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书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走进生物世界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2.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实例3. 第三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动植物的发育过程4.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的概念和现象变异的概念和原因5.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原因6. 第六章:生物与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认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了解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现象;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模型、挂图、实物等;实验器材、显微镜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实验报告、调查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2. 教学新课:讲解新课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利用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练习题;及时反馈、指导,巩固所学知识。
强调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 内容:知识点框架;重点、难点提示;关键词、图示。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教案一: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概念和意义。
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
3.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科学探究的步骤。
【教学难点】1. 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2. 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案二: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圈的概念。
2. 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生命活动、生长、繁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等。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重点】1. 生物的特征。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难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理解。
教案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2. 掌握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
【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
2. 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能量转换、遗传等。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结构。
2. 植物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结构的识记。
2. 植物细胞功能的理解。
教案四: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掌握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等。
2. 植物生长的原因: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过程的描述。
2. 植物生长原因的理解。
教案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初中生物人教版全册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全册教案
第一课:细胞的基本单位
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认识细胞的基本功能和分类,培养学生对细胞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功能、分类。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好奇。
2.讲解: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讲解细胞的基本功能和分类。
3.实践:让学生观察鸡蛋的细胞,了解细胞的外观和形态。
4.讨论:带领学生讨论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探讨不同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细胞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细胞的理解和认识。
但在引入环节可以进一步加强,引起更多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注:本教案为示范教案,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初中生物人教版教案15篇
初中生物人教版教案15篇初中生物人教版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说出枝芽的主要结构以及枝芽与茎的关系。
2.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3.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教学过程(2课时)(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读第68页题图——参天大树,思考问题:植物要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什么器官到达枝叶的?(茎)这说明茎具有什么功能?(输导功能)从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CAI展示课题植物茎的输导作用(二)新课讲授:芽:就是未展开的枝或花一、枝芽发育成茎1.芽的种类按芽着生位置顶芽(位于枝条的顶端)侧芽(位于枝条的侧面)按芽发育类型枝芽:指将来发育成枝条(枝和叶)的芽。
花芽:指将来发育成花的芽。
混合芽:指将来既可发育枝条,又可发育成花的芽。
2.枝芽的结构3.枝芽发育成茎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新芽二、茎的基本结构CAI展示木本植物茎结构横切图观察: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自主学习:1.木本植物的茎有几个部分组成?2每部分有什么样的结构?有什么作用?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讨论,共同得出结论。
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部分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树皮的外侧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内侧部分是什么?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2.木质部使植物茎很坚硬,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3.位于中央颜色较浅的是髓,其细胞比较大,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4.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结构叫什么?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组织?5.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所以其作用是使茎怎样?6.草本植物茎不能像木本植物那样逐年加粗,我们可以推断,它没有什么结构?CAI展示年轮图,描述年轮形成的过程,发表意见,各小组互相补充。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共17篇)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共17篇〕篇1: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植株的生长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描绘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别人交流,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浸透事物开展变化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p 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教学设计根靠根尖向前生长方案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描绘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p 等。
方案二: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描绘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p 等。
方案三: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向全班展示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而未切去根尖的幼根却伸得很长。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方案一: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
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假如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方案二: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各组探究的结果,并进展分析^p 讨论,各组之间进展评议。
评议内容包括:设计是否合理、装置是否简便易行、步骤是否严谨、记录是否详实、结果分析^p 是否科学等。
根的生长:(1)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
(2)伸长区:增大细胞体积。
方案一:透过培养皿的玻璃,观察餐巾纸下面白色的根及毛茸茸的根毛,根尖顶端-发亮的是根冠,再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
方案二: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4局部。
方案三: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观察,记录观察的结果。
在此根底上观察根尖永久纵切片。
方案四:观察根尖的构造挂图,区分根尖的4局部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大小。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整本书教案)教学教材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整本书教案)教学教材概述这份文档是关于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整本书教案)的教学教材。
本教案旨在为初中生提供系统且全面的生物知识,并通过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以下是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本教案涵盖了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的整本书内容,共包括以下单元:1.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2. 单细胞生物3. 多细胞生物4. 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5. 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6. 生物与环境每个单元的教学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目标: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研究重点。
- 教学准备:列出所需的教具、实验器材和课前准备工作。
-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每个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知识、讲解重点、展示示例、进行实验、讨论问题等。
- 课堂活动: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 评价与反思:提供针对学生研究情况的评价方法和教师的反思。
特点- 清晰明确的目标和重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研究重点都被明确指出,有助于学生理解所需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教案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参与。
-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实验、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应用能力。
- 评价和反思:每个单元都提供了评价学生研究情况的方法和教师的反思,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
总结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整本书教案)教学教材旨在为初中生提供系统且全面的生物知识。
通过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和反思的机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
这份教案将为教师提供有力的指导,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资源。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汇总11篇)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汇总11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11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1: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作用进行概括,正与前两册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一脉相承。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为第六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对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具有中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2、能力目标: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自己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建立: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情感是重点。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1、本节课贯穿资料分析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发,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图片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认知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
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复习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的基础上,联系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中,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种生物流向另一种生物,有利于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
五、学习方法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去发现知识,逐步培养自助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见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细胞结构植物的组织与器官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分类与特点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基本组织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2. 掌握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3. 了解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特点,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4. 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关注人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器官系统。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学习资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生物现象,引出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观察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2. 例题讲解分析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明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讲解动物的运动系统及行为特点。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随堂练习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植物细胞,绘制细胞结构图。
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认识人体器官,描述其功能及相互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说明各部分功能。
描述一种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并说明其功能。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课时: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组成结构- 生物的营养方式- 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 生物的运动方式2. 生物的分类方法- 按营养方式的分类- 按生长繁殖方式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的分类3. 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界: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动物界: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概念。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具有不同特征的生物,并进行简单分类。
3. 结合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4. 组织学生进行小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5. 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 实物图片- 生物分类表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根据生物的组成结构,生物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2.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出不同特征的生物,并写在黑板上。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学生回答所观察生物的营养方式、生长繁殖方式和运动方式。
4.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课后作业1. 回家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写出他们的分类特征。
2.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做好课后复。
参考资料1.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2. 七年级生物课件第一课。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全册
单元名称:细胞生物学
第一课时: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细胞的结构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描述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
教具:投影仪、PPT、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细胞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细胞是什么样的结构,有哪些组成部分。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15分钟)
1. 细胞膜
2. 细胞质
3. 细胞核
4. 线粒体
5. 液泡
6. 质体
7. 叶绿体
8. 削微体
9. 粗内质网
10. 液泡膜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就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展开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代表汇报结果。
四、综合实验(15分钟)
教师准备好实验器材,展示小鼠肝细胞的实验,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五、总结反思(5分钟)
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回答问题“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细胞有哪些主要的组成部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写一篇小结并发表在课堂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关注更多的细胞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教案一:生物科学探究1. 教学目标1.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1.2 掌握观察法和实验法1.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2. 教学内容2.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2 观察法的应用2.3 实验法的应用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应用3.2 难点:实验法的原理和设计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4.2 案例分析法4.3 小组合作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5.2 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5.3 分析观察法的应用案例5.4 分析实验法的应用案例5.5 小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5.6 总结与反思教案二: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教学目标1.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1.2 掌握细胞各结构的功能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 教学内容2.1 细胞的基本结构2.2 细胞膜的功能2.3 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功能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各结构的功能3.2 难点:细胞膜的透性和功能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4.2 模型展示法4.3 小组讨论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细胞的概念5.2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5.3 展示细胞模型,讲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5.4 分析细胞膜的透性和功能5.5 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的透性5.6 总结与反思教案三: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教学目标1.1 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1.2 掌握基因的传递规律1.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2. 教学内容2.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2 基因的传递规律2.3 生物的遗传图解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基因的传递规律3.2 难点:生物的遗传图解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4.2 案例分析法4.3 小组讨论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遗传和变异的概念5.2 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5.3 分析基因的传递规律5.4 讲解生物的遗传图解5.5 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遗传规律5.6 总结与反思教案四:生物的分类和命名1. 教学目标1.1 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1.2 掌握生物的命名原则1.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 教学内容2.1 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2.2 生物的命名原则2.3 生物分类的等级系统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生物的命名原则3.2 难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系统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4.2 案例分析法4.3 小组讨论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引入生物分类的概念5.2 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5.3 讲解生物的命名原则5.4 讲解生物分类的等级系统5.5 小组讨论:对给定的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5.6 总结与反思教案五: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 教学目标1.1 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1.2教案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续)1.2 掌握不同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 教学内容2.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2.2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2.3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不同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3.2 难点: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4.2 案例分析法4.3 小组讨论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和动物的生殖器官引入生殖和发育的概念5.2 讲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5.3 分析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5.4 分析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5.5 小组讨论: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优缺点5.6 总结与反思教案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教学目标1.1 理解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意义1.2 掌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因素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 教学内容2.1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意义2.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因素2.3 生物对环境的实例分析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意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因素3.2 难点:生物对环境的实例分析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4.2 案例分析法4.3 小组讨论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引入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概念5.2 讲解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意义5.3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因素5.4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实例5.5 小组讨论:探讨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实例5.6 总结与反思教案八:生物的进化1. 教学目标1.1 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1.2 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2. 教学内容2.1 生物进化的概念2.2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2.3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原因3.2 难点:生物进化的原因4. 教学方法4.2 案例分析法4.3 小组讨论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化石引入生物进化的概念5.2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5.3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5.4 讲解生物进化的原因5.5 小组讨论:探讨生物进化的实例5.6 总结与反思教案九: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1.1 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1.2 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 教学内容2.1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2.2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3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2 难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 讲授法4.2 案例分析法4.3 小组讨论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转基因作物引入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5.2 讲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5.3 讲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5.4 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5.5 小组讨论:探讨转基因技术的利弊5.6 总结与反思重点解析教案一:重点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观察法、实验法的应用;难点是实验法的原理和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全册教案
课程名称:初中生物全册
课时:共36课时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全册
教学目标:
1. 熟悉并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和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课:生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课: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课:生物的分类
第五课:种群和群落
第六课: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七课:生物的进化
第八课:生态系统
第九课: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第十课: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多媒体教学和实物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报告: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3. 作业和小测验: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4.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升。
教学反馈:
1. 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 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4. 借助家长和同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7篇)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7篇)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
2、课程新授(1)鱼的形态特征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具鳍,用于游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
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
(2)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前进方向。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
(3)课堂小结回顾已知的鱼类适应水中游泳的特征五、布置作业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篇2)探究问题: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探究假设: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实验步骤: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标号1、2。
2)用塑料管向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吹气。
3)将塑料管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中,再将洗耳球的吹嘴对准塑料管的管口,然后用手挤压洗耳球,将空气吹入石灰水中。
(1号比2号浑浊) 探究结论: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以上对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篇3)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篇1)分析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致同学们”一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科书内容文字优美、流畅,意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从身边的生物选材,同时紧跟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脉搏,既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又避免了因知识的陈旧而产生的乏味感。
从标题、文字到选材都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等教育新理念。
分析学生: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初在校军训一周,所以对一些生物现象和校园环境是比较熟悉的,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这些对教学是有利的。
但他们对新学校的具体情况仍然较陌生,师生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之普遍班额偏大,习惯了以前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这些都不利于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门学科的亮相课,根据新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要想达到激发学生热爱本学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着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就应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所以课前放点音乐,以缩小师生间距离。
但和谐民主并不等于自由散漫,因此课前也应制订相宜的课堂纪律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条例,记录学生的表现,便于组织教学。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调动其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另外,再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课改的必要性。
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或者代表汇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案章节一: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2.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PPT课件。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学知识,引出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 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3. 通过PPT课件展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4. 进行课堂实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探究心得。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章节二: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的定义和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难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物标本。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生物的定义和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3. 展示生物标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
4. 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如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5.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
6.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和生物圈的理解。
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章节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掌握细胞的功能,如物质交换、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3.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准备:PPT课件、细胞模型。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物学2. 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 细胞与细胞工程5. 生物的营养6. 呼吸与排泄7.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8.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 教学重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营养与呼吸、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挂图、实物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学习笔记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新课:(1)讲解生物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2)介绍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讲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让学生掌握生物体的组成。
(4)详细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单位。
(5)阐述生物的营养、呼吸与排泄,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生理功能。
(6)讲述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繁衍与成长。
(7)探讨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3. 随堂练习:设置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生物学2. 生物科学研究方法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 细胞与细胞工程5. 生物的营养、呼吸与排泄6.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7.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学的定义及其研究方法。
(2)解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论述生物的营养、呼吸与排泄。
2. 答案:(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预习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内容。
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生物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讲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生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尊重。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细胞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八、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细胞模型和显微镜观察,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物科学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器官与系统的功能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发育过程4. 生物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分类方法,了解生物科学的研究意义。
2. 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器官与系统的相互关系。
3. 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实物模型、挂图、PPT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学习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特征与多样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与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器官与系统的功能,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生物分类与细胞结构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新课导入:介绍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生物科学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器官与系统的功能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方式发育过程4. 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功能。
列举三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并简要描述其发育过程。
2.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细胞结构图及功能:细胞膜(保护与交换物质)、细胞核(控制细胞活动)、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等。
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有性生殖(如:种子繁殖)、无性生殖(如:孢子繁殖)、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蚊子)、完全变态发育(如:蝴蝶)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生物圈内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人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
2.2 组织、器官和系统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教学内容:人体的主要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第三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1 植物体的结构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植物体。
教学内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结构和功能。
3.2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教学目标: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4.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教学内容: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4.2 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食物的消化系统、消化过程和吸收过程。
第五章:生物能进行呼吸5.1 呼吸作用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
5.2 呼吸作用的实质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实质的相关知识。
第六章: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6.1 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教学内容:排泄的定义、途径及重要性。
6.2 排泄的主要废物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主要废物。
教学内容:排泄废物(如尿液、二氧化碳等)的成分和排出过程。
第七章: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1 应激性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应激性的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生物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掌握基本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了解遗传和进化的基本概念
- 掌握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 生物教科书
- 幻灯片
- 视频素材
- 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
第一课:生物基本定义和研究对象
- 介绍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解释生物的组成部分和特点
第二课:细胞结构和功能
- 解释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探讨细胞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
- 展示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第三课:生物多样性
-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探讨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原因
第四课:遗传与进化
- 介绍遗传和进化的基本概念
- 解释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 探讨进化理论和证据
第五课: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 分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 解释植物的组成和适应能力
- 展示不同植物种类的特点和用途
第六课: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探讨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 引导学生掌握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展示不同动物类群的特点和生态角色
教学活动
- 小组讨论和展示
- 实验观察和记录
- 观看相关视频并进行讨论
- 以生物样本为基础的展示和辨认
教学评估
- 小测验
- 实验报告
- 课堂参与度评估
- 学生展示评估
参考资料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物教材
- 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素材
教案编写者:[Your Name] 编写日期:[D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书【篇一: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五、师生共同朗诵课文《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六、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七、结束语:同学们,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新时代的学习方式。
生命的世界真精彩,生物的世界真奇妙,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破译生命的密码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了解生物特征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教学重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2.生物的特征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节认识生物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单元页和课本第3至第第6页的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特征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什么是生物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i-6,i-10。
生:欣赏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大自然。
师:请同学描绘大屏幕中的图像。
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
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生:同学1说:“蓝天、白云、房屋、太阳、山石、车辆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
同学2补充说:“还有、流水、土地”。
2.生物的特征师:出示图i-6,i-1,i-10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学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体。
”学生3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
”师: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生: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
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生: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
师:给予掌声鼓励。
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
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
生: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图i-3)师: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呼吸吗?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
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反。
人是有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请大家看图i-4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回答说:“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例如,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师: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请大家看i-5。
生:回答说:“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
”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i-7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说:“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它会合起来。
”学生2回答说:“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
例如,人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
”学生3回答说:“狗看到骨头就会流口水。
”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
教师补充说明含羞草的叶子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
让学生用手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子,亲自感受一下。
继续说明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
继续让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特性。
师:出示i-8在在生长的蘑菇和i-9种子的萌发图片,以及i-10图学生讨论。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
”学生2回答说:“生物还可以繁殖。
”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繁殖方式。
想一想动物、植物、细菌怎样繁殖。
生:学生思考后回答。
从同学们的叙述中,不仅可以看到生物之间传递信息这一本领,还可以看出生物适应环境这一本领。
另外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例如,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大气湿度,从而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空气质量。
接着鼓励学生多观察生物,从而得出更多更新颖的建议。
请学生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生: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答说:“有。
例如,图片中的猎豹,它有情感,也要呼吸,也要营养,也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遇到情况会声音来传递信息,也能从小长大并繁殖后代。
”二、巩固练习师: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
我们来练习一下。
教师打出课本第6页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
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物特征的。
师:教师小结:学完这节课后,你们该知道什么是生物了吧?生:学完这节课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
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都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动:需要呼吸,需要营养,进行新陈代谢,有生老病死,有传递信息的本领,活动有规律性,可以适应环境,还可以影响环境……师: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生:不是,它们都有生命。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生:我们应该热爱和保护那些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材分析:《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和训练。
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准备: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篇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全套】《20-1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的生殖,即: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涉及到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但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在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已经学习过了,部分学生已经有所遗忘,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复杂、抽象,这就成为本节的教学难点,无性生殖部分包括“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植物的组织培养”两个内容,虽然内容具体,但涉及到的范围广,尤其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这需要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具体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教学重点: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难点: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