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身份与女性角色的双重演绎_析_窦娥冤_中的蔡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人身份与女性角色的双重演绎

析 窦娥冤中的蔡婆

郑艳玲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蔡婆是 窦娥冤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一个精明而贪婪的商人,又是一个慈祥、善良、糊涂的老年妇女,因此她性格复杂、内涵丰富。由于商人的∀重利轻义#,蔡婆与窦娥在价值取向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从而构成了作品最激烈的戏剧冲突,并直接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

关键词: 窦娥冤;蔡婆;商人;女性;价值观;戏剧冲突;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513(2010)01-0060-05

!!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 窦娥冤一剧历来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对于窦娥悲剧的制造者之一 蔡婆,人多恶其软弱恨其自私。但是,如果完全沉浸在窦娥的悲剧之中,而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那么 窦娥冤就成了窦娥的独角戏,戏剧内容、结构、意义的丰富性也就随之消解。因此,必须通过多种角度来观察戏剧人物的内涵,从而理解他们在生活、历史和舞台上的多重意义。

窦娥冤中首先出场的蔡婆,是一个以高利贷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商人。尽管蔡婆死去的丈夫为她留下了比较丰富的家财,但是商人的本性使她在金钱方面有着天生的敏感与智慧。

窦娥冤两次描写了蔡婆放高利贷的行为,一次是在窦娥7岁的时候,借给她的父亲窦天章20两银子;第二次是在窦娥20岁的时候借给赛卢医10两银子。在仅仅4折的剧本中,关于蔡婆的放贷情节就有两次,这种关目设置除了推动情节的发展外,恐怕更多地泄露了蔡婆努力赚钱的事实。其实,蔡婆的丈夫在死后留下了比较丰厚的财产,窦天章曾说:∀此间一个蔡婆婆,他家广有钱物。#[1]182长大后的窦娥描述自家经济状况优越:∀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早晚羹粥,寒暑衣裘。#[1]187蔡婆也很得意于∀家中颇有些钱财#。在这种情况下,蔡婆一家完全可以享受富贵的家庭生活,但她却执着地放高利贷以追求更多的财富,这完全是商人本性的表现。通过高利贷,蔡婆积累了钱财,扩大了家业。

此外,作为商人的蔡婆很会经营,在金钱方面显得异常狡猾和贪婪。 窦娥冤中出现了蔡婆两次放高利贷的描写,而两次借贷的时间跨度有13年,两次借贷的地点则横越楚州和山阳县,由此可见蔡婆放贷的持续与广泛。其间蔡婆搬过家,所以后来窦天章当了官也找不到女儿了。蔡婆为什么搬家,剧本没有给出原因,不过,不论搬到哪里,蔡婆追逐财富的商人本性并没有改变。

在剧本中,蔡婆的两次放贷分别给了窦天章和赛卢医。窦天章为一介儒士,流离失所,又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借贷也就成了唯一的生存方式;赛卢医虽然以卖药为生,但经济状况窘迫,遇到困难也不得不以借债度日。从经济状况和社会背景看,窦天章是没有任何财产和社会地位的流民,赛卢医则是社会底层市民,两人同是社会中无权无势的下层人物,蔡婆则是富豪代表,三人身份简单,但却构筑起元代城市的主体经济结构。在经济能力上,蔡婆属于强势阶层,窦天章和赛卢医则是弱势群体。正是依靠这种财富悬殊带来的信心,蔡婆才有足够的胆量给二人借钱。此外借贷有文书作证,有

第12卷第1期!!!!!!!!!!!!!!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12!N o.1 2010年2月!!!!!!!!!!Journal of Wuy i U niver sity(Social Sciences Edit ion)!!!!!!!!!Feb.,2010 *收稿日期:2009-1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2008年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802020)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艳玲(1974-),女,山东济南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

官府保障,蔡婆也就放心借贷了。

那么如何保证贷款能如期归还呢?蔡婆的办法是频繁逼债,造成负债人的受压迫境况,进而得到本金和利息。剧本也详细描写了蔡婆数次借贷索钱的行为:

!!蔡婆: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

没得还我。(楔子)

窦天章:他数次问小生索取∃∃(楔子)

赛卢医:在城中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数次来讨这银

子,我又无的还他。(第一折)

窦娥:这南门外有个赛卢医,他少俺婆婆银子,本利该二十两,数次索取不还。今日俺

婆婆亲自索取去了。(第一折)

赛卢医:刚少的他二十两花银,屡屡亲来索取∃∃(第二折)

频繁逼债很有效果,对于窦天章而言,是不得不放下文人清高的架子,卖儿卖女以倾力还债;对于赛卢医来说,则是无力还债只好想办法避债。其实从本质上来看,二人都是还不起债务的,只是窦天章尚有一女权且充债,而赛卢医没有可以抵债的东西,只好想出下三滥的杀人把戏。这两种极致的表现恰恰证明了频繁逼债的效果,足见蔡婆深谙此道,因而13年中放贷从未失手。在逼债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头脑,则明确体现了蔡婆作为商人的狡猾特征和贪婪本性。窦天章无力归还本金和利息时,蔡婆就给他想出了一个卖女儿的办法。借贷给窦天章时,蔡婆可能并没有想到他还不起,不过当蔡婆发现这个事实后并没有怜悯窦天章之贫,而是劝其卖女抵债。在这场交易中,蔡婆是真正的赢家,而助其成功的则是贪婪狡猾的本性。

蔡婆在剧中是一个守寡多年的老妪,身为女性,她也希望过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她的梦想,让她忍受寂寞凄清地守寡生活。她独自抚养儿子,辛苦操持家庭,事必躬亲,兢兢业业,是一个善良又慈爱的母亲。但是由于没有牢靠的生活保障,作为弱女子的蔡婆也难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表现出糊涂、懦弱和自私的本性。

首先来看蔡婆的善良、慈爱。剧中蔡婆在楔子中出场时,是一个年轻的寡妇,虽然以放贷为生,但本性善良,为母慈爱。当窦天章把女儿卖给她以后,曾经百般叮嘱蔡婆一定要善待女儿,蔡婆当即表示:∀令爱到我家,就做亲女儿一般看乘她,你只管放心的去。#[1]183窦天章走后,窦娥很悲伤,蔡婆还劝她:∀媳妇儿,你在我家,我是亲婆,你是亲媳妇,只当自家骨肉一般。#[1]183之后她谨守诺言,不仅想尽办法赚钱,使这个家庭高枕无忧,而且还对窦娥如亲生孩子一般地宠爱。剧中对此有三处表现:一是改名窦娥。关于蔡婆为何给给窦天章之女改名为窦娥一事,剧本没有明确说明,不过保留了∀窦#姓显然意在尊重。二是没有让窦娥抛头露面。剧本中出现的逼债,都是由蔡婆亲自去的,可见对窦娥之亲。三是爱护窦娥。蔡婆对窦娥之爱甚至失去了长幼之序。当她不得已把张驴儿父子引入家门后,窦娥曾三番五次地讥讽她。对待儿媳妇这种不合礼仪的行为,蔡婆除了讪讪地应承外,基本上没有任何责备。以上种种表现都可以说明蔡婆作为母亲(婆婆)的称职。

其次来看蔡婆的再嫁。蔡婆出场时,已经守寡,到第一折开始时,又过了13年。连守寡3年的窦娥都暗自埋怨身世的坎坷和婚姻的短暂,何况守寡几十年的蔡婆,宝贵的青春都在寂寞和孤独中度过,其思春和待嫁的心理可想而知。蔡婆的这种心理在陈与郊 古名家杂剧本中的 窦娥冤中表现得更为明确。例如病中的蔡婆想吃羊肚汤,于是发生了让汤的细节描写:

!!孛老将汤云:婆婆,你吃些汤儿。卜儿

云:有累你。(做呕科)我今打呕,不要这汤

吃了,你老人家吃罢。孛老云:这汤特做来与

你吃的,便不要吃,也吃一口儿。卜儿云:我

不吃了,你老人家请吃。(第2折)

如此恩爱的夫妻场景,使忠贞的窦娥看不下去,于是连连讥讽。尽管蔡婆当初并不愿意接纳张驴儿父子,但张驴儿父子的暴戾使她又不得不接纳二人。当婚姻的事实无法回避时,蔡婆就心安理得地享受起夫妻生活来了。因此,蔡婆的再嫁,从具体行为上是现实的逼迫无奈,从女性的情感角度而言实在是包含着内心对幸福生活的真实渴望。

最后来看蔡婆的胆怯、糊涂和自私。蔡婆向赛卢医索债,没想到让张驴儿父子钻了空子,以至于引狼入室,不仅搭上了自己的婚姻,还赔上了窦娥的性命。从这一过程的描述,的确可以发现蔡婆的懦弱、自私和糊涂。其实,蔡婆的这种性格弱点恰恰源自她的商人本性。身为商人,则善于趋利避害,当灾难发生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自保,因而难

%

61

%

第12卷第1期!!!!!!!!!!!!郑艳玲:商人身份与女性角色的双重演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