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动的意义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敏1曾路2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人才流动是人才调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调整人才社会结构,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中国的人才市场起步较晚,市场化程度低,“一次分配定终身”和“一个岗位干一生”的现象仍很普遍,与国外15%—20%的流动率相比,中国的人才流动率仅为3%,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必须进行有序的流动。只有人才流动起来,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率。
一、人才流动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执行一整套由国家进行统一计划、培养、使用的人才制度,这种制度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制度单一,方法过死,压制了用人单位和人才两方面的积极性,造成人才群体结构不合理,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难进难出,难上难下,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奇缺与积压浪费并存等矛盾。邓小平根据世界发展的新形势,1977年9月,在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中提出了人才流动的思想。他说:“我们要很好地研究科研和教育的如何协调、人员如何进行交流的问题。人员不流动,思想就会僵化,外国的科研机构很注意更新科研队伍,经常补充年轻的、思想灵活的人进来,我们也要逐步实行科研人员流动、更新的制度。”此后,我国人才流动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增强。
1.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新的服务领域不断产生,新的产业部门不断出现。与此同时,过去曾经兴旺的一些行业现在却不断萎缩,甚至一些旧有的服务领域逐渐消亡,这就需要大批劳动者不断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现了全面而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和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观上要求人才在地区、单位和部门分布上的变化。可见人才流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力资源是蕴藏在人类肌体中的知识和技能在形成与作用的过程中能力资本化的结果。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就存在一个配置问题,也就是配置的效益问题。就需要根据市场、生产等,在供求总量、空间分布、结构层次等方面进行调配,实现优化,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人才的使用率,实现人力资本效益最大化。
人才从传统产业和部门流向新兴的产业和部门,促进了新的服务领域的开发,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人才流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来讲,员工既为企业创造价值,也需要企业付出成本。如果人才过剩,企业就要付出不必要的成本,背上沉重的包袱;如果人力资源短缺,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就无法完成。因此无论是人才的过剩,还是人才的短缺,都相当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只有通过人才流动使有用的人才流入,使不需要的人离开才能保证企业的兴旺发达。
人才岗位固定化是企业内部人才使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一岗定终身使一些人才不能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所以,在企业内部人才也需要流动。3.人才流动是满足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
人才自身发展包括两个含义:一方面,是指人才知识技能的不断提高。不同国家、地区、部门的人才相互交流,有助于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启迪,从而产生新思想、新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流动人才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每个人未必能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适合干哪类工作,通过人才流动,可以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人的价值除了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也需要社会的发现和利用。除了依靠伯乐,人才自身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展现自我,人才流动为其展现自我提供了可能。当外界环境不佳时,人才表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过流动寻找适合自己的舞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俗话说的“树挪死,人挪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人才流动的现状
人才流动通常包括人员的流入和流出两个方面,一个高层次人才从某一企业离开进入另一个企业,从社会角度讲是进行了人才流动;从个人角度讲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从吸收人才的企业角度讲是增加了企业活力;从人才原单位角度讲就构成了人才流失。
1.国家间的人才流动
目前,人才流动已经成为趋势,国家间的人才流动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总体趋势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较发达国家流向更发达国家;从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国家流向社会相对稳定、政治气候宽松的国家。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的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后滞留国外,从国家利益角度讲就是流失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市场法则决定了人才流动的方向。近些年由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为人才成就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吸引了不少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另外,2004年8月中国正式发布施行《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相信这一办法的实施,会对中国吸引国际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2.地区间的人才流动
一提起地区间的人才流动,大家就自然会想起“孔雀东南飞”这句话,它恰当描述了中西部人才向东南部地区流动的现象。在中西部,除了企业和科研院所流失了不少人才,还请大家不要忽略另一种人才流失的重要渠道:外地求学。也就是说,对于中西部地区,每一次全国性的招生,都是一次大规模的人才流动,每一届毕业生分配,都是人才的地区重组。从贫困地区考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不愿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这两年,这种现象已有好转。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西部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基本稳定了各路人才队伍。同时,不少热血青年加入到西部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3.企业间的人才流动
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有这样一种趋势:国有企业人才向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流动。外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尽快开拓市场,实行了人才本土化的战略。通过优越的物质条件,先进的管理模式,外资企业确实吸引了不少优秀的、高层次的人才,给当地不少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两年,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人才观有了很大的改善,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人才的管理方面上得很快。主人翁的责任感,宽广的舞台不仅稳定了人才队伍,还吸引了不少高层次人才来企业服务。一些走出国门在海外发展的企业还聘用了不少忠诚企业的外国雇员。当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企业在促进人才科学合理流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企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措施
在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进程中,企业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企业要想真正成为各级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的舞台,应切实从以下几方面很下功夫。
1.加强四个机制创新。四个机制分别是引进机制,即通过制定特岗特薪制度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晋升机制,即专家队伍、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工人按各自系列分别予以考核晋升;考核机制,即建立新的考核标准和正常的考核程序,实行动态管理,打破固定身份和终身制;激励机制,即在荣誉上、薪酬待遇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
2.要加强对人才的招聘、培训、评聘、使用、考核、奖罚、待遇等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