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优秀教案68642
《台阶》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台阶》优秀的教学设计《台阶》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台阶》优秀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台阶》优秀的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跨了。
反映出父亲那辈农民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也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落后状况的心声,回荡着时代召唤的主旋律。
教学设想:指导学生自读本文,要抓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个文眼去把握情节,探究“父亲”形象的意蕴,理解“台阶”的内涵。
制作课件时,选取了三幅图片,有些神似或相关的农民图像,引导学生感悟或对比父亲形象,加深对“父亲”的理解。
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小说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教学中更不能忽视的是“人文性”,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加深理解。
当然,教师“情”的投入也相当重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感召力,与学生的互动才能更有成效,效果才会更好。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抓住关键语句,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3、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
4、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1、导入激趣:钢琴曲《雨的印记》下,教师朗诵《写给父亲》导入: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台阶》优秀教案设计
《台阶》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台阶》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提升文本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传达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激发对家乡、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强孝敬父母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台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理解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1)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李森祥及作品《台阶》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作品中所传达的人性光辉的感悟。
(2)分享自己的孝敬父母的故事,增进情感交流。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的感悟。
4. 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和行为表现。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农村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环境,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深入体验人物情感。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并领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的人物性格和心理。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小说《台阶》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梳理。
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如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
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细节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提供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资料,供学生参考。
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归纳要点。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阅读小说,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分析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特点。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3.2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阅读小说,记录关键信息和感受。
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看法。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细节进行解读。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的评价。
对学生案例分析和思考深度的评价。
学生对作品主题理解和感受的评价。
4.2 教学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共同进步。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或相关活动,拓宽视野。
5.2 教学延伸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读后感或短篇小说。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讲座或辩论比赛,提高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案例与分析6.1 教学案例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和细节描写,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涉及人物性格、心理、动机等方面的内容。
6.2 教学分析分析案例中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特点。
《台阶》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台阶》优秀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独特见解,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台阶》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共享学习成果。
4. 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复述课文《台阶》的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农村生活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1课时)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解答和指导。
七、课堂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台阶》教学教案
《台阶》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台阶》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2)掌握课文中涉及的生词和短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
(3)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展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亲人的热爱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台阶》的内容介绍。
2. 课文中涉及的生词和短语。
3. 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台阶》的内容介绍。
(2)课文中涉及的生词和短语。
(3)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批判性思维解读。
(2)学生对家乡、亲人的热爱和责任感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词和短语。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主题思想,分享阅读感悟。
3. 课内外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台阶》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主题思想,分享阅读感悟。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解读课文。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和阅读感悟的分享。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台阶》原文。
2. 生词和短语列表。
3. 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
课文台阶的教案(优秀10篇)
课文台阶的教案(优秀10篇)篇一:课文《台阶》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3、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4、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了《背影》一课,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困顿中前行的父亲对儿女那深沉的爱。
今天,我们再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感受父亲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我相信今天的学习,你一些定会对自己的父亲又有新的认识。
让我们一同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
(二)检查预习效果,感知人物形象。
本文属自读课文,相信预习后会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知道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那么我们就结合课文,体会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的。
1、“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明确:贯穿全文的线索。
但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台阶吗?明确:为了表现父亲。
所以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2、文中我家的台阶是什么样的呢?父亲对台阶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明确:三级青石板台阶(板书)认为台阶低。
3、台阶低,走起路来多方便啊,父亲为什么还要造高台阶呢?(试用原文回答)明确:“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
”4、这句话也就是告诉我们台阶低,在村里没有什么?(地位)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不受人尊重,这也就让我们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总说台阶低了。
他实际上是对什么的需要啊?明确:尊严。
(让学生体会一下父亲的精神世界,感受父亲形象。
)5、这表现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明确:自尊、有上进心、有志气、有理想。
《台阶》优秀教案设计
《台阶》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台阶》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传达的人性光辉,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2)认识农村现实生活,关注农民问题。
(3)培养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台阶》的内容理解。
2. 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心理描写。
2. 作品所反映的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问题的理解。
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特点。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总结观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台阶》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4. 学习小组分组安排。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台阶》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总结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作品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辅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人生。
八、课后作业:2. 深入了解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问题,结合课文进行分析。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生价值。
1.2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鉴赏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的评价2.2 教学难点作品中的深刻社会问题的理解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的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的鉴赏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课文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课文和相关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背景信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生价值艺术鉴赏:分析作品的文学特色,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留下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4.2 时间安排引入:5分钟阅读理解:15分钟主题探讨:20分钟艺术鉴赏:15分钟总结与反思: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阅读理解:通过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写作反馈: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能力,了解学生对作品的思考和评价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6.1 教学活动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6.2 教学互动学生与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学生与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悟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提供准确的课文文本,确保学生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背景和主题图片和视频: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7.2 教学材料笔记本:学生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思考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相关图片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教学注意事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营造开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8.2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不同难度和深度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反馈与激励: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第九章:教学拓展与延伸9.1 教学拓展相关作品阅读:推荐与课文相关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比较文学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和体验9.2 教学延伸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绘画、音乐、表演等形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与社会相关的实践活动,将作品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反馈10.1 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思考教学效果和改进措施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总结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10.2 教学反馈学生评价:让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持续改进:教师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第九章:教学拓展与延伸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反馈全文总结和概括:教案《台阶》的设计详尽地考虑了教学的各个方面,从明确的教学目标到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再到教学资源的准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旨在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课文《台阶》优秀教案
课文《台阶》优秀教案课文《台阶》优秀教案(通用5篇)导语:《台阶》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森祥。
作者从父辈们生存的智慧、憨厚、勤劳甚至狡黠中再度捕捉自我血液中流淌的原生物质,让后辈得到深省。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课文《台阶》优秀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
课文《台阶》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2,学会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教学重难点:1、文中围绕中心选材,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2、父亲形象的理解,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置疑问答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台阶,在我们看来是极为平凡的东西,而在某些人的眼里,却是他毕生的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台阶》就是关于一位父亲和台阶之间的故事。
板书:《台阶》李森祥(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所以请同学们先在每一自然前用数字标上序号,这样比较方便阅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因为同学们在课下,都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老师想通过练习的方式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
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用一句话,简单地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了父亲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那么同学们读完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觉得文中的“父亲”。
在你的心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可以前后桌讨论一下,想出来了的同学请举手。
明确:勤劳、朴实、善良、执着、敦厚、吃苦耐劳、有志气,有理想、要强、谦卑、坚韧不拔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能吃苦耐劳、善良、敦厚的农民,他有志气,有理想,不甘于人后,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辛苦,但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谦卑。
三、研读分析从文中我们可知作者李森祥是围绕着“台阶”来写父亲一生的。
那么究竟“台阶”和父亲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父亲为什么要花一生的时间来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呢。
《台阶》优秀教案设计
《台阶》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主题的把握。
2.课文描写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课文情感的理解与表达。
2.描写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学生分享对课文《台阶》的理解和预想。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三)课堂讨论1.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主题。
2.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父亲为什么那么执着于修建台阶?第二课时(一)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细节描写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二)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思路。
3.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一)作文评析1.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二)课文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关于父爱的名言。
2.学生分享自己的父爱故事。
第四课时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二)作业布置1.学生根据课堂讨论,修改作文。
2.教师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台阶》,让学生深入理解父爱的伟大与深沉,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细节描写等。
《台阶》优秀的教学设计4篇
《台阶》优秀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台阶》是新人教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
《台阶》与本单元其他四篇文章不同,是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是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
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
全文中有个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引导学生抓住这个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
二、学生分析本文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通过反复阅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当适当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三、设计思想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时间紧、任务重。
基于此,围绕教学过程要紧凑、问题设计要精心,抓主抓重,切中主题,设计了四个问题,教师精讲点拨;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和意蕴: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情感,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五、重点与难点1.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台阶》优秀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三要素2、分析人物形象3、把握小说主题教学重难点:目标2、3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这是一篇小说,讲诉一位父亲建新屋,修高台阶的故事。
《台阶》优秀教案
《台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把握其深层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细节描写,体会父亲的心理和情感。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理解父辈的艰辛,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梳理故事情节,理解“台阶”的象征意义。
分析父亲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领悟作品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深入理解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台阶。
有的台阶高,有的台阶低。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台阶》,就和台阶有关。
那么,这台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台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梳理情节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造起这栋新屋,特别是九级台阶的?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四)精读课文,分析父亲形象1、文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形象?例如:“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 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勤劳、节俭、认真的人。
2、父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五)深入探究,理解主题1、“台阶”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台阶”象征着父亲的理想和追求,也象征着农村社会地位的提升。
《台阶》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
《台阶》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台阶》的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分析父亲形象,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理解父辈,尊敬父辈,热爱父辈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说明:这三项目标的设置,分别一一对应了语文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教学之三维目标。
)二、教学重点在把握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朱自清先生的名文《背影》作比较阅读,比较二者在组织材料、命题立意上以及人物形象的异同。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通过自己查词典,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和感受人物形象;回忆、感受、体验生活中的自己的父亲的关爱自己或他人的动情片段。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说明:由于这篇小说即便是短篇,然而它对于八年级的初中生而言,仍然显得比较长和难以把握,因此教师教学本课时,预习任务的安排,就是尤其关键和必要了。
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多媒体教学的确有许多优点:信息量大,美观漂亮,图文声并茂,但是对于教学语文本质上以“悟”为主的学科而言,老师的言语引领与身体垂范和学生的从心里到行动上积极主动的参与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更为重要的——多媒体重在“图文声”,而“情”,还得的确靠教者与学者的有效互动。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正式上课之前,先放舒缓音乐,亮出一幅与台阶颇为贴切的图片,按字竖排打出一段话:“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事先,预设和营造适宜__课堂教学的氛围。
)教师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歌颂父爱的自由诗,导入新课,亮出课题——“台阶”。
站在天真的微笑里,父亲,是慈祥的温柔。
清冽的日子,总有淳朴的粮食喂养一种思想。
《台阶》教案优秀8篇
《台阶》教案优秀8篇《台阶》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一位旧中国的父亲,通过自己的毕生努力终于建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事,表现了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部分词语,理解父亲形象的含义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教学重难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方法】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2、教师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导语: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
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父亲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
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韧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二)师简介作者(三)生齐读教学目标:(四)检查预习。
1、读准下面的字词:凹涎水揩嘎尴尬撬2、介绍小说的常识小说的三要素: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在书上圈点勾画,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讨论、理解、了解人物形象。
思考题: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②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③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将自己的理解和疑难问题,通过四人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理解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进行文学创作尝试。
1.2 教学内容作品简介:作者、背景、发表时间等。
作品主题:反映的社会问题、人性探索等。
作品特点:文学风格、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语言特点。
理解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背景。
运用文学理论进行作品分析。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学作品。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者、作品背景,解析作品主题。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创作实践法:进行文学创作尝试,展示和评价。
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作品原文、图片和相关视频。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作者资料、相关评论等。
写作软件:辅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课时:本章节建议安排2 课时。
教学顺序:先介绍作品背景,分析作品内容,进行创作实践。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朗读作品,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第三步: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步:进行文学创作尝试,展示和评价。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作品主题的思考essay。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交创作作品。
5.2 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中的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思考essay 和创作作品。
创新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和展示。
第六章:教学目标与内容(续)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作品进行自我表达和情感共鸣。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台阶》教学教案
《台阶》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农村生活,关注农民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台阶》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农村生活和农民问题。
2. 教学难点:(1)深入剖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农村生活。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台阶》为例,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台阶》,了解作品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台阶》,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台阶》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台阶》,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台阶》,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1)教师以课文《台阶》为例,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
《台阶》教案(超教案)
《台阶》教案(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台阶》全文分析人物形象:父亲、母亲、儿子等解读主题:农村家庭的生活困境与希望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探讨作品现实意义与当今社会的关联。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利用网络平台,分享相关阅读材料和讨论成果。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5分钟)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问题(15分钟)人物分析:小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主题探讨:全班交流,探讨作品主题(20分钟)4.2 时间安排课时:1课时(40分钟)备课时间:1课时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提问等。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阅读笔记等。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简介和作品背景。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做好笔记,准备课堂讨论。
6.2 课中活动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
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动机。
解读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现实意义。
6.3 课后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教材:《台阶》文本参考书目:相关研究著作、评论文章网络资源:作者访谈、作品相关报道等7.2 教学材料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作品相关图片、视频等。
《台阶》教案范文集锦6篇
《台阶》教案范文集锦6篇《台阶》教案篇1★学习目标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并通过揣摩文章语言,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②学习先把握故事情节,再抓住关键语句,从而认识和理解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③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①揣摩关键语句分析父亲形象。
②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爬台阶的确是件挺累的事!可是呢,偏偏会有人希望自家门前的台阶高一些多一些,到底是怎样的人会有这种想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说《台阶》中的主人公——父亲。
二、概括故事情节1、大家事先都已经看过这篇小说了,下面老师就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情节。
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考虑。
(学生默读课文。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决心要盖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但此时的父亲老了,身体也垮了。
)2、本文题目是《台阶》,小说也是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台阶”是全文的焦点。
三、浅谈对人物的初步印象接下来,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对“父亲”的印象。
用一句话表达,如:“父亲是个……的人”。
(勤劳、要强、老实厚道、有些自卑、渴望得到别人尊重、有着坚韧意志的人。
)四、赏析语句,感知人物形象:1、“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说明父亲长时间惦记着这件事,他很看重台阶高低这个问题。
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地位也低,他感到没面子,我觉得他有点虚荣。
台阶高低其实就是意味着地位的高低,看得出父亲渴望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2、下面点评第13自然段。
(父亲总是看着别人家的高台阶,可见他有多么的羡慕。
上一段说到烟抽够了就能干活,父亲一边看着别人家的台阶,一边老抽烟,他是不是想着快快干活,早点造出让人家也羡慕的有高台阶的新屋。
这段写到柳树枝摇来摇去都摇不散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的目光,告诉我们父亲是很专注的,很认真的在想盖新屋的事。
《台阶》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2.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2.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教学难点:1. 把握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鉴赏文章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心。
二、新课导入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分析课文1.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2.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四、课堂练习1. 分析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找出相应的例子。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深入分析课文1.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2.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三、拓展阅读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了解不同作家运用修辞手法的表现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布置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台阶》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感悟。
2. 阅读其他文学作品,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台阶》优秀教案范文
《台阶》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和亲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性美和亲情。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获取信息。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提高理解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欣赏的方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台阶》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分析讲解。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6.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台阶》,谈谈你对作品中的人性美和亲情的理解。
2. 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体会文学的魅力。
3. 以此文为契机,谈谈你对文学创作的看法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表达能力等。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地传达了课文《台阶》的主题和2.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部分词语。
2、能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
人生。
教学重点:
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已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
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父亲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
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韧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旨在配合着课件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情绪与本文合拍,自然引入本课。
)
二、复述
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课下已经安排了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扫除了文字障碍,熟悉了课文。
为了能对文章有更明晰的认识,我给大家提供了三个要点,作为复述这篇文章的提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用几句较完整的话,包括这三个要点,来概括、复述本文。
(通过复述,学生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通过课下、课上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特别是在复述过程中抓住重点的读,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三、问题研讨——读懂人物
通过复述,我们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接下来的问题研讨环节中,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让父亲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1、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吗
明确:地位,受人尊重
延展:为什么父亲造的台阶是九级,而不是其他数字呢
[明确: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角度看:“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
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
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座,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把我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就是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
(引入中国传统建筑的习俗,开阔视野。
)
2、明确了这个问题,找到了这句话,我们也就抓住了本文的“文眼”,这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和任务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大家对抓关键句理解全文这个方法有更深的体会,我们将全文分成几个小问题来研讨,在研讨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①、父亲为什么觉得我家的台阶低
[明确:因为家乡有个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
从这一点,你能勾勒出父亲的什么形象
[明确:自尊、不甘人后、上进……]
②、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付出了哪些努力来准备请找到文中具体句子流畅的读出来,如果可能,请同时谈谈由此感知的父亲形象。
以下几个问题要求相同。
[明确:节俭、勤劳、有远大目标、吃苦耐劳、用劳动兴家立业、坚忍不拔、辛苦]
③、艰苦的准备后,新屋开工了,父亲无疑是兴奋的、幸福的,尤其对于造台阶,文中如何描写的父亲是什么形象
[明确:描写略。
为梦想而努力,不怕吃苦,谦卑]
④、造好高台阶,父亲心愿达成,父亲坐在上面什么感受为什么
[明确:描写略。
极不自在:长期无地位,不受重视,形成的自卑心理,难以消除]小结: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梳理,相信刚才模糊的父亲形象在你心目中,应该已经是清晰、生动、立体了起来,谁能用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来总结一下父亲的形象[明确: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
小结:看来,要想很好的阅读一篇文章,先抓住关键句,然后再细细感知,会比较顺利。
这个方法看来同学们有所掌握。
(此环节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另外对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展示是考虑到学生在表达时不是很完整、连贯的情况,引导他们会完整、流畅表达。
四、读懂作者
这样一位父亲,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崇敬、同情]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具体思路,方法要具体。
五、交流——读懂自己
这正是读书之境界:读懂人物、读懂作者,当然,还应该读出自己。
那么,谁能聊一聊你自己的父亲,或你知道的父亲的品格或胸怀
(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的父亲或所知道的父亲,要求抓住父亲的特点,叙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
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
六、读出学问
读书还有一境界:读出学问。
我们就从中借鉴本文写作技巧的几个方面,为了便于大家体会,我们通过分析几个问题来学习。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台阶上费了大段笔墨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3、父亲的脚的细节描写与主题有关吗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的脚板的泥沙以及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
写作技巧:围绕中心选材、安排详略、巧于铺垫
(学生自发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
此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注意对问题分层次整理,给每个学生机会,以提高其自信心。
)
七:作业
同学们总结的好极了!通过李森祥的《台阶》,我们学到了有益的写作技巧,更认识了一位可敬的父亲。
今天的作业就与父亲有关。
1、在生活中去认识你的父亲,去关怀和爱戴自己的父亲。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不让学生有作业的压迫感,巧妙完成对父亲的深刻解读。
同时,通过课外篇目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八、结束语
今天文内的父亲形象让我们多少有些沉重,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让我们心潮难平。
是啊,他们的愿望在我们看来可能并不精彩,但他们活的实实在在,他们血管中流淌的那份自尊与坚韧,恰恰是构建人生重要的支柱。
让我们在这一首深情的颂歌中、在内心深处衷心的道一声:辛苦了,我的父辈们,谢谢你们!
(视频播放歌曲《父亲》)
(继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感动之中,更深刻的理解父辈人,为本课画上一个感性而圆满的句号。
)
附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心愿准备建造熬不住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要强尊重坚韧谦卑
三级台阶九级台阶
崇敬怜悯双重感情
坚忍不拔失落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