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衡与取舍

在人们的社会或经济生活中,要经常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的权衡取舍,可能会有许多种选择。出于人的本能,人们总是倾向于做出有利于自身最大利益方面的选择。但是更多的时候,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或限制,我们需要在各个选择之间做出权衡。

经济这个词源自希腊语,意为“掌管整个家庭的那个人”。现在看经济学和掌管家庭的人之间似乎风牛马不相及。但事实上,家庭和经济之间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家庭中的很多看似浅显的取舍中,其实常常包含有很深刻的经济学原理。

一个家庭经常要面临很多的选择。例如,夫妻双方是不是都要出去做工;孩子是要自己抚养,还是要请个保姆,或是托付给父母;谁洗衣,谁做饭,谁掌握经济权;甚至是今天吃什么晚饭等等。每个家庭都需要在这之间做出权衡取舍,努力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努力平衡各个方面的关系。

一个社会,亦或是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考虑如何兼顾平衡各个阶层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水平,以及他们因此所应得到的收入水平,谁能入住花园洋房,谁只能挤在窝棚里,谁能开得起法拉第,谁只能挤公交。

对于国家,在权衡取舍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大

炮和黄油”之间的选择。当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国土免受外国(大炮)入侵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而对于我们当今的世界,获取高利益与舒适的生活和保持清洁适宜的生存环境之间也存在着权衡取舍,而且可以说是很急迫,很重要的取舍。

《哥本哈根协议》是2009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达成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在2020年之前,建立一个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基金,以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希望能在2050年之前把全球升温控制在两度以内。但该协议对各国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

2010年3月9号,中国致信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表示批准《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成为最新一个批准该协议的重要经济体。印度在同一天稍早些时候表示加入该协议。中国的批准,标志着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和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除俄罗斯外都批准了《哥本哈根协议》。

这本是一个早该签署并且应有更详细明确减排计划及目标的协议,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环境性灾难日益频发的星球,也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和我们的未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个能够生存的环境,实属十分急迫。但是对于不久前刚

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我们一定还记忆犹新。做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美国在这次谈判上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或者说是很让人失望。“谈判陷入僵局,美国是最主要的阻力。在这此会议中举行的领导人演讲中,奥巴马说了一些很动听的话,但没有带来真金白银,也没有提出所应实现的减排目标。人们原本希望奥巴马能彰显美国的决心,但他的演讲让很多人失望了”,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李虎军这么说。甚至于在谈判桌上,美国一直攻击中国温室气体减缓行动不够透明,试图将战火引向中国。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的演讲中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中国将“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这一次,有“童话之都”美誉的哥本哈根没有创造新的童话。“惊动”了全球110多位领导人并经过了一天“加时”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还是未能发布人们企盼中的全球减排协议。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这次为期13天的会议宣告闭幕。

这次气象大会的尴尬收场,也可以说是人们在面临权衡取舍时的一个典型例证。一方面是舒适的生活,有车,有房,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必然需要大量的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消耗,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另一方面,是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必须减小碳的排放,但那也必然意味着放弃现在拥有或享受的很多东西。很显然,在面对这次取舍时,每个国家都

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每个国家都希望别的国家减少碳的排放,而自己能够保持自已的既得利益,因此气象大会华丽的开场,而尴尬的收场也是可以预料的结局。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如果各个国家不能达成一个统一的协议,我们要面对的可能就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全球变暖了。两极的冰山会融化,亚马逊雨林会消失,南非和大洋洲部分国家国土及沿海珊瑚礁群会遭到海水浸没,“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卫报》更是认为,一旦部分经济体无法完全履行减排承诺,导致2050年时全球气温较工业化之前上升3至4摄氏度,则全球每年将有数亿人口遭遇因海平面升高引发的洪涝灾害。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是事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害怕影响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不敢或不愿签署协议,当然也是情有可原,但是我们应当作出一个更加有远见和负责任的权衡和取舍。相比于放弃一部分利益而得到的适宜的生存环境,我们牺牲环境而换来的利益是多么的不值得。科学家说,人们再不阻止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大灾难就要来临。灾难快来了,还挣什么钱?大概是为买棺材存钱吧。

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近日来有媒体报道,称山西近百

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件事曾被报道说是因为高温暴露疫苗而导致疫苗变质,但事实却让人心惊。山西省疾控中心在全省建成了成熟而完整的疫苗系统网络之时,却发生一系列耐人寻味的人事变动,许多业务骨干被陆续免职。在许多业务骨干被免职的时候,来自北京的山西人田建国,于12月28日被任命为当天成立的生物制品配送中心主任。与此同时,原来负责疫苗配送的生物制品供应站被撤销。在这以后,在暴利的驱使下,他竟打起了疫苗的主意,疫苗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武器,对于这么重要的东西,真的是经不起哪怕是一点点的疏忽,它的背后联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健康和生命。但田建国在山西推出了全国独创的标签疫苗,而且让山西卫生厅为其进行行政推销,从此垄断了疫苗的市场,造成了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的悲剧。

疫苗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也只不过是各地医疗卫生没有保证,暗箱操作,垄断市场的一个极端案例。

在这起事件里,面临千千万万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以及个人良心道德修养和经济利益方面的权衡取舍,田建国仍然选择了个人的利益。诚然,这件事中田建国得到了很多。田建国接手之前,生物制品供应站拥有债权:2960.07536万元;库存:二类疫苗库存374.4098万元(其中包括过期疫苗8.4317万元);债务:省疾控中心欠二类疫苗生产、批发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