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张猛持;陈云;马傲玲【摘要】工程训练教学承担着高校技能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工程训练教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日益突出.分析了工程训练教学中普遍存在的7个问题,以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为例,针对性地提出6项改革思路,课内利用项目驱动,以赛促训,课外开设开放性实验,扩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成立学生创新社团,校企共同培养,有助于提升工程训练教学质量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期刊名称】《实验室科学》【年(卷),期】2019(022)001【总页数】3页(P155-157)【关键词】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培养【作者】张猛持;陈云;马傲玲【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 福建厦门 361024;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 福建厦门 361024;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 福建厦门 361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1 传统工程训练教学存在的问题1.1 典型训练多,创新训练少目前高校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大部分是教师选取的典型训练,教学内容许多年下来一成不变,教师示范,学生按部就班操作,实验套路都是固定的,教师在教学上缺乏热情,缺乏创新性和探索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依葫芦画瓢,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实训学生多,可用设备少由于各高校的扩招,上实训课的学生逐年增加,且随着“大工训”在越来越多学校的推行,除了理、工科的学生之外,文、艺、经、管的学生也逐渐被纳为工程训练教育的对象,而教学设备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的数量配备相对较少,导致在实际训练中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按照培养目标充分动手操作。

1.3 实训项目多,学时安排少随着技术的发展,各高校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传统的训练项目又难以舍弃,实训项目增加只能以压缩各项目的学时为牺牲,教学广度增加而深度减小,学生对实训项目与设备仪器的认识只限于表面感官,难以对实践技能真正掌握。

基于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

根据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见解,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土木工程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10-0098-02土木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1]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土木工程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工程施工与设计、加强动手应用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2]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效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应用型、教学型工程院校与学术型、研究型工程教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不大,人才培养定位较模糊,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缺乏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往在制订教学体系时,没有从能力、素质培养出发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而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

(三)实践教学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由于过多、过细地划分专业,导致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学生知识面较窄,难以成为行业企业所需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严格按照土木工程专业规范设置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严重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工程实际的需求相脱离。

(四)实训基地的建立与管理滞后,导致实践性教育的严重缺位一方面,目前我国工科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企业过分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和学生实习的安全问题,往往不愿接受学生前来实习。

工程训练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工程训练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第4卷第4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4N o.4 2008年12月JO UR NA L OF H A NG Z H O U D I A NZ I U NI VERS ITY (S oci al S c iences)De c.2008 工程训练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陈国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收稿日期:2008-09-10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改重点项目(Z D )作者简介陈国金(6),男,浙江宁波人,教授,机电一体化摘要: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难题,围绕工程训练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了体现学校信息和经管办学特色的多层次创新型工程训练方案,构建了六个工程训练大平台,形成了各种组合下的实践教学模块。

同时,采取启发式、因材施教、导师制、创新型学习方式、“学生主体,教师引导”模式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创新训练教学方法的实施。

通过上述的改革和措施,大大提高了我校工科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工程训练;创新型;实践平台;教学方法;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46(2008)04-0060-04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质量工程)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任,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贯串在整个培养过程当中。

对于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这是因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型思维,而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不可能凭空产生,有赖于工程实践的锻炼、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学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极为不利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 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 我 国地方高校工程实践教学的研究态势 良好 ,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 特别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指 导思想
不 够 明确 , 实践 教学 体 系 的构建 没有 较 明晰 和标 准 的理 论 构架 。实 践教 学 的研究 容 易被 方 案策 略 的具 体
实现实践教学由限制型向 自主型转变 , 由封闭式 向开放式转变 , 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 3 工程 实践 教学 基 地 的重点 建设 。 程 实践 教学 的顺 利 实行 需要 一定 的硬件 支撑 条 件 , 工 而我 国 当前
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 , 因此 , 建立和完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十分重要 。 集教学 、 科研 、 生产为一体 的现代工程培训 中心 , 作为工程实践教学的基地 , 将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充
高 永 , 继 英 , 维 平 , 洁 红 , 飞 , 峰 , 娴 王 刘 程 马 孔 陈
( 苏技 术 师 范学 院 化 学 与环 境 工 程 学 院 , 苏 常州 江 江 2 30 ) 10 1

要: 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急需的实用型 、 创新 型工程技术人才 的基本素质 。针对 以往实践
() 1工程实践教育中引入科研训练计划。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引入科研训练计划最早开始于麻省理工 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科研训练计划以“ 学生多样化工程实践为主要 内容和任务”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 ,
践 能力 和创 造能 力 。 以科 研训 练 为载 体 , 也是 深化 实践 教 学改 革 的一 种有 效方 式 , 多 大学 正在 将 科研 训 许 练计 划 纳入 实践 教学 体 系 的建设 当中 。 () 2 教学 计划 综合 化 、 放化 。 深化 实践 教 学改 革 , 多高校 纷纷 对 实践 教学 计划 进行 重新 设 计 , 开 为 众 新 的教 学 计划 显 示 了一 些共 同 的特征 和 趋势 : 出实践 教 学课 程 内容 的基 础 性 和综 合 性 , 现 多 学科 交 叉 突 体 发展 的需要 ; 教学 评估 体 系进 行调 整 , 对 加强 对学 生 实践 能力 、 新 能力 的测 评 ; 新 实践 教 学形 式 , 力 创 创 努

加强工程实践训练,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加强工程实践训练,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王辑祥贺秋丽王庆华(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南宁市530004 wgxdx@)摘要:由于电力安全生产的特殊性,电力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仅依靠校外实习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建立校内电气工程实践训练平台,对学生从方案设计、图纸绘制、设备选型、安装接线、试验调整、运行操作、事故分析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工程实践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工程实践训练的基本情况,论述了工程实践训练提出的背景,探讨了工程实践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

关键间:实践教学改革;工程实践训练;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广西大学于2001年起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自行设计和安装,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校内电气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对学生从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安装接线、试验调整、运行操作、事故分析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工程实践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本文论述工程实践训练的有关问题。

一、基本情况我校的电气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可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自动化、电力工程及管理三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训练,而且自动化专业《工厂供电》课程也到实践基地开设实验,每年实验的学生都有300多人,而且两个学期都有实验,利用率是很高的。

目前拥有装置40套,一次可容纳80名学生。

工程实践训练实验每一套装置,是以一台降压变压器和模拟一个10KV供电系统为对象,从系统的测量、控制、保护、信号、同期回路和中性点接地方式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真刀真枪的工程实践训练。

每一学生都独立设计方案、绘制图纸并根据设计选择设备的型号和技术特性,然后将设备安装到实验屏上再亲自进行全部接线,接线完成经核对后就可以通电检查,并进行操作和事故试验,特别是设置各种各样的事故和问题,让学生反复实践和探索。

为了使学生从理论上、技术上、方法上打好基础,我们开设了《电气工程实践训练基础》新课,编写了《电气接线原理及运行》新教材,由中国电力出版社于2005年2月出版,己重印两次。

“五位一体”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五位一体”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五位一体”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青岛黄海学院 曾实现 薛 蕊 刘 娜 宋森森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在2016年指出,要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推动形成企业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共建实习实训设施,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起来,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现代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机械装备类支柱产业较为发达,对机电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

通过校企全程融合,能力培养对接岗位需求,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输送高质量的工程应用人才,满足企业需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的必然要求。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坚持需求导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构建以培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层级式实践教学体系,将基础实验、开放实验、学科竞赛、横纵向课题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基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

一、加强制度建设与硬件平台建设,完善教学条件保障机制1.改变以往的单纯实验模式,将创新开放实验、各类学科竞赛、教师横纵向课题(企业顶岗)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基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各环节相互渗透、互为基础,职业能力层级式上升,并将产业新技术等及时补充、整合进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行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3.整个体系以需求为导向,按照整体优化、层级式进阶等原则,注重职业素养教育,以工匠精神实践育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度,重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同时模拟了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4.在“课内实验+集中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实践层次、知识能力相互交叉融合,互为基础,相辅相成,体现综合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层级式进阶。

同时,将企业的职业要求融入教学内容,将职业精神、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融合在实践教学中,将工程训练和考取职业证书的要求融合进人才培养中,推进实践教学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有效融合。

依托工程训练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依托工程训练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教 学 和 以 探 索 为 本 的 学 习 , 及 研 讨 式 课 程 以 (e ia) 只有 从 重 知 识 传 授 的 教 学 模 式 转 变 到 Sm nr。
创 新型 国家 的进程 中 , 多高 校深 切地 认识 到要适 许 应 时代需要 以培 养高层 次应用 型 人才 为定 位 , 不过
人 类解决 面 临 的重 大课题 提供 科学依 据 的前沿 , 是
知 识 创 新 、 动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向 现 实 生 产 力 转 化 的 推 重 要 力 量 , 是 民族 优 秀 文 化 与 世 界 先 进 文 明 成 果 又

培 养 创 新 人 才 是 摆 在 高 校 面 前 的 一 项 迫 切
维普资讯
20 年 l月 06 2 第l 5卷第6 期
Junl f h  ̄d n ia Pr oee f P C. ora o C e uMui pl atC lg . c y l o C.
中 共 成 都 市 委 党 校 学 报
De . 0 6 c20 V 1 5 N . 0. .06 1
任务
高等学 校 担 负着 培养 和造 就 高 素质 创 造性 人 才 的历史使命 , 深化高 校 内部改 革 、 建立创 新机 制 、 培养创 新人才 是摆在 高校 面前 的一 项迫 切任务 。 高等 教育 大 众化 阶段 的一 个 主要 表 现 是高 等 教 育结构 的大规模 调整 , 从一元 的精英教 育走 向 以 培养 应用型人 才 为 主 的多 元 化 教 育 。高 等教 育 需
知识 发 展 为 导 向 的 学 科 中 心 走 向 以 社 会 需 求 为 导 向的学生 中心模 式 。在 全 面 建设 小 康 社 会 和创 建
大力提 倡 和推 广参 与 式 、 发 式 、 论 式 等 教 启 讨 学互 动型模 式 , 励案 例教学 法 、 鼓 实地考 察 法 、 拟 模 训 练 法 、 盘 式 教 学 和 双 语 教 学 , 索 基 于 研 究 的 拼 探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2019 年 3 月148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李 梅 亚力青·阿里玛斯 张文祥(新疆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新疆 830049)摘 要: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就如何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1]。

工程训练作为工科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疆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以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思路,积极改革工程训练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特别是在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个性潜力、激励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实践基地。

一、改革工程训练教学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为加强我国一流大学教育的基础,应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通识教育的基础地位,在保证通识教育学时和学分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其他各类教育的学时和学分,协调通识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的进程[2]。

中心根据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特色,努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识教育课程。

中心打破了学科和专业界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工程训练基础教育、综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开设了“工程基础认知”、“实验机器人建模与控制”、“工业系统测量驱动与控制”、“电工基础与实训”等工程通识教育课程。

使之在原有工程基础训连体系上,形成了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训练教育课程体系。

该体系注重实践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并向应用、设计、综合型方向发展。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实践教学改革——以福州大学为例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实践教学改革——以福州大学为例
他 高校 的教 学 改 革 提 供 相 应 的 借 鉴 经验 。
关键 词 : 创新型人 才; 大 学 生科 研 训 练 ( S R T P ) ; 实践 教 学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2 3 . 0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3 9 X( 2 0 1 3 ) 0 2 — 0 0 7 5 — 0 7
有一 定 的专业 知识 或 技 能 , 能 进 行 创 造性 劳 动 并 对 社会 作 出贡献 的人 , 是人 力 资 源 中能 力 和素 质 较 高
制, 突 出本科 教 学 的 中心地 位 。在 推进 高等 教 育 本 科 教学 质量 与教 学 改 革 工程 建 设 的过 程 中 , 加 大 本 科 生科 研训 练实 践 教 学 改革 , 提 升 大 学生 创 新 素 质
第 3 0卷 第 2期
2 0 1 3年 4 月
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析 福 州 大 学 在 大 学生 科 研 训 练 等 创 新 型人 才 培 养 工 作 方 面 的 管 理 现 状 及 面 临 的 困 境 , 为提 高福 州 大 学 S R T P 管理
水 平及 创 新 本 科 实践 教 学 活动 提 供 相 应 的数 据 支 持 和 参 考 建 议 , 进 而提 出相 应 的 实 践 教 学 改 革 对 策 , 并 为 国 内其
步加 强高 校实 践 育人 工作 的若 干 意见 》 、 《 关 于全 面提高 高等 教 育 质 量 的 若 干 意 见 》中强 调 , 要 创 新

发挥工程训练中心的作用 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1)_1057

发挥工程训练中心的作用 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1)_1057
发挥工程训练中心的作 用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 能力的培养(1)
汇报内容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与改革 三、规划与设想 四、问题与建议
——教学工作会议汇报
一、基本情况
工程训练作为理工科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 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 程训练中心是学校重点建设的校内理工科学 生唯一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每年承担校内 3500多名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
——教学工作会议汇报
二、发展与改革
(4)电工实习(2~5天) :学院安排,分散、集中 两种形式,电气技术方面的训练。 (5)生产实习(1~2周) :学院安排,集中进行, 根据学生专业需要安排实习内容。 (6)课程设计(1~2周):学院安排,集中进行, 根据学生专业需要安排内容。 (7)毕业实习(1~2周):学院安排,集中进行, 根据学生专业需要安排实习内容。
训 练 项 目
材 料 成 形 电 工 电 子 创 新
嵌 入 式 电 子 设 计 训 练
车 铣 刨 磨 钳 齿 测 数 数 电 轮 控 控 加 加 工 工 工 工 工 工 量 车 铣 工
激 热 锻 铸 焊 冲 陶 光 处 加 工 理 造 造 接 压 艺
注 塑 成 型
记 忆 合 金
电 子 技 术
电 气 技 术
——教学工作会议汇报
二、发展与改革
5.举办暑期学校 暑期学校开出过的项目共计11项: 《陶艺制作》、《数控车训练》、《数控铣训练》、 《 Pro/E实体设计》、《 Pro/NC编程加工》、《数 控加工综合训练》、《电子设计大赛培训》、《机器 人设计与制作》 、《32位嵌入式系统研发及应用 》 、 《暑期实践创新课堂 》、《山东大学育人工程网络 技能学习班 》等。 工程训练中心暑期学校所开课程连续三年被学校 评为暑期学校精品课程。

改革工程训练教学内容 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改革工程训练教学内容  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改革工程训练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摘要:本文针对工程训练教学目前存在的不足,紧盯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目标,探索出一条改革之路: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生态”环境,提高课程发展能力;践行“大工程观”,改革工程训练基础实习内容;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施多元工程创新项目教学。

经过在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多年的实践表明,改革思路和举措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大工程观;工程创新;项目教学近年来,高等工科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普遍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投入,在实习环境、设备升级及内涵建设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做出了贡献。

但工程训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各实习项目以离散形式存在,缺乏有机联系,对学生进行工程系统观培养方面关注不够;先进制造装备技术实习内容的比例仍然偏低;创新训练覆盖面小,缺乏有效措施,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不明显。

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卓越工程师,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

以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与实践“大工程观”理念下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改革,实现工程训练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具有现实意义。

一、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生态”环境,提高课程发展能力工程本质上是多学科的综合体,是以一种或几种核心专业技术加上相关配套的专业技术所重构的集成性知识体系,是创造一个新的实体[1],创造性是工程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

工程创新具有复杂、综合、交叉的特征,这决定着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本的工程教育必然具有复合性。

所谓复合,其知识形态是学科综合与交叉,其实践形态是工程创新中的技术整合与跨越[2]。

工程教育应当培养具有复合性的知识、技术背景,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加以整合运用的创新性工程人才。

1.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工程训练课程资源学科专业的教师理论知识功底深厚,站在科技发展前沿,具有很强的理论教学与科研开发能力,与科技合作企业联系紧密,这都是可以转化为工程训练课程内容新增长点的潜在资源。

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摘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办学实践中,通过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扩大实验室开放、打造个性化教育平台,推进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现将我们取得的成效汇总如下,希望得到兄弟院校的指教。

关键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一、构建实践育人平台,推进教学体系改革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们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课内课外相结合、循序渐进、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条主线”是指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而展开;“三个层次”是指把实践教学活动分为基础、专业、综合三个层次,涵盖实验、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

同时结合“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开展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等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这一体系与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相适应,切实可行。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注意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科学安排实践教学方案,拓展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空间。

考虑到不同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最低设置周数,对集中实践环节做了具体规定。

2、更新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我们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如及时更新实验项目,将更新内容编入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教学指导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落实实验教学任务。

近3年来,我院实验开出率均达100%,实验教学质量逐渐提高。

我们不断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将分散附属于各门课程中的实验内容加以整合,单独设课,使学生受到完整、系统的技能训练,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开展了特色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进一步拓展。

通过德育实践教学,强化了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外语系开展的校企合作大学生能力拓展训练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第 3 o卷
第 1 1 期
2 O 1 3年 1 1月
C N1 1 —2 0 3 4 / T
Ex pe r i me n t a l Te c h no l o g y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V0 L 3 O NO .1 1 NO V .2 Ol 3
Abs t r ac t: Exp e r i me nt a l s ki l l t r a i ni ng, e n gi ne e r i n g pr a c t i c e t r a i ni ng a nd r e s e a r c h a bi l i t y t r a i n i ng ar e i n t e r pe ne t r a t e d a nd i n t e gr a t e d t O a l l i n — on e i nno v a t i v e pr a c t i c e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of c he mi s t r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 ngi ne e r i ng. The c on s t r u c t i on a n d i m pl e me nt a t i o n o f t hi s t e a c hi n g s ys t e m wi l l f os t e r t he s t u de nt s’ op e r at i o n

要: 将 实验技能训练 、 工 程 实 习训 练 、 科 研能力训练相互贯通 , 整 合 成 一 体 化 的 化 学 化 工 创 新 性 实 践 教 学

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江南大学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江南大学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 的工 程 技 术 ,只有 理 论 与 实 际 结 合起 来 才 能 称 得 上是 合 格 。工 程 专 业 的学 生 都 需 要 对 基 础 性 的 工 程技 术 有一 定 的 了解 和操 作 能 力 ,只有 这样 才
能 更好 的去 学 习 和理 解 理论 ,而 且 通 过 基 本 的 技 能 训 练也 会 为在 将 来 读 硕 士 、读 博 士 过 程 中 的 项
个 综 合 的 ,面 向 理 、工 科 本 科 学 生 为 主 ,文 、
经 、管 、医科 学 生 参 与 的 创 新 型 工 程 训 练 基 地 , 给学 生 提 供 了实 实 在 在 的 大工 程 训 练 背 景 ,通 过
安 排 各 种 创新 实 践 对 大 学 生 实 施 创 造 性 工 程 设 计 与训 练 ,培养 大 学 生 的创 新 实践 能 力 ,全 面 推 进 大学 生 素 质教 育 。
目实验 打 下 一个 良好 的 基 础 ,这 对 以后 的 工 作 乃
至 生活 都 具 有重 要 作 用 。没 有 实 践 能 力 是 不 能 成 为 一名 合 格 的工 程 师 的 。 根 据我 校 培 养 高 素 质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培养 目
1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式 ,构 建 综合 工 程 实践 教学 体 系 ,通 过 工 程 实 践 教 学 改 革 与 实 践 ,达 到 了创 新 能 力 培 养 的 目的 ,保 证 了 机 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机 械 工 程 ;实 践 教 学 ;培养 创 新 人 才
中图分类号 : 620 G 4 .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2 9 6 2 0 )2 0 2 — 3 10 4 5 (0 8 0 — 0 0 0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特点和要求,通过分析重庆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程管理实践教学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b)-0000-00、1 引言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工程建设为背景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即在工程建设中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各项职能以尽可能的达到工程建设前设定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等各项目标。

该专业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和应用性特征,因此也必然要求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时刻联系实际问题,多思考、多实践,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能够以实际的工程问题为背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兴趣,并有一定的创新。

1.1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现状重庆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设立于1984年,主要以重庆市重点学科及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重庆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部交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高等级公路运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为特色,注重理工基础和管理实际能力的人才培养。

目前重庆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40人。

目前该学科已形成有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学科课程体系,并形成以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为主要专业方向。

1.2 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统计,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均存在基础技术知识不扎实,不能很好的运用项目管理知识适应市场的需求,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体现等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和设计不合理。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日益增多,实践教学经费越来越紧张,因此大部份高校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较少,理论课程课时占绝大部分。

另外随着各高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转变,实践教学体系中缺乏对实践教学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设计,没有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工 程训 练 中心 有 丰富 的教 学 资 源 , 而校 内许多学生 在进行创新 实践 及科技
能力 的教 育培养体 系 ,其 内涵也从 传统
的 “ 习工艺知识 、提高 动手能力 ”朝 学 着 “ 增强 工程实践 能力 、培养创新 精神
和创 新 能 力 ” 方 向 发 展 。基 于 此 , 国 内
开放 和训练 时数 开放两层 含义 。理想状 态下 ,训练时 间点开放 即学生在 任何 时 间点 ,包括 晚上 、周末 和节假 日,都能 进训练 室参加训 练 ;训练 时数开放 即学

改革工程训 练教 学体 系、 内容
分析 问题与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同时 ,教
师在整 个过程 中教学 能力和水平 也得 到
课外 科 技制作 和参 与科研 活 动 的平 台 。 构建开 放型工程 训练体 系 ,正是 达成 这

学应该进 行哪些创新 改革 ,这仍是 有待 探 索与研 究的课题 。本文 立足培养 学生
工 程实践 能力和科 技创新 能力 ,将 工程 训 练与科 技创新制作 相结 合 ,对 工程训 练教 学体 系 、内容和方 法 等进 行改 革 ,
中心 教 师组 织 学 生 答 辩 ,并 设 立 奖 项 。
目标 的有效手 段 。工程训 练 的开放 可
归 结 为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 ) 练 时 间的 开 放 一 训
训 练 时 间 的 开 放 ,包 括 训 练 时 间 点
以上改 革 的实施大大 激发 了学生 的 实 习兴 趣和创造 热情 ,并提高 了其独 立
二 、构建全 方位的 开放式 工 程训练
教 学 模 式
我 国高等 教育正 在逐 步实现 由传统 的应试教 育向现代 的综合创 新型 素质教 育转化 。工程训 练作 为学 生的动手 实践

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探索[摘要]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对推进在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依托百年老校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深入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坚持“四个转化和一个结合”,在创新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发现了许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我国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为全面贯彻我国高等教育中对在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从2001年6月份开始,秉承“求实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利用以及整合百年老校的教学资源,坚持常规的金工实习和电子工艺实习向现代化工程实践教学方向转化、由操作技能实训向局域网下的技术集成方向转化、由操作技能实训向技能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化、由操作技能实训向技能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以及工程训练的教学过程与面向市场的教学产品相结合、与相应学科的创新实验基地相结合,工程训练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完整的育人功能,坚持以人为本、育人至上、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注重过程、追求实效的建设理念,坚持走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将以前单纯从事金工教学的的实习工厂,改造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全国可比、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中心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与手段中心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建设,目前已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优良实习环境,具有涵盖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的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开放型的管理体制,以及初具规模的“八五七”教学体系,即满足学生实训的八个基础教学车间、五条教学示范生产线和七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了工程训练中心这个实践教学的有益平台。

(一)深化教学理念改革中心首先从教学内涵上进行改革,由原来单纯的金工实习变成了综合性的工程实训。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随着时代发展和产业变革,新工科建设成为大学工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新工科建设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工程实践能力强、全面发展的优秀工程人才,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实践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变得尤为重要,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产业需求、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

本文将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出发,结合大学工程训练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方向和路径。

一、新工科建设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革,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往往难以满足产业的需求,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距。

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旨在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

新工科建设要求工程教育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传统的工程教育往往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和书本上的概念,缺乏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等模式,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实际工程项目经验和能力。

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

二、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1. 适应产业需求2. 培养创新能力新工科建设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工程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工程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缺乏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

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实践教学2. 项目驱动项目驱动是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展开深入研究,以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为依据,重点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工程创新实践硬件平台建设、工程训练教学的程序化设计、加强工程训练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确保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实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在高校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工程训练中心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对加强工程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并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提升上来。

现阶段,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现代工业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程训练课程体系设置已经涵盖了诸多学科,比如机械、电子以及控制等。

要想对工程训练中心平台进行有效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学生创新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可以将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提升至全新的高度和深度。

一、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在制造业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下,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结合相关文件的要求,对高校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也就是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对多层次和项目化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进行了设置,其中,实训形式主要围绕固定实训来进行【1】,发挥出开放实训的辅助性作用,而且还要将工程创新力度提升上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进步。

要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开展工程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工程训练教学平台的顺利构建,将分层次和模块化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二、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一)加强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目前,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优化。

基于专创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专创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782021年6月总第363期ISSN1672-1438CN11-4994/T 基于专创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段洪君 崔玉洁 蔡 凌 李连江 孙文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摘 要:从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专创融合为导向,构建了机、电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平台。

按照“社会需求—培养目标—能力指标—教学模式”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进行专业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分别以理论力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与应用、智能移动机器人课程为载体,内容涵盖了“微课程体系”“项目任务式教学”“交互式实战平台”“跨学科实训平台”等多项教学方法的创新及人才培养的途径。

对于新工科背景下专创融合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工科;专创融合;创新平台作者简介:段洪君,工学博士,副教授;崔玉洁,工学博士,副教授;蔡凌,工学博士,讲师;李连江,工学博士,讲师;孙文义,工学硕士,实验师。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以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编号:GJXHZ2019-14);2019-2020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光机电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2019GJJG-43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重点课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构、优化及运行研究》(编号:2020JG-A04);2020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理论力学”(编号:2020YLKC-A0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指出,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2]要求,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各个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强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9-08-08T14:57:57.43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作者:雒卫廷闫金顺李强华宋要斌王向玲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展开深入研究,以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为依据,重点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工程创新实践硬件平台建设、工程训练教学的程序化设计、加强工程训练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确保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实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吕梁学院,山西吕梁033000)
本文系吕梁学院2019年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项目编号:JXGG201902)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展开深入研究,以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为依据,重点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工程创新实践硬件平台建设、工程训练教学的程序化设计、加强工程训练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确保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实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训练;实践教学
在高校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工程训练中心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对加强工程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并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提升上来。

现阶段,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现代工业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程训练课程体系设置已经涵盖了诸多学科,比如机械、电子以及控制等。

要想对工程训练中心平台进行有效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学生创新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可以将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提升至全新的高度和深度。

一、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在制造业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下,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结合相关文件的要求,对高校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也就是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对多层次和项目化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进行了设置,其中,实训形式主要围绕固定实训来进行【1】,发挥出开放实训的辅助性作用,而且还要将工程创新力度提升上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进步。

要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开展工程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工程训练教学平台的顺利构建,将分层次和模块化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二、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目前,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优化。

首先,要从培养目标和学生能力标准出发,对总体课程设置进行合理调整,将各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进行明确化,然后有针对性地落实课程改革。

要将学科界限进行突破,将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内的资源进行积极整合,实现多个学科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

比如某一高校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中,对设计活动进行了变革,具体更改为建造设计、问题研究等,教师要注重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出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好地顺应工程训练教育实践课程改革趋势。

(二)加强工程创新实践硬件平台建设
我国工程训练和创新教育的开展,主要借助于创新实践基地或实训中心等,确保产学研的紧密融合。

对于校外实习基地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的条件,可以给予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一定的保障,而且也可以确保学生在工程实践训练中的参与热情。

现阶段,在工程训练和创新教育过程中,工程创新实践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要发挥出学校的资源优势【2】,将学校、学院以及中心等结合在一起,构建全新的基地模式。

学校参建的科研院所,要将高端的仪器设备提供给基地建设,为培养学生创造有利条件。

学院要将基本的硬件环境和指导教师提供给基地,相关实验教学中心,要将优秀的仪器设备资源提供给基地。

例如:以某一理工大学生为例,在该院校工程训练中心中对条件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制定了实验室“一院一品”计划。

同时,工程训练中心还对企业资金进行了积极引进,与诸多国际知名企业进行了合作和交流,共同对多个实验室进行了构建,创造了机电一体化实验平台、机械安全实验平台等,为学生创新实践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工程训练教学的程序化设计
在工程训练教学中,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整个工程实训教学中,小组化教学和计算机流程控制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其中,可分成的模块主要包括技术学习阶段实训、操作成果达标实训等,各个部分均要对教育学习进行合理安排。

在考核过程中,要加强模块计分和综合考评计分制方式的应用,将计算机管理落实到位。

各个模块必须要与相应的标准要求相符【3】,确保成绩的有效性。

在授课形式中,教师处于固定的位置,而学生则具有高度的流动性。

其特点就是:学生对学习时间进行自主管理,而计算机要发挥出辅助性的作用,学生自发构成学习小组,每组至少为3人,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各个阶段的学习,要注重结合小组内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控制系统内进行预定,在得到系统通过方以后,要反复学习同一阶段技术。

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给予工程训练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为安排其他学习创造条件。

此外,对于小组化学习来说,对于团队协作和培养团队精神等具有极大的帮助,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指导车床技术和创新创新等。

在技术讲解方面,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借助计算机,完成各个步骤的学习,不宁进行相应的测试,在合格以后可以学习本阶段的其他内容。

(四)加强工程训练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必须要注重将师资力量的作用发挥出来,师资队伍,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大的帮助。

在传统工程实训中,教学人员的群体中技能工人居多,在高校人才引进的影响下,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技能工人数量普遍减少,由于青年骨干严重缺失【4】,所以教学队伍人数的锐减比较显著,严重不符工程实训工作需求,所以加强工程训练教学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在工程训
练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提高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高校要不断提高人才政策运用的灵活性,借助聘任制方式,将需要的人员引入进来,而且还要加强绩效考核制度的构建,结合工作业绩,将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下去,将教师的岗位贡献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从而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加强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不断提高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水平,而且还可以实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工程实训人员具备较强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满足工程行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工程技术型、专业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孙永吉,王栋梁,彭文.提高工程训练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发展——新工科背景下先进制造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3):26-27+32.
[2]孟利清,王浩,徐艺,方赛银,王艳艳.浅谈农林类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04):90-92.
[3]武强强,寇文军,沈亮,陈响,李国剑.工程训练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7,20(03):128-131.
[4]武强强,沈亮,寇文军,陈响,李国剑.构建工程创新人才教学体系探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06):202-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