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记金华的双龙洞》PPT 完美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c18182f5335a8103d220d7.png)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作准备,
每人介绍一处景点,介绍时可以 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充实进来。各 小组要选出最优秀的一名同学参 加竞聘。
洞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 外洞:宽阔。 • 孔隙:窄小。 • 内洞:昏暗,有双龙和石钟乳,比外洞宽
• 游览顺序
写一写
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选一处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按 照游览的顺序写一写。
拓展
阳光旅行社招聘双龙洞景区的小导 游条件:熟悉各处景点,普通话标准, 举止文明,待人热情大方。
猜一猜:是什么地方?
猜一猜:是什么地方?
猜一猜:是什么地方?
猜一猜:是什么地方?
猜一猜:是什么地方?
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双龙洞吧〔欣赏课文视频朗读)
思索: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 洞的呢?
理清线索:
(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 洞)
映山红洞
大
外洞
外洞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 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 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 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孔隙是什么样的?(欣赏孔隙视频)
• 、“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从以下几 方面可以看出来:
、由 外洞 进
入 内洞 、 游内洞 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乘船出
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 的景色、欢唱
的 溪流 ,外洞的 宽阔
,内外洞连接处
孔隙的窄小 、内洞的“黑 、奇 、 大 ”。
课文以游览的顺序和泉水流经的路线为线索,观
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详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35张PPT)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5b814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0.png)
奇
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 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 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 颜色各异,即使 不比作什么,也 很值得观赏。
强调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形态万千,色 彩各异,值得欣赏。
避水金针
“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从以 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1)船大小的描写 (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
设问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 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设问,具体说明了小船之小。“刚合适”“再 没法容第三个人”以船的小来突出表现孔隙的小。
游双龙洞——浙江金华
山——盘曲而上
沿途
花——显得精神 树——或浓或淡
一片明艳
溪流——时而……
记
时而……
金 外洞 很宽 很大 仿佛大会堂
华
的 双
孔隙
龙
两人并排仰卧 挤压 撞破 擦伤
窄小难行
洞 內洞 黄龙 青龙
值得观赏
出洞
石钟乳 石笋
欲洞 览中 泉有 源洞 卧洞 小中 船泉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作者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 什么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 映山红 • 沙土 • 油桐 • 新绿 • 溪流
品析感悟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 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 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欣赏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 ,那儿一簇,很不少。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 眼前一片明艳。
记金华的双龙洞 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20096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9.png)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 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 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 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 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 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 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 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统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课时)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回顾:作者的游览顺序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孔隙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小组讨论
默读第5自然段,讨论说说孔隙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 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 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 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 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 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 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 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 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 慢慢移动。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 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 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33张PPT)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17c8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c.png)
我们课本中出现过叶圣陶的作 品有:《爬山虎的脚》、《荷花》。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记金华的 双龙洞?
“记” 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 游览胜地,固而本文是一篇游记。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游记:记述游览经历 的文章或著作,一般是按 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 也叫移步换景。
2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 脚步前往金华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 明艳的春景,聆听着溪流欢快的调 子,想必很多同学都有想到溶洞里 去看看的冲动,那么下节课老师将 带大家继续前行,一睹双龙洞的风采。
31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积累摘抄本节课学到的好词好句。
感谢观看
juān yù tún
鹃郁臀
注意观察“月” 的位置和书写
jiān
肩
zhè
浙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浙江 浙江潮 造句 浙江卫视有很多好看的电视节目。 写法 左窄右宽,“斤”末笔竖长且直。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思考: 为什么要叫双龙洞?快速默读文章找出相应的句子
首先当然是蜿蜒 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黄龙,一条 青龙。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 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 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高的朝真洞。双 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 余米,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子,可容千人 品茶避暑。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3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我会认
zhè
浙江
qī
漆黑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记金华的 双龙洞?
“记” 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 游览胜地,固而本文是一篇游记。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游记:记述游览经历 的文章或著作,一般是按 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 也叫移步换景。
2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 脚步前往金华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 明艳的春景,聆听着溪流欢快的调 子,想必很多同学都有想到溶洞里 去看看的冲动,那么下节课老师将 带大家继续前行,一睹双龙洞的风采。
31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积累摘抄本节课学到的好词好句。
感谢观看
juān yù tún
鹃郁臀
注意观察“月” 的位置和书写
jiān
肩
zhè
浙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浙江 浙江潮 造句 浙江卫视有很多好看的电视节目。 写法 左窄右宽,“斤”末笔竖长且直。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思考: 为什么要叫双龙洞?快速默读文章找出相应的句子
首先当然是蜿蜒 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黄龙,一条 青龙。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 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 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高的朝真洞。双 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 余米,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子,可容千人 品茶避暑。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3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我会认
zhè
浙江
qī
漆黑
四年级17记金华的双龙洞 人教 (共24张PPT)教育课件
![四年级17记金华的双龙洞 人教 (共24张PPT)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c4708bad02de80d5d8406f.png)
_拉__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_
4.乘船必须_后___脑__到__肩__背___,__到__臀__部__,___到__脚__跟__,___没__有__一__处__不___贴__着__船__底;。
5.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
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
1.“孔隙”的特点是___窄__小____。表现在: 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2.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_两__个_ 人并__排____
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__
3.船的进出方式是:船_两___头__都__系__着__绳___子__,__管__理___处__的__工__人__先___进_ 内洞,在_里边
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
新知讲解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 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时而……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因为溪 流的宽窄不一,所以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 (2)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 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由于溪流缓急不一,听到的 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 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 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 草人》。
字词乐园
会认字
浙江 一簇 漆黑 臀部 蜿蜒 杜鹃 宽窄 肩背 移动 额角 陆续 石钟乳 石笋 变化多端 上源
读准字音: 平舌音“簇 笋”,翘舌音“浙 窄 乳”等。
书写指导
“臀”上下结构,笔画较多,注意笔画的穿插避
•
:
其实兴趣真的那 么 重 要吗 ? 很 多事 情 我 们提 不 起 兴趣 可 能 就是 运 维 我们 没 有 做好 。 想 想看 , 如 果一 件 事 情你 能 做 好, 至 少 做到 比 大 多数 人 好 ,你 可 能 没有 办 法 岁那 件 事 情没 有 兴 趣。 再 想 想看 , 一 个刚 来 到 人世 的 小 孩, 白 纸 一张 , 开 始什 么 都 不会 , 当 然对 事 情 开始 的 时 候也 没 有 兴趣 这 一 说了 , 随 着年 龄 的 增长 , 慢 慢的 开 始 做一 些 事 情, 也 逐 渐开 始 对 一些 事 情 有兴 趣 。 通过 观 察 小孩 的 兴 趣, 我 们 可以 发 现 一个 规 律 ,往 往 不 是有 了 兴 趣才 能 做 好, 而 是 做好 了 才 有了 兴 趣 。人 们 总 是搞 错 顺 序, 并 对 错误 豪 布 知晓 。 尽 管并 不 绝 对是 这 样 ,但 大 多 数事 情 都 需要 熟 能 生巧 。 做 得多 了 , 自然 就 擅 长了 ; 擅 长了 , 就 自然 比 别 人做 得 好 ;做 得 比 别人 好 , 兴趣 就 大 起来 , 而 后就 更 喜 欢做 , 更 擅长 , 更 。。 更 良 性循 环 。 教育 小 孩 也是 如 此 ,并 不 是 说买 来 一 架
(部编版)_记金华的双龙洞_课件完美版1
![(部编版)_记金华的双龙洞_课件完美版1](https://img.taocdn.com/s3/m/8ec25bee580216fc710afd1d.png)
景点解说
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想象,要 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 先分小组设计“外洞”“孔隙”“内洞” 处的解说词,再轮流担当导游。
谢 谢 观 看!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新绿”,指春 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长的 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 的颜色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 浓了。“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绿 色的特点。因为有“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 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 片明艳”。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外洞,孔隙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低矮 内洞:黑暗、宽广、奇异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思考: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 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b47c3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0.png)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 在里面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 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 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 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 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 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大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 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
1. 按游览顺序描写一处景物。 2. 侧面描写体现景物特点。 3. 通过描写感受体现景物特点。
课后作业:
默读你什么感受?
黑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 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 多么宽广。
奇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 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奇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 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回想课文,说一说,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 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 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
· · ·· · · 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 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76051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c.png)
叶圣陶(1894—1988)
生平介绍:原名叶绍钧, 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 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 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 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
膜》《火灾》,长篇小说《倪(ní)焕之》等。
双龙洞
双龙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位于浙江 省金华市北郊的金华山西南山麓(lù)。这 里林海莽(mǎng)莽,水流潺(chán)潺,是一 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以地下悬河、岩溶 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的著名风景区。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
第一课时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有谁见过溶洞?
在浙江金华的双龙景区,有一个著名 的天然溶洞——双龙洞。双龙洞是钟乳石 和石笋的溶洞。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家 叶圣陶的脚步,一起去游览美丽神奇的双 龙洞吧。
溶洞是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 腐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 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 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 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 异景观的溶洞。
双龙洞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 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 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 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孔隙:狭小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 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 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 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 破额角,擦伤鼻子。
举世闻名 名山大川 巧夺天工 气壮山 河 风景如画 美妙绝伦 蔚为壮观 美不胜 收
提示:可以通过列表格的形式来呈现, 也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PPT完美版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1bd0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2.png)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PPT 完美版
目 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重点难点解析与辅导 •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 • 知识拓展与跨学科融合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金华双龙洞地理位置及特点
地理位置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北山林之中,距 金华市区约15公里。
历史文化
双龙洞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文人 墨客游览探胜之地,留下了许多珍贵 的诗文和摩崖石刻。
洞穴特点
双龙洞是一处典型的岩溶洞穴,具有 多层洞厅、多支洞和丰富的岩溶地貌 等特点。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等 形态各异,美不胜收。
作者叶圣陶生平及成就
文学成就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描绘现实生活和揭露 社会黑暗著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自然景观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视觉体验。
视频播放
02
播放与双龙洞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旅游宣传片等,让
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双龙洞的风貌和特色。
网络互动
03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
随时提问、发表观点,教师也可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效果提升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彼此对双龙洞的看法 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表达能力。
详略得当的描写
对于重要的景点和特色,作者进行 了详细的描绘,而对于一些次要的 部分,则简略带过,使文章重点突 出。
生动的语言运用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 言,将金华双龙洞的美丽和神秘呈 现得淋漓尽致。
描写手法及语言运用
01
多样化的描写手法
目 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重点难点解析与辅导 •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 • 知识拓展与跨学科融合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金华双龙洞地理位置及特点
地理位置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北山林之中,距 金华市区约15公里。
历史文化
双龙洞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文人 墨客游览探胜之地,留下了许多珍贵 的诗文和摩崖石刻。
洞穴特点
双龙洞是一处典型的岩溶洞穴,具有 多层洞厅、多支洞和丰富的岩溶地貌 等特点。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等 形态各异,美不胜收。
作者叶圣陶生平及成就
文学成就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描绘现实生活和揭露 社会黑暗著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自然景观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视觉体验。
视频播放
02
播放与双龙洞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旅游宣传片等,让
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双龙洞的风貌和特色。
网络互动
03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
随时提问、发表观点,教师也可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效果提升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彼此对双龙洞的看法 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表达能力。
详略得当的描写
对于重要的景点和特色,作者进行 了详细的描绘,而对于一些次要的 部分,则简略带过,使文章重点突 出。
生动的语言运用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 言,将金华双龙洞的美丽和神秘呈 现得淋漓尽致。
描写手法及语言运用
01
多样化的描写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奇)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 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大)
作比较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作者在写这篇游记时,将见闻和感 受相结合,把各个景点的特点巧妙地呈现在 我们眼前,仿佛我们也身临其境。我们要学 习这种写作手法。
或浓或淡的新绿
作者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映山红 沙土
油桐
新绿 溪流
一片明艳
作者去双龙洞的路上,还听到了什么?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
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
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
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 读边想作者在路途中都看到 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找出 相关词句。
作者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溪流
映山红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 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 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1、请找出这句话中的两对反义词。 宽——窄 急——缓 2、模仿造句: 请用“时而…时而…时而……” 写个句子。
孔隙
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看 看孔隙有什么特点?找出 有关词句,边读边想象画 面。 窄小
作者是怎样通过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来表现孔 隙窄小的呢?
见闻:
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 这样小的小船。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 刚 再没法 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 并排 小 小船 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孔隙
窄小
感受: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 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 挤压 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稍微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 一点儿 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窄
矮
险
内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了内洞,可就是别有洞 天了,同学们就慢慢观赏吧!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我会写:
浙江 一簇
臀部 溪流
泰山
二.我会悟:
1.作者游览的顺序是什么?
2.在这篇游记中,哪个景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路上
→ 洞口 → 外洞 → 孔隙 → 内洞 → 出洞
2. 在这篇游记中,哪个景点给你留下的印象
最深?
路上风景
黄龙
青龙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
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石笋、石钟乳
彩云遮月
寿星捧仙桃
避水金针
小桥流水
擎天柱
五彩图
海龟探险
内洞
内洞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
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 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黑)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
四.作业布置: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