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中的传统悲剧美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戏曲中的传统悲剧美学

作者:卢翘楚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4期

摘要:悲劇,作为戏剧的主要载体之一,以其严肃而又凝重的风格为人们所爱。悲剧一词虽源于西方,但在我国古典戏曲中同样也有众多作品体现出各种各样的悲剧性,虽不同于西方对悲剧的定义,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对悲剧的反思以及对悲剧之美的追求。本文将结合中国古典戏曲《窦娥冤》、《赵志孤儿》等文学作品,从中国传统悲剧的审美心理以及中国传统悲剧的特点所体现的美学浅析这些悲剧作品中所体现的悲剧美学。

关键词:悲剧精神;悲剧美学;崇高

何为悲剧?悲剧到底有什么意义?让懂得美的人从精神上站立起来,鲁迅先生如是说道。其实悲剧和喜剧都是一种戏剧体裁,也许我们一说到喜剧想到的就是周星驰,悲剧就会想到红楼梦,但这里提到的悲剧属于美学范畴,求的是美,是一种精神体验,偏重的是感情感受,悲剧由于其强烈的冲击力,往往印象深刻,所以其美学的指向性更加具有穿透力。我们最熟知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或是我国的古典戏曲《窦娥冤》、《梧桐雨》、《赵氏孤儿》,这些都堪称悲剧作品中的经典,可见中西方孕育悲剧的土壤虽不一致,但所折射出的悲剧美感都是一样动人的。

然而中西方的悲剧又是不同的,尤其在我国悲剧学理论发展滞后的情况下,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这种“不同”退而求其次的成为了一种“甘拜下风”之感,朱光潜先生就曾表明“悲剧这种戏剧这种形式和这个术语,都起源于希腊,这种文学载体几乎世界其他各大民族都没有,无论中国人印度人,或者西伯来人,都没有产生过意不严格意义上的悲剧。”[1]从西方戏剧的角度讲,其悲剧美学是发达和成熟的,西方的戏剧作品重在展现悲剧本身的那种冲突与对抗,那种与命运斗争带来的巨大震撼,特别是早期悲剧,那种奋斗不息的力量,带着原始的质朴和冲动,给人以雄浑的美感的同时,更让人感受到其中的价值,比如俄狄浦斯王对抗弑父娶母的宿命,悲怆而无奈,但从未停止过努力,比如普罗米修斯,被宙斯吊在高加索的山上,日夜受苦,但从不放弃希望,我们感受到的是苍凉是震撼人心的振奋;而中国式的悲剧并不是对抗的,而是悲喜交错的,且体现悲剧的具体方式也不同,很少有像俄狄浦斯王那样对命运对抗或是尸横遍野的景象,中国式的悲剧更多的是泼墨于对悲剧意境的塑造,例如《梧桐雨》、《汉宫秋》等,没有兵戈相见的戏剧冲突,也没有誓死反抗命运的行为,反而重在营造一种悲悲惨惨戚戚的悲剧意境,这与日本讲求的悲剧美学极为相似,追求的同样是那稍纵即逝的美,譬如樱花,绚烂之后便归于萧瑟,给人的反差和冲击较为剧烈,比如日本小说《砂器》、《雪国》,都是很有悲剧色彩的作品,这也是东西方悲剧审美的分歧所在。

一、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无价值的撕破了,我们不会觉得可惜,反而会更加快意,这似乎很符合我们的认知,认为好的就应该被供奉,坏的就应该被丢弃,悲剧则完全相反,也就是说艺术的快感和人们的某些观念是伴随在一起,所以我们认为才子佳人就要在一起,因而《玉簪记》就是喜剧,《梁祝》就是悲剧,喜剧就是让人笑,悲剧就是让人哭,但是悲剧真的可以这样简单的被定义吗?或者笔者认为不应当如此简单的下定义,悲剧首先需要强烈的矛盾冲突,其次构成矛盾冲突的原因和性质,往往决定了悲剧的意义,矛盾的双方一定是是非丑恶的两个对立面,而不是丑对丑的内讧,或是误会产生的误会,这样给人们留下的不过是一种观看闹剧的荒诞之感。例如《赵氏孤儿》的公孙杵臼、程婴与屠岸贾;又如《琵琶记》中赵五娘与蔡伯喈;再如《窦娥冤》中的窦娥与张驴儿等等,这些都是是与非、美与恶的对比,只是我国的传统戏曲在剧情虽体现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但一般都是亮色结局,借以冲淡、中和悲愤之情,这样它所带来的崇高感和悲壮感就不那么强烈。上文《赵氏孤儿》中赵氏孤儿最终杀死屠岸贾为程婴报仇雪恨,《窦娥冤》中的窦娥父亲也为窦娥平反冤案,又如《长生殿》中李隆基与死后的杨贵妃在长生殿中重聚。

造成这种“中和悲剧”的结果,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人长期受到儒释道文化的熏陶,尤其是自儒家精神而来的爱世间以及道、佛所追求的忘我、超脱的空灵心境,如此,中国人才能既感叹生命之无情又能从中悟道,从而肯定世间生命都是虚幻与实在之感的交融碰撞。因此我们常常能在中国戏曲作品中看到被中和过的结局,必然为正义的一方改写一种相对舒服的结局。

按照西方悲剧理论,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戏曲作品来看确实“悲剧”无多,但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作品却从来不缺乏悲剧意识,甚至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不是更少于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全部中国文乎化几都是建立在人类的这种悲剧意识的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人与宇宙、自然、世界的悲剧性分裂和对立的观念上,哀,是所有中国文化的底色。[2]从屈原充满悲情色彩的《离骚》到唐诗宋词中一首首充满悲愤情怀的诗词在到元代以悲情的戏曲而著称,不难看出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始终贯穿于中国人的审美活动之中。

二、中国传统悲剧的基本特征

中国悲剧擅长以从生命着手,也就是人本身。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了人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的追寻,他努力使人从存在异议的晦暗不明之中,从存在的被遮蔽状态之中敞亮出来,是一种本源之思、诗性之思,并在思的途中感悟人生生命意蕴之所在,唤醒自己与他人,寻找一种生命内在超越和终极意义所在。[3]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文人们拥有了独特的悲剧观,从而影响悲剧戏曲作品的创作:

首先,在于对生命忧患意识的思考。这一点不仅在戏曲作品中有所体现,上古神话中就可见一斑,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战蚩尤》等,精卫填海,百世不息,夸父逐日万里,化为邓林山川,但他没有屈服过,刑天无头,仍舞干戚,这种力量就是悲剧所现的英雄气概,那种不屈不挠的勃勃生机,所以中国古代会有刺秦的荆轲,会有漆身吞炭的豫让,

苍凉而博大,带给我们一种崇高之感,以至于后来的唐诗,无论是有浪漫主义诗仙之称的李白还是现实主义诗圣之称的杜甫,无论是深刻揭示现实社会的现状还是寄情于山水之中的无奈,都能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无限思考的悲剧精神;包括唐明清的小说《柳毅传》、《西游记》、《红楼梦》中都有大量的悲剧情节,以及在宋元戏曲中无一不体现出悲剧精神,而这些都是以对生命的忧患意识为基础而展开的。

其次,在表现出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的同时,弘扬惩恶扬善的英雄主义。通常情况下,酿成悲剧的双方必然是绝对对立的,真善美的一方一定会打败邪恶的一方。例如赵氏孤儿最终为程婴报仇雪恨手刃屠岸贾,窦天章最终为死去的女儿沉冤得雪,包拯严惩杀妻妻子的陈世美等等,都是正义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样的处理方式大程度上消弱了作品的悲剧性么?笔者认为,这些惩恶扬善的行为,均是建立在探讨人性和社会本质的基础上,我们除了对悲剧人物获得同情之感外,更多的是获得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最后,对于悲剧人物的塑造具有绝对的正面素质,这是与西方悲剧塑造人物最为不同的一点,西方悲剧人物往往更加丰满真实一些,这样的悲剧人物在有某种正面精神特质的同时某种人性的弱点也必然伴其生长,如奥赛罗是一位英勇的黑人将领但他冲动武断,与之较为相似的是《琵琶记》中的蔡伯喈,且蔡伯喈这一形象也是从富贵易妻的负心汉变成看高明笔下的忠孝难两全的蔡伯喈,他作为剧中的反面人物,并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的恶源于矛盾的社会体制以及他自身软弱的性格。而大部分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人物是为道德服务的,例如对屠岸贾、张驴儿、安禄山这些反面角色,他们的存在完全为阻碍主人公而服务,而正面人物的塑造几乎就是集真善美为一身道德楷模的理想化身,例如赵五娘,程婴,他们的悲剧并不是因为本身缺陷所致而是恶势力过于强大造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人物的塑造局限在了一种道德楷模或者恶势力的框架之中,重在强调人格的完善。

三、结语

人类对悲剧的热爱从未停止,直到今天,与其说悲剧不如说悲剧因素已经渗入到各种艺术形式中,歌曲、电影、舞台剧。2004年张继钢导演的舞剧《一把酸枣》,用肢体语言、灯光等舞美道具演绎了晋商时代的爱情悲剧,笔者从中感受到对生命的惋惜之余油然而生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热爱悲剧,不是因为我们喜欢看到美好被破灭,而恰恰是因为热爱,我们了解这世界充满了混沌失序的事物,同样也充满着无比温柔美好的情感和心灵。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2]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J].江苏社会科学,2001.

[3]刘方.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极其现代意义[M].巴蜀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