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儿童戏剧文学与儿童影视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儿童戏剧文学与儿童影视文学
教学时数: 6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系统的讲解,要求学生了解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和儿童影视文学的概念内涵与艺术特点,充分认识道儿童戏剧文学的社会功能,理解儿童影视文学的银幕和荧屏呈现的差异,掌握基本概念的涵义。

教学重点:1、课本剧创编的基本原则和表演要领;2、儿童影视作品的类型特征。

教学难点:
儿童戏剧文学的舞台呈现需要综合考虑的要素,即指导表演所涉及的具体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
⒈张健主编:《声光灯影里的社会与人生——影视艺术导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⒊罗培坤、左培俊主编:《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

第一节儿童戏剧文学(3课时)
教学要求:
⒈了解儿童戏剧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线索。

⒉结合优秀儿童戏剧剧本,引导学生认识儿童剧本的社会意义。

⒊指导学生合作创编课本剧。

教学内容:
儿童戏剧文学和儿童戏剧是密切关联而又存在明显差异的两个概念。

儿童戏剧是以少年儿童为观众、适合于少年儿童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

儿童剧剧本——儿童戏剧文学具有双重性:即具有作为演出脚本的戏剧性与作为阅读欣赏对象的文学性。

一、儿童戏剧文学的含义和特征
儿童戏剧文学是儿童戏剧艺术的文学部分,通称儿童剧本。

它直接规定了儿童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依据。

经过导演处理,用于演出的儿童剧本,称为儿童剧脚本或台本。

儿童戏剧文学,既可供儿童阅读,又可供戏剧排练演出使用,而且后者还是主要用途。

因舞台时空、演员表演及面对剧场观众的限制,它不能像儿童小说等体裁的作品那样。

由作者来对人物、事件、环境等作详细的描写,而必须通过舞台的布景、灯光、音响以及人物的装束、动作、表情、对话来体现。

即要求通过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演员的语言和动作来塑造形象、表现情节,并通过人物性格、行为和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反映儿童生存其间的现实生活的内容。

冲突同样是儿童戏剧的灵魂,由冲突才形成儿童戏剧的情节,有冲突才有戏剧的故事性与可读(视)性。

儿童戏剧剧本的构成,主要由人物的对话(台词或唱词)和舞台指示两大部分。

台词或唱词是剧中人物的口语。

“舞台指示”也称“舞台说明”,是指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人物的形貌特征、生活场景、舞台气氛、舞台时空变化以及舞台美术方面的若干要求。

因而,儿童戏剧文学对语言有特殊的要求,剧中人物的对话务必适应人物自身的身份与性格,又要照顾到儿
童读者心理特征与知识水平,要使小观众读得懂,听得明白,并且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舞台指示也应扼要而确切。

与一般戏剧文学相比较,儿童戏剧文学的特征有四:其一,在内容方面,多写发生在儿童中间的人和事,这样儿童感到亲切、可信,易于接受;其二,剧中人物,不论是“人”,还是动植物和其他事物的拟人形象,都必须让儿童感到活泼、有趣;其三,剧本的舞台设计,应当新颖明朗,别开生面,有儿童情趣,能引起儿童的高度注意和丰富想象;其四,剧情的发展应当力求紧张明快,结构应单纯,不仅让儿童易于和乐于接受,也要适合他们自己排练和演出。

上述四个方面的特征说明儿童戏剧文学,不只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舞台的艺术,而且还是面向儿童的艺术。

简而言之,儿童戏剧文学具有一般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遵循一般戏剧创作的普遍规律但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这些特殊性来自儿童观众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审美需求。

具体而言儿童剧剧本特征有以下方面:
(一)主题积极明朗,题材选择、戏剧冲突、情境设置符合儿童接受能力
(二)塑造真实可信、个性鲜明的舞台形象
(三)戏剧结构单纯、紧凑,故事性强
(四)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创造浓郁的儿童情趣
二、儿童戏剧文学的类别
儿童戏剧文学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类别:
有各种不同的分类。

从作品的内容、性质及产生的美感效果划分,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从篇幅长短分,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从表现形式分,可分为:儿童话剧、儿童歌舞剧、舞剧、木偶戏、皮影戏、滑稽戏等;从演出的情形分,可分为:活报剧、广播剧、学校剧等。

还可以从体裁相互交叉的角度,将儿童戏剧分为童话剧、诗剧等。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剧种。

⒈儿童话剧剧本
指以人物台词(对白、独白、旁白)和表情、动作指示作为塑造形象、展开冲突、揭示主题的基本手段的儿童剧本。

简言之,指以人物话语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剧本。

如《报童》、《小雁齐飞》等。

儿童话剧是儿童戏剧文学中一种最重要、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人物对话在剧本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求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并且有个性特色,明朗动听,富有表现力。

⒉儿童戏曲剧本。

指以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创作的文艺作品。

主要有曲词、说白、科介三部分组成,大多以儿童为主角。

⒊儿童歌舞剧剧本。

指以歌唱、舞蹈和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剧本。

即主要以演员的唱词和舞蹈动作、音乐曲调的设计来表现剧情,反映生活。

唱词大多是饱含感情的儿童抒情诗和精美的儿童叙事诗。

舞蹈是动作的音乐、动作的诗。

剧本中的舞蹈动作设计应与演唱配合,注重节奏与美感。

音乐则是诗情的巧妙的表达方式,对于渲染剧情、烘托人物、突出主题有重要作用。

因此,儿童歌舞剧剧本必须使歌唱、舞蹈、音乐达到高度的谐调和一致,这样才有感染力。

⒋儿童广播剧剧本。

指利用广播送听、以语言声音及音乐、音响等为表现手段来塑造形象、展示剧情的儿童剧本。

语言声音是主要表现手段,因而剧本对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有严格要求。

要求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有生活的真实感和音乐感。

音乐要与语言和谐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以
更好烘托剧情气氛,激发儿童想象。

由于儿童广播剧本最后诉诸于儿童的听觉,可以不受戏剧舞台限制,也不受时空限制,因而题材范围极为广泛,在儿童戏剧舞台及儿童电影中难以表现的,往往可以在儿童广播剧本中加以表现。

因此,它在内容和表现上,比其他各种儿童文学作品都更自由灵活。

它的接受对象也很广,包括城镇农村广大的识字或不识字的儿童,具有普及性。

⒌童话剧剧本。

指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儿童剧本,即通过以幻想的艺术手段创造的童话人物和童话境界来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儿童剧本,如《麻雀与小孩》、《马兰花》等。

⒍木偶剧剧本。

是指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儿童剧本。

在这类剧本中,需要对木偶造型、操纵方法、配乐等作专门说明。

全剧短而精,人物对白简单明了,线索单纯明晰,剧情紧凑明快。

演出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说白,并配以音乐。

由于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等。

三、作家链接、作品导读
1、詹姆斯·马修·巴里(1860—1937)
英国戏剧家和小说家。

主要戏剧作品有《彼得·潘》、《可敬的克莱顿》、《每个女人都知道的故事》等。

其中童话剧《彼得·潘》是巴里最出色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彼得·潘这一形象,成为永恒童心的象征,他生动地显示着作者对童心的歌颂和怀念。

而作品中创造的那个孩子们心所向往的快乐世界——永无岛,则显示着作者对童心世界的保卫和爱护。

在巴里的童话剧中,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童年的快乐和童心的美好。

1904年这个童话剧在英国公演,引起少有的轰动。

这部剧作后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图画故事、童话作品、电影等多种形式,受到各国儿童的欢迎。

2、黎锦晖(1891—1967)
中国现代音乐家,也是我国现代儿童戏剧的早期开拓者。

主要作品有:儿童歌舞剧(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小羊救母》、《三蝴蝶》、《春天的快乐》、《七姊妹游花园》、《神仙妹妹》、《小利达之死》、《母亲呢》、《苹果醒了》、仙、小画家》等12部。

此外,还创作诗歌、短篇小说、童话400余部。

黎锦晖少年时代就喜爱家乡民间音乐,他借鉴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歌舞剧之精髓,探索创造了儿童歌舞剧这种特殊的儿童戏剧艺术形式,对我国儿童歌舞剧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黎锦晖于1914年到北京工作并开始从事儿童诗歌的创作和编辑工作。

1922年4月创办《小朋友》周刊并任主编。

1949年后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音乐工作。

爱的教育和美的追求是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基本思想内容,而充分的儿童化特色和浓郁的诗意美是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他的歌舞剧以洋溢着童心的儿童为主人公,在艺术表现上善用浅易平白的人物对话和富有诗情、诗意的舞台造型,因而能取得较强的抒情效果。

3、任德耀(1918一)
江苏扬州人,儿童剧作家。

1949年后开始儿童戏剧文学的创作,至今已有40多部作品。

其代表作有《马兰花》、《友情》、仙、足球队》、《好伙伴之歌》、《宋庆龄和孩子们》、《魔鬼面壳》、《生命的瞬间》等。

任德耀的儿童戏剧文学,可分为纪实型和幻想型两类。

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意蕴、贴近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的语言和戏翱结构等构成了其作品的主要特色。

任德耀对儿童戏剧艺术的不断探索,确立了他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他的“试验性”和“示范性”完美结合的剧作,被称为中国儿童
戏剧发展成就的标本。

4、孙毅(1923一)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常年致力于儿童剧创作,重视课本剧的改编。

出版“儿童剧快活丛书”四册,包括《小霸王和皮大王》(儿童剧)、《五彩小小鸡》(木偶剧)、《秘密》(小学课本剧)、《美猴王》(中学课本剧)。

、孙毅在儿童戏剧的创作中进行了多种戏剧形式的探索,并结合儿童的审美要求进行艺术表现。

他的戏剧作品贴近儿童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因此得到了儿童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其余从略。

第二节儿童影视文学(3课时)
教学要求:
⒈辨析掌握儿童影视文学与儿童剧本的本质性区别。

⒉认识了解儿童影视文学的银屏呈现的基本类型。

⒊掌握儿童影视片的通行的四大类型,并理解各自的艺术特征。

教学内容:
一、儿童影视文学的含义及其特点
儿童文学中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

它是儿童影视创作的文学基础,使导演再创造的依据,儿童影视要把它提供的文学语言转化成为银幕、屏幕语言,把它提供的间接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它具有独立的阅读价值,例如伊朗儿童电影《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的片断:
白天外景街上
阿里出了饼店,没走几步,又来到斜对面的蔬菜店。

店外横七竖八地堆放着许多木条箱以及一些烂塑料袋。

他将布包倚在箱子上,又顺手将黑塑料袋塞进箱子间的夹缝,随后走进店里。

阿里:“你好,阿卡,我要马铃薯。


老板正忙着点钱,头也不抬,随手抄过一只黑塑料袋递过去。

阿里接过袋子,返身装马铃薯。

刚装了一两个,老板就发话了:“不是那些,挑下面的那些。


阿里无奈地掏出大土豆放回原处,蹲下身子去挑那些乒乓球大小的土豆。

就在这当口,一位收废品换货的老人推着手推车来到店门口,与老板打招呼:“你好,我可以收了吗?”
见老板点头应允后,他将那些破塑料袋、纸条等装到车上,最后把阿里装鞋的黑袋子也扔到车上。

“再见。

”收破烂的老人告辞走了。

因为影视和戏剧一样都要有剧本,因而与戏剧文学放在一起探讨。

戏剧剧本即戏剧文学,电影电视剧本即影视文学。

戏剧和影视剧都有一个从文学语言阶段到实际演出和拍摄阶段这样一个转化过程,但由于它们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品种。

儿童影视文学是用文学来表述和描绘未来的儿童影视内容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以儿童影视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

它是拍摄儿童影视片(剧)的基础,是导演再创作的依据。

电影与电视的主要区别在于摄制方法上。

电影是用摄影机把画面拍在胶片上,然后洗印出来,再进行剪辑。

对话、音响效果最后合成,生产过程比较复杂。

电视是用摄像机和磁带,通过先进的录像技术,声像一次性完成,不满意之处还可以消磁重录,生产程序比较简单。

但电影剧本和电视剧本写作的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影视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则由两种含义组成:一是“儿童的”;二是“影视文学”。

因而,既符合影视艺术表现,又符合儿童读者的审美眼光,是儿童影视文学的最根本特征。

儿童电影文学的创作,是用电影的方式思考,而用儿童文学的方式来表达的。

它可供阅读,但最终是为了拍摄,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造型性。

儿童电影是视觉艺术,极富造型表现力。

剧本中所描述的一切,应该是可见的、运动的,可以通过电影表现手段展现于银幕,直接作用于儿童观众的感官。

例如《鸡毛信》。

第二、音响性。

儿童电影也是听觉艺术,剧本不仅要运用台词来刻画人物,同时还要把音乐和音响纳入统一的艺术构思之中,以便扩大和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比如说《樱桃小丸子》。

第三、逼真性。

剧本中的一切描写应该是自然的、真切的、合乎逻辑的。

大到情节结构的安排、人物关系的设置,小到一个物件、一个细节、一句台词,都要求真实可信。

虚假造作就会失去其艺术魅力。

《小鬼当家》片段
第四、蒙太奇的技巧性。

蒙太奇在影视艺术中是组合、剪接的意思。

是电影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

剧本中应当注意镜头的灵活运用,时空的自由转换,以不断流动的视觉展现来进行叙述和描写,使文学描述具有鲜明的镜头感。

二、儿童影视文学的银屏呈现
通过银幕或荧屏呈现,儿童影视的文学因素获得了可见可闻的展示空间。

它不再象语言艺术的文学形象那样,需要借助小读者的二度创造去构成内心映象,方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一)儿童影视艺术的造型元素
⒈蒙太奇结构
儿童影视作品的生活画面和形象显现,都是通过镜头的组接构成的,因此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基础。

⒉光影、色彩与声响
作为极为重要的三个造型元素。

通过布光和用色,让画面效果透露出创作者的意图,可以使剧情内容和形象特征在光影和色彩造型中得到强化。

除了语言和音乐以外的所有声音统称为音响,恰当的使用可以增强影视的真实感。

⒊音乐
儿童影视作品的音乐是以文学剧本为基础而进行创作的,因此,音乐形象需要融于整个银幕、屏幕之中,对一部影视具有深化主题、抒发情感、塑造形象、营造气氛等多种功能。

⒋表演、服装、场景、道具
以《绿野仙踪》为例
(二)儿童影视艺术的叙事元素(略讲)
造型展现空间的一切,给视觉提供可以捕捉到的美感信息,而叙事表现更多的时间内容,拓展着想象的边界。

儿童影视艺术的叙事内容很多,从故事结构的编排到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语言的运用,以及影视画面在整个叙述过程中所呈现的风格、节奏等,都是造成一部儿童影视作品感人肺腑的内在因素。

⒈开头简短而有吸引力
⒉情节、人物、对话
⒊结尾
以影片《千与千寻》为例
三、儿童影视文学的分类
儿童电影文学一般分为儿童故事片、儿童记录片、儿童科教片和儿童美术片四大类。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儿童电影片中独具特色的品种——美术片。

儿童美术片是指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来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的儿童电影,适应于表现神话、科幻、童话、民间故事等题材。

它具有如下审美特征:
1. 色彩鲜艳
2.造型夸张
3.机智有趣
4.节奏快、动感强
儿童美术片剧本包括动画、木偶、剪纸、折纸四个片种,而尤以动画片最受儿童青睐。

动画,英文叫Carton,音译为“卡通”,意思是连续的画面,又称动画片或动画连环画。

卡通要求夸张与变形,所包含的形式比通常意义上的漫画还要广泛,强调讽刺、机智和幽默,可附加或无需文字说明,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易理解,而且更加生动,趣味横生。

网络媒介的新成员还有“动漫”。

动画片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并使静止的图画活动起来,是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深受儿童欢迎。

动画片的创作方式,主要有下列程序:
1.文学剧本,是动画片的基础,导演据此摄成影视片。

2.分镜头剧本,包括文字和画面两种,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进行二度创作的工作脚本。

3.美术设计,包括人物和背景的设计,它确定动画片美术风格。

4.动画设计。

设计者运用绘画和“逐格摄影”的方法,使静止的人物形象产生动作、感情和性格。

5.音响效果,指台词、音乐的效果,并使其和画面融为一体。

6.完成影片。

把影像画面和光学声带合在一条胶片上,即成一部声画俱全的动画片。

儿童电视文学从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特征来划分,也与儿童电影文学一样,分为儿童故事片剧本、儿童记录片剧本、儿童科教片剧本与儿童美术片剧本。

由于电视不像电影那样受到放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人们一般又习惯于从电视剧剧本的篇幅长短来区分,将其划分为单本剧、小品剧、连续剧和系列剧四类。

单本剧即集中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屏幕上一次播映的儿童电视剧本。

小品剧比单本剧还短小,播演时间有时只有几分钟。

这种剧本,或提出一个现实问题,或阐明一个生活道理。

人物极少,故事简单而耐人寻味。

连续剧指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每集故事自成段落、分集演播的儿童电视剧本。

系列剧指由几个主要人物贯串全剧,但故事并不连贯,每集都有一个新的故事的儿童电视剧本。

(一)儿童戏剧的欣赏指导
⒈需向学生介绍剧种知识
⒉其次要让学生理解戏剧表演的结构
⒊介绍戏剧背景和人物
(二)儿童影视的欣赏指导
儿童影视剧是视听艺术,通过屏幕造型传达影片的内容,观众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影视剧,这是影视艺术与其它文学形式的根本区别。

同时,儿童影视在本质上又属于叙事性艺术,通过音效和画面组接来完成对故事的叙述。

鉴于影视艺术的这些特点,在组织学生进行影视欣赏之前,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欣赏指导。

而指导的重点则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影视片中的艺术造型因素和叙事因素,明确它们在整部影片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所能产生的艺术效果。

这里,我们不妨通过对宫崎峻的动画电影《龙猫》的分析加以说明。

这部影片讲了一个童话故事,故事情节大致如下:为了让生病的妈妈在医院静心养病,4岁的美梅和姐姐皋月随爸爸迁入乡下,住进一所老屋。

在这里,小姐妹俩发现了精灵龙猫,大人是看不见这一切的,因为相传只有心灵纯洁无邪的小孩子才能见到精灵。

体态庞大的龙猫对小姐妹非常友好,她们在乡下度过了令人神往的时光。

有一天,当爸爸去东京工作不在家时,姐妹俩接到妈妈的一封电报,美梅担心妈妈病重,便独自去找寻妈妈,却不幸走失了。

皋月和全村人寻找妹妹无果,是龙猫帮助他们找到了美梅,并带着小姐妹去见了她们的妈妈。

从其造型因素来看,这部影片首先给人异常鲜亮的视觉享受:静态的背景呈现出色彩鲜艳亮丽的画面。

画面上,有一片片碧绿的乡下田野,有树阴浓密的老树,有姹紫嫣红的野花,有造型各异的乡间小房子,更有充满神秘色彩的老树洞……而有动感的则是小姐妹俩,尤其是美梅,她穿着与背景色彩对比强烈的小短裙,一刻也闲不住地跑来跑去,使画面灵动而活泼。

同时,音响的配合在影片里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只要稍加留意,观众就可以听
到逼真的蛙叫声、知了叫声和蟋蟀叫声,使小观众如人幽美的田园之境。

这一切,都是影片通过声画蒙太奇手段展示给我们的。

在指导学生欣赏时,如果能从作品的色彩画面、人物特点和音响效果等方面作一些提示和解说,就可望帮助学生明白这些因素在影视片所描述的故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影片的正确理解。

从其所讲述的故事来看,这部影片不仅营造了引人人胜、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还塑造出了纯真活泼、十分有趣的儿童形象,尤其是4岁的小美梅,简直就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

她的可爱首先表现在对其形象的造型上:胖胖的,圆圆的脸蛋,胖胖的短短的小胳膊小腿,脑袋上顶着两把直直的刷把子小辫,眼睛一忽儿瞪得滚圆,嘴巴一忽儿咧得老大,显示出她的好奇和精力充沛。

她的可爱也表现在对她极为快捷的动作设计上,这与她胖胖的小身体相比照,显得十分滑稽,且体现出她的精力过剩;她的可爱还表现在她的胆量上,她天不怕地不怕,不小心落到巨大的龙猫嘴边上,竟还伸着小手和龙猫嬉戏,舒服地在龙猫身上打滚……当然,还有她的声音,稚声稚气,一惊一乍,快言快语。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好奇心十足的小女童,她无疑是孩子们所喜爱的形象。

在指导学生欣赏时,可提示学生对这一人物的外在造型特点、动作行为特点等加以注意,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这一形象之所以充满了童趣的原因所在。

这部作品的其他叙事因素也值得注意,比如体态庞大的龙猫对小姐妹非常温柔;比如驼背的房主老奶奶对小姐妹是如此关照;还有那个性格怪异的老奶奶的小孙子等。

把握这些与作品主体画面相融的叙事因素,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影片美与善的主题,从而取得良好的欣赏效果。

当然,因为儿童影视艺术的内容是丰富的,其造型因素和叙事因素也是各有特色的,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影视欣赏前,教师所进行的欣赏指导必须具有充分的针对性,既要针对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