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_课程设计报告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科技大学课程考试

答卷纸

考试科目职教研究与课程开发设计

院、所、中心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职师)

学年2015—2016上学年

学期上学期

姓名徐子奇

学号201401405020

2015 年10 月30 日

中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中职三年制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系统地讲授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和检修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日后从事本专业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三、参考学时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建议为108学时,这一课程的教学统一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具体学时分配建议在第七部分:容纲要中。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教材适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有基本操作技能为目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理论方面着重构造、工作原理的讲述;实训方面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针对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设置本教材的容结构,确定编写的容,简化繁琐的理论分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

五、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变传统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理论课程、实验、实训的验证式的课程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汽车检测与维修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项目和任务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汽车底盘维修工作顺序即汽车传动系,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进行项目容安排,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进行组织课程容。

六、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掌握汽车底盘维修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各类分项工作流程有一个基本了解,能够承担汽车底盘维修作业、维修方案制定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城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1)知识目标:

1)离合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2)手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3)万向传动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4)驱动桥结构和工作原理;

5)悬架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6)转向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7)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

1、离合器的检查与调整

2、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手动变速器拆装与检修

4、万向传动装置的故障诊断及维修

5、驱动桥的拆装与检修

6、转向驱动桥的拆装与检修

7、悬架系统的拆装与检修

8、转向器的拆装及检修

9、鼓式和盘式制动器的拆装与检修

(3)情感目标

1)了解我国的汽车状况和汽车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汽车的情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汽车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汽车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关注与汽车有关的问题,初步形成汽车安全意识;

5)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于学习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3

4、进度表设计

八、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工作规的贯彻及工作车间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的汽车底盘维修工作过程为教学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常规维修计划,方案制定、维修工作的实施。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操作的课时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维修工序,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汽车底盘各总成的工作原理及维修要点。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趋势,贴近作业实际。为学生提供专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二)评价建议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训实验、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㈢、教科书编写建议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组织教材容。要通过自行设计维修作业方案,观看维修录像,维修作业现场参观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汽车底盘维修作业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求。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九、教学条件

㈠、硬件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基础课程的开设需要具备多媒体教室、汽车底盘实训基地和实训所需的器材(包过整车、各种汽车底盘零部件和总成等;以及全套的工具和仪器设配等)。

㈡、师资队伍建设

⒈专业课方面,教师队伍应该具有社会工作经验,并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该有双重身份,应既是校园里的教师具有从教资格和能力,又是企业的工程师,国家应该为教师建立这样的平台。

⒉基础课方面,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极强的组织能力,通过组织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自我展现能力。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无疑是强有力的。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年轻化中追求成熟化、时代化、科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