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袁行霈

合集下载

古典诗词鉴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古典诗词鉴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古典诗词鉴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徐淑珍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年第07期中考语文试卷中增加了古典诗词赏析题,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审美意识,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

但是我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仅停留在读读背背上,还不知如何去欣赏优美的诗(词)句、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时往往只有蒙胧的“意会”,缺乏清晰的理解。

我认为,古典诗词鉴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诗词风格。

由于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比如李白的诗飘逸洒脱,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轼和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柳永和李清照的词婉约含蓄。

了解作者的风格,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二,语言风格。

古典诗词有的语言平淡而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有的则词藻绮丽,刻意铺陈。

古典诗词用语上的多姿多彩,体现了诗人各自的真功夫。

诗词的语言风格大致有以下几种:①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②绚丽。

其特点是词藻华丽、情思奇幻。

③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明朗、泼辣,往往斩钉截铁,一语道破。

④自然。

即语言率真朴素,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明白如话,自然亲切。

第三,炼字。

古典诗词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达思想内容。

我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等,就是诗词创作中对炼字所做的理论概括。

理解炼字特色一般要涉及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炼所在等。

考察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字或词。

从这个角度鉴赏诗词,一定要先找出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再根据句意和整篇诗词的主旨去分析那个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字在诗词中的作用以及所产生的意趣和境界。

第四,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袁⾏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袁⾏霈)⼀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活,通过艺术的感染⼒量和美感作⽤影响读者。

离开形象就没有⽂艺;离开对于形象的感受,也就没有⽂艺的鉴赏。

⽂学本⾝的特性要求⽂艺鉴赏必须从作品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的感受为依据。

这是鉴赏活动的⼀条基本规律。

中国古代有些诗歌评论,是重视形象与感受的。

它们不仅为诗歌创作总结了可贵的艺术经验,也对诗歌鉴赏的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也有⼀些诗歌评论,完全不顾诗歌的特点,脱离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形象给⼈的感受,根本违背了⽂艺批评和⽂艺鉴赏的规律。

下边我将举出两种有代表性的评论⽅法,并加以简单的剖析。

中国古典诗歌确实有寄托象征的传统,美⼈⾹草、春兰秋菊各有习惯的寓意。

诗⼈有时不敢或不愿把⾃⼰的政治见解明⽩说出,就⽤隐晦曲折的⼿法透露给读者。

有时为了使诗歌显得含蓄蕴藉,也故意隐去真意,⽤其他事物来⽐兴。

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尤其多⽤这种⼿法。

对这类作品的鉴赏,当然应该透过表⾯的词句揭⽰其中的深义。

但是也必须从诗歌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的感受为依据。

如果离开形象和感受,任意往政治教化的⼤题⽬上拉扯,根本不可能理解其中的真意,更谈不到艺术的鉴赏。

黄庭坚说得好:⼦美诗妙处乃在⽆意于⽂。

⽂艺鉴赏既然是从形象的感受开始的,那么形象的感受是⼀种什么⼼理活动呢?⼀些西⽅⼼理学家认为,感受仅仅是⼀种直觉。

所谓直觉是对个别事物的全神贯注的知觉活动,不产⽣任何联想和推理。

譬如对玫瑰的直觉,就是只看到它的形状、⾊彩,嗅到它的芳⾹。

如果回忆起在这株花下⾃⼰与⼈会晤的情景,就产⽣了联想,已不再是直觉了。

如果想到玫瑰是花的⼀种,就有了推理,也不再是直觉了。

⽽离开直觉,也就离开了纯粹的感受,不能算是审美活动了。

他们认为,联想妨碍审美和鉴赏,因为它使注意⼒涣散,不能集中于欣赏对象本⾝,所以联想⼒最丰富的⼈鉴赏⼒最低下。

古诗词鉴赏要注意些什么?古诗词鉴赏五“注意”

古诗词鉴赏要注意些什么?古诗词鉴赏五“注意”

古诗词鉴赏要注意些什么?古诗词鉴赏五“注意”古诗词鉴赏要注意些什么?古诗词鉴赏五“注意”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古诗词鉴赏,对众多的初中生而言都觉得有点难。

那么,在理解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到底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结合具体的作品来谈一谈几点注意事项。

1 注意作品中的“意象”从形象出发,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

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2 注意作品中的“意境”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

那么,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

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

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

意境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

这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所说的,情与景谐,思与境共。

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

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

(1)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

(2)情景分列。

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

(3)景略情在。

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又全是抒情,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

袁行霈《“诗”要“讲”吗?》阅读理解

袁行霈《“诗”要“讲”吗?》阅读理解

袁行霈《“诗”要“讲”吗?》阅读理解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既然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就无须讲解了。

但为何还要讲呢?原来这“讲”不过是跟读者的一种交流、一种汇报,讲的是自己的体会,也可以说是向读者缴的一份作业罢了,读者不可完全听信的。

董仲舒说:“《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这样看来,百回读不是死读,而是要不断琢磨,不断领悟,既要得诗人之用心,也要有自己的体会。

好诗是多义的,是有启发性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让读者参与艺术的再创造。

在准确理解写作背景和字词典故的基础上,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谭献说过:“诗人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复堂词录序》)这是深得诗之奥妙的。

如果把诗当成数学原理或公式,只能有一种理解,而排斥其他,岂不是把一川活水变成一滩死水了吗!诗歌语言的生机不也就被扼杀了吗!我还有这样的经验,同一首诗,在不同的年龄读来感悟不同,在不同的境遇中读来,感悟也不同。

正如黄庭坚论陶渊明所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

”(《书陶渊明诗后寄王吉老》)请读者千万不要把我的赏析文章当成标准答案,你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去领悟,去补充,去发挥。

将我的解析当成一根线头,牵出你们自己的世界来才好。

当然,前提必须是真正读懂。

(节选自袁行霈《“诗”要“讲”吗?》,有删改)[注]《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意思是《诗经》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周易》没有一成不变的预测,《春秋》没有一成不变的言辞。

1.第一段引用董仲舒的话,有何作用?2.对一首诗的理解,受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3.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去读一首好诗。

【答案】1.①强调读书不可过于拘泥,要不断琢磨、领悟,有自己的体会;①印证了作者有关读书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2.不同的知识层次造成对诗歌内容的不同理解;不同年龄的生活阅历会造成对诗歌的不同感悟;不同的境遇造成对诗歌的不同感悟。

古典诗歌鉴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古典诗歌鉴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古典诗歌鉴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标签:诗歌鉴赏;音韵语法;意境典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学生应初步具有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

《考试说明》也明确规定: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于是各种复习资料关于这方面的题型,答题模式比比皆是,学生对此有所掌握,但接触到一首不熟悉的诗歌。

学生还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这说明学生对诗歌的音韵,语法,典故等基础方面掌握不到位,缺乏对诗歌的整体把握,为此我将鉴赏诗歌还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归纳于后,计有以下几点:第一,诗歌鉴赏,学生应注意古人遣词造语中同义词的组联替换。

古典诗歌有很多特点,首先就是它具有四声,这是构成诗歌文学的最基本的音调声律的重要因子。

懂得这一点,去欣赏诗歌,首先要从格律美的角度去领略鉴赏,离开这一点侈谈诗歌的艺术,很容易流为肤词泛语。

众多诗歌的格律,千变万化,一字不能随意增减,不能错用四声平仄,因为它是歌唱文学,比如“兰音”唱出来却成了“滥饮”……即此可见,格律的规定十分严格,诗人第一就要精于审音辨字,这就决定了他每一句每一字的遣词选字的运筹。

正是这种精严的规定下见出了他的驾驭诗歌音律的真实功夫。

正因此故,“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这些变换的词语才被词人们创组和选用。

学生不懂这一道理,见了“落日”、“夕曛”、“晚照”、“斜阳”、“馀晖”也会觉得奇怪,以为这不过是墨客骚人的习气,天生好玩弄文字。

把“月照房宇””说成是“桂华流瓦”,这其实是“代字”,原本是由字音、乐律的精微配合关系所产生的诗歌艺术中的一大特色。

讲欣赏,应该细心玩味词语间极为精微的分别。

“青霄”、““碧空””意味不同,“征燕”、“飞鸿”神情自异。

“落英缤纷”,并非等同于“断红狼藉”;“霜娥幽独”,绝不相似于“桂魄高寒”,如此类推,整理辨析,对提高学生诗歌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第二,要讲诗歌欣赏,学生还要掌握诗词创作中词类活用的特点。

苏东坡的诗说“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流已摇村”是否那“江柳”竟然动摇了一座村庄,这里写春天来得很快,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一片嫩绿,’“江柳已摇村”的“摇”是使动用法,它很形象地活画出整个村庄在春风荡漾,江柳轻拂中的神态。

鉴赏古诗词应注意什么

鉴赏古诗词应注意什么

鉴赏古诗词应注意什么鉴赏古诗词应注意什么1、应注重诗词的思想性。

我提出这个问题并不说就要求作者思想先行,或者说是口号式歌功颂德般的思想性,而是要求对社会的现实有所指摘或者说是有所反思、思考抑或是作者从诗作中体现出自己的忧患意识(这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最宝贵的意识),比如像白居易的《卖炭翁》;杜甫德“三吏”、“三别”之类的优秀作品。

一首诗词没有自己的思想性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者说是没有灵魂的生命,就如一个孱弱的女人,如何娶得?又假如你对一个女人描写的如何如何地漂亮:杏眼蜂腰、粉面桃腮、双眸如水等等,如此,你写出了女人的美丽,却没有告诉读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想娶之还是要媒之?这就如同没有灵魂的文章像墙上的影子一样。

现代人喜欢把景物描写的无懈可击,不少网站的编辑也在推波助澜,往往这类诗作容易获得推荐,其实这是诱导的误区,也是一种没有了解诗词真谛的表现,写好景物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和衬托思想,反之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复制美女般地复制景物不是诗词的要义,其要义是艺术地——诗中有画,画中有话,就是画家的思想也是在优美的景物中暗含着,这是无可否认的.好的诗词作品是形式和思想的统一,不能偏颇一方。

诗词由于有平仄的限制对表现自己(要说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妨碍,有着不能尽兴的感觉,为此毛主席说过:……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

写古体诗词确时有这样的限制,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因为字数尤其是平仄的限制,思想不能如实的发挥出来,外在的形式要服务于内在的思想,这样就要有所取舍,看起来粗糙了些,其实,把景物描写的再优美,如果没有灵魂(思想内容)的支撑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不仅是景物描写的细腻不细腻这样的简单。

毛**的诗词大气磅礴而在诗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把他的诗归为“豪放派”,而不是“婉约派”,其气势无人能比,诗词中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领袖气质,1925年作的`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以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等等就充满着强烈的思想性,正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性而卓尔不群。

品读诗语 披文入情

品读诗语 披文入情

品读诗语披文入情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袁行霈先生说:“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开始,进而至于意象,再进而达到意境,复进而臻于风格……”赏析语言是诗歌鉴赏最基础的一步,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中国诗歌语言讲究含蓄意蕴、言简意丰,所以,这就需要考生推敲字词,品读诗语,披文入情。

一、推敲“炼字”之传神一首诗词当中,常常有一个或几个耐人寻味的关键词,这些往往就是“诗眼”和“词眼”,它既与语言有关,又与内容有关,有“一字递情,千古传诵”的美赞。

对这些字词的理解,往往会影响到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所以命题者通常喜欢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简称“炼字”题。

常考的“炼字”对象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拟声词等等。

此类字词,各有传神之处。

如动词,多常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能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比如2012年湖北卷:“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形容词的妙处在于能够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如2012年安徽卷:“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其中“软”的妙处为: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又如2012年四川卷:“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形容词当中的颜色词也是考查的重点,常常能表现诗人的心情,增强画面感,渲染气氛。

阅读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内容提要:本文从注意古代汉语词义的灵活性和模糊性、注意古代汉语复合词或词组的意义、注意古代汉语句子和表达特点以及了解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四个方面,举例分析、论述在阅读古典诗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古典诗文词义灵活性、模糊性复合词、词组句式表达传统思想、文化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青年学生学习和了解古代文化就必须能读懂古典诗文,掌握如下几方面知识,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意古代汉语词义的灵活性和模糊性词义的灵活性和模糊性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的,它是使阅读者感到困惑的主要难题。

因为词语的灵活性和模糊性往往难以在词典中得到反映,因此,词典中所列的意义有时和词语在作品中出现的意义不相吻合,这就使学习者感到迷惑。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而且古代文人遣词造句的方法灵活多变,所以,在中国古典诗文中,词语的灵活性和模糊性就更加值得注意。

例如:1、《易经·乾卦》:“水流湿,火就燥。

”2、《论语·季氏》:“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3、《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庄子·秋水》:“谨于去就。

”5、《汉书·萧望之传》:“萧太傅素刚,安肯就吏。

”6、《晋书·阮籍传》:“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

”“就”在词典中的第一义项是“趋向、靠近”。

这个意义放到例1中完全切合,但用于第2、3、4例就觉得句子不顺或不通。

这是因为词语的辞典意义总是高度概括的,是这个词语若干义位的集合;而在不同语句中出现的意义却是具体的,灵活的,是义位的变体。

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在解释理解时要有适当的变通。

如例2的“就列”应解释为“任职”,例3的“就砺”应理解为“放到磨刀石上去磨”,例4的“去就”应解释为“取舍”。

例5、6都有“就吏”,但两处意思不一样,例5的“就吏”是“接受吏人逮捕”,例6的“就吏”是“到任做官。

古诗词鉴赏五“注意”-模板

古诗词鉴赏五“注意”-模板

古诗词鉴赏五“注意”大丰市万盈镇第二初级中学陈小兵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古诗词鉴赏,对众多的初中生而言都觉得有点难。

那么,在理解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到底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结合具体的作品来谈一谈几点注意事项。

一、注意作品中的“意象”。

从形象出发,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

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二、注意作品中的“意境”。

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

那么,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

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

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

意境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

这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所说的,情与景谐,思与境共。

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

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

1、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

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就染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花容与鸟鸣本是赏心悦目的,但让处于战乱中的作者看来,却成了“花溅泪”、“鸟惊心”;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感情一致的东西,人“无计留春住”,花亦然。

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袁行霈古典诗词的分析欣赏,是一种文学批评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表现,而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要靠平时的修养。

这里所说的修养,包括生活阅历,理论水平,文学史知识,阅读古文的能力等等。

本文结合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讲一讲阅读诗词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从字词句入手阅读古典诗词首先要弄懂作品的字句。

遇到典故,要了解它的出处、原意,以及它在这首诗中的意义。

这是进一步分析和欣赏作品的基础。

如果字句都不懂,或者是理解错了,哪些地方用了典故也不知道,就谈不上阅读和欣赏了。

在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的数量很多,往往一个字(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词,就有它独立的意义。

而古典诗词的篇幅又多半是短小的,很讲究用字的经济。

优秀的作品,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作用,都是经过认真选择的。

所以,在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体会,不要满足于了解大意。

只了解一首诗大概的意思,或者只了解诗里每一句大概的意思,都不算弄懂了这首诗,也就无从分析欣赏。

所谓"咬文嚼字"带有一点贬义,但对分析欣赏古典诗词却是很有用的。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开头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个"生"字就很容易忽略过去。

"共潮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用"升起"的"升",而要用"生长"的"生"呢?仔细想一想就会感到诗人用字之妙。

诗人是要告诉我们,那一轮明月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的。

用"升起"的"升"比较平淡,"明月共潮升"不过是很平常的景色,很平常的说法。

用"生长"的"生"就加进了诗人主观的想象。

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孪生的姊妹,一同生长,一同嬉戏。

古典诗歌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古典诗歌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一、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方法1、形象:(1)准确把握诗歌形象,对鉴赏诗歌很重要,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中所抒发的感情,并进而理解诗歌的主题。

(2)和小说、戏剧塑造的形象有别,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多地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精神的形象。

叙事诗虽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也利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来描绘人物形象,塑造典型性格,反映现实生活,但诗歌形式上的特殊要求决定了诗歌形象刻意求“神”的特点。

抒情诗则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古典诗歌中还有丰富的意象和多样的意境,都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也是刻意求“神”的。

(3)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白描勾勒,也可以浓墨重彩;可以烘云托月,也可以淡墨点染;也可以借助想像、联想塑造形象。

2、语言:(1)要注意从语言点出发,仔细推敲文句:①掌握活用,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溅”和“惊”。

②注意互文,如“烟笼寒水月笼沙”。

③添补“节缩”,如“艰难苦恨繁双鬓”。

④还原语序,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要注意从炼字炼意出发,抓“诗眼”和“词眼”,如“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崔道融《溪上遇雨》)中的“衔”、“喷洒”,“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中的“弄”。

(3)要注意不同作家不同语言风格的把握:陶渊明的清淡自然,王维的清新典雅,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迈旷达,陆游的悲壮忧愤,李清照的柔婉隽永,辛弃疾的雄浑悲慨,等等。

3、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或托物言志,或情景交融,或联想想象,或小中见大,或虚实结合,或动静结合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各尽其妙:记叙明确过程,描写突出形象,议论、抒情点明诗旨。

抒情有直抒胸臆,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常表现以物托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等。

(3)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

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阅读理解

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阅读理解

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诗歌多义性的深入研究,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

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作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

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

这就涉及诗歌多义性的问题了。

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艺术,无疑是一条途径。

但是,决不能用语义分析代替对于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

英国的恩普逊在其《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一书中,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里的暧昧语、含糊语,固然有其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诗歌艺术的研究。

所谓多义并不是暧昧和含糊,而是丰富和含蓄。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多义性有相通的地方,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以取得多义的效果,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按照词汇学的解释,由于语言中词的数量有限,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

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些意义都是为社会所公认的。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这种多义性不同。

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意象和意境,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激起种种感情的波澜。

诗人写诗的时候往往运用艺术的手法,部分地强调着或改变着词语的意义,赋予它们诗的情趣,使一个本来具有公认的、确定的意义的词语,带上复杂的意味和诗人主观的色彩。

而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

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

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完全一样。

可见,诗歌的多义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另外,词汇学里讲词的多义性,是把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加以总结,指出它的本义和引申义。

大家小书:好诗不厌百回读

大家小书:好诗不厌百回读

目录分析
第2章日月不息师 表常尊
第1章序言
第3章自序
1
第4章诗经·汉 广
2第5章冉冉孤生 竹3第6章迢迢牵牛 星4
第7章步出夏门 行·观沧海
5
第8章龟虽寿
第9章代出自蓟北门 行
第10章野望
第11章送杜少府之任 蜀川
第12章登幽州台歌
第13章咏柳 第14章春江花月夜
第15章次北固山下 第16章听蜀僧濬弹琴
第34章菩萨蛮
第33章锦瑟
第35章菩萨蛮
第36章待月台 第37章筼筜谷
第38章月夜与客饮酒 杏花下
第39章水调歌头
第40章念奴娇·赤壁 怀古
第41章水龙吟·次韵 章质夫杨花词
第42章禾熟 第43章夜坐
第44章兰陵王·柳
第45章六丑·蔷薇谢 后作
第46章瑞龙吟·春词 第47章玉楼春
1
第48章鹧鸪天
谢谢观看
为什么啊?听女声还是听男声读,总是简简单单的念字啊!且有念错别字的。
袁先生学力之强、学问之高、学识之深,对诗词的解读不泥于一般说法,一洗呆板牵强之陈论,常有新意, 且真情实感,又援征引据翔实得当,既细且深,眼光高远,绝无附会拗就之意,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古体诗太难读,喜欢古体诗的朋友可以选择袁行霈先生的赏析文章作为伴读材料。
大家小书:好诗不厌百回读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赏析
菩萨
先生
词 第章
洞庭
金陵
小书
小书
袁行霈 歌
鹧鸪天

古诗鉴赏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古诗鉴赏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古诗鉴赏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杨华涛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我认为在鉴赏时,若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意意境、情感、人物关系。

专用术语:a 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融景生情以景衬情乐景哀景情景关系缘情写景情景交融乐情哀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王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柳永)“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的《雨霖铃》,“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b 托物言志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青松》陈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王冕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郑板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于谦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郑思肖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二、注意言此意彼(1)注意特殊意象如:松、菊、梅、竹、菊花象征高洁品格;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梅花在严寒中开放,铁骨丹心,坚贞纯洁。

其他像:梧桐是凄凉、悲伤、思念的象征;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它的形象则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桃花代美人;鸟象征着自由等。

(2)注意典故化用前人诗句,这需要一定量的科外阅读和历史知识的积淀a、点化前人语句。

《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被杜甫点化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咏怀五百字》杜甫《羌村三首》中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句,被晏几道点化为“今宵剩把银钅工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诗词注解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诗词注解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诗词注解
1文学与文学史
(1)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至晚在商朝时期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相继不断地产生过类型、样式繁多的文学作品。

(2)文学史的研究,应当以唯物史观为指南,科学地而不是随意地建构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学史,即要认识一个国家民族历史上相继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历史面貌及其发展规律,既要求突出文学主体,又要历史地看待作品的文学属性,还要注意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才能显示文学历史的面貌。

最为基本的是要把文学史的研究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基础上和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中,确认入史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整体地显现其意义,将文学史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3)中国文学史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

目前已知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最早有两部:一是黄人的《中国文学史》,一是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

此后国人相继编写出版的中国文学通史,至20世纪末,大约在200部左右。

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已出的著作在文学史的宗旨、对象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会存在着种种差异。

2文学史的内容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1)作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的社会背景、作品的影响是文学史研究必须考察的对象。

(2)文学作为审美文化形态,其形式、作法、语言方面的传承、创新,构成文学发展演进的表征和文学史的历史内容。

(3)文学影响、接受,也应当是文学史研究的课题。

古典诗词与情趣的陶冶

古典诗词与情趣的陶冶

作者: 袁行霈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大学教学
页码: 10-12页
主题词: 古典诗词;陶渊明;中国古典文学;日常生活;李白;肝胆皆冰雪;独立不迁;洞庭湖;文化素质教育;功利主义
摘要: 古典诗词与情趣的陶冶古典文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我出生在一个文化气氛比较浓厚的家庭,小时候父亲教我读讨一些诗词,偶尔也跟着大人一起作诗唱和.不过并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

系统地学习诗词是进入北大中文系以后的事了。

1957年我毕业留校讲授中国文学史,主要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文章来源:《北京电大学刊语文版》1984年第6期文章作者:袁行霈古典诗词的分析欣赏,是一种文学批评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表现 ,而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要靠平时的修养。

这里所说的修养,包括生活阅历,理论水平,文学史知识,阅读古文的能力等等。

本文结合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讲一讲阅读诗词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从字词句入手阅读古典诗词首先要弄懂作品的字句。

遇到典故,要了解它的出处、原意,以及它在这首诗中的意义。

这是进一步分析和欣赏作品的基础。

如果字句都不懂,或者是理解错了,哪些地方用了典故也不知道,就谈不上阅读和欣赏了。

在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的数量很多,往往一个字(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词,就有它独立的意义。

而古典诗词的篇幅又多半是短小的,很讲究用字的经济。

优秀的作品,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作用,都是经过认真选择的。

所以,在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体会,不要满足于了解大意。

只了解一首诗大概的意思,或者只了解诗里每一句大概的意思,都不算弄懂了这首诗,也就无从分析欣赏。

所谓“咬文嚼字”带有一点贬义,但对分析欣赏古典诗词却是很有用的。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开头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个“生”字就很容易忽略过去。

“共潮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用“升起”的“升”,而要用“生长”的“生”呢?仔细想一想就会感到诗人用字之妙。

诗人是要告诉我们,那一轮明月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的。

用“升起”的“升”比较平淡,“明月共潮升”不过是很平常的景色,很平常的说法。

用“生长”的“生”就加进了诗人主观的想象。

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孪生的姊妹,一同生长,一同嬉戏。

这个“生”字使整个诗句变活了。

诗词里的虚词在表达感情和语气上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要忽略过去。

例如杜甫的《又呈吴郎》中间两联:“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其中,“不为……宁”“只缘……转须”“虽……却”都是虚词,这些虚词用得很好,使语气委婉、含蓄,便于吴郎接受。

“不为困穷宁有此?”是问句,其中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西邻的妇人到你那儿打枣确实是不对的,发生这样的事,当然是不好的。

进而又为妇人辩护:“她不是因为困穷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来呢?”顺便说一下,“困穷”这个词在古代是窘蹙、艰难的意思。

《周易》“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和今天所说的“穷”意思不同。

“困穷”这个词的意思,重点在表示走投无路。

今天所说的“穷”的意思,古代用“贫”。

杜甫在这首诗的第七句说:“已诉征求贫到骨”,可见杜甫用“穷”和“贫”是有区别的。

“贫到骨”就毫无办法了,走投无路了,就“穷”了。

《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

”由此可见“困穷”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为困穷宁有此?”杜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个妇人实在是毫无办法了,走投无路了,不得已才来打枣的。

我们可以设想,打人家几个枣是不能救贫的,那妇人也不是因为一般的贫就去人家院子里打枣。

她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一点办法也没有的地步,已经“贫到骨”了,也许快要饿死了,所以才来打几个枣子充饥。

杜甫用“困穷”这个词恐怕是费了一番斟酌的,我们也不可轻易放过。

再看“只缘恐惧转须亲”这一句,只因她心怀恐惧,反而要对她格外亲切,使她可以放心地来打枣。

“转”是转而、反而的意思。

一般情况下,有人偷偷来打枣,顶多不阻止就是了。

这个妇人自己知道打人家的枣不对,心里怀着恐惧,倒是应该亲切地对待她才是。

这个“转”字,表现了杜甫对劳苦人民的体贴。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上句的“虽”字和下句的“却”字搭配起来,一句批评西邻的妇人,一句批评吴郎:妇人的顾虑虽然是多余的,可是你的举动也欠考虑。

重点还是在后一句对吴郎的批评上。

因为有上一句作陪衬,所以一点也不显得生硬。

杜甫这首诗对虚词的运用,很值得我们注意研究。

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句诗字词都懂了,但整个句子还是不懂,不知道这些词之间的关系,不知道它们合起来说明什么意思。

这就涉及到诗词的特殊句法的问题了。

例如杨炯的《从军行》:“牙璋辞凤阕,铁骑绕龙城。

”上句的主语显然不是“牙璋”,“牙璋”是古代发兵用的兵符,“牙璋”自己不能“辞凤阕”,是出征的主将接受了“牙璋”,率领军队离开凤阕(朝廷)。

为了和下句“铁骑绕龙城”对仗,上句真正的主语省略了,变成“牙璋辞凤阕”。

又如王维的《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这十个字没有什么难懂的,但句子的组织有点特别。

诗人的意思是,一走马就是十里,一扬鞭就是五里,报警的马飞快地奔驰而来。

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

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

象现在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但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

在研究字词句的时候,有两点必须注意:(一)不要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对字词的解释要有依据,不能让诗人迁就自己。

有的同学读左思的《咏史》诗,认为“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这两句中的“振衣”不是抖衣去尘的意思,而是“山风掀起衣襟”,以为这样才能显出诗人的“雄气”。

这种解释就缺乏训诂上的根据。

“振衣”这个词只能当“抖衣去尘”讲,不能当风吹衣襟讲。

《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沐”是洗发,“浴”是洗身。

刚洗了发的人必定弹一弹帽子再戴上,刚洗了身的人必定抖一抖衣服再穿上,怕帽子上和衣服上的尘土弄脏了干净的头发和身体。

“振衣”这个词的意思是很清楚的,跟风吹毫无关系。

西晋诗人陆机的《赴洛道中作》里有这样两句:“抚几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这个“振衣”也只能是抖衣的意思。

可见把左思的“振衣千仞冈”讲成“登上高高的山冈,呼呼的山风把他的衣襟高高地掀了起来”,是没有根据的。

“振衣”就是抖衣,在这里有去掉尘俗,追求高洁的意思。

(二)对诗词中的词语,不但要理解它们的意义,还要能分辨它们的色彩,体会它们的感情韵味。

一个词语的感情和韵味,是由于这个词语在诗词中多次运用而附着上去的。

凡是熟悉古典诗词的读者,一见到这类词语,就会想起一连串有关的诗句。

这些诗句连同它们各自的感情和韵味一起浮现出来,使词语的意义变得丰富起来。

而这种感情和韵味,往往难以用训诂的方法予以解释,也是一般辞典中难以包括的。

例如“白日”,除了指太阳以外,还带着一种特殊的情韵。

曹植说“惊风飘白日”(《箜篌引》),左思说“皓天舒白日”(《咏史》)。

“白日”这个词有一种光芒万丈的气象,用“白”来形容太阳的光亮,给人以灿烂辉煌的联想。

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开头的“白日”二字和诗里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正相吻合。

我们只有理解和体会了“白日”这个词的这种感情和韵味,才能更好地欣赏王之涣的这首诗。

二、段落和层次字、词、典故和句子都弄懂以后,还要进一步分析全诗的结构。

一首诗词,整个地囫囵地读不容易消化。

我们可以进行分解,分解成几块,一块一块地研究,然后再综合归纳。

怎么分解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段落、分层次,长诗分段落,短诗分层次。

长诗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找出每一段的大意,然后再找出各段的联系,各段之间是怎样过渡的,哪是主,哪是辅,诗人的思路是怎样的,诗的脉络是怎样贯穿的,等等。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诗的主题思想就容易抓住了。

怎样分段呢?主要是根据诗的内容的变化。

有的诗不是一韵到底,中间换了韵,换韵的地方可能就是划分段落的地方。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三十六句,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

当然,分成九段太琐细了,还可以归并一下。

我把曹操的《短歌行》分成四段,就是两韵并为一段。

但不管怎么说,参考用韵分段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有的诗不换韵,那么就完全要根据内容来分段了。

下面我就举几首长诗,示范性地分一下段落。

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共一百句,我们可以分成三大段:第一段从开头到“沈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这段的大意是自叙怀抱。

第二段从“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到“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段的大意是写途径骊山的感触。

第三段从“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到末尾,这段的大意是叙述回家以后的情况。

又如:杜甫的《北征》,可以分为五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这段的大意是抒写离开朝廷时伤时忧国的心情。

第二段从“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到“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这段的大意是叙写沿途所见所感。

第三段从“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到“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这段的大意是叙写回家以后的情形。

第四段从“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到“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这段的大意是发表平乱治纲的政见。

第五段从“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到末尾,这段的大意是说唐朝中兴有希望。

短诗,四句、八句,或再长一点,不用分段,但是可以分层次。

律诗、绝句,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

短诗的各个层次之间,衔接的痕迹不明显,常常是跳跃的。

所以短诗分层次并不难,但是要说明各个层次是怎样衔接过渡的,就要动动脑筋了。

例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就是一首跳跃性很强的诗。

头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感叹时光的流逝,抒写心中的烦忧。

三四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又换了一个角度,从时光的流逝跳到眼前这饯别上来:面对一派秋色,正好可以在这谢朓楼上痛饮一番。

这两句是不是和上两句没有关系呢?当然不是。

上两句所说的心中的烦忧不正是可以借酒来消除吗?五六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两句是由上一句的“谢朓楼”的楼名引发出来的。

由谢朓楼联想到谢朓的诗,又进一步联想到汉代的文章和建安风骨,说自从西汉文章和建安诗歌呈现异彩以来,谢朓又以清秀独树一格。

由一个楼名引出一段文学史来,联想得也够远了。

但李白的用意并不在讲谢朓,而是抒发自己的感情。

他用了“中间”这两个字,可见还是要接着往下讲的。

这就是接下来的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怀着逸兴要上青天揽明月的是哪些人呢?包括汉代的文学家们,包括谢朓,也包括诗人自己。

李白是说自己和他们一样,怀着逸兴,想飞上青天去拥抱明月。

以这样的志气和才情,在社会上竟没有出路,李白怎么能不愁呢?所以诗又回到“愁”字上来。

最后四句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从忧愁说起,最后又回到忧愁上来。

诗的内容跳跃得很厉害,跌宕起伏,几经转折,但感情发展的脉络仍然是可以找到的。

遇到这类诗,就需要分析它的结构,分出层次来,然后再找到各个层次之间的脉络。

一旦找到脉络,全诗就豁然贯通了。

再讲讲词。

词一般分上下两片,两片的意思常常是有转折有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