,故二尖瓣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因此,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称Austin Flint杂音.143. 无害性杂音:在颈根部近锁骨处甚至在锁骨下(尤其是右侧)可出现连续性柔和杂音,系颈静脉血液快速回流产生,又称颈静脉营营声.以手指压迫颈静脉,使血流暂时中断,杂音即消失.还有在正常儿童及青年,锁骨上可有轻而短的收缩期杂音,当双肩向后高度伸张可使杂音消失.该杂音发生原理尚不明确,可能来144. 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 knock):缩窄性心包炎时,可在第二心音后约0.1s处出现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这是由于心包增厚,在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限,被迫骤然停止,使室壁振动产生此声音.145. 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146. 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147. 周围血管征:指是在某些疾病条件下检查周围血管时所发现的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统称为.148. 奇脉:正常人吸气时由于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环血流量也增多,因而左心搏出量无明显变化.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影响右心排血量,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形成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故又称“吸停脉”.明显的奇脉触诊时即可检知,不明显的可用血压计检测,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10mmHg以上.149.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比.150. 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鼓型胸件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151.Duroziez 双重杂音:以听诊器鼓型胸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即Duroziez杂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152. 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人心律规则,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吸改变的心律: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称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153.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暗红,口唇轻度发绀,称二尖瓣面容.154. 二尖瓣型心:左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时,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形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为二尖瓣型。

诊断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诊断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1、症状symptom: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表现。

2、体征sign:指医师或其它人客观检查到底表现。

3、症状学symptomatology: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4、发热fever: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5、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6、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

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肺炎等。

7、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8、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肺结核、风湿热、支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9、水肿edema: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

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常为凹陷性);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呈局部水肿;发生于体腔称为积液。

10、咯血hemopytsis: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11、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2、便血hematochezia: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

13、柏油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亚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为柏油便。

最新临床检验名词解释及答案

最新临床检验名词解释及答案

临床检验名词解释及答案名词解释(1)透明小体(2)血清(3)尿液干化学检查(4)hCG(5)弹力纤维(6)漏出液(7)胃蛋白酶(8)羊水泡沫试验(9)核异质(10)脱落细胞涂片固定(11)巴氏细胞(12)细针吸取细胞学(13)精密度(14)镜下血尿(15)饮食性糖尿(16)尿管型(17)脑脊液IgG指数(18)低色素性红细胞(19)白色血栓(20)抗体(21)粪便隐血(22)精子活动力(23)阴道分泌物(24)泪白蛋白(25)血浆(26)尿液湿化学检查(27)夏科一莱登结晶(28)渗出液(29)内因子(30)染色体病(31)角化不良(32)脱落细胞涂片带湿固定(33)异形间皮细胞(34)R-S细胞(35)诊断灵敏度(36)乳糜尿(37)一过性糖尿(38)尿沉渣检查(39)脑脊液IgG合成率(40)血细胞比容答案:1.为根尖囊肿患者的唾液沉淀物中检出的细小线粒状或弧形小体。

2.未加抗凝剂的全血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析出的上清液。

3.尿液分析仪对含有多个试剂垫的干化学试带与尿液中相应化学成分反应后所发生的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颜色的深浅和尿标本中各成分成正比关系。

4.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性腺发育的蛋白类激素,存在于孕妇的血液、尿液、初乳、羊水和胎儿体内。

5.为粗细均匀、细长、弯曲、折光性强、轮廓清晰的丝条状物,无色或呈微黄色,由小支气管壁、肺泡壁或血管等坏死组织脱落所形成。

见于肺脓肿、肺癌等患者。

6.为非炎症性积液,其形成常见原因为:①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少时,如肾病伴蛋白大量丢失、重度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化、重症贫血等,一般血浆白蛋白<25g/L时就有出现浆膜腔积液的可能。

②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如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栓塞、肿瘤压迫)、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和晚期肝硬化等。

③淋巴回流受阻:如淋巴管被丝虫阻塞或者淋巴管被肿瘤压迫等,这些胸腔、腹腔积液有可能是乳糜样的。

临床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临床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临床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肺部检查以二版教材内容为准1、Kussmaul呼吸:答案: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为Kussmaul呼吸。

出处:P111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视诊呼吸深度变化评分要点: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深长的呼吸2、潮式呼吸答案: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直至呼吸停止片刻(约5-30秒),再开始上述周期性呼吸,形成如潮水涨落的节律,称为潮式呼吸。

是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以及左心衰竭共同作用的结果。

出处:P111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视诊呼吸深度变化评分要点: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直至呼吸停止片刻(约5-30秒),周期性呼吸3、比奥(Biot)呼吸答案:即间停呼吸。

有规律的深度相等的呼吸几次之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深度相同的呼吸,周而复始。

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临终前的危急征象。

出处:P112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视诊呼吸深度变化评分要点:有规律的深度相等的呼吸几次之后,突然停止呼吸,周而复始4、触觉语颤答案:检查者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平贴于病人胸壁两侧对称部位,让病人用低音调拉长说“一”字或重复发“一、二、三”字音,这时检查者的手掌所感觉到的震动,称为触觉语颤。

出处:P113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触诊触觉语颤评分要点:两手掌贴于病人胸壁两侧对称部位,让病人用低音调拉长说“一”字或重复发“一、二、三”字音,手掌所感觉到的震动5、肺下界移动度答案:叩诊时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后,嘱病人深吸气后屏住呼吸,重新叩出肺下界,用笔标示之;再嘱病人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肺下界,用笔标示之。

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正常人为6-8cm。

出处:P116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肺部定界叩诊评分要点: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线上,深吸气与深呼气肺下界之间的距离6、啰音答案:伴随呼吸音的附加音。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850152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850152

1. 问诊:即病史采集,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土座征丄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3. 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以及持续时间。

4. 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5. 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

口^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

7.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 - 40乜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 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无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无,但都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以 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波状热。

10. 水肿:人体蛆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绢织肿胀称为水肿。

11. 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12. 牵涉病: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13. 发纹:又称紫紺,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4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 现发紺,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5.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 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 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 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诊断学(名解+填空+简答+论述+重点+回顾)

诊断学(名解+填空+简答+论述+重点+回顾)

诊断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发热:致热源作用于抗体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2、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远曲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形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可随尿排出,尿中多量出现是肾脏病变的主要特征。

3、脉搏短绌:当心房颤动时,脉率少于同时测定的心率的脉搏脱落现象。

4、主诉:患者本次就诊感受最明显、最重要的症状或体征,也即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5、啰音:呼吸音之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音。

6、镜下血尿: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平均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

7、发绀: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的现象。

8、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9、紫癜:皮下出血直径为3~5mm。

10、黄疸: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并渗入组织,使巩膜、皮肤和黏膜等发生黄染的现象。

11、人工对比: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12、移动性浊音:因体位不同而产生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可见,是检查腹腔内有无积液的重要方法。

13、肺野:含有空气的肺组织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

14、症状:机体在患病状态下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病人的主观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15、脑膜刺激征:脑膜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可刺激脊神经根使相应的肌群发生痉挛,当牵扯到这些肌肉时被检查者出现防御反应。

16、三凹征:在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的凹陷。

17、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或杆状核以上的幼稚粒细胞增多超过5%。

18、病理反射: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9、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大于100mg/L或150mg/24h时,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

20、呼吸困难: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

21、心脏杂音: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出现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

发热名词解释1.发热〔fever〕2.稽留热〔ontinued fever〕3.弛*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5.波状型〔undulant fever〕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问答题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顶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屡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假设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趋高热41℃以上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响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上下、频度、诱因;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③多系统病症询问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⑤诊治经过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病理情况下尿中常见的管型及其临床意义
2.病理性蛋白尿产生的机制
3.简述尿管型形成的条件
4.简述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5.病理情况下粪便颜色与性状有哪些改变(举例4种)
6.梗阻性黄疸与溶血性黄疸的粪便有何变化
7.病理情况下痰液颜色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8.简述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三)肝肾功能检测
5.水肿分几度,如何分
6.全身淋巴结肿大见于哪些病
(三)头颈部
1.扁桃体肿大是如何分度的
2.甲状腺肿大是如何分度的
3.甲状腺肿大见于哪些疾病
4.颈部淋巴结肿大见于哪些疾病
(四)胸部
1.试述触觉语颤增强见于哪些疾病,其发生机制如何
2.何谓管状呼吸音,常见于哪些疾病
3.试述干啰音和湿啰音的形成机制和各自的特点
21.试述右心衰竭的体征
(五)腹部
1.右心功能衰竭时应出现哪些体征
2.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体格检查发现
3.试述肝脏触诊内容有哪些
4.试述脾脏触诊内容有哪些
(六)脊柱与四肢
1.试述腰椎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
2.简述杵状指的特点及发生机制
(七)神经系统
1.试述共济失调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2.如何进行浅感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2.简述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3.简述肝源性水肿的形成机制及临床特点
(三)呼吸系统症状
1.观察痰量和痰的性质有何临床意义
2.简述咯血和呕血的区别
3.简述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4.简述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的临床特点
5.简述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机制
(四)心悸
1.简述心悸的病因
(五)消化系统症状

大三上学期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重点全

大三上学期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重点全

1.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3.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4.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5.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6.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7.中枢性发热:炙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使体温升高,称为.8.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9.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10.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11.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12.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13.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14.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15.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16.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17.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18.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19.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20.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21.血尿(hematuria):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22.少尿(oliguria):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23.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polyuria).24.尿三杯试验:患者一次排尿,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 若第一杯尿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25.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26.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27.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28.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29.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30.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31.放射痛:某一器官有病变.除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还可防射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相应体表出现疼痛感觉.32.绞痛:反腐剧烈疼痛及缓解交替出现.33.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34.恶心:指上腹部一种特殊不适的主观感觉.35.柏油便: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36.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便的检查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37.嗜睡(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38.意识模糊(confusion):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力下降,出现定向力障碍,常伴有错觉和幻觉,思维不连贯.39.昏睡(stupor):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须强烈刺激方能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昏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消失,但生理反射存在.40.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脑功能活动失调状态,其特点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伴有错觉和幻觉,烦躁不安,言语紊乱.可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颠茄类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41.被动体位(positive position):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42.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43.蹒珊步态(waddling gait):走路时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见于佝楼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44.体型(habitus):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状态等.45.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46.满月面容(moon facies):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呈多血质表现,常有座疮,唇可有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47.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故称.48.间歇性破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病人行走过程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软弱无力,而被迫停止行进,需小憩后方能继续走动.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49.慌张步态(festinating gait)起步困难,起步后小步行走,双脚擦地,身体前倾,越走越快,有难以止步之势,双上肢缺乏摆动动作,见于震颤麻痹.50.斑疹(maculae):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51.丘疹(papules):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52.斑丘疹(maculopapulae):在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为斑丘疹,见于猩红热、风疹及药疹等.53.荨麻疹(urticaria):又称风团,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苍白或淡红,消退后不留痕迹,是皮肤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见于异性蛋白性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虫咬伤等.54.玫瑰疹(roseolas):常于胸腹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直径多为2~3mm)、圆形斑疹,压之退色.这是对伤寒和副伤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皮疹.55.瘀点(petechi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2mm者,称为瘀点.56.紫癜(purpur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57.瘀斑(ecchymosis): 皮下出血斑点直径>5mm者,称为瘀斑.58.血肿: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者称为血肿.59.蜘蛛痣(spider angioma):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60.肝掌: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61.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照射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立即恢复,称为.62.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两眼,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反应,正常当一侧瞳孔受光刺激,另一侧也立即缩小,称为.63.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64.皮下气肿(subcutaneous emphysema):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皮下气肿.以手按压可出现埝发感或握雪感.65.桶状胸(barrel chest):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状.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o.肋间隙增宽且饱满.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见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亦可发生于老年或矮胖体形者.66.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在前胸壁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肥大隆起,形成串珠状,称.67.漏斗胸(funnel chest):若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使胸廓呈漏斗状,谓之漏斗胸.68.鸡胸( pigeon chest):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侧壁肋骨可凹陷,称为鸡胸.69.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气时气体入肺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吸气时间延长,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同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70.Cheyne-Stokes(潮式呼吸)呼吸: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快,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每一周期持续30s至2min 不等,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5~30s.71.腹式呼吸: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大,故称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72.胸式呼吸:呼吸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称为胸式呼吸,多见于女性.73.Litten现象:Litten现象又称膈波影,是借光线照射显示膈肌移动的一种方法.检查时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光源置于被检查者的头部或足部,检查者位于光源的对面或侧面,视线与被检查者前腹壁取平.被检查者吸气时可见一条狭窄的阴影由腋前线第7肋间向第10肋间移动:呼气时阴影由下而上移动回归原位.此现象系膈肌随呼吸而上下移动所致,正常人移动范围为6cm,其变异的临床意义同肺下缘移动度.74.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为排出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调整酸碱平衡,可出现深而快的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75.Biots(间停呼吸)呼吸:Biots呼吸又称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数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歇短时间后又突然开始有规律地呼吸,如此周而复始.76.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音时产生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振动,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故又称为触觉震颤(tactile fremitus).根据其振动的增强或减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77.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是由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78.支气管呼吸音(bronchial breath sound):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的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将舌抬高后经口腔呼气时发出的"ha"的音响,该呼吸音强而高调,吸气时相较呼气相短.79.管样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80.支气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 sound):是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呼吸音.音调较高且较响亮.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管样性质少些和呼气相短些,在吸气和呼气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81.齿轮呼吸音:由于肺脏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引起断续性呼吸音,因伴短促的不规则间歇,又称齿轮呼吸(cogwheel breath sound)音.常见于肺炎、肺结核等.但应与因寒冷、疼痛或精神紧张所致的断续性肌肉收缩时的附加音相鉴别,后者与呼吸运动无关.82.啰音(rale):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adventitious sound),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湿啰音和干啰音.83.湿啰音(moist rales):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bubble sound).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crackles).84.干啰音(rhonchi):亦称为哮鸣,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呼吸附加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85.Velcro啰音: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吸气后期出现的细湿啰音,其音调高,近耳颇似撕开尼龙扣带时发出的声音,谓之Velcro啰音.86.捻发音(crepitus):是一种极细小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多在吸气末易听到.听诊时好象在耳旁用手指捻搓一来头发所产生的声音,故称捻发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存在而互相粘着陷闭,在吸气时被气流冲开而产生的高音调、高频率的细小破裂声.87.哨笛音:即高调干啰音(sibilant rhonchi),其音调高,其音频率可达500Hz以上,呈短促的"zhi-zhi"声或带音乐性.用力呼气时其音质常呈上升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88.鼾音:即低调干啰音(sonorous rhonchi),其音调低,其音频率约为100~200Hz,呈呻吟声或鼾声的性质,多发生于气管或细支气管.89.胸语音(pectoriloquy):胸语音是一种更强、更响亮和较近耳的支气管语音,言词清晰可辨,容易听及.常见于更大范围的肺实变区域.有时在支气管语音尚未出现之前,即可查出.90.胸膜摩擦音:正常胸膜表面光滑,在胸膜腔内有微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无摩擦音响.当胸膜有炎症或其他因素使表面变粗糙,呼吸时可听到两层胸膜摩擦的声音,称为胸膜摩91.呼气性呼吸困难: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呼出不畅,呼气需要用力,从而引起肋间隙膨隆,因呼气时间延长,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92.猫喘:震颤是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此震颤与猫在安逸时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称.93.Graham Steel杂音: 二尖瓣狭窄造成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在肺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称GrahamSteell杂音.94.奔马律: 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95.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各瓣膜开闭时产生的声音常沿血流方向传到体表,听诊最清楚的部位称为.96.大炮音: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分离,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可使第一心音增强,称大炮音.97.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主要代表左室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而形成心尖搏动.98.负性心尖搏动: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称负性心尖搏动.99.抬举性心尖搏动: 心尖抬举性搏动是指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扩大,为左室肥厚的体征.100.脉搏短绌:在心脏听诊时,同时测定心率和脉搏,若脉率少于心律,这种脉搏脱落的现象称.101.期前收缩: 指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102.二联律: 期前收缩规律出现,可形成联律.如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二联律.103.心音分裂: 第一心音或第二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之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时其分裂为两个声音,即称心音分裂.104.第二心音固定分裂:房间隔缺损时,吸气时血量回流多,分流少;呼气时血量回流少,分流多,右室排血量及时间大致稳定,第二心音分裂几乎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的时间距相对固定,故称. 105.额外心音: 指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心音,但与心脏杂音不同.106.开瓣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又称,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0.07秒,听诊特点为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见于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早期血液自左房迅速流入左室时,弹性尚好的瓣叶迅速开放后又突然停止所致瓣叶振动引起的拍击样声音.107.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108.Austin Flint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由于主动脉血液返流,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增加,故二尖瓣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因此,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称Austin Flint杂音.109.无害性杂音:在颈根部近锁骨处甚至在锁骨下(尤其是右侧)可出现连续性柔和杂音,系颈静脉血液快速回流产生,又称颈静脉营营声.以手指压迫颈静脉,使血流暂时中断,杂音即消失.还有在正常儿童及青年,锁骨上可有轻而短的收缩期杂音,当双肩向后高度伸张可使杂音消失.该杂音发生原理尚不明确,可能来110.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 knock):缩窄性心包炎时,可在第二心音后约0.1s处出现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这是由于心包增厚,在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限,被迫骤然停止,使室壁振动产生此声音.111.毛细血管搏动征: 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112.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113.周围血管征:指是在某些疾病条件下检查周围血管时所发现的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统称为. 114.奇脉:正常人吸气时由于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环血流量也增多,因而左心搏出量无明显变化.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影响右心排血量,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形成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故又称“吸停脉”.明显的奇脉触诊时即可检知,不明显的可用血压计检测,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10mmHg以上.115.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比.116.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鼓型胸件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117.Duroziez 双重杂音: 以听诊器鼓型胸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即Duroziez杂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118.窦性心律不齐: 正常人心律规则,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吸改变的心律: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称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119.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双颊暗红,口唇轻度发绀,称二尖瓣面容.120.二尖瓣型心: 左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时,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形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为二尖瓣型心.121.心力衰竭: 指在静脉回流无器质性障碍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122.板状腹(board-like rigidity):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由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123.揉面感(dough kneading sensation):结核性腹膜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渐,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导致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称揉面感或柔韧感,亦可见于癌性腹膜炎.124.反跳痛(rebound tenderness):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125.Murphy征阳性: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吸气)称Murphy征阳性,见于胆囊炎症.126.移动性浊音(shifting dullness):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病人移动体位时,液体因重力而移动,浊音区也随之变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127.腹膜炎三联征:急性腹膜炎时,出现的腹壁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称.128.肠鸣音(gurgling sound):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129.振水音(succession splash):胃内有多量液体及气体存留时可出现振水音,检查时患者仰卧,医生以一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130.杵状指:亦称鼓棰指,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131.指鼻试验:被检者手臂外展伸直,再以示指尖触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132.肌张力: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以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其肢体时感知的阻力作判断.133.共济失调: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有一定的肌群参加,这些肌群的协调一致主要靠小脑功能,此外,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锥体外系均参与作用,才能使动作准确协调,当上述结构发生病变,协调动作出现障碍,称为.134.感觉性共济失调:指鼻试验时小脑半球病变时同侧指鼻不准:如睁眼时指鼻准确,闭眼时出现障碍则为感觉性共济失调.135.浅反射: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136.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是通过深不感觉器完成的,故称.137.直接角膜反射:嘱被检者向内上方注视,工程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一侧角膜,正常时病人该处眼睑迅速闭合,称.138.间接角膜反射:如刺激一侧角膜时,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称为.139.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体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病况.。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第三章三、名词解释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1、问诊包括哪些容: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检查法三、名词解释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

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

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2、正常人体叩诊可出现哪些叩诊音?各主要出现在何部位?出现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鼓音:正常时空腔脏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巨大空洞、气胸和气腹等;过清音:见于肺气肿;浊音:为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时间较短的叩诊音;实音正常情况下见于叩击无肺组织覆盖区域的心脏或肝脏,谓之心或肝脏的绝对浊音区。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问诊:即病史采集,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3.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以及持续时间。

4.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5.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X f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

6.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

7.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T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 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T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1,但都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 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波状热。

10.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11.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12.牵涉痛: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弓丨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13.发组: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4.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 肺撒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完整)《诊断学》名词解释和简答仅供参考

(完整)《诊断学》名词解释和简答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1。

症状: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2。

管样呼吸音: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3。

牵涉痛:即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在体表某部位亦发生痛感或痛觉有关。

4.三凹征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升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

5。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部徐缓有力的搏动,可将手指指尖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的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是左心室肥厚的指征。

6.脑膜刺激征:为脑脊膜及神经根受刺激而引起的症状。

常见于颅内感染和珠血等。

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克匿格征(+)、布辛斯基征(+).7.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8。

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9.窦性P波:Ⅰ、Ⅱ、avF,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余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10。

文氏现象: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R—P间期逐步缩短,直到QRS波群脱漏,脱漏后的第一个P—R间期最短,然后逐渐延长,直到QRS波群再脱漏,如此周而反复11.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12.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参考值男:0~15 mm/1h末,女:0~20 mm/1h末13。

高蛋白血症:指血浆中的CM、VLDL、LDL、HDL等脂蛋白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14。

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15。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三、简答题1。

《诊断学》第9版名词解释汇总

《诊断学》第9版名词解释汇总

《诊断学》第9版名词解释汇总1.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3.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4.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5.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的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6.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7.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8.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9.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10.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11.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12.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13.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14.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15.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16.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 17.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18.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19.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20.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21.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1.视诊(inspection):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2.触诊(palpation):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3.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4.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5.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6.满月面容(moon facies):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呈多血质表现,常有座疮,唇可有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7.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故称.8.蜘蛛痣(spider angioma):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9.肝掌: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夹角.11.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12.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气时气体入肺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吸气时间延长,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同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13.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快,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每一周期持续30s至2min不等,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5~30s.14.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音时产生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振动,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故又称为触觉震颤(tactile fremitus).根据其振动的增强或减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15.肺下界移动范围:受检者分别作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的两个最高和最低肺下界的之间的距离即.16.湿啰音(moist rales):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bubble sound).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crackles).17.胸膜摩擦音:正常胸膜表面光滑,在胸膜腔内有微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无摩擦音响.当胸膜有炎症或其他因素使表面变粗糙,呼吸时可听到两层胸膜摩擦的声音,称为胸膜摩18.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19.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主要代表左室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而形成心尖搏动.20.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21.Austin Flint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由于主动脉血液返流,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增加,故二尖瓣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因此,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称Austin Flint杂音.22.无害性杂音:在颈根部近锁骨处甚至在锁骨下(尤其是右侧)可出现连续性柔和杂音,系颈静脉血液快速回流产生,又称颈静脉营营声.以手指压迫颈静脉,使血流暂时中断,杂音即消失.还有在正常儿童及青年,锁骨上可有轻而短的收缩期杂音,当双肩向后高度伸张可使杂音消失.该杂音发生原理尚不明确,可能来23.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 knock):缩窄性心包炎时,可在第二心音后约0.1s处出现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这是由于心包增厚,在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限,被迫骤然停止,使室壁振动产生此声音.24.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25.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26.周围血管征:指是在某些疾病条件下检查周围血管时所发现的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统称为.27.奇脉:正常人吸气时由于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环血流量也增多,因而左心搏出量无明显变化.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影响右心排血量,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形成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故又称“吸停脉”.明显的奇脉触诊时即可检知,不明显的可用血压计检测,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10mmHg以上.28.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人心律规则,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吸改变的心律: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称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29.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暗红,口唇轻度发绀,称二尖瓣面容.30.二尖瓣型心:左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时,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形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为二尖瓣型心.31.心力衰竭:指在静脉回流无器质性障碍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32.板状腹(board-like rigidity):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由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 33.反跳痛(rebound tenderness):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34.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当右心衰竭及心脏压塞引起肝脏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35.Murphy征阳性: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吸气)称Murphy征阳性,见于胆囊炎症.36.移动性浊音(shifting dullness):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病人移动体位时,液体因重力而移动,浊音区也随之变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37.腹膜炎三联征:急性腹膜炎时,出现的腹壁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38.肠鸣音(gurgling sound):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39.振水音(succession splash):胃内有多量液体及气体存留时可出现振水音,检查时患者仰卧,医生以一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40.杵状指:亦称鼓棰指,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41.共济失调: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有一定的肌群参加,这些肌群的协调一致主要靠小脑功能,此外,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锥体外系均参与作用,才能使动作准确协调,当上述结构发生病变,协调动作出现障碍,称为.42.浅反射: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43.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是通过深不感觉器完成的,故称.44.病理反射: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45.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体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病况.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2.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低限,通常称为贫血.3.漏出液: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淋巴回流受阻所致的非炎症性积液,称为.4.异常Q波:在左室面导联中,Q波正常时间不会超过0.04s,电压不超过统一到脸的四分之一,若Q波超过以上数值或出现粗钝,称.5.二尖瓣型P波:左房肥大时,P波增宽,时间大于或等于0.12s,此种P波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故称.6.过早搏动:也称期前收缩或早搏,由于窦房结以下某一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强,抢先发出一次搏动7.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过早搏动的前一个心动周期和后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相加,短于两个正常心动周期的时间8.完全性代偿间歇:过早搏动的前一个心动周期和后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相加,等于两个正常心动周期的时间9.阵发性心动过速:实际上是过早搏动的连续状态.当过早搏动连续三次或三次以上出现时,称为.1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房型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过快,不易判定其起源部位.1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当方式比例超过2:1以上时.12.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指在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之外,沿房室环周围还存在着附加的房室传导束(旁路).其主要危害是常可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可对本病进行彻底根治.。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问诊1.主诉(chief complaint):为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可初步反映病情状况,并给医生提供诊断线索。

2.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3.既往史(past history):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4.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包括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等。

症状学1.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2.体征(sign):指医生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3.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0C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0C。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4.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在390C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0C,但多在正常水平以上。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0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6.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7.水肿——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使组织肿胀。

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

8.心源性水肿——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

主要见于右心衰竭。

9.肾源性水肿——由于多种因素引起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

临床诊断学名解

临床诊断学名解

临床诊断学一一名词解释绪论1.症状(symptom) P2:引起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形态的改变。

2.体征(sign) p3:病人患病时,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征象发热3.发热(fever) P9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4.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P9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5.过热(hyperthermia) P10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是由体温调节、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障碍等导致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6.热型(fever type) Pll对发热者,按一定时间间隔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成线即为体温曲线,该曲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7.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Pll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C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l°Co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remittent fever)败血症热型pll体温常在39°C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C,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以及化脓性炎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9.间歇热(intermittent) P11-12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或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等。

10.波状热(undulant fever)反复发热pl2体温逐渐上升达39°C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

11.回归热(recurret fever) pl2体温急骤上升至39°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汇总

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汇总

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汇总1. 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 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3.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4.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5.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的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6. 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7. 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8. 系统回顾:指各系统疾病均有其各自的特有症状,初学者必须按系统逐一询问,以便了解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疾病.9. 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10. 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11. 中枢性发热:炙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使体温升高,称为.12.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13.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14.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15. 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称症状.16. 体征(sign):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称体征.17. 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18. 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19. 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20. 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21. 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22.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23.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24. 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25. 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26. 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27. 血尿(hematuria):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28. 少尿(oliguria):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29. 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polyuria).30. 尿三杯试验:患者一次排尿,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 若第一杯尿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31. 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32. 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33. 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34.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35. 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36.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37. 低热:体温在37.3~38摄氏度.38. 高热:体温在38~40摄氏度.39. 超高热:体温在41摄氏度以上.40. 放射痛:某一器官有病变.除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还可防射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相应体表出现疼痛感觉.41. 绞痛:反腐剧烈疼痛及缓解交替出现.42.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43. 恶心:指上腹部一种特殊不适的主观感觉.44. 柏油便: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45.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便的检查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46. 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通过体格检查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47. 视诊(inspection):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48. 触诊(palpation):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49. 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50. 清音:频率约为100-128次/震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叩诊音.51. 听诊(auscultation):听诊是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52. 生命征(vital sign):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53. 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时,体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规律性,称为热型.54. 嗜睡(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55. 意识模糊(confusion):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力下降,出现定向力障碍,常伴有错觉和幻觉,思维不连贯.56. 昏睡(stupor):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须强烈刺激方能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昏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消失,但生理反射存在.57. 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脑功能活动失调状态,其特点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伴有错觉和幻觉,烦躁不安, 言语紊乱.可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颠茄类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58. 被动体位(positive position):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59. 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60. 蹒珊步态(waddling gait):走路时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见于佝楼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61. 体型(habitus):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状态等.62. 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63. 满月面容(moon facies):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呈多血质表现,常有座疮,唇可有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64. 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故称.65. 间歇性破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病人行走过程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软弱无力,而被迫停止行进,需小憩后方能继续走动. 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66.慌张步态(festinating gait):起步困难,起步后小步行走,双脚擦地,身体前倾,越走越快,有难以止步之势,双上肢缺乏摆动动作,见于震颤麻痹.67. 斑疹(maculae):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68. 丘疹(papules):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69. 斑丘疹(maculopapulae):在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为斑丘疹,见于猩红热、风疹及药疹等.70. 荨麻疹(urticaria):又称风团,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苍白或淡红,消退后不留痕迹,是皮肤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见于异性蛋白性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虫咬伤等.71. 玫瑰疹(roseolas):常于胸腹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直径多为2~3mm)、圆形斑疹,压之退色.这是对伤寒和副伤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皮疹.72. 瘀点(petechi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2mm者,称为瘀点.73. 紫癜(purpur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74. 瘀斑(ecchymosis):皮下出血斑点直径>5mm者,称为瘀斑.75. 血肿: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者称为血肿.76. 蜘蛛痣(spider angioma):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77. 肝掌: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78. 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照射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立即恢复,称为.79. 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两眼,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反应,正常当一侧瞳孔受光刺激,另一侧也立即缩小,称为.80. 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1.Louis(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夹角.82. 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3. 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4. 肩胛线(scapular line):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5. 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86. 肩胛下角:肩胛骨的最下端称为肩胛下角.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此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87. 肋脊角(costospinal angle):由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称为肋脊角.此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88. 肋膈窦(sinus phrenicocostalis):胸膜腔内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约有两三个肋间高度.由于其位置低,当深吸气时也不能完全被扩张的肺所充满.89. 皮下气肿(subcutaneous emphysema):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皮下气肿.以手按压可出现埝发感或握雪感.90. 桶状胸(barrel chest):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状.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o.肋间隙增宽且饱满.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见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亦可发生于老年或矮胖体形者.91. 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在前胸壁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肥大隆起,形成串珠状,称.92. 漏斗胸(funnel chest):若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使胸廓呈漏斗状,谓之漏斗胸.93. 鸡胸( pigeon chest):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侧壁肋骨可凹陷,称为鸡胸.94. 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气时气体入肺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吸气时间延长,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同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95.Cheyne-Stokes(潮式呼吸)呼吸: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快,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每一周期持续30s至2min不等,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5~30s96. 腹式呼吸: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大,故称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97. 胸式呼吸:呼吸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称为胸式呼吸,多见于女性.98. 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99. 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100.Litten现象:Litten现象又称膈波影,是借光线照射显示膈肌移动的一种方法.检查时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光源置于被检查者的头部或足部,检查者位于光源的对面或侧面,视线与被检查者前腹壁取平.被检查者吸气时可见一条狭窄的阴影由腋前线第7肋间向第10肋间移动:呼气时阴影由下而上移动回归原位.此现象系膈肌随呼吸而上下移动所致,正常人移动范围为6cm,其变异的临床意义同肺下缘移动度.101.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为排出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调整酸碱平衡,可出现深而快的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102.Biots(间停呼吸)呼吸:Biots呼吸又称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数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歇短时间后又突然开始有规律地呼吸,如此周而复始.103. 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音时产生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振动,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故又称为触觉震颤 (tactile fremitus).根据其振动的增强或减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104. 间接叩诊(indirect percussion):检查者一手的中指第1和第2指节作为扣诊板,置于欲叩诊的部位上,另一手的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以垂直的方向扣击于扳指上,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发出的声音.该法目前应用最为普遍.105. 直接叩诊(direct percussion):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胸壁进行扣击,从而显示不同部位叩诊音的改变.106.Garland三角区:胸腔积液时在Damoiseau曲线与脊柱之间可扣得一轻度浊鼓音的倒置三角区,称为Garland三角区.107. 肺下界移动范围:受检者分别作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的两个最高和最低肺下界的之间的距离即.108. 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是由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109. 支气管呼吸音(bronchial breath sound):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的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将舌抬高后经口腔呼气时发出的"ha"的音响,该呼吸音强而高调,吸气时相较呼气相短.110. 管样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111.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 sound):是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呼吸音.音调较高且较响亮. 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管样性质少些和呼气相短些,在吸气和呼气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112. 齿轮呼吸音:由于肺脏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引起断续性呼吸音,因伴短促的不规则间歇,又称齿轮呼吸(cogwheel breath sound)音.常见于肺炎、肺结核等.但应与因寒冷、疼痛或精神紧张所致的断续性肌肉收缩时的附加音相鉴别,后者与呼吸运动无关.113. 啰音(rale):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adventitious sound),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湿啰音和干啰音.114. 湿啰音(moist rales):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bubble sound).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crackles).115. 干啰音(rhonchi):亦称为哮鸣,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呼吸附加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 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116.Velcro啰音: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吸气后期出现的细湿啰音,其音调高,近耳颇似撕开尼龙扣带时发出的声音,谓之Velcro啰音.117. 捻发音(crepitus):是一种极细小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多在吸气末易听到.听诊时好象在耳旁用手指捻搓一来头发所产生的声音, 故称捻发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存在而互相粘着陷闭,在吸气时被气流冲开而产生的高音调、高频率的细小破裂声.118. 哨笛音:即高调干啰音(sibilant rhonchi),其音调高,其音频率可达500Hz以上,呈短促的"zhi-zhi"声或带音乐性.用力呼气时其音质常呈上升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119. 鼾音:即低调干啰音(sonorous rhonchi),其音调低,其音频率约为100~200Hz,呈呻吟声或鼾声的性质,多发生于气管或细支气管.120. 胸语音(pectoriloquy):胸语音是一种更强、更响亮和较近耳的支气管语音,言词清晰可辨,容易听及.常见于更大范围的肺实变区域.有时在支气管语音尚未出现之前,即可查出.121. 胸膜摩擦音:正常胸膜表面光滑,在胸膜腔内有微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无摩擦音响.当胸膜有炎症或其他因素使表面变粗糙,呼吸时可听到两层胸膜摩擦的声音,称为胸膜摩122. 呼气性呼吸困难: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呼出不畅,呼气需要用力,从而引起肋间隙膨隆,因呼气时间延长,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123. 猫喘:震颤是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此震颤与猫在安逸时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称.124.GrahamSteel杂音:二尖瓣狭窄造成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在肺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称Graham Steell杂音.125. 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126. 重叠型奔马律:为舒张早期和晚期奔马律在快速性心率或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时在舒张中期重叠出现引起,使此额外音明显增强.127. 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各瓣膜开闭时产生的声音常沿血流方向传到体表,听诊最清楚的部位称为.128. 大炮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分离,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可使第一心音增强,称大炮音.129. 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主要代表左室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而形成心尖搏动.130. 负性心尖搏动: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称负性心尖搏动.131.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抬举性搏动是指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扩大,为左室肥厚的体征.132. 脉搏短绌:在心脏听诊时,同时测定心率和脉搏,若脉率少于心律,这种脉搏脱落的现象称.133. 心率:指每分钟心搏次数.134.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135. 期前收缩:指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136. 二联律:期前收缩规律出现,可形成联律.如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二联律.137. 心音分裂:第一心音或第二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之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时其分裂为两个声音,即称心音分裂.138.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房间隔缺损时,吸气时血量回流多,分流少;呼气时血量回流少,分流多,右室排血量及时间大致稳定,第二心音分裂几乎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的时间距相对固定,故称.139. 额外心音:指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心音,但与心脏杂音不同.140. 开瓣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又称,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0.07秒,听诊特点为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 见于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早期血液自左房迅速流入左室时,弹性尚好的瓣叶迅速开放后又突然停止所致瓣叶振动引起的拍击样声音.141. 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142.Austin Flint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由于主动脉血液返流,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增加,故二尖瓣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因此,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称Austin Flint杂音.143. 无害性杂音:在颈根部近锁骨处甚至在锁骨下(尤其是右侧)可出现连续性柔和杂音,系颈静脉血液快速回流产生,又称颈静脉营营声.以手指压迫颈静脉,使血流暂时中断,杂音即消失.还有在正常儿童及青年,锁骨上可有轻而短的收缩期杂音,当双肩向后高度伸张可使杂音消失.该杂音发生原理尚不明确,可能来144. 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 knock):缩窄性心包炎时,可在第二心音后约0.1s处出现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这是由于心包增厚,在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限,被迫骤然停止,使室壁振动产生此声音.145. 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146. 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147. 周围血管征:指是在某些疾病条件下检查周围血管时所发现的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统称为.148. 奇脉:正常人吸气时由于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环血流量也增多,因而左心搏出量无明显变化.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影响右心排血量,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形成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故又称“吸停脉”.明显的奇脉触诊时即可检知,不明显的可用血压计检测,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10mmHg以上.149.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比.150. 枪击音:。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绪论1.症状(symptom)P2:引起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形态的改变。

2.体征(sign)p3:病人患病时,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征象发热3.发热(fever)P9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4.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P9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5.过热(hyperthermia)P10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是由体温调节、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障碍等导致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6.热型(fever type)P11对发热者,按一定时间间隔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成线即为体温曲线,该曲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7.稽留热(continued fever)P11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remittent fever)败血症热型p11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以及化脓性炎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9.间歇热(intermittent)P11-12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或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等。

10.波状热(undulant fever)反复发热p12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

11.回归热(recurret fever)p12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答案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肺部检查1、Kussmaul呼吸:答案: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为Kussmaul呼吸。

出处:P111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视诊呼吸深度变化评分要点: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深长的呼吸2、潮式呼吸答案: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直至呼吸停止片刻(约5-30秒),再开始上述周期性呼吸,形成如潮水涨落的节律,称为潮式呼吸。

是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以及左心衰竭共同作用的结果。

出处:P111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视诊呼吸深度变化评分要点: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直至呼吸停止片刻(约5-30秒),周期性呼吸3、比奥(Biot)呼吸答案:即间停呼吸。

有规律的深度相等的呼吸几次之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深度相同的呼吸,周而复始。

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临终前的危急征象。

出处:P112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视诊呼吸深度变化评分要点:有规律的深度相等的呼吸几次之后,突然停止呼吸,周而复始4、触觉语颤答案:检查者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平贴于病人胸壁两侧对称部位,让病人用低音调拉长说“一”字或重复发“一、二、三”字音,这时检查者的手掌所感觉到的震动,称为触觉语颤。

出处:P113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触诊触觉语颤评分要点:两手掌贴于病人胸壁两侧对称部位,让病人用低音调拉长说“一”字或重复发“一、二、三”字音,手掌所感觉到的震动5、肺下界移动度答案:叩诊时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后,嘱病人深吸气后屏住呼吸,重新叩出肺下界,用笔标示之;再嘱病人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肺下界,用笔标示之。

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正常人为6-8cm。

出处:P116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肺部定界叩诊评分要点: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线上,深吸气与深呼气肺下界之间的距离6、啰音答案:伴随呼吸音的附加音。

依性质不同,分为干罗音和湿啰音。

出处:P119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听诊啰音评分要点:伴随呼吸音的附加音7、胸膜摩擦音答案:胸膜发生炎症时,表面粗糙,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相互摩擦产生振动,触诊时有胸膜摩擦感,听诊时有胸膜摩擦音。

出处:P122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听诊胸膜摩擦音评分要点:胸膜炎,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相互摩擦产生8、管样呼吸音答案:即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常由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洞、压迫性肺不张引起。

出处:P119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听诊病理性呼吸音评分要点: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呼吸音,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洞、压迫性肺不张9、颈静脉怒张答案:在坐位或半卧位(上半身与水平面形成45°)明显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

提示体循环静脉血回流受阻或上腔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受压。

出处:P100知识点:第六章颈部检查颈部的血管评分要点:坐位或半卧位,颈静脉充盈,提示体循环静脉血回流受阻或上腔静脉压增高10、浮沉触诊法答案:以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放于腹壁上相应的部位,先作2~3次较轻的适应性冲击动作,然后迅速用力地向下一按,在冲击时即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觉。

适用于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时。

出处:P65知识点:第三章基本检查法触诊方法评分要点:以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先作2~3次较轻的适应性冲击动作,然后迅速用力地向下一按,适用于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时11、桶状胸答案:胸廓前后径增大,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肋骨的倾斜度减小几乎呈水平位,肋间隙增宽。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两肺过度充气,肺体积增大所致。

出处:P106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二节胸廓、胸壁与乳房检查异常胸廓评分要点:胸廓前后径增大,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肋间隙增宽,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12、支气管语音答案:指听觉语音增强、响亮、字音清楚,常伴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等实变体征。

出处:P122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听诊听觉语音1、被动体位答案: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

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出处:P77知识点:第四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2、蜘蛛痣答案: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因形似蜘蛛而得名。

多出现在上腔静脉分布区。

其发生一般认为与雌激素增多有关,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时。

出处:P82知识点:第四章一般检查第二节皮肤检查3、调节反射答案:嘱被检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为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迅速将目标移至距被检查者眼球约10cm处,这时观察双眼瞳孔变化情况,正常反应是双侧瞳孔逐渐缩小。

当动眼神经受损害时,调节反射消失。

出处:P91知识点:第五章头部检查4、颈静脉怒张答案:在坐位或半卧位(上半身与水平面形成45°)时明显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

提示体循环静脉血回流受阻或上腔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受压。

出处:P100知识点:第六章颈部检查5、反常呼吸答案:正常胸廓前部肋骨向上、向外扩张,膈肌收缩,使腹壁隆起;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而还原。

若部分胸壁吸气时内陷、呼气时外凸,称为反常呼吸,见于多发性肋骨、肋软骨骨折或胸骨骨折。

出处:P110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三节肺和胸膜检查心血管1.胎心律答案:心肌有严重病变时,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致使S1失去其原有特征而与S2相似,同时因心搏加速使舒张期明显缩短而收缩期与舒张期时间几乎相等,当心率超过120次/分钟时,酷似胎儿心音,称为“胎心律”。

可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和重症心肌炎。

出处:P137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四节心脏血管检查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奇脉答案: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又称吸停脉。

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时,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亦可见于喉部狭窄和重度支气管哮喘等情况。

不太明显的奇脉只有在听诊血压时方能发现,即在呼气时听到动脉音在呼气时减弱或消失,或收缩压在吸气期较呼气期降低10mmHg以上,均可确定存在奇脉。

出处:P149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四节心脏血管检查血管检查触诊3.脉搏短绌答案:同时数心率和脉率时,心率快于脉率,称为脉搏短绌,是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之一,亦可见于频发多源性房性过早搏动(紊乱性房性心律)。

出处:P134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四节心脏血管检查心律4.Ewart征答案: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向后移位,压迫左侧肺组织,引起左肺下叶不张,可有Ewart 征,表现为左肩胛下角处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

出处:P152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四节心脏血管检查常见循环系统病变体征5.大炮音答案: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因房室分离而各自保持自己的节律,若心室收缩紧接在心房收缩之后,心室收缩前房室瓣也处于较大的开放状态,因而产生极响亮的S1,称为“大炮音”。

出处:P136知识点:第七章胸部检查第四节心脏血管检查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腹部1.移动性浊音答案:当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大于1000ml)时,患者仰卧时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患者侧卧时,液体随之流动,叩诊上腹部转为鼓音,下侧腹部呈浊音。

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出处:P169知识点:第八章腹部检查叩诊腹水的检查2.反跳痛答案:腹部触诊检查到压痛后,手指稍停片刻,使压痛趋于稳定,然后将手突然抬起,此时如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剧,并有痛苦表情,称为反跳痛。

提示炎症已累及腹膜壁层。

出处:P160知识点:第八章腹部检查触诊压痛和反跳痛3.液波震颤答案:患者仰卧,医师用手掌面贴于患者腹壁一侧,另一手并拢屈曲的四指指端迅速叩击腹壁另一侧,如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贴于腹壁的手掌可感到液波的冲击,称为液波震颤或波动感。

出处:P160知识点:第八章腹部检查触诊液波震颤评分要点:叩击腹壁一侧,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贴于腹壁另一侧的手掌可感到液波的冲击4.库瓦西耶征答案: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库瓦西耶征阳性,又称无痛性胆囊增大征阳性。

出处:P163知识点:第八章腹部检查触诊胆囊触诊评分要点: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黄疸进行性加深,胆囊肿大无压痛5.肝-颈静脉返流征答案: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出处:P163知识点:第八章腹部检查触诊肝脏触诊评分要点:右心衰竭,肝淤血,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6.振水音答案:患者仰卧,医师用耳凑近患者上腹部或将听诊器件放于此处,然后用稍弯曲的手指以冲击触诊法连续冲击患者上腹部,如听到胃内液体与气体相撞击的声音,称为振水音。

出处:P170知识点:第八章腹部检查听诊振水音评分要点:冲击触诊法,冲击患者上腹部,胃内液体与气体相撞击的声音7.腹膜刺激征答案:腹壁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

是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

出处:P162知识点:第八章腹部检查触诊压痛和反跳痛评分要点:腹壁紧张、压痛、反跳痛,提示急性腹膜炎墨菲(Murphy)征答案:医师用左手掌放在病人的右肋缘部,将左手拇指按压在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胆囊点)。

然后嘱病人缓慢深吸气,如在吸气过程中病人因疼痛而突然屏气,则称墨菲征阳性。

见于急性胆囊炎。

出处:P164知识点:第八章腹部检查触诊胆囊触诊评分要点:检查方法1分;阳性表现1分;临床意义1分神经系统1.杵状指答案:指手指末端指节明显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端背面的皮肤与指甲所构成的基地角等于或大于180°。

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慢性肺脓肿、脓胸)、某些心血管疾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营养障碍性疾病(肝硬化、吸收不良综合征、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每类疾病任选一个即可]出处:P181知识点:第十章神脊柱和四肢评分要点: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小脑的功能,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及锥体外系参与2.共济运动答案:指机体完成任一动作时所依赖的某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这种协调主要靠小脑的功能,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及锥体外系均参与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