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方法判断分子的极性重难点专题突破

合集下载

例析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例析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分子极性巧判断有关“分子的极性”的判断,大多数同学们感觉到内容较为抽象,比较难理解,在判断时也常常出现错误。

对于共价型分子如何判断分子的极性,作者提出一些方法,供参考。

1、单原子分子:单原子分子一般指由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都为非极性分子,如He、Ne、Ar等。

2、双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可以从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方面去考虑。

(1)单质:由于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故形成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2)化合物:对于化合物的极性,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分析。

①从分子中的化学键的种类去判断如果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部为非极性键,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若分子是以以极性键结合而形成的分子,那么既可能是极性分子,又可能是非极性分子,这时就必须看分子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均匀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如AB2型的直线形分子CO2,AB3型的平面正三角锥形分子BF3,AB4型的正四面体结构分子CH4等;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对称的多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如V型的H2O,三角锥型的NH3,不规则四面体分子CH3Cl等。

②从分子中中心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去判断凡是多原子的共价分子中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部成键,且连接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在中学阶段该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否则为非极性分子。

③从分子中中心元素的化合价去判断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如BF3、CO2等为非极性分子,NH3、H2O、SO2等为极性分子。

④从分子在某溶剂中的溶解性去判断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溶剂中(如HCl易溶于水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中(如碘易溶于苯中,白磷易溶于CS2中)。

【典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一组是()A、CH4和Br2B、NH3和H2OC、H2S和CCl4D、CO2和HCl【解析】Br—Br为非极性键;CH4、CCl4、CO2虽然由极性键形成,但它们为对称结构,C的化合价的数值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为非极性分子;NH3、H2O由极性键形成,H2O 空间构型为“V”型,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结构不对称,N、O的化合价的数值与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故为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选B。

关于分子有无极性问题的探讨

关于分子有无极性问题的探讨

关于分子有无极性问题的探讨作者:王克超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4年第2期江苏泗洪县洪翔中学(223900)王克超一直以来,关于分子有无极性的问题都是我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很多高中生在对分子有无极性进行判断的时候无法准确把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很多高中生面对该问题的时候往往采用非常笨拙的方法:对某些分子有无极性进行死记硬背。

这样就造成面对某些复杂问题的时候不能举一反三,更不能融会贯通。

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判断分子有无极性的三种方法,并分别指出这三种方法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判断分子有无极性时方法的选择。

一、“力的合成”分析法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部分的《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对分子有无极性进行了这样的论述:当分子中的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的总和为零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反之,我们则可以判断其为极性分子。

根据这句话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共价键的极性向量总和,即其合力是不是为零对分子有无极性进行判断。

这种判断方法比较易于操作和执行。

但是,在具体判断的时候会涉及分子的空间构型,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诸如高中生日常接触的分子,对于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学生很容易记住,对于这些分子是否有极性也很容易判断,比如CS2、H2S、C2H4等。

而对于平时很少接触的分子,学生对它们的空间构型就不够了解了,因此也很难判断这些分子是否有极性,比如SO3、H2O2等。

尤其当学生面对一些空间构型较为复杂的分子的时候,他们则更难判断和计算。

所以说,我们运用分子的极性键的向量和来判断该分子是否有极性,既有其优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不过这种判断方法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重心”分析法除了上述论述之外,在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当中亦有相关的论述:假如分子的负电荷重心与分子的正电荷重心可以重合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假如分子的负电荷重心与分子的正电荷重心不能重合的话,我们则可以判断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判断法

分子极性判断法

分子极性判断法
1.依据共价键极性判断。

双原子分子,如果是相同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如氯分子,因两原子间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分子的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若是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如氯化氢分子中,两原子间的化学键为极性键,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中有正、负两极存在,所以分子为极性分子。

由此可知,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是一致的。

化学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反之化学键无极性,分子也无极性。

对于多原子分子,依据分子中共价键极性的向量和判断。

极性向量和为零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极性向量和不为零就是极性分子。

2.依据中心原子化合价判断。

如一中心的ABn型分子。

中心原子化合价绝对值等于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分子
是非极性分子如CCl4,不相等的是极性分子如NH3。

3.依据孤电子对判断。

对于一中心分子ABn型分子,依据分子中有无孤电子对判断。

如二氧化碳分子中无孤电子对,是非极性分子,水分子中有孤电子对是极性分子。

4.依据分子手性判断。

若为手性分子就是极性分子。

如HCFClBr就是极性分子。

5.依据分子对称性判断。

利用对称性很容易判断分子是否有极性。

当一个分子的对称元素(对称面、对称轴等)相交于一点时,则这个分子没有极性。

例如,甲烷分子的对称轴相交于中心碳原子,分子没有极性同样,二氧化碳分子的各对称轴相交于一点,分子也无极性。

而水、氨、一氧化碳等分子的各对称元素(对称轴、对称面等)相交于一条线,这些分子有极性,就是极性分子。

【推荐下载】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

【推荐下载】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

[键入文字]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
【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供大家参考!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
 分子的极性及其判断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对于这一难点的理解,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分类
 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
 1. 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对称。

如等。

 2. 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不对称。

如等。

 二. 掌握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
 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实例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
 X2H2、O2、N2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
 XYHCl、NO极性键极性分子直线形
 XY2(X2Y)CO2、CS2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
 H2O极性键极性分子V形
 XY3BF3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平面三角形
 NH3极性键极性分子三角锥形
 XY4CH4极性键非极性分子正四面体形
 三. 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
 1. 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等。

1。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分子的极性及其判断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对于这一难点的理解,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1. 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对称。

如等。

2. 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不对称。

如等。

二. 掌握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如下表所示:类型实例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X2H2、O2、N2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XYHCl、NO极性键极性分子直线形XY2(X2Y)CO2、CS2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H2O极性键极性分子V形XY3BF3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平面三角形NH3极性键极性分子三角锥形XY4CH4极性键非极性分子正四面体形三. 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1. 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等。

2. 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如等。

3. 多原子分子的极性要看其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否那么是极性分子。

如等是极性分子; 等是非极性分子。

4. 判断型分子的极性还有一个巧妙的方法:价态电子法。

首先确定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和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然后根据两者是否相等进展判断。

假设A的化合价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那么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假设A的化合价不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那么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分子的极性或非极性与键的极性或非极性没有必然联络。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同学们在进展有关分子极性的判断时,一定要详细情况详细分析。

分子极性如何判断?四步就能搞定,高一必看!

分子极性如何判断?四步就能搞定,高一必看!

分子极性如何判断?四步就能搞定,高一必看!化学键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个概念,就是化学键的极性,如何判断化学键的极性以及分子的极性也是高种化学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今天就给同学们汇总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高一正在学习或者刚刚学过这部分的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看哦~不理解的可以在文末留言,会给大家详细解答~分子极性判断方法QINGMINGSTEP1、共价键的极性判断化学键有无极性,是相对于共价键而言的。

从本质上讲,共价键有无极性取决于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有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无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

从形式上讲,一般来说,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

在学习共价键的极性判断时,一定要走出这样一种误区“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为非极性键”。

对于化合物来说,象H3C-CH3中的“C-C”键、CH2=CH2中的“C=C”键、Na2O2中的“O-O”键等具有结构对称的分子中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的确是非极性键。

但象CH3CH2OH、CH3COOH等结构不对称的分子中的“C-C”键却不是非极性键,而是极性键。

对于单质来说,象在H2、O2、N2、P4、C60、金刚石、石墨等共价单质中的共价键的确是非极性键。

但在O3分子中的“O-O”键却不是非极性键,而是极性键。

这是因为O3分子结构呈“V”型(或角型),键长为127.8pm(该键长正好位于氧原子单键键长148 pm与双键键长112 pm之间),与SO2结构相似,可模仿SO2把O3称作“二氧化氧”,所以O3分子中的“O-O”键是极性键,其分子是极性分子。

二、分子的极性判断分子是否存在极性,不能简单的只看分子中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而要看整个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对称。

根据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多少,可将分子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各类分子极性判断依据是:1、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无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He、Ne等稀有气体分子。

高中化学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解析

高中化学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解析

高中化学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解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2)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3)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举例说明: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An型分子(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单质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O3例外),AB型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对于ABn型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通常有以下判断方法。

1.根据分子的立体构型判断判断ABn型分子是否有极性,关键是看分子的立体构型.如果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三角双锥形、正八面体形等空间对称的结构,致使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重合,这样的分子就是非极性分子。

若为V形、三角锥形、四面体形(非正四面体形)等非对称结构,则为极性分子。

比如H2O分子中虽然2个H原子轴对称,但整个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不对称的:,负电中心在a点,正电中心在b 点,二者不重合,因此是极性分子。

2.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将液体放入适宜的滴定管中,打开活塞让其缓慢流下,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液流,流动方向变化(发生偏移)的是极性分子.流动方向不变的是非极性分子。

3.根据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是否全部成键判断ABn型分子中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层电子若全部成键(没有孤电子对),此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Cl4等;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若未全部成键(有孤电子对),此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如H2O、PCl3等。

4.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如BF3、CO2、CH4、SO3等分子中,B、C、S等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主族序数,是非极性分子;H2O、NH3、SO2、PCl3等分子中,O、N、S、P等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其主族序数,是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判断

分子极性判断

分子概述如果分子的构型不对称,则分子为极性分子。

如:氨气分子,HCl分子等。

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

如:CH4,CCl4,SO3,PCl52、受力分析法: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3、非极性分子: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高中阶段知道以下的就够了:极性分子: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CH2OH 非极性分子:Cl2,H2,O2,N2,CO2,CS2,BF3,P4,C2H2,SO3,CH4,CCl4,SiF4,C2H4,C6H6,PCl5,汽油简单判断方法对于AnBm型 n=1 m〉1 若A化合价等于主族数则为非极性有机极性判断弱极矩μ有机化合作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苯、酒精等有机溶剂。

原因何在?中学课本、大学课本均对此进行了解释.尽管措词不同,但中心内容不外乎是:有机化合物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它们难溶于极性较强的水,易溶于非极性的汽油或弱极性的酒精等有机溶剂。

汽油的极性在课本中均未做详细说明,故而在教学中常常做如下解释:所有的烷烃,由于其中的O键的极性极小,以及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其分子的偶极矩为零,它是一非极性分子。

烷烃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碳氢化合物、四氯化碳等。

以烷烃为主要成分的汽油也就不具有极性了。

确切而言,上述说法是不够严格的. 我们知道,分子的极性(永久烷极)是由其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否重合所引起的。

根据其分子在空间是否绝对对称来判定极性,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弱极矩μ则是其极性大小的客观标度.分析1常见烷烃中,CH4、C2H6分子无极性,C3H8是折线型分子,键的极性不能相互完全抵消,其μ≠为0。

五种方法判断分子的极性重难点专题突破

五种方法判断分子的极性重难点专题突破

4五种方法判断分子的极性分子极性的判断:看一个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就要看整个分子里的电荷分布是否对称,电荷均匀分布为非极性分子,不均匀分布为极性分子。

分子是否有极性,不能仅由键的极性决定,也取决于分子的立体构型。

分子的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1.看化学键类型只由非极性键构成或不含共价键的分子(O3除外)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等,这些说法应准确理解。

2.看键角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中,有些属于极性分子,有些属于非极性分子,这取决于分子中各键的空间排列,而键角是决定分子立体构型的因素之一。

三原子分子CO2、CS2及四原子分子C2H2,虽然都含有极性键,但分子中键角均为180°,因电荷分布完全对称,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而同样是三原子分子的H2O、H2S、HCN等分子,由于电荷分布不对称,都是极性分子。

3.看分子的对称性如CH4分子的正四面体形和BF3分子的平面正三角形都是完全对称的立体构型,虽然分子中有极性键,键有极性,但分子立体构型的对称性从整体看,键的极性相互抵消,分子没有极性。

而CHCl3、NH3等分子因分子立体结构不对称而为极性分子。

4.看化合价分子内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绝对值(或可理解为共价单键数目,一个双键看作两个单键)等于其主族序数(即最外层电子数)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CO2、PCl5、SiCl4、SO3、BeCl2等均为非极性分子,其他的如NO2、CO、SO2、NH3、NF3等为极性分子。

5.看孤电子对分子内中心原子的最外层无孤电子对(非共用电子对)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S2、BeCl2、CCl4、BCl3、PCl5等均为非极性分子。

另外,上述分子中除了BeCl2、BCl3、PCl5分子外,其余的分子中所有成键原子的最外层均达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最新】分子极性判断方法

【最新】分子极性判断方法

【最新】分子极性判断方法分子的极性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它决定了分子在许多物理和化学过程中的行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子极性判断方法:1.根据对称性判断:如果一个分子有对称面或者对称中心,那么这个分子就是非极性的。

如果一个分子没有对称面或者对称中心,那么这个分子就是极性的。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分子,对于复杂的分子,这种方法就不一定准确了。

2.根据分子中元素的电负性判断:电负性是用来描述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的。

如果一个分子中的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很大(比如氟和氧),那么这个分子往往是极性的。

如果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很小(比如碳和氢),那么这个分子往往是非极性的。

但是,这种方法也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有些分子中的元素虽然电负性差值很大,但是它们的电子云重叠很大,因此分子是非极性的。

3.根据分子的几何形状判断:对于一些直线型的分子,比如氢气和氮气,它们是极性的。

对于一些三角形或者四面体结构的分子,比如甲烷和三氟化硼,它们是非极性的。

但是,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有限。

4.根据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判断:这是最准确的一种判断方法。

在分子中,如果电子云分布不均匀,那么这个分子就是极性的。

如果电子云分布均匀,那么这个分子就是非极性的。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先进的计算化学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DFT)来进行计算。

5.根据分子的偶极矩判断:偶极矩是描述分子中电荷分布情况的物理量。

如果分子的偶极矩为零,那么这个分子就是非极性的。

如果分子的偶极矩不为零,那么这个分子就是极性的。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很高,但是需要测量分子的偶极矩,这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实验设备。

6.根据分子是否具有孤电子对判断:如果一个分子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的电子,即孤电子对,那么这个分子通常是极性的。

这些未配对的电子倾向于在分子的两端聚集,形成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的情况。

然而,如果没有孤电子对,分子可能仍然具有极性,这取决于其他因素,如分子结构、成键环境和电子云分布等。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分子的极性及其判断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对于这一难点的理解,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1. 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对称。

如等。

2. 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不对称。

如等。

二. 掌握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如下表所示:类型实例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X2H2、O2、N2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XYHCl、NO极性键极性分子直线形XY2(X2Y)CO2、CS2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H2O极性键极性分子V形XY3BF3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平面三角形NH3极性键极性分子三角锥形XY4CH4极性键非极性分子正四面体形三. 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1. 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等。

2. 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如等。

3. 多原子分子的极性要看其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如等是极性分子; 等是非极性分子。

4. 判断型分子的极性还有一个巧妙的方法:价态电子法。

首先确定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和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然后根据两者是否相等进行判断。

如果A的化合价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果A的化合价不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分子的极性或非极性与键的极性或非极性没有必然联系。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同学们在进行有关分子极性的判断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结】2019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化学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更多频道:高中频道高中英语学习。

如何判断分子或离子中的键极性

如何判断分子或离子中的键极性

如何判断分子或离子中的键极性键极性是描述分子或离子中化学键相对于电子云分布而言具有不均匀性的性质。

判断分子或离子中的键极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简单的策略:1. 观察分子结构和键种类观察分子结构和键种类是判断键极性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如果键中连接的原子中有明显的电负性差异,则可能存在键极性。

常见的电负性较大的原子有氧、氮、氯等。

例如,在氢氯化氢(HCl)分子中,氯原子的电负性高于氢原子,导致键极性的形成。

2. 考虑键长和键能键长和键能的差异也可以用来判断键极性。

一般来说,键长较短、键能较高的键更可能是极性键。

较短的键长意味着原子之间更紧密地连接,而较高的键能表示键中电子密度更偏向较电负的原子。

例如,在氢氧化钠(NaOH)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键更短且键能更高,所以该键是极性键。

3. 使用电负性差值电负性差值是衡量原子间电负性差异程度的指标。

一般来说,如果两个连接的原子的电负性差值较大,那么键较可能是极性的。

根据常用的电负性数据表,当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可以判断为离子键。

当电负性差值在0.4到1.7之间时,可以判断为极性共价键。

当电负性差值小于0.4时,可以判断为非极性共价键。

这是一些简单的策略来判断分子或离子中的键极性。

根据具体分子或离子的结构和键性质,可以结合多种方法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Pyykkö, Pekka. "Chemical bond." Handbook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Springer, 2003. 11-34.- Huheey, James E., Ellen A. Keiter, and Richard L. Keiter. Inorganic chemistry: principles of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Prentice Hall, 1993.。

分子极性判断方法

分子极性判断方法

分子极性判断方法分子极性是指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的极性决定的。

极性分子是指分子中存在极性成键的化合物,分子中存在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分部。

分子的极性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电负性差异法电负性是指原子核吸引电子对的能力。

根据普尔特表,氧、氮、氟的电负性较大,而碳、氢、硫的电负性较小。

如果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且电负性差异较大,则该分子具有极性成键,因而是极性分子。

例如,HCl分子中氯电负性较大,与氢原子成键,所以HCl是极性分子。

2.分子几何形状法分子的几何形状可以决定分子的极性。

当分子中存在非对称的极性键时,即使分子中的原子电负性相同,也会形成极性分子。

例如,CO2分子中的碳氧键是极性键,但由于CO2呈线性分子结构,所以整个分子是非极性的。

3.分子对称性法分子的对称性也可以决定分子的极性。

当分子的几何结构呈球对称形状时,即使分子中存在极性键,整个分子仍然是非极性的。

例如,四氯化碳分子是四面体结构,由于结构的球对称性,所以整个分子是非极性的。

4.分子的电荷分布法通过计算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可以判断分子的极性。

常用的方法有分子轨道理论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分子轨道理论通过计算分子中电子的轨道分布情况来确定分子的电荷分布和极性。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DFT)等,通过计算分子的电子密度来确定分子的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判断分子极性的一些常用方法,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判断分子的极性性质。

同时,分子的极性也会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验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分子极性的影响。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高一化学教案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高一化学教案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高一化学教案分子的极性及其判别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关于这一难点的了解,同窗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分类依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1. 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散布对称。

如等。

2. 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散布不对称。

如等。

二. 掌握罕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罕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如下表所示:类型实例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X2H2、O2、N2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XYHCl、NO极性键极性分子直线形XY2(X2Y)CO2、CS2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H2O极性键极性分子V形XY3BF3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平面三角形NH3极性键极性分子三角锥形XY4CH4极性键非极性分子正四面体形三. 分子极性的判别规律1. 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等。

2. 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如等。

3. 多原子分子的极性要看其空间构型能否对称,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否那么是极性分子。

如等是极性分子; 等是非极性分子。

4. 判别型分子的极性还有一个巧妙的方法:价态电子法。

首先确定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和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然后依据两者能否相等停止判别。

假设A的化合价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那么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假设A的化合价不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那么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分子的极性或非极性与键的极性或非极性没有肯定联络。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同窗们在停止有关分子极性的判别时,一定要详细状况详细剖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五种方法判断分子的极性
分子极性的判断:看一个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就要看整个分子里的电荷分布是否对称,电荷均匀分布为非极性分子,不均匀分布为极性分子。

分子是否有极性,不能仅由键的极性决定,也取决于分子的立体构型。

分子的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
1.看化学键类型
只由非极性键构成或不含共价键的分子(O3除外)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等,这些说法应准确理解。

2.看键角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中,有些属于极性分子,有些属于非极性分子,这取决于分子中各键的空间排列,而键角是决定分子立体构型的因素之一。

三原子分子CO2、CS2及四原子分子C2H2,虽然都含有极性键,但分子中键角均为180°,因电荷分布完全对称,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而同样是三原子分子的H2O、H2S、HCN等分子,由于电荷分布不对称,都是极性分子。

3.看分子的对称性
如CH4分子的正四面体形和BF3分子的平面正三角形都是完全对称的立体构型,虽然分子中有极性键,键有极性,但分子立体构型的对称性从整体看,键的极性相互抵消,分子没有极性。

而CHCl3、NH3等分子因分子立体结构不对称而为极性分子。

4.看化合价
分子内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绝对值(或可理解为共价单键数目,一个双键看作两个单键)等于其主族序数(即最外层电子数)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CO2、PCl5、SiCl4、SO3、BeCl2等均为非极性分子,其他的如NO2、CO、SO2、NH3、NF3等为极性分子。

5.看孤电子对
分子内中心原子的最外层无孤电子对(非共用电子对)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S2、BeCl2、CCl4、BCl3、PCl5等均为非极性分子。

另外,上述分子中除了BeCl2、BCl3、PCl5分子外,其余的分子中所有成键原子的最外层均达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而BeCl2分子中的Be原子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BCl3分子中的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PCl5分子中P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肯定超过8个,但它们都能稳定存在,说明原子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而达到稳定结构时不一定都要满足最外层2个电子或8个电子的饱和结构。

【典例7】下列各组分子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A.CH3Cl和Cl2
B.NH3和H2O
C.H2S与CS2
D.CO2与HI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极性键和极性分子的知识。

A中Cl2是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 中CS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D中CO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答案 B
【典例8】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
B.HS-和HCl均是含有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C.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
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N A(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1 mol D 16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与分子的组成与结构。

H2S、NH3的价电子总数皆为8,H2S为V 形分子,NH3为三角锥形分子,故二者皆为极性分子,A项正确;不同元素间所形成的共价键皆为极性键,显然HS-、HCl均含有18电子,B项正确;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
O分子型,但因CH2Cl2正负电荷的中心不能重合,为极性分子,故C项不正确;1个D 16
2
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个,可知D项正确。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