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历年真题汇总中国哲学史部分(原著填空与翻译)15年上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历年真题汇总
中国哲学史部分(原著填空与翻译)
一.原著填空:
《论语》:
1.,天下归仁焉。
,而由人乎哉?2.,其为仁之本与。
3.,可谓仁之方也已。
4.礼之用,。
5.,非道弘人。
6.子曰:笃信好学,。
危邦不入,。
天下有道则见,。
7.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0.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2.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老子》:
1.,唯道是从,道之为物,。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反也者,道之动也,,。
3.,解其纷;,同其尘。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二曰,三曰。
5.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6.,是以有德;,是以无德。
7.圣希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
孰为此者?天也。
,而况于人乎?
8. ,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
9.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0.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地法天,天法道,。
《中庸》:
1.天命之谓性,,修道之谓教。
2.诚者,;诚之者也,。
3.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莫见乎隐,。
故君子慎其独也。
,谓之中;,谓之和。
4.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
《孟子》:
1.,犹刍豢之悦我口。
2.父母俱存,,一乐也。
仰晃愧于天,,二乐也,,三乐也。
3.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
4.,义,人路也。
5.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6.万物比备于我矣。
,乐莫大焉。
,求仁莫近焉。
《易传》:
1.一阴一阳之谓道,,善也,,性也。
《墨子》:
1.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用之者。
《庄子》:
1.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
《太极图说》:
1.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
二.翻译: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
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也,君子不谓命也。
”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
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同,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
《庄子》:
《知北游》: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汝唯莫必,无
乎逃物。
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尝相与游乎无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不知其所止。
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
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
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
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大宗师》:
1.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子贡曰:“敢问畸人。
”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
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
2.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基真乎!
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不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夫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4.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
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齐物论》:
1.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
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2.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3.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4.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
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5.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荀子》:
1.昔宾孟子之蔽者,乱家是也。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欲谓之道,尽慊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
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
(《荀子·解蔽》)
2.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
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
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
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
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
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
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
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此之谓也。
(《荀子·天论》)
《易传·系辞》:
1.《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2.《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
推辞考卦,可以知变,象与占其中矣。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
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3.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
《心经》:
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坛经》:
1.师示众曰: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
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
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
理学:
《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五与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践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答杨时论西铭书》:
《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
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
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胜之流,仁之方也。
无别而述兼爱,至于无父之极,义之贼也。
予比而同之。
过矣。
鹅湖之会: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简易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陆象山)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