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的临床应用
dwi弥散梯度
![dwi弥散梯度](https://img.taocdn.com/s3/m/3b28c9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2.png)
dwi弥散梯度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用于测量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
水分子在组织中的扩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的结构、细胞类型和疾病状态。
DWI可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包括脑梗死、中风、白质病变、脑肿瘤等。
DWI原理是利用磁场梯度来改变水分子在组织中的扩散方向。
当水分子受到磁场梯度的影响时,它们会沿着磁场梯度方向扩散。
随着水分子扩散的距离增加,其信号强度会逐渐减弱。
这一现象称为扩散磁化率。
DWI图像通常以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表示。
ADC值越低,水分子扩散越慢。
因此,DWI图像上高ADC值的区域对应于水分子扩散较快的区域,而低ADC值的区域对应于水分子扩散较慢的区域。
DWI图像可用于诊断多种疾病。
例如,在脑梗死的早期,脑组织内的水分子扩散受限,DWI图像上会显示出高ADC值的区域。
随着病情的发展,脑组织内的水分子扩散速度会逐渐恢复,DWI图像上高ADC值的区域会逐渐消失。
DWI还可用于诊断白质病变。
白质病变是指脑白质中的结构损伤。
DWI图像上白质病变区域的ADC值通常较低。
DWI在颅内病变的应用 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颅内病变的应用 弥散加权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85e649024a7302768e993924.png)
K-SPACE
DWI
ADC
表观弥散系数(ADC值)
反映水分子活动的自由度。单位mm2/s 如果需要作量化分析,则应测量ADC值。
-
=
B=1000
B=0
ADC
T2 shine through effect
DWI
弥散
T2
当受检组织的T2 值明显增高,在 DWI上有明显的T2 值图像对比存在
ADC=1.06×10-3
D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 鉴别新旧梗塞灶 评价缺血半暗带
一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
二鉴别新旧梗塞灶
ADC
EADC
CO中毒
三评价缺血半暗带
缺血缺氧性脑病
脱髓鞘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恶性脑膜瘤
表皮样囊肿
可用于手术后复查
脑脓肿
鉴
别
脑
脓
肿
与
转
移
瘤
0.60×10-3mm2/s
脑脓肿 转移瘤
线粒体脑肌病
膜结构的阻挡1
A
B
膜结构的阻挡2
肿瘤细胞 水分子
恶性肿瘤
大分子蛋白物质的吸附作用
大大分分子子
水分子 水分子
脑脓肿、表皮样囊肿
EPI-DWI的伪影
膜结构的阻挡3
肿瘤细胞
恶性肿瘤
微血管内流动血液的影响
血管
炎细胞
水分子 炎性病变时,炎细胞对水分子的限制被血管内流动水分子的高弥散所抵消
磁敏感伪影
N/2鬼影
DWI在颅内病变的应用
海军总医院磁共振室 黄敏华
弥散加权成像
(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 DWI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90cd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0.png)
针对乳腺组织的特殊性,采用一些优化技巧,如脂肪抑制技术、并行采 集技术等,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和分辨率。
03
乳腺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 像表现
乳腺癌磁共振表现概述
1
乳腺癌在磁共振成像(MRI)上通常表现为形态 不规则、边缘毛刺或分叶状的肿块。
2
T1加权像上,乳腺癌通常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 ,信号强度因肿瘤内部成分不同而异,可能呈高 、等或低信号。
病变检测
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早 期发现病变并评估其恶性程度。
序列选择与参数设置
01
序列选择
根据乳腺筛查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如平面回
波成像(EPI)、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S-SE-EPI)等。
02 03
参数设置
合理设置磁共振成像的参数,如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 激发角度、矩阵大小、层厚、层间距等,以获取高质量的弥散加权图像 。
0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乳 腺癌筛查中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分析
高敏感性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检测到微小的乳腺癌病变,尤其 是对于致密型乳腺组织,其敏感性高于传统的X线钼靶摄影 。
无放射性
与X线和CT等放射性检查相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不产生 电离辐射,对人体无放射性损伤,更适合用于乳腺癌的筛 查。
多方位成像
开展多中心研究
组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验证DWI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及 治疗中的价值和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更多证据支持。
关注新技术发展
关注磁共振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应用于乳腺 癌的诊疗实践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06
结论与总结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c328c8ce2f0066f53322d4.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经验交流 ・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 D WI ) 技术
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张 沁 买 买提 明
脑 梗塞 是 由于缺 血形 成 的 脑组 织坏 死 ,发病 6
高信号影 ; 2 2 例发病时间 2 — 6 h , T 2 WI 呈稍高信号 影, D WI 呈异常高信号 。单发梗死灶 2 7 例, 多发梗 死灶 9 例。 6 例 曾有脑梗 塞病史病人 , M R I 常规序列 只发现陈 旧性梗死灶 ,而 D WI 检查发现有新梗死
关于脑缺血时弥散受 限的确切生物物理学机
制仍不清楚 , 多数实验研究认为与细胞毒性水肿有 关翻 。各种原因引起 的脑 血流量下降均可使细胞缺
率一直很高。及时安全的溶栓治疗可以及早地恢复
脑血 流 , 改 善 区域 血 液 供应 , 缩 小 梗死 面 积 , 挽救 死
亡的脑组织及其功能。 尽管 目 前认为 D WI 上出现的
体征相符。1 1 例发病时间<2 h的和 3 例发病时间 2 ~ 6 h的在 T 1 WI 和T 2 WI 均为正 常 , D WI 像呈 稍
作者单位 : 8 4 4 0 0 0 新疆 喀什
缺 血瀑布理论为确实 的脑保护 打断反应链 导致治 疗 成功提供 了基本保证 ,这两个治疗环节相互相
下降至 2 0 m U ( 1 0 0 g / mi n ) 以下时 , 神 经 元 电活 动 衰
我院 2 0 1 3 年7 月~ 2 0 1 4 年 1 月期间超急性期 脑梗死病人 3 6 例 ,男性 2 l 例 ,女性 l 5 例 ;年龄
竭 ,出现 电衰竭 ,传导功能丧失 ;当下降至 1 5 m l / ( 1 0 0 g / m i n ) 以下时, 导致神经细胞膜离子泵衰竭( 膜 衰竭 ) , 细胞进入不可逆 损害 ; 当下降至 1 0 m l / ( 1 0 0 g / m i n ) 以下时 , 细胞 膜去极化 , 钙离子内流 , 细胞最 终进入死亡( 脑梗塞 ) ; 此即缺血阈理论。脑缺血半 暗带 ( i s c h a e m i c p e n u m b r a , I P ) 是指超急性脑缺血的 早期血流并未完全 中断 , 梗死灶 中心区周围存在一
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及其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b79133482fb4daa58d4bf8.png)
1 . 引 言
h n在 1 9 5 0年提 出的 。他首 先在 自上 世 纪 8 0代 第一 台核磁 共振 ( MR )应用 于 信 号 强度 而 由 Ha
临 床 以来 ,核磁 共 振 成像 ( MR I )技 术 的 发展 已 自旋 回 波 序 列 设 计 中 阐 明 了 弥散 对 M R I 信 号 的 有3 0 多 年 的历 史 。 现 今 ,MR I 在 医学 成 像 领 域 影响 。 1 9 6 5年 ,S t e j s k a l 和T a n n e r 使 用脉 冲梯度 占有 重要 地 位 ,是 临床 医 生 不可 或 缺 的影像 工 具 。 进 行 弥 散敏 化 。1 9 8 6 年L e B i h a n等 人首 次将 弥
Di f f us i o n - W e i g h t e d I ma g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a n d i t s Cl i n i c a l
Appl i c a t i o n
L I Gu a n g - y i CHENG Qi - y a a n Me d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Ho s p i t a l a f i f l i a t e d t o S h a 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J i ’ n a i l 2 5 0 0 2 1 )
时 、稳定 等特 点 。弥散 成像 方 法 是为 了增 强 M R I 进行 总结 。
1 2 中国医疗器械信 息 C h i n a Me d i c a l D e v i c e l n f o r m a t i o n
dwi名词解释
![dwi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dc591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6.png)
dwi名词解释
DWI是磁共振检查中的一种特殊扫描序列,中文名称为弥散加权成像。
它利用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之间水扩散程度和方向的差别来成像,因此,DWI 可以用于区分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
在临床应用中,DWI主要用于诊断急性脑梗死,其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100%。
此外,DWI还可以用于鉴别蛛网膜囊肿与表皮样囊肿、硬膜下积脓与积液、脓肿与肿瘤坏死等。
在颅内其他病变如肿瘤、感染、外伤和脱髓鞘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价中,DWI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2d60e0959eef8c75fbfb3cf.png)
s i z e o f l e s i o n i n e a c h s t a g e o f a c u t e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i n D WI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r o u t i n e MR I( T 1 WI , T 2 wI a n d
亚急性早期脑梗死 的诊 断价值 明显高 于常规 M R I 检查 ,是 临床早期治疗脑梗死 ,对提 高患者生存率 、降低致残率 、 改善 生活质量 的重要诊 断依据 。
关键 词 :弥散 加 权 成像 磁 共 振 急 性 脑 梗 死
The Cl i ni c a l App l i c at i o n o f Di f f us i o n W e i g ht e d Ma gn e t i c Re s o na n c e I ma g i ng i n Ac ut e Ce r e br al I n f a r c t i o n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b y MRI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c l i n i c a l t re a t me n t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et r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n u mb e r ,s i g n a l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I m a g i n g D WI )i n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c u t e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Ma t e r i a l s a n d Me t h o d s : A t o t a l o f 2 0 3 p a t i e n t s d i a g n o s e d w i t h a c u t e
DWI的临床应用
![DWI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ea60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b.png)
DWI: 病变在DWI上表现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
在病变急性期,DWI表现为高信号;
在缓解-复发阶段,DWI呈环形或圆形高信号;
在缓解静止期,DWI呈稍高信号。
多发性硬化
近年来, 对脑肿瘤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 ADC
值与肿瘤组织有相关性。
1.星形细胞肿瘤(I级良性,II级间变性,III、IV级恶性)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是目前唯一能对机体内水分子弥散进行定量分析的无 创性MRI检查方法。自1986年应用于活体后, 经过十几年的 发展, 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扩散
也称弥散,指分子热能激发而产生的一种无规则的、 随机的、相互碰撞的运动过程,也称分子热运动或布朗运 动。人体组织内的水分子总是处于热运动状态,这种运动 方式也是弥散加权成像的基础。
DWI表现:DWI呈高信号,ADC值为相应的低信号。
急性期
3.亚急性期(3d-10d) 病理表现:血管源性水肿加重,细胞外间隙水分增多,弥
散速度加快,直到与脑组织相同。
常规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即T1WI低信号,T2WI高 信号,压水像呈高信号。
DWI表现:DWI信号呈下降趋势,ADC值逐渐增加,达到 并高于正常值,期间在ADC图上梗死灶可以表现为等信号, 出现“假性正常化”。
DWI表现:DWI上呈高信号,ADC值下降。
DWI
T2WI
T1WI
2.急性期(7-72h)
病理表现:此期病理表现和超急性期区别不大,也是表现 为水分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产生细胞毒性水肿,使水分 子弥散受限。
常规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即T1WI低信号,T2WI高 信号,压水像(FLAIR)呈高信号。
弥散加权成像DWI原理和临床应用PPT
![弥散加权成像DWI原理和临床应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da94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4.png)
多模态成像融合
将DWI与其他成像技术(如 MRI、CT等)进行融合,实现 多模态成像,提供更全面的医 学影像信息。
个性化治疗
结合基因检测等手段,根据个 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普及推广
随着DWI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 用效果的验证,其在临床上的 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普
DWI可以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 织,有助于精确测量肿瘤体积,
评估肿瘤缩小或增大的情况。
脑卒中治疗效果评估
在脑卒中治疗过程中,DWI可 以监测脑组织中水分子扩散的 变化,评估缺血或梗塞区的大
小和范围。
通过DWI,可以观察脑卒中 后脑水肿的情况,判断病情
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DWI可以评估溶栓或取栓治疗 的效果,指导后续治疗措施。
弥散加权成像DWI原理和临 床应用
汇报人:WI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DWI在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 DWI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结论
01
DWI原理介绍
弥散概念
弥散是指水分子的随机热运动,即分子的随机位移。在活体 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受到细胞内外屏障的限制,因此 ,水分子在组织中的弥散程度可以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特点 。
DWI图像解读
DWI图像可以显示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 运动情况,通过观察图像中信号的强度
和分布,可以对组织结构进行评估。
DWI图像的信号强度与组织的弥散系数 成反比关系,即弥散系数越低,DWI图
像的信号强度越高。因此,通过观察 DWI图像的信号强度可以判断组织结构
的特征,如肿瘤、炎症、梗死等。
DWI图像还可以通过扩散张量成像( DTI)技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评估
及。
感谢您的观看
DWI原理及临床应用
![DWI原理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48658aa58da0116c1749bd.png)
就越差。
•b值越小,施加的正反两个梯度的强度就越小,对
弥散探测就越不敏感。但整个图像的信号就越高,
SNR就越好。
•在头部,b值一般为1000左右。在体部,b值一般为
300-800。
影响弥散的因素
在活体中,弥散受组织 结构、生化特性影响外, 还受多种生理因素影 响:如心脏搏动、呼吸、 灌注、肢体移动,所以 用表观弥散系数(ADC) 来描述活体弥散成像中 的弥散状况。
DWI图
ADC图
DWI图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灶中发现新发病灶
T2WI
常规DWI
DWI能早期发现深部脑
白质穿支小动脉闭塞所
致细胞毒性水肿,尤其
是能从不同时期多发腔
隙性梗死灶中鉴别出急
性期病灶,以指导临床
ADC
eADC
治疗。
左图示双侧基底节区散在多 发小腔隙性脑梗死灶,其中 左侧内囊膝部病灶为本次新 发病灶。
急性脑梗塞-DWI早期发现病变
•急性脑梗塞病人, 有明显症状。 •在T2, T1, FLAIR图像 上都未见异常。DWI 上清晰显示病灶区。
急性脑梗死-不同部位脑梗死(1)
DWI图
ADC图
T2WI
M
DWI
27Y
4
AD C
急性脑梗死(2)
• 大面积脑梗死举例
T2WI
DWI
3DTOF
亚急性脑梗死
地反映病变或组织的
3
4 水分子扩散情况。
病理基础
A
B
正常组织细胞毒性水肿的源自织随机运动的水分子---低信号 运动受限的水分子---高信号
病理基础
细胞坏死崩解组织 水分子运动不受限制
DWI仍然是高信号!!!
DWI基本原理及其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2024版】
![DWI基本原理及其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fc80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d.png)
SDW为DWI信号强度;r是质子密度;D是水分子的扩散系数
• DWI的信号强度主要取决于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系数(D) 和T2以及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
DWI图像的影响因素——b值
•
b值为0时,DWI图像近似T2加权图像。
•
较小的b值得到的图像信噪比较高,但对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检
测不明高,而且组织信号的衰减受其它运动的影响比较大,如组织血
流灌注造成的水分子运动等,这些运动模式相对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来
说要明显的多。
DWI图像的影响因素——b值
•
在b值较低时,由于受血流灌注等因素的影响,所测得的ADC
值偏高,而且b值越小,测得的ADC值越偏高。
运动伪影
磁敏感伪影
涡漩电流伪影
运动伪影 (癫痫发作)
成像序列:SE-EPI扩散加权成像
基于SE的EPI扩散成像是临床最常用、最 实用的扩散成像技术。 EPI技术是可缩短EPI的回波链并大大缩 短TE,从而可大大减轻磁敏感伪影。
成像序列:螺旋桨弥散加权成像(Propeller DWI)
多发性硬化
DWI高信号 ADC稍高信号
DWI图像的影响因素
• 在水分子扩散自由的区域,检测到的DWI信 号应为低信号,同时测量得到高的ADC值。 • 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看到的DWI图像实际 上会受到组织T1、T2,甚至毛细血管灌注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导致DWI图像并不表现为理想的情 况。
DWI图像的影响因素
ADC=ln(S2/S1)/(b1-b2)
• S1、S2 不同b值时的DWI信号强度
• exp
简述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简述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5c47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6.png)
简述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技术,用于检测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情况。
它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急性脑卒中的诊断:DWI 对急性脑卒中,尤其是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后的数分钟到数小时内,DWI 上可出现高信号,而在常规 MRI 上可能没有明显的异常。
2. 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WI 可以帮助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以及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通常具有较高的细胞密度和较低的水分子扩
散,因此在 DWI 上呈现高信号。
3. 脓肿和炎症的诊断:脓肿和炎症组织由于细胞外水分增加,水分子扩散受限,在 DWI 上也表现为高信号。
4. 外伤性脑损伤的诊断:DWI 可以检测出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等外伤性脑损伤引起的水分子扩散受限。
5.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断:某些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等,可导致水分子扩散异常,DWI 有助于发现这些异常。
6. 腹部疾病的诊断:DWI 在肝脏、脾脏、胰腺等腹部器官的疾病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区分实性肿瘤和囊性肿瘤、脓肿等。
总之,DWI 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DWI 临床应用进展
![DWI 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1486d40b307e87101f6966a.png)
DWI临床应用进展(一)DWI基本理论FIG. 001DWI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扩散或弥散加权成像一、扩散的基本概念扩散(diffusion)是指分子热能激发而使分子发生一种微观、随机的平移运动并相互碰撞,也称分子的热运动或布朗运动。
任何分子都存在扩散运动。
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可以检测这种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
DWI技术就是检测这种微观扩散运动的方法之一。
由于一般人体MR成像的对象是质子,主要是水分子中的质子,因此DWI技术实际上检测的是人体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
如果水分子扩散运动不受任何约束,我们称之为自由扩散运动。
事实上,生物组织中的水分子因受周围介质的约束,其扩散运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称之为限制性扩散。
在人体中,脑脊液、尿液等水分子扩散运动所受限制相对小,被视为自由扩散,而一般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属于限制性扩散。
在人体组织中,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同,限制水分子扩散运动的阻碍物的排列和分布也不同,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在各方向上受到的限制可能是对称(称为各向同性扩散),也可能是不对称的(称为各向异性扩散)。
实际上DWI就是通过检测人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制的方向和程度,间接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
FIG. 002二、DWI原理以目前最常用的SE-SSEPI (Spin Echo-Single Shot EchoPlanar Imaging, 自旋回波-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序列为例简单介绍。
三、DWI上组织信号衰减的影响因素DWI是通过另外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而获得,与未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的序列相比,DWI上各种组织的信号均衰减,只是衰减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DWI上组织信号强度的衰减程度与下列因素呈正相关:1)扩散敏感梯度场的强度;2)扩散敏感梯度场持续的时间;3)两个扩散敏感梯度场的时间间隔;4)在扩散敏感梯度场施加方向上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自由度。
FIG. 004四、b值及其对DWI的影响b值为施加的扩散敏感梯度场参数,或称扩散敏感系数。
弥散加权成像(DWI):从原理到临床
![弥散加权成像(DWI):从原理到临床](https://img.taocdn.com/s3/m/1184811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6.png)
弥散加权成像(DWI):从原理到临床前⾔磁共振成像(MRI)是神经科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段之⼀,对神经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有着深远⽽持续的影响。
MRI序列繁多,每个序列都能侧重反映组织间某种特性的差别(所谓的侧重即是MRI中经常说的“加权”的意思,⽐如最常⽤的T1加权成像(T1WI)侧重反映组织间的T1弛豫时间对⽐,T2加权成像(T2WI)侧重反映组织间的T2弛豫时间对⽐)。
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则是侧重反映组织间⽔分⼦弥散情况的对⽐,是⽬前颅脑MR成像最常⽤的序列之⼀,也可以说是神经科医⽣“最喜欢”的序列之⼀,其成像速度快,对很多疾病的诊断都能起到⾮常重要的作⽤。
本⽂将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例,简单阐述DWI形成的原理、阅⽚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临床应⽤,希望对各位读者特别是临床医⽣和MR初学者有所助益。
⼀、什么是弥散?什么是弥散受限?弥散(diffusion)是⼀种物理现象,指的是分⼦(MRI中主要指⽔分⼦)随机杂乱⽆章的运动。
正常脑脊液中的⽔分⼦状态接近⾃由⽔,可以⾃由运动⽽⽆所限制,⽆弥散受限(图1)。
⼀些特殊的病理⽣理过程会影响⽔分⼦这种⾃由运动(⽐如细胞毒性⽔肿),则称之为弥散受限(图2)。
⼀种组织是否有弥散受限可以通过DWI序列检测出来,会在DWI和ADC图中有相应的信号改变(灰⽩对⽐度改变)。
弥散受限在DWI表现为⾼信号,在ADC图中表现为低信号。
在熟知⼀些疾病的病理⽣理过程和弥散受限常见的成因的前提下,DWI和ADC图的信号改变就能帮助我们做出某些疾病的倾向性诊断。
图1:圆形代表⽔分⼦,箭头⽅向和长度表⽰运动⽅向和速度⼤⼩,⾃由⽔中,⽔分⼦运动杂乱⽆章。
图2:弥散受限。
某些原因(图中杂乱的线条表⽰)导致了⽔分⼦运动⽅向和速度的限制(箭头长度⼩于图1,表⽰速度减低)。
这种弥散受限可以通过DWI探测出来。
⼆、DWI序列是如何成像的,DWI和ADC图各有什么意义?⾸先,要明确⼀点的是,DWI序列并不是单纯的反映⽔分⼦弥散信息的序列,因为序列的特殊性,他始终都有不同程度的T2权重,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与其成像技术有关。
肝脏磁共振弥散成像
![肝脏磁共振弥散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e9c03286e53a580216fcfee0.png)
肝脏磁共振弥散成像郭启勇胡奕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放射科在磁共振的各种成像技术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是新发展的一种,它利用组织间弥散系数不同产生的组织对比进行成像,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可以在分子水平对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进行无创性检查。
目前,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多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1]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2-3]。
但随着磁共振软硬件的技术进步,DWI的临床应用也愈加广泛,如可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及骨肿瘤的诊断[4-5]、胰腺[6]及卵巢囊性病变[7]的鉴别诊断等等。
同时, 弥散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8-9],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此外,对于弥散成像是否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价肝硬化程度[10-11]的问题,也有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本文旨在对磁共振弥散成像的原理及其在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作以综述。
一、弥散成像的基本原理弥散(diffusion)是指水分子的不规则随机运动,即布朗运动,它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基础。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一般方法为在自旋回波(spine echo, SE)T2加权序列的180°脉冲前后对称的施加一个长度、幅度和位置均相同的弥散敏感梯度脉冲(diffusion-sensitizing gradient pulse, DSGP),通过组织内不同弥散状态下的水分子对DSGP的不同反应形成组织对比。
也就是说,对于静止(弥散低)的水分子,第一个梯度脉冲所致的质子自旋去相位会被第二个梯度脉冲完全再聚焦,信号强度不受影响;而对于运动(弥散强)的水分子,第一个梯度脉冲所致的质子自旋去相位离开了原来的位置,无法被第二个梯度脉冲再聚焦,从而导致信号强度随弥散时相而衰减[12],至此,不同的弥散强度以不同信号强度的方式被显示出来,形成组织对比,产生弥散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弥散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理现象,指分子的不规则 随机运动,即布朗运动。通常用于描述分子等颗粒由 高浓度向低浓度区扩散的微观运动。
DWI上水分子随机微观运动的大小用弥散系数来描述, 单位为平方毫米/秒。弥散系数越大,代表分子弥散 运动越强。
DWI 基本原理
物理基础 人体中大约有70 %的水,与DWI 有关 的弥散主要指体内水分子(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 的随机位移运动。水分子随机运动过程中不断相 互碰撞,每次碰撞后水分子发生偏向并旋转,使 其位置与运动方向发生随机变化。在存在浓度梯 度情况下,分子弥散运动遵循一定规律(Fick’s 定 律)。即在无外力作用下,分子总是从浓度高的 一方向浓度低的一方位移 。
的生物组织整体结构特征的弥散系数,反映水分子弥散和毛细血管微 循环(灌注)的人工参数。ADC 是水分子移动的自由度。 ADC =[ln(S1/S2)]/(b2-b1) ln 为自然对数。 S 为某一弥散敏感系数 (b )下的信号强度,S1 和S2 代表两个不同b值感兴趣区的信号强度。 b 值——弥散加权程度(弥散敏感系数)。 b=(γδA)( -δ △ /3) γ 为旋 磁比,δ 、△、A 分别为扩散梯度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强度,b 值单 位为秒/ 平方毫米。临床应用中一般固定δ 、△、γ ,仅通过改变A 的 大小而获得不同的b 值。
水分子扩散下降(ADC值下降) 局部区域信号增高(DWI)
病例1:张壮上,男性,
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缺血
DWI 对超急性和急性脑梗塞的检出敏感性为88 %~ 100 %,特异性为86 %~100 %。
能够鉴别新鲜与陈旧性梗塞灶,并能评估预后。
存在假阴性(病灶较小、空间分辨率有限)和假 阳性(磁 敏感效应所致)。
DWI,b=0
DWI,b=1000
ADC
DWI的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骨骼肌肉系统 肝脏 乳腺 卵巢子宫 肾脏;前列腺 心脏血
中枢神经系统
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缺血 感染 脱髓鞘病变 肿瘤
DWI早期诊断脑缺血机理
缺血后几分钟钠-钾泵功能失调 细胞内钠、水潴留
鉴别脑脓肿和肿瘤囊变(坏死)。 胶质瘤分级。 表皮样囊肿术后残存 脑脓肿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
肝脏MR扩散成像
DW分,反映活体组织功能 状态的功能性成像
EPI技术+脂肪抑制(FS),选择 不同的b值(100,500, 1000s/mm2)。
受限弥散 细胞膜或大分子蛋白等生物组织中的天 然屏障使得水分子的弥散受到限制,称为受限弥 散(ristricted diffusion) 。
弥散方式
各向同性弥散 在均匀介质中,水分子任何方向的弥散 系数都相等 ,称为各向同性弥散(isotropic diffusion) , 即弥散不受方向的 限制 。
弥散定量指标(DWI.ADC)
DWI 定量分析 弥散系数直接反映组织的弥散特性,为衡量生物组织 中分子弥散程度的绝对值。但受限弥散、弥散时间、血流、运动、RF 脉冲等因素均可影响测得的弥散系数,是目前在活体上测量水分子弥
散运动与成像的唯一方法 ADC表观弥散系数(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 DWI 上测得
对新生儿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显示敏感,且能准 确预测病灶范围。
对一过性缺血发作(TIA )显示优于常规MRI 。
病例2:邓碧莹,女,岁
T1
病例3:翟国开,男,岁
病例4,黎自军,男,岁
病例5,粟素群,女
感染
化脓性感染:脓腔于DWI 呈均匀高信号,ADC 降 低——弥散受限,与脓液的高粘滞度和脓肿的多细胞 性有关。对细菌性脑膜炎并发的硬膜下(外)积脓和 炎性渗出物有鉴 别诊断意义,从而有利于指导临床治 疗。一定程度上鉴别疱疹性脑炎和颞叶浸润性胶质瘤。
b 值受灌注影响大,小b 值主要反映局部组织的微循环血 流灌注,测得的ADC 值不稳定。b=0 产生无弥散权中的T2 像 。大b 值所测得ADC 值受血流灌注影响小,较好反映组 织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即b 值越大,对水分子运动的检 测越敏感,但图像的信噪比相应的下降。通常b值取 1000s/mm 3 ,成二组图像:b=0 和b=1000 。
DWI 是在常规MRI序列的基础上,在X、Y、Z轴三个互 相垂直的方向上施加弥散敏感梯度,从而获得反映体内水 分子弥散运动状况的MR图像。优点: 1 、明显减少成像 时间; 2 、降低运动伪影——propeller 技术应用; 3 、 增加因分子运动而使信号强度变化的敏感性。
定量指标: DWI图 ADC
DWI 图:弥散受限组织和长T2 组织均表现为高信号。— —不是纯粹的弥散图,包含T2WI 成分。(脑脊液是黑 ADC 图:弥散程度高的组织信号高(亮),弥散受限组织 表现为低信号。(脑脊液是白的)
eADC 图:弥散受限组织信号高,自由弥散组织信号低— —消除了T2 穿透(shine through )效应的影响。(脑脊 液是黑的 )
脱髓鞘病变
多发性硬化(MS ):分期:急性期DWI 呈高信号, 慢性病灶呈等信号,急性期硬化斑ADC 明显高于慢性 硬化斑。 可靠鉴别脱髓鞘和梗死灶。
肿瘤鉴别
鉴别蛛网膜囊肿与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DWI 低信号,ADC 明显高信号;表皮样囊肿——DWI 高 信 号,ADC 类似脑实质低于CSF 信号。
各向异性弥散 同一介质在三个弥散梯度方向(相位、 层面和读出方向)上呈现不同的弥散运动,引起不同 的信号表现,称为各向异性弥散(anisotropic diffusion) 。
DWI 信号形成机制 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包括细胞外、细胞内和跨
细胞运动以及微循环(灌注),细胞外运动和灌注是组织 DWI信号衰减的主要原因。组织内水分子的随机运动越多 , 在DWI 中的信号衰减越明显。 自由水比固体组织有极高 的弥散系数,导致信号大量丢失,在DWI上呈明显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