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工件的检验
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是一个相当新且发展十分迅速的研究领域,目前己成为现代制造业工业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近年来在机器视觉技术基础上的各项研究及应用不断的发展,针对不同应用情况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系统。
在工业零件制造中,经常需要对半成品或成品或再制造产品进行几何尺寸的检测,一般要求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较快的检测速度。
传统的接触式的人工检测的方法不但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检测速度较慢,不能消除人为的测量误差。
在检测过程中还可能对物体的表面造成一定的损伤,这些都使得传统检测方法达不到理想的要求。
非接触式的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在线检测方法,以其检测速度快,精度高,测量项目多等特点在工业制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基于工业中圆形再制制造产品的检测要求,对机器视觉的在线工件检测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1机器视觉1.1.1 机器视觉的概念机器视觉,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给机器加装上视觉装置,或者是加装有视觉装置的机器。
给机器加装视觉装置的目的,是为了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类的视觉功能,从而提高机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由于机器视觉涉及到多个学科和多种技术(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程技术、控制技术、电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所以给出一个精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见仁见智,各人认识也不尽相同。
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机器视觉分会和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RIA)自动化视觉分会关于机器视觉的定义是:"Machine vision is the use of devices for optical non-contact sensing to automatically receive and interpret an image of a real scene in order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or control machines or processes.”译成中文:“机器视觉是使用光学器件进行非接触感知,自动获取和解释一个真实场景的图像,以获取信息或控制机器或过程。
圆形工件正次品检验及再加工模型

第2 4卷
( 0 28, 45 3 1 .O .1 O) ( .5 0, 5 7 ( 0.5 3, 3 ( 3. 85, 一 9 47 1 .1 5) 46 72 . 2) 4 .2 ) 3 78
( .1 5, 4 4 6 7.1 O0) (一 1 4 O, 45 81 .3 .5 ) (一 4. 5, 83 42. 78) 1
曹 志 刚 , 柴 春 红
( 空军 第 一 航 空 学 院 数 学 教 研 室 , 南 信 阳 4 4 0 ) 河 6 0 0
[ 摘
要 ] 针 对 圆形 工 件 合 格 性 检 验 问题 建 立 了 两 个 优 化 模 型 , 用 Mal 运 t b软 件 进 行 编 程 求 解 , 定 了 a 确
[ 图 分 类 号 ] T 14 中 B 1
4 4 2 0 )3O 】一4 文 6 215 (0 8 O 一l 7O
1 问题 的提 出
某工 件 为圆形 , 半径 为 1 ±0 1 0 . mm, 出此范 围即为次 品. 量 仪器 自动在 每个 工 件 的 圆周 上测 量 超 测
( 4. 2 441。 2 5.1 6) 6
( . 7, 26 64
26 81 .1 )
( .8 27 60, 2 16 7. 3)
( 8. 2 981,
28 4 .2 4)
( 0. O2, 2 93 3 2 9. 7)
( . 4, 3 .51 3O 96 1 7)
( 60 一 . 45, 3 .27 9 8) ( 4 97 3 5 ~ . 2, 2. 08) (一 1 53, 28 57 .1 . 2) ( . 4, 27 4 1 92 . 36) ( . 7, 27 66 7 09 . 0) ( I 7I, 3I 04 1 .6 . 6)
管钳子

管子钳(PIPE WRENCHES)1.概述管子钳主要用于夹持及旋转圆形钢管类或其他圆柱形工件,为管路的安装和修理工作中常用的工具。
它的结构是由活动钳口、钳柄体、固定钳口、调节螺母、片弹簧等组成。
其种类可分为美式、英式、重型三种,规格有:200mm、250mm、300mm、350mm、450mm、600mm、900mm等。
2.检验项目管子钳的检验标准为:GB8406、SN0032。
(1)硬度检验:管子钳各零件热处理后的硬度应符合表6―10―87的要求。
(2)强度试验:管子钳按标准要求进行强度试验,应能承受表6―10―88规定的试验扭矩。
表6―10―88管子钳试验扭矩(单位:N.m)(3)装配性能检验:管子钳的活动钳口与钳套或钳柄体孔的两侧面配合间隙应符合标准规定,150-250mm管子钳间隙应≤1.4mm;300-600mm管子钳间隙应≤1.7mm。
900-1200mm 管子钳间隙应≤2.2mm。
将活动钳口张至最大工作状态时,用手力按工作方向扳动活动钳口,松开后活动钳口应能恢复至装配状态。
用于调螺母时,活动钳口在全行程内应移动灵活。
钳口夹持工件并承载时不得滑动。
(4)表面质量检验:管子钳不得有纹、毛刺、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氧化皮、砂眼、气孔等缺陷。
钳口两侧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3.2μm,其余部位的加工表面粗糙度Ra 值应不大于12.5μm。
钳柄体的表面涂层应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流痕、脱层等缺陷。
(5)外形尺寸检验:管子钳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表6―10―89的要求。
表6―10―89管子钳外形尺寸(单位mm)3.主要生产厂及输往国家、地区管子钳由天津市板钳工具九厂、河北省承德市工具厂等企业生产。
主要输往欧洲、非洲、中东、南美、东南亚、香港等。
4.包装及储运小规格的管子钳先用防潮纸包好,然后装入纸盒内;大规格的管子钳先用防潮纸包好,然后装入纸袋内;最后均装入衬有防潮纸的纸箱或木箱中。
外包装箱要适于远途运输。
圆形工件找正最简易方法

圆形工件找正最简易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圆形工件找正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圆形工件啊,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子,要想让它乖乖听话,找正可不容易呢!咱先来说说为啥要找正圆形工件。
你想想啊,要是这工件没放正,那后面的加工啥的不就都得乱套啦!就好比你走路走歪了,那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吗?肯定不行呀!所以找正就是让这圆形工件走上正轨,能好好发挥作用。
那怎么找正呢?其实啊,办法挺多的。
比如说,咱可以用眼睛瞄一瞄。
嘿,你可别小瞧这眼睛瞄,有时候还真挺管用呢!就像你在人群中找一个熟悉的面孔,一眼就能瞅见,这就是感觉!当然啦,光靠眼睛可不行,咱还得有点更靠谱的办法。
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呀,像卡尺、千分尺之类的。
把这些工具往工件上一放,量一量,比一比,不就知道正不正啦!这就好比你用尺子量衣服合不合身一样,道理是一样的。
还有啊,咱可以做个标记。
在工件上找个特殊的点,或者画条线,然后根据这个标记来调整位置。
这就好像你在地图上给自己定个出发点,然后按照路线走,就不会迷路啦!另外呢,咱也可以借助一些辅助的夹具或者工装。
把工件放在合适的夹具里,那不就自然正了嘛!就像给小孩穿上合适的衣服,他就不会乱跑乱扭啦!你说这找正方法是不是挺简单的?其实啊,只要你多试试,多摸索,很快就能掌握啦!圆形工件找正也没那么难嘛!你想想,要是你能轻松地把一个个圆形工件都找正了,那多有成就感呀!就像你解开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一样,心里那个美呀!咱在工作中遇到圆形工件可别犯愁,就按照这些方法来,肯定能行!别觉得这是个大难题,只要咱用心,啥都能搞定!所以啊,大胆去尝试吧,让那些圆形工件都乖乖地听话,为我们的工作添砖加瓦!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赶紧去试试吧!。
精密π尺的使用方法

精密π尺的使用方法一、精密π尺(派尺)的用途:用于精密测量圆形工件的平均直径。
一般可替代大游标卡尺。
二、精密π尺(派尺)的性能和原理:1、精密π尺(派尺)由一条弹性钢带构成。
其两端分别刻有主、副尺。
主尺的最小分度值为0.5mm;副尺的最小分度值为0.02mm。
2、使用时,将精密π尺(派尺)绕工件一周,用游标读数方法可直接读出被测件的平均直径。
三、精密π尺(派尺)的优缺点(与大游标卡尺比较):1、精度高:因精密π尺(派尺)是通过周长测得直径,可将生产尺时的刻线误差缩小π倍后反映到测量结果上。
所以在φ500mm以上的大直径测量中,其精度高于游标卡尺。
在φ1000mm以上,这一优点尤为突出。
2、用精密π尺(派尺)测量钢铁件时不受工件温度的影响。
这是因精密π尺(派尺)很薄,测量时将在很短的时间内与被测件等温,又因它们的热膨胀系数极为接近,所以克服了温度的影响。
3、在大直径和特大直径的测量中,通过辅件(磁块)可单人、一次轻松操作。
4、测量薄壁件不易引起工件变形。
5、携带、保管方便,价格低廉。
6、缺点是不能锁紧读数;不能测量椭圆度等几何形状偏差。
四、精密π尺(派尺)的注意事项1、测量前要擦净被测表面。
2、不得将精密π尺(派尺)散放在地上,以免扭曲损坏。
3、测量铜、铝、非钢铁件时,为克服温度影响,应使被测件保持在20℃。
五、保养、运输、检定周期:1、测量后,将精密π尺(派尺)涂防锈油放在尺盒中保存。
2、运输储存时要有防雨防潮措施,严禁与腐蚀性物质混放。
3、精密π尺(派尺)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派(π)尺使用方法概述派尺、π尺、直径尺、直径围尺、PI TAPE(直径测量卷尺)、精密π尺(派尺)、不锈钢π尺(派)、英制π尺(派尺) 、派卷尺、πd尺、O卷尺是直径测量工具,适用于现场精密测量任何材料圆、管、轴、勾槽、滚筒的平均直径。
派尺、π尺、直径尺、直径围尺、PI TAPE(直径测量卷尺)、精密π尺(派尺)、不锈钢π尺(派尺)、英制π尺(派尺)、派卷尺、πd尺、O卷尺应用范围:航空航天、发电设备、重型机械、水泥机械、造纸机械、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机械、变压器、塑胶管材、电线电缆、波纹管、瓦棱辊、胶辊、自行车圈等行业。
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外圆磨床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加工各种圆形工件。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外圆磨床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外圆磨床能够满足各种加工需求,并确保加工出的工件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需要进行精度验收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概述和说明;接着,在第二部分介绍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第三部分将详细讲解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的构成要素,包括几何误差评定、尺寸偏差与公差计算以及表面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第四部分将通过解释各项精度指标及其含义、实际需求分析与案例分享以及确定适用的验收标准方案来深入探讨该主题;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的重要性与应用价值,展望未来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并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
1.3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其构成要素以及解释其应用案例。
通过对标准的详细解读和实际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适用的方案。
同时,通过展望未来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并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促进外圆磨床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2. 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概述:2.1 外圆磨床的作用与应用范围外圆磨床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的专用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对工件进行精确的圆柱面磨削,以达到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和尺寸公差要求。
外圆磨床通常被应用于制造行业中的各种精密零部件,如轴承、齿轮、汽车配件等。
2.2 什么是精度验收标准精度验收标准是衡量外圆磨床加工质量的评估体系,其提供了一套客观的准则来检测和判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与偏差是否满足要求。
这些标准包括对各项加工指标(如几何误差、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的规定和限制,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2.3 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的重要性外圆磨床精度验收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圆度测量方法

圆度测量方法
圆度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工件的圆形表面以确定该圆形表面与真圆之间差异的技术方法。
具体分三大类:①比较检验法。
把被测圆轮廓与标准圆(如标准圆图、半球、圆盘等)进行比较,以鉴别出其间的差值。
常用的有投影仪比较法和测微仪比较法。
②特征参数测量法。
通过对圆表面的某些特征值的多次测量,以各次量值之间的差值,近似表示圆度误差。
常用的有:二点法、三点法(V形块支承测量法)以及二点、三点组合法。
此法简单易行,但精确性差。
③坐标测量法。
又分为极坐标法和。
[1]。
高中物理第3章恒定电流5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学案鲁科版3

第5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目标1.了解两种精度较高的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2。
理解两种测量工具的原理并会读数.合格性考试1.认识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结构。
2.通过他人的帮助,会设计实验步骤,能选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进行实验.3.可以使用实验器材获得数据,并形成初步的实验结论。
实验属性学生必做实验选择性考试1。
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形成结论,尝试分析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2。
初步撰写一篇实验报告,并与他人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
实验必备·自主学习一、实验目的1.测量空心圆筒的外径、内径和深度及大头针中央附近的直径.2.学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二、实验器材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大头针、空心圆管。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在读数方面有什么不同点?提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不需要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需要估读。
三、实验原理与设计1。
游标卡尺:(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所示)。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4)分类: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格的、20格的、50格的,其读数见表格: 刻度格数(分度) 刻度总长度 每小格与 1 mm 的差值 精确度 (可准确到) 109 mm 0。
1 mm 0。
1 mm 2019 mm 0。
05 mm 0。
05 mm 50 49 mm 0。
02 mm 0。
02 mm(5)读数:若用x 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mm。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卡尺,K值均不需要向后估读一位。
模具检验验证规范

模具检验验证规范NJSC/GL11-2014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14年3月31日南京XXXX有限公司一、目的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电极类间接用的部品。
三、定义3.1来料检验:采购的物料、外购件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3.2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电极类部品等的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3.3最终检验:3.3.1模具零部件的成品最终检验,包括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光洁度的检验。
3.3.2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四、职责4.1 技术部负责相关检验要求数据的提供。
4.2 质量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 采购部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量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 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五、 检验验证流程5.1来料检验 5.1.1 作业流程图5.1.2 作业流程5.1.2.1 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质检。
5.1.2.2 质量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在二个工作日内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进货检验记录》。
如遇到特殊情况,生产急需使用物料,质量部应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查工作。
报 检退回供方合格标识出不合格品处置单拒收、隔离特采标识修 整检 查OKOK OKNG物料进入暂放办理入库NG 办理入库相关方检讨 检测并记录 NG5.1.2.3 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 检验不合格的物料,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质量部会同技术部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外圆和沟槽的检测8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我们有那些收获
根据已知图 形分析零件
根据测得实际 尺寸,查阅公 差表,进行质 量检测。
依据所测得尺 寸和所查公差 能绘制零件图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作 业
完成任务B零件图的绘制
做为一名技术工人,应具备哪 些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复习-切断刀
1、高速钢车槽刀
2、硬质合金切断刀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复习-外圆沟槽零件加工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外 圆 沟 槽
沟槽的作用、种类、加工方法
1
外圆和沟槽的检测
工厂实训-沟槽的槽的加工
4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本节任务描述
通过之前学习,我们了 解了外圆沟槽加工的基 本知识,在加工的过程 中若要保证加工精度, 必须要正确识读零件图, 准确读出尺寸,本节我们 通过两个任务熟悉零件 的质量检测和识读分析 零件图。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共 同 分 享
我们是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的?
1、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零件各部分尺寸。 2、将测得实际尺寸取整,并依据基本尺寸查 阅尺寸公差表。 3、看实际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进行质量 检测。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任 务 B
1、根据给出公差, 请你检验图示工件, 并完成质检报告。 2、每两人一组,互 相配合,并在15分 钟内完成任务。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本节主要任务
•能正确使
•能查阅公
•进行质量
用测量工具
差表
检测
1
2
3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作品圆形工件的检验

圆形工件的检验YUANXING GONGJIAN DE JIANYAN圆形工件的检验内容摘要某种圆形工件需要一个检验正/次品的方法,本论文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三个合理、有效的模型:Ⅰ)图像分析模型;Ⅱ)聚焦搜索模型;Ⅲ)规划模型;我们利用这三个模型,分别对题目所给的5组数据进行判断,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第1个和第4个零件是正品,第2,3和第5个零件是次品。
结论的一致性,证明了三个模型的正确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我们利用随机生成的10000组数据,对模型Ⅱ)和模型Ⅲ)进行模拟检验,结果令人十分满意。
在模型的进一步讨论中,我们首先讨论了模型的“小区域状态”,并给出了合理的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小区域状态”出现的概率是相当小的;接着,我们给出了对产品优劣程度的更精确的判别标准,并对所给的5组数据进行了排序:工件1>工件4>工件3>工件2>工件5。
(其中>表示优于)最后我们分别对三个模型进行了评价:模型一:直观,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模型二:精度高,而且从理论上来说能够搜出任意小区域内存在的圆心。
模型三:速度快,使用灵活。
关键词图像分析模型聚焦搜索模型规划模型小区域状态问题的重述与分析某工件为圆形,半径为10mm±0.1mm,超出此范围即为次品。
测量仪器自动在每个工件的圆周上测量36个数据。
假定测量出的二位数据数足够精确的,要求建立一个合理的检验正/次品的模型,对每个工件的36个数据进行计算后给出判断。
本问题是一个通过采样评定工件正/次品等级的问题。
问题的数学实质在于判定:36个离散的点能否位于一个r=9.9mm,R=10.1mm的同心圆环之间。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的,是判断对每组数据,能否找到这样一个点,使得题目所给的36个点能够被包含于以该点为圆心,分别以r=9.9mm,R=10.1mm为半径的圆环之间。
我们首先考虑到一种基于图形的分析法,通过直接观察做出判断。
之后,为了寻找一种更通用、更精确的方法,我们考虑一种逐步加细步长的搜索法。
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综述

数控机床检测技术综述徐永智;王莉静【摘要】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atus of the geometric accuracy,precision of the linear positioning accuracy,the precision of the circular positioning accuracy on CNC machine tool at home and abroad,moreover described on the importance of preci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on CNC.%研究了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直线运动精度、圆运动精度、切削精度检测技术的现状,阐述了精度检测技术对数控机床发展的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安阳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6【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几何精度;运动精度;圆运动精度;切削精度;检测技术【作者】徐永智;王莉静【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519.1随着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数控机床上实现对零件的高精度加工也成为业内人士的关注领域。
数控机床的精度是机床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
但是,数控机床作为一种精密加工设备,不仅存在着制造、装配误差,还存在有数控系统的插补进给误差、位置控制误差、伺服系统误差等各种非机械原因造成的误差[1]。
实际使用中,这些误差并不可能完全消除,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数控机床工作时的综合运动误差会变得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机床的加工精度。
因此研究、分析数控机床动态的运动精度,相应地检测、控制其综合运动误差,并适时地给以补偿,可以保证设备使用时的正常精度,达到加工高精度工件的要求,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同时分析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在查寻数控机床故障原因和分析工件加工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圆形工件形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数控伺服参数的调试

B点有接痕, D点没有接痕.B点是Y轴从负向变为正向. C点是Y轴从正向变为负向.
这表明接痕的出现与方向有关.而且这”接痕”不是通常的”丢步”延迟型,而是一种”过冲”型.即铣内园时,A,B点的接痕向内突起.
这种现象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反向间隙有关.(但改变反向间隙补偿值后,无明显改善现象)
的#2205(VGN)要大于X轴的#2205(VGN).这在设定时必须注意.(从共振频率点#2238的设定上也可以证明,Y轴负载质量大,其共振频率就小,当#2238设定与X轴一样时,Y轴就会有共振,
当#2238设定比X轴小时,Y轴共振就消失了.)
2.2 其次应该调整的参数是 “干扰补偿滤波器”参数:#2243 #2244
这就是造成令人迷惑的原因.
5. 客户报告
数控系统出现: 正 ,负极限同时报警;
从以上分析来看:反向间隙不是影响不圆度因素.因为在45°位置,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并未出现反向,但反向间隙是可能影响A.B.C.D点向外或向内凸起台阶的因素之一.
2.1 产生不圆度的原因: 其一是机械的垂直度;其二是外部对伺服电机运动的阻碍 (例如摩擦,联轴器的弹簧扭矩); 其三是伺服系统的参数;
此后调整各参数均无效.
讨论: 不圆度为什么在45度方向达到最大
在45度方向, X轴,Y轴的插补量相等.X轴,Y轴的运动速度相等.这一点最具有代表性.如果两轴的摩擦干扰不同.或两轴的垂直度不标准,机械移动量的综合误差必然在这点反映最大.所以数控系统的调整必须首先要求机床的两轴垂直度达到标准..
2.与联轴器的弹簧方向弹性有关.即正向扭转时刚性大一些,反向旋转时刚性小一些.这样当伺服轴从正向旋转变为负向旋转时,就会出现”过冲”现象.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范围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承压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2、引用标准法规GB/T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辐射的测量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JB/T6065-2004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JB/T8290-1998 磁粉探伤机3、检测人员3.1、磁粉检测人员上岗前,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磁粉检测资格,且只能从事相应资格的检测工作。
3.2、磁粉检测人员的矫正视力应不低于5.0,并每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4.1、设备磁粉检测设备应符合JB/T8290的规定。
4.1.1、当磁轭间距最大时,交流电磁轭的提升力≮44N,直流电磁轭的提升力≮177N.4.1.2、剩磁法检测时,交流探伤机必配备断电相位控制器。
4.1.3、荧光磁粉检测时,黑光灯在工作表面的照度≥1000μw/2cm,黑光的波长λ=320nm~400nm,中心波长λ≈365nm。
黑光源应符合GB/T16673的规定。
B≤0.3mT4.1.4、退磁装置应保证退磁后表面剩磁r4.2、辅助器材一般包括下列器材:a)A1型、C型、D型和M1型试片,磁场指示器;b)磁场强度计及毫特斯拉计;c)磁悬液浓度沉淀管;d)2~10倍放大镜;d)白光照度计;f)黑光灯;g)黑光辐照计。
4.3、磁粉、载液、磁悬液4.3.1、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并与工件表面的颜色对比度要较高。
其他要求应符合GB/T6063的规定。
4.3.2、载液为水时,应加入防锈剂、表面活性剂及清洗剂。
载液为油时,其运动粘度在38℃时应小于或等于3.02mm/s,闪点不mm/s, 使用温度小于或等于5.02低于94℃,且无荧光和异味。
4.3.3、磁悬液浓度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
测定前应充分搅匀。
表1 磁悬液浓度4.4、标准试块4.4.1、一般应选用A1-30/100,检测狭小部位可选用C-15/50。
圆形工件检测及对准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圆形工件检测及对准方法的研究与实现作者:王艳孙永荣张翼刘晓俊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第10期摘要:快速而准确地实现工件对准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此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圆形工件的对准系统,对圆形工件的检测及对准技术开展研究。
该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卡采集被测工件的视觉图像,进行中值滤波、采用Sobel边缘提取,利用改进的Hough圆变换进行中心定位,从而求得工件中心离视场中心的偏移量,使得步进电机依照此偏移量进行x,y方向的驱动。
相较于传统的对准方法,该系统大大降低了图像处理所需时间,实现了圆形工件的快速检测和对准。
关键词:对准系统;图像处理;圆形检测; Hough变换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01601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902008)0 引言在工业机械制造中,以圆形为特征的工件例如圆柱、圆孔、圆球等占有相当的比例。
在目前的生产环节中,圆形工件的对准一般使用直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等工具去测量其直径,定位其中心等圆形参数后再调整对准,这些测量手段的检测精度和效率比较低,而且操作者的经验和工作态度往往影响其准确率,这样的检测方法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制造的要求。
夏亮经等人[1]在自动调焦和对准系统的研究中采用形心法确定零件的中心,该方法不需要计算出零件的外形即可确定零件中心,计算简单迅速。
王贤刚[2]等人在自动确定工业CT 中心的方法中利用Hough变换确定旋转中心,获得的工业CT 系统旋转中心精度较高。
为了将对准实时性和精度有效地结合起来,本文对一种基于图像处理以及改进Hough变换的对准方法展开研究。
1 系统架构及图像处理1.1 圆形工件检测及对准系统本文构建了圆形工件的检测对准系统,图1是工件圆形检测系统示意图。
系统由计算机、图像采集卡、CCD摄像头、光源以及步进电机组成。
CCD摄像机获取图像后,图像采集卡将拍摄的图像转为数字图像后送至计算机进行处理,在求得圆心半径并计算得到偏移量后,由步进电机驱动x,y方向完成对准工作。
圆辊刮料器验收标准

圆辊刮料器验收标准介绍如下:
1.外观检查:检查圆辊刮料器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明显的凹
陷、裂缝等缺陷。
2.尺寸检查:检查圆辊刮料器的尺寸是否符合制造标准,包括长
度、宽度、高度等。
3.材质检查:检查圆辊刮料器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应该采用优
质的钢材或其他耐磨材料制造。
4.功能检查:检查圆辊刮料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刮板是否能
够正常接触输送带、刮料效果是否良好等。
5.安装检查:检查圆辊刮料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牢
固地固定在输送带上。
6.清洁检查:在验收之前,需要对圆辊刮料器进行彻底的清洁,
以确保没有杂物、油污等影响使用效果。
7.质量证明:圆辊刮料器应该有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制造
商的质量保证书、产品合格证等。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学——圆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

答: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为5小时。
(本题的实际遐想)
二、小节反思: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能与大家分享、交流你的感受吗?
检验圆的确定和垂径定理
明确圆周角和直径的关系
联系实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决问题
事物抽想出几何图形
结合实际体验生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联系生活探索求知
感受体验
第
三
阶
段
作
业
研究作业
思考题:求教室内窗户采光面积窗框忽略不计。
(提示:先明确是哪些图形组成再知道需测量那些数据)
板
书
设
计
生活中的数学——圆的实际应用
边长是5毫米—30毫米
S=πRM +πR
L=2S+2πR
已知扳手的造价随着最大张口的大小增大而增大。请你帮助东风汽车公司在经济实用的条件下选则下列型号的扳手:()
A、0毫米—35毫米B、0毫米—45毫米C、0毫米—55毫米D、0毫米—65毫米
问题四:求面积
蒙古包可以近似地看作由圆柱和圆锥组成,已知圆柱底面半径3米,高2米,圆锥母线长3米。蒙古族朋友想搭建这样一个蒙古包,请你帮助他求出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毛毡?(接缝处忽略不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能够应用本章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
二
阶
段
一、讲授
问题一:还原圆
一名考古学家发现一块古代车轮的碎片,考古学家想把它还原,你能帮助他吗?说明理由。
问题二:检验半圆
用直角曲尺检验半圆形工件,哪个是合格的?为什么?
问题三:选扳手
东风汽车公司为了扩大销售,进行促销活动:买汽车送修车工具。汽车螺帽的边长是5毫米—30毫米中20多种型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形工件的检验内容摘要某种圆形工件需要一个检验正/次品的方法,本论文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三个合理、有效的模型:Ⅰ)图像分析模型;Ⅱ)聚焦搜索模型;Ⅲ)规划模型;我们利用这三个模型,分别对题目所给的5组数据进行判断,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第1个和第4个零件是正品,第2,3和第5个零件是次品。
结论的一致性,证明了三个模型的正确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我们利用随机生成的10000组数据,对模型Ⅱ)和模型Ⅲ)进行模拟检验,结果令人十分满意。
在模型的进一步讨论中,我们首先讨论了模型的“小区域状态”,并给出了合理的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小区域状态”出现的概率是相当小的;接着,我们给出了对产品优劣程度的更精确的判别标准,并对所给的5组数据进行了排序:工件1>工件4>工件3>工件2>工件5。
(其中>表示优于)最后我们分别对三个模型进行了评价:模型一:直观,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模型二:精度高,而且从理论上来说能够搜出任意小区域内存在的圆心。
模型三:速度快,使用灵活。
关键词图像分析模型聚焦搜索模型规划模型小区域状态问题的重述与分析某工件为圆形,半径为10mm±0.1mm,超出此范围即为次品。
测量仪器自动在每个工件的圆周上测量36个数据。
假定测量出的二位数据数足够精确的,要求建立一个合理的检验正/次品的模型,对每个工件的36个数据进行计算后给出判断。
本问题是一个通过采样评定工件正/次品等级的问题。
问题的数学实质在于判定:36个离散的点能否位于一个r=9.9mm,R=10.1mm的同心圆环之间。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的,是判断对每组数据,能否找到这样一个点,使得题目所给的36个点能够被包含于以该点为圆心,分别以r=9.9mm,R=10.1mm为半径的圆环之间。
我们首先考虑到一种基于图形的分析法,通过直接观察做出判断。
之后,为了寻找一种更通用、更精确的方法,我们考虑一种逐步加细步长的搜索法。
但问题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尽可能小的确定初始的考查范围(在此处,我们从第一种方法中获得了一些启发)。
另外,还存在着更为快速、有效的算法。
在模型Ⅲ中我们把对半径的限制转化为某一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进而利用惩罚因子,建立无约束的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在此方面的强大功能,顺利求解。
尽管三种模型对所给的五组数据都做出了准确地判断,但是我们的求解在一般情况下仍不能做到绝对地精确。
因为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圆心的解的存在区域很小时(特别是仅有一个点满足要求时),三种模型几乎同时失效。
(我们将这种情况成为小区域状态)因此,在具体设计和实现算法时,我们只能在尽可能精确的前提下进行。
但如果在计算机截断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仍然没有找到满足条件的解,我们便认为,不存在满足条件的解,即此工件为次品。
事实上,(1)题中所给出的5组数据的小数部分都只保留了三位(0.001mm),(2)实际生产中存在着测量误差(由仪器精度和随机误差决定)。
由此我们认为小数部分更多的有效数字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因此,我们的模型中保证误差在±0.0001mm的条件下求解的做法是相当精确的,若要求进一步的精确模型则只需改动步长参数即可。
但是不可逾越计算机所能容忍的误差为限度10-16量级(线精度)。
但为了改善模型我们还是利用模拟检验论述了小区域状态问题。
得出了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小区域状态”出现的概率是相当小的(见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基本假设√1.36个数据采样已经能够判定此工件是否为正品;2.不考虑测量误差,即认为所给的数据是足够精确的;√3.数据采样点是比较均匀的分布在圆周上(见封面),以保证采样的全面性,有效性。
4.半径在10mm±0.1mm的范围内的工件为正品,其余为次品。
5.当某工件用我们的模型无法判断是正品或次品时,我们就认为该工件是次品。
符号说明O i(a i ,b i):若第i个工件是正品,用所给36个点所确定的半径为10mm±0.1mm的圆的圆心;A ij (x/ij, y/ij) :我们首先将第i组的36个数据在坐标系下表出,以该组的第一对数据为起点,按照顺时针的方向依次标定为A i1,A i2,…A i36(1≤i≤5);L i:由A i1,A i2,…A i36,A i1 按顺序首尾相连而形成的闭合折线;r :r≡9.9mm,即工件半径的下限;R :R≡10.1mm,即工件半径的上限;模型的建立与求解2.模型Ⅰ)图像分析模型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直观判断O i存在与否的方法。
首先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我们得到下面两个有用的引理:引理1. 分别以A i1,A i2,…A i36为圆心,r=9.9mm为半径作圆,若L i 中存在与任何圆A ij (1≤j≤36)都不相交的区域,则O i(存在的话)必然在此区域中。
[证明]:记上述区域为S(1)©。
显然,O i应位于L i围成的区域中。
下用反证法:反若定理不成立,即存在某j0 (1≤j0≤36),使得O i在圆A ij0中。
则显然,|O i A ij0|<r=9.9,这与O i的存在性,即工件是正品的假设矛盾,因此定理得证。
类似地,有以下结论:引理2. 分别以A i1,A i2,…A i36为圆心,R=10.1mm为半径作圆,若这36个圆在L i中有公共的交域(记为S(2)i),则O i(存在的话)必然在此区域中。
综合上述两个引理,我们得到一个判断O i存在与否,即工件是不是正品的充要条件:定理1. O i存在 S(1)© ∩S(2)©≠Φ。
并且,当S(1)© ∩S(2)©≠Φ时,O i∈S(1)© ∩S(2)©。
为了便于应用我们给出以下两个推论:推论1. 若S(1)i=Φ时O i 不存在。
推论2. 若S(2)i=Φ时O i 不存在。
在定理1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图像分析法直接判断O i的存在性。
当我们用Matlab实现上述做法时,我们为便于直接观察,具体步骤如下:(1)我们首先将以r为半径的圆的内部涂色,S(1)i由于不属于任何以A ij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它仍然是白色的;此时由推论1知,若此图中不存在白色区域,说明O i 不存在,我们可以下结论,该工件是次品。
否则,我们进行下一步;(2)在另一幅图中,我们以R为半径的圆的外部涂色,S(2)i由于属于所有以A ij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因而它也仍保持白色;此时由推论2知,若此时不存在白色区域,说明O i 不存在,我们可以下结论,该工件是次品。
否则,我们进行下一步;(3)使这两部分区域叠加,看是否仍然存在空白区域,若是,则认为工件是正品,否则为次品。
对5个工件,我们用图像分析法检测如下(所给均为放大后的图):2.工件1由图知,(21.37mm,34.64mm)∈S(1)© ∩S(2)© ,即同时存在于两个空白区域,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满足要求的圆心位置。
2.结抡一:工件1是正品。
◆工件2因为r=9.9mm时,空白区域为空集,即S(1)i=Φ。
由推论1知:2.结论二:工件2是次品。
◆工件3因为r=10.1mm时,空白区域为空集,即S(2)i=Φ。
由推论2知:◆结论三:工件3是次品。
2.工件4如图,(3.83,-37.18)∈S(1)© ∩S(2)© ,即同时存在于两个空白区域,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满足要求的圆心位置。
◆结论四:工件4是正品。
2.工件5因为r=9.9mm时,空白区域为空集,即S(1)i=Φ。
由推论1知:2.结论五:工件5是次品。
小结:2.模型Ⅱ)聚焦搜索模型基本思想:因为圆心到测量仪器所测的36个点中任意一个点的距离都必须小于R=10.1mm,如果工件合格,工件的圆心必然落在以36个点中任意一个点为圆心,R=10.1mm为半径的圆的内部。
我们只要找到这36个圆的共同区域,在这个共同区域内划分网格,遍历这些点去搜索是否有满足条件的点作为工件的圆心。
关键和难点:找到一个尽量小的区域,不至于因为搜索范围过大而导致搜索时间太长;又要使这个尽量小的区域包含了这36个圆的公共区域,不至于漏掉可能存在满足条件的圆心的区域)。
方法摘要:我们先设法找到这样一个比较小的考查区域,并且分别给出判断该工件为正品和次品的一个充分条件,作为后面的判定准则;而后,在这个小区域内均匀的选取有限个点加以考查,如果可能的话,根据这有限个点得到的信息,判断这些点是否满足上述某一个充分条件,从而断定该工件为正品或次品。
而对于所有被考察点信息都无法满足这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的情况(实际上这种情况会出现,但出现的概率很小,一般能在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我们通过缩小考查区域和改变步长来对这种情况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聚焦搜索算法步骤如下:(1)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相对较小的初始搜索区域。
如图所示,我们先找4个在工件圆周上分布较均匀的点画圆,例如,可以将A i1,A i2,…A i36 分为9组:{ A i1,A i10,A i19,A i28},{ A i2,A i11,A i20,A i29},…{ A i9,A i18,A i27,A i36}。
这样,依次以其中一组的4点为圆心,R=10.1为半径作圆。
由于O i所在的S(2)i必然含于这4个圆的相交区域中,所以若该工件合格,其圆心O i只能存在于放大的图上的阴影区域,也就是4个圆的公共区域中。
(2)接下来,我们要量化地确定该阴影区域。
为了避免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带来的繁琐工作以及对解的准确性的影响,我们考虑用切线包围,以直代曲,并用过切线交点的坐标轴平行线再包围的方法,用一个较小的直线围成的区域(该区域包含该阴影区域)来代替该阴影区域。
具体做法如下:如右图所示,取工件圆周上面测量的点为{ A i1,A i10,A i19,A i28}。
在包围阴影区域的圆弧上面做平行于A i1和A i19两点连线的两条圆弧切线k3和k4;做平行于A i10和A i28两点连线的两条圆弧切线k1和k2。
这样四条切线总共有四个交点(图中四个较大的黑点)。
过最右边的点和最左边的点做两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a和b;过最上面的点和最下面的点做两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c和d 。
从图上容易看出:直线a,b,c,d包围的区域一定包含该阴影区域。
一个工件的测量数据都有9个像这样的组合,每个组合都算能得到一组(4条)直线a,b,c,d,每一组直线都得到一个围域,共9个区域,然后取这9个区域的交集。
如果交集为空集,那么可以肯定该产品为次品;如果不是空集,我们在这个交集区域内继续下面的搜索算法。
2.第三步,我们在已经求得的小区域内进行搜索,看是否存在这样一个点,使得它到工件上测量数据的36个点中任意一个点的距离都在9.9mm与10.1m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