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研究论文.pdf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相关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相关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c5aea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3.png)
关联交易作为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商业行为,与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企业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主要是通过管理层、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实现公司内部治理。
此外,外部法律环境的规范和监管也会制约和监督公司治理。
关联交易的存在是合理且必然的,因为其本身属于正常交易,其中的公允性关联交易有利于公司发展,如整合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等。
然而,除了少数真正从公司发展角度考虑的关联交易,大量的非公允关联交易行为成为控股股东牟取私利的工具,他们利用关联交易虚增利润、粉饰业绩、误导投资者,又或者反其道行之,操纵利润,将公司业绩由盈变亏,从而逃避税收等。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诸多不良后果。
在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交易产生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但近年来关联交易频繁发生,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小股东利益受损和财务丑闻等事件也频繁发生,而且由于其形式多样、具有隐蔽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等特征,关联交易的审计难度进一步加大。
非公允关联交易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并存在诸多不良后果,因此关联交易的治理问题也就备受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关联交易治理展开研究,研究成果也较多,但目前学者们更多从关联交易的单一角度进行研究,而不是从全局和综合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关联交易问题。
此外,现在的研究主要以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为立足点来分析关联交易问题,对关联交易外部治理与监管机制的研究尚少,对关联交易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因而,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该角度的关联交易的研究。
一、前期相关文献回顾周颖和李丽(2012)研究发现企业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权比例、公司两权分离的程度与关联交易的规模和发生概率会同向变化。
此外,战略投资者的数量增加可以有效缓解实际控制人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益攫取。
曲斌(2013)比较分析了我国与国际上对关联方的定义和披露等方面,提出从扩大关联方范围、细化关联方披露细则、规范关联交易披露规定这三方面健全我国关联方披露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研究(1)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f4e0b2e0551810a6f52486fc.png)
94《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月(中旬刊)总第533期作。
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体现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审计委员会要通过对日常业务的监督来评价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并日益完善公司的内控制度。
2.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供内部控制的评价依据上市公司对经济社会、资本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薄弱或者失效造成的影响很大。
但是,目前内部控制规范中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的很少。
虽然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内部控制指引》中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建设作了一些规定.但是,无论是深交所的还是上交所的,都是很有局限性的。
如深交所《内部控制指引》重点强调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关联方交易的内部控制、重大投资的内部控制、对外担保的内部控制、募集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重大投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上交所则强调对附属公司的管理控制、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内部控制。
笔者建议,政府部门有必要专门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提供指导,为内部控制的评价提供依据。
而且,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的内部控制应该是广义的,既包括管理控制,也包括会计控制。
管理控制过程产生的信息往往是财务的,而会计控制过程产生的信息往往是非财务的。
而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息息相关的,对公司风险的评估,既要考虑财务信息,也要考虑非财务信息。
有时,非财务信息显得比财务信息更加重要。
3.规范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建立统一的评价方法体系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非常重要。
基于目前的现状,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应规范内部控制评价标准,该标准应具有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和可理解性。
目前,从国际来看,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与企业管理过程相结合并与控制目标相匹配,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和外部监管者所认可。
笔者建议我国上市公司采用以COSO报告的5个要素所要求的基本条款作为评价标准。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018c0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6.png)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对投资者、市场稳定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关联交易作为上市公司经营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既可能为企业带来协同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也可能隐藏着诸多问题,如利益输送、财务造假、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等。
因此,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类型与特点(一)关联交易的类型1、购销商品和提供劳务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进行原材料、产品的买卖以及劳务服务的提供与接受。
2、资产交易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等资产的买卖、租赁、抵押等。
3、资金融通如关联方之间的借款、担保、委托贷款等。
4、关联担保一方为另一方的债务提供担保。
(二)关联交易的特点1、交易频率较高由于关联方之间的密切关系,交易往往较为频繁。
2、信息不对称关联交易的双方可能存在信息掌握程度的差异,导致不公平交易。
3、定价灵活性关联交易的价格往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能偏离市场公允价格。
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一)利益输送1、低价出售优质资产给关联方,高价从关联方购买劣质资产,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
2、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使上市公司业绩虚增或虚减,误导投资者决策。
(二)财务风险增加1、大量的关联方资金占用,影响上市公司资金的正常周转,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2、不合理的关联担保可能使上市公司面临巨大的债务风险。
(三)损害中小股东权益1、关联交易的不透明性和不公平性,使得中小股东难以了解真实情况,权益受到侵害。
2、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获取私利,而中小股东无法分享相应的利益。
(四)影响市场公平竞争1、关联交易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不正当优势,破坏市场竞争秩序。
2、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市场效率。
四、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1、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一股独大,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温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毕业论文
![温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5ae2a731b765ce0408142c.png)
温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21届 )题目:温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专业:财务管理班级: 10财务管理四姓名:范立恒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完成日期: 2021年4月6日目录摘要................................................................ 1 一、关联方交易的相关理论.. (2)(一)关联人、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的含义和范围 .................... 2 (二)关联交易披露的原则 (3)1、相关可靠性原则。
......................................... 32、重大充分原则。
........................................... 3 3、统一性原则。
............................................. 4 4、实质大于形式原则。
....................................... 4 5、及时正当性原则。
......................................... 4 (三)关联交易披露的作用 (4)1、确保交易信息的真实性...................................... 42、奠定关联交易顺利进行的基础................................ 5 3、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5 4、优化各方面的资源配置.. (5)二、温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方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问题 (5)(一)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现状 ...................................... 5 (二)关联交易方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 (6)1、立法方面的问题............................................ 6 2、现行关联交易披露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7 (三)对中介机构的约束制度不严 .................................. 7 (四)对违规信息披露处罚力度不够 ................................ 8 三、完善温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方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9)(一)完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立法 ................................ 9 (二)加强信息披露日常监管 .. (9)1、增加披露内容。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探讨.doc.docx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探讨.doc.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2348d5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9.png)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探讨.doc.docx 范本一: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探讨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研究方法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概念及特点2.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定义2.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特点2.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分类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因素分析3.1 公司治理结构3.2 股权结构3.3 经营绩效4.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4.1 相关法律法规概述4.2 监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5.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风险与挑战5.1 风险因素分析5.2 挑战与应对措施6.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实践与案例分析6.1 监管实践介绍6.2 典型案例分析7.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启示与建议7.1 启示总结7.2 建议提出8. 结论8.1 主要研究结果8.2 研究的局限性附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文件、数据统计表、相关报告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指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行为。
2. 公司治理结构:指决策权、监督权和分配权在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
3. 股权结构:指一家公司的股东组成情况,包括股东的身份、股权持有比例等。
4. 经营绩效:指公司经营管理的效果,主要通过财务指标(如利润、营业收入等)来评估。
范本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探讨1. 研究背景和目的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概念和特点2.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定义2.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特点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类型和案例分析3.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类型概述3.2 典型案例分析4.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风险和挑战4.1 风险分析4.2 挑战与应对措施5.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5.1 相关法律法规介绍5.2 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6.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因素分析6.1 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6.2 股权结构的影响6.3 经营绩效的影响7.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实践7.1 监管实践概述7.2 成功案例分析8. 结论和建议8.1 结论总结8.2 建议提出附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统计数据、案例分析等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指上市公司与控制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行为。
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上)
![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上)](https://img.taocdn.com/s3/m/d3d8f0d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7.png)
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上)引言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关联交易自1993年的“宝延风波”初露端倪,至1995年的“恒棱重组”、“康风重组”、飞乐收购大股东下属工厂产权等事件的发生国涉与产权转移且数额巨大,始引起中国证券界与法律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并购、联合、相互参股等商业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大型企业集团纷纷设立自己的子公司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这一切使得相关联的企业之间的交易日见增多,数额日益增大。
通过关联交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和盈利能力,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集团内部适当的交易安排,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利润的最大化,提高其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有助于企业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1997年上市公司公布的中期报告说明,“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
从最新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1999年年度报告显示的情况来看,关联交易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与政策导向看,建立大型的企业集团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之一。
可以预见,随着企业集团的建立,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必将随之增加。
由此可见,在我国,关联交易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但是,关联交易也有其“恶”的一面。
不合法、不公平关联交易的存在在现实中已经引发诸多问题,危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例如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粉饰会计报表以达到特定经营目的;控股股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滥用其控制权,侵害公司或中小股东的利益,如控股公司利用上市公司融资套现,募股后大量占用其他股东、特别是社会公众股东投入的资金,甚至干脆通过关联交易将资金转移出上市公司,而资金的匮乏必然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大量的关联交易也会使上市公司的经营丧失市场独立性而过分倚重关联企业的扶持,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3关联交易可能侵害债权人的利益,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其资产是其对外承担责任的一般担保,如果关联企业通过关联交易侵吞上市公司资产或利用上市公司为其巨额债务提供担保,就会使公司资产不当减少或处于高风险状态,从而令债权人债权无保障,破坏交易安全;关联交易还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借公家的鸡,生自己的蛋”而谋取私利,又如为提高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资格,国有控股公司向其“输血”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间接损害国家利益;此外,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等形式进行关联避税,关联交易还可能造成某种程度的市场垄断等等。
某某公司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问题研究(一)
![某某公司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问题研究(一)](https://img.taocdn.com/s3/m/a75eb07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4.png)
某某公司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问题研究(一)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日益成熟和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监管问题日益受到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关注。
这篇文章将就某某公司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问题进行研究。
1. 什么是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指的是一家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主要管理人员、其他关联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
这些交易的特点是往往不具备公开透明、市场竞价、公平合理的原则,容易引发投资者的质疑和监管部门的担忧。
2. 某某公司的关联交易情况如何?某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为某某集团。
根据其2019年年报,该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金额为XX亿元,占公司收入的XX%。
其中,大部分交易涉及到原材料、货物采购和销售等方面。
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向控股股东借款的情况。
3. 关联交易监管存在哪些问题?(1)信息不透明。
由于关联交易往往涉及到亲密关系和商业秘密,公司披露的信息并不充分,致使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2)利益冲突。
关联交易往往涉及到公司和其关联方的利益冲突,且交易往往与市场价格不符,容易产生资金流失和损失。
(3)监管不到位。
监管部门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力度并不充分,有些关联交易能够逃避监管部门的审查和监管。
4. 如何加强关联交易监管?(1)加强信息披露。
公司应该在年报、季报中充分披露关联交易的类型、交易对象、交易金额、市场价格等信息,提高信息公开透明性。
(2)建立专门的审查机构。
建立关联交易审查机构,对关联交易进行全面审查和监管。
(3)强化处罚力度。
对违规的关联交易要进行严肃打击,提高违法成本,降低违规意愿。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某某公司应当加强关联交易监管,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审查力度和强化处罚力度,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维护市场安全和稳定。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d1cc2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d.png)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当今的商业世界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就像是一场复杂的“游戏”,有时候玩得好能促进公司发展,可要是玩“过火”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我曾经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过,亲身体验了一次关联交易带来的“风波”。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项目合作,我们公司和一家关联企业打算共同开发一个新的产品。
一开始,大家都充满了期待,觉得凭借双方的资源和优势,肯定能大获成功。
可随着项目的推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原本说好的资源共享,变成了单方面的索取。
关联企业总是以各种理由占用我们的研发团队和技术设备,而他们承诺的资金支持却迟迟不到位。
这导致我们公司的正常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员工们也怨声载道。
从这个亲身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披露不充分是个大麻烦。
有些上市公司在进行关联交易时,对于交易的细节、定价依据等关键信息总是遮遮掩掩,就像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投资者们摸不着头脑。
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卖家不告诉你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怎么来的,你能放心买吗?肯定心里犯嘀咕啊!其次,定价不公平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些关联交易的价格明显偏离市场价值,不是偏高就是偏低。
偏高的话,上市公司就得多掏冤枉钱,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偏低的话,又像是在给关联方送“大礼包”,同样不公平。
这就好像是一场“暗箱操作”的买卖,让人心里很不爽。
再者,关联交易还可能被用来操纵利润。
有些公司在业绩不好的时候,通过与关联方进行一些看似“巧妙”的交易,把利润做高,给投资者营造出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
这就像在考试中作弊,虽然表面上成绩好看了,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真实的实力。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能怎么办呢?加强监管力度是必不可少的。
监管部门得睁大“火眼金睛”,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严格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得狠狠处罚,让他们不敢乱来。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也很重要。
上市公司得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把关联交易的所有信息都告诉投资者,不能有任何隐瞒。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的论文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e9dc96b307e87100f69699.png)
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的论文摘要: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来粉饰业绩或输出利润,严重危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本文论述了关联交易的判定标准和种类以及披露,并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的动机和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关联交易关联方信息披露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其中相当一部分采取了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成母公司(集团公司)的模式。
这种特有的模式便产生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特有的现状:关联方通过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交易把大量优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粉饰业绩;或者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利用上市公司资信取得贷款;或者替上市公司转移利润,逃避纳税等等。
而最终的受害者却是无辜的广大中小股东和债权人。
因此,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对稳定整个证券市场意义重大。
一、关联交易的判定标准和种类以及披露(一)关关联交易的判定标准准则中定义“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是界定关联交易的关键。
《准则》中是从控制和重大影响的角度来界定关联方的,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漏报和隐瞒关联交易,但只要找出了企业所有的关联方关系,那找出关联交易就比较容易了。
(二)关联交易的种类关联交易形式主要有资产交易、资金融通、担保和购销四类。
1、资产交易资产交易既包括个别实物资产(如具体的设备)买卖、股权及期权的买卖,也包括整个企业之间的购并。
这类交易是关联交易最突出的类型。
因为它涉及的金额多,时间长,业务复杂而且牵连的对象很多。
(1)实物资产的买卖。
这一类交易在关联方之间发生频繁,对利润影响最大。
1999年宁波中百的营业外收入占全部利润的6?,而营业外收入主要来自于与第一大股东进行资产置换的收入。
(2)股权转让。
如1999年上海梅林与关联方之间股权转让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一半,而该公司本年的营业收益为负。
(3)公司的转让。
出售亏损子公司,购买盈利公司是公司转让的主题。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29630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b.png)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关联交易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既可能为公司带来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协同效应,也可能隐藏着诸多问题和风险。
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并探寻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概念与类型(一)关联交易的概念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关联方通常包括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等。
(二)关联交易的类型1、购销商品和提供劳务这是最为常见的关联交易类型,如上市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或从关联方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
2、资产交易包括关联方之间的固定资产买卖、无形资产转让等。
3、资金融通如关联方之间的借款、担保、委托贷款等。
4、租赁包括土地、房屋、设备等资产的租赁。
5、代理如代理销售、代理采购等。
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一)定价不公允由于关联方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交易价格可能偏离市场公平价格,导致上市公司利益受损或利润虚增,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部分上市公司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遗漏、虚假陈述或不及时的情况,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交易的详情和潜在风险。
(三)关联方资金占用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关联方通过关联交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正常经营。
(四)利益输送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可能利用关联交易将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低价转让给关联方,或者将不良资产高价置入上市公司,从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五)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缺陷,董事会、监事会等未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关联交易决策过程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
四、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利益驱动关联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手段获取非法利益。
XX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论文
![XX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646a5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1.png)
XX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论文关联交易是指在公司内部或公司之间进行的与经济利益有关的交易。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关联交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于关联交易涉及到公司的股东、高管等关键人物,因此,它可能会对公司的治理、财务状况、经营绩效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分析,探讨其对公司治理和经营绩效的影响。
一、关联交易的定义和类型关联交易是指在公司内部或公司之间进行的与经济利益有关的交易。
从交易对象的角度来看,关联交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二是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三是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从交易类型来看,关联交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货币交易,即资金的流动,二是非货币交易,即资源的调配。
二、关联交易的利弊分析关联交易可能会对公司的治理、财务状况、经营绩效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利的方面来看,关联交易可以促进公司内部资源的调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促进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的合作,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从弊的方面来看,关联交易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司的治理和财务状况难以被外部投资者所了解;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流失,使得公司的经营绩效下降。
三、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中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
据统计,2019年中国A股市场的关联交易总额达到了1.8万亿元人民币,占A股市场总交易额的15%左右。
同时,关联交易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2019年,中国A 股市场的关联交易比例为11.6%,较2015年的7.2%上升了4.4个百分点。
四、关联交易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关联交易可能会对公司治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关联交易可能会导致公司内部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公司的治理难以被外部投资者所了解。
另一方面,关联交易可能会导致公司内部资源的流失,使得公司的经营绩效下降。
此外,关联交易还可能会导致公司内部利益的冲突,使得公司的治理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五、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关联交易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
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研究[管理资料]
![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研究[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9d119c90722192e4436f6b0.png)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This view of the status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with the provisions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rovement measures, the article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ransac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heory; then on the status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o an analysis of its motives and hazardous ; Finally, specifications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specific measures. Basic conten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ction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part, two part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lated parties and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to define, by comparing the norms that exist in China a number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problem; third part of the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urth part to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motivation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hazards; the fifth part of the listed company focused on the us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for profit manipulation motives of regulatory measures. One key part is in the status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to analyze the motives and the harm,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standards and regulatory measures.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财务风险及其防控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财务风险及其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d57eb31cf705cc1754270997.png)
136428 公司研究论文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财务风险及其防控1.引言关联交易是经济贸易发展下的必然产物。
由于集团内部各联合体成员间存在内部联系,其业务虽然在法律上表现为独立交易,但彼此之间交易由于企业承担功能不同而存在支配控制,并共同为联合体集团利益服务。
一方面上市公司受控于集团,而集团出于对整体利益的把握,会运用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操控,从而使上市公司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还代表着债权人和广大股东的利益,因此需要对关联交易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防控,以使上市公司持续正常经营。
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是为达成某种目的,通过关联交易而带来公司利润、资金变动,从而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可能性。
下面通过鲁北化工案例来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北化工”)是由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鲁北集团”)独家发起。
07年至08年,鲁北化工与鲁北集团发生大额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划转资金与归还资金不等,其间差额未通过两年年报披露。
2009年年报中表现出巨额亏损,但随后被揭示为数据失真,又因连续两年亏损,被特别处理为“*ST鲁北”。
20xx年5月又因连续三年亏损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处理。
20xx年证监会对该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1 关联方有形资产购销的财务风险研究发现,鲁北化工2008-2009年度关联采购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明显过大,在没有特别披露重大事件的情况下,这明显属于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财务数据目的明显。
从年报中可以看出,鲁北化工2008年向山东鲁北发电有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达到2亿多元,关联销售金额才为十几万元,而2007年关联采购金额才为1千多万,关联销售金额为六十多万元。
如此无缘由的明显差异,可见鲁北化工通过高买低卖方式向关联方输送利润。
且2007和2008年度关联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超过50%,已超过关联交易合理范围。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探究(全文)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探究(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37e50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7.png)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探究(全文)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探究1. 引言在上市公司运营过程中,关联交易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
然而,由于关联交易涉及到公司内部相关方之间的交易,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和不公平交易的风险。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揭示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 关联交易定义及类型2.1 关联交易定义关联交易指的是上市公司与其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关联方及其子公司之间的交易。
2.2 关联交易类型- 资金类关联交易:如贷款、担保、委托贷款等;- 资产类关联交易:如资产买卖、租赁等;- 服务类关联交易:如咨询、技术服务等。
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挑战3.1 利益冲突关联交易中,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可能通过操纵价格或其他手段谋取私利,对公司造成损害。
3.2 不公平交易关联方可能在交易中获得不公平的优惠条件,而对公司带来损失。
3.3 不透明度关联交易可能涉及复杂的交易结构和条款,缺乏透明度,使投资者难以评估其对公司的影响。
4. 监管环境及法律法规4.1 监管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要求存在差异。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关联交易的披露和审查设有严格要求,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4.2 相关法律法规- 公司法及相关法规;- 证券法及相关法规;- 企业会计准则;- 上市规则等。
5. 解决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方案5.1 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上市公司应准确、全面地披露关联交易的基本信息、交易金额、交易对手、交易方式等,以提供投资者更多的信息。
5.2 加强独立审查建立独立审查机构,对关联交易进行审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5.3 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制定严格的关联交易审批程序和规范,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督。
6. 结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通过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独立审查和强化内部控制等措施,可以解决关联交易所带来的挑战,促进上市公司的良好治理和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8a0a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0.png)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其经营活动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活动。
关联交易可能对公司治理、股东利益保护以及市场公平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引起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1.1 利益输送某些关联交易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向关联方输送利益,而对公司自身或少数股东不利。
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将公司的资源用于自己的私人利益,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2 治理结构不完善一些关联交易涉及的公司往往存在控制权高度集中、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关联方可以通过操纵交易条件和价格,获得不合理的利益,从而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1.3 缺乏信息透明度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往往存在不完善或不准确的情况。
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的披露不规范,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了解交易的性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风险程度。
二、解决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对策2.1 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法规,在规范关联交易的同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力度。
此外,对于重大关联交易应该实行事前审批制度,确保交易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2 强化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少数利益集团将公司资源转移给关联方。
独立董事的角色应当得到加强,他们应当能够独立、客观地评估交易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
2.3 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对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确保披露的内容准确、全面,以便投资者充分了解交易的性质和影响。
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对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公司予以处罚,增强市场的透明度。
2.4 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参与度,培养投资者对关联交易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判断关联交易的合理性。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48c82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2.png)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一、背景介绍关联交易是指具有相互关联或有影响力的各方之间进行的交易。
在上市公司中,关联交易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然而,由于关联交易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
关联交易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利益输送、资金流失、不公平待遇、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公司的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联交易问题分析1. 利益输送关联交易中存在一方向另一方输送利益的情况。
例如,上市公司将利润转移到关联方,以规避税收或将利润隐藏等。
这种利益输送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
2. 资金流失关联交易可能导致资金流失。
当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进行交易时,可能存在高价购入低价出售的情况,从而导致资金流失。
这种不合理定价可能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
3. 不公平待遇关联交易可能导致不公平待遇问题。
当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进行交易时,可能存在向关联方提供更优惠条件的情况,而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这种不公平待遇可能引发股东不满,影响公司治理稳定。
4. 信息不对称关联交易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联方可能掌握更多关于交易对象的信息,而其他股东或投资者了解不足。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损害小股东或投资者的利益,降低市场透明度。
三、对策研究针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以降低风险和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1. 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规范,明确相关义务和责任。
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监管力度的有效落实。
2. 强化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透明度。
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相关交易的信息,确保所有股东和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交易的基本情况和相关利益。
3. 设立独立审查机构建立独立的审查机构,对关联交易进行审查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与特点 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多数集中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或与母公司下属其他子公司之间。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从关联购销发展到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从有形资产的交易发展到无形资产的交易,形式繁多,愈演愈烈。
据统计,1997年,深沪两市719家上市公司中有609家披露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交易,占上市公司总家数的84.6%,1998年这一比例为80%。
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93.2%,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
近年的关联交易有以下一些特点: 1.交易形式不断翻新 在2000年度的关联交易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交易形式:(1)关联重组行为直接表现为对上市公司的馈赠,特别是对每股净资产值低于1元的ST公司的馈赠。
譬如,金荔科技与大股东进行资产置换,置入资产超出部分21998万元由大股东无偿赠予上市公司。
该公司每股净资产也由1999年的-0.496元增至2000年的1.89元。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尽快使上市公司实现“摘帽”。
(2)以往较少发生的委托经营越来越普遍,重庆港九、神马实业、有色鑫光、峨眉山、公用科技等公司,受托经营关联方资产并获得较好的收益;另一些上市公司则将劣质资产委托给关联方经营,以消除企业的潜在亏损因素。
(3)出现了以商标使用权为主的无形资产关联,譬如,厦华电子、万家乐、美尔雅、粤宏远等公司的商标使用权转让金额都在亿元以上。
其中厦华电子和粤宏远的商标权转让最后被“叫停”,并由此促成了沪深交易所关于规范无形资产交易政策的出台。
2.利润操纵现象明显 孙诤和王跃堂(200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就总体而言存在操纵净资产收益率的倾向,其操纵盈亏的动机直接源于监管部门的配股政策、特别处理政策和摘牌政策。
董俊莉和俞竞(2001年)也指出,只要法规有一项最低值的要求,落在这个点上的企业就格外多。
1999年3月证监会对配股条件进行了修改,规定每年的ROE不低于6%,3年平均不低于10%。
结果1999年度420家上市公司中,ROE在6—8%的公司就由1997年和1998年的24家和25家,急增至67家;而1997年和1998年ROE在5%一6%的公司则由15家和17家,降为3家。
这种操纵的具体方式包括:(1)采用“低买高卖”方式,譬如,华天酒店2000年在与大股东的资产置换中,换出资产帐面价值11237万元,评估价72877元,协议按账面价值实施置换,公司借此消除了潜在亏损因素。
(2)用托管经营、承包经营、租赁方式短期内从关联方获取稳定的收益。
(3)通过突击收购大股东属下的高收益资产增加上市公司利润。
譬如,冰箱压缩2000年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购买一合资公司50%的股权,形成7258万元的收益在今后一定年限内分摊记入公司利润。
(4)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支付高额的资金占用费。
3.大量收入来自关联方,大量资金亦流向关联方 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所得收入已成为他们的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2000年度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公布年报的1018家上市公司中,有488家上市公司向其关联方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总金额达1217.58亿元。
其中,有116家关联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在30%以上,有61家在50%以上。
另一方面,通过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将大量资金注入关联方。
在2000年度,在1018家上市公司中,有425家向其关联方购买原材料及劳务服务,交易总额达1153.5亿元。
其中99家的原材料占其主营业务成本的30%以上,有43家这一比例超过50%,上市公司租赁关联方的土地使用权、商标使用权、生产设施使用权的情况广泛存在。
譬如,五粮液向大股东支付的商标权使用费一年达9318万元。
4.资金占用与担保现象突出 2000年,在1018家上市公司中,有844家存在与关联方的应收应付款结算余额。
其中,辽河油田的应收款项余额100%来自关联方;而豫能控股的应付账款余额的96.7%是对关联方的。
关联应收款总额达828亿元,而关联应付总额为237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较为明显。
5.关联交易的行业特征明显 统计显示,2000年度在销售活动中发生关联交易频率最高的是电力煤气、采掘业、石油化工等共用事业及重工业行业,采购活动中发生关联交易频率最高的是采掘业、石油化工等重工业及原材料制造业等。
这些行业内的企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生产流程复杂,资产规模庞大。
改制上市时,由于受当时发行额度的限制,只能以其一部分资产为核心改制为上市公司,造成其“产业链”人为脱节,关联交易自然会更加严重。
譬如,在关联交易较为严重的石化行业,关联采购占主营业成本比例超过90%的在2000年有中国凤凰(92.1%)、武汉石油(93.8%)、辽河油田(97.2%)、岳阳兴长(90.8%)、中原油气(94.1%)、湖北兴化(94.2%)和三星石化(97.4%)七家;关联销售占主营业收入比例超过75%的有石油大明(82.1%)、锦州石化(78.3%)、石炼化(78.3%)、辽河油田(100%)和湖北兴化(75.6%)五家。
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 一般地说,关联交易有利有弊,但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大量关联交易中隐藏着许多问题,许多关联交易都属于不公平关联交易。
即上市公司与关联方所进行的交易会造成对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对市场的损害。
对上市公司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上市公司过分依赖关联方,例如,有的公司其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主要的对象都是关联方,其经营自主权受到很多限制。
(2)上市公司向关联方提供担保、贷款和资金的数量远远大于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和资金额,大大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譬如,1995年以前的ST猴王还算一家绩优公司,经历1999年每股亏损0.20元后,2000年中报时每股仅亏1分钱,且账面负债率仅为62%,ST猴王的处境似乎不算太糟。
但是,时隔半年,猴王集团申请破产,这使猴王A对猴王集团8.9亿元债权和2.44亿元担保面临巨大坏账风险,只有9.34亿元总资产的猴王A由于严重资不抵债,将处于被摘牌的危险境地。
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对投资者也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处于控股地位的大股东可以利用表决权优势,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作出安排。
如果他们追求的是控股股东的额外利益,这往往会以牺牲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为代价,当然也会侵害众多小股东的权益。
上市公司利用转移价格将利润向关联方转移;通过关联交易让公司为采购品和劳务支付更多的资金。
这些都会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财务风险上升。
譬如,关铝股份上市前承诺1999年第二季度向全体股东派发股利,可是该公司1998年在“补充公告”中称,由于解州铝厂(关铝控股股东)临时使用本公司7066万元资金,所以暂不进行利润分配。
因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而导致上市公司推翻承诺,这无异于是对投资者的欺骗。
再如,ST网点一笔本应1992年交纳的441.48万元资本金到1999年发布中报时仍未到位。
ST网点的大股东名义上持有22%股权,但实际出资比例不到一半,而ST网点曾经多次选股、派息和转增,大股东凭着虚假的资本享受到更多的利益。
这显然侵犯了中小股东的权益。
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对市场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从市场监管机构的角度看,关联交易的存在使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本相互抵消,造成虚假资本、股份垄断和经营缺乏透明度等缺陷。
关联方会利用其获得有关上市公司经营信息的优势,在二级市场进行内幕交易、联手操纵。
而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价格转移会损害市场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
(2)从市场中介机构的角度看,由于中介机构常常会介入关联交易,负担有关交易的评估、审计、法律等职责,如果关联交易过于复杂、隐蔽,或交易双方有意欺诈,其结果会导致有关中介机构面临巨大的执业风险。
譬如,原琼民源公司的5.4亿元的非常收益和6.57亿元的新增资本公积金是通过关联交易取得的,但是由于关联交易的复杂及内部控制、审计测试的限制,注册会计师没有识别关联交易而导致审计失败,被政府有关部门处罚。
三、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原因 从根本上说,不公平关联交易的产生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有关部门的监管措施不完备造成的。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过于集中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相当特殊的,多数是由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三部分组成,其中占总股本大部分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
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名义上是公众公司,实际上是控股股东的公司。
因此,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当突出,关联交易能否保持公平取决于内部人的状况。
一旦内部人利益与中小股东利益不一致,由于缺乏约束,往往会发生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关联交易。
2.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理想 不少公司上市后,领导体制、决策过程依旧,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依旧,经营机制、政企关系依旧。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重扭曲,有的控股股东公司的董事长直至总经理、副总经理,与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经理班子重合,使上市公司经营者从未真正感受到要对股东负责的压力和来自股东的鞭策。
另外,上市公司董事会中没有代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代表或代表全体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
在许多西方国家,企业聘请独立董事已成为一种趋势,有数据表明,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美国为62%,英国为34%,法国为29%。
3.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有缺陷 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是指当股东对该公司不满时,可以在市场上抛售所持的股票。
这样,当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市场必然引入新的投资者收购这家企业,更换公司的权力层和管理层。
但是,由于目前国有股不能流通,外部治理结构就难以起作用,公司的管理层就受不到来自外部的约束。
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多以协议收购为主,这也给关联交易提供了存在的基础。
4.《目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证券法》中没有关联交易的规定,根据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年报,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时仅在“或有事项”处披露为关联方贷款提供担保的情况:仅在“重大事项”处披露股权转让关联交易;将关联方间的资金占用挂在“其他应收应付款”下,不明确指明其关联交易的性质。
这样的信息披露,不但混乱,而且容易给上市公司不当关联交易提供掩饰的机会。
而香港联交所对关联交易的披露要求就十分清楚,对什么要必须披露、什么要事先披露、什么要事后披露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
另外,上市公司某项交易是否属于关联交易,属于哪一披露级别的交易以及上市公司的豁免申请的审批等的最终确定权都由联交所行使。
(2)对违规处罚力度不够。
我国《证券法》对内幕交易和违法信息披露行为的处罚主要是责令改正,处以行政性的警告和罚款,若构成犯罪,则最高可处10年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