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广告英译汉中的创译原则
![广告英译汉中的创译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1de4518bd64783e09122ba8.png)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2 新经济原则在商品买卖会话中的运用3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调查4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5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6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7 论《好人难寻》中的哥特特征8 中西神话中的创世神话9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10 An Interpretation of Feminism in Byatt’s Possession11 从文化角度简要分析词语的意义12 关于数字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应用的讨论13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14 从《小王子》看成人世界的身份危机15 家庭生活中的瑞普凡温克尔16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95 80 35 64017 《咏水仙》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18 论《红字》的模糊性19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20 《小妇人》--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影响21 电影片名翻译商业化所引发的问题及应对策略22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23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24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25 浅析电影《我是山姆》中的反智主义26 礼貌原则与中西文化的差异27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28 人性的苏醒—《香蕉鱼的好日子》主题研究29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30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31 侦探小说的发展32 论例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33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34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对比浅析35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36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37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38 论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39 从制度文明起源的角度浅谈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40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41 《哈利波特》中西弗勒斯•斯内普的人物分析42 A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Hot Cyber Word—“Geili”43 英汉典故及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44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45 S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46 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性异化——解读wrence《儿子与情人》47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48 美学原则指导下的英文商标汉译49 论图片和卡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50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51 哥特元素在《宠儿》中的运用52 从认知角度比较英日语言的空间隐喻53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54 《日用家当》中的黑人文化意象分析55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爱情观的不同56 浅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蜕变对当今女性的启示57 论《小妇人》中女性人物塑造的两重性5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Jane in Jane Eyre59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60 简析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61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62 浅谈中国电影字幕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63 论《小镇畸人》中人物的怪诞性64 形成性评价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中的作用65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66 试析邓恩《别离辞•节哀》中圆规与圆的意象67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68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69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70 傅东华译《飘》归化现象浅析71 通过《蝇王》看人性72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73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74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75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76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77 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和听学的角度78 苔丝形象浅析79 解读海尔奥运营销战略80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81 《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82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83 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84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of t he Speaker’s Inten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nversation85 The Rose in the “Heights”—An Analysis on Catherine’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86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87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开题报告+论)88 从迷茫的玛尔特的悲剧看女性存在的社会价值89 论白鲸中的象征主义90 文化语境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91 旅游景点标志翻译初探92 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93 动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94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95 论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96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97 从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看中美关系98 Tentativ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Chinese Students’Oral English99 论后现代写作技巧在白雪公主中的运用100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马贩子的女儿》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现象101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102 On the Narrative Arts of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A Case Study of"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103 从《好事一小件》和《洗澡》的对话对比分析看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104 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形象105106 Reread Shylock from a Tragic Viewpoint107 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108 商务英语广告中比喻的翻译109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社会化及人的进取精神110 中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111 The Impor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Kinesics in English Classes in Primary School112 文学作品的风格及其可译性113 浅谈英语中歧义114 《浮生六记》英译本文化词翻译策略探析(开题报告+论文)115 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教育116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117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118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119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Barack Obama’s Inauguration Speech120 浅析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运用121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122 文化杂糅背景下的身份诉求——解读奈保尔的《半生》123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124 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英语教学12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析苔丝126 会话含义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127 美国电影作品中英雄主义所隐含的美国社会文化128 暗夜中的精灵——论《寻欢作乐》中的罗西129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130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131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132 中美幽默的比较133 The Translation of Puns134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135 《白象似的群山》隐含意义解读136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137 基于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的《老人与海》主人公人物分析138 从词汇学角度分析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异139 论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小说的二次创作140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141 他者形象:最逆来顺受与最狂野的—中国女性在西方电影中的形象142 论英汉成语翻译143 论《财神和爱神》中十九世纪末美国社会的阶级冲突及解决144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145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146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147 法律英语的特点148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149 应用学习动机理论优化高中英语学困生150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u Hongming and Lin Yutang151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152 中美学生对待教师的礼貌言行的对比分析153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154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155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中文菜单的英译156 Childhood PTSD in Anne of Green Gables157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158 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159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爱情讽刺160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161 英汉谚语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分析162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163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64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165 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差异166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167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on Politeness168 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169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170 论莱辛作品《又来了,爱情》中妇女失爱的原因17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hi nese Rendi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172 Discussion on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173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174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马贩子的女儿》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现象175 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176 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177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178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179 从功能理论看汉英广告翻译180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181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182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183 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184 无法挽回的毁灭--欢乐之家女主角莉莉的悲剧185 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186 广告英译汉中的创译原则187 浅谈外贸英语的翻译标准188 Comparison of Tea Ceremon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189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190 An Imitation of the Primitive Society: Evil of Human Nature in Lord of the Flies 191 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192 《荆棘鸟》之宗教观193 英汉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194 《纯真年代》中的女性主义195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196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197 合作原则在《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198 两代文学家的“优胜劣汰”--论《洪堡的礼物》中的反讽寓意199 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200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学《走遍美国》,看中美文化差异
![学《走遍美国》,看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053ec5c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5f.png)
Comparisi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flected in Family
Album U.S.A
作者: 孔丽霞
作者机构: 河南教育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3
出版物刊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50-52页
主题词: 文化差异 美国 英语学习 独立性 口语
摘要:<走遍美国>)是一部极其实用的中级水平的视听说美语教程.这部教材不仅使我们领略到纯正的当代美国口语,也使我们对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文章从婚礼习俗、体触、礼节、宠物、收受礼物、迷信和独立性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些差异,意欲对各级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
从中美贸易摩擦探析中美文化差异
![从中美贸易摩擦探析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f2fdb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9.png)
从中美贸易摩擦探析中美文化差异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成为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贸易摩擦的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贸易摩擦的影响。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东方文明国家,强调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尊重权威。
而美国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文明国家,重视个人自由、独立和追求幸福。
这种文化差异在贸易摩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双方的谈判中,中国强调和谐协调,注重长期稳定;而美国则强调权力和利益,更加注重短期利益的实现。
这种差异往往导致双方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进而引发贸易摩擦。
中美两国在商业文化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商业文化注重长期合作和信任,强调人情关系和面子。
而美国商业文化则更加注重效率和竞争。
这种差异在贸易谈判中也会造成问题。
在商业谈判中,中国常常会强调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美国则更加注重合同和法律的规定。
这种差异在双方的谈判中往往导致沟通不畅和理解的困难,增加了贸易摩擦的风险。
中美两国在政府管理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美国则倡导市场经济,更加注重企业自由和市场竞争。
这种差异在贸易摩擦中也会对双方的立场产生影响。
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政策下,中国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表现出更多的集权和干预。
这种差异在贸易关系中往往导致双方的紧张和矛盾,加剧了贸易摩擦的发生。
中美两国在对待知识产权的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和执法相对滞后,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而美国则是知识产权保护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
这种差异在贸易摩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美国企业常常抱怨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不公平待遇,这成为中美贸易关系中一个重要的争议点。
中美文化差异在贸易摩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文化差异在价值观念、商业文化、政府管理方式和对待知识产权等方面表现出来。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与原则范文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与原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1c5b6ee45c3b3567ec8b9d.png)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论莎士比亚《尤利乌斯凯撒》墓地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从《嘉莉妹妹》看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The Im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On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Oval PortraitExploring The Matrix: Hacker Metaphysics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基于作品人物浅析菲茨杰拉德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A Comparative Study of Dragon Images in Chinese &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试析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从目的论看《长腿叔叔》的中译An Analysis of Racism in Of Mice and Men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从美国影视剧中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叙事研究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中英谚语体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中英文名词性后缀的比较及其对翻译的启示在关联理论观照下电影名称翻译探析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中西方聚会文化差异比较研究《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论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谈新闻发布会口译中的礼貌原则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互联网媒体对汉语纯度影响的研究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从翻译美学角度评析白朗宁夫人“How do I Love Thee?”四种汉译本的得失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从fans和PK看西方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ë and "Wuthering Heights"福克纳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士兵的报酬》为例论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知识分子的悲剧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The Painful Growth of Scarlett O’Hara in Her Three Marriages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对话中语用意义的理论视角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影响以及其规范性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浅谈唐诗中颜色词的英译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自然会话中会话结构的分析《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An Analysis of David’ s Dual Personality in David Copperfield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探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解读艾丽斯沃克的《日常用品》中的黑人女性文化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从目的论角度看企业推介材料的中译英技巧-以家具产品介绍为例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文主义思想On Social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xpression从《画皮》及《暮色》比较分析中西人鬼文化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浅谈《旧约》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女孩与玫瑰—《秘密花园》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中的对比艺术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从输出原理探讨非英专业英语口语活动的设计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案例研究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从懒和熵的视角论《去十九号房间》中苏珊的罪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礼貌现象研究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分析大学生英语听力两种辅助活动实证研究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英汉“去除”类运动事件表达异同的对比研究论《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矛盾性美国梦及其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简爱性格魅力分析McDonald’s Success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论《红字》中体现的清教思想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及翻译从中外节日看两种文化—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人物性格分析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Tentativ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Chinese Students’Oral EnglishThe Gothic Elements in Edgar Allan Poe’s Works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从文化角度分析《论语》中特殊词语的翻译——以“仁”为个例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浅析当今网络英语交流中的缩略语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论多丽丝•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的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聊天室中网络英语缩略词浅析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Reflections on the Inner Beauty of Jane Eyre《简爱》与《谢利》中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研究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Terror of the Soul”:On the Gothic Writing Features in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浅析《宠儿》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之旅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中英评论性文章的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从电影《国王的演讲》看平民情结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浅谈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浅析《瑞普•凡•温克尔》中的浪漫主义阿加莎•克里斯蒂探案小说《罗杰疑案》叙事独特性探究论例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从《彼得潘》看儿童世界从中英婚俗看两国文化差异A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Sheep Culture in the West 亨利•詹姆斯的《金碗》中的婚姻观The Exploration of Tragic Fate of Tess《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性别话语模式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论加里·斯奈德诗歌的生态意识英汉颜色词“红”与“白”的文化内涵研究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从莱辛的人生经历看《青草在歌唱》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论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英语系经贸英语)浅析特许经营模式下受许人获得的优势--以全聚德为例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乡村音乐歌词的人际意义分析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语用分析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研究探讨发现式学习理论在高中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语表达的影响--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角度分析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经济学视野下的《鲁滨逊漂流记》Euphem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药》的两个英译本中翻译技巧比较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的女性主义解读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托尼•莫里森《秀拉》中的女性主义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丰田如何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商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红楼梦》两个译本比较谈习语翻译的文化处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与原则The Influences of RMB Appreci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8bc48f6190c69ec3d5bb75d8.png)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由于居住环境、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信仰、历史发展等的不同,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规,这就是文化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必然反映在各自的日常交际中,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而同样一个表达方法也会传递着截然不同的语言涵。
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 日常交际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语言行为之一,这种语言行为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模式和容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
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中所传导的语言涵,就会运用不得体,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甚至会引起误会,乃至反感。
本文就日常交际中的打招呼、称呼、饮食文化、称赞别人等一些方面体现的文化差别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使人们提高对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的敏感性,以便更好地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流。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语言涵【Abstract】:Culture is a social as well a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It is the product of crea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As the differences of living environment, value concept, social customs, religion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tc. Each nationality has formed its own cultural norms, which is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must be reflected in their daily communication. In the other word,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expressions, but the same expressions can pass the distinct language connotations. In Sino-U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aily communicative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language behaviors. It has special performance mode and content, and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ationality.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se language connotations in cultural differences, it will use unsuitable and can’t reach the aim of communication, even can cause misunderstanding, and even resentment. In this paper, it analyzes and compares with greeting in everyday communication, call, food culture, praise others and some aspect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is to make people enhanced sensitivit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study, and to communicate and express ideas in-depth, flexibly, appropriately and effectively.【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daily communication, language connotations1.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美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ca8714a2161479171128ff.png)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具有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与我国建立越来越密切,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中美的社会关系,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风俗和社会礼仪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美国文化主张谦虚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荒诞粗俗。
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中美差异文化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政治的多元化的发展,各国的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然而文化是沟通各国之间的桥梁,但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特点也不相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历史性,呈现了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中美文化是人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美文化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
但对美国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在美国,人们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与赞美。
但是中国人却很谦虚,不喜欢张扬性格。
文化障碍的确会影响跨文化交际。
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差异2.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①美国人的个人荣誉感美国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美国人的这种个人荣誉感与其崇尚的个人奋斗不无联系。
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荣誉的取得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的。
没有个人孜孜不倦的勤奋努力,就不会有所成就,当然也就谈不上荣誉感。
因此,在他们取得荣誉后,他们会毫不掩饰的加以炫耀,而不是“深藏不露”。
以至于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美国人是毫不谦虚的。
②中国人的谦虚谨慎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商务英语翻译应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商务英语翻译应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df5b1fc4a7302768e9939f6.png)
商务英语翻译应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做好翻译工作的关键在于对两种文化的掌握程度。
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中西方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商务英语翻译者必须了解掌握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商务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
商务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市场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翻译时也须采用新的策略。
标签:商务英语直译意译中西方文化一、引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就像两个不同的根系,会生长出两棵不同的大树一样。
中国与美国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理解这些差异,首先要理解中美两国文化方面的差异”。
商业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商务翻译文体上也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它需要大胆的想像和创新的思维,使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消失,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二、直譯与意译应注意中西方文化的深层差异综观翻译历史,翻译理论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绝对的声音。
特别是西方的翻译理论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大凡翻译形式无怪乎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
对直译和意译问题,一些翻译者运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办法,即直译基础上的意译法。
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要求形式的对等。
如“Small deposit ,big return.”可译成“小额存款,巨额收益”;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即直译),又如,It’s smaller ,It’s lighter. ” 可译成“机器更新,小巧轻便”。
(夏普复印机广告),只有在直译的意义不明确,不能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的时候,才可以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而采取意译的方法。
如,When you are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应译为“入乡随俗”。
但无论哪种方法,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都要时刻考虑到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并使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消失,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5d712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5.png)
眼神交流的意义
在美国,眼神交流被视为尊重和礼貌的表现 在中国,眼神交流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挑衅 在美国,眼神交流可以传达信任和真诚 在中国,眼神交流可能被视为过于直接或冒犯
面部表情的含义
微笑:友好、礼貌、开心 皱眉:疑惑、不满、思考 瞪眼:惊讶、生气、警告
撇嘴:不屑、轻蔑、不满
眨眼:眨眼频率不同,含义也不同,如快 速眨眼表示惊讶,慢速眨眼表示同意
美国:在正式场合,可以使用“Mr.”、“Ms.”等称呼
中国:在非正式场合,可以使用“老兄”、“老弟”等称 呼
美国:在非正式场合,可以使用“buddy”、“pal”等 称呼
中美交际中礼 仪的差异
餐桌礼仪
座位安排:中国人习惯按照长幼尊 卑安排座位,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 自由和舒适
进餐顺序:中国人习惯先喝汤后吃 饭,美国人则习惯先吃饭后喝汤
的一天”
添加标题
中美交际中时 间观念的差异
时间安排的灵活性
中国人注重人情,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可以临时调整 美国人注重效率,时间安排较为严格,需要提前预约 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时间安排以集体利益为重 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时间安排以个人利益为重
对时间的态度和重视程度
中国人注重准时,认为迟到是不礼 貌的行为
热情与冷淡的交往
中国人注重热情好客,喜欢与人交往,注重人际关系 美国人注重个人空间,不喜欢过度热情,注重个人隐私 中国人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分享美食和聊天 美国人更倾向于在公共场所见面,如咖啡馆、餐厅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美国个人主义:强调 个人自由、独立和自 我实现
中国集体主义:强调 集体利益、团结和互 助
语言表达的方式和风格
中式表达:含 蓄、委婉,注 重情感表达和
从英汉谚语看中美时间取向的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美时间取向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f91a5d60740be1e640e9a60.png)
从英汉谚语看中美时间取向的差异谚语是人们日常工作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谚语的表达不仅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时间取向。
本文以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时间取向理论为基础,从英汉谚语的角度出发,分析中美之间时间取向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中美文化的差异,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失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时间是人类所共享的,但是每种文化对时间的观念却是不同的,反映在与时间有关的谚语上亦是如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时间作为非言语交际的重要内容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本文以时间取向理论为基础,以英汉谚语为切入点分析中美时间取向的差异,旨在更好地体现出中美文化的差异,加深人们对中美文化的理解,为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扫除障碍。
一、时间价值取向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认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时间取向。
过去时间取向的文化尊重历史和传统;现在时间取向的文化强调此时此刻;未来时间取向的文化则注重规划和掌控未来(Davis,Linell,2001:199)。
具体来说:(1)過去时间取向过去时间取向的人铭记过去,认为时间是一面镜子,能透射出世界的本质,见证人类的起源及发展。
他们相信过去会为制定决策和确定事实提供指导(林大津,1996:23)。
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因而逐渐形成了过去时间取向的价值观。
(2)现在时间取向采取这一时间取向的人们注重当下,专注眼前。
典型代表的是伊斯兰文化。
穆斯林认为未来属于真主安拉,未来的事情他们无法掌控、不可预测,唯有现在才是最真切的把握。
(3)未来时间取向尊崇这一时间取向的人们着眼于未来,喜欢打破常规,推陈出新。
最典型的代表要属美国文化,美国人着眼于未来,极少回顾过去,认为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只要通过努力,便会实现心中的“美国梦”,因此美国逐渐形成了以未来时间取向为主导的文化。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e705fea524de518964b7db7.png)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引起的经济、技术乃至政治、法律制度等文化领域参差不齐。
虽然说经济全球化让各国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小,但每个国家和民族所拥有的那些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逐步形成并世代保持的传统,仍旧以最纯粹的形式保留下来。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这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一、中美文化宏观比较(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我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别是两国最主要的差别。
在这里首先引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定义。
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
[1]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
[2]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集体主义、权利差距和团体内部和谐。
在天地之间人为贵,江山社稷以人为本。
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他们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仁”、“性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柔和为一,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作。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历史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认为人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都决定了美国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奋斗、自主、独立,以自我为核心。
这些观念充斥着美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其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
中美社会文化差异分析
![中美社会文化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3c8a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1.png)
中美社会文化差异分析在全球化和跨国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文化差异作为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中美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和比较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差异,从中寻找出共性和区别。
第一部分: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是文化差异的基石,也是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显现的对象。
中美在这方面的区别巨大。
中华文化强调家庭和谐、尊卑有序,注重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强调“读书为了立身、立身为了成家、成家为了报国”这种观念。
而在美国,个人主义为主导,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自由和平等的观念在美国被深入人心,在美国人的心中,个人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优先于家庭、社会和国家。
这种差异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中呈现的明显。
比如,在美国,成年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婚姻,而中华文化强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家庭关系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比较重要。
在学校,美国的教育注重发展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孩子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而在中国,教育注重读书、考试,强调遵循人生既定的道路和规划。
第二部分:社交规则的差异在中美社会中,社交规则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在中国,许多情况下,礼貌和尊重与权力和地位有关。
更年长的人、上级领导、教师和长辈在社会交往中被赋予尊重和权威。
因此,在与这些人的交往中,个人需要表现出敬意和谦虚的态度,同时主动向对方提出服务和帮助。
在美国,在社交中,个人需要展示出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并且不会因为对手的地位和年纪而退缩。
社交文化的差异也反映在对待陌生人上。
在中国,和陌生人打交道,人们通常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会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交流,这种看似含蓄的方式有时候会让人难以理解。
而在美国,交际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直接,以快速解决问题为目的。
第三部分:文化产生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美文化排斥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许多方面都会共同出现。
在交际方面,中华文化注重收到的关注和体贴,而美国文化则更注重审美和美学价值。
国内外对于中美文化差异的研究
![国内外对于中美文化差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0587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6.png)
国内外对于中美文化差异的研究导言: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代表,其间的文化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国内外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之间的差异,并为跨国交流提供指导。
一、价值观差异中美两国的价值观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美国,个人主义被视为核心价值观,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权被重视。
而在中国,集体主义是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这种差异在工作环境中也得到体现,美国员工更注重个人成就和个人利益,而中国员工更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二、沟通方式差异中美两国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人更注重直接和坦诚的沟通方式,他们更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而中国人在沟通时更注重含蓄和间接的方式,他们倾向于使用暗示和隐喻来表达意思。
这种差异在商务谈判和领导风格中也会产生影响。
三、时间观念差异中美两国的时间观念也存在差异。
美国人更注重时间的效率和准时性,他们更倾向于按计划和时刻表行事。
而中国人对时间的看法较为灵活,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这种差异在商务谈判和日常生活中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理解上的困难。
四、礼仪差异中美两国的礼仪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社交场合,美国人更注重个人空间和私人领域,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中国人更注重社交礼仪和尊重他人的面子,他们更倾向于团体和集体的利益。
这种差异在商务交流和社交互动中需要双方进行适应和理解。
五、教育观念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观念也存在差异。
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而中国教育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考试成绩,强调纪律和秩序。
这种差异导致了两国学生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六、社会结构差异中美两国的社会结构也存在差异。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社会,社会结构相对松散,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
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更加固定,社会结构相对稳定。
理解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
![理解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a97ffd53f01dc281e53af0ac.png)
理解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1)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包含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
说到两个民族思想与行为的不同,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由于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思维模式的不同;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又会产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同。
就像两个不同的根系,会生长出两棵不同的大树一样。
中国与美国无论在哪一方面,中美文化的差异,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理解这些差异,首先要理解中美两国文化方面的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中、美文化的几个特性之上。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美企业文化差异,这古老的岁月本身就具有无尽的财富,文化也同名胜古迹一样,时间愈久远,便愈具有无以伦比的价值。
然而她也像一棵千年古树,一方面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一方面又含有一些枯枝败叶。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你望着这棵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中美饮食文化差异,你会为她的苍劲美丽而折服,你也会想象有多少岁月神奇的秘密蕴藏其中。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
中国的社会关系也就好比这棵大树的根系,树越古老,中美文化差异英文版,根系越繁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而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
美国人没有丰富的历史宝藏可挖掘,但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去承受,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
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
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看法
![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09bd0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3.png)
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看法哎呀,说到中美文化差异,这可真是个话题啊。
两国就像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味,一边是浓烈的辣味,一边是清新的淡味。
就拿吃的来说吧,咱们中国人喜欢的那叫一个丰富,八大菜系,各种口味应有尽有,吃饭的时候也是热闹非凡,一桌子人围着,边吃边聊,笑声不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个桌子上,真是其乐融融。
可在美国,哦,别提了,吃的可简单多了。
汉堡、薯条、披萨,咕噜咕噜一口下去,快得像是在参加比赛。
美国人一般都是自己吃自己的,没啥“围炉夜话”的感觉,反正各自乐各自的,真是一幅孤独的画面。
再说说教育吧,中国的教育就像是个大熔炉,天天都得上各种课,课本里堆满了知识,拼命往脑子里塞。
考个试、做个题,那叫一个紧张,仿佛人生大事一样。
孩子们就像被绑在了学习的战车上,拼命往前冲,生怕掉队了。
美国的孩子呢,轻松多了,学校像个游乐场,老师也常常像朋友一样,课堂上除了学习,还可以搞搞活动,放放松,反正也不会太在意成绩。
美国家长常说的就是“要快乐学习”,这可让人羡慕啊,像是在享受人生的旅程。
说到价值观,这俩国家简直是两个极端。
中国人讲究的是集体,大家一起走,大家一起拼。
工作的时候,常常要为了团队而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连说“我”都要小心翼翼。
反观美国,个人主义简直是根深蒂固,大家都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为了实现自我,很多人甚至不惜大声地为自己辩护,真是一片自由的天地。
你要说这是不是有点“为所欲为”,我觉得也是。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活得像是在一场秀上,时刻准备着展示自己。
再看看社交,这可是两国文化的另一重天。
中国人见面讲究“寒暄”,那简直是个技艺,问候一下、聊聊天,一堆客套话,生怕少了什么,似乎这就是友谊的体现。
美国人呢,哎,直接多了,见面就问“嘿,最近怎么样?”然后接着聊些轻松的话题,没啥负担,轻松自如,真是随性。
这种“随便”的态度,有时候让人觉得美国人真是活得洒脱。
你要说两国社交的差异,简直就像是在玩两种游戏,一个是围棋,一个是斗地主,各有各的玩法。
从谚语看中美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从谚语看中美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416aae6aeaad1f346933fcb.png)
谚语是 “ 一种 为人 熟 知 的 、 达 人 民群 众智 慧 的简 短格 言 , 表 通 集 体 和谐 。 如 : 例 L o f r u b r n .( 自己打算 。) okat m e e 为 en o
(onL ce 13 —7 4 认 为每 个人都是 与其 它人 完 全不 同的独 难 有好 吃 喝。) Jh ok, 6 2 10 ) 史 。 国作 为基 于移 民建 立 起 的 国家 , 美 与西 欧 的历史 渊源使 其 文化 能因父母 之 过责 怪 孩子。) 中 的个人 主义倾 向更 为明 显。 国作为人 口众 多 的农 业 大 国 , 中 在长 达 两千 年 的 封建 统 治 中, 家 “ 、 、 、 、 儒 仁 义 礼 和 中庸 ” 倾 向集 体 等
4 00) 5 0 1 文章 编 号: 0 8 9 5 2 1) 3 O 1 — 2 1 0 — 2 X( 0 1 0 一 14 0
摘 i 语 映 不 3族 同 家 特 风 和 习 , “化 缩 文 决 人 期 或 恶 主 现 。 j 据 要 反 着 簪 不 国 独 的 土 情 惯是 文 的 影 ・ 化 定 们 望 厌 的 观 实 本乏 谚 民 根
一
反 在 人 语 进行 分析 , 根 据吉 尔特 ・ 并 霍夫 斯 塔德 ( e r Ho td ) 于价 情 感 上 更 加 独 立 。 之 , 集 体 主 义 文化 中, 们 的 集 体 意 识 较 G et f ee 关 s
个人 主义 ( n i iu l m 与集体主 义 ( o l t i ) Id Vd a i ) s C l c i e vs m
、
文 艺复 兴 给西 欧带 来了人 文主 义 思想 , 蒙 运 动使 自由平 等 的 不 同 的态度 。 启 例如 : 观念 深 入 人心 。 誉为启蒙 运 动 的启蒙 者 的英 国哲学 家 约翰 ・ 被 洛克
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看法和感悟
![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看法和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d7fef6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4.png)
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看法和感悟中美文化差异是一门广泛讨论的话题。
就个人观察而言,中美文化差异浑然天成,深深影响了两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行为。
在我看来,这些差异不仅是两种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是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宝贵资源。
首先,中美文化差异表露在饮食习惯上。
中国人喜欢多样化、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以粮食为主要食物。
然而,美国人更喜欢速食和加工食品,饮食以肉类为主导。
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国人民对食物、饮食方式以及健康观念的不同重视程度。
其次,中美文化差异还表现在沟通方式和社交习俗上。
中国文化注重保持面子和和谐关系,因此,普遍存在着间接沟通的倾向。
而美国文化更加以直接、个人主义为主导,倾向于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这种差异在工作环境中尤为明显,需要双方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沟通。
此外,中美文化差异还可以从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观察。
中国文化强调家庭、身份和尊重长辈,注重集体利益。
相比之下,美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权利、追求自由和独立。
这种差异反映在家庭结构、教育方式、工作态度等方面。
尽管中美文化差异存在,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对方文化中学到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互相尊重和包容是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通过了解和欣赏对方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中美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建立更加和谐的国际关系。
同时,这也有助于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培养我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总之,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体悟使我明白世界是多元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通过欣赏、尊重和学习对方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文化之间的互动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球的繁荣和和平。
浅析中美身势语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美身势语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06820d30722192e4436f671.png)
作者: 张墨
作者机构: 大连交通大学,大连116028
出版物刊名: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84-8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交际 中美 文化差异 身势语
摘要:本文针对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论证相结合的方法,着重从非语言交际的身势语方面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性研究。
希望本论文能为跨国交流者进一步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提供一个平台,也为其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一个有积极意义的良好开端。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572bb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1.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处理好中美文化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增进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价值观方面: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注重个人权利和独立思考。
而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和和谐,强调群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语言方面:中文和英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文里的成语、谚语和典故等,往往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表达,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一定难度。
习俗方面:中美两国在社交礼仪、饮食习惯、节日庆祝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喜欢在饭桌上交流;而美国人则更注重隐私和独立,不轻易接受礼物。
中美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沟通难度:由于价值观、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沟通时容易产生误解和障碍,影响交流效果。
文化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产生分歧和冲突,影响双方的关系。
为了有效应对中美文化差异,以下措施值得借鉴: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语言和习俗,以便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
适应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不轻易评价和批评,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适应和接受。
中美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有效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
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适应文化差异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美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好对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探讨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减少误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美文化差异的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种文化价值观的优劣之处,最后提出建议。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0df4f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1.png)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都有论文是近期写作1 Analysis on the Withdrawal of Feminism in The Great Gatsby2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3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Word of Bai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4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5 论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义6 探析英语政治委婉语的应用7 从《小妇人》看男性缺失时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的成长8 广告翻译中功能对等的研究9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10 《简爱》的特征—一位独立的女性11 商务英语中缩略词的运用及翻译12 一位《飘》不去的女性—《飘》中斯佳丽的女性主义性格特点成长分析13 浅析马拉默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性”14 中西方鬼怪比较研究15 浅析英语中的“假朋友”现象及其原因16 A Discussion on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in Diplomatic Translation1718 论顺句驱动在英汉同声传译中的运用19 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20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21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22 On Morality in Shakespeare’s Macbeth2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两个女主人公的道德沦丧的探析24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25 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26 An Analysis on Characterization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27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28 观春潮:浅析“戏仿”背后海明威性格阴暗面29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30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31 理想政体的历史超越性探因——《理想国》、《乌托邦》和《新亚特兰蒂斯》中哲学家的自我中心共性32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国外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中的应用33 英美国家政治委婉语的文化解读34 论翻译方法的选择35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36 On Application of Humor in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37 充满爱与美的唯美世界——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张研究38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39 A Comparison of V alu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40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41 The Study of Joseph Conrad’s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the Darkness42 《红楼梦》中的数字翻译及其文化分析43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44 文学作品的风格及其可译性45 Hip-Hop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46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47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48 中西思维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49 浅谈年世界金融海啸50 论<<禁食与欢宴>>中乌玛的觉醒51 从翻译美学探究散文英译52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53 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54 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55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56 象征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分析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57 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58 《贵妇的画像》的过渡性特征的分析研究59 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中的问题60 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61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62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63 汉语语速性别对比研究64 反思任务型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65 英译汉语序比较研究66 论二十世纪后期西方服饰发展67 文化意识与语言教学68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折射出的中国对外关系史69 英语环境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70 浅析英语演说中对照与其他修辞格的混合应用71 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72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Modernism of Wuthering Heights73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74 对爱德加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象征手法的研究75 外贸函电文体及语言特点76 初中英语词汇的学习77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78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79 生存危机和渴求改变——黑色幽默小说的主体研究80 从目的论的角度论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81 论《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双面性82 The Tragedy Characteristics of Sister Carrie and An American Tragedy83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84 英汉日常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85 双关语在广告英语中的语用分析及其运用86 A Brief Study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China--from its Future Developing Prospective87 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功能及应用8889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90 汽车广告翻译浅析---论消费者心理差异对汽车广告翻译的影响91 “以读促写”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法研究9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93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若干信息处理手段94 “师道尊严”对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95 英语写作中干扰因素的分析96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社会化及人的进取精神97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98 《追风筝的人》作为成长小说的的体裁分析99 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人物维特100 O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eech Act101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102 英语中常用修辞格103 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父权意识104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迪克的堕落105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106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意译107 关于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的调查研究108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109 Miss Havisham: an Imprisoned Woman in Great Expectations110 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111 《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和野性112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对于新柏拉图主义的应用113 英语动词时态的认知及隐喻概念研究114 英汉含文化植物词谚语对比研究115 语境与商务英语信函写作116 通过《蝇王》看人性117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118 论女性的牺牲——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119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管理120 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解析《儿子与情人》121 析《小妇人》中的超验主义122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123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124 习语的文化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125 英汉被动结构对比研究126 中英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127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128 从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29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30 The Destruction and Degeneration of Heroines in William Faulkner’s Works131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132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133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34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135 德国功能目的论指导下广告口号的汉译136 论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外贸函电翻译中的适用性137 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138 小说《红字》中字母A的象征意义139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方法140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41 A Brief Discussion on Creative Treason in Poetry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Chinese V ersions of The Isles of Greece142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143 《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女性主义144 浅析《黑暗的心》女性形象的作用145 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146 浅谈商务函电的写作147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148 Western Women’s V iew on Love in The Thorn Birds149 On Elizabeth’s Rebellious Spirit in Pride and Prejudice150 旅游与文化151 法律英语的特点152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153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154 从目的论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55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156 A Study on Humani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157 从会话含义分析鲍西娅人物形象158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探索159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160 On the Main Practice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161 A Tentativ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ese Wine Cultur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 162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163 英语中法语借词刍议164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165 论小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66 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167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168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69 日常生活中手势语的应用170 Pragmatic Failures in the Practice of Interpret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71 合作原则在小说《傲慢与偏见》对话分析中的应用172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173 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174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175 罪与同情—论齐林沃斯的悲剧176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肉体与灵魂的平衡177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78 英语语义歧义分析及其语用价值179 伯莎梅森形象分析180 Lex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181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182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旅游广告的翻译183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184 浅谈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85 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用语186 从《西风颂》看英国积极浪漫主义的特征187 A Reflection upon American Heroism Based on Reviews of Hollywood Movies 188 从《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冲突189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190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91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192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193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的解读194 从凯特肖邦的“觉醒”中映射出的女性自由195 小说《嘉莉妹妹》中女性成长的分析196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197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198 中文标语翻译的语用学视角199 英文商业广告中的常用修辞格--以《商业周刊》为例200 科技英语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探析。
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b44294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8.png)
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
关晶
【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15)005
【摘要】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矛盾.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借助爱德华·霍尔关于高背景文化和低背景文化的研究成果,对大量存在于<喜福会>中的文化隔阂和冲突现象进行解析.事实说明,不同文化间的交往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爱和真诚永远是沟通心灵的桥梁、连接世界的纽带,是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同心声.
【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关晶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 [J], 张旭
2.从电影《喜福会》中女性的婚姻观看中美文化差异 [J], 林欣
3.从饮食习俗看中美文化差异——《喜福会》释读 [J], 王冠含
4.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看中美文化差异 [J], 段文霞
5.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看中美文化差异 [J], 马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对中式菜名英译的试探性研究2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merican Inaugural Address3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4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5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6 作者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表现的双重人格7 斯嘉丽:独特的新女性8 《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性格分析9 关于英汉动物习语区别的研究10 探析《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悲剧美11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12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13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14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15 商务合同中译英准确性的研究16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人物性格17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要人物性格18 绝望而不言败的抗争——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19 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20 从美学角度分析英文电影《阿凡达》的汉语翻译21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22 浅谈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23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24 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道家思想在自然观上的比较25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26 由《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写作特色27 浅析《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的写作风格28 An Analysis of Conflict Images in Invisible Man29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the Concept of Dragon30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31 论图片和卡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32 浅析《掘墓人的女儿》所体现的犹太寻根主题33 论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34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追求和理想的分析35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36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37 英语财经报道中的词汇衔接研究38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解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39 “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40 从电影功夫字幕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41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42 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43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冲突44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45 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研究46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47 《京华烟云》中姚思安的性格分析48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49 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在《远大前程》中的反映50 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51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52 The Influence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53 苔丝人生悲剧的研究54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55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56 关于支架式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讨论57 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58 中西酒文化的差异对比59 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对比研究60 浅谈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61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62 《身着狮皮》中的话语、移民与身份63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64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65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66 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67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68 守望爱情的孤独勇士--论电影《暮光之城》爱德华的永恒魅力69 Shaw and the Discussion Play70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Love in Charles Dickens’s A Tale of Two Cities71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72 论《紫色》中的女权主义73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74 从电影《国王的演讲》看平民情结75 极致现实主义与现代自然主义──分析杰克伦敦小说《野性的呼唤》76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开题报告+论文+)77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78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79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80 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81 论英语词类转换中的动词化现象82 Coincidences and Images in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Tess of the D’U rbervilles83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84 万圣节与时尚设计85 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86 The Charm of Female Independence in Jane Eyre87 Slips of Tongue in English Learning as a Second Language88 An Analysis of Youth Subculture through the Movie--Trainspotting89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90 《通天铁路》中超验主义与清教思想救赎观冲突之探析91 浅谈互动模式下的英语文化教学92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93 《野性的呼唤》中自然主义探析94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95 中英颜色词的比较9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97 对《变形记》中异化现象的分析98 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翻译99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100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的应用101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102 An Analysis of Language Features of Desperate Housewives103 浅谈《基督山伯爵》的主要宗教思想104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105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06 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107 浅谈汉语成语的英译108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109 The Blindness in King Lear110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111 (英语系经贸英语)国外对华“双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112 本哈德•施林克小说《朗读者》“平庸的恶”现象研究113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114 谈丽莉的悲剧--不够懦弱到随波逐流,又不够勇敢到逃离反抗115 从读者接受理论看《达•芬奇密码》的成功116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117 论不可译到可译的历史性变化118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119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120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121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Aesthetic Fairy Tale -The Happy Prince12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123 汉英植物隐喻对比研究124 汉英道歉语回应之比较125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126 On the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27 Analysis on the Withdrawal of Feminism in The Great Gatsby128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129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130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131 On the Main Practice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132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13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解读134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135 公示语翻译失当分析——以电影票等的顾客分析为例( )136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137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138 培养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39 中美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分析140 从心理分析角度分析《屋顶丽人》中汤姆的升华141 The modern American and Death of a salesman142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143 《贵妇的画像》的过渡性特征的分析研究144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145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146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147 从文化视角考察中英语言的称谓语差异148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友谊观对比149 揭开马丁伊登死亡之谜150 生活在夹缝中的畸形人——评《小镇畸人》151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152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153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154 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55 《尤利西斯》的象征艺术156 对目前金融危机的分析157 A Study of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in Idioms158 散文英译的风格再现159 华兹华斯诗歌的精神生态研究—以《丁登寺》为例160 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161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影片名字的英汉翻译162 分析《永别了,武器》中Henry的硬汉形象163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以<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164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165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166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167 试述《亚当夏娃日记》的圣经情结168 《女勇士》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169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170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171 从作品人物塑造看海明威生命意识的转变172 从《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173 “哈利波特”系列与儿童心理学174 Analysis of American Culture in Friends175 中医英译的现实情况研究176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177 《远离尘嚣》人物分析及悲剧写法178 《傲慢与偏见》折射出的奥斯汀的婚姻观179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180 用合作原则分析男性广告语的诉求181 济慈六大颂诗的意象182 网络英语词汇探究183 《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灵魂救赎184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声声慢》英译研究185 The Causes of Maggie’s Death i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186 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187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188 从中西方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189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190 浅析《还乡》中爱格敦荒原的象征意义191 浅探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192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简•奥斯丁的《爱玛》中的会话含义193 战争时期坠入凡间的天使——通过《永别了,武器》分析海明威眼中的理想女性194 关于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195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196 分析嘉丽妹妹性格变化的原因197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198 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199 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200 A Stylistic Analysis of O. Henry’s Shor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