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ppt精品课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感悟人类声息相通。 小草——少女、村庄——生命的宁静之美
由彩菌——滋养过山村里的人——生命的美好 加利树——严峻的圣者——生命的渺小; 野狗的嗥叫——海上的飓风,寒带的寒潮——生 命对于疾苦的恐惧; 麂子——幻境——生命的庄严与神圣
第十二段
精读
• 怎么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 话的内涵?怎样理解文末一段?
我的印象中,他待人热情,但 又让人感到有所节制,说话也 很注意把握分寸。无论在公众 场合,还是在家里,他总是显 得稳妥周到而谨慎。我没有看 到过他的激动,或者言语中带 有锋芒。他年轻时的性情是否 就是如此,我不知道。也许是 在德国留学时受到的熏陶,或 者是后来岁月的磨砺。
词语
• • • • • • • • 采撷 孑然 骤然 俯拾皆是 赭色 靛蓝 悚然 嗥叫
小溪;鼠曲草;彩菌;加利树;野狗;麂子
• C、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 美好家园,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精读
• 请精读7-12自然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了 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 第七段 描绘眼前小溪——想像曾养育昔日的人 第八段 第九段 第十段 第十一段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大自然神奇瑰丽,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与大自然同悲喜、共哀乐;寄怀感 慨,抒发诗情 。这一节课,让我们通过《一个消逝了的山 村》,聆听一下作家冯至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 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 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 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 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 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 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 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 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采摘 Jié rán 孤独。 Zhòu rán突然 形容到处都是。
cǎi xié
zhěsè
diànlán
Sǒng rán Háo jiào
害怕的样子 多指豺狼的号叫。
词语
• • • • • • • 飓风 驯服 麂子 诡计 风雨如晦 矜持 抱负
Jù fēng
顺从
Jǐ zi
狡诈的计策
拘谨,拘束。 远大的志向.
• 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 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 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 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 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 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 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 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 具一格。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 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 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 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 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 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词语
• 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看不见。 消释:(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 消逝:消失;逝去;不可再看见. 完成小练习 A、我这样一说,他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 B、岁月 消逝 C、他逃离了战场,战争的硝烟也慢慢地 D、一颗流星从夜空中 消失 了, E、一抹残霞渐渐地在天边 消逝 F、我与他的误会也就一下子 消释
消失 消逝
消逝与消失
• 两者都有不复存在的意思。“消失”是指 无生命的东西不复存在;“逝”一般指人 的逝世,是有生命的东西的消亡。 • 题目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明作者认 为山村是有生命的,虽然形体已不存在, 但我们仍能在草木之间感受到它的余韵。
• 好散文可以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 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 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 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 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读后感
• 请为《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写一篇读后感, 谈一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感悟。字数不少于 400字。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课文层次分析
• 一:(1-5)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 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 二:(6-12)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 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 三:(13)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 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连.
思考题
• A、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 用石块砌成的旧路 • B、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 1942 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 最后一段是文章的点晴之笔,概括了对自然 的总体感悟—①自然滋养人类,②生命跨越 时空,声息相通。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自由讨论
• 作者的描述或抒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 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 验人生的意义。” ——冯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