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制度的法律级次
国家开放大学《纳税基础与实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纳税基础与实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税收制度最重要、最基本的分类是A.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B. 按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分类C. 按课税对象为标准分类D. 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2、我国增值税税款普遍包含在商品价款中,这表明增值税是价内税。
(√)3、判断一种财政收入形式是不是税收,不在于它的名称是什么,主要看它是否同时具有税收“三性”。
(√)4、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5、国家税务总局有权根据税收法律制定税收法规。
6、税收最基本的职能是A. 财政职能B. 经济职能C. 社会职能D. 政治职能7、税收“三性”的核心是A. 有偿性B. 无偿性C. 固定性D. 强制性8、有权制定税收法律的是A. 国家税务总局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 财政部D. 国务院9、在税收制度的下列构成要素中,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A. 税率B. 纳税期限C. 纳税人D. 征税对象10、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可以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有权批准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的税务局是A. 县以上税务局B. 国家税务总局C. 计划单列市级税务局D. 省级税务局1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2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A. 10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罚款B. 10 000元以上60 000元以下罚款C. 10 000元以上80 000元以下罚款D. 10 000元以上100 000元以下罚款1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确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除有权责令其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的标准是A. 千分之五B. 万分之五C. 千分之二D. 万分之二13、纳税人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保存期限是A. 15年B. 5年C. 3年D. 10年14、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
税收法律制度

②包括:进出口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增值税、消费税、船舶吨税。
(需要记忆)
【多选题】下列属于工商税类的有( )。
A.营业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关税
【答案】ABC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流转税类的有(
A.增值税
B.消费税
C.房产税
【答案】AB
)。 D.印花税
$
概述
(三)按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 1.中央税。中央立法、收入划归中央、中央政府征管。 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增值税与消费税, 铁道部、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与城建税等。
2.地方税。中央统一立法或授权立法、收入划归地方、地方政府征管。 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建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
3.中央地方共享税。由中央、地方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分享税收收入。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
$
概述
(四)按计税标准不同分:
1.从价税——价格或价值。
$
概述
一、税收: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根据法律法规,无偿取得财政收 入的一种分配方式。
二、作用: 1.组织财政收入。 3.维护国家政权。
2.调控经济运行。 4.保证国家利益。
三、特征: 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和政令,强制征收。 2.无偿性——国家不付代价,不直接偿还。税收三性的核心。 3.固定性——征税的范围、标准、方法预先规定,有稳定的适用期。
8.纳税期限: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按期、按次。
$
概述
9.纳税地点:机构所在地、经济活动发生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 。
10.减免税: 概念——少征部分;全部免征。 目的——鼓励和照顾,税收优惠。
税收制度的构成及分类

5.以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
(1)中央税 (2)地方税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这种分类方法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 础。
2024/3/28
45
(1)中央税
➢概念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 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中央政府所有 并支配使用的一类税,也称“国税”。如 我国现行的关税和消费税等。 ➢特点 ✓征收范围广泛; ✓收入较大。
➢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一般要经 过工业生产、商业批发和零售等环节;进 口商品一般要经过报关进口、商业批发和 零售等环节。
➢依据纳税环节的多少,税收制度可分为 一次课征制、两次课征制和多次课征制三 种类型。
2024/3/28
22
6.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征税 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它是税收的强 制性和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2、速算法
应纳所得税额=40 000×40%-2 330
=13 670(元)
2024/3/28
16
4.附加、加成和减免
(1)附加和加成 (2)减免
2024/3/28
17
(1)附加和加成
➢附加是“地方附加”的简称,是指地方政 府在正税之外另行加征的一部分税款。如 外资企业所得税。
➢加成是“加成征税”的简称,是指按法定 税率计算的税额加征若干成。一成为10% 。
36
2.以计税依据为标准
(1)从量税 (2)从价税
2024/3/28
37
(1)从量税
➢概念 从量税是指以课税对象实物的计量单位( 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按固定税额 计征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车 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特点 ✓实行定额税率; ✓计算简便。
税法练习题

第一章的练习题【1·单选题】以下关于税法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B.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C.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决定税法属权力性法规D.税法属于综合性法规【答案】C【解析】作为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就是税收制度;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税法的另一特点是具有综合性。
C选项错误;ABD选项正确。
【2·单选题】下列法律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是()。
(2009年)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税法与宪法的关系。
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3·单选题】2009年2月,在下列法律中,明确用“逃避缴纳税款”取代“偷税”概念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B.《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D.《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2条【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税法与刑法的关系中的改革动态。
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用“逃避缴纳税款”替代了“偷税”的概念表述。
【4·单选题】税法基本原则中,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的原则是()。
A.税收法定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C.税收效率原则D.实质课税原则【答案】C【解析】税收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经济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
前者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5·单选题】以下不符合法律优位原则的说法是()。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B.我国税收法律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C.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D.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时,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答案】B【解析】法律优位原则的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第一章税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税收...

第一章税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中( a )是核心,()是保障。
A.无偿性强制性 B.强制性无偿性C.固定性强制性 D.无偿性固定性2.以下关于税法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从法律性质上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以规定纳税人的义务为主B.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C.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决定税法属于权利性法规D.税法具有综合性法规的特点3.下列关于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它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B.税法与刑法的调整范围不同,但违反税法情节严重触及刑律者,将受刑事处罚C.民法与税法不发生冲突时,税法不再另行规定;出现不一致时,优先按照民法处理D.税法与行政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4.下列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vb )。
A.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认为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C.税收效率原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指经济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D.实质课税原则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5.纳税人必须在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才能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请,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c )。
A.法律优位原则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6.“自2010年l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简称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城建税征税问题上对内外资纳税人平等对待,这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c)。
A.税收法定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C.税收效率原则D.实质课税原则7.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另一方的确定,采用的是( c )。
税法概述(PPT 61页)

税收概述
• 税收的定义(P1):
–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凭借政 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 式;
• 税收的特征(P2):
– 本课程所指的税法是广义的概念。
税法与税收的关系
•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以税法的法 律形式加以确定,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保障。
• 税收是税法规范的具体内容,税法制定、实施 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税收的实现。
税法的作用(P3)
• 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 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 • 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作用; • 税法可以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
• 本章学习要求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第二节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与税收管理体制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税法的法律级次 2.掌握税收的基本特征 3.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4.掌握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5.掌握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6.掌握我国现行税收收入的划分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 个人 – 纳税单位: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 的有效集合
课税对象(P10)
•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 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包括流转额、 所得额、财产、资源、特定性为五大类。
具体的划分 税目
征税主体 征税
课税对象
纳税 纳税主体
计算应纳 税额的标准
税款的 经济来源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法的分类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知识点:税法的分类● 详细描述:1.按税法的功能作用不同,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1)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总称。
税收实体法具体规定了各种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
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就属于实体法。
(2)税收程序法是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
税收程序法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
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不同,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1)国内税法是指一国在其税收管辖权范围内,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问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和经由授权或依法律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国际税法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课税权主体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征税形成的分配关系,并由此形成国与国之问的税收分配形式,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国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
(3)外国税法是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法律制度。
3.按税法法律级次不同,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1)税收法律(狭义的税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
(2)税收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税收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3)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由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或者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发布的有关税收事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命令、通知、公告、通告、批复、意见、函等文件形式。
例题:1.根据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
A.税收行政法规B.税收实体法C.税收程序法D.国际税法正确答案:B,C解析: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不同,可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税法(2019)考试辅导第04讲_税法总论(3)

会制定的税收法律效力。
例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环境保护税法》、《烟叶税法》、《船舶吨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耕地占用税法》、《车辆购置税法》授权立法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规定或条例属于准法律。
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和地位,其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为待条件成熟上升为法律做好准备。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税收法规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在中国法律形式中处于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的地位,在全国普遍适用。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目前仅限于海南省、民族自治地区税收规章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有权制定税收部门规章的税务主管机关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
该级次规章不得与宪法、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例如:《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在税收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前提下进行,不得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例如:城建税、房产税等地方性税种的实施细则等【解释1】在现行税法中,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发布实施的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环境保护税、烟叶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和耕地占用税;除此之外其他各税种都是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授权。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不止一次授权国务院立法。
近些年,我国税收立法的进程加快:(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表决通过;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17年12月27日表决通过,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3)《车辆购置税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18年12月29日表决通过,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最新:《税收法律制度》重点归纳

《税收法律制度》重点归纳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概念与作用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
2.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税收的特征——税收三性1.强制性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偿还,也不需对纳税人付出任何对价。
【注意】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三性”的核心。
3.固定性——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比例的固定性。
(三)税收的分类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
(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房产税、车船税等)。
(4)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
(2)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进出口关税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
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
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
(2)地方税。
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等)。
国家税收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税收是凭借(C)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A)国有资产所有权B)国家对纳税人提供的服务C)政治权力D)财产权国家有财产权和政治权力,而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收三性的核心是( C )。
A)固定性B)强制性C)无偿性D)稳定性3.税收采取的是( A )方式。
A)强制征收B)有偿筹集C)自愿缴纳D)自愿认购体现出税收的强制性4.税收原则是指一个社会治税的指导思想,包括(A)。
A)效率、公平、稳定B)文明、公平、稳定C)效率、公平、法治D)效率、公平、经济5.纳税人的最终税收负担是指(B)。
A)名义税负B)实际税负C)宏观税负D)微观税负6.根据我国的立法体制,我国税收立法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D)。
A)国务院B)财政部C)国家税务局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7.税制与税法(D)A)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B)在调整对象上存在差异C)在构成要素上存在差异D)在税收法律级次和法律效力方面存在差异税法是税收法律的总称,而税制则是指税收制度,所以在法律效力上有差异。
8.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个人是(B)。
A)实际负税人B)扣缴义务人C)纳税义务人D)税务机关9.区别不同税种的最基本标志是( D ) 。
A) 纳税人B) 税率C) 负税人D) 课税对象不同的课税对象存在不同的税种。
10.(B)的特点是税率不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
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累进税率D)边际税率定额税率是固定不变的。
11.某税种规定对纳税人实际收入征税,税率为10%,免征额为2000元,如果某纳税人取得实际收入为10000元,则其应交税款为( C )。
A) 1000元B) 200元C) 800元D) 2000元扣除免征额的情况下计算缴纳。
12.在特定税种中,多征一部分税款称为( B )。
A) 附加B) 加征C) 加成D) 综合负担13.在税率一定的条件下,流转税的纳税额与(A)。
税法的分类——精选推荐

税法的分类一,按照税法功能作用不同分类1,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总称。
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就属于税收实法。
2,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
指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程序法是拽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就属于税收程序法二,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的不同分类1,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属人或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
2,国际税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3,外国税法:是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
三,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分类1,税收法律:是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
2,税收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其职权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活动的实施规定或办法3,税收规章:分为税收部门规章和地方税收规章。
①税收部门规章:由财政部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部门,机构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
②税收部门规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通适用效力,但不得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4,税收规范性文件:是指县以上税务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规定程序制定并公布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税务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在本辖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反复适用的文件。
税法构成要素税法构成要素,又称课税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
这一概念包含有以下基本含义:一是税法要素既包括实体性的,也包括程序性的;二是税法要素是所有完善的单行税法都共同具备的,仅为某一税法所单独具有而非普遍性的内容,不构成税法要素,如扣缴义务人1,征税人:又叫征税主体,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行使税收征管权,依法进行税款征收行为的一方当事人。
第02章 税收制度分析

2.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下列表 述正确的是( )
A.作为纳税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征税机关 B.税收法律关系的成立、变更等以主体双 方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 C.征纳主体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D.具有财产所有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税法概述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1.主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 义务的当事人。 指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
税法概述
计税依据
如:车船税的计税依据是车船的吨位 :船 舶每年税额3—6元/每吨 : 载客汽车 每辆60—660元(成都市每辆420元) 含铅汽油按1.4元/每升计征
税法概述
2.纳税人
纳税人
直接负有纳税义 务的单位和个人 法人和自然人 与纳税人同为一体--直接税
解决某税种对“谁”课 税问题--纳税主体
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
税法概述
累进税率(图示)
5% 0 500 10% 2000 15% (5100) 5000 20%
例:课税对象数额= 5000
全额累进税率 计 税 超额累进税率 计 税 5000×15%=750 5100×20%=1020 ∑=625+20 =645 税法概述
500×5%=25 (2000-500) ×10%=150 (5000-2000) ×15%=450 (5100-5000)×20%=20
第二章 税收制度
本章重难点分析
本章重点: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及 特点、税制的构成要素、税法的类别、 税法的级次、税收的分类。 本章难点:税制的构成要素
税法概述
基本框架
第一节 税收制度与税法 第二节 税制构成要素 第三节 税收分类 第四节 我国现行税制
税法概述
税收法律级次

税收制度的法律级次2009.10目前,中国有权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税收事项属于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制定法律方式确立。
税收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普遍适用,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目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税收实体法有两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税收程序法有一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规范性决议、决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比如,1993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等等。
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我国现行税法绝大部分都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归纳起来,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税收的基本制度。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尚未制定法律的,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比如,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车船税、船舶吨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关税等诸多税种,都是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条例。
二是法律实施条例或细则。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国务院相应制定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
三是税收的非基本制度。
国务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通知、决定等。
比如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中有关房地产交易营业税政策的规定。
纳税考试选择题,计算题总结

纳税基础与实务一、单选题1、( C )是国家或政府通过立法程序公布实施的各税的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
A、税收B、税法C、税制D、税制结构2、税法规定必须征税的客观对象即( B ),是区分不同类型税种的主要标志。
A、纳税义务人B、征税对象C、税目D、税率3、下列油类产品中,应征收资源税的为( D )A、人造石油B、柴油C、加热油井使用的原油D、天然原油4、纳税人自产自用的( D )不缴纳消费税。
A、用于在建工程的应税消费品B、用于职工福利、奖励的应税消费品C、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D、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5、( A )是税收三性的核心。
A、无偿性B、强制性C、特殊性D、固定性6、现行流转税中( A )属于从量税。
A、柴油B、黄油C、工业酒精D、中药7、目前我国采用的增值税类型属于( C )。
A、消费型增值税B、收入型增值税C、生产型增值税D、混合型增值税8、以特定应税消费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是( C )。
A、增值税B、营业税C、消费税D、土地增值税9、税法规定,对权利许可证照和其它营业账簿每件贴花( B )A、2元B、5元C、4元D、3元10、( C )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A、向消费者销售应税项目B、销售已报关出口的货物C、生产者向批发商出售应税货物D、将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1、房产税按( A )征收,分期缴纳。
A、年B、月C、季D、日2、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其纳税地点选择是( D )。
A、两收入来源地分别申报B、税务局指定地点C、纳税人户籍所在地D、纳税人可选择并固定在一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3、纳税人自产自用的( D )不缴纳消费税。
A、用于管理部门的应税消费品B、用于馈赠的应税消费品C、用于广告的应税消费品D、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4、( D )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在税前扣除一部分费用。
A、存款利息B、股票转让收入所得C、有奖销售中奖所得D、租赁财产所得5、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税收制度的法律级次
目前,中国有权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税收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普遍适用,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
目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税收实体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以下简称《车船税法》);税收程序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规范性决议、决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比如,1993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我国现行税法绝大部分都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税收的基本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条规定,税收基本制度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比如,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船舶吨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关税等诸多税种,都是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条例。
二是法律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税收征管法》,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
三是税收的非基本制度。
国务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通知、决定等。
比如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中有关房地产交易营业税政策的规定。
四是对税收行政法规具体规定所做的解释。
比如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解释的复函》(国办函〔2004〕23号)。
五是国务院所属部门发布的,经国务院批准的规范性文件,视同国务院文件。
比如2006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
三、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发布有关税收事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命令、通知、公告等文件形式。
具体为,一是根据行政法规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实施细则。
二是在税收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具体适用过程中,为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者补充内容而作出的具体规定。
三是在部门权限范围内发布有关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根据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税收立法权,无论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还是地方税,立法权都集中在中央,地方只能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制定地方性税收法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对某些税制要素进行调整。
比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税额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规定幅度内确定。
再如,《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统一审批减免税项目之外,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减税或者免税,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税或者免税,须报省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五、省以下税务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这是指省或者省以下税务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的适用于其管辖区域内的具体税收规定。
通常是有关税收征管的规定,在特定区域内生效。
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依据,是税
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上级税务机关的规范性文件。
六、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地区)签订的税收协定
税收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之间在处理跨国纳税人征税事务和其他涉税事项,依据国际关系准则,签订的协议或条约。
税收协定属于国际法中“条约法”的范畴,是划分国际税收管辖权的重要法律依据,对当事国具有同国内法效力相当的法律约束力。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外谈签税收协定至2010年底,已对外谈签了96个税收协定,其中94个已经生效执行,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也签署了税收安排。
这些协定和安排在避免双重征税、吸引外资、促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税收征管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目前,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特别行政区实行独立税收制度,参照原在香港、澳门实行的税收政策,自行立法规定税种、税率、税收宽免和其他税务事项。
立法会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其制定的税收法律在特别行政区内具有仅次于基本法的法律效力。
特别行政区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但备案不影响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