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际复苏指南更新解读
儿童心肺复苏及溺水的急救
判断心跳是否停止
• 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压 的时间
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另一 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 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 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 2-3厘 米,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 颈动脉搏动。
10秒钟内完成!
启动急救系统
• 在不离开患者身边 的情况下启动紧急 反应(即通过手机 )
胸外按压
•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 不可在每次按压后倚靠在患者胸上;
•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10 秒),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 占的比例至少60% •
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
气道阻塞的常 见原因为舌后 坠,所以要使呼 吸道畅通,关键 是解除舌肌对 呼吸道的堵塞。
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 开的位置进行; 抢救者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和 食指,捏闭病人鼻孔; 抢救开始时吹气两口,以扩张萎 陷的肺脏,并检查气道开放的效 果。
应给予快速的生理盐水补液。无论是海水淹溺还是淡水淹溺
,其对人的的电解质的影响很小,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
高级生命支持----循环与除颤
• 无论淹溺患者是否伴有严重的低体温(低于30摄氏度),只要 出现室颤就应立即除颤。 • 推荐给予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成人:1 mg,IV/IO,儿童 及婴儿:0.01mg/Kg,IV/IO,每3--5min重复)。对于在治 疗。
溺水系列过程
湖南省小学教材
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
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
• 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 • 初始复苏时都应该首先从清理患者口腔异 物,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开始。 • 淹溺患者出现心搏骤停不推荐单纯的胸外 按压。 • 控水?
心肺复苏最新指南(2018)(20200610021545)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 a C-LD)。
(就国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2017ESCSTEMI指南
2017 年欧洲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指南在2017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上,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了最新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指南,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指南部分做出了调整和更新。
2017 年指南推荐更新要点1. 直接PCI 首选桡动脉入路(仅限有经验的桡动脉入路术者):由IIa 类推荐升级为I 类推荐;2. 直接PCI 优选药物洗脱支架而非金属裸支架:由IIa 类推荐升级为I 类推荐;3. 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 患者推荐完全性血运重建:由III 类推荐升级为IIa 类推荐(立即处理或分期处理);4. 直接PCI 时不推荐常规血栓抽吸(但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可考虑使用):由IIa 类推荐降为III 类推荐。
5. 比伐卢定抗凝治疗:由I 类推荐降为IIa 类推荐。
6. 依诺肝素抗凝治疗:由IIb 类推荐升级为IIa 类推荐。
7. 提倡早期出院:由IIb 类推荐升级为IIa 类推荐。
8. STEMI 患者常规氧疗:仍为I 类推荐,氧疗指征由SaO2 < 95% 调整为SaO2 < 90%。
9. 溶栓药物替奈普酶(TNK-tPA):由所有患者给予相同剂量调整为≥ 75 岁患者使用剂量减半。
2017 年指南新增推荐1. 推荐LDL>mmol/L(70 mg/dl)的患者接受额外的降脂治疗,无需考虑他汀的最大耐受剂量(IIa 类)。
2. 对于STEMI 合并休克的患者,推荐行PCI 完全血运重建(IIa 类)。
3. 既往未应用P2Y12 抑制剂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坎格雷拉(Cangrelor,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IIb 类推荐)。
4. 溶栓48 小时后,可考虑替换为强效P2Y12抑制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IIb 类)。
5. 对于有高危缺血风险的患者可将替格瑞洛应用疗程延长至36 个月(IIb 类推)。
6. 可考虑应用复方制剂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IIb 类)。
GINA更新要点解读及哮喘急性加重期治疗ppt课件
GINA2017更新要点
GINA2017更新要点
§5 关于降阶梯治疗
降级治疗的目的:探寻对于患者最小最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患者
继续规律使用控制药物。 降级治疗的条件:哮喘控制良好达3个月、肺功能稳定方可考虑
降级治疗。
按需使用ICS和SABA作为降级方案的证据不足。 第二阶段患者降级治疗时,添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能对患者有帮助。
不推荐基于 FeNO来对哮喘患者应用ICS进行治疗。
过敏患者的FeNO水平升高,已添加至哮喘发作的 独立预测因子列表中。
GINA2017更新要点
§4 治疗方案推荐——总体上没有进行太大的更新
强调ICS是哮喘治疗的基石, ICS/LABA维持缓解治疗是中重度哮喘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
第三阶段患者,首选控制药物为低剂量的ICS+LABA。
GINA2017更新要点介绍 ﹠ 哮喘急性加重期治疗
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胡 瑞 成
内容提纲
1 GINA2017更新要点介绍 2 哮喘急性加重期治疗
哮喘急性加重定义 哮喘急性加重诊断 哮喘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评估 哮喘急性加重期管理
哮喘急性加重期治疗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7年2月,GINA专 家组发布了 新版的 哮喘管理及预防指南
发现哮喘恶化的迹象;行动计划应包含何时及如何使用缓释和控制 药物、口服激素及在症状未能缓解时如何寻求医疗帮助;
哮喘迅速恶化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内容提纲
1 GINA2017更新要点介绍 2 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定义 哮喘急性发作诊断 哮喘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评估 哮喘急性发作期管理
2018年第四季度急救培训小组急救知识比赛题库答案
2018年第四季度急救培训小组急救知识比赛题库(基础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2017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一、单选题1.成人检查颈动脉的方法是食指与中指并拢,从患者的气管正中部位向旁滑移()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触颈动脉搏动。
BA.1—3cmB. 2—3cmC. 1—2cmD. 0—1cm2.胸外心脏按压与放松的比例:AA.1:1B.1:2C.2:1D.3:13.胸外心脏按压过程中中断按压的时间应在多少秒以内?AA.10秒B.15秒C.20秒D.5秒4. 胸外心脏按压是对胸骨下段有节律地按压。
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产生()的收缩期动脉峰压。
CA. 60-90mmHgB. 50-80mmHgC. 60-80mmHgD. 70-90mmHg5.如果患者有自主循环存在,但需要呼吸支持,人工呼吸的频率为:DA. 10—16次/分B. 8—12次/分C. 8—14次/分D. 10—12次/分6. 目前认为婴儿与儿童合理的除颤能量是:AA. 2—4J/KgB. 2J/KgC. 2—5J/KgD. 2—10J/Kg7.辅助气道有哪些:DA.口咽通气道B.鼻咽通气道C.喉罩D.以上都是8.心脏骤停时常发生的心电图类型:DA.室颤或无脉性室速B.无脉性电活动(电-机械分离)C.心搏停顿D.以上三种都是9. 儿童单人胸外心脏按压与呼吸的比例:DA.5:1B.10:1C.15:2D.30:210.人工呼吸时吹气时间是:BA.2秒B.1秒C.3秒D.5秒1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其中C是AA.胸外心脏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电击除颤12.单人施救者在CPR过程中进行人工呼吸,不建议采用下列哪一种通气装置或通气方法A A.球囊面罩装置 B.口对隔离装置通气方法C.口对面罩通气方法 D.口对口通气方法13. 实施双人CPR时,一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做什么?DA.大声计数按压次数B.在按压期间检查脉搏C.在第一名施救者休息前什么也不需要做D.保持气道开放并给予通气14.对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你的双手应放在何处?CA.腹部上半部 B.胸骨中央 C.胸骨的下半部 D.胸骨上半部15.婴儿患者胸外心脏按压的推荐深度?BA.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4,约2.5 cmB.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约4 cmC.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2,约5 cmD.至少为胸部厚度的2/3,约8 cm16. 电除颤所用能量是:CA. 单相波(300J),双相波(150J)B. 单相波(200J),双相波(100J)C. 单相波(360J),双相波(200J)D. 单相波(150J),双相波(50J)17.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AA.4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18.心跳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准备好电击除颤B.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C.迅速开始人工呼吸D.立即做心电图确诊然后开始胸外心脏按压19.CPR过程中为什么必须达到适当的按压深度?AA.胸外按压必须达到充分的按压深度以产生血流B.胸外按压必须达到充分的按压深度以产生足够的空气进入肺部,提供充分的氧气C.胸外按压必须达到充分的按压深度以延长心搏停止D.胸外按压必须达到充分的按压深度以激发自主呼吸20.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正确的是CA.5-6次/分B.6-8次/分C.10-12次/分D.20-24次/分21.在疑似颈部损伤的前提下为失去反应的患者打开气道的最佳方法?AA.双下颌上提法 B.仰头提颏法C.仅用仰头法 D.使用面罩22.一位7岁的男孩在你家门前被汽车撞倒,你发现他没有反应,同时头部有鲜血,你最好选择哪种方法打开他的气道?CA.仰头举颌法 B.头偏向一侧C.双下颌上提法D.无法打开气道23.开放气道的方法有:DA.仰头提颏法B.仰头抬颈法C.双下颌上提法D.以上都是24. 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CA.侧卧位B.平卧位双腿屈曲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25. 为什么胸廓完全回弹可以帮助实施有效的CPR?DA.减少施救者疲劳 B.减少肋骨骨折的风险C.加快胸外按压速率 D.能够在两次按压之间让血液填充心脏26.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 A )受体,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注意
对淹溺或其它原因导致的窒息性心脏骤停 患者,在呼叫急救反应系统之前,先给予 大约5个循环(约2分钟)的传统CPR(包括 人工呼吸)。对于新生儿心脏骤停,最可 能的原因为呼吸因素导致的,复苏程序应 当为A-B-C顺序。
三、基础生命支持(BLS)的主要改变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心脏骤停后抢救生命的基础, 成年人基础生命支持(BLS)主要包括:
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解读
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解读 现代心肺复苏发展历程
新指南的主要变化
新指南对既往有循证医学证 据的内容继续予以强调
现代心肺复苏发展历程
现代CPR在50-60年代期间逐步形成 1956年首次记载除颤器的应用 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 1960年,公布胸外按压对恢复心脏骤停者的循环是有效的方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197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始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 1980、1986、1992、2000年多次修订再版 2005年1月22-29日修订(AHA,ICLOR),2005年12月13日Circulation刊出 10月份《循环》期刊刊出
及在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不能呼吸(即仅仅是喘 息)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的建议做出了改进。 3.从流程中去除了“看、听和感觉呼吸”。
(一)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更改
4、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以足够的速率和深度 进行按压,并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避免按 压中断及过度通气)。
5、更改了单人施救者的建议程序即先开始胸外按压, 然后进行人工呼吸(C-A-B而不是A-B-C)。单人施救者 应首先从进行30次的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而不是进 行2次通气,这是为了避免延误首次按压 。
(一)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更改
心肺复苏国际指南解读
•心跳骤停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摸不到搏动 -呼吸停止(早期可出现 无效的“样叹气”或”抽搐样”
呼吸动作 -心电图表现:约85%为室颤,
余为电机械分离和心室停搏 -瞳孔固定,皮肤发绀
2019/6/3
25
心跳骤停的常见病因
心脏病变
非心脏病变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肌炎,心肌病 风心病,各种心瓣膜病
• 早期启动EMS • 早期实施CPR,提高生存率2-3倍 • 早期电击除颤,CPR加3-5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可提高生存率49%-75% • 尽早实施ACLS
2019/6/3
7
二.循证过程
• 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
• 为了启动该程序,ILCOR的代表组建了6个工作组:
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儿科生命支持、新生儿生命支持和一个针 对交叉题目如教育的跨学科工作组。美国心脏学 会另外成立了2个工作组——分别针对卒中和现场 急救(初步急救)。
• (五)增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急救者应被授
以“用力按压、快速按压”(每分钟100次的速 率),保证胸廓充分弹回和胸外按压间歇最短 化;
2019/6/3
16
• (六)建议紧急医疗服务(EMS)人员对无目击者
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可考虑先行约5组(约 2分钟)心肺复苏,特别是在事发地点由呼叫到 EMS抵达反应时间超过4到5分钟时;
•BLS是CPR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在最新国际指南中,对此作了一些修改。
2019/6/3
28
BLS(基础生命支持)的“黄金时 刻”
• (1)在死亡边缘的患者,BLS的初期4~10
分钟是病人能否存活的最关键的 “黄金时 刻”,决定着抢救程序是否继续进行。
esc--esc最新stemi指南(中文版)上课讲义
联抬高≥1.5mm或其他导联抬高≥1mm。发生下壁心肌
梗死的患者推荐记录右胸导联(V3R和V4R)观察有
无ST段抬高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右室梗死。同样,V1-
V3导联ST段压低提示心肌缺血,尤其是终末T波高耸
时(等同于ST段抬高),V7-V9导联持续存在ST段抬
高≥0.5mm时提示后壁心肌梗死。不必因为Q波存在改
获益与风险从而决定是否选择替代治疗(如延迟急诊 PCI)。
•
若受训的医务人员或医疗相关人员能在现场分析
ECG结果或将ECG结果送至医院进行分析,推荐在入
院前开始溶栓治疗。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确诊
STEMI10分钟内。
•
开始溶栓治疗后推荐将患者送至PCI治疗中心。在
溶栓失败、或者存在ST段抬高提示再闭塞或再梗死时
•
PCI失败或冠状动脉闭塞无法行PCI的患者不推荐CABG,这
种情况下手术血运重建的益处尚未知。随着延迟再灌注的时间增
加,挽救心肌从而改善预后的机率下降,手术风险增加。
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术后应接受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 P2Y12抑制剂以及肠外抗凝药。急诊PCI不建议术后常规应用抗凝治疗。
行急诊PCI或未再灌注的患者抗血小板和抗凝联合治疗使用剂量
溶栓和药物侵入策略
•
若无法及时进行急诊PCI,溶栓治疗是重要的再灌
注策略。当存在溶栓治疗禁忌症时,衡量溶栓治疗的
ESC2017--ESC最新STEMI指南 (中文版)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
•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定义为:有心 肌损伤的证据(定义为心肌肌钙蛋白水 平升高,至少一次超过99%参考上限值 ),临床症状与心肌缺血性相符。考虑 到要立即实施一些治疗措施,如再灌注 治疗,有持续胸部不适或提示缺血症状 ,并且ECG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 考虑诊断STEMI。
心肺复苏最新指南(2018)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a C-LD)。
(就国内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范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最新心肺复苏更新要点
最新心肺复苏更新要点脏骤停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CD)。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每年41.84/10万,以全国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发生SCD54万例。
心肺复苏(CPR)是指一系列改善心脏骤停后存活机会的救命措施,是挽救SCD患者的唯一途径。
最近,国际上相继颁布了《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和《2010年欧洲复苏委员会心肺复苏指南》。
我国也于2011年公布了《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
本文将对最新心肺复苏指南的更新要点做一简要总结。
1 CPR生存链成功的CPR需要一整套协调的措施,各个环节紧密衔接,2010年美国新版CPR指南推荐五环生存链(图1):即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和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强调胸外按压的早期CPR;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系统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简言之,整个CPR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建议向公众普及),第一个CABD,即C:胸外按压;A:气道开放;B:人工呼吸;D:除颤。
第二阶段(高级生命支持,ACLS,专业人员普及),第二个ABCD,即A:气管插管;B:正压通气;C:心律血压药物;D:鉴别诊断。
第三阶段(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即复苏后的处理与评估,进一步病因的治疗。
图1:CPR五环生存链: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和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强调胸外按压的早期CPR;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系统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 基础生命支持2.1 CPR流程2010年美国指南强调先进行胸外按压(C),再行保持气道通畅(A)和人工呼吸(B)的操作,即将基础生命支持的程序从传统的A-B-C更改为C-A-B(新生儿除外)。
但如果明确是由于窒息而造成SCD,应进行传统CPR程序即A-B-C。
2017年AHA儿童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2017年AHA儿童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更新是基于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的儿童专业工作组对与此更新同时发布的证据的综述。
它延续了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的连续性综述进程,每当根据新发表的证据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则发布更新。
综述完成的进度在“2017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科学的治疗性推荐总结共识”中可见,且在该文中可见词汇目录。
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对于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标准采用了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的推荐水平及证据等级体系。
这一更新总结了以下几项的针对18岁以下儿童CPR时,单纯胸外按压及胸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的相关证据及治疗推荐。
指南的目标人群:①儿基础生命支持指南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儿;②儿童基础生命支持指南适用于1岁至青春期的儿童(青春期定义为女孩乳房发育和男孩长出腋毛);③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指南适用于青春期后的患者;其余在“2015版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和“2010版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里面的推荐及标准仍然作为美国协会的官方推荐。
一、高质量的CPR:单纯胸外按压的CPR“2017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科学的治疗推荐国际共识”对婴儿和儿童CPR时,单纯胸外按压及胸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的相关证据进行了比较。
它包含了两项在2015年之后发表的有关院外心脏骤停的研究,进一步扩大了2015版指南更新所用的证据基础。
相关证据总结如下:1.来自日本人群的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采用了All-Japan Utstein Registry的数据库,比较了2005年至2007年之间由旁观者实施的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和胸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的CPR(在该时期指南对于青春期后儿童及成人CPR时按压-通气比例的推荐由15:2转为30:2)。
对于1个月时的神经学预后及生存率,单纯胸外按压的CPR 组较少观察到良好的预后。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讲课文档
2006-01-25
第7页,共64页。
疗系统(EMS)或联系当地急 救反应系统:“呼叫911”。 ●早期由旁观者进行CPR:立即进行CPR可使VF的SCA 者生存率增加2-3倍。 ●早期进行电击除颤:CPR加3-5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可使 生存率增加49%-75%。 ●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 手法限制脊柱活动比较安全,而用夹板固定可能会防碍气道 通畅。
脖套可能会使CPR中气道管理更加麻烦,可能会使颅内压 升高而导致颅脑损伤(Class IIb)。
脊柱夹板固定装置在转运过程中使用是必要的。
2006-01-25
第15页,共64页。
Check Breathing 检查呼吸
自主呼吸的标志:没 有外界干扰下,病人 有胸廓起伏,有气流 从口鼻进出。
* 如果已经有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食管气管联合式导气管 或喉罩),并且有二人进行CPR,则每分钟通气8至10次, 不用呼吸与胸外按压同步。在人工呼吸时,胸外按压不应停 止(Class IIa)。
2006-01-25
第27页,共64页。
Pulse Check
检查脉搏
评估心脏有无停跳
停跳标志:没有动脉搏动
频率:
每分钟100次(Class IIa)
2006-01-25
第31页,共64页。
Chest Compressions 胸外按压
正确的实施胸外按压能使收缩压峰值达到 60到80mmHg。
尽管胸外按压所产生的血流很少,但是对
于脑和心肌提供氧气和营养来说却至关重 要。
在VF SCA的患者,胸外按压可以像除颤一 样有效。如果在病人倒下≥4分钟后才能实 施除颤,胸外按压就显得更为重要。
将病人仰卧位放到硬 质的平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国际复苏指南更新解读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三篇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对于按压和通气的一些新证据做了阐述和推荐。
1. 对于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人,调度员应为呼叫者提供胸外按压CPR指导。
这条不算什么更新,应该是继续强调。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电话指导旁观者实施 CPR 可以缩短发病到开始CPR 的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这相比培训成千上万的市民,只培训120的调度员看起来更省力更高效。
目前,国内有不少城市已经引进美国的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简称“MPDS”,这是一套嵌入在“120”调度系统中的急救医疗知识体系的软件,软件内置30余种疾病预案,每种预案都精心设计了电话询问流程及相应的急救方法,包括心脏骤停、气道梗阻、分娩、触电等场景下,如何指导现场目击者施救的流程化方法。
去年武汉急救中心一位调度员,用电话指导现场的一位女士实施心肺复苏,挽救了其丈夫的生命,引起大家对这一急救模式的极大关注。
调度员电话指导现场施救,还需要报警人的积极配合,有些报警人不敢去遵循指导去做,因此进一步普及急救技能并让大家知道这一模式的重要意义,迫在眉睫。
此外仍有一些城市的急救体系管理部门认为,调度员指导急救的资质问题需要专门的法规条例来保障。
2.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成人,无论是否有调度员协助,无论你是否接受过单纯胸外按压训练,你都应该提供单纯胸外按压CPR。
这条也不算更新,是继续强调。
单纯胸外按压提高院外心源性心脏骤停的存活率,因此无论是否有调度员协助,目击者都应给予患者胸外按压,单纯胸外按压简单易学,对于突发倒地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胸外按压即可开始。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面向公众进行心肺复苏普及时,仅仅培训胸外按压,不做人工呼吸训练,这种培训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培训更大量的人群,是加快心肺复苏普及的好办法。
3.如果你经过标准心肺复苏培训,学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最好能在胸外按压之外,提供患者人工呼吸,这对于婴儿和儿童心脏骤停患者来说显得更为必要。
这条也不算更新,是继续申明。
如果你接受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培训,建议你给病人实施胸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遵循30:2,按压时不吹气,吹气时不按压。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跟患者“亲嘴”,也可以单纯胸外按压。
由于儿童与婴儿的心脏骤停多与呼吸道窒息相关,例如溺水,对于人工呼吸的需求更为迫切。
4.建议在放置高级气道之前,急救医疗服务(EMS)人员实施30:2的CPR。
这条不算更新,是老方案。
如果你是专业院前急救人员,在气管插管或喉罩使用前,应该给予患者30:2的心肺复苏,即按压30次、球囊通气2次,两者交替进行。
5.作为一种替代,在建立高级气道之前,急救医疗服务人员可以提供按压不中断的30:2 CPR。
这条是2017指南更新最大的一条了。
强调了按压不中断,但与上一条老方案比,差不多效果。
所以这个更新仅仅是一种替代方法,并非取代。
而这个方法也仅仅是推荐给专业院前急救人员,而非普通公众。
6.在建立高级气道之前,在连续胸外按压时急救医疗服务人员按照10次/分钟(每6秒钟一次)的频率给予人工通气。
这条是更新,也是强调按压不中断,可以算替代方案之二。
7.建立高级气道后,胸外按压应持续不间断,通气应10次/分(每6秒钟一次)。
这条不算更新,是老方案。
看完指南更新,大家可能没学到新东西,反而可能增加了困惑:
1. 30:2时,按压到底要不要中断?
目前看来,不间断的胸外按压配合间歇的球囊通气对比按压中断的30:2,并没有体现明显优势。
只是多了一种选择。
2. 没有高级气道,在持续按压时人工通气,能否吹进去,吹进去多少?
我在模型身上试了一下,在胸外按压不间断时,是能吹进去气的。
至于通气时由于胸外按压的阻力导致气进入胃内的量有多少,造成返流的比例有多高,还需要实践中观察。
相信这些问题还会在实践中引发诸多争议。
新时代心肺复苏领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救命需要和心肺复苏技术不平衡不充分普及之间的矛盾”,未来应该是让目前的研究结果落地、普及,从而打造更完整高效的生存链,惠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