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首先,物理性污染会引起食品的质量下降。
例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可能会被金属、玻璃、塑料等杂质物污染,这些杂质可能会导致食品的破损或变质。
此外,包装材料的污染也会导致食品的质量下降。
比如,如果包装盒内部有铅污染,则铅可能会渗入食品中,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其次,物理性污染还可能对食品的营养价值产生影响。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遭受机械损伤或挤压,这会导致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丧失。
例如,高温加工过程中,食品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能会受到破坏。
此外,过度搅动或挤压会导致食品纤维的断裂,从而影响到食品的口感和质感。
另外,物理性污染还可能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威胁。
食品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的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是指在食品进行加工、运输或储存过程中,食品与未经消毒的设备、空气或水接触,受到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此外,食品也可能会被脱落的金属碎片、塑料片、玻璃渣等物质污染,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食道或胃肠道,导致消化道问题或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减少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2.定期进行食品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物理性污染问题。
3.鼓励食品生产企业使用优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避免因包装材料污染导致的物理性污染问题。
4.注重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清洁,加强对设备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消毒管理,防止微生物的二次污染。
5.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物理性污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
综上所述,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食品质量下降、营养价值丧失以及对消费者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减少物理性污染的发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加强监管、改善生产流程和加强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减少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及检测经验分享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及检测经验分享!今天小编从污染来源、检测的必要性、实验的角度为大家分享《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检测经验!一、为什么要检测食品中的铅?主要是铅对人体有害,长期积累在体内会造成慢性中毒,成年人血铅达到0.8微克每毫升会出现临床症状。
铅和人体中的-SH基团作用造成血色素缺少性贫血,人的外貌出现"铅容",牙齿出现“铅缘”,还会造成血管痉挛、腰肢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高血压等症状;所以必须严格强制要求食品中铅的含量。
二、铅污染的来源食品中铅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爆米花制作机上的铅锡合金在高温下铅汽化致使爆米花中铅超标;传统工艺制作的皮蛋常加入黄丹粉(氧化铅)致使铅含量超标。
(2)食品包装及存放容器中的铅污染:罐装容器的罐缝是用含铅的锡焊接,长期盛放酸性食品容易使铅逸出,污染里面的食品;此外颜色较深的陶瓷制品,为使釉均匀、明亮常加入铅。
(3)环境对食品造成的铅污染:主要是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高、回收率低,导致绝大部分“三废”排入环境,动植物从环境中(土壤、大气)吸收铅,最终污染食品。
(4)含铅农药的铅污染:含铅农药的过量使用易导致农作物铅含量超标,尤其是在土壤中难降解,导致部分农作物即使在不施加农药的基础上仍会检测出铅的存在。
(5)不良生活习惯:爱吃爆米花、松花蛋等含铅食品;使用见效很快的增白化妆品及颜色过于艳丽的口红唇彩等都会导致人体内铅含量过高。
三.我国对铅污染的限量及检测方法《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对以谷物及其制品为首的22类食品做了限量规定。
部分限量结果如表1所示:四、检测标准解读本标准与 GB5009.12—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在前处理方法中,保留湿法消解和压力罐消解,删除干法灰化和过硫酸铵灰化法,增加微波消解;——保留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为第一法,采用磷酸二氢铵-硝酸钯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保留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为第三法;保留二硫腙比色法为第四法;——增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作为第二法;——删除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单扫描极谱法;——增加了微波消解升温程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仪器参考条件为附录。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增长,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一、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铅污染:铅是最常见的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之一。
摄入过多的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铅环境中的人可能会导致贫血、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铅中毒会对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2. 镉污染:镉是另一个常见的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
普通人摄入大量镉时,可能会对肾脏、骨骼和呼吸系统产生危害。
同时,严重的镉中毒可能会导致癌症的风险增加。
3. 汞污染: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常用于矿产开采和工业生产。
摄入过多的汞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颤抖、智力低下等症状。
对于孕妇来说,汞中毒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二、预防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措施1. 加强监管与检测: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力度。
建立更严格的监管标准,确保食品安全符合相关法规。
2. 优化食品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食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选择优质的土壤和肥料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3. 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教育公众如何辨别安全的食品,购买有品牌认证的产品。
4. 加强农产品溯源:建立完整的农产品溯源体系,确保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
这有助于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源的准确定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
5. 注重土壤保护:土壤是食品链中的关键环节,保护土壤免受重金属污染的侵害十分重要。
政府和农民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土壤修复和治理措施,确保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结语: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必须引起广泛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优化生产工艺、加强消费者教育、加强溯源和注重土壤保护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食品中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有何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有何影响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而重金属污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重金属。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砷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它们通常不会对生物体造成危害。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工业排放、采矿、农业化学品的使用等,使得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含量超出了正常水平,从而进入了我们的食物链,威胁到食品安全。
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重金属会在农作物中积累。
例如,镉污染的土壤可能导致种植的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吸收过多的镉。
当我们食用这些被污染的农作物时,重金属就随之进入了我们的体内。
长期食用含镉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引发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其二,重金属污染会影响水产品的安全。
在受污染的水域中,鱼类、贝类等水产品可能会积累重金属。
比如,汞污染的水域中,鱼体内的汞含量可能会升高。
人们食用这些受污染的水产品后,汞会在体内蓄积,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尤其是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等。
其三,重金属还会污染畜禽产品。
饲料如果受到重金属污染,畜禽在食用后,重金属会在其体内残留。
比如,铅可以在动物的肝脏、肾脏等器官中蓄积。
当我们食用这些畜禽肉及其制品时,就有可能摄入过量的铅,从而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的正常功能。
此外,重金属污染还会降低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例如,铬污染可能会影响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品质,降低其营养价值。
那么,如何应对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呢?从源头控制是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重金属的排放,规范采矿活动,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度使用含重金属的农业投入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购买食品时,尽量选择来自正规渠道、有质量保障的产品。
食品中铅、砷的污染和防治

据报导,海水含砷为2-30ng/kg,而工业城市毗邻的沿海水域可达1401000ng/kg。砷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蔬菜中检出率近100%。粮食、水 果、蔬菜、肉、乳、蛋、鱼类及其制品、茶叶等食品均有检出,有的 超过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水生生物对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农缩高达 3300倍。砷在环境中由于受到化学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大都以无机砷 和烷基砷的形态存在。不同形态的砷,其毒性相差很大。三价砷化合 物的毒性大于五价砷化合物,砷化氢和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毒性最 大。口服三氧化二砷5 50mg即可中毒,60 100mg即可致死。
03 铅的控制和预防
日常生活中
1
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 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愿用铅壶或含铅的 锡壶烫酒
2
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与某 些罐装食品等
铅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 活中,人们需要在五个 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 防
3
植物性食品受土壤、化肥、农药及灌溉用水含铅 量的影响。动物性食品饲料,牧草、空气和饮用 水含铅量影响。
食品中铅、砷的污染和防治
小组成员:
铅中毒事例
2011年,中国浙江省德清县 浙江海久电池公司违规排放铅, 造成当地53人铅中毒,需住院接 受治疗。该地区还有275人被查 出血铅水平超过正常值。这一事 件以后,政府勒令这家工厂停产, 并对该省其他273家电池公司生 产商进行调查。
2011年,中国广东省紫金县 广东省紫金县三威电池公司附 近居住的44名儿童被查出血铅超 标,其中一些儿童血铅含量高达 60ug/dl。最初,接受检查的199 人中只有3人被查出血糖偏高。据 媒体报道,当地的一些居民怀疑 这次检查结果,于是前往广州重 新化验,发现血铅超标的人数远 远多于最初的3人
食品中铅的安全性分析

污染。使用含铅的金属管道和劣质的陶瓷器皿运输 、 盛装和烧煮食品,可造成铅对食品的直接污染。金属 罐的焊接过程往往提高了金属罐装食品中的铅含量。 ( 6 )厨房 、室内空气中铅尘飘落于敞露的食品表
面。
2 铅 的消化 与 吸收
铅是 一种具有蓄积性 、多亲和性 的有毒微量元 素 ,对人体 神经 、造血 、消化 、免疫等 系统都有损
收稿 日期 :20 —1- 1 0 8 1 1 作者简介 :钱颛芳 ( 8 一 ) 1 5 9 ,女 ,江苏人,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 :食品安全 。
为通讯作者 :钟耀广 ( 6 一 ) 1 5 9 ,男 ,广东人 , 士 , 博 教授 ,研究方向 : 品安全 与功能性食品。 食
E—ma l z o g a g a g t 6 C B。 i: h n y o u n @ 2 .O
高,人们对食 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重金属污染和 有毒金属的安全性问题是食 品安全的重点问题。铅广 泛应用于 日 常生活 ,与人体接触密切 ,对食 品安全 、 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了极大的威胁。
1 铅 的来 源
11 铅 的含 量 . 铅 (b P )是地壳 中发现 的含量最 丰富的重金属 量 。
Ke r s P ywo d : b;fo o tmia in fo aey o d c na n t ; o d s ft o
食 品污 染 是 影 响食 品安 全性 的 主要 问 题 。 近年 中铅含 量 的本底增 加很 大 ,也 使得 控制食 品 中的铅含 来 ,随着我 国工业 、农业 的快 速发展 ,对 空气 、水 和 量在 安全 范围 内的难度 增加 。 土壤的污染也趋于严重 ,使农产品及食品的安全质量 1 食品铅污染的途径 . 3 受到影 响 ,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 ()大气 、 1 土壤 、 水源的铅污染提高了食品中铅
食品中的重金属了解食品中铅汞等重金属的危害

食品中的重金属了解食品中铅汞等重金属的危害食品中的重金属:了解食品中铅汞等重金属的危害食品作为人们必需的生活必需品,日常饮食中所摄入的营养成分也是来源于各类食品。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食品中的重金属问题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食品中铅汞等重金属的危害进行深入探讨。
一、铅汞等重金属的来源和主要危害1. 铅汞等重金属的来源铅和汞是常见的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它们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土壤中有机肥料、农药和废弃物的不当使用,导致重金属进入农作物中。
(2)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会将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到大气、土壤和水体中。
(3)食品加工: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可能含有铅和汞,加工过程中的接触和食品贮存过程中的金属迁移也会导致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2. 铅汞等重金属的主要危害铅汞等重金属的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其主要危害包括:(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铅和汞可累积在人体内,进入大脑,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减退等症状并可能引起智力损害。
(2)肾脏损害:大量摄入重金属会使铅和汞在肾脏中蓄积,造成肾功能损害,可能导致慢性肾病等疾病。
(3)免疫系统受损:重金属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长期摄入过量的铅和汞可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
(4)生殖系统问题:铅和汞对生殖系统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摄入超标的重金属会影响生育能力,甚至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二、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和控制1.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对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是必要的。
常用的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方法有:(1)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测量原子吸收光谱来确定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通过分析食品中元素的质谱信号,确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3)金属测定仪器法:使用特定的金属测定仪器对食品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
食品中常见的危害物质及其防控措施

食品中常见的危害物质及其防控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的食品可能存在着各种危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会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食品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努力,制定并执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食品中常见的危害物质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重金属1. 铅(Pb)铅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主要来源包括污染的土壤、水体以及工业废弃物的处理。
食品中过量的铅摄入会对人体造成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等多个方面的伤害。
防控措施:- 加强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铅污染源;- 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的筛查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 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的铅污染。
2. 汞(Hg)汞是一种高毒性重金属,主要通过鱼类和海产品进入人体。
长期摄入过量的汞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损害,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防控措施:- 加强水体和海洋环境的监测,控制汞源的排放;- 提高汞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加强对水产品的监测;- 提高公众对汞中毒的认知,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的食品。
二、致病菌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常通过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感染会引起肠道疾病,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
防控措施:-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 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防止受污染原材料的使用;- 严格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杀菌彻底。
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致病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粪便中。
食品中存在的大肠杆菌常常意味着食品受到了粪便污染,会引起肠道感染疾病。
防控措施:- 加强农产品的生产和采购管理,防止粪便污染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食品加工企业要提高加工场所的卫生水平,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强化公众对卫生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XXX(生化学院食品XXX班 XXXXXXXXXXXX)摘要:有毒重金属铅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品,沿食物链进入人体后,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本文主要论述了食品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内外对食品铅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以便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维护人体健康。
关键词:食品铅污染来源限量标准检测方法对人体危害及预防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的重金属,从开采到成品使用,与之相关的专业达百余种。
铅污染在职业环境中较为明显。
此外,建筑业中油漆涂料、食品加工业的防腐剂及护肤美容品等方面也都使用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大的物资,铅可对许多人体器官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人的肺、肾脏、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
这些影响表现为智力下降(尤其是对儿童学习方面引起明显问题)、肾损伤、不育、流产以及高血压。
还可引起铅脑病、腹绞痛、多发性神经炎、溶血性贫血等。
近年来,土地(土壤)铅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开始受到关注。
土壤中的铅是通过食物链、扬尘等途径进入人体的。
其中,儿童是铅污染的易感人群。
幼儿和儿童体内铅含量过高,会直接影响其体格和智力的发育。
这种影响是全身性的,具有不可逆性。
目前我国儿童血铅水平整体已有所下降,但部分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仍然较高,这与其居住环境和食物铅超标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食品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食品中铅的来源很多,包括动植物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及接触食品的管道、容器、包装材料、器具和涂料等,均会使铅转入到食品中。
另外,很多行业如采矿、冶炼、蓄电池、交通运输、印刷、塑料、涂料、焊接、陶瓷、橡胶、农药等都使用铅及其化合物。
这些铅大部分以各种形式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也引起食品的铅污染。
1、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会受到铅污染。
如爆米花在加工过程中被铁罐制作机中的铅污染,使爆米花含铅量高达20mg/kg,超过我国食品卫生标准的40倍;传统工艺腌制的松花蛋的含铅量则高达2mg/kg。
另外,罐装食品或饮料也可能含铅,特别是酸性食品更容易使铅逸出。
2、食品由于包装或储存不当会造成铅污染。
如用锡壶盛酒或烫酒。
因锡壶一般含铅10%~15%。
而铅极易溶于酒精中。
又如,用搪瓷或陶瓷品装醋、果汁、葡萄酒也可将釉层内的铅析出。
另外,用聚乙烯塑料包装食品或用彩色印刷的报刊包装食品均可使食品被铅污染。
3、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也是铅对食品造成污染的主要渠道。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所产生的气体和粉尘。
铅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
农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富集重金属,也可通过叶片从大气中吸收气态或尘态铅元素。
据研究,蔬菜中铅含量过高与汽车尾气中铅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作物中积累的铅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给人们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4、农业上施用的农药和化肥是造成食品污染的另一渠道。
长期使用含铅的农药、化肥,也将导致土壤中铅的积累。
二、国内外对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FAO/WHO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推荐铅的每周耐受摄入量成年人为0.05mg/kg (以体重计)。
1986年制定儿童每周耐受摄入量为0.025mg/kg(以体重计)。
中国颁布实施的食品中铅允许量标准GB14935-94规定,冷饮食品、奶粉、炼乳、食盐、味精、醋、酒等食品中Pb≤1mg/kg或≤1mg/L,食品色素≤10mg/kg,饮用水中<0.05mg/L,肉类、鱼虾、鲜乳类≤0.5mg/kg,粮食、薯类≤0.4mg/kg,蔬菜、水果、蛋类≤0.2mg/kg,豆类≤0.8mg/kg。
食品中铅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其检出限为5 微克/千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0.1 毫克/千克;单扫描极谱法,检出限为0.085 毫克/千克;二硫腙光度法,检出限为0.25 毫克/千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为5 微克/千克。
三、食品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铅是典型的慢性或积累性毒物。
当个体暴露于低剂量铅时,一般观察不到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在这几种有毒重金属中,铅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铅对人体各系统均有毒害作用,主要病变在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血管方面。
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幼儿大脑对铅污染更为敏感,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行为。
儿童血液中铅的含量超过0.6μg/mL时,就会出现智能发育障碍和行为异常。
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μg/mL,鲜乳为0.05μg/mL。
研究表明,皮蛋中含铅量较高,易于超标[5]。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早期可出现高级神经机能障碍,晚期则可造成器质性脑病及神经麻痹。
当人暴露于高浓度的铅时,最明显的临床病症是脑部疾病。
症状常为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头痛、肌肉发抖、失忆以及产生幻觉,严重的将导致死亡。
该种情况通常在血铅水平超过了300μg/dl时发生2.对肾脏的影响。
铅可能会导致两种肾病。
一种是常在儿童中观察到的急性肾病,它是由于短期高水平铅暴露,造成线粒体呼吸及磷酸化被抑制,致使能量传递功能受到损坏。
这种损坏作用一般是可逆的。
有文献报道,可检测到肾功能损害对应的最低血铅水平为40μg/dl。
另一种肾病是由于长期铅暴露导致肾丝球体过滤速率降低以及肾小管的不可逆萎缩。
3.对血液的影响。
人体因为铅慢性毒害引起的最主要病症之一是贫血。
铅引起机体产生贫血,原因之一是通过干扰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铁血红素的合成而阻滞血红蛋白生物合成,红血球生命周期缩短,血液合成受阻。
造成贫血的另一个原因是铅引起溶血,铅与红细胞膜上的三磷酸腺苷酶结合并对它产生抑制作用,该酶可以控制红细胞膜K+、Na+、HO的分布;当酶的作用被抑制时,K+、2O的分布失控,红细胞皱缩、细胞膜弹性降低、脆性增大,红细胞在血液Na+、H2循环中易受伤破碎,造成溶血,最终引起贫血。
当血铅水平达到80~100μg/dl 时,血红素的抑制作用能被检出。
4.对发育的影响。
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幼儿大脑对铅污染更为敏感,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行为。
儿童血液中铅的含量超过0.6μg/mL时,就会出现智能发育障碍和行为异常。
5.对心血管的影响。
铅暴露可能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增加。
6.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流产和死产可能与孕前以及孕期内铅暴露相关;另外,严重职业性铅暴露会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和畸态精子数量增多。
7.致癌作用。
铅对动物具有肯定的致癌作用,对人的致癌作用目前证据不充分。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分类为2B类,即对动物是致癌物,对人类为可疑致癌物。
有报道,铅冶炼厂和电池厂工人的肺癌、消化道癌以及肾癌的标准死亡率从1升至2.5,其对应的血铅范围为40~100μg/dl。
四、防止食品铅中毒的措施专家呼吁,为避免铅污染,必须采取坚决推行使用无铅汽油、降低油漆中铅含量、限制销售爆米花、皮蛋等含铅食物措施。
专家还建议,儿童应多喝牛奶,多食面类、豆制品、海产品等来驱除体内的铅。
具体防止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降低暴露水平。
在平常生活中,尽量使用无铅汽油或降低加铅量;消除限制含铅油漆涂料的生产及使用;加强食品生活饮水的卫生监督,应加强生活饮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2.开展儿童血铅调查及时予以健康指导和驱铅治疗。
3.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尽量定时进食,因为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会成倍增加;增加锌、钙、铁摄入,锌、钙、铁可降低胃肠对铅的吸收和骨铅的蓄积;增加维生素C摄取,维生素C可以结合成溶解度低的抗坏血酸盐,促进铅从体内排出;每天要饮用一定量的水,水可以稀释铅在人体组织中的浓度,促进从胃肠排出,但早上自来水先流一分钟做其它用,再食用;多食用抗铅食物,如蛋类与铅结合成硫化合物,有分解和化合铅毒作用,牛奶、大蒜、新鲜水果、蔬菜等。
4.家长要培养并监督孩子养成流水洗手的习惯,除饭前外,吃零食前也应洗手;经常清洗小儿玩具,避免小儿将涂有油漆的玩具放入口中;不在马路边或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保证小儿每天摄入动物性食物。
因为动物性食品含有丰富锌、铁、钙,这些元素在肠道中与铅相抵抗,这样铅就不容易从消化系统吸收;同时也要保证小儿摄入蔬菜,这样小儿不容易便秘,可避免有害物质被吸收。
从以上所看,国家政府应当加强对食品污染物的重金属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铅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危害。
另外,应当建立绿色的蔬菜、水果、畜牧及水产品生产养殖基地,同时加大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工业三废等对农田、江河及海洋的污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铅对各类食品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此外,应当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让群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少吃含铅量较高的食品如猪肾、皮蛋等,以降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1]梁东贤. 铅污染与人体健康[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994, (8-9): 84-85.[2]董秋洪, 聂根新, 涂田华等.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对策[J]. 江西农业科技, 2003, (3): 37-38.[3]陈天金,魏益民,潘家荣.食品中铅对人体危害的风险评估[R].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网.2007.[4]向微文.中国6成半少儿血铅偏高[N].深圳晚报.2002.[5] 王竹天. 食品污染物监测及其健康影响评价的研究简介[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16(2): 99-103.[6] 许炼烽, 郝兴仁, 冯显湘. 城市蔬菜的重金属污染及其对策[J]. 生态科学, 2000,19(1): 80-85.[7] 祖艳群, 李元, 陈海燕等. 昆明市蔬菜及其土壤中铅、镉、铜和锌含量水平及污染评价[J]. 云南环境科学, 2003,22(增刊): 55-57.[8] 郑喜坤, 鲁安怀, 高翔等.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J]. 土壤与环境, 2002, 11(1): 79-84.[9] 张书海, 林树生. 交通干线铅污染对两侧土壤和蔬菜的影响[J].[10] 仲维科, 樊耀波, 王敏健. 我国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止对策[J].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20(4): 2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