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庙布局常识

合集下载

中国寺院布局

中国寺院布局

中国佛教寺院布局杂说2011-02-28 18:27:58来自: 广志(talkbox: ratmickey)佛教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教之一,深受古时皇家的重视和推崇,所以寺院的布局和供奉佛位是有讲究的,大致是按照古代皇家建筑风格及方位来安排.通常的寺院是坐北朝南,三门向南开,但也有说法,寺院不能太正对南向,有点偏东或偏西的那种向南方向.布局基本上是天王殿,中间供奉弥勒菩萨,以布袋笑弥勒见多.四天王左东南、右西北(以弥勒为准,左即东方)。

弥勒菩萨的背后是供奉韦驮菩萨。

以天王殿作为主线,纵线对正,接下来就是主殿——大雄宝殿,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当然也有寺院供奉法身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的左右一般供奉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

或者禅宗道场就干脆供奉释迦牟尼佛粘花像,左右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

大雄宝殿的左右两旁一般是十八罗汉,左9尊右9尊。

释迦牟尼佛的背后,一定是供奉观音菩萨见多,称海岛观音,左右善财童子和东海龙女。

观音大士身后配有罗汉或者三十二应身图。

接下来是法堂和藏经阁,两者可以上下两楼,或者相互连接都可以。

上述的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都在一条纵线上。

横线主要是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设立左右钟鼓楼,左钟楼(东边),右鼓楼(西边),一般钟楼下或供奉地藏菩萨,鼓楼下或供奉伽蓝菩萨(现关公像)。

也有的寺院将钟鼓直接设立在大雄宝殿之中。

但大致的布局就是如此。

以“寺”为名东汉明帝时,释摩腾自西域用白马驮经,初宿洛阳鸿胪寺,于是以“寺”名之,创立“白马寺”。

“寺”在白马寺创立之前,为官署之名,后来凡是僧众所居处,皆以“寺”为名。

在中国佛教寺庙的建筑中,殿堂是寺院建筑的主体。

殿是供奉安置佛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起居的地方。

下面将就普通常见寺庙的格局作些介绍。

布局院落式的寺院布局,一般是座北面南,从山门(寺院正门)起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座殿堂,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

寺院的各殿规章制度

寺院的各殿规章制度

寺院的各殿规章制度第一条寺院之殿堂安排:1.1 本寺院设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菩萨殿、地藏菩萨殿、藏经楼等主要殿堂。

1.2 山门为寺院之正门,供信徒进出,需遵守寺院规定。

1.3 大雄宝殿为寺院最主要的殿堂,供奉本寺主保佛祖,信徒在此参拜应肃静恭敬,不得言笑喧哗。

1.4 观音菩萨殿供奉观音菩萨,信徒可前往祈福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庇佑。

1.5 地藏菩萨殿供奉地藏菩萨,信徒可前往祈福求地藏菩萨保佑。

1.6 藏经楼供奉佛经,信徒可前往阅读学习佛法,但不得擅自取走佛经。

第二条寺院之礼仪规定:2.1 信徒需着深色衣物入内供奉,女信徒须穿长裙。

2.2 信徒进入殿堂需合十礼拜,不得随意触摸佛像,不得随意大声喧哗。

2.3 信徒应尊重僧侣、居士等住持,不得对其不敬。

2.4 信徒应遵守上香、献花、诵经的相应礼仪,不得擅自改动。

2.5 信徒参与忏悔、放生等法会活动,需严格遵守寺院规定。

第三条寺院之供奉规定:3.1 信徒供奉之物应为清净之物,不得带入肉食、酒类等不洁之物。

3.2 信徒供奉之花应为鲜花,不得带入已枯萎之花卉。

3.3 信徒供奉之香应为清香之物,不得带入异味之香料。

3.4 信徒应定期向寺院供奉布施,以支持寺院运作。

第四条寺院之慈善规定:4.1 寺院设有济贫堂,供应贫困信徒食物、衣物等基本生活用品。

4.2 寺院设有医疗堂,供应生病信徒看病、购药等基本医疗服务。

4.3 寺院设有救灾基金,用于救助遭受自然灾害等不幸的信徒。

4.4 信徒可自愿捐赠慈善款项,以支持寺院慈善事业。

第五条寺院之节日庆典:5.1 寺院设有佛诞、佛成等重要佛教节日庆典,信徒可参与相应活动。

5.2 寺院设有放生、忏悔等法会,信徒可参与以净化心灵。

5.3 寺院设有佛教讲座、经堂等学习活动,信徒可参与学习提升。

5.4 寺院设有禅修、闭关等修行活动,信徒可参与以修身养心。

以上为寺院各殿规章制度,信徒应严格遵守,不得违反。

愿信徒们在寺院内修行,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中国佛教寺院殿堂典型配置

中国佛教寺院殿堂典型配置

——山门、大雄宝殿及其东西配殿白化文每一座佛教寺院,都是由众多的高大森严的殿堂所组成。

那么,这些殿堂都是用来作什么的呢?这里就介绍一下中国佛教寺院殿堂的典型配置。

本文以介绍明清以来汉化佛教寺院的情况为主,藏传佛教、边疆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各种佛教流派的情况不多涉及。

但既然是讲“典型配置”,就不以一个寺庙为主,本文是这样一组文章的第一篇,主要讲山门、大雄宝殿中的主尊——佛、东西配殿这三部分。

至于菩萨、天王、诸天等,以后另有专文介绍。

一、殿堂概观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宇的总称。

大致地说,殿是供奉佛像以供瞻仰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

其名称,或按所供奉的主要神佛而定,或按其用途而定。

中国的营造法则,一般是把主要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安在东西两侧。

寺院的配置也是如此。

由南往北看,主要建筑大致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可能还有藏经阁。

这些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殿。

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

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中轴线左侧(东侧),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职事堂(库房)、茶堂(接待室)等。

“旅馆区”则常设在中轴线右侧(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之来者。

二、山门佛寺大门称为“山门”。

“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有此称。

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至少是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山门殿或三门殿。

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

金刚力士是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护法神。

据《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说,金刚力士原为法意太子,他曾发誓说,皈依佛法后,要常亲近佛,当作金刚力士,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

他后来成为佛的五百名执金刚随从侍卫的首领,称为“密迹金刚”。

当了卫队长,自然有坐“传达室”看门的任务。

可是外来户“金刚力士”只是一个人,所以中国早期佛教的金刚力士像只有一尊。

这不合乎中国人爱对称的习惯,到后来就又添上一位。

寺庙布局

寺庙布局

寺庙布局寺庙是蒙古草原上的主要建筑。

寺庙和寺塔的建筑,分印度式、汉式(宫殿式)、藏式、蒙古式;还有印藏、汉藏、蒙藏结合的形式等。

其中,寺庙建筑以汉式、藏式和汉藏结合式为居多;寺塔建筑则以印度式、藏式或印藏结合式居多。

规模大的寺庙,建筑宏伟壮观,富丽堂皇,造型新颖、独特,富有创造性,是印度和中国汉、藏、蒙古各民族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结晶。

寺庙建筑布局(大寺庙为例):(1)山门,系寺庙的大门,为三间殿,并开三门,中间为正门,两旁为便门。

殿内供奉密执金刚和那罗延金刚(即哼、哈二将),守卫佛门护法神。

山门前有二个旗杆和广场。

(2)钟、鼓楼,二层主体小楼,左为钟楼、右为鼓楼。

(3)天王殿,是寺庙内第一重殿,为五间殿。

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塑像,有的寺庙殿内正中供奉弥勒菩萨,其后韦驮天神。

东西两旁为四大天王塑像。

(4)正殿,即大雄宝殿,是寺庙大殿,分别为"七七"四十九间,或"九九"八十一间的两层大殿,殿内正中供奉"三世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迈达里佛),也有供奉释迦牟尼佛和阿难、迦叶遵者的,或供奉宗喀巴和达玛仁钦(贾曹杰)、格勒巴桑(克主杰)塑像的等等。

在主供佛像后面,文殊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塑像、大殿两侧为十八罗汉像。

(5)供佛楼,为二层或三层大殿。

一层殿内正中供奉三世佛、四佛、四方佛、五方佛或七佛塑像。

两旁供奉文殊、观音等诸菩萨或十八罗汉塑像;二、三层殿内供奉各类诸佛像。

(6)讲经殿,是讲演佛教经典和诵经,或举行法会的殿堂,殿堂内供奉"三世佛"塑像,佛像前正中。

设法座,法座前,排列着众喇嘛坐席。

殿堂两侧陈设《甘珠尔》、《丹珠尔》等诸多佛教经典。

(7)迈达里佛楼,这是专供迈达里佛的楼阁。

殿堂内供奉高大的木雕或泥塑迈达里佛尊像。

(8)扎仓殿,各寺庙每一扎仓都有一个专殿,既是各扎仓修习的经堂,又是佛殿。

殿堂内供奉各扎仓的本尊。

如却伊拉扎仓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卓德巴扎仓供奉那木能嘎布及主要护法神佛像;喇嘛日木扎仓供奉宗喀巴佛像;丁科尔扎仓供奉丁科尔佛像;满巴扎仓供奉敌特齐佛像。

汉地佛教建筑布局讲解PPT

汉地佛教建筑布局讲解PPT

钟楼,鼓楼
钟楼和鼓楼分别位于天王殿左右两侧,其功能在古时候是表示 禅定的境界,现在也具有计时的作用,所谓“晨钟暮鼓”,同时 敲钟也有祈福的寓意。
佛塔
佛教寺庙内塔一般是用来供奉舍利的,此外还兼具一些其他 的功能,地标性,佛的象征,以供世人朝拜。
祖师殿 鼓楼
总结
藏经阁 方丈室 大雄宝殿 天王殿 Nhomakorabea门殿伽(qie)蓝殿 钟楼
作业:
周末有空到当地寺庙游略。
大雄宝殿
千手观音。位 于三世佛后, 也是一位重量 级别的“人 物”。
十八罗汉,位于三世 佛两侧,各分布九位。 其中较为熟悉的是降 龙尊者——济公。
方丈室
方丈,即寺院主持。方丈室为其住所,也是说法和接客之处。
藏经阁
藏经阁,是寺院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是供奉经律 论三藏与讲法的地方,象征三宝中的法宝,指佛教中 的一切理论学说,是禅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
佛教寺庙主要殿堂介绍
教学内容
• 佛教建筑布局规则
• 主要殿堂:
供奉对象及其布局
问题:1.这些图片给你的整体感觉? 2.你看到了什么? 3.你发现了什么?
三门殿
无作门 空门 无相门
天王殿
大肚弥勒
韦陀 金刚杵的寓意
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被供奉于天王殿内两侧。他们分别
是: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其脸色,法器,领地各不相同,有“风调雨顺”之意。

寺庙功能分区范文

寺庙功能分区范文

寺庙功能分区范文寺庙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文化遗产之一,通常由多个不同的功能分区组成。

这些功能分区的设计和设置有助于提供宗教仪式、文化教育和游客导览等方面的服务。

下面是对寺庙功能分区的详细描述:1.主殿区:主殿是寺庙的核心区域,是供奉主要神灵的地方,也是进行宗教仪式和祈祷的场所。

主殿通常是寺庙最宏伟、最庄严的建筑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

这个区域通常有严格的宗教规定,参与仪式和祈祷的人们需要遵守相应的礼仪和仪式。

2.辅殿区:辅殿是主殿区域的补充部分,用于供奉其他神灵或宗教人物。

辅殿通常与主殿相连,有时也会有独立的进入通道。

辅殿可以供游客参观和参观,了解寺庙的历史和文化。

3.经堂区:经堂是寺庙的重要教育区域,用于教授宗教经典和教义。

这个区域通常设有讲坛或讲台,供导师或僧侣进行讲解。

经堂也会展示一些经典文献和写本,供学习者和参观者阅读。

4.佛塔区:佛塔是寺庙中供奉佛陀舍利的地方,塔形象征佛陀的存在和教义的延续。

佛塔通常是寺庙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也是参观者经常感兴趣的地方之一、佛塔区还可能设有一个小型的佛教博物馆,展示有关佛教历史和文化的艺术品和文物。

5.和尚院区:和尚院是供居住和尼僧修行的区域,也是僧侣日常活动和宗教教育的场所。

这个区域通常包括寺庙的厨房、餐厅、僧侣的寝室、图书馆等设施。

和尚院的设计和布局符合宗教生活的要求,即提供清净、安静的环境,有助于僧侣的冥想和禅修。

6.游客区:寺庙往往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寺庙通常设有游客区,包括宽敞的停车场、观光路线和导览服务。

游客区也可能设有一些商店,出售与佛教文化和传统有关的商品和纪念品。

7.禅园区:禅园是提供冥想、禅修和休闲的场所。

这个区域通常布置得很美丽,有花草树木和人工湖泊等自然景观。

禅园区还设有禅房或禅堂,供禅修的僧侣和信徒使用。

中国寺庙布局详解

中国寺庙布局详解

中国寺庙布局详解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是我国悠久历史⽂化的象征。

下⾯我们⼀起看看寺庙雄伟巍峨的殿阁建筑风格以及特有的⽂化特点。

汉传佛教寺庙⼀般坐南朝北,呈中轴线式对称分布,从前⾄后依次建有⼭门、天王殿、⼤雄宝殿、法堂、毗卢殿或藏经楼、⽅丈室等。

禅宗有“伽蓝七堂”之说,“七堂”⼀般是指:塔(安置佛舍利)、⾦堂(⼜称佛殿,安置本尊佛。

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建筑)、讲堂(讲经之厅堂)、钟楼(俗称钟撞堂,为悬挂洪钟之所在)、藏经楼(⼀作经堂,为藏经图书馆)、僧房(⼜作僧坊,即僧众宿舍。

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即三⾯僧房)和⾷堂(⼜称斋堂)。

⼀、⼭门⼭门,为寺庙中的第⼀道⼤殿。

过去寺庙为避开市井尘俗⽽建于⼭林,因此称寺庙正⾯的第⼀道楼门为⼭门。

⼀般有三个门,中间为空门,右边为⽆作门,左边为⽆相门,分别代表佛教中的三种学说思想,也叫“三法门”或“三门”,含有智慧、慈悲、⽅便的意思,象征“三解脱门”。

空门在中间,也就是所谓的“四⼤皆空”之意,这种哲学思想是⼀门⼤智慧,所以说了悟空门之意,就是掌握了智慧法门。

⽆作门在右边,最简单的含意是不造恶业。

代表的是努⼒⾏善,种植善因,修成善果,这是⼀道慈悲法门。

⽆相门在左边,主要是告诫⼈们不要固执⼰见,以不同物质的“相”貌、形体简单浮浅地认识事物,特别是不要以⾃我为中⼼,要尊重众⽣万物,处处顺其⾃然,所以说懂得了⽆相门,就是迈进了真正的⽅便之门。

⼭门内两侧供奉的通常是哼哈⼆将,⾯相凶猛吓⼈,闭嘴者为“哼将”,张嘴者为“哈将”。

他们⼿持⾦刚杵,威风凛凛,担任佛祖的警卫任务,虽然在佛界中地位不⾼,但与佛祖朝⼣相伴,属于最亲近的⼈。

传说佛的五百侍从中,最重要的就是卫队长密迹⾦刚。

他原来是法意王太⼦,皈依佛教后担当把守寺院⼤门重任。

因为⼀个⼒⼠不符合中国的对称美,所以传⼊中原后⼜增加⼀位⼒⼠,⼀左⼀右⼆将守在⼭门两侧。

⼆、钟楼、⿎楼进⼭门之后,有钟、⿎⼆楼相对。

左为钟楼,右为⿎楼。

⼀般早晨先敲钟,以⿎相应;傍晚则先击⿎,以钟相应。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浅析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浅析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浅析迪庆香格里拉是一个美丽的藏传佛教圣地,这里有许多寺庙和庙宇,其中布局和设计都是具有独特的特色。

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的布局。

迪庆香格里拉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藏族自治州,这里是中国藏传佛教的中心之一,因此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庙宇。

这些寺庙的建筑布局往往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的,体现了藏传佛教密乘教义和宇宙观念的特点。

迪庆香格里拉的寺庙布局往往都是呈现出一种“莲花”的形状。

莲花在佛教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超脱尘世的纯净,寺庙的莲花布局则能够将这种象征意义展现出来。

通常,寺庙的主要建筑物会呈现出莲花的形状,周围则围绕着一圈圈的佛堂、经堂、僧房等辅助建筑,整体布局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莲花。

迪庆香格里拉的寺庙布局还会考虑到地形和风水。

在藏传佛教中,地形和风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寺庙的布局往往会充分考虑周围的地貌和环境。

有些寺庙会选址于山脚下或河畔,以取其青山绿水之气;有些则会选址于高处,以取其气势磅礴之势。

而建筑物的布局和排列也会考虑到风水的因素,以谋求福地之气,为信徒带来吉祥和平安。

寺庙的布局还会考虑到宗教仪式的需要。

藏传佛教有许多宗教仪式和法会,因此寺庙的设计和布局也会考虑到这些仪式的进行。

通常,寺庙会有专门的法堂或经堂用于举行法会和诵经,这些建筑物往往会布局在主要建筑物的周围,便于信徒进行宗教活动和礼佛祈福。

迪庆香格里拉的寺庙布局还会充分考虑到景观和观赏价值。

这里的寺庙多为藏式建筑,外观精美绚丽,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寺庙的建筑布局和园林美化都会注重景观效果,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信徒和游客提供一个心灵净土。

迪庆香格里拉的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是具有独特特色的,它融合了佛教教义、地形风水和宗教仪式的需要,体现了藏传佛教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

寺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更是一种艺术品和精神家园,它的布局和设计都是经过精心考虑和布置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浅析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浅析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浅析迪庆香格里拉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一个著名的藏传佛教传统文化区域。

在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寺庙,这些寺庙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学习和修行场所,同时也展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布局特点。

本文将对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的布局进行浅析,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I. 寺庙布局的概述1. 整体结构迪庆香格里拉的寺庙大多按照传统的藏传佛教建筑风格进行布局,包括主殿、经堂、僧舍、转经楼、藏经楼等部分。

寺庙的布局通常围绕着一定的中心轴线进行设计,主殿位于中心位置,其他建筑围绕主殿而建,形成独特的建筑群落。

2. 建筑特点迪庆香格里拉的寺庙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屋顶多为歇山顶或抬檐歇山顶,檐下常有精美的彩绘、木雕和壁画。

寺庙的布局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合,多依山而建,融入了当地的地形地貌,使得寺庙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II. 主要建筑及布局1. 主殿主殿是寺庙的核心建筑,通常是寺庙最大、最重要的建筑,用于供奉佛像和举行法事。

主殿通常位于整个寺庙的中心位置,周围围绕着其他建筑,象征着佛法的中心地位。

主殿通常设有供奉佛像的大殿,供僧众诵经礼佛的经堂,以及用于存放经书和佛教法器的藏经楼。

2. 转经楼转经楼是寺庙内供信徒和游客转经礼佛的地方,通常位于主殿的一侧或庭院中。

转经楼内设有转经筒,信徒们可以在此转动转经筒,以示诚心礼佛念经。

转经楼的建筑风格与主殿相似,多采用木结构,并常常配有彩绘和雕刻装饰。

3. 僧舍僧舍是寺庙供僧人居住和修行的地方,通常位于寺庙的一侧或后部。

僧舍的布局简单而朴素,多为木质结构,包括禅房、厨房、起居室等。

僧舍的建筑布局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与主殿的宏伟气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III. 寺庙布局的意义1. 宗教意义寺庙的布局体现了藏传佛教的宗教教义和信仰体系,主殿作为佛法的中心地位,象征着佛陀的加持和呵护,是信徒们礼佛念经的场所;转经楼则代表了信徒们对佛法的虔诚信仰,通过转经礼佛来祈福祈福;僧舍则为僧人提供了清净安宁的修行环境,有利于修行者修身养性,潜心修学佛法。

坐东朝西寺庙长方形地行设计

坐东朝西寺庙长方形地行设计

坐东朝西寺庙长方形地行设计【原创实用版】目录1.寺庙的朝向和设计理念2.坐东朝西的寺庙布局3.长方形地行设计的特点4.寺庙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正文在我国的寺庙建筑中,朝向和设计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寺庙通常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方向,以获取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

然而,也有一部分寺庙会选择坐东朝西的设计,这背后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

本文将以坐东朝西的寺庙为例,探讨其长方形地行设计的特点以及寺庙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坐东朝西的寺庙布局。

这种布局的寺庙在我国较为罕见,但其设计理念同样源于我国古代的风水学说。

坐东朝西的寺庙在风水学上被认为有利于财运和事业运,因此,这类寺庙往往被用于供奉与财运和事业有关的神灵。

同时,这种布局也有助于寺庙在早晚光线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长方形地行设计的特点。

长方形地行设计是指寺庙的平面布局呈长方形,这种设计可以使得寺庙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寺庙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

长方形地行设计的寺庙通常会将主要的殿堂和建筑安排在长方形的两侧,形成对称的布局。

这种布局既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也有利于信众参拜和寺庙的管理。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寺庙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寺庙建筑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载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寺庙建筑中常见的飞檐、斗拱、琉璃瓦等元素,都是我国古代建筑技艺的瑰宝。

而在寺庙的布局和设计中,风水学说、八卦、五行等传统文化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寺庙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融合。

综上所述,坐东朝西的寺庙以其独特的长方形地行设计,展现了寺庙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的风水学说和审美观念,同时也为寺庙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

寺庙建筑一、寺庙朝向: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的。

只有个别的寺庙朝向特殊:如:①杭州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②西藏(z mg)大昭寺向西,小昭寺向东。

③北京的大觉寺向东。

下面不做特殊说明,默认寺庙朝向为:坐北朝南。

二、寺庙大概布局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

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P】卢殿或藏(z eng)(z a ng)经楼(阁)、方丈室等。

(1)三门: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

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

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

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

(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

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 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

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

在后期的某些中国佛寺内,金刚力士又换成了哼哈二将”,那是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影响的缘故。

(闭嘴吧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寺院的门槛绝对不要踩,非常罪过。

进寺院时,走哪个门就看你在哪个门的位置了,一般不走中间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不功高我慢。

在左边就走左门,先迈左脚;在右边就走右门,先迈右脚。

进寺礼拜或参观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走就可以。

因为在古印度以顺时针右绕为吉祥。

(2)钟楼、鼓楼: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

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

一般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

钟楼悬有洪种。

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z a ng)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xi肖寺(sh )鼓楼置有大鼓。

有的寺院供有伽(qi <1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3 )天王殿: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

进山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中间的天王殿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

天王殿有三个重要元素: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

①、弥勒佛天王殿正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竖三世”里的未来佛”正确的应该叫弥勒菩萨”才对。

汉传佛教寺院格局

汉传佛教寺院格局

汉传佛教寺院格局比较完整的寺院一般包括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祖师殿、法堂、罗汉堂等,不同的寺院还有其他的殿,如武圣殿、三圣殿、药王殿、圣母殿等等。

三门就是寺院的大门。

比较大的寺院一般都是三个门,中间大门,两旁小门,又称三门殿。

小点的寺院有些就一个大门,小门就省略了。

因为寺院一般都在山中,所以又叫山门,其实,正式的名称应叫“三门”,它象征着“三解脱”(空、无相、无作)。

进入三门,两旁塑有两大金刚神像。

一是手持金刚杵的夜叉神,名为执金刚;一是密迹金刚。

传说佛常有五百执金刚随从侍卫,其主要者即此密迹金刚神。

很多人说这两个是“哼哈二将”,也确有近代的寺院在修建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两个修成了“哼哈二将”,但这个其实是误传,“哼哈二将”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与佛教没有关系。

天王殿走过三门就天王殿。

殿中间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奉的是韦驮菩萨(韦驮天),面向北;殿内东西两旁供奉的是四大天王。

弥勒菩萨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南天竺人。

现今寺院所供奉的弥勒菩萨像俗称大肚弥勒佛,并不是原本的弥勒菩萨,是我国五代时期,浙江奉化一位名叫契此的布袋和尚,德高望重。

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

”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

慢慢普及开来。

四大天王如雷贯耳,具体的就不说了,不是中国人,西游记中守护南天门的增长、广目等四大天王就是本土化的四大天王。

很多人说他们是四大金刚,这也是《封神演义》的误传。

佛教中另有金刚,与天王不可同日而语。

韦驮菩萨这个和弥勒菩萨一样,已经把佛经中的菩萨本土化了,佛经中有韦驮菩萨,但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大多看到的是韦将军。

传说唐代的道宣律师〔南山律宗开山祖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佛经传北洲无出家人〕,护助诸出家人——《道宣律师天人感通传》。

宋代以后,便在寺中塑了韦将军像。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浅析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浅析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浅析【摘要】迪庆香格里拉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信仰中心,寺庙布局体现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和建筑风格。

整体布局通常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包括主要的建筑和供奉物,外部则是围墙和门楼。

庙宇建筑风格以藏传佛教特有的彩绘和雕刻为主,展现出浓厚的宗教氛围。

寺庙内部主要建筑包括大殿、经堂和塔院,每个建筑都承载着特定的神圣意义,是佛教徒信仰的重要场所。

寺庙的功能和意义不仅是宗教仪式的举行场所,更是信徒们心灵净化和修行的场所。

寺庙布局对信仰有着深远的影响,传承和发展了藏传佛教的精髓,同时也启示人们对生活和信仰的思考和感悟。

【关键词】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庙、布局、建筑风格、功能、意义、信仰、传承、发展、设计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迪庆香格里拉,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融合了藏族、纳西族等多种民族文化的地方。

这里被誉为“世外桃源”,是中国藏传佛教的重要地区之一,拥有众多藏传佛教寺庙。

迪庆香格里拉的藏传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是藏传佛教在中国的发源地之一。

寺庙是藏传佛教信仰的核心场所,不仅是信徒祈福祈福的地方,也是传承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载体。

在迪庆香格里拉,寺庙像是一座庄严的宫殿,矗立在群山之间,被信徒们敬仰和尊崇。

随着人们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和对信仰的追求,迪庆香格里拉的寺庙布局设计不仅展现了传统的建筑风格,也融合了现代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和美学的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迪庆香格里拉的寺庙布局对于了解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香格里拉的藏传佛教寺庙香格里拉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藏传佛教文化名城,拥有许多著名的寺庙。

这些寺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拜。

藏传佛教寺庙在香格里拉的布局一般都是以主殿为中心,围绕主殿建造其他辅助性建筑。

主殿通常是寺庙中最重要的建筑,用于供奉佛像和举行各种仪式。

寺庙建筑的顺序

寺庙建筑的顺序

寺庙建筑的顺序
敬川
寺庙是传播佛教和僧侣、信徒们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

不论规模大小、位置如何,寺庙建筑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一般寺庙建筑的顺序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

山门殿即寺庙大门,一般称为“三门”,通常是一座带有三个洞口的牌楼式建筑,中间为正门,左、右各为一个稍小的洞口。

这三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人们常说“身入空门”,是指进入寺院大门,开始过清静的寺院生活。

山门后建有一通道式的长方形建筑物,称山门殿,殿内一般左右塑对称的手持金刚杵的力士像。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位于山门之后,殿中间供奉弥勒佛,东、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背面塑韦驮像。

韦驮是一位保护佛法的神将。

大雄宝殿通常是寺院中最高大雄伟的建筑,寺庙中主要的佛事活动一般在这里进行。

大雄宝殿的得名是因为此殿中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

在古印度,佛教信徒尊称释迦牟尼为大雄,意为英勇无比、法力无边。

法堂或称讲堂,是高僧们讲法的地方,是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

法堂中央设一座台,安放案桌和法座,法座背后有大的木板屏,常绘有狮子吼图,因为佛教中常把佛说法喻为狮子吼,台下设香案,两侧是听法座。

藏经楼经书是寺庙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寺院在大雄宝殿后面建有藏经楼,用来存放佛经。

伽蓝七堂布局图
三祖寺山门殿
天台山万年寺大雄宝殿
张继诗中的寒山寺。

一般佛寺是怎么布局的?各殿供的是谁? 怎么参拜?

一般佛寺是怎么布局的?各殿供的是谁? 怎么参拜?

一般佛寺是怎么布局的?各殿供的是谁?怎么参拜?佛教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教之一,深受古时皇家的重视和推崇,所以汉传佛教寺院的布局和供奉佛位是有讲究的,大致是按照古代皇家建筑风格及方位来安排。

通常的寺院是坐北朝南,山门向南开,布局基本上是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藏经楼等组成。

当然,这只是佛教寺院的一般布局,规模比较大的寺院还有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四堂、四台、罗汉堂、禅房、监院/方丈院、大斋堂等等,具体情况还要视规模而定。

一、山门寺庙的大门称为“山门”,因寺庙大多修建于山林之中而得名,同时也有另外一个含义,即是三个门之谓,象征佛教中的“三解脱门”,中间的为空门,东侧的为无相门,西侧的为无作门。

无作指无因缘造作;无相即不取一切相;空门,因缘解体,一切皆空。

所以山门是僧俗两界的分界线,也是达到涅磐境界所必须经过的门径。

一般的山门两旁有两位大力金刚像,又名“执金刚”,是两位手持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的守护佛法的护法神。

二、钟楼、鼓楼进入山门以后就可以看见东面的钟楼和西面的鼓楼。

佛教有“晨钟暮鼓”之说,即早上先敲钟,以鼓和之,晚上先击鼓,再以钟应之。

钟楼,即寺庙中悬挂梵钟之堂宇,其下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寓意地狱救苦,度化众生。

鼓楼为悬挂鼓之建筑物。

其位置在大殿或讲堂之右,而与钟楼相对望,其下面供奉的是妙吉祥菩萨,即文殊菩萨。

三、天王殿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进入山门后的第一重大殿,殿中供大肚弥勒佛,其背后为韦驮,东西两侧供奉四大天王,有的天王殿还有类似这样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颠倒之人”。

1、中尊:弥勒佛天王殿一般面向北,供的中尊是弥勒佛,这是因为弥勒作为未来佛,是释迦摩尼佛涅磐后的继承人,具有崇高的地位。

弥勒佛的形象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作大肚弥勒佛,是未来佛,与释迦摩尼(现在佛),燃灯佛(过去佛)一起供奉在大雄宝殿,称为“竖三世佛”;另一作菩萨像装,常带天冠,单独侍奉。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精品
图19 大雄宝殿
精品
图20 释迦摩尼佛
精品
十八罗汉
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 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 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摩尼的弟子。最初为 十六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
排名: 托塔罗汉,探手罗汉,过江罗汉,芭蕉罗汉,静座罗汉,
精品
图22 海岛观音
精品
5、藏经楼
藏经楼位于寺庙中轴线的后部。藏经楼的“藏”,读zàng, 是指佛教里的三藏:经藏、律藏、论藏,另外还有分类的 意思。
藏经楼的功用一般用于藏经,也可以用于僧人阅读经书的 场所或是接待贵宾的场所。
藏经楼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毗卢阁,楼上藏经书,楼下 供奉毗卢遮那佛;二是转轮殿,所有经书放在一个大转轮 上,人们只要将转轮转一圈就代表读经书一遍。
精品
图12 山门(三门)
精品
图13 金刚力士
精品
2、钟楼 、鼓楼
钟楼即寺庙中悬挂梵钟的楼宇,通常与鼓楼分居山门内两 翼,古制以钟楼建于东边。梵钟悬于钟楼,作为召集大众或 早晚报时之用。寺院早晚叩钟一百零八响,寓意众生能脱离 一百零八种烦恼,以祈愿受苦众生听闻钟声之后,能够烦恼 消。一般来说,钟楼下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寓意度化众 生。
精品
图16 弥勒佛
精品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 佛寺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四大天王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职调;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职风; 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赤龙,职顺; 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伞盖,职雨。 合起来也称“风调雨顺”,表达了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 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图图11白马寺河南洛阳白马寺河南洛阳图图22灵隐寺浙江杭州灵隐寺浙江杭州图图33少林寺河南登封少林寺河南登封图图44寒山寺江苏苏州寒山寺江苏苏州图图55国清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浙江天台图图66大明寺江苏扬州大明寺江苏扬州图图77栖霞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江苏南京图图88东林寺江西九江东林寺江西九江图图99法门寺陕西扶风法门寺陕西扶风图图1010南普陀寺福建厦门南普陀寺福建厦门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正正文文??一寺庙的基本布局一寺庙的基本布局??一般的汉传佛教寺院多采用如下布局模式

中国佛寺建筑一般布局

中国佛寺建筑一般布局

中国佛寺建筑一般布局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东汉永平年间传入我国。

传入之初,寺院建筑参照印度佛寺模式,以塔为中心,四周建有殿堂。

晋唐以后,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塔被移于寺外。

寺院主要殿堂比较规范,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卢殿或藏经楼、方丈室等。

东侧有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房、茶堂、延寿堂等。

西侧多为接待云游僧人的禅堂等。

一些大寺院,门前还有放生池。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

许多寺院都在深山密林中,所以第一道门便称“山门”,而三、山音近,故此一般山门又由三道门组成,象征佛教的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

天王殿内,两旁四大天王,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潭柘寺一幅对联写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身后为韦驮将军。

韦驮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

韦驮背对弥勒佛,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

一般有两种塑像:一是两足平立,十指合掌,横杵于两腕间,表示该寺不接待外来云游僧人;二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脚略向前立,表示欢迎接待外来僧人(也有与此相反之说)。

一般来说,看韦陀菩萨的韦陀杵的方向: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拄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享受天下人的供奉。

弥勒佛热情随和,笑脸常开,所以来的人非常多,香火也很旺盛,可是他生性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无法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却成天板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前来供拜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巡查天下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生出一计,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接待,笑迎八方客,而韦陀则作为寺院护法,铁面无私,锱珠必较,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寺庙布局常识一、寺庙朝向: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的。

只有个别的寺庙朝向特殊:如:①杭州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②西藏(zàng)大昭寺向西,小昭寺向东。

③北京的大觉寺向东。

下面不做特殊说明,默认寺庙朝向为:坐北朝南。

二、寺庙大概布局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

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pí)卢殿或藏(zàng)(zàng)经楼(阁)、方丈室等。

(1)三门: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

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

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

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

(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

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

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

在后期的某些中国佛寺内,金刚力士又换成了“哼哈二将”,那是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影响的缘故。

(闭嘴吧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寺院的门槛绝对不要踩,非常罪过。

进寺院时,走哪个门就看你在哪个门的位置了,一般不走中间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不功高我慢。

在左边就走左门,先迈左脚;在右边就走右门,先迈右脚。

进寺礼拜或参观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走就可以。

因为在古印度以顺时针右绕为吉祥。

(2)钟楼、鼓楼: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

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

一般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

钟楼悬有洪种。

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zàng)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xié)侍(shì)。

鼓楼置有大鼓。

有的寺院供有伽(qié)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3)天王殿: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

进山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中间的天王殿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

天王殿有三个重要元素: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

①、弥勒佛天王殿正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竖三世”里的“未来佛”,正确的应该叫“弥勒菩萨”才对。

因为他还没有接班,所以还没有成“佛”)。

②、四大天王弥勒佛的两侧有四大天王护卫(注:不是四大金刚啊,)佛教里的四大天王和《封神榜》里的不一样,佛教的四大天王不叫魔礼青,魔礼海,魔礼红,魔礼寿。

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身青色,名提多罗吒(zhā),手拿宝珠,有的说拿大刀,有的说拿琵琶。

统率毗(pí)舍阇(dū)(癫狂鬼)。

西方增长天王:身紫色,有的说青色,名毗(pí)流驮(tuó)迦(ji ā),手拿金刚杵(chǔ),有的说拿剑,统率鸠(jiū)盘荼(tú)和饿鬼。

南方广目天王:身肉色,名毗(pí)流博叉,手持龙(好像也有持蛇的),统率臭饿鬼。

北方多闻天王:身青黑色,名毗(pí)沙门,一手持伞,一手持银鼠(神鼠)。

也有手托宝塔的。

统率夜叉,罗刹等。

在佛教里托塔天王和多闻天王是一个人,是哪吒他爸,在《西游记》和《封神榜》被改成两人了。

中国人将四大天王汉化,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四大天王”是“佳梦关魔家四兄弟”,其实是中国人的创造,并非是佛经中的记载,只是小说内容而已。

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掌碧玉琵琶一面——职“调”;(琵琶可以“调”音,取谐音)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因宝剑“锋”利,取谐音。

)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紫金花狐貂(白鼠)——职“顺”:(貂皮摸着手“顺”,取谐音。

与佛教的有区别了。

佛教里广目天王手里拿的是“龙”,或者“蛇”。

)北方多闻天王(魔礼红):掌混元珠伞一把——职“雨”;(有“雨”伞一把嘛,取谐音。

与佛教有区别。

佛教里多闻天王一手拿伞,一手拿“银鼠”或“宝塔”。

)③、韦驮菩萨弥勒佛身后大屏风背面为神将韦驮。

韦驮又叫韦琨、韦驮天、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是佛教护法神。

韦驮背对弥勒佛,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

该像为立像两足平立,十指合掌,杵的位置则很有讲究: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拄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4)大雄宝殿:寺庙中心主体建筑。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宝殿前大院正中摆放着一个大宝鼎,通常刻有该寺寺名。

其北则摆放有燃香供佛的大香炉。

殿前各有旗杆一对,旗杆顶部各有一个幡斗,有的还设一对雕龙柱或一对玲珑塔。

殿内佛像前张挂着许多经幡、欢门及各种法器,使大雄宝殿显得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

“大雄”是佛的德号。

“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

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

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一般殿堂为三开间,大雄宝殿则为九五开间,象征如同帝王的“九五之尊”。

供奉佛祖释迦牟尼,有一、三、五、七尊不同。

①、一尊佛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像主要有三种造型姿势:第一种:坐佛。

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直伸下垂,名为“成道像”。

或者: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这是“说法相”。

第二种:立佛。

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栴(zhān)檀(tán)佛像”。

第三种是卧像。

释迦牟尼涅像。

释迦牟尼入寂钱向众弟子最后一次说法像。

卧像四周大多塑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像。

②、三尊佛有“三身佛”、“横三世”与“竖三世”之分。

A、“三身佛”:释迦牟尼佛的三种化身。

中尊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尊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B、“竖三世”:是按时间先后排列的;中间为释迦牟尼,为现世佛;左边(东)为释迦牟尼的老师“燃灯佛”,亦称“过去佛”;右边(西)为“弥勒佛”,释迦牟尼弟子,亦是法嗣,也称“未来佛”。

C、“横三世”所谓“横三世”是按空间、地域划分势力范围:中间为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尼陀佛。

③、五方佛:供五尊佛的通称东西南北中五方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佛身颜色:白色。

代表意义:自性清净;所转烦恼:无明烦恼;所成佛智:法界体性智。

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

东方不动(身)佛;佛身颜色:蓝色,代表意义:法性不变;所转烦恼:嗔(chēn)心;所成佛智:大圆镜智。

南方宝生佛;佛身颜色:金黄色,代表意义:增益行愿;所转烦恼:我慢;所成佛智:平等性智。

西方阿弥陀佛:佛身颜色:红色,代表意义:平和安适;所转烦恼:贪欲;所成佛智:妙观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佛身颜色:绿色,代表意义:一切成就;所转烦恼:嫉妒;所成佛智:成所作智。

④、七尊佛:供七尊佛的是包括释迦牟尼之前的六佛。

过去七佛,又称原始七佛,佛经记载娑婆世界过去曾有七佛,而释迦牟尼(Sakyamuni)是最后一位。

在他之前还有先出世的六佛(从左往右,即从东向西):①迦叶佛、②拘留孙佛、③尸弃佛、④毗婆尸佛、⑤毗舍浮佛、⑥拘那舍尼佛、⑦释迦牟尼。

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千佛的三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的四佛。

过去七佛,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过去六位佛,加上释迦牟尼佛是过去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度众的七位佛陀。

殿内两侧多塑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

此外,寺中常供奉的还有菩萨。

菩萨中,属文殊、普贤、观音、地藏(zàng)菩萨最为著名。

中国的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则分别为文殊、普贤、观音、地藏(zàng)菩萨的道场,这也是中国特色!殿堂内的陈设也业已中国化,如殿外的照壁、牌坊、石狮、经幢、香炉、宝鼎、云板、台座、石灯、祭台、幡杆(藏(zàng)传有风马旗等;殿内的欢门、经幡、长明灯、供养台、供具、钟鼓、木鱼、磬、烛檠、蒲团等。

⑤、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十二圆觉)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二十诸天或十二圆觉像。

不过,大多数都为十八罗汉像。

两侧各九尊罗汉。

⑥、三大士(或者大型海岛观音)在正殿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

一般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

海岛观音像:有些寺院于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观音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

海岛四周依据《法华经?普门品》作“观音救八难”的塑像。

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出《华严经?入法界品》)和龙女(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像作为胁(xié)侍(shì)。

⑦、东西配殿:规模较大的佛寺在大雄宝殿两旁还有东西配殿。

东为伽(qié)蓝殿,供像三尊:波斯匿王(中)、柢陀太子(左)、给孤独长者(右)。

两侧常供十八伽(qié)蓝神守护寺院;(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简称。

是“僧园”之意。

这里的伽蓝特指“祗树给孤独园”,是释伽在舍卫国居住说法的场所。

)西为祖师殿,专祀该宗奠基与功绩卓著的祖师。

正中是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方是达摩六传弟子唐时的六祖慧能禅师右方是慧能的三传弟子建立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禅师。

其他宗派的寺院,也有在祖师殿内加祀本宗祖师像的。

(5)四堂指法堂、照堂、经堂与讲堂。

一些大型丛林都会有法堂和照堂,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①、法堂:为禅门演说佛法的地方。

法堂内佛像已不是主体,不少佛寺不设讲堂,一般就在大雄宝殿诵读经书或举行佛教仪式。

法堂的中央设一座台,安放案桌(讲台)和法座,台下设香案,两侧是听法席。

法座背后有一个大的屏风,常常有狮子吼图。

因为佛教常以佛说法比喻为狮子吼。

②、照堂:在法堂之后,两堂实际上为一座建筑物的前后两个部分,前者为法堂,后者为照堂。

寺庙的“主持”如果事情多,就由级别次一等的首座主持说法,因此不在僧堂(法堂)而在照堂进行,因此设法座。

此地在僧堂之后,光线不太好,因此取名“照堂”,希望阳光(佛光)普照之意。

这里也是寺庙管理人员如首座向僧人发布消息、处理事务之所。

③、讲堂:亦位于大雄宝殿之后。

讲堂也是讲说佛经的地方。

中小型寺院没有法堂,就以讲堂代替法堂。

如果有法堂,那么讲堂就置于法堂两侧的厢房内,或者安排在佛殿和法堂之间两跨院之中。

寺院是演说佛经、念经、皈依力戒之所。

④、经堂:为藏(zàng)经之堂和僧众念经之所。

它与藏(zàng)经楼不同。

藏(zàng)经楼是寺院图书馆,用以储藏(cáng)寺院内一切图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