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系统制作D产品流程

合集下载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生产流程及技术要求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生产流程及技术要求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生产流程及技术要求Jx-4制作3D产品的流程全数字摄影测量的4D产品DEM、DOM、DLG、DRG都是以数据形式获取和归档的,数据信息以真三维地理坐标形式存储,生产过程可无损数据传递、测图、编辑一体化,点点都包含三维信息,这是以往模拟、解析摄影测量所无法比拟的。

JX-4开发了基于微机的摄影测量专用立体图像图形显示卡,立体感强,可达到子象元级的测量精度,并实现立体影像、立体图形的缩放、3D漫游和高精度量测;JX-4在硬件操作上又继承了解析测量仪所使用的手轮、脚盘、脚踏开关,操作过解析测量仪的人员只要熟悉JX-4的软件流程则能很快地上机测图。

利用Jx-4制作3D产品的流程1、定向建模1.1生产流程定向建模的精度是影响整个产品精度的关键。

定向建模的工作流程。

定向建模有3种空三方式:⑴无空三加密成果导入数据,直接在像对上定向建模;⑵JX-4空三数据导入;⑶其它系统如VirtuoZo、HELEV A、ImageStation等数字化空三结果导入。

前两种形式的定向建模过程都可采用批处理来完成。

1.2技术要点1.2.1 扫描数据要求扫描像元大小不大于0.025mm,影像数据格式为TIFF格式,扫描影像反差适中,航片框标清晰,影像直方图覆盖在0—255之间,基本呈正态分布。

1.2.2 定向建模的精度保证一是引入已有的空三成果,内定向的框标坐标一定要与空三加密的框标坐标一致。

为使核线质量更好以利于相关性匹配,进行相对定向时选中“空三导入后做自动定向”的参数功能。

二是做空三加密和测图若不是同一个作业员,空三导入后应该再观测一次大地控制点并且再计算一次大地定向以消除人差。

1.2.3工作区划定与核线影像的裁切要重视工作边划定和核线影像的裁切。

定向完成后必须要对工作区进行划定,工作区范围会影响每个像对的正射影像镶嵌的重叠度。

JX-4全数字摄影测量的镶嵌过程能达到无缝拼接,这是原手工镶嵌所无法达到的。

影像裁切只能进行一次,若已切过一次就不允许再切。

数字摄影测量生产DLG工作手册

数字摄影测量生产DLG工作手册

数字摄影测量生产DLG工作手册(初稿)说明:本手册适用于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项目1 准备工作1.1人员准备参与该项目测图生成的技术员需熟读《湖南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2000工作底图制作项目设计书》和《数字摄影测量生产DLG工作手册》。

生产之前测图一定面积的成果,经检查合格之后参与正式生产。

1.2软件准备用于立体测图的软件事先要进行检测,不能因为软件本身的技术问题和稳定性影响成果的精度。

1.3硬件准备用于立体测图的计算机、3D眼镜、手轮脚盘等需要进行检查,确保仪器可以正常使用,数据存储稳定。

1.4工作环境准备专业设备和仪器都很昂贵,在使用和保管时注意维护,要求工作环境集中独立,通风干燥。

1.5数据准备根据任务情况把相应2013年变更调查数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数据、空三成果数据拷贝到服务器集中存放。

2 测图原则1、严格依据已划定的1:2000工作底图范围线采集,如为地物表示完整需要外扩等特殊情况,须将范围线修改并提交。

2、作业前,需对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软硬件进行检查,状态良好时方可作业。

所有提交的数据文件必须是由摄影测量工作站采集而成。

数据采集时,作业员应根据航片和底图进行对照自检,确定数据采集是否有遗漏、重复和矛盾的地方。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补测、重测,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无误。

3、数据采集以村级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确保宗地不存在重复采集情况。

4、建筑物严格沿外边缘采集、房屋的直角型拐角必须严格正交采集。

5、测绘地物、地貌要素时,应选取与其形状、特征和性质相符的符号代码,观测时应正确选取并切准地物、地貌的中心或边缘、直线和曲线方向变换处,做到无错漏、不变形、不移位。

6、范围线内各地籍相关要素采集完整,等高线、管线设施等不采集,水泥坪及坎上应适当采集高程点。

所有要素不需要构面处理,但不能存在不合理的悬挂、自交叉等拓扑错误。

7、其他参考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文件和发证办相关文件规定。

3 技术流程DLG生产技术流程图4 测图内容及方法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下,导入空三加密成果和测图范围线,恢复航摄数字影像的立体模型,按照1:2000地形图要求和本项目相关技术规定,在立体环境下采集各相关要素,生成图形文件。

virtuoZo,武汉适普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操作流程

virtuoZo,武汉适普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操作流程

2. 引入影像
SUPRESOFT
选择“文件--引入--影像文件”;见图5: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相应的参数,如相 加参数文件、影像是否反转、转换的原始 数据格式类型、影像的扫描分辨率(若不 知道原始影像的扫描分辨率,可在此栏中 输入参数-1,部分原始影像的扫描分辨率 可直接从影像中获取)等参数,然后载入 相应的原始影像文件,编辑影像的输出路 径,即可开始转换;见图6:
SUPRESOFT
7. 设置成果输出参数
选择“设置--DEM参数”;见图16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缺省显示DEM的输出路径及文件名为 “模型名\product\模型名.DEM”,输出的DEM范围为当前 型的核线影像范围(设定范围为(-999999,999999)∽(999999,999999)),DEM格网间距及旋转角与测区所设一 致,缺省输出DEM保留一位小数(整型存储格式),参与 输出DEM的为当前模型;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的 输出路径及输出文件名、设定DEM的输出范围、格网间距 及旋转角、DEM的小数保留位数(浮点型存储格式;最多 仅保留7位小数)、选择多个模型生成DEM(此时会在每 个模型下生成当前模型的DEM,然后对每个模型的DEM进 行自动拼接,生成一个拼接后的DEM);见图17
3. 建立模型
SUPRESOFT
打开主界面程序,选择菜单“文件--打开模型”; 见 图7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模型名,即可新建一个 模型,也可选择一已存在的模型打开;见图8 若为新建一模型,输入相应的模型名确认后,将出现 如图9所示的对话框;填入相应的模型路径、左右影像 文件路径及文件名、临时文件存放路径、产品文件存 放路径等参数后确认即可; 模 若要对建立的模型参数进行修改,可选择“设置-- 型参数”;见图9′,将弹出如图9所示对话框,可对此模 型参数进行修改;

全数字摄影测量的生产流程及技术要点

全数字摄影测量的生产流程及技术要点

全 数 字 摄 影 测 量 的 生 产 流 程 及 技 术 要 点
戴 小 真
( 建 省 地 质 测 绘 院 , 建 福 州 30 1) 福 福 50 1
摘要 : 阐述 了利用 J 4 X A全数字摄影测 量工作站制作 4 D产 品的生产流程 , 结合 生产实践 , 并 对生产 过程 中的定 向建模 、 影像 裁切 、 E D M编辑 与创 建 、O D M参数设 置 、 测图方案制定 、 数据 导出等进行 了讨论 。
以往 的模拟 、 析测 图仪 仅能生 产线 划 图, 能单一 , 只有 二 解 功 且
维平 面线划信息 , 想进 行数字存 档还 得进行 数字 化。J4 若 ) A在 (
硬件 操作上 又继 承 了解 析仪 所使用 的手 轮 、 脚盘 、 踏开关 , 脚 操 作 过解 析仪的人 员只要熟 悉 J 4 的软 件流 程则 可很 快地 上机 XA
数 字摄 影 测 量 工作 站 是 在 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 影 测 量 专 家 刘 先 摄 林 教 授 主 持 下 , 中 国 四维 测 绘 技 术 总 公 司 开 发 的 面 向生 产 高 由
精 度 、 密度的数字 高程模型 D M( i  ̄ Eeao d1 、 质 高 E Og i l t nMoe)高 vi 量 的数字正射 影像 D M( i  ̄ O t ht Ma )数字 线划 图 D G O Dg i r po p 、 h e L ( g L eG ah ) i  ̄ i rpi 和数字栅格 图 D G Dga R s r r hc4 Di n c R ( it at Ga i D il e p ) 产 品的一套半 自动化 、 实用性强 、 人机 交互功能友 好的微机数 字
DAIXio—z e a hn

摄影测量生产流程

摄影测量生产流程

数字测绘生产作业流程目录1.概述。

1 2.航摄设计与航摄资料验收。

1 3.项目技术设计。

4 4.数字影像获取。

.。

11 5.控制测量。

.。

12 6.外业调绘与补测。

14 7.空中三角测量。

.。

16 8.模型定向。

.。

18 9.生成核线影像。

.。

18 10.影像匹配及匹配结果的编辑。

19 11.D E M提取与拼接。

19 12.自动生成等高线。

21 13.正射影像生成与镶嵌。

21 14.全要素地物采集。

22 15.图形编辑。

24 16.城市建模与三维景观。

26 17.G I S建库。

27 18.质量控制与验收。

29 19.提交成果。

29一.概述此次编写的《数字测绘生产作业流程》,是针对适普公司内部销售及市场人员而编写的普及性教材。

文中内容力求完整简洁,通俗易懂,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提出批评指正。

教材共分19个章节,涉及航飞设计,工程项目技术设计,外业控制测量和调绘,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地物采集(D L G数字线划图测绘),数字地形模型(D EM)生成和拼接,数字正射影像(D O M)纠正及镶嵌,数字地形图编辑,城市建模和三维景观,G I S建库,以及质量控制等数字测绘工程的全过程。

二.航摄设计与航摄资料验收摄比例尺的选择摄影比例尺的选择,应顾及航高和焦距,三者是相互关联的。

这主要取决于用户对航测成果的精度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安全航高及地形条件。

平面精度与摄影比例尺有关,而高程精度与航高有关。

当摄影比例尺为定值时,则航高与航摄仪焦距成正比,即采用较短的焦距,摄影的航高应随之成比例地降低,反之亦然。

航摄比例尺一般按成图比例尺确定。

国标《航空摄影规范》对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摄影比例尺有相应的规定范围(参见下表)。

根据经验,航测成图一般为放大成图,放大倍率通常为4-6倍,这样即可保证成图精度,又可把测绘工作量减少到最小。

例如,城市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摄影比例尺通常采用1:2500--1:3000。

摄影测量成图生产流程

摄影测量成图生产流程

公司的生产流程1、概述航空摄影测量是以分析、判读和量测航空摄影像片为基础,确定所摄地面目标的性质和空间位置,并以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在图上的一门学科。

咱们单位是一个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其他种类测量为副的多元化公司。

所涉及的工程范围有●地形图测量●基础控制测量(GPS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航空摄影数字化测量(一般航测数字化地形测图)(DLG)●全野外数字化测图(DLG)●正射影像图测量(DOM)●数字地面模型(DEM)●专题图测量●公路图测量●地籍调查与测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测量●房产调查与测量●城市部件调查与测量另外还涉及到一些国际项目,如巴西、香港、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项目。

本次培训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家对航空摄影测量的整个流程及一些基本概念有个初步了解。

下面由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公司的生产流程。

2、公司的航测生产流程3、流程各阶段的主要任务3.1 前期技术准备:项目合同签订以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到测区完成两个任务:第一项任务是了解甲方需求,完成工程的技术交底。

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交通状况、地质地貌特点、地物复杂程度等,并和用户进行技术上的沟通,确定所要使用的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高程、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规格及图号编排、数据格式等,并询问用户有无规范之外的特殊要求。

第二项任务是收集已有成果及图件,为工程技术设计提供资料。

同时向用户收集有关资料:测区基本用图(1:10000、1:50000地形图)测区范围、已有控制点成果(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点之记。

随后即可编写技术设计书。

3.2 航摄技术设计书与航空摄影:有关资料收集到受益后,摄影公司即可编写航摄技术设计书,根据工程任务挑选合适的摄影仪器,按照合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摄影比例尺对整个测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合格的航空摄影像片。

3.3 航测内外业技术设计书:根据现场踏勘及技术沟通情况,并依据合同内容,技术科应尽快编写内、外业技术设计,确定整体施工方案,及时安排外业队外出测区作业,这样才能尽快拿出外业成果,提交内业工序作业,这样也才能够保证工期。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制作4D产品的生产工艺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制作4D产品的生产工艺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制作4D产品的生产工艺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数字摄影测量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它也成为测绘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用计算机来测图,根据这一特点,本文介绍了数字化测图在生产中的发展历史与应用,并着重描述了JX-4A DPW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特点、功能。

关键词:4D,数字摄影测量,定向建模,向量测图,三维景观图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promotion, the computer is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digital photogrammetry more and more get the welcome of the masses of users. It also become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 important branch of field. More and more people hope to use computers to mapping, according to this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introduces digital mapp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application, and emphatically describes the JX-4 A DPW digital photogrammetric system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Keywords: 4 D, digital photogrammetry, directional modeling, vector mapping, 3 D landscape figure引言: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终于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全数字摄影测量生产流程

全数字摄影测量生产流程
空中摄影过程
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物、地貌等信息,穿过大气层,进 入摄影机物镜,到达航摄胶片上形成影像的传输过程 。
第一步:做出计划;
(确定测区范围、比例尺、航高,选用摄影机,像片数量等)
第二步:进行摄影;
(选择晴朗无云天气,按设计的航高、航向呈直线飞行并保持各航线间的 相互平行,一片接一片、一条航线接一条航线顺次进行摄影。)
具备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较像片调绘直观易于判读; 直接在图纸上描绘、填注,方便易掌握。
全数字摄影测量生产流程>航摄外业工作
§6-1-3 航空摄影测量野外调绘
3)基本要求
(1)遵循规范、图式和技术设计的技术要求; (2)综合取舍的原则:图上所绘地物地貌元素 不缺、不漏、不错,做到位置准确、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图面清晰易读; (3)走到、看到、问到。 (4)外业调绘要做到小组内100%检查,防止 差、错、漏,禁止遗留问题留给内业。
全数字摄影测量生产流程>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WUDAMS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系统
(1)概述 • WUDAMS(Digitai Autaomatic Mapping
System by Wuhan Technicai Univers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是由原武汉 测绘科技大学王之卓教授于1978年提出的方 案研制的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系统。
第三步:底片处理。
(负片→正片,检查色调、重叠度、航线弯曲等)
全数字摄影测量生产流程>航摄外业工作
§6-1-1 航摄外业概述
技术 设计
航空摄影


成果



像控点测量


解析空三加密
像 片

摄影测量外业和内业基本流程简介

摄影测量外业和内业基本流程简介

摄影测量外业和内业基本流程简介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测量仪器和技术对地面上的物体进行测量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图制作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摄影测量可以分为外业和内业两个基本流程。

本文将对摄影测量外业和内业的基本流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分享一些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流程摄影测量外业是指在实地进行影像采集和相关测量工作的过程。

以下是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流程:1. 项目准备:在进行外业工作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准备。

包括确定测量区域、规划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摄影测量仪器和设备等。

2. 摄影测量仪器设置:在实地进行摄影测量之前,需要正确设置和校准摄影测量仪器。

这包括对摄影测量仪器进行初始设置、参数调整和标定等。

3. 影像采集:摄影测量外业的核心工作是对地面进行影像采集。

通过航空摄影或者地面摄影等方式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摄影参数、重叠度、高程控制等因素。

4. 控制点测量:为了提高摄影测量的精度,需要在实地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测量仪器进行控制点的测量,以便获得地面控制点的坐标信息。

5. 影像处理:在采集完影像之后,需要对影像进行处理和校正。

这包括影像的几何校正、色彩校正、重叠区域的匹配等。

6. 特征提取:在影像处理后,需要提取地物特征点和地物特征线。

这些特征点和特征线将作为后续测量和分析的基础。

7. 数字地图生成:通过对特征点和特征线的测量和分析,可以生成数字地图。

这些数字地图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应用。

二、摄影测量内业的基本流程摄影测量内业是指在办公室进行影像处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工作的过程。

以下是摄影测量内业的基本流程:1. 影像处理:在摄影测量内业中,首先需要对已采集的影像进行处理。

这包括影像的校正、重叠区域的匹配、影像配准等。

2. 特征点测量:在影像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特征点进行测量。

通过使用影像中的特征点和已知控制点的坐标信息,可以计算出特征点的地面坐标。

摄影测量4d产品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4d产品实习报告

本科生实习报告书专业测绘工程班级测绘11-4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一、实习目的通过该实习了解摄影测量的生产流程,并掌握摄影测量的专业技能(立体观测),制作出符合生产要求的4D产品:DEM、DOM、DLG、DRG。

结合实习,消化和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生成单模型的DEM1.目的与要求·掌握DEM格网间隔的正确设置,生成单模型的DEM。

·通过DEM透视图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

2.实习步骤一、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产品→生成DEM→生成DEM(M)项,屏幕显示计算提示界面,计算完毕后,即建立了当前模型的DEM。

产生的结果文件为:<立体像对名>.dtm —各匹配点的地面坐标文件;<立体像对名>.dem —矩形格网点的坐标文件;结果文件***.dem存放于〈测区目录名〉/〈立体模型目录名〉/Product(产品)/……中。

二、显示单模型DEM (检查DEM)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显示→立体显示→透示显示项,进入显示界面,屏幕显示当前模型的DEM将光标置于影像中,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鼠标可对当前图像作旋转,纵向移动绕X轴旋转,横向移动绕Y轴旋转。

将光标置于影像中,按住鼠标右键移动鼠标可对当前图像推远或拉近,纵向向上移动推远图像,纵向向下移动拉近图像,横向移动绕Z轴旋转图像。

通过缩放,旋转等显示功能,从不同角度观看地面立体模型。

还可选择菜单设置中的各项,来加强对DEM的显示,观察地面立体模型是否与真实地形相符。

三、DEM修正通过DEM的透视显示,可检查出DEM是否存在粗差。

例如,水面凸凹不平,模型边缘有深坑或尖峰等等。

如有粗差应进行修正,可重新进入影像匹配后的编辑模块对有粗差的区域编辑后,再生成DEM。

实验二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是基于DEM的数据,采用反解法进行数字微分纠正而制作。

数字摄影测量4D产品实习指导书

数字摄影测量4D产品实习指导书

任务:利用01-155_50mic.tif和01-156_50mic.tif二张像片构建一个立体模型,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正射影像图(DOM),并绘制一幅矢量地图(DLG)。

操作步骤:一.创建测区文件——打开测区——输入测区名(如cequ),注意最好用英文字母,不要用汉字,以免造成不兼容;单击“打开”,设置测区参数:主目录(即放置数据的文件夹)取E:或F:下,控制点文件取名可任意,如kkkkkkkk,但加密点文件、相机检校文件名应写清楚,以便后面查找。

最后,单击“保存”退出界面。

二.引入安装目录下的影像1.单击“文件—引入—影像文件”弹出以下界面,然后将像素大小设为“-1”单击“增加”按钮,添加安装目录“D:Virtuozo—Example—hammer—images 中01-156_50mic.tif和01-155_50mic.tif”两幅影像;然后选择这二个影像文件,单击“选项”,将输出路径改为主目录(E:\zhumulu\images)的images文件夹下,并钩选将“输出路径作用于所有文件”,单击“确定”退出界面。

返回“输入影像”界面,单击“处理”:待影像格式都完成转换为”VZ”类型之后(旁边出现√),单击“退出”,退出“输入影像”界面。

三.设置相机参数单击“设置——相机参数”出现单击该界面下的输入…——打开安装目录(D:Virtuozo—Example—hammer)下的相机参数文件rc30.cmr,点“确定”退出“相机检校参数”界面。

四.设置加密点文件单击“设置——地面控制点…”弹出输入…——打开安装目录D:Virtuozo—Example—hamer文件夹的hamer.grd(注意文件类型先改为所有类型),然后单击“确定”,退出界面。

五.创建模型建立模型0156-0155:①打开“文件——打开/创建一个模型”,输入新模型名,如“0156-0155”②单击“打开”弹出“设置模型参数”界面③点击左右影像旁的模型0156-0155的左影像为01-156_50mic.vz,右影像为01-155_50mic.vz。

简述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4D产品制作

简述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4D产品制作

简述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4D产品制作张月琴【摘要】简介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4D产品的制作方法,以及4D包括的内容.【期刊名称】《青海国土经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数字线化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数字栅格图【作者】张月琴【作者单位】青海省第二测绘院,青海西宁810001【正文语种】中文测绘是一门前沿科学,跟国家的经济,科技息息相关,随着1956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为遥感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同时传感器技术的长足发展,空间分辨率从开始的30m,提高到Ikonos卫星上遥感传感器空间分辨率1m,快鸟卫星达到0.61m,使遥感技术也日新月异。

遥感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门探测技术。

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飞行器或人造卫星,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解译,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推进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我们青海的经济也在快速增长,国家对1:1万基础航测任务逐年加大安排力度,要求我们对航测技术不断发展并加快应用。

本文就航测中4D产品制作做一个简述。

4D主要有:DLG(数字线化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OM(数字正射影像)、DRG(数字栅格图)。

1.1 生产主要包括:资料准备、数据采集与属性录入、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与接边、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5个环节。

1.2 制作主要作业方法:1.2.1 航空摄影测量法:主要作业方式:(1)先外后内的测图方式;(2)先内后外的测图方式;(3)内外业调绘、采编一体化的测图方式。

1.2.2 航天遥感测量法:当利用单景卫星遥感影像生产DLG时,可按以下方式进行:(1)以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为背景叠加数字栅格地图(DRG)进行DLG数据采集;(2)根据内业预采的成果,到野外进行全面核查,纠错、补调;(3)根据野外核查、补调的成果,内业进行要素补充采集和编辑。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
1.选择摄影仪及相关设备:首先需要选择一款适合的摄影仪及相关设备。

摄影测量系统通常需要使用高分辨率的数字摄影仪、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以及计算机等。

2.外方位元素计算:外方位元素是指摄影测量系统相对于被测物体的坐标系的定位参数。

可以通过安装在摄影测量系统上的全站仪或GPS进行定位,同时还需要进行空间定向和相对定向的计算,以获得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信息。

3.内方位元素校正:内方位元素是指摄影测量系统相机内部的参数,如焦距、主点位置等。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需要对摄影测量系统进行内方位元素的校正。

通常可以通过标定板进行相机参数的测量和校正。

4.影像采集与数据处理:摄影测量系统需要进行多张影像的采集,以获取物体的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的影像。

采集完成后,还需要对影像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超高精度配准校正、影像拼接、数字化建模等。

5.三维建模与分析:根据采集到的影像数据,利用摄影测量的原理和算法,对物体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

通过结合不同时间点的影像数据,还可以实现物体在时间维度上的形态演变的观测和分析。

6.结果呈现与应用:在完成三维建模和分析后,可以将结果以数字模型、虚拟现实或实体模型等形式进行呈现。

这些数据和模型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等。

总之,摄影测量系统的制作包括摄影仪及相关设备的选择、外内方位元素的计算与校正、数据采集与处理、三维建模与分析以及结果的呈现与应用等多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有序组合,可以实现对物体的高精度测
量和建模,并在时间维度上实现物体形态的观测和分析,从而实现4D产品流程的目标。

4D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系列讲座_一_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和应用

4D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系列讲座_一_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和应用
文章编号: 100723817 (2001) 0220035205
新技术讲座
4D 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系列讲座 (一)
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和应用
许妙忠 (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正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全球化的测绘技 术, 要实现测绘生产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 化, 其模式是建立 3S (G IS, GPS, R S) 技术集 成和 4D (D EM , DOM , DR G, DL G) 产品的一 体化, 其特点就是必须要形成从数据采集、加 工、建库到产品营销服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D TM 最 初 是 由 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M iller 为了高速公路的自动设计于 1956 年 提出来的。 此后, 对它的研究经历了四个时 期: 50 年代末是其概念形成时期; 60~ 70 年 代对 D TM 内插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 Schu t 提 出 的 移 动 曲 面 拟 合 法, A rthu r 和 H a rdy 提 出 的 多 面 函 数 内 插 法, K rau s 和 M ikha il 提出的最小二乘内插法及 Ebner 等 提出的有限元内插法。 70 年代中、后期对采 样方法进行了研究, 其代表为M aka rovic 提 出的渐近采样 (P rog ressive Sam p ling)、混合 采样 (Com po site Sam p ling)。80 年代以来, 对
1) 检查点法。即事先将检查点按格网或 任意形式进行分布, 对生成的 D EM 在这些 点处进行检查。 比较它们的内插高程和实际 高程得到每个点的误差, 并计算出中误差。
2) 剖面检查法。 即按一定的剖面, 比较 D EM 高程点和实际高程点的误差的方法。 剖面可以按 X 方向、Y 方向或任意方向。

摄影测量..4D产品

摄影测量..4D产品

什么是4D (DRG 、DLG 、DOM 、DEM )数据
一、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片、遥感影像,经逐个像元纠正,按图幅范围裁切生成的影像数据,它的信息比较直观,具有良好的可判读性和可量测性,从中可直接提取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信息。

DEM (数字高程模型) :
通过等高线、或航空航天影像建立以表达地面高程起伏形态的数字集合。

DRG (数字栅格地图) :
数字栅格地图是纸制地形图的栅格形式的数字化产品,可与DOM 、DEM 集成派生出新的可视信息。

DLG (数字线划地图) :
利用航空航天影像通过对影像进行识别和矢量化,建立基础地理要素分层存储的矢量数据集,既包括空间信息也包括属性信息,可用于各专业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基础。

光学影像量测仪生产工艺流程

光学影像量测仪生产工艺流程

光学影像量测仪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光学影像量测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主要用于各种平面或三维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等参数的测量。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
图3.1.44给DLG添加立体相对
在弹出的窗口中指定需要观测的立体模型(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然后确认(图3.1.45)。
图3.1.45选择立体模型
以下为建好的工程视图样例:
图3.1.46示例
13.矢量采集
选择需要观测的GDB文件,右键菜单选择数字化,即进入采集界面(图3.1.47)
图3.1.47矢量采集之数字化
图3.1.2设定工程路径及名称图3.1.3建立好的新工程
选择“工程名”节点,然后在右方的属性窗口设定工程相关参数(图3.1.3)。
加载影像(对航带内影像,排列顺序按照由左至右。对航带间影像则由上而下排列),选择“影像”节点,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新建航带”菜单项,可新建航带。在“航带”节点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添加影像”菜单项,可加载影像。
图3.1. 41生成拼接后的DOM
12.创建DLG文件
完成步骤11后,即可进入矢量采集阶段:在工程视图中选择DLG节点,右键菜单选择新建DLG即可新建一个DLG文件。
图3.1.42创建DLG文件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路经,并指定DLG文件名称。
图3.1.43保存DLG文件
在工程浏览窗口中,找到新产生的DLG节点,右键菜单选择加入立体像对(图3.1.44)。
三实习流程数据准备创建工程加载黑白彩色原始影像手动自动内定向创建立体模型手动自动相对定向采集核线影像控制点录入自动匹配dtm点自动生成dem数字化测图相机文件录入输出dlg成果入库输出添加控制点绝对定向dem结果编辑自动内插输出等高线dem成果输出dem精纠正生成domdom修复输出dom图311mapmatrix生产流程图四实习预习要求要求预习摄影测量学教材中有关章节内容并要求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软件的使用说明

4d产品实习报告范文

4d产品实习报告范文

4d产品实习报告范文篇一:4D产品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随着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与不断发展。

地图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模式,现代数字地图主要由4D及4D 复合模式组成。

4D产品制作实习将严格按照生产实践过程制作,使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实践能力,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习任务基于MAPGIS平台制作4D产品(其中,DOM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ERDAS软件中制作);基于Virtuo-Zo的4D 产品制作。

三、4D产品的概念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互促进,传统的测绘产品正在逐步向地理信息产业化转变,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的迅速发展。

4D产品是形成和建立GIS的首要基础信息的基础环境,“4D”系列产品由于其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高、更新速度快,因而具有十分宽广的社会应用面。

所谓4D产品是指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是用以解决电子地图及数字地图的主要手段。

四、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缩写DRG)是利用现有的纸质地形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图像处理(彩色地图还需色彩纠正)和数据压缩后形成的栅格数据文件,其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上与原图保持一致。

一、DRG的生产过程1、扫描地形图的扫描分辨率一般为300DPI,彩色或灰度扫描,格式为JPG或TIF。

2、纠正和配准(1)准备数据,建立与图幅相适应的图框;(2)将图幅信息载入到图框中,根据图框进行内图廓定位;(3)修改/编控制点,对图幅进行逐格网校正;(4)进行质量评定,输出空间信息文件。

3、调色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调色。

(1)对扫描图像上的人为的标注、记号等进行清除。

(2)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包括点、线、面的色彩校正。

如图:精度控制:1)校正图质量评估。

该项用来检查校正生成的DRG数据的质量。

4D产品生产流程

4D产品生产流程
Page 13
第二讲:4D产品主要生产方法
DEM实施过程:
➢ 第一步:模型定向与核线影像生成创建新模型自动内 定向自动相对定向绝对定向生成核线影像
➢ 第二步:影像匹配及匹配后的编辑自动影像匹配匹配 结果的编辑
➢ 第三步:生成单模型的DEM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显示单模型DEM (检查DEM) DEM修正
Page 20
第二讲:4D产品主要生产方法
原始影像
扫描
扫描影像
内定向
DRG生产流程 图
DEM生 成
内插等高线
DOM生 成
相对定向
核线影像
绝对定向
核线影像匹配
匹配编辑
引入等高线矢量
立体测图 叠加影像生成
DLG生成 DRG生 成
Page 21
谢谢!
Page 22
第二讲:4D产品主要生产方法
DEM生产方法: 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主要是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这是数据采集最 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附有的自动记录装置接口的立体测图仪 或立体坐标仪、解析测图仪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进行人工、半自动 或全自动的量测来获取数据。
Page 6
第二讲:4D产品主要生产方法
Page 16
第二讲:4D产品主要生产方法
DOM实施过程: ➢ 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是基于DEM的数据,采用反解法进行数字微分纠正而制作。其过程也是全自
动化的。当DEM建立后,可进行正射影像的制作。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产品→生成正射影像项 ,自动制作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屏幕显示计算提示界面,计算完毕后,自动生成当前模型的正射 影像。多模型DEM拼接后,才能在拼接区域内进行多张正射影像的镶嵌。 ➢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菜单镶嵌→设置项,屏幕弹出拼接与镶嵌参数设置对话框,设置镶嵌项目。 然后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菜单镶嵌→自动镶嵌项,系统自动进行影像镶嵌计算,完成多个正射影 像的拼接。 ➢ 显示测区正射影像: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菜单显示→显示影象…项,屏幕弹出显示影像界面,对 于每个模型的接边处应仔细检查,影象有无变形及扭曲等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实习指导§3、1 摄影测量实习指导一、实习目得及要求结合前面实验对数字摄影系统得软硬件配置与功能得了解,用1周时间,学会使用某一种数字摄影测量软件进行立体测图,制作一幅影像地形图。

二、实习内容利用给定得扫描影像、相机文件、控制点资料,在MapMatrix软件平台下制作一幅影像地形图。

三、实习流程图3、1、1 MapMatrix 生产流程图四、实习预习要求要求预习《摄影测量学》教材中有关章节内容,并要求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软件得使用说明。

五、实习注意事项为了使实习顺利有序地进行。

要求参加实习地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思想上高度重视,维护学术得科学、严谨、真实性,保证质量,认真总结。

2.安全第一。

保证人身安全,爱护仪器设备,按规程操作,保护好仪器,不丢失。

3.严格遵守纪律,实习期间,不得随意缺勤,如有急事,需向有关指导老师请假。

没有外业与上机任务时,应自觉学习与实习相关知识或整理成果资料。

4.设备进行分组,个人独立使用。

5.要求学生每天签到,实习结束后及时提交实习报告及成果给老师。

六、具体步骤1、启动软件,创建工程。

选择新建工程按钮,在弹出得窗口中选择相应得工程文件夹,或者在指定路径下选择“新建文件夹”按钮新建一个文件夹用以存放工程数据,工程名称将与文件夹名一致(注意:若已有得工程名称与该文件夹名相同,系统建立得工程名会自动在工程名后面加上一些随机数字生成一个新得工程名以示区别)。

图3、1、2 设定工程路径及名称图3、1、3 建立好得新工程选择“工程名”节点,然后在右方得属性窗口设定工程相关参数(图3、1、3)。

加载影像(对航带内影像,排列顺序按照由左至右。

对航带间影像则由上而下排列),选择“影像”节点,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得右键菜单中选择“新建航带”菜单项,可新建航带。

在“航带”节点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得右键菜单中选择“添加影像”菜单项,可加载影像。

1.加载影像。

新建航带添加影像到航带中图3、1、41.1添加影像时,弹出如下对话框,可选择相应得路径下多张影像添加到当前选定得航带中。

目前支持影像格式主要为标准TIF格式*、tif、VirtuoZo原始影像格式*、vz。

图3、1、5 添加影像1.2添加完成后,若顺序不对,可对影像作顺序调整:右键菜单设定升序或降序排列图3、1、6 调整影像顺序1.3选择“影像”节点(作用于整个工程)或者“航带”节点(仅作用于当前航带),在右侧得属性窗口中设定影像得扫描分辨率及相机就是否反转(图3、1、7)。

图3、1、7 影像节点处属性设置图3、1、8 航带节点处属性设置2.创建相机文件与控制点文件通过鼠标托拽节点上移或下移排列(也可作用于航带间)选择工程名节点,点击按钮建立控制点文件,点击按钮创建相机参数文件(图3、1、9)。

图3、1、9 创建控制点文件与相机文件添加控制点时,在编辑栏中,按照“点名X Y Z”方式输入相关值后,选择右方得按钮,即添加了一个控制点进入控制点文件中,完成后保存退出。

编辑相机文件时,在编辑栏中,按照相应得提示给定相关参数,添加框标时,可选择按钮添加行,然后在该行内填入相关参数,完成后保存退出(图3、1、10)。

图3、1、10 相机文件编辑4、影像内定向影像内定向批处理:选择工程视图中得“影像”节点,点击按钮,程序即开始内定向自动批处理。

图3、1、11 影像内定向相关内定向信息会在“输出窗口”中输出,若出现内定向失败得影像,也会在该输出窗口列出(图3、1、12)。

图3、1、12 内定向结果编辑内定向结果:在“影像列表”节点中点击需要编辑得影像(图3、1、13),点击按钮,程序即进入内定向编辑界面。

图3、1、13 单像内定向编辑进入编辑界面后,可点击按钮来选择需要编辑得框标,然后,在微调窗口中调整测标对准框标中心(图3、1、14)。

图3、1、14 内定向编辑5、创建立体像对,生成相应得产品节点。

选择“工程”节点,右键菜单选择“创建立体像对”菜单,即可生成立体像对。

选择“工程”节点,右键菜单选择“创建产品”菜单,即可创建产品节点。

点击相应按钮选择需要编辑得框标在此处可微调测标位置对准框标中心创建立体像对创建产品节点图附IIA-151.相对定向选择需要处理得立体像对(图3、1、16),点击相对定向按钮即进入相对定向界面。

图3、1、16 选择立体相对图3、1、17 相对定向界面点击按钮,系统可自动做相对定向处理,处理完毕后,将处理得结果在输出窗口中列出, 属性窗口也会列出相对定向点得上下视差(图3、1、18)。

图3、1、18 相对定向结果7、绝对定向a)添加控制点:在相对定向界面中,找到该模型对应得控制片,在影像窗口中找到与控制片对应得某控制点大致位置后(图3、1、19),单击鼠标左键确认,然后在控制点左右微调窗口调整测标对准控制点,调整完毕后,在左微调窗口上方得编辑栏中输入相应得控制点名,点击按钮,即将此控制点添加到了立体模型中,同样方法可加入其她控制点。

左微调窗口右微调窗口图3、1、19 在左右影像上寻找控制点选择左微调窗口得按钮,可在立体模式下调节。

b)绝对定向:控制点添加完成后,保存结果,然后在工程视图中选择该模型,点击绝对定向按钮,即可做绝对定向处理,相关定向信息会在输出窗口中列出(图3、1、20)。

图3、1、20 绝对定向结果8、核线采样与核线影像匹配在相对定向界面中,将影像设定为全局显示模式(使用按钮切换),然后选择按钮,在影像上用鼠标拉框定义核线影像得采集范围,若用户没有定义核线范围,退出相对定向界面时,程序自动按照最大重叠区生成最大核线范围。

定义完成后,存盘退出相对定向界面,在工程视图中选择需要采集核线影像得模型,点击按钮,即可完成核线影像重采样(图3、1、21)。

图3、1、21 选择需要采集核线得模型自动匹配:在工程视图中选择需要匹配得模型(右侧属性窗口可设定相关匹配参数),点击按钮,即可完成影像自动匹配(3、1、22)。

图3、1、22 影像自动匹配9、DEM生成与编辑a) 自动生成DEM:在工程视图中得产品节点选择相应得DEM模型(在右侧属性窗口中可设定相关匹配参数),点击按钮,即可完成DEM得自动生成处理。

图3、1、23 生成DEMb) 编辑DEM:在工程视图中得产品节点选择需要编辑得DEM,点击按钮,即可进入DEM编辑界面。

例如:平滑功能:在面编辑状态下(通过回车键在线编辑与面编辑状态间切换),在属性窗口中设定平滑度为1-4间任意值后,在立体窗口单击左键确认,然后用鼠标左键选择需要平滑处理得区域,按右键结束后,再按下快捷键“s”或按钮,即对该区域作平滑处理。

10、拼接DEM在工程视图中得产品节点选择需要参与拼接得DEM,点击按钮(图3、1、32),在弹出得对话框中填入相关参数,即可进入拼接界面。

图3、1、32 选择参与拼接得DEM图3、1、33 设置拼接后得DEM文件选择新建按钮,新建一个DEM名称。

图3、1、34 保存拼接后得DEM文件设定名称后,选择打开按钮。

图3、1、35 设定拼接坐标范围用鼠标在视图区域内拉框设定坐标范围,或者在左边得编辑框中输入坐标(图3、1、35),左上角编辑框可设定拼接限差,设定完成后,选择拼接按钮,即可开始拼接(图3、1、36)。

图3、1、36 执行拼接拼接结果显示如下图,在此视图中,鼠标左键双击超限区域任意位置,程序自动跳转到DEM编辑模块,并自动驱动到鼠标点对应得坐标区域,用户可直接编辑此拼接过得DEM(图3、1、37)图3、1、37 拼接后得DEM编辑编辑拼接过得DEM时,在移动到某模型边界时,程序会自动跳转到下个模型(图3、1、38)。

图3、1、38 模型跳转若拼接结果都在限差范围内,用户可设定回写单个DEM文件,按下按钮,即可回写参与拼接得DEM文件(图3、1、39)。

图3、1、39 保存拼接后文件11、生成DOM自动生成DOM:在工程视图中得产品节点选择相应得DOM模型(右侧属性窗口可设定相关匹配参数),点击按钮,即可完成单模型DOM得自动生成。

图3、1、40 DOM生成及属性编辑若需要自动产生多模型得DOM拼接得结果,可先将各模型DEM拼接为一个大得DEM,拼接过程参考步骤10,然后,选择此DEM节点,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新建正射影像菜单,程序自动会产生一个DOM节点,选择此DOM节点,按下按钮,即可产生一个自动拼接得大DOM。

图3、1、41 生成拼接后得DOM12、创建DLG文件完成步骤11 后,即可进入矢量采集阶段:在工程视图中选择DLG 节点,右键菜单选择新建DLG即可新建一个DLG文件。

图3、1、42 创建DLG文件在弹出得窗口中选择路经,并指定DLG文件名称。

图3、1、43 保存DLG文件在工程浏览窗口中,找到新产生得DLG节点,右键菜单选择加入立体像对(图3、1、44)。

图3、1、44 给DLG添加立体相对在弹出得窗口中指定需要观测得立体模型(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然后确认(图3、1、45)。

图3、1、45 选择立体模型以下为建好得工程视图样例:图3、1、46 示例13、矢量采集选择需要观测得GDB文件,右键菜单选择数字化,即进入采集界面(图3、1、47)图3、1、47 矢量采集之数字化图3、1、48 保存GDB文件选择按钮就是,即生成新得GDB文件,在此之前会提示用户需要产生得GDB文件得比例尺及采集范围(图3、1、49)图3、1、49 设置工作区属性用户可在此手工输入范围及比例尺,若不知道确切范围,也可暂不输入范围,设定比例尺后直接单击确认按钮,程序随即新建矢量文件,并根据设定得比例尺载入相应得符号库。

载入完成后,可在工程区域选中某个立体模型,右键菜单选择打开核线像对即可载入立体模型(图3、1、50)。

图3、1、50 载入立体模型若在立体影像上移动鼠标,机器产生蜂鸣声,说明立体模型与矢量窗口坐标范围不一致,用户可以在矢量窗口中选择菜单工作区->工作区属性->设置边界到立体模型,这时,矢量窗口得坐标范围会自动更新到与当前打开得立体模型范围一致(图3、1、51)。

图3、1、51 坐标范围匹配若未出现采集窗口,可选择视图 采集索引将采集得对话框打开,系统按国家标准将采集码分为九大类,另外提供一个辅助特征类,用户采集时,可双击某一类将其展开,选择某个层(如:一般房屋)即可用鼠标或手轮脚盘开始采集。

也可用键盘快捷键“F2”,在弹出得对话框中输入相应得采集码,即可用鼠标或手轮脚盘开始采集。

图3、1、52 地物及采集码采集过程:①.设置当前层码在键盘上单击F2键,系统弹出如下采集码输入窗口,如图3、1、52所示。

输入采集码或者在输入框下方得列表中双击一个层码即可。

如果需要打开最近使用过得采集码,可以在绘图工具栏中层码选择框中单击该层码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