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

记录评定结果:如角度、范围等
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拉伸、保持评定部位稳定等
评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避免疼痛和不适
确保测量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避免受伤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差和偏差
标准化:建立统一的评定标准和规范,提高评定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汇报人:XX
感谢观看
远程医疗: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实现远程关节活动度评估和康复指导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医学、康复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合作,推动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发展和创新
展望和研究方向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个性化: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评定,提高评定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远程化:通过远程医疗技术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方便患者和医生进行交流和诊断
评估方法: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测试等
应用价值:为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指导运动训练和康复计划制定
应用领域:康复医学、运动医学、骨科等
03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方法和标准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常用方法
量角器测量法: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角度
直尺测量法:使用直尺测量关节活动长度
关节活动度计测量法:使用关节活动度计测量关节活动角度和长度
关节活动度评定困难:患者疼痛、恐惧、紧张等心理因素影响
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不一致:测量者主观判断差异,测量环境影响
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无法解释:患者病情复杂,测量结果与实际不符
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无法应用:测量结果与治疗方案不匹配,无法指导治疗
关节活动度评定

•
后,腕关节中立位。
• 中心: 拇指掌指关节桡侧。
• 固定臂: 第一掌骨纵轴。
• 移动臂: 拇指近节指骨纵轴。
• 运动: 拇指近节指骨向靠近手掌方向运动。
• 正常值: 0-50°。
拇指掌侧外展、掌侧内收
• 体位: 腕关节呈中立位,手指伸展位。
• 中心: 第一掌骨的腕掌关节。
• 固定臂: 食指(桡骨的延长线)。
动;伸展是向后方运动。 • 参考值: 屈曲0º-180º,伸展0º-
60º。
2. 外展、内收
• 体位: 坐位、立位、仰卧位。外展 ROM时肩关节无屈曲、伸展,前臂旋 后,掌心向前。内收ROM时肩关节屈 曲20º-45º,前臂旋前,掌心向后, 内收肩关节至最大范围。
• 中心: 肩峰。 • 固定臂: 与躯干纵轴平行。(内收) • 移动臂: 与肱骨纵轴平行。 • 运动: 外展是在额状面上向外方运
关节活动度评定
000
一、概念
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 (ROM), 是指关节活动时经过 的角度。具体而言是指关节的移 动骨在靠近或远离固定骨的运动 过程中, 移动骨所达到的新位置 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夹角。
•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指运用 一定的工具测量特定体位下关 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从而对关节 的功能做出判断。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 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 移动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腕关节掌屈、背屈
前臂旋前、旋后
肘关节的屈伸
肩关节外展
髋、膝关节屈伸
髋关节内收外展
踝关节背屈、跖屈
• 仰卧位, 髋膝关节屈曲 • 一手踝, 一手脚掌
关节活动度全篇

一、定义
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一个关节的运动 弧度。关节活动度是衡量一个关节运动量的尺度。
具体而言,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的移动骨在靠近或远 离固定骨的运动过程中,移动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起始位 置之间的夹角。
关节活动的范围分为:
全 范 围:肌肉收缩从完全伸展位到最大短缩位。 外侧范围:肌肉收缩从完全伸展位到全范围的中
关节是骨骼系统中相邻两骨之间的功能性连接,主要由 关节面及其软骨、关节囊、关节腔以及周围的韧带等结构组 成。正常情况下,人体各关节保持特有的形态和功能,具有 一定的活动范围和稳定性,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 容之一,神经、肌肉、骨骼等伤病应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
腕关节背伸15°-20°/肘关节屈曲130°/肩关节屈曲30°45°
腕关节背伸0°-20°/掌屈0°-40°/前臂旋前30°-50°/肘 关节屈曲110°/肩关节屈曲70°/肩关节外展110°/外旋 120°
髋关节屈曲115°/外展30°/外旋25°/膝关节屈曲120°
髋关节屈曲90°/外展20°/外旋15°/膝关节屈曲90°
1.确定关节功能状况 2.明确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3.指导康复治疗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当关节水肿,疼痛.肌肉痉挛,短缩.关节囊厦周 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肤瘢痕等发生时.影响了关节 的运动功能.均需要进行ROM测量。
ROM测量是关节的炎症、痛风、脱位、骨折、截肢、 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继发性损害患者的必查项 目,
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
· 为了提高测量的可靠性,首次和再次测量的时间.地 点、测量者以及所用测量工具应保持一致。
【2024版】关节活动度康复评定

2、内外翻
体位:坐位、屈膝 轴心:两轴交点 固定臂:与小腿纵 轴垂直的足底 移动臂:移动的足 面 正常值:外翻 0~20°
内翻 0~30°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果记录
采用由美国骨科学会运动委员会推荐 的中立位法(解剖0位),记录开始位 置至终止位之间的范围。 当关节出现非正常过伸展情况时,可 采用“-”即负号表示。
关节活动度康复评定
要求
注 结 结 (主 测 定
意 果 果 掌要 量 义
事 分 记 握关 工 (
项 析 录 )节 具 熟
(((
测(悉
了熟掌
量了)
解悉握
方解
)))
法)
一、定义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 是指关节运动时通过的弧度,常以度数 表示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五)髋关节
1、屈伸 2、展收 3、内外旋
1、屈伸
体位:仰卧位(屈) 俯卧位(伸) 轴心:股骨大转子 固定臂:身体纵轴 移动臂:股骨纵轴 正常值:屈0~90°
0~125° 伸
0~15°
2、展收
体位:仰卧位 轴心:髂前上棘 固定臂:左右髂前 上棘连线的垂线 移动臂: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心 正常值:各0~45°
3、内外旋
体位:坐位 轴心:髌骨下端 固定臂:与地面垂 直 移动臂:胫骨纵轴 正常值:各0~45°
(六)膝关节
屈伸
体位:俯卧位 轴心:腓骨小头 固定臂:股骨纵轴 移动臂:胫骨纵轴 正常值:屈 0~150°
伸0°
(七)踝关节
1、屈伸 2、内外翻
1、屈伸
体位:仰卧位 轴心:腓骨纵轴线 与足外缘交叉处 固定臂:腓骨纵轴 移动臂:第五趾骨 纵轴 正常值:屈0~20°
老年康复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
关节 肩
肘 前臂
运动
屈曲 伸展 外展 内收(肩屈20°45°位) 水平外展 水平内收
内旋
外旋
受检体位
坐、立、仰卧、侧卧位 坐、立、仰卧、侧卧位
坐、立位
轴心
肩峰 肩峰 肩肱关节前方或后方
固定臂
腋中线 同上 通过肩峰与地面垂直的线
同上
同上
同上
坐位,肩屈曲90°,内旋 坐位,肩外展90°,内旋 坐位、肩外展90°、肘屈曲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
被动活动评定步骤
1 解释说明。
2 选择正确的体位。
3
量角器的轴心对准关节轴,固定臂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轴平行,活 动臂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轴线平行。
4
记录关节起始位置的角度后,移走量角器,不要尝试在关节运动过 程中固定量器。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
被动活动评定步骤
可能的ROM范围之内,治疗师应小心、轻柔地移动关节,以确定 5 完全的被动ROM,测量时千万不可用暴力,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
90°、前臂旋前 同上
肩峰顶部 同上
尺骨鹰嘴 同上
与肱骨长轴平行并与躯干垂直 同上
通过肘关节、与冠状面垂直的线 同上
移动臂
肱骨长轴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尺骨 同上
内外旋其他测量法
坐位,上臂置于躯干侧方, 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
尺骨鹰嘴下方
与躯干垂直
与尺骨纵轴 一致, 指向尺骨茎突
屈曲 伸展 旋前
疼痛或不适感。
6
重新摆放量角器并记录终末位的角度,移走量角器让患者的肢体 处于休息位。
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则在第五步让患者自己完成动活动范围,关节活动范围 可因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与健侧对应关节相比,测量结果不及或超过正常 值范围应考虑为异常。
关节活动度评定

(二)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 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活动度大。 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活动度大。 肘关节囊壁薄而松弛, 肘关节囊壁薄而松弛,故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 大。
(三)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 关节韧带少而弱,关节活动度大, 关节韧带少而弱,关节活动度大,反之 则小。 则小。 髋关节周围有髂股韧带、耻股韧带、 髋关节周围有髂股韧带、耻股韧带、轮 匝带,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匝带,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所有这 些大大限制了髋关节的运动。 些大大限制了髋关节的运动。
二、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一)关节面的面积差 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面积差越大, 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面积差越大,活动度 也越大。 也越大。 肩关节与髋关节,尽管两者均为三轴关节, 肩关节与髋关节,尽管两者均为三轴关节,但 因肩关节头大盂小,面积差大, 因肩关节头大盂小,面积差大,髋关节的髋臼 大而深,面积差小, 大而深,面积差小,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较髋 关节大。 关节大。
量角器测量ROM的原则 的原则 量角器测量
1、关节的起始位是0度,随着从起始位方向活 、关节的起始位是 度 随着从起始位方向活 起始位 动的增加,关节活动度数值相应增加。 动的增加,关节活动度数值相应增加。 通常: 通常:起始位即解剖位 特殊:前臂肘关节屈曲位时, 特殊:前臂肘关节屈曲位时,以手掌呈矢状面 状态为0度 肩关节水平屈伸以肩关节外展 状态为 度;肩关节水平屈伸以肩关节外展90 度位为0度 度位为 度
(三)图表描, 图表显示,然后与正常的进行比较,一 目了然。 目了然。此法便于发现关节活动度有无 障碍。 障碍。
(四)X线与摄象机 线与摄象机
此法代价昂贵, 此法代价昂贵,
花时间长,但精确度高, 花时间长,但精确度高,仅适用于科研 等特殊情况。 等特殊情况。
第10章 关节活动度评定

(六)关节运动的类型
• 根据关节运动的动力来源,可分为: ①主动运动:关节运动完全由肌肉收缩完成, 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称为主动运动;②)被动 运动:关节运动中肌肉没有任何收缩,完全 由外力来完成的称为被动运动;③主动助力 运动:关节运动中肌肉虽然有收缩但不能作 全范围的运动,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才能完 成。外力可以是徒手的或机械的,也可以是 他人的或自身的健侧肢体。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第一节 概述
• 关节是指两块或两块以上骨之间的连接部 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 是指一个关节从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运 动范围(即运动弧)。关节活动度评定是 针对一些引起关节活动受限的身体功能障 碍性疾病的首要评定过程,如关节炎、骨 折、烧伤以及手外伤等。
二、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二)上肢关节 1.肩关节活动度 (1)肩关节屈(0°~170°,见图10-12) •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肱骨处于中立位)。 • 量角器摆放:轴心位于肱骨侧面的肩峰,固定臂 与躯干平行,移动臂与肱骨平行。值得注意的是 在患者屈肩的同时,轴心逐渐移向肩的后部,因 此当测量终末位的角度时,轴心应置于三角肌群 所形成皱褶末端。
(五)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 通常稳定性大的关节灵活性较差;灵活性大的关节则稳定 性较差。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两关节的面积差 面积差大者,关节灵活性大;面积差小者, 关节灵活性小。 2.关节囊 关节囊厚而紧张,关节灵活性小,稳定性大;关节 囊薄而松弛,关节灵活性大,稳定性小。 3.关节韧带 韧带多或强,关节稳定性大,灵活性小;韧带少 或弱,关节稳定性小,灵活性大。 4.肌肉 关节周围的肌肉多而强,关节的稳定性大;关节周围 的肌肉少而弱或肌肉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关节的灵活性 就大。
关节活动度评定

前臂旋前、旋后
• 体位:坐位。上臂紧靠躯干,肘关节屈曲 90°, 前臂中立位。
• 中心:尺骨茎突外侧。 •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 移动臂: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 • 运动:旋前,拇指向内侧,手掌向下转动。
旋后,拇指向外侧,手掌向上转动。 防止肩关节的代偿运动,将上肢固 定在体侧。防止腕关节的代偿,可以手 握铅笔。 • 正常值:旋前0-80°,旋后0-80°。
向运功。 • 外旋,使被测足向靠近另一侧下肢的方向
运动。 • 正常值:内旋0-45°,外旋0-45°。
膝节屈曲、伸展
• 体位:俯卧位,髋、膝关节伸展。 • 中心:股骨外侧髁。 • 固定臂:股骨纵轴。 • 移动臂:腓骨头与外踝连线。 • 运动:屈曲,小腿做向靠近臀部方向的
运动。 伸展,从基本肢位向屈曲相反的方向
• 中心:拇指指骨间关节桡侧。 • 固定臂:拇指近节指骨纵轴。 • 移动臂:拇指远节指骨纵轴。 • 运动:屈曲,拇指远节指骨向靠近手掌
方向运动。 • 正常值;屈曲0-80°。
附:拇指的外展、内收
• 体位:腕关节呈中立位,手指伸展。 • 中心:腕掌关节。 • 固定臂:食指(桡骨的延长线)。 • 移动臂:拇指。 • 运动:外展,在手掌面上.拇指向离开
下降是肩胛骨向下方运动。 正常值:上举0-20º,下降0-10º。
肘关节屈曲、伸展
•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上臂紧靠躯干,肘 关节伸展,前臂旋后。
• 中心:肱骨外上髁。 • 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 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 • 运动:屈曲,前臂从前方做向肱骨接近的
运动。 伸展,从屈曲位返回的运动。 正常值:屈曲0-150°,伸展0°。
向运动。 内旋是向下肢方向运动。
正常值:外旋0-90º,内旋0-70º。
第二章关节活动度评定

第二章关节活动度评定第一节概述关节活动度ROM固定骨移动骨概述关节活动度评定概述▪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AROMPROM ▪略大于概述生理因素概述病理因素关节本身的疾病概述概述概述概述关节脱位、骨折未愈合不进行ROM测量。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解剖位或中立位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中心轴心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必须测量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必须准确记录运动开始时以及运动结束时的角度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应健侧、患侧双侧对比或与参考值对比第二节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肩关节屈曲和伸展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内旋和外旋肩关节主要活动范围肘关节屈曲和伸展前臂旋前和旋后肘关节屈曲、伸展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测定腕关节掌屈和背伸腕关节桡偏和尺偏返回目录腕关节活动度测定拇指掌指关节活动度测定手指掌指关节手指近端指骨间关节活动度测定髋关节屈伸髋关节的活动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返回目录踝关节活动度测量三、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脊柱活动度的评定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颈部前屈坐或立位,在侧方测量肩峰平行前额面中心线头顶与耳孔连线0~60°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50°左旋右旋坐或仰卧,于头顶测量头顶后方头顶中心矢状面鼻梁与枕骨结节的连线各0~70°左侧屈右侧屈坐或立位,于后方测量第7颈椎棘突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头顶中心与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各0~50°胸腰前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0~45°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30°左旋右旋坐位,臀部固定头顶部中点双侧髂棘上缘连线的平行线双侧肩峰连线的平行线0~40°左侧屈右侧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两侧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各0~50°颈屈曲的ROM测量颈伸展的ROM测量颈侧屈的ROM测量颈旋转的ROM测量躯干屈曲的ROM测量躯干伸展的ROM测量躯干侧屈的ROM测量躯干旋转的ROM测量返回目录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伸0°
腕
屈、伸
解剖位
桡骨茎突
前臂纵轴
第二掌骨头
两尺成一直线
屈90°
伸90°
尺、桡屈
解剖位
腕关节中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上
第三掌骨头
同上
桡屈25°
尺屈65°
髋
屈
仰卧,对侧髋过伸
股骨大粗隆
水平线
股骨外髁
两尺成一直线
屈125°
伸
仰卧,对侧髋屈曲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伸15°
内收、外展
仰卧,避免大腿旋转
髂前上棘
对侧髂前上棘
关节活动度评定
关节
运动
测量姿位
量角器放置标志
0点
正常值
检测值
中心
近端
远端
肩
屈、伸
解剖位,背贴立柱站立
肩峰
腋中(铅垂线)
肱骨外上髁
两尺相重
屈180°
伸50°
外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外展180°
内、外旋
仰卧,肩外展肘屈90°
鹰嘴
铅垂线
尺骨茎突
同上
内旋90°
外旋90°
肘
屈、伸
解剖位
肱骨外上髁
骨峰
尺骨茎突
两尺成一直线
外翻25°
髌骨中心
两尺成直角
内收45°
外展45°
内外旋
仰卧、两小腿桌缘外下垂
髌骨下端
铅垂线
胫骨前缘
两尺相重
内旋45°
外旋45°
膝
屈、伸
仰卧
股骨外踝
股骨大粗隆
外踝
两尺成一直线
屈150°
伸0°
踝
屈、伸
仰卧
内踝
股骨内踝
第一跖骨头
两尺成直角
屈150°
伸0°
内、外翻
俯卧
踝后方两踝中点
小腿后纵轴
足跟中点
两尺成一直线
内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