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土地利用的最佳方式和范围。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重要性、方法和应用。

一、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对于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和潜力,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评价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避免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了浪费和环境破坏。最后,适宜性评价还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人民福祉。

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方法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主要基于专家经验和判断,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土地利用的适宜性等级。定量评价则更加科学和精确,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对土地资源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评价结果。

在定量评价中,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遗传算法等。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得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法则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将不确定性因素纳入评价过程,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遗传算法则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迭代优化的方式,得出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

城市土地资源评估与规划

城市土地资源评估与规划

城市土地资源评估与规划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的评估与规划变得日益重要。

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基石,其合理利用与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城市土地资源的评估和规划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城市土地资源的评估

城市土地资源的评估涵盖了土地的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土地价值评

估等内容。通过系统地评估这些指标,可以为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首先,土地的现状分析是评估的基础。城市土地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等因素都

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通过统计和调查,可以了解城市土地的分布情况,为后续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评估的核心。土地利用效益评价考虑了土地利用的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包括土地利用的产出、收入和就业等,社会效益涉及人口密度、城市基础设施等,环境效益则分析了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环境负荷和影响。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效益,可以判断土地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的潜力。

最后,土地价值评估是评估的结果。土地价值评估是通过综合考虑市场需求、

土地规划和使用限制等因素,对土地进行价值估计。通过判断土地的开发潜力和投资回报率等指标,可以确定土地的价值,为土地的合理流转和使用提供参考。

二、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

城市土地资源规划是基于评估的结果,制定城市土地使用和开发的总体规划。

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合理安排土地的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保证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首先,城市土地资源规划考虑土地的功能需求。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增

长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确定土地的不同功能分区。例如,划定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等,以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土地的评价与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土地进行评价和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资源评价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旨在揭示土地资源的特征、品质和潜力,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土地资源特征评价。包括土地的面积、地势、地貌、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基础特征的评价,以及土地的农田质量、土壤肥力、地下水资源等资源特征的评价。

(2)土地资源品质评价。评估土地资源的品质,主要从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污染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便确定土地的适宜利用方式。

(3)土地资源潜力评价。通过评估土地的开发潜力,确定土地的价值和利用前景,为土地规划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土地资源评价结果和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科学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农业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农田质量评价结果,确定不同地区的农业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趋势,规划城市用地的用途和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

(3)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制定生态保护与恢复

规划,保护生态系统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工业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规划工业用地的布局和规模,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土地潜力评价名词解释

土地潜力评价名词解释

土地潜力评价名词解释

1. 引言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土地潜力评价则是指对土地的各种潜在用途和开发潜力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的过程。通过对土地潜力的评价,可以帮助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潜力

土地潜力是指土地具有的发展潜力和利用价值。土地潜力评价是通过对土地资源、土地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察和分析,对土地的可利用性和开发潜力进行评价。

2.1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土地的类型和分布,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等。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对土地利用的选择和规划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评价土地潜力的重要依据。

2.2 土地条件

土地条件是指土地的地形、土壤、水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土地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利用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和限制性。评价土地潜力时需要考虑土地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3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等。人口密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和土地潜力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是评价土地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状况。评价土地潜力时需要考虑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合理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可提高土地的潜力和可持续利用性。

3. 土地潜力评价方法

土地潜力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指标。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地潜力评价方法。

3.1 主观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方法是基于专家经验和判断进行的评价方法。专家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对土地潜力进行评估,通过打分或分类等方式进行主观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适用范围广,但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评价结果可能不够客观准确。

第4讲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第4讲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60%
占潜力的
28%
土地复垦约 35万公顷
13%
23%
土地开发约 73万公顷
27%
12%
50
小知识
土地整理及其潜力评价
占土地的 占投入的
274 土地整理 60% 78% 2610亿元



土地复垦 13% 13% 430亿元
土地开发 27% 9% 290亿元
投入 约 3330 亿元
51
小知识
土地整理及其潜力评价
9
1.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1)潜力级
10
1.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1)潜力级
11
1.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1)潜力级
12
1.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2)潜力亚级 (capability subclass) 具有相同的限制因素和危险性的潜力 单元的组合,共分为四个亚级(对应 四种限制因素)
➢ 因素A——土壤剖面特性的评分
新生冲积扇、泛滥平原或其它次生沉积层上具有未发育
剖面的土壤
100
薄层相,厚60cm
50~60
薄层相,厚90cm
80
心土砾石极多
80~90
心土为层状粘土
80~95
……
29
三、评定潜力等级
实例:美国的斯托利指数分等系统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

1. 引言

土地利用评价是指对特定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适宜性和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估和判定的过程。土地利用评价指标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中常用的工具,通过对各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

本文将介绍土地利用评价指标的分类、选取方法以及常见的具体指标,并探讨其应用范围和意义。

2.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分类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

2.1 生态环境类指标

生态环境类指标主要从生态保护、景观质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来评价土地利用状况。例如,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植被类型多样性等都是生态环境类指标。

2.2 农业生产类指标

农业生产类指标主要从农作物产量、耕作制度、灌溉条件等方面来评价土地利用状况。例如,粮食产量、农田灌溉率、农作物结构等都是农业生产类指标。

2.3 经济社会类指标

经济社会类指标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来评价土地利用状况。例如,土地利用效益、就业机会、人口密度等都是经济社会类指标。

2.4 土地资源特性类指标

土地资源特性类指标主要从土地类型、土壤质量、地形条件等方面来评价土地利用状况。例如,土壤肥力、坡度、水源条件等都是土地资源特性类指标。

3.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在进行土地利用评价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取方法:

3.1 目标关联法

目标关联法是根据评价目标来选取相应的指标。首先明确评价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例如,如果评价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则可以选取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等生态环境类指标。

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

概述:土地潜力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在农业、工业、建设等方面的利用潜力和发展前景。土地潜力评价对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土地潜力评价的相关内容。

一、土地潜力评价的意义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之一,土地潜力评价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土地潜力评价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城市化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评价土地潜力,可以为农业生产选择合适的土地类型、指导农作物选择和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于工业和建设领域来说,通过评价土地潜力可以确定适宜用地范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工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潜力评价的方法

土地潜力评价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地理环境、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土地的发展潜力。定量评价则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学模型和GIS技术,对土地潜力进行量化分析。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地可利用率、土地适宜性、土地肥力、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等。

三、土地潜力评价的影响因素

土地潜力评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土地自身条件,包括土地类型、土壤质量、地势状况等。其次是地理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还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于土地潜力评价。

四、土地潜力评价的应用

土地潜力评价在农业、工业和建设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领域,土地潜力评价可以为农民提供农田选择的参考,指导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工业和建设领域,土地潜力评价可以为企业选择用地提供依据,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土地潜力评价还可以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理视角下的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

地理视角下的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

第16期2023年6月江苏科技信息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o.16June,2023

作者简介:汪建(1994 ),男,安徽滁州人,测绘助理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信息化㊂

地理视角下的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

汪㊀建

(马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的重要载体,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城市的发展向绿色节约转型的有效性㊂如何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的评价与分析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此,文章综合考虑城镇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潜力性与限制性,依托GIS 空间分析方法,将两方面因素进行融合考虑,通过有序加权平均方法及熵权方法两种多准则评价分析方法对城镇土地利用潜力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此外,利用布尔运算方法应用于限制性因素的相关确定,选择马鞍山市进行实际应用研究,并探索分析其具体的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此基础上与规划发展区进行对比㊂结果显示,研究区的评价分析结果与规划发展区对比的空间一致性超过86%,其空间结构类同㊁布局相似,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性㊂

关键词:土地利用适宜性;地理视角;熵权法;有序加权平均方法中图分类号:TP391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

㊀㊀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承载了人类的一切活动[1-2]㊂合理地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能有效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因而,如何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进行城市规划㊁城镇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土地利用适宜性的状况能够影响自然资源的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发展[3-4]㊂所谓的适宜性开发是因地制宜,最大化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一方面满足实际生产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要突出质量,确保有序㊁梯次开发利用[5]㊂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业界学者引入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与评价,如引入LandUSEM 模型㊁AHP -CV 组合赋权㊁Meta 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1,6-7];除引入模型或方法进行评价外,还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冲突性识别[8-9],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地区,都有相应的实验研究,包括平原地区[10]㊁山城地区[2]等㊂但这些模型与分析方法往往需要通过专家打分或赋权重的方式进行评价,因而评价的主观性相对较多导致评价的结果不够客观,评价的结果也不太符合实际的利用情况[11]㊂

如何进行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

如何进行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

如何进行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可以科学规划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将从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入手,探讨如何进行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

一、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与意义

土地资源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科学地评估和判定的过程。它不仅是对土地质量和负载能力的分析,还要考虑到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口需求等多种因素。土地资源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滥用和浪费土地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

1. 土地质量评价

土地质量评价是土地资源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对土壤肥力、水源保护、地形地貌等因素的评估,确定土地的质量等级,为决策者提供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选择依据。

2. 生态环境评价

在土地资源评价中,需要综合考虑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了解土地所承载的生态服务功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

3. 土地开发潜力评价

土地开发潜力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潜力进行分析与判断,确定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与可行性。考虑到水源、交通、市场等多种因素,评估土地的经济开发潜力和社会利益。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步骤与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土地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将评价结果转化为实际的土地利用行动的过程。土地利用规划的步骤包括确定发展目标、制定规划方案、评估可行性、实施与监测等环节。

1. 确定发展目标

土地利用规划的首要步骤是明确发展目标。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以及社会需求,制定土地利用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第二章 土地潜力评价

第二章 土地潜力评价

2.定量方法
(2)权重法
P = ∑ Pi ·ai
i
n
(确定权重:经验判断,等差法,回归分析
法,关联度法,主成分分析法)
小 结
应用: 潜力级评价:土地资源清查,为保护耕 地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潜力亚级评价:提供提高土地潜力采取 措施的方案 潜力单元评价:小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小 结
土地潜力评价的特点(P168-169)
牧草(p) 草质、草 量均优 草质、草 量一般 草质、草 量较差
草质、草 量均差
4、评定潜力等级
实例:贵州省土壤潜力评价的等级分值
土壤潜力级 Ⅰ
分值和 0


≤3
4

>4
4、评定潜力等级
实例:美国的斯托利指数分等系统
因素A——土壤剖面特性的评分
新生冲积扇、泛滥平原或其它次生沉积层上具有未发育 剖面的土壤 100 薄层相,厚60cm 薄层相,厚90cm 50~60 80
TPP:Thermal production potential RPP:Radiation production potential

1.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1)潜力级
限 制 因 素
农耕 管理
潜 限 含 洪 土 持 作 保 力 制 坡 侵 排 潮 涝 层 水 肥 盐 气 物 持 极 性 度 蚀 水 湿 危 厚 容 力 量 候 选 措 害 度 量 择 施

土地利用的现状与评价

土地利用的现状与评价

土地利用的现状与评价

摘要: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关键资源,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活

动都离不开土地的支持,城市化建设活动的推进也需要足够的城市用地,农业生

产需要有足够的农业耕地,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进行都需要相应的土地资源来实现。而当前由于我国发展过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

以调整。本文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土

地利用状况进行评价,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各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

面临的土地问题相对明显,对当地经济模式的改进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产生

了极为不利的妨害作用,因此对各种土地类型做好规划,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利

用水平并开展评价是相当有必要的,土地利用评价是借助一系列指标对我国土地

资源是否正确使用进行分析,能够对城市用地的状况进行探究,分析我国城市建

设用地的可信度和正确性。

一、土地评价的含义

土地评价是在土地类资源归类的前提下,对某种类型的土地利用状况借助一

定量的尺度和方法进行测量,通过对特定地带内各种自然以及非自然要素的综合

分析,将土地评价结果分为多个层次,评价和分析其利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明确

土地最有针对性的利用方式,土地评价的前提是级差地租模型。根据评估对象和

评测方法的不同,土地评价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对土地的合适度展开分析,对土

地的经济价值进行评测,并对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进行分析。

土地评价有利于我国各种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活动的有效运行,首先土地评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研究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研究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成为了城市发展

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市

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科学、系统的规划手段,对城市

土地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空间布局,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指导。而城

市土地利用评价则是对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和评估,为土地利用规划

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它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和人民的福祉。规划的目标是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通过科学

合理地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使城市土地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规划的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功能划分、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模式和空间尺度等方面。在制定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

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控制线等规划文

件相衔接,形成有机的整体。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是对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和综合分析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和识别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与潜力,为土地利用规划

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评价的内容包括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评价要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

方法,综合运用遥感技术、GIS技术、空间分析模型等工具,全面、准确地

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潜力。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可

以找到当前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建议。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指通过对城镇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最佳利用模式和潜力。该评价可以为城镇规

划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城镇发展的合理利用和资源配置。本文将从土地

资源、城镇发展需求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对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进行详

细探讨。

首先,城镇土地资源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地资源包括城镇区域

内的各类土地,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森林用地等。评价城镇土地利用

潜力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包括土地使用现状、土地利用

强度、土地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还需要考虑土地的空间分布和可持

续利用等因素。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详细分析,可以确定城镇土地利用的发

展方向和潜力。

其次,城镇发展需求是评价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重要依据。城镇发展

需求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需求。

评价城镇土地利用潜力需要综合考虑这些需求,并确定不同利用方式下的

适宜程度。例如,对于人口增长较快的城镇,可以根据人口密度和居住需求,评估住宅用地的潜力;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可以评估商业用地

和工业用地的潜力。通过对城镇发展需求的准确把握,可以确保土地利用

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评价指标是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核心内容。评价指标包括

经济指标、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等多个方面。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土地产出、土地价值和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指标。生态指标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

土地生产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社会指标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社会

服务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评估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

五、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

(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有: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及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指标等。

1.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该标准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出发,为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环境建设的最基本用地需求,

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为:居住用地20%~32%;工业用地15%~25%;道路广场用地8%~15%;绿地8%一15%,这四类用地综合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大城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宜取规定的下限,风景旅游城市及绿化条件好的城市,其绿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1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还规定了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的人均单项指标,其指标为人均居住用地18~28m2;人均工业用地10~25m2;人均道路广场用地7~15m2;人均绿地大于9m2,其中人均公共绿地大于7m2。

大城市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宜采取下限。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可与国外大城市横向比较,从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结构情况来看,最主要的特征是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的比重较大。

2.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时,将城镇分为中心区、内城区、过渡区、外围区(由内至外)四个区域。

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统计分析,得到每个区域及商务中心区(CBD)主要用地类型用地分布状况、分布数量和用地强度,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调整规划提供依据。

土地潜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以新乡市为例一市域概况二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地利用现状与潜力三土地利用发展机遇四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类型面临的形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特点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自然要素自然要素1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紧邻省会郑州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和新郑漯京广和新焦济南太行两大产业发展带的交汇点处于承接郑州与豫北经济板块的枢纽地位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公顷
占建筑 67.9%
用地比

16.0%
16.1%
建筑用地各类型占地量
建筑用地类型占全市用地百分比
一级地类
农 用 地
建 设 用 地
其 他 土 地
二级地类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其他农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水域 滩涂沼泽
未利用土地 总计
合计
三级地类
小计 水田 水浇地 旱地
合计
2005年
面积
比重
569356.05
69.02
454255.61
55.06
11302.40
1.37
56711.76
6.87
29.31
0.00
47056.98
5.70
125125.47
15.17
106909.31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

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土地利用评价和规划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本文将从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和土地规划的原则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

一、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

1.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土地利用评价既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的自然条件,也要考虑到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定性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和专家经验,对土地的质量、适宜性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定量的评价方法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土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空间分析和GIS技术的应用

空间分析是土地利用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土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可以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和潜力。而GIS技术则是空间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将各种土地利用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建立土地利用评价的空间模型,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规划。

二、土地规划的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土地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土地浪费和破坏,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评价

一、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县(市、区)城镇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居住用地面积公顷,占城镇用地面积的%,平均容积率为,平均建筑密度为%;商服用地面积公顷,占城镇用地面积的%,平均容积率为,平均建筑密度为%;工业仓储型用地公顷,占城镇用地面积的%,平均容积率为,平均建筑密度为%;其他土地面积公顷,占城镇用地的%,平均容积率为,平均建筑密度为%。

二、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1、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潜力的因子很多,选择评价指标时应满足下列原则:

(1)主导因素原则

(2)可得性原则

(3)普遍性原则

(4)分类评价原则

按照县(市、区)城镇规划的功能区类型分别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即便不同类型的功能区选用了相同指标,其评价标准和权重也应有所不同。根据上述原则及城镇规划的功能分区,可以建立居住、商业服务、工业仓储型单元的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

2、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模型

在上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土地闲置率是正向指标,即土地闲置率越大土地利用潜力越大;功能区内道路广场用地比重和绿化率是逆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土地利用潜力越小;建筑密度、容积率既不是逆向指标,也不是正向指标,因为建筑密度、容积率过低固然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但建筑密度、容积率过高也不可能营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建筑密度、容积率存在一个标准值,实际值低于或高于标准值,均有潜力可挖。基于此可建立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模型

式中:p C 为评价单元的潜力分值, p C 值越小表示评价单元的土地

利用越合理;r为评价单元的平均容积率;

r为容积率的标准值;d为

评价单元的平均建筑密度;

d为建筑密度的标准值;u为评价单元的

土地闲置率;s为评价单元内道路广场用地比重;g为评价单元的绿化率;

w为权重。

i

3、评价标准的确定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指标既不是正向的,也不是逆向的,而是有一个所谓的“标准值”,实际值与之越接近越好,过大或者过小都不理想。由于这些指标的合理程度因国家、城镇以及发展阶段不同而异,因此,国内外研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测度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法和理论推算法2种,报告采用经验法来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评价标准。经验法是将各类单元内所有宗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指标分别按照由小到大排列,根据经验取中位值,或位于60%、70%处的值等为标准值。

4、评价单元的划分

县(市、区)城镇有块宗地, 用地面积公顷。报告评价单元提取的原则:

(1)参照县(市、区)城镇规划的功能分区,评价单元分为居住型、商服型、工矿型和其他型4种;

(2)对于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居住和工矿性质的土地现状评价单元不跨越功能分区,面积相对稀疏的商服用地可跨越功能分区的范围;

(3)对于其他控制层占显著位置的地区,打破功能分区的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