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二)第04讲 5.4氮气和氮氧化物(含答案解析)

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二)第04讲 5.4氮气和氮氧化物(含答案解析)

第1课时 氮气和氮氧化物1.了解氮的固定和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了解氮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3.认识氮氧化物的性质与转化。

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1)氮元素的原子结构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 族,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①游离态:主要以氮气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约占78%(体积分数)。

②化合态: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土壤、海洋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2.氮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稍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氮分子内两个氮原子间以共价三键(N ≡N)结合,断开该化学键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高温、放电等条件下,氮气也可以与镁、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

写出氮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金属镁:N 2+3Mg=====点燃Mg 3N 2,氮气表现氧化性; ②氢气: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氮气表现氧化性;③氧气: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氮气表现还原性。

(3)用途①氮气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填充灯泡、保存食品等。

②氮气是合成氨、制硝酸的重要原料。

③液氮可用作制冷剂,应用于医学、科技等领域。

3.氮的固定(1)含义: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2)分类:①自然固氮:大自然通过闪电释放能量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高能固氮),或者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氨(生物固氮)。

②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氧化物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NO无色气态无味难溶NO2红棕色气态刺激性气味与水反应2.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操作一:在一支50 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 mL NO,观察颜色,然后吸入5 mL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解离为H+和OH-,由图可知,H+进入阴极,OH-进入阳极,则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 【解析】 A项,后母戊鼎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B项,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SO2及粉尘,天然气燃烧时不会产生粉尘;C项,汽油来自石油,石油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仅含碳、氢两种
的焊接,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薄膜。 元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汽车发动机启动时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引起空气中N2与O2发生反应生成的;D项,明矾是一种铝盐,体内铝元素聚集到一定量会危害健康,因此做油条用的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 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二 氨和铵盐
德国化学家哈伯(F.Haber,1868-1934)从1902 年开始研究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 [2] 于 1908年申请专利,即“循环法”,在此基础上, 他继续研究,于1909年改进了合成,氨的含量 达到6上。这是工业普遍采用的直接合成法。 反应过程中为解决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 问题,将氨产品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 来,未反应气和新鲜氢氮气混合重新参与合成 反应
若在4.0 MPa时减小CO2与H2的初始投料比,则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O2的平衡转化率曲线位于曲线Ⅱ的上方。实际工业生产中往往按照化学计量比进料,原因是可以保持反应物
△ 的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
A.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
NH ·H O=====NH ↑+H O D.做油条用的膨松剂不应含明矾
3 2 。0~1 min内,v(H2)=ΔcΔt=0.2 mol2 L1 min=0.1 mol·L-1·min-1,B项错误。该反应的ΔH>0,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C项正确。由于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且

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共25张ppt)

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共25张ppt)
15
在断电之后,为什么氧气浓度又有了一次下降? 可能N2与O2生成NO2的过程有中间产物,中间产物与 O2反应最终生成了NO2 。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呢?
16
NO与O2的反应 将装有NO气体的注射器吸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注射器内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生成了NO2 总结对空气放电后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方程式?
红棕色气体消失,说明二氧化氮发生了反应,分析产 物的可能性,该如何验证呢?
测反应后溶液的pH,若显酸性,则证明有硝酸生 成。 再向注射器内吸入部分空气,若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则证明有一氧化氮生成。
20
在价类二维图上画出“雷雨发庄稼”涉及到的物质转化 规律,并写出方程式。
21
我们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
回忆初中对氮气的知识,描述氮气的性质。 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写出氮气的电子式与结构式,尝试解释氮气性质稳 定的原因。
9
观察价类二维图,你觉得性质稳定的氮气该如何一 步步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氮肥呢?
氮元素化合价
+5
HNO3
NO3-
+4
NO2
+2
NO
0
N2
-3
NH3
NH3·H2O NH4+
量, 氮不能,如果氮气可行的话,那么我们就没
有必要施肥了。
植物到底能够吸收什么样的含氮物质呢?
5
6
氨态氮肥:主要提供铵根离子 硝态氮肥:主要提供硝酸根 尿素(NH2CONH2)
空气中的氮气很充足,该如何转化为植物所能吸收 的硝酸根和铵根呢?
7
一 氮气与氮的固定
24
放电或高温
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讲义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讲义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一、氮元素的存在与性质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大气中约 78%是氮气(N₂)。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氮原子的结构特点使得氮元素具有多样的化合价,常见的有-3、0、+1、+2、+3、+4、+5 等。

这种化合价的多样性决定了氮及其化合物丰富的化学性质。

二、氮气(N₂)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三键结合而成,键能很大,因此氮气在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稳定。

但在高温、高压、放电等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1、氮气与氧气的反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氮气和氧气会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N₂+ O₂= 2NO2、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合成氨气(NH₃):N₂+ 3H₂⇌ 2NH₃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₂)等。

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它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调节血管舒张等。

2、二氧化氮(NO₂)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₂+ H₂O = 2HNO₃+ NO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四、氨气(NH₃)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1、氨气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₃+ H₂O ⇌ NH₃·H₂O ⇌ NH₄⁺+ OH⁻(2)与酸反应:NH₃+ HCl = NH₄Cl(3)催化氧化:4NH₃+5O₂=4NO +6H₂O(催化剂、高温)2、氨气的制备实验室常用氯化铵(NH₄Cl)和氢氧化钙Ca(OH)₂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2NH₄Cl + Ca(OH)₂= CaCl₂+ 2NH₃↑ + 2H₂O 工业上则是通过氮气和氢气的合成反应来大规模生产氨气。

氮及其化合物(4)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氮及其化合物(4)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硝酸的性质
硝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硝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现象 与浓硝酸反应 剧烈、铜丝 变细 ,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 与稀硝酸反应 缓慢 、铜丝 变细 ,产生 无色 气体,溶液呈蓝色
浓硝酸
稀硝酸
知识梳理
硝酸的性质
硝酸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 硝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结论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___N__O_2____
随堂演练
3.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下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随堂演练
4.现有以下几种措施: 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 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热的浓硝酸可将非金属单质(碳、硫、磷等)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最高价含氧酸
硝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子,如SO2、FeO、Fe2+、Br-、 I-、S2-、SO32- 等均能被硝酸氧化
典例精讲
【例1】根据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稀硝酸(HNO3过量):
随堂演练
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D ) A.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B.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C.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冷的浓硝酸 D.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凡是呈酸性的雨水都称为酸雨 B.酸雨的形成只与SO2的排放有关 C.煤的脱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酸雨的形成 D.为了不形成酸雨,应停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学案讲义 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学案讲义 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

5.2氮及其化合物1氮与氮的氧化物 ........................................................................................................ - 1 - 2氨和铵盐 ................................................................................................................... - 8 - 3硝酸、酸雨及防治 .................................................................................................. - 18 - 4 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计算和综合实验 .................................................................. - 25 -1 氮与氮的氧化物 学 习 任 务 1.结合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理解N 2的主要性质和氮的固定,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根据实验认识NO 与NO 2的主要性质,培养“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的核心素养。

知识点一 氮气及氮的固定1.氮元素的位置、结构与存在(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 族。

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N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ρ(N 2)<ρ(空气),难溶于水。

人教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人教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人教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将 6 体积的 NO 2(不考虑 NO 2 转化为 N 2O 4)和一定体积的 NO 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待试管内液面不变后再通入 4.5 体积的 O 2 充分反应后,剩余 1.5 体积气体,则原 NO 体积可能为( ) ①3 体积 ②4 体积 ③5 体积 ④5.5 体积 ⑤2 体积 A .①③ B .①⑤C .④ 或 ⑤D .② 或 ③【答案】C 【分析】根据4NO 2+O 2+2H 2O ═4HNO 3、4NO+3O 2+2H 2O ═4HNO 3,剩余1.5体积气体,可能为NO ,也可能为氧气,以此来计算。

【详解】2322=4HNO 4NO +O +2H O 416 1.5则一定体积的NO 和3体积的氧气发生4NO+3O 2+2H 2O ═4HNO 3,①若剩余气体为NO ,则由反应可知,消耗NO 为4体积,则原NO 的体积为1.5+4=5.5体积;②若剩余气体为氧气,则4NO+3O 2+2H 2O ═4HNO 3中反应的氧气为1.5体积,则原NO 的体积为1.543=2体积,故选C 。

2.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 A .浓硫酸 B .碱石灰 C .氯化钙 D .五氧化二磷【答案】B 【详解】因为氨气可以和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酸性干燥剂干燥; 氯化钙可以吸收氨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所以也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干燥氨气,所以本题选B 。

3.下列叙述与氮的固定无关的是 A .工业合成氨B .工业上将氨转化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C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D .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答案】B 【分析】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详解】A.工业合成氨属于氮的固定,属于人工固氮,故A不选;B.工业上将氨转化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属于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固氮无关,故选B;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属于微生物固氮,故C不选;D.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属于自然固氮,故D 不选。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 .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 C .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D .在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中N 2作氧化剂解析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不具有可燃性,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能跟氧气反应。

答案 C2.NO 对于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NO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溶于水B .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C .常温下能与氧气化合D .红棕色气体解析 NO 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故D 项错误。

答案 D3.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A .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B .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C .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得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D .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解析 N 2性质稳定,但在高温下可与Mg 、Al 、H 2等物质反应表现出氧化性,与O 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表现出还原性,A 、D 项不正确;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不是N 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B 项不正确。

答案 C4.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 、SO 2、NO 2、Cl 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其中原试管充满NO 2的是( )解析 NO 不溶于水,对应D 项;SO 2易溶于水,对应A 项;NO 2与水发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 ,试管剩余13的气体,对应B 项;根据化学方程式Cl 2+H 2OHCl +HClO 和2HClO=====光照2HCl +O 2↑可知,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O 2,且Cl 2与O 2之间满足关系式2Cl 2~O 2,对应C 项。

【课件】氮及其化合物-氮气与氮氧化物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件】氮及其化合物-氮气与氮氧化物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氮及氮的固定
一、氮与氮的固定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VA族。 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N
+7 2 5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氮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 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结合。在自然界里,氮元素主要以氮 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 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2NO+O2==2NO2
总:4NO2+O2+2H2O==4HNO3
4.把一支充满NO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不断地缓慢通入氧 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产物为?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总:4NO+3O2+2H2O==4HNO3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1、NO2或(NO2、NO混合)气体溶于水:剩余的气体只有_N__O___。 3NO2 + H2O = 2HNO3 + NO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总:4NO2 +O2 +2H2O =4HNO3
VNO2 VO2
> 4:1 剩余NO = 4:1 恰好完全反应
< 4:1 剩余O2
3、NO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总:4NO +3O2 +2H2O= 4HNO3
VNO VO2
> 4:3 剩余NO = 4:3 恰好完全反应 < 4:3 剩余O2
启示:硝酸工业常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 使生成的NO被氧化成NO2,NO2溶于水又生成HNO3和 NO,经过多次氧化和吸收,NO2可以比较完全被水吸 收,能够尽可能地转化为HNO3

2020年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册 第五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气和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

2020年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册 第五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气和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选择题1.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C.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D.氮气既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解析N2性质稳定,但高温下可与O2等物质发生反应,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或还原性;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并不是N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N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答案 C2.下列各项属于自然固氮的是()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肥料B.合成氨制取氮肥C.豆科植物的根瘤将氮气转变成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D.仿生固氮解析A、B两项是化合态氮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C属于自然固氮,D属于人工固氮。

答案 C3.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①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②NO2和H2O反应生成HNO3和NO③Mg在N2中燃烧生成Mg3N2④NO被空气氧化为NO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

答案 C4.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这些气体均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色物质,产生红色的原因是()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NO与空气反应生成NO2C.CO2遇NO反应生成NO2D.NO遇H2O反应生成NO2解析根据原高温气体均为无色,但现场却能看到红色可推知,是因为发生反应:2NO+O2===2NO2。

答案 B5.对3NO2+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D.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答案 A6.按图进行实验。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2019版)必修第二册:氮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2019版)必修第二册:氮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集结知识元氮气的理化性质知识讲解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体积比=1:0.02),在压强为101KPa下,氮气在—195.8℃时变成无色液体,氮气分子在—209.9℃时变成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1)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①与H2反应:②与某些金属反应:③与O2反应:在通常情况下,与O2不发生反应,但在放电或高温的条件下能与O2直接化合生成NO。

(闪电、汽车引擎中发生的反应)NO为无色无味有毒的难溶于水的气体,NO很容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NO2。

2NO+O2==2NO2, NO2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并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NO、NO2为大气污染物3.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2)耗氧法:4.用途:工业原料,合成氨,制化肥,HNO3,保护气,致冷剂例题精讲氮气的理化性质A.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氮气的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能与H2、O2等非金属反应C.液氮可作冷冻剂D.氮有多种化合价【解析】题干解析:A.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约占空气的五分之四,故A正确;B.氮气性质较稳定,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故错误;C.氮气易液化,无毒,变为气体吸收大量的热,可做冷冻剂,故C正确;D.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0、+1、+2、+3、+4、+5等多种化合价,故D正确.例2.(2021秋∙秦州区校级月考)下列反应属于人工固氮的是()【解析】题干解析: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指工业合成氨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B.N2和O2在雷电的作用下生成NO,属于自然固氮,故B错误;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错误;D.用硫酸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故D错误;例3.(2021∙浦东新区学业考试)下列变化属于固氮的是()【解析】题干解析:A.NH3→NO氮元素从化合态转为化合态,不属于固氮,故A错误;B.N2→NH3氮元素从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固氮,故B正确;C.NO→NO2氮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固氮,故C错误;D.NO2→HNO3氮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固氮,故D错误;例4.(2021∙西湖区校级模拟)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解析】A.N2与O2在常温下不反应,能够共存,故A不选;B.N2与H2在常温下不反应,能够共存,故B不选;C.NH3与O2在常温下不反应,能够共存,故C不选;D.NH3与HCl在常温下能够反应生成氯化铵,二者不能共存,故D选;例5.(2021春∙枣庄期末)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①N2→NO2②NO2→NO③NH3→NO④Cu→Cu(NO3)2⑤HNO3→NO2A.①②B.①C.②③D.④⑤【答案】B【解析】题干解析:①N2和氧气放电条件反应生成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一步反应生成NO2,故①符合;②3NO2+H2O=HNO3+NO,能一步实现反应,故②不符合;③4NH3+5O24NO+6H2O,能一步实现反应,故③不符合;④3Cu+8HNO3=3Cu(NO3)2+2NO↑+4H2O,能一步实现反应,故④不符合;⑤4HNO34NO2↑+O2↑+2H2O,能一步实现反应,故⑤不符合;例6.(2021春∙阳春市期末)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NO2是无色气体B.N2和O2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C.加热时,单质碳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D.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题干解析:A.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故A错误;B.N2和O2在常温下不反应,高温或放电条件下生成NO,故B错误;C.加热时,单质碳与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故C错误;D.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可杀菌消毒,则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D正确;当堂总结(1)气体单质活泼与否,与其键能高低有关,而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氮氮之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键能大。

人教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人教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人教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详解】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能降低火焰温度,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并且分解产物氯化氢和氨气能隔绝空气,均破坏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故能使幕布不易着火,答案选B。

【点睛】本题从燃烧的必要条件以及NH4Cl的性质进行分析。

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A.B.C.D.【答案】B【详解】NO不溶于水,对应D图像,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图像A,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对于图像B,Cl 2+H2O =HCl+HClO,HClO2HCl+O2↑,对应图像C,所以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B,答案选B。

3.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雷雨时空气中的 NO转化为NO2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用NaOH吸收NO2和NO D.工厂用NH3催化氧化制NO【答案】B【详解】A.NO转化为NO2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A错误;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是由单质氮气转化为氨气,符合氮的固定的定义,选项B正确;C.用NaOH吸收NO2和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C错误;D.用氨气转化为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B。

4.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 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C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D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C 【详解】A. 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 正确;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故B 正确;C.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故C 错误;D. 化工生产中用硝酸、硫酸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燃料,金属加工前的酸洗等,故D 正确。

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一、素养功能定位“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节课位于新教材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的第二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氮气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通过一些的实例,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创设贴近生活问题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体现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价类二维的角度认识元素化合物。

(2)回忆并分析氮的原子结构,推断氮气的化学性质,通过化合价分析其氧化物,建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结合实验探究功能,了解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等性质,感受化学反应变化的奇妙。

(4)把氮的相关知识与生产、生活巧妙的结合起来,体会化学科学在保障人类生产生存等方面做出的价值和贡献。

2.评价目标(1)结合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图归纳氮的价类二维图,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学习元素化合物和物质间转化关系的能力。

(2)通过原子结构预测物质性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诊断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的化学思维的构建。

(3)通过对氮氧化物的性质和转化实验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概念归纳能力。

(4)通过对氮的固定的学习和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学科在社会中的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与评价思路四、教学过程五、案例说明1、创设真实问题情景,形成环保意识。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通过氮的固定和循环,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认识到化学对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生活的贡献,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专题十氮及其化合物 答案

专题十氮及其化合物 答案

专题十氮及其化合物讲义部分1.A反应①为Li与N2反应生成Li3N的反应,属于氮的固定,A项正确;结合题图可知反应②为Li3N+3H2O3LiOH+NH3↑,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电解LiOH溶液不能生成单质Li,C项错误;结合题图可知,三步循环的总反应为2N2+6H2O4NH3+3O2,D项错误。

2.(1)2NH3+2O2N2O+3H2O(2分)(2)①BC(2分) ②NaNO3(2分) NO(2分)(3)①3HClO+2NO+H2O3Cl-+2N O3-+5H+(2分)②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2分)【解析】(1)NH3被O2氧化生成N2O,氮元素从-3价升至+1价,1 mol NH3失去4 mol e-,氧元素从0价降至-2价,1 mol O2得到4 mol 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

(2)①A项,通入尾气速率过快时,尾气吸收不充分,错误;B项,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时,尾气吸收会更充分,正确;C项,补充NaOH溶液,c(OH-)增大,能更充分吸收尾气,正确。

②NO2与NaOH反应可生成NaNO2、NaNO3和水,所以NaNO2晶体中会混有NaNO3杂质。

由吸收尾气的主要反应可知,NO2吸收更充分,故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NO的含量较高。

(3)①HClO氧化NO生成N O3-,自身被还原为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氧化NO的是HClO,NaClO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HClO,所以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NO转化率越高。

3.(每空2分)(1)除尘(2)c(3)(4)防止NO x溶于冷凝水(5)2NO+3H2O22H++2N O3-+2H2O(6)锥形瓶、酸式滴定管(7)23×(c1v1-6c2v2)3v×104(8)偏低偏高【解析】(1)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是除去烟道气中的粉尘。

2015年人教版高三考点16 氮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人教版高三考点16 氮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考点16 氮及其化合物1.(2013·四川理综化学·7)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 2和N 2O 4 的混合气体1120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 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B.该浓硝酸中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 NO 2和N 2O 4 的混合气体中,NO 2 的体积分数是80%D. 得到2.54沉淀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是600mL 【答案】D解析:A. 设Cu X mol, Mg Y mol. 64X+24Y=1.52 X/64×98+Y/24×58=2.54得X=0.02 Y=0.01 B. c (HNO3)=1000Ρɯ/M=1000×1.40×63/63=14.0mol/L C. n HNO3=14.0×0.05=0.7mol=n NO2+2n N2O4nNO 2+N 2O 4=1.12L/22.4L/mol, nNO 2=0.04 mol nN 2O 4=0.01 mol可知C 正确D. 与硝酸反应的NaOH nNaOH=0.7-0.04-0.02=0.64 mol 与金属离子反应的NaOH nNaOH=0.06 mol 总NaOH 的量 n 总=0.64+0.06=0.7 mol 故需要NaOH 700 mL3.(2013·上海化学·21)一定条件下,将0.1LCO 、0.2LCO 2、0.1LNO 、0.2LNO 2和0.2LNH 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

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A.可能是单一气体 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D.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 【答案】AC【解析】方法一,洗气瓶排列顺序有6种,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氢氧化钠溶液,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 、NH 3,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怎样的顺序,最后的气体为CO ;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水,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 、CO 2、NO ,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怎样的顺序,最后的气体为CO 、NO ;若第一个洗气瓶装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 、CO 2、NO ,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怎样的顺序,最后的气体为CO 、NO.方法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论怎样,最终的气体肯定没有CO 2、NH 3,而CO 与三种溶液都不反应,尾气肯定有CO ,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氢氧化钠溶液,则尾气没有NO(NO+NO 2+2NaOH=2NaNO 2+H 2O),若第一个洗气瓶不是装氢氧化钠溶液,则尾气一定有NO 。

第2讲氮及其化合物-2019必修第二册)

第2讲氮及其化合物-2019必修第二册)

第2讲氮及其化合物1.能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氮气的化学稳定性,熟知氮气与镁、氧气、氢气的化学反应及其条件。

了解氮的固定和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能从物质类别和氮元素的化合价认识氮氧化物的性质与转化,熟知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3.能从物质类别、氮元素价态的角度,认识氨、铵盐的性质与转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4.设计实验,如氨的性质实验、制备实验,铵盐的性质实验及铵离子的检验等,实现氨的转化与生成,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5.认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验了解氮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鉴于此,本节内容主要对NO、NO2进行全面剖析,分析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以及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

重点内容是NO、NO2、氨的性质,实验室制氨气,工业合成氨,以及硝酸的特性。

这些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硝酸的氧化性是本节的难点,学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内容较多,由老师在课上结合“情景导入”文档中的内容为学生介绍即可。

知识点一:氮气及氮的固定一、氮元素的结构与存在形式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V A 族。

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氮元素主要以N 2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二、氮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氮分子内两个氮原子间以共价三键(N ≡N)结合,断开该化学键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也可以和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第5章第24讲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5章第24讲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24讲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复习目标] 1.能从物质类别、氮的化合价变化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2.能从含氮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视角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在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中填充N 2、NH 3、NH 3·H 2O 、NH 4Cl 、NO 、NO 2、N 2O 4、HNO 3、Cu(NO 3)2。

2.完成图中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合理即可)。

①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②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 ③3NO 2+H 2O===2HNO 3+NO ;④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⑤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⑥NH 3+HCl===NH 4Cl ;⑦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⑧CuO +2HNO 3===Cu(NO 3)2+H 2O ;⑨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⑩8NH 3+3Cl 2===6NH 4Cl +N 2。

3.常见无机物A 、B 、C 、D 存在如图转化关系:(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A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试验均为黄色,D 为CO 2,举出C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一、选择题1.氮气常用作白炽灯泡中钨丝的保护气,这是因为A.氮气比空气轻B.氮气难溶于水C.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氮气很不活泼【答案】D【详解】A.氮气密度与空气相近,故A错误;B.氮气作保护气与氮气的溶解性无关,故B错误;C.氨气作保护气与氮气的颜色、气味无关,故C错误;D.氮气的性质不活泼,一般条件下不和其它物质反应,因此可以用氮气作保护气,故D 正确;答案选D。

2.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答案】A【详解】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C.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D.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 项错误;答案选A。

3.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答案】C【详解】A. 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正确;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故B 正确;C.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故C 错误;D. 化工生产中用硝酸、硫酸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燃料,金属加工前的酸洗等,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

4.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 ) A .稀盐酸 B .氯化钠溶液C .水D .浓硝酸【答案】D 【详解】室温下,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而溶解,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而不溶解,因此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浓硝酸,故D 正确; 答案选D 。

5.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将集气瓶置于光亮处,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胶头滴管内的水进入集气瓶,发现烧杯中的水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内的混合气体可能是( )CO ①、2O 3NH ②、2O 2NO ③、2O 2N ④、2H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答案】D 【详解】①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氧气难溶于水,压强几乎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氨气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但氨气易溶于水,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②符合题意;③二氧化氮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③符合题意;④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氮气与氢气都难溶于水,压强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D 。

6.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A.N2O B.NOC.NO2D.N2O5【答案】B【详解】设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 x O y,则N x O y+2CO→N2+2CO2,则x :y=1∶1,即为NO,应选B。

7.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O2、N2B.NO、CO2C.NO2、CO2D.NO、CO2、N2【答案】B【详解】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无色混合气体甲中一定不存在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所以甲气体的组成为:NO、CO2,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和性质,把握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及气体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浓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氮气不溶于水,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无氮气。

8.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氨的是()A.气体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答案】C【详解】A.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发生反应NH3+H2O=NH3‧H2O,NH3‧H2O⇌NH4++OH-,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变红,该操作可以能用于检验氨气的存在,A不符题意;B.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用于检验氨气,B不符题意;C.浓硫酸是难挥发性的酸,氨气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不会产生白烟,此操作不能用于检验氨气,C符合题意;D.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会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产生白烟,该操作可以用来检验氨气,D不符题意。

答案选C。

9.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答案】C【详解】A. N2和O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 正确;B. 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大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C. 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错误;D. 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氧元素参加,故D正确;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10.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1.12 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

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5 mol·L-1 H2SO4溶液100 mL,则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为( )A.6.4 g B.9.6 g C.19.2 g D.24 g【答案】C【详解】Cu和浓硝酸反应过程中,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硝酸得电子生成NO2、N2O4、NO,且转移电子守恒,这些气体若与1.12LO2(标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完全吸收,说明氧气得到的电子等于这些气体生成硝酸根离子得到的电子,所以氧气得到的电子等于Cu失去的电子,根据转移电子得n(Cu)=1.12422.4/2LL mol⨯=0.1mol,根据原子守恒得n(Cu)=n[Cu(NO3)2]=0.1mol,再加入稀硫酸后,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能继续溶解Cu,n (H+)=2n(H2SO4)=2×5mol/L×0.1L=1mol,n(H+):n(NO3-)=1mol:0.2mol=5:1>1/4,所以氢离子有剩余,根据硝酸根离子计算溶解铜的质量,设溶解Cu的质量为x,则:3Cu+2NO3-+8H+=3Cu2++2NO+4H2O192g 2molx 0.2mol192g:2mol=x:0.2mol,解得x=19.2g。

答案选C。

【点晴】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进行过量计算,注意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的利用,难点和易错点是没有进行过量计算。

11.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B.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溶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SO24-C.加入 NaOH 溶液后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NH4+D.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l-【答案】C【详解】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可知一定含钠元素,则可能为NaOH溶液或钠盐溶液,A错误;B.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也不溶解,则原溶液可能含有Ag+,B错误;C.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是NH3,说明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C正确;D.加入稀盐酸酸化,引入Cl-,干扰其检验,应加硝酸酸化,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把握离子的检验方法、试剂及现象与结论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检验应排除干扰离子。

本题的易错点为A,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因此火焰呈黄色,只能说明该溶液一定含有钠元素。

1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d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 和b分别是a(干燥气体)b(液体)NO水A.2SO4mol/LNaHSO3溶液B.2C.Cl2饱和NaCl水溶液NH1mol/L盐酸D.3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所以不能充满烧瓶,故A不选;B.二氧化硫和亚硫酸氢钠不反应,而且在亚硫酸氢钠中的溶解度极小,所以不能呈喷泉状喷出,故B不选;C.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故C不选;D.氨气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又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且反应后无气体剩余,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且最终几乎充满烧瓶,故D选;答案选D。

13.在一定条件下,将 6 体积的 NO2(不考虑 NO2转化为 N2O4)和一定体积的 NO 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待试管内液面不变后再通入 4.5 体积的 O2 充分反应后,剩余 1.5 体积气体,则原 NO 体积可能为( )①3 体积 ②4 体积 ③5 体积 ④5.5 体积 ⑤2 体积 A .①③ B .①⑤C .④ 或 ⑤D .② 或 ③【答案】C 【分析】根据4NO 2+O 2+2H 2O ═4HNO 3、4NO+3O 2+2H 2O ═4HNO 3,剩余1.5体积气体,可能为NO ,也可能为氧气,以此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