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平《统计学基础与实务》章后习题答案:第3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的地位如何?答: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的地位:统计整理实现了从个别单位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过度,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度阶段,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因而,它在统计研究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什么是统计分组?为会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答:1)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
2)因为分组标志作为现象总体划分为各处不同性质的给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的任务。
分组标志一经选取定,必然突出了现象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而掩盖了总体在其它标志下差异。
缺乏科学根据的分组不但无法显示现象的根本特征,甚至会把不同性质的事物混淆在一起,歪曲了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
所以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的标志选取择。
3、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答:统计分组可以进行以下分类1)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分析分组2)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3)按分组标志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变量分组5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条件下运用?答:单项式分组运用条件:变量值变动范围小的离散变量可采取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运用条件:变量值变动很大、变量值的项数又多的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可采取组距式分组8、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答:1)在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结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2)统计分布的要素:一、是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的组,二、是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次数10、频数和频率在分配数列中的作用如何?答:频数和频率的大小表示相应的标志值对总体的作用程度,即频数或频率越大则该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作用越大,反之,频数或频率越小则该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作用越小11、社会经济现象次数分布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布特征?答:1) 社会经济现象次数分布有以下四种主要类型:钟型、U 型 、J 型、洛伦茨分布 2)分布特征如下:钟型分布: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U 型分布:两头大,中间小J 型分布:次数随变量值增大而增多;倒J 型分布:次数随变量值增大而减少 洛伦茨分布:各组标志比重随着各组单位数比重(频率)增加而增加;17、有27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下:5 4 2 4 3 4 3 4 4 2 4 3 4 3 26 4 4 2 2 3 4 5 3 2 4 3 试编制分配数列18、某车间同工种40名工人完成个人生产定额百分数如下 :97 88 123 115 119 158 112 146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25 127 142 118 103 87115 114 117 124 129 138 100 103 92 95 113 126 107 108 105 119 127 104根据上述资料,试编制分配数列错例:下面解法几个地方错?19、1993年某出口创汇大户出口实绩(万美元)列举如下:1011 1052 865 721 2032 1218 1046 721 546 623 2495 1015 1113 1104 1084 707 878 678 2564 620 575 943 828 2035 2375 4342 751 505 798 728 1103 1285 2856 3200 518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填空题1、时间序列 指标数值2、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3、简单 na a ∑=间断 连续 间隔相等 间隔不等4、逐期 累计 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逐期 累计5、环比 定基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环比 定基 环比6、水平法 累计法 水平 nx x ∏=或nna a x 0= 累计 032a a x x x x n∑=++++7、26 26 8、79、)-(y y ˆ∑ = 0)-(y y ˆ∑2为最小 10、季节比率 1200% 400% 五、简答题(略) 六、计算题1、4月份平均库存 = 3053008370122505320⨯+⨯+⨯+⨯= 302(辆)2、第一季度平均人数917301024927217270302751026424258++++⨯+⨯+⨯+⨯+⨯=(人)3、第一季度平均库存额142434405408240012221-+++=-+++=n a a a a n = 410(万元) 同理,第二季度平均库存额1424184384262434-+++= 430(万元)上半年平均库存额1724184384264344054082400-++++++= 420(万元)或 2430410+= 420(万元)4、年平均增加的人数 =516291678172617931656++++= 1696.4(万人)5、某酿酒厂成品库1998年的平均库存量12111232121222---+++++++++=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121124084122233533012330326+++⨯+++⨯++⨯+=124620= 385(箱)6、列计算表如下:该柴油机厂全年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为.346004.47747==∑∑b bc c = 138.0% 7、列计算表如下:该企业第一季度生产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232003100320023000225602356249622250++++++==b a c = 77.2% 8、①填写表中空格:②第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3= 268. 33(人)③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 = + + = 83.475(万元) 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工业总产值 =3475.83=27.825(万元) ④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 =33.268834750=3110.91(元/人)第一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33.26891.3110=1036.97(元/人)或 =33.268278250=1036.97(元/人)9、煤产量动态指标计算表:第①、②与③的要求,计算结果直接在表中; ④平均增长量=552.2=(万吨) ⑤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554065.120.672.8== 107.06% 平均增长速度= 107.06%-100%=7.06% 10、以1991年为基期的总平均发展速度为 62306.105.103.1⨯⨯= 104.16% 11、每年应递增:535.2=118.64%以后3年中平均每年应递增:355.135.2=114.88% 12、计算并填入表中空缺数字如下:(阴影部分为原数据)平均增长量为:3266.39÷6 = 544.40(万台) 平均发展速度为:66556.3= 124.12% 平均增长速度为:124.12%-1=%13、设在80亿元的基础上,按8 %的速度递增,n 年后可达200亿元,即n80200= 108% → n 1 → n = 08.1log 5.2log按8 %的速度递增,约经过年该市的国民收入额可达到200亿元。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统计数据整理:统计数据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预处理是统计数据整理的第一步,是在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组之前所做的必要处理,包括数据的审核、订正、排序等。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是根据客观现象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或类型,使组和组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同组内的差异尽可能小。
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布或分配数列。
构成分配数列的要素有两个,即分组标志序列(或分组)和与各组对应的分布次数。
组距式数列:用变量值变动的一定范围(或距离)代表一个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称为组距数列。
单变量数列: 以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的分组标志值所编制的变量数列称为单项数列。
组距: 组距是指每组所包含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实际上组距就是每组上限、下限之间的距离,即组距=上限—下限。
组限: 组限是指各组的数量界限,即数列中每个组两端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
分为上限和下限。
每个组较小的组限称为下限,较大的组限称为上限。
组中值: 组中值是组距数列中各组所有变量值的代表值,实际上就是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
统计表: 统计表是统计用数字说话的一种最常用的形式。
把搜集到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出一些系统化的统计资料,将其按一定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内,这个表格就是统计表。
二、单项选择1~5: B C B A A 6~10: A A A C B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5:√√×√√ 6~10:××√××四、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数据整理?统计数据整理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统计数据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课后练习题汇总缩小版解析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第一章:1.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3.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文化程度)。
5.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调查)。
6.统计的认识过程是(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7.一个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8.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工资”是(数量标志)。
9.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10.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第二章1.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所谓原始资料是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3.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4.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
5.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下述调查中属于连续调查的是(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
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7、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省饮食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8.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每个从业人员)。
9.我国的统计报表(目前大多是全面统计报表)。
10.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
一般,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越少)。
11.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普查)。
12.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主编:杨群I / 43目录习题部分 ................................................ . (2)第1章导论 ................................................ .............. 1 第2章数据的搜集 ................................................ ........ 2 第3章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 .. 3 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 .. 4 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 .... 7 第6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8 第7章参数估计 ................................................ .......... 9 第8章假设检验 ................................................ ......... 11 第9章分类数据分析 ................................................ ..... 12 第10章方差分析 ................................................ ........ 14 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 .... 15 第12章多元线性回归 ................................................ .... 17 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 (xx)年龄 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 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 A.年龄 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xx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个家庭万个家庭个家庭的人均收入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统计学教材部分参考答案(第三版)
教材习题答案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3.2详细答案:3.3 详细答案:3.4 详细答案:通过计算标准化值来判断,,,说明在A项测试中该应试者比平均分数高出1个标准差,而在B项测试中只高出平均分数0.5个标准差,由于A项测试的标准化值高于B项测试,所以A项测试比较理想。
3.5详细答案:3方法B 方法C方法A平均165.6 平均128.73 平均125.53中位数165 中位数129 中位数126众数164 众数128 众数126标准差 2.13 标准差 1.75 标准差 2.77峰度-0.13 峰度0.45 峰度11.66偏度0.35 偏度-0.17 偏度-3.24极差8 极差7 极差12离散系数0.013 离散系数0.014 离散系数0.022最小值162 最小值125 最小值116最大值170 最大值132 最大值128(1)从集中度、离散度和分布的形状三个角度的统计量来评价。
从集中度看,方法A 的平均水平最高,方法C最低;从离散度看,方法A的离散系数最小,方法C最大;从分布的形状看,方法A和方法B的偏斜程度都不大,方法C则较大。
(2)综合来看,应该选择方法A,因为平均水平较高且离散程度较小。
第5章参数估计5.3详细答案:第6章假设检验6.3详细答案:,,,不拒绝,没有证据表明该企业生产的金属板不符合要求。
6.4 详细答案:,,,拒绝,该生产商的说法属实。
6.6详细答案:设,。
,=1.36,,不拒绝,广告提高了平均潜在购买力得分。
第7章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第8章一元线性回归8.1详细答案:(1)散点图如下: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为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2)。
检验统计量,,拒绝原假设,相关系数显著。
8.4 详细答案:(1)方差分析表中所缺的数值如下:方差分析表变差来源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回归 1 1422708.6 1422708.6 354.277 2.17E-09残差10 40158.07 4015.807 ——总计11 1642866.67 ———(2)。
《统计基础与实务》答案
第一章一、不定项选择题1.D 2.D 3.D 4.D 5.D6.A 7.ABCD 8.BCD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简答题1.答:(1)数量性:数量性是指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分别是数量多少、数量间的关系、质与量互变的界限和规律性。
(2)总体性:总体性是指在统计工作中,通常将社会经济现象看作一个整体现象。
(3)具体性:具体性是指统计数据都是在一定的地点、时间、条件下发生的。
(4)社会性:在统计中必须考虑社会角色。
2.答: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②标志中的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③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④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2)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两点:①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它既可是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也可是个体数的总和。
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3.答:(1)按对象性质分类:按对象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2)按取值依据分类:按取值依据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3)按功能分类:按功能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4)按内容分类:按内容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5)按数量对比关系分类:按数量对比关系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类。
4.答:统计方法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等。
(1)大量观察法就是对所要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事物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以反映总体数量的特征。
刘小平《统计学基础与实务》章后习题答案:第3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1第3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1. 人)(件工人劳动生产率/51=2. 件)(元季度产品的平均成本/481=3. 该厂商本年实际产量比上年是减少了。
计划完成程度为:%09.99,减少了0.91% 2008年实际产量为亿升.910。
4. %53.1=三批产品的平均废品率5. 件)(元企业的平均成本/5.130=A 。
件)(元企业的平均成本/02.29=B 。
B 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低,在于它们的产品构成不同,B 企业低成本的产品数量大,而高成本的产品数量小,故总平均成本低。
6. 六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78.94。
7. 14年的平均增长率 9.45%。
8.(1)均值 人)元/(818=X ,众数人)元/(33.758=o M ,中位数人)(元/800=e M ,下四分位数元700=L Q ,上四分位数 元33.933=U Q 。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布呈右偏。
(3)异众比率75%r V =。
四分位差=元3.3233。
标准差166.66σ=。
(4)偏态系数30.31α= ,大于0,表示其数据分布形态有一条长尾拖在右边,称为右偏或正偏。
峰度系数4 2.81α= ,小于3,为平峰分布。
9. (1)元116=X ;众数元59=;元中位数77=。
(2)每月上网的平均费用最好用众数。
210.(1)甲班:分甲班.476=X ;乙班:55.3=乙班X ,转换为百分制为71分,甲班的考核 成绩好于乙班。
(2)比较两个班的分数分布的离散系数:%9.013=甲班V ;%6.021=乙班V ,故甲班成绩较为稳定。
11.(1)乙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元乙企业876=X 。
(2)计算两企业的标准差系数:%20=甲企业V ;%1.12=乙企业V 。
故乙企业的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12. 解:计算每天产量的标准化值:3.2;0.6;0.2;0.4;1.8;2.2;1。
故生产线周一失去了控制。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刘后平成都理工大学)
9. x= =6309 .52(元) V
即该工业局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6309.52 元。
10. 平均收益率 4 104 .5% 102 .1% 125 .5% 101 .9% 1 8.0787 % 11.计算如下:
表示。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
数表示。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计算质
量指标的基础,而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C 5.A 6.A 7.B 8.B 9.C 10.A 11.B
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D 5.B 6.B 7.B 8.A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BCDE 3.ACE 4.BCE 5.BCE 6.ACD 7.BDE 8.ACD 9.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简答题
1.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说明对象不同。统计指标说明的是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
16A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D 5.D 6.D 7.C 8.B 9.C 10.A 11.C 12.D 13.B 14.B 15.B 16.D 17.D 18.B 19.C 20.C 21.A 22.A 23.C 24.C 25.D 26.C 27.B 28.B 29.C 30.B 31.D 32.A
1 5%
分比 =
100% 101.94%
103%
第三章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做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第三章统计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样本调查?与全面普查有什么区别?样本调查是指通过对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和观察,从而推断出整个总体的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与样本调查相对应的是全面普查,全面普查是指对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调查和观察。
样本调查相对于全面普查来说,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
通过合理选择和处理样本,可以在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节省调查成本和时间。
2. 什么是抽样误差?如何减小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在样本调查中,由于样本的随机性,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减小抽样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增大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越大,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越小,抽样误差也就越小。
- 采用分层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上进行抽样,可以减小抽样误差。
- 采用整群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体,然后随机选择一部分群体进行调查,可以减小抽样误差。
3. 什么是抽样分布?如何描述抽样分布?抽样分布是指在同样的抽样条件下,重复进行样本调查,得到的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抽样分布的特点是:在样本容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抽样分布的形状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抽样分布可以通过描述统计量来进行描述。
常用的描述统计量有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比例等。
通过计算样本统计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可以对抽样分布进行描述。
4. 什么是置信区间?如何计算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指通过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区间。
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参数类型有所不同。
统计基础与实务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统计基础与实务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 )(1.0)参考答案:对2.对同一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进行平均时,以次数为权数与以次数比重为权数,结果是不等的。
( )(1.0)参考答案:错3.2014年按实际汇率计美国人均GDP和中国人均GDP分别是57 045.46美元和8211.49美元。
人均GDP是平均指标。
( )(1.0)参考答案:错4.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离不开统计。
()(1.0)参考答案:对5.调查表可以分为单一表和一览表。
( )(1.0)参考答案:对6.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1.0)参考答案:错7.统计报告撰写者要选择适合自己撰写的题目和有新意、有价值的题目。
( )(1.0)参考答案:对8.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1.0)参考答案:对9.标志变异指标既反映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共性,又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 )(1.0)参考答案:错10.201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9.2:42.6:48.2,这属于比较相对指标。
( )(1.0)参考答案:错11.总体的同质性和个体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 )(1.0)参考答案:对12.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1.0)参考答案:错13.连续性变量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离散型变量既可以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 )(1.0)参考答案:对14.增长速度的指标数值总是一个正数。
(1.0)参考答案:错15.相邻的累积增长水平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水平。
(1.0)参考答案:错16.统计分布是指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 )(1.0)参考答案:对17.在对比两个不同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心度时,应采用标准差而不是全距或平均差指标进行比较。
统计学基础(二)第三次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基础(二)第三次课后习题答案概述:本文档为《统计学基础(二)》第三次课后题的答案。
这些题主要涉及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等方面的知识点。
1. 问题一:假设某个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服从正态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0℃和4℃。
问当这个城市某一天的气温为26℃时,这一天的气温在该城市历史记录中的百分位数为多少?答案:该问题可以转化为求出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CDF)在26℃处的取值。
由于题目中已经给出了均值和标准差,因此可以使用标准正态分布的CDF进行计算。
具体地,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P(Z <= (x - mu) / sigma)其中,Z为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mu为均值,sigma为标准差,x为所求温度值。
将上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P(Z <= 1.5)的取值为0.9332…,即26℃的气温在这个城市历史记录中的百分位数约为93.32%。
2. 问题二:假设某个厂家生产的一个零件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8g,标准差为1g。
现从该厂家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批零件(样本容量为10),测得样本平均重量为7.5g。
问这批零件的实际平均重量是否与标准值存在显著差异(取0.05的显著性水平)?答案:该问题可以使用假设检验的方法进行求解。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描述,列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原假设H0:mu = 8(零件的实际平均重量等于标准值)备择假设H1:mu != 8(零件的实际平均重量不等于标准值)其中,mu为总体均值。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显著性水平α的取值,并计算样本平均值的标准误。
由于样本容量为10,因此可以使用学生t分布进行计算。
具体地,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SE = s / sqrt(n)t = (xbar - mu) / SE其中,s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容量,xbar为样本平均值,mu为总体均值。
代入问题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到SE的取值为0.3162,t的取值为-1.5811。
统计学基础课后全部详细答案与讲解
统计学第一至四章答案第一章一、思考题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2.统计数据的分类:按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获取数据的方式: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数据与时间的关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特点:分类数据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顺序数据的分类是有序的;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是定量数据;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截面数据也称静态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也称动态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对武昌分校的全体教师进行工资调查,那么全体教师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五十名教师进行调查,这五十名教师的集合就是样本,全体教师工资的总体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差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五十名教师工资的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教师的工资。
4.有限总体:指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
例如:武昌分校10 级金融专业学生无限总体:指总体所包含的元素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例如:整个宇宙的星球5.变量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同时数值型变量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6.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例如“产品数量” 、“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的取值指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
例如“温度” 、“年龄”。
二、练习题1.(1)数值型变量(2)分类变量(3)数值型变量(4)顺序变量(5)分类变量2.(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IT 从业者,样本是从IT 从业者中抽取的1000 人,样本量是1000(2)“月收入”是数值型变量(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3.(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第二章一、思考题1:答:1: 普查的特点:①: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②: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调查时间;③: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4:普查的使用围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的、特定的现象。
[经济学]《统计学》答案_第三版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题●2. 解:(1)要求对销售收入的数据进行分组,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152,最小的为87,知数据全距为152-87=65; 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6组,各组组距为10,组限以整10划分; 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87可能落在最小组之下,最大值152可能落在最大组之上,将最小组和最大组设计成开口形式;按照“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用划记法统计各组内数据的个数——企业数,也可以用Excel 进行排序统计(见Excel 练习题2.2),将结果填入表内,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表中的左两列;将各组企业数除以企业总数40,得到各组频率,填入表中第三列;在向上的数轴中标出频数的分布,由下至上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上累积及频率的向上累积,由上至下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下累积及频率的向下累积。
整理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40个企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分组表●13.因为女生的离散系数为V=s x =550=0.1 男生体重的离散系数为 V=s x =560=0.08 对比可知女生的体重差异较大。
(2) 男生:x =602.2公斤公斤=27.27(磅),s =2.25公斤公斤=2.27(磅);女生:x =2.250公斤公斤=22.73(磅),s =2.25公斤公斤=2.27(磅);(3)68%; (4)95%。
14 解:(1)应采用离散系数,因为成年人和幼儿的身高处于不同的水平,采用标准差比较不合适。
离散系数消除了不同组数据水平高低的影响,采用离散系数就较为合理。
(2)利用Excel 进行计算,得成年组身高的平均数为172.1,标准差为4.202,从而得: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024.01.1722.4==s v ; 又得幼儿组身高的平均数为71.3,标准差为2.497,从而得: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 2.4970.03571.3s v ==; 由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大于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说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程度相对较大。
《统计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C2.D3.D4.C5.C6.B7.C8.A9.D 10.B三、多项选择题1.ACE 2.AC 3.ABC 4.CD 5.BDE 6.ABCE 7.DE8.ACD 9.AE 10.BCDE四、判断题1.√2.√3.√4.√5.×6.×7.√8. √9. √第二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二、案例分析题调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确定调查目的调查目的是指某项调查需要摸清的情况和解决的问题。
明确地规定调查目的,是统计调查中最根本的问题。
二、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对象是指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调查单位就是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个体单位,即标志的承担者。
确定调查对象,就是要确定被研究现象总体的范围,调查对象确定后,调查单位也就随之确定了。
除确定调查单位外,还需确定填报单位(又称报告单位)。
调查单位是调查登记标志的承担者,填报单位则是负责填写调查报告的单位。
确定调查单位,就是明确所要搜集的资料落实、依附于谁。
确定填报单位,则是为了明确谁来负责执行登记、填写、上报资料的工作。
三、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一)调查项目调查项目是指需要向调查单位调查的内容,也就是确定向调查单位登记些什么问题。
制定调查项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所选择的调查项目,必须是能够取得确切资料的,那些无法取得资料的项目就不能作为调查项目。
2.对每一调查项目应该有确切的涵义和统一的解释,以免调查人员或被调查者按照各自不同的理解进行回答。
3.各个调查项目之间应尽可能相互联系,彼此衔接,以便研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从动态上研究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还应该设置为了核对资料所必要的项目。
调查项目确定后,将各个调查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定的表格上,就形成了调查表。
调查表是统计工作中搜集资料的基本工具。
(二)调查表调查表一般有表头、表体和表脚三部分组成。
统计习题与答案 统计实务配套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分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三种。
这里的数据属于:A)类型数据B)顺序型数据C)数值型数据2.商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后者是离散变量,前者是连续变量3.设某地区有12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A)每个企业的产品B)每一件产品C)所有12家企业D)每一个企业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学生体重D)工业企业数5.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是指:A)可变的不可统一度量的量B)可变的可以统一度量的量C)不变的量,常数量D)不变的可以统一度量的量6.对无限总体进行调查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通常是:A)抽样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7.为了了解职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要抽查足够多的职工来调查,这个方法在统计中称为:A)平均指标法B)抽样法C)分组法D)大量观察法二、多项选择题8.要究研某管理局所属30个企业所有职工的工资水平,则A)总体是管理局所属的30个企业B)总体是3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C)总体是3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工资D)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企业E)总体单位是每个职工9.推断统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如何科学地确定总体B)如何科学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C)怎样控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误差D)怎样控制总体对样本的代表性误差E)由所抽取的样本去推断总体特征10.定比尺度的特点是A)它有一个绝对固定的零点B)它没有绝对零点C)它具有定类、定序、定距尺度的全部特性D)它所计量的结果不会出现“0”值E)它可以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1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口是统计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质量指标D)“职业”是每个人的品质标志,“职业”是质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教师”是品质标志表现三、判断改错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试题(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
A.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B. 数据的预测和决策C. 数据的存储和传输D. 数据的挖掘和应用答案:A2. 下列哪项属于统计数据的类型?()A. 文字数据B. 图片数据C. 数值数据D. 视频数据答案:C3. 以下哪个属于描述性统计方法?()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频数分布D. 协方差分析答案:C二、填空题4.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5. 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排序、分组、编码6. 下列哪个指标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答案:标准差三、判断题7. 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答案:正确8.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形状的指标。
()答案:错误9.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答案:正确四、计算题10. 已知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单位:米):1.60,1.65,1.70,1.75,1.80。
求该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身高 = (1.60 + 1.65 + 1.70 + 1.75 + 1.80) / 5 = 1.7中位数 = 1.70众数 = 1.70标准差= √[(1.60 - 1.7)² + (1.65 - 1.7)²+ (1.70 - 1.7)² + (1.75 - 1.7)² + (1.80 -1.7)²] / 5 = 0.05五、应用题11. 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抽取100件进行检验,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
请计算该批产品的合格率,并说明合格率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答案:合格率 = (100 - 5) / 100 = 0.95 = 95%合格率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合格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水平。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章参数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六章假设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章方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二章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十三章统计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断统计学研究(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D )。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B.编制统计表C.统计汇总问题 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A.及时性 B.正确性C.全面性 D.系统性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A.等距式分布数列 B.单项式分布数列C.开口式数列 D.异距式数列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A.随机变量 B.确定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C.各组分布的次数 D.各组分布的频率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 B.J型分布曲线C.右偏分布曲线 D.左偏分布曲线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A.交叉 B.不等C.重叠 D.间断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A.统计分组 B.逻辑检查C.数据录入 D.统计汇总E.制表打印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A.组类 B.组限C.组距 D.组中值E.组数据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A.钟型分布 B.χ型分布C.U型分布 D.J型分布E.F型分布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A.组距数列 B.品质数列C.单项数列 D.变量数列E.开口数列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A.粮食平均产量的分布 B.零件公差的分布C.大学生身高的分布 D.商品市场价格的分布E.学生成绩的分布6.下列变量呈J型分布的有()A.投资额按利润率的分布 B.60岁以上人口按年龄分组的分布C.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 D.不同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分布E.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三、填空题1.分布在各组的_______叫次数(频数)。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 。部分题目有答案。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C )每个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称为组中值,对于开口组的组限是按相邻组的组距来计算的,所以末组开口组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限/2=200+(200-170)=230A260 B 215 C 230 D 185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品质标志是说明事物的性质或属性特征的,它反映的是总体单位在性质上的差异,它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D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A )A变量分组B属性分组C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10.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C )A各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率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11.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A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B各组变量值构成情况C各组标志值分布情况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12.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B )A上限所在组B下限所在组C任意一组均可D另设新组1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B )A正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D毫无关系14.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C )A标志B总体单位C统计指标D统计对象15.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A )A左方B上端中部C右方D下方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BCD )A区分现象的类型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2.指出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所属的类型(ABC )A品质数列B变量数列C分组数列D异距数列E等距数列3.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品质分组( ABCD )A人口按性别分组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E宾馆按星级分组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CDE)A总标题B主词C纵栏标题D横行标题E宾词7.按主词是否分组,统计表可分为( AC )A单一表B简单表C分组表D复合表E综合表9.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BCE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C 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11.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等五个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1. 人)(件工人劳动生产率/51=
2. 件)(元季度产品的平均成本/481=
3. 该厂商本年实际产量比上年是减少了。
计划完成程度为:%09.99,减少了0.91% 2008年实际产量为亿升.910。
4. %53.1=三批产品的平均废品率
5. 件)(元企业的平均成本/5.130=A 。
件)(元企业的平均成本/02.29=B 。
B 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低,在于它们的产品构成不同,B 企业低成本的产品数量大,而高成本的产品数量小,故总平均成本低。
6. 六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78.94。
7. 14年的平均增长率 9.45%。
8.(1)均值 人)元/(818=X ,众数人)元/(33.758=o M ,中位数人)(元/800=e M ,
下四分位数元700=L Q ,上四分位数 元33.933=U Q 。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布呈右偏。
(3)异众比率75%r V =。
四分位差=元3.3233。
标准差166.66σ=。
(4)偏态系数30.31α= ,大于0,表示其数据分布形态有一条长尾拖在右边,称为右偏或正偏。
峰度系数4 2.81α= ,小于3,为平峰分布。
9. (1)元116=X ;众数元59=;元中位数77=。
(2)每月上网的平均费用最好用众数。
2
10.(1)甲班:分甲班.476=X ;乙班:55.3=乙班X ,转换为百分制为71分,甲班的考核 成绩好于乙班。
(2)比较两个班的分数分布的离散系数:%9.013=甲班V ;%6.021=乙班V ,故甲班成绩较为稳定。
11.(1)乙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元乙企业876=X 。
(2)计算两企业的标准差系数:%20=甲企业V ;%1.12=乙企业V 。
故乙企业的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12. 解:计算每天产量的标准化值:3.2;0.6;0.2;0.4;1.8;2.2;1。
故生产线周一失去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