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案例分享
双相障碍的名人和事例

双相障碍的名人和事例
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其与名人和事例的联系,以下是一些与双相障碍相关的名人和事例:
1.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拜伦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被认为是双相障碍的一个典型案例。
他的情绪波动剧烈,经历了多次抑郁和极度兴奋的阶段。
2.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卡夫卡是20世纪著名的捷克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绝望和孤独感,这与双相障碍的抑郁阶段相呼应。
3. 凡·高(Vincent van Gogh),凡·高是一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情感和冲动。
他经历了多次抑郁和情绪高涨的阶段,这与双相障碍的特征相符。
4. 丹尼·达维托(Danny DeVito),丹尼·达维托是一位美国演员和导演,他公开承认自己患有双相障碍。
他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帮助他人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5. 凯瑟琳·泽塔-琼斯(Catherine Zeta-Jones),凯瑟琳·泽塔-琼斯是一位著名的娱乐界女演员,她公开宣布自己患有双相障碍,并积极参与心理健康的倡导工作。
这些名人的例子表明,双相障碍可以影响任何人,无论其社会地位或成就如何。
这些例子也提醒我们,尽管双相障碍可能对个人的生活和职业造成挑战,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支持,人们仍然可以过上有意义和成功的生活。
双相情感障碍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上经历了极端的波动,从极度的兴奋和欣快(Mania)到极度的沮丧和抑郁(Depression)。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挑战,因此,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心理咨询中,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和管理情绪波动,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以及提供情绪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和维持心理健康。
在实际的案例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女士,让我们称她为小芳吧。
小芳是一个年轻的职业女性,她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在个人生活中却经历了很多困扰。
她时常感到心情低落,无缘无故地哭泣,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
而在另一些时候,她又会变得异常兴奋,过度活跃,甚至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
在与小芳的初次咨询中,我观察到她的情绪波动非常明显,她的言语和行为也充满了冲动和不稳定性。
通过与她的交谈,我了解到她的家庭环境并不稳定,她曾经经历过父母离异和亲人离世等创伤事件。
这些经历对她的情绪调节能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进而导致了她的双相情感障碍。
为了帮助小芳,我采用了双相情感障碍疗法中的多种技术和策略。
首先,我与她一起制定了一个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这些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稳定她的情绪,减少波动的程度。
其次,我帮助小芳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
通过认识和了解她情绪波动的特点和触发因素,她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教给她一些放松和冥想的方法,帮助她在情绪激动时保持冷静和平衡。
除此之外,我还与小芳一起进行了认知行为疗法。
这种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并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减轻抑郁和焦虑的症状。
我与小芳一起探索了她内心深处的负面信念和自我评价,并帮助她找到更积极和健康的替代思维。
在整个疗程中,我与小芳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支持。
范军铭治双相案例讲解

范军铭治双相案例讲解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会经历情绪波动剧烈、无法集中注意力、疲劳、失眠等症状。
范军铭治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他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范军铭治采用了一种叫做“心理动力学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缓解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范军铭治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他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经历,并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他还引导患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范军铭治还采用了一些技巧来帮助患者控制情绪。
例如,他让患者通过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自己,减轻情绪波动。
他还让患者参与一些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释放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
通过范军铭治的治疗,许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他的治疗方法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青少年双相治好案例

青少年双相治好案例标题:“青少年双相治愈案例”简介:本文将分享一个关于一位青少年成功治愈双相情感障碍的案例,通过该案例探讨治疗方法和疗效,为其他面临相似问题的青少年提供帮助和启示。
正文:在当今社会中,双相情感障碍在青少年中愈发普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剧烈,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的症状。
这种疾病的存在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然而,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案例,展示了治愈双相情感障碍的希望和可能性。
这个案例涉及一个名叫杰克(化名)的14岁男孩,他在经历了数年的痛苦后,终于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杰克的双相情感障碍最初被误诊为青少年期的情绪波动。
然而,随着症状的加剧,他的家人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
他们咨询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并接受了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杰克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
医生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治疗计划,结合了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药物在控制症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心理疗法则帮助杰克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杰克积极参与并坚持治疗计划。
他与医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医生也时常鼓励他,帮助他建立积极的生活习惯和情绪调节技巧。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杰克的症状逐渐减轻。
他的情绪更加稳定,不再频繁经历抑郁和躁狂的转变。
他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开始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交活动。
杰克的成功治愈案例为其他青少年提供了希望和鼓励。
它强调了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支持,患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逐步恢复健康。
总结起来,对于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专业医生的合作,患者可以战胜这个困扰了自己和家人的疾病,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
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实现自我价值与幸福。
双向情感障碍案例

双向情感障碍案例双向情感障碍,又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疾病,其特点是情绪波动幅度极大,患者在情感上会出现极端的高涨和低落。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双向情感障碍的真实案例,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一疾病。
小明(化名)是一名32岁的男性,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是公司的骨干员工,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
然而,他的家人和朋友却发现他的情绪波动非常大,时而兴奋异常,时而又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小明被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
在高涨期,小明会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和活力,他会整夜不眠,兴奋地购物、聊天,甚至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比如辞职、投资等。
而在低落期,小明会感到极度的沮丧和无助,他会整天躺在床上,无法集中精力工作,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这种极端的情绪波动给小明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也让他的家人和朋友备受煎熬。
小明的家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带着小明去了当地的心理医生处求诊。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观察,医生给小明做出了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并建议他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小明开始接受治疗后,情绪波动有所缓解,他的家人和朋友也对他的病情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双向情感障碍并不是一种可以迅速治愈的疾病,它需要患者和家人的长期配合和支持。
小明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在努力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的物质和情境。
他还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学会了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这些努力让小明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他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通过小明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双向情感障碍对患者和家人的影响是极大的,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让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爱。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这一疾病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双向情感障碍,避免对患者的歧视和误解。
妥泰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病例分享)-郑

现病史(2)
随后仍能坚持服药,服药后期间能参加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并 顺利找打工作,睡眠好,情绪稳定。随后药物逐渐减量至9个月前停 药,停药1个月后患者开始出现夜眠差,难入睡,自行至药店购买 “谷维素”,服药后睡眠稍有改善,患者逐渐变得不愿家人交流, 家人打电话给她她不愿意接电话,回家也不愿意与家人说话,自己 把自己关在房间很少出门。
精选课件
疗效
起效时间:从德巴金换成妥泰,一周内加量至200mg bid,患者表现 情绪明显稳定,未出现兴奋、激越及攻击行为等表现 效果:妥泰能有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兴奋状态,预防复发
耐受性
未出现代谢相关问题 副反应少。
精选课件
小结
1.妥泰治疗本例双相躁狂疗效肯定。
2.妥泰具有副反应小,尤其是具备不会增加体重、对肝功 损害小等优势。
3天前患者再次开始出现言行紊乱,话多,自言自语,说话缺乏 逻辑,打电话给爸爸问妈妈在哪,说看到以前认识的男生,今晨来 广州就诊途中自己出走至图书馆,问其不能回答。
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精神障碍查因”收入我科。患者自患 病以来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晕厥、抽搐,精神、胃纳 尚可,夜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妥泰与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的对照研究
研究方法:对72 例患者分别应用妥泰与碳酸锂进行对照治疗;采用 Bech - Rafaelsen 躁狂量表(BRMS) 及治疗时副反应量表( TESS) 等 评定 研究剂量:妥泰剂量开始为50 mg/ d ,每周增加50~100 mg/ d ,最大 剂量不超过400 mg/ d 或最大耐受剂量。 碳酸锂以0. 5~0. 75/ d 开始,1 周内加至治疗剂量,监测并控制血锂浓 度在0. 6~1. 2 mmol/ L 。
躁狂症成功治愈的案例

躁狂症成功治愈的案例躁狂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患者会出现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思维混乱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躁狂症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重返正常生活轨道。
本文将介绍一位躁狂症患者的治疗经历,以及他成功战胜疾病的秘诀。
患者介绍患者小李(化名),男性,现年29岁。
小李在大学期间开始出现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等症状,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毕业后,小李进入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但由于情绪波动大、工作效率低下等原因,很快被公司辞退。
此后,小李多次换工作,但都因为情绪问题而未能长期稳定工作。
最终,小李被确诊为躁狂症患者。
治疗经历小李被确诊为躁狂症后,开始接受药物治疗。
他先后尝试了多种药物,包括锂盐、苯二氮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但效果不佳。
小李的情绪波动仍然很大,时而异常兴奋,时而情绪低落。
他的家人和医生都感到非常担忧,担心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小李的家人决定带他进行心理治疗。
他们找到了一位专业的心理医生,开始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小李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现自己的情绪波动与生活中的各种因素有关,比如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等。
他学会了寻求帮助,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了心理治疗,小李还开始注重饮食和运动。
他每天坚持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同时调整饮食,避免过度刺激的食物和饮料。
这些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有助于他控制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秘诀分享小李成功战胜躁狂症,除了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外,他还有一些秘诀,值得分享。
第一,寻找支持。
小李的家人和朋友一直支持他,帮助他度过了难关。
他们陪伴他一起接受治疗,帮助他调整心态,让他感到不再孤单。
第二,保持积极心态。
小李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水平,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笼中鸟》双相情感障碍的案例

《笼中鸟》双相情感障碍的案例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其特点是情绪波动剧烈,表现出两个极端的情绪状态:躁狂和抑郁。
下面列举了十个以《笼中鸟》为题的双相情感障碍案例。
1. 小明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在躁狂期间表现出过度乐观、冲动行为和不寻常的高能量水平。
他花费了大量金钱购买奢侈品,与陌生人建立了过多的社交关系。
而在抑郁期间,他感到无助、消极和失去兴趣,无法完成日常工作和学习任务。
2. 女孩小丽在躁狂期间表现出异常的多动、冲动行为,她不眠不休,购物狂热,甚至与陌生人发生过性关系。
而在抑郁期间,她感到极度的绝望和自责,整天躲在房间里哭泣,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
3. 小杰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的情绪波动非常剧烈。
在躁狂期间,他会变得冲动、好斗,甚至发出自杀威胁。
而在抑郁期间,他会感到极度的孤独和无助,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出现自残行为。
4. 女士小芳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她在躁狂期间表现出异常的活跃和冲动。
她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冲动的言论和行为,同时也会大量购物和进行赌博。
而在抑郁期间,她会感到极度的沮丧和自卑,无法正常工作和与他人交流。
5. 小华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在躁狂期间表现出异常的情绪激动和冲动行为。
他经常骚扰他人,参与危险的运动,甚至进行自杀行为。
而在抑郁期间,他会感到极度的疲倦和无助,整天躲在被窝里,无法正常进食和睡眠。
6. 女孩小雨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她在躁狂期间表现出异常的情绪高涨和冲动行为。
她会突然离开家人和朋友,独自旅行,参与危险的活动。
而在抑郁期间,她会感到极度的绝望和自责,整天躲在黑暗的房间里,无法正常进食和睡眠。
7. 小明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在躁狂期间表现出异常的冲动和高能量水平。
他会突然辞去工作,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很快又感到无聊和失落。
而在抑郁期间,他会感到极度的疲倦和无助,无法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8. 女士小丽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她在躁狂期间表现出异常的多动和冲动行为。
青少年躁郁症患者的成功康复案例分享

青少年躁郁症患者的成功康复案例分享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躁郁症的出现往往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患者自身的努力,许多青少年躁郁症患者最终成功康复,重拾自信,走向阳光。
本文将分享几位青少年躁郁症患者的成功康复案例,希望能给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带来信心和希望。
### 案例一:小明小明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从小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优秀。
然而,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加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小明逐渐出现了情绪波动大、精力过剩、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经过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断,小明被确诊为躁郁症。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诊断,小明和家人陷入了沉重的困惑和恐惧之中。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小明接受了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给予了他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康复环境。
在长期的治疗和调理下,小明逐渐学会了控制情绪,调节作息,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还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和音乐欣赏等活动,逐渐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动力。
如今,小明已经成功康复,他重新拥有了自信和勇气,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
他表示,躁郁症虽然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也让自己更加坚强和成熟。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经历,能够帮助更多的躁郁症患者走出困境,重拾人生的希望。
### 案例二:小芳小芳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性格开朗活泼,是班上的班干部。
然而,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小芳逐渐变得情绪低落、自卑消沉,甚至出现了自残行为。
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医生诊断为躁郁症。
在家人的陪伴和医生的治疗下,小芳逐渐恢复了健康的身心状态。
她通过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学会了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方法。
同时,家人也加强了与她的沟通和交流,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在学校老师的关心下,小芳逐渐重拾了学习的信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双向情感障碍病例

•
•
依据:基于有效
•
()
• 拉莫三嗪用于双相型(仅有前瞻性研究)
• &( )
•
维思通和再普乐(根据快速循环病例的回顾)
•( )
•
丙戊酸钠(根据快速循环病例的回顾)
• ( , …) 提议为有效
•
(根据病例报告,开放性瞻性研究等)
•
a 妥泰作为心境稳定剂的辅助治疗
•
单纯躁狂 混合状态
快速循环
-+ -
急性精神病性抑郁
• 躁狂症状群:情绪高涨,兴奋话多,反应快, 睡眠需要量减少,精力充沛,自我评价过高, 活动增多,冲动控制能力下降,鲁莽行为
• 抑郁症状群:兴趣减少,快感减退,情绪低落。 意志活动减退,疲乏,睡眠障碍,牵连观念
• 焦虑:无故害怕
• 睡眠障碍:抑郁时早醒,入睡困难,混合发作 时,节律紊乱
3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 意志活动:现意志减退,懒动。称白天疲乏,懒出 门,今日查房未见明显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自诉既 往兴奋时,想打人,控制不住地会去踢踢垃圾桶, 故意戳一下别人的肩膀,
病例特点
• 1、患者女,21岁,病程4年,呈发作性急 性起病
• 2、临床表现:躁狂症状群和抑郁症状群交 替或混合发作,伴有焦虑、失眠和头痛
病例讨论 ——双向情感障碍
入院记录
• 姓名:章 • 性别:女 • 年龄:21y • 职业:学生 • 名族:汉 • 婚姻:未婚 • 住址: • 入院方式:步行 • 入院时间: • 记录时间:
入院记录
• 主诉:情绪低落与高涨交替4年,加重4月 • 现病史:患者05年下半年受惊吓后出现四肢麻木,
持续性头痛,常找借口逃学。06年10月请假在家, 整晚不睡。白天疲乏,不出门,不料理个人卫生, 暴饮暴食,自觉悲观,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有 自杀念头,因怕痛未实行。至8月后自行缓解。07 年6月高考前情绪高涨,自觉能力强,精力充沛, 通宵学习亦不觉疲乏,持续数天后消失,后考入 大学。10月又出现厌学头痛,去北京某医院诊断 为“血管紧张性头痛”,予中药(具体不详)治
双相情感障碍的案例

双相情感障碍的案例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会经历情绪波动的高峰和低谷。
这种心境的波动不仅会对患者个人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也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交关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案例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了解这种心理疾病对患者和他们身边人的影响。
李梅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
她是一个积极活泼的人,总是充满活力地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然而,近几年来,她的家人和朋友注意到她的情绪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有时候,她会变得异常兴奋、精力充沛,几乎不需要休息。
在这个时候,她会不停地讲话,甚至在半夜三更也不肯入睡。
她迅速地引起了她周围人的关注,因为她的行为太过于异常。
然而,就在几天后,李梅的情绪又开始迅速下降。
她会变得极度沮丧,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她开始隔离自己,不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
这种极端的情绪波动给她的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他们不知道如何帮助她,只能坚定地陪伴在她的身边。
李梅的家人决定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
他们带着李梅去看了心理医生。
经过详细的评估和诊断,李梅被确诊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心理医生告诉她的家人,这种心理疾病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和治疗,否则情况会不断恶化。
李梅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并开始了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情绪开始有所稳定,她能更好地应对自己的情绪波动。
同时,她学会了如何识别自己情绪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情绪。
她开始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外,李梅的家人和朋友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他们鼓励李梅坚持治疗,并时刻关注她的情况。
他们为她提供了一个支持的网络,让她知道她并不是孤单的。
这种家庭和社交支持对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去迎接挑战。
然而,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需要终身的治疗和管理。
即使在治疗过程中,他们仍然可能会面临情绪波动和困难。
双相情感障碍案例

双相情感障碍案例
患者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找的不顺利出现心情差,自卑,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同学找的工作好,觉得精力差,乏力,不想继续找工作,不愿出门,每日唉声叹气,在家看电视,称自己没有希望了,整日愁眉不展,对家人说干什么都没有兴趣,有入睡困难,早醒症状。
家人当时未予重视,在家休息半年左右患者病情好转,渐认为自己能力还可以,可以出去找工作,心情如常。
几个月后,患者渐出现说话多,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夜里起来不睡觉找家人聊天,称自己这么多年白活了,要自己做大生意,称可以实现家里人的愿望,对家人说自己能力很强,将来可以赚大钱,要给家人买别墅,买汽车。
白天活动多,不回家,找人吃饭,喝酒,主动帮助人。
在大街上见到乞丐给人家100元,称看着别人吃苦自己受不了。
随后又出现心情烦闷,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想死。
一段时间以后又开始精力旺盛……。
心情时好时坏,家人无法护理送去医院。
分析:无明显诱因,心情时好时坏,有时高兴觉得自己能力很强,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有时无原因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想死。
情感反应协调,部分自知力。
躁狂和抑郁症状的交替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表现。
通常病人在抑郁的时候,周围人会比较关注,但是病人心情很好的时候,通常会被忽视,认为病人没有问题。
如果你发现周围有朋友情绪无缘无故的抑郁、兴奋,请向专业人员咨询求助。
双相情感障碍疗法的实际案例分享与分析

双相情感障碍疗法的实际案例分享与分析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也逐渐加深。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上经历着极度的波动,时而陷入深深的抑郁,时而又表现出过度兴奋和冲动。
这种病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疗法应运而生。
在双相情感障碍疗法中,心理咨询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帮助患者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波动,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实际案例,以展示双相情感障碍疗法的实际效果。
小明是一个30岁的年轻人,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在情感上却一直陷入困境。
他经常感到情绪低落和无助,甚至有时会有自杀的念头。
然而,他在另一些时候,又会变得异常兴奋和冲动,做出一些让他后悔的决定。
这种情况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疗法来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
在与小明的初次咨询中,心理咨询师首先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通过与小明的对话,心理咨询师发现他的情绪波动似乎与某些特定的事件和思维模式有关。
在过去的一年里,小明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失恋,这使得他的情绪开始发生变化。
他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认为自己无法获得爱和幸福。
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情绪波动。
基于对小明的评估,心理咨询师决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他应对双相情感障碍。
在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与小明一起探索他的消极思维,并帮助他找到替代性的积极思维。
他们一起制定了一个目标,即通过改变思维模式来提高小明的情绪稳定性。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明积极参与治疗,并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思维是如何影响他的情绪波动的,并学会了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改变这种思维模式。
他还学会了一些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的技巧,如深呼吸和放松训练。
这些技巧帮助他在情绪波动时保持冷静,并逐渐恢复了自己的情绪稳定性。
双相停药成功的案例

双相停药成功的案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会经历情绪波动剧烈,时而处于极度兴奋的情绪状态,时而又陷入极度沮丧的情绪状态。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而长期服药是控制病情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一些患者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各种副作用或者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不得不考虑停药的问题。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双相停药成功的案例,希望能给正在面临类似困扰的患者一些启发和帮助。
小李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过多次治疗和药物调整,他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然而,长期的药物治疗也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
在和医生的沟通和协商下,小李决定尝试停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在停药的过程中,小李并没有一味地放弃药物,而是结合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技巧,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
他开始注重自己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比如瑜伽、冥想等。
同时,他也学会了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来缓解情绪波动,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情绪调节机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逐渐适应了没有药物的生活,他发现自己的情绪波动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剧烈,而是逐渐趋于稳定。
他的工作和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他感到自己重新获得了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停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并非不可能。
关键在于患者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同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调整药物剂量,结合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技巧,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当然,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停药前一定要和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
总的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停药并非是每个患者都能尝试的选择。
但对于一些出现了严重副作用或者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的患者来说,适当的停药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给正在面临类似困扰的患者一些启发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控制。
青少年躁郁症康复的案例分享和分析

青少年躁郁症康复的案例分享和分析在当今社会,青少年躁郁症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上会出现极端的波动,既有躁狂的时候,也有抑郁的时候。
这种疾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负担。
然而,在及时干预和科学治疗的情况下,青少年躁郁症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康复的。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享和分析,探讨青少年躁郁症康复的途径和方法。
案例一:小明小明,一名17岁的高中生,因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紳、家庭矛盾等问题,出现了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
在学校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紧张;在家庭中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情绪低落、消极抑郁。
经过心理医生的诊断,小明被确诊为躁郁症。
针对小明的情况,心理医生采取了多方面的治疗措施。
首先是药物治疗,通过抗抑郁药物和稳定情绪的药物来帮助小明控制情绪波动;其次是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谈话疗法等方式帮助小明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有效应对;此外,还进行了家庭治疗,帮助小明与家人建立更加健康的沟通方式。
经过数月的治疗,小明的情况有了显著改善。
他在学业上重新找回了信心,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缓和;在家庭中,他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家庭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
小明逐渐走出了抑郁情绪,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二:小红小红,一名15岁的初中生,因家庭环境问题导致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并最终发展成为躁郁症。
她在学校表现为自闭、消极、不合群;在家庭中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情绪低落、无法有效沟通。
针对小红的情况,心理医生也采取了类似的治疗措施。
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小红逐渐摆脱躁郁症带来的困扰。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注重培养小红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让她学会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她开始主动参与学校活动,与同学建立了良好关系;在家庭中,她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家庭氛围也逐渐好转。
双相情感障碍疗法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解读

双相情感障碍疗法的实际案例分析与解读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情绪上经历了极端的波动,从极度的兴奋和欣快,到极度的抑郁和绝望。
这种情感的变化对患者的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情绪稳定,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和解读双相情感障碍疗法的实际效果。
小明是一个年轻的职场人士,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是在个人生活中却经历了持续的情绪波动。
有时候,他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信,充满了无尽的创造力和干劲;而有时候,他又会陷入深深的抑郁和绝望,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和动力。
这种情绪的变化使得小明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
为了寻求帮助,小明咨询了一位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通过详细的访谈和心理评估,确认了小明的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并决定采用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来帮助他恢复情绪的稳定。
首先,咨询师与小明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他们共同制定了治疗目标,并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的过程中,咨询师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方法。
在认知行为疗法的部分,咨询师帮助小明认识到自己情绪波动的模式和触发因素。
他们一起分析小明在兴奋期和抑郁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寻找到其中的不健康因素。
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改变的技巧,小明逐渐学会了更好地应对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他学会了放松技巧和情绪调节技巧,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同时,咨询师还与小明一起制定了药物治疗的方案。
根据小明的症状和病史,医生开了一种双相情感障碍的稳定剂。
这种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小明的情绪波动,减少他进入兴奋期和抑郁期的频率和强度。
咨询师与小明一起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明逐渐恢复了情绪的稳定。
他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波动,并且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双相情感障碍案例分享

整个交谈过程中,患者面部表情喜悦,始终表现的兴高采 烈,双目炯炯有神。在他看来,“什么烦心事都没有”。当家 人对其提出反对意见时,马上暴跳如雷,恶语谩骂。
患者进入病房后,能很快的熟悉环境,见谁和谁聊天。不 愿更换病号服,自称是为了突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一会儿帮 着工作人员管理病房秩序,一会儿又帮着保洁员打扫卫生。入 院当天中午,进食4个馒头,两份菜。
患者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接触主动,语量多、语速快、 语音高,见到医生就叫“兄弟”,拉着医生的手说话,滔滔不绝, 很难打断。当问其最近有什么喜事时,答:“儿子娶媳妇儿,媳 妇儿生孙子,孙子又生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喜事来了挡 不住,我的本事也进步,开工厂建楼房,孩子们将来都享福”。 同时,患者还表示自己现在是村子里最有本事的人,要去挣大钱, 还要给村里修路、建小学等等。
SUCCESS
THANK YOU
2019/5/13
思考 5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考虑的状态学诊断是什么?
总结:患者目前符合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且病程持
躁 狂 发 作 续2个月,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综上,可以考虑的状态学诊
断为:躁狂发作。
思考 6 :如果诊断躁狂发作,还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分析:首先,要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类躁狂发作的可
【个人史及家族史】 患者平素性格外向、开朗,爱交朋友。否认吸烟史,偶尔饮
酒,否认冶游史。否认家族中其他人精神异常史。
【查体及辅助检查】 门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心电 图、脑电地形图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
患者中年男性,衣着华丽,胸前佩戴大个症状有哪些? 总结:可能的症状:情感高涨、易激惹、言语夸大、思维
双相停药成功的案例

双相停药成功的案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境障碍,患者会经历情绪的极端波动,既有抑郁症状,又有躁狂症状。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
然而,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药物管理,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以下是一个成功停药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案例,希望能给其他患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小李,男,32岁,曾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在疾病发作时,他会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整天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睡眠和食欲紊乱。
而在躁狂期,他会情绪异常,精力旺盛,行为冲动,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这种情况给小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
经过多次的治疗和药物管理,小李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医生根据他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小李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同时也参加了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
这些措施让他逐渐学会了应对自己的情绪波动,也加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经过长期的治疗和努力之后,小李的症状逐渐减轻,他的情绪波动变得稳定起来。
医生在评估他的病情后,决定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以观察他的情况。
在医生的指导下,小李开始逐渐停药,并且在停药过程中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复症状。
如今,小李已经成功停药,并且保持了稳定的情绪状态。
他重新投入了工作,也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他说,通过治疗,他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学会了更加珍惜生活。
他表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让他们知道,疾病并不是终点,只要坚持治疗,一定能够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观。
通过小李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成功停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药物管理,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同时,心理治疗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虽然是一种严重的心境障碍,但并不是不可治愈的。
双相情感障碍治愈案例

双相情感障碍治愈案例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会经历情绪的极端波动,从极度的兴奋和欣快(Mania)到极度的抑郁(Depression)。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功地克服了双相情感障碍,重新获得了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以下是一些成功治愈双相情感障碍的案例。
1. 张先生:张先生是一位年轻的职场人士,在工作中经历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他开始出现了情绪波动的症状,时而极度兴奋,时而又陷入深度的抑郁。
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张先生成功地控制了情绪波动,通过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他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工作和生活也重新回到了正轨。
2. 李女士:李女士是一位年过五旬的家庭主妇,她在家庭生活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导致她的情绪时而极度低落,时而又异常兴奋。
经过心理医生的指导和治疗,李女士学会了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她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3. 王先生:王先生是一位大学生,他在学业、社交和家庭关系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这让他陷入了情绪波动的困扰,时而兴奋冲动,时而又沮丧消极。
经过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王先生逐渐学会了调节情绪和应对压力,他的学业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 张女士:张女士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她的情绪波动给她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她经历了创作欲望的极度高涨,和创作低潮的深度抑郁。
通过参加心理治疗课程和接受心理咨询,张女士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创作灵感,她的艺术作品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5. 杨先生:杨先生是一位商人,由于工作的忙碌和压力,他经常陷入情绪波动的困扰,导致工作和家庭关系的紧张。
通过参加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杨先生学会了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性,他的情绪波动逐渐减少,工作和家庭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6. 王女士:王女士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她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导致她情绪的起伏不定。
通过接受心理治疗和定期咨询,王女士学会了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和情绪波动,她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工作也得到了认可和赞赏。
双相情感障碍婚姻无效案例

双相情感障碍婚姻无效案例W女士,38岁,长相清丽脱俗,身材苗条,自己来到心理咨询室。
自述自己多年来每天烦躁不安,忧心冲冲,易冲动,压不住脾气,遇一点小事就会大发脾气,还经常性头疼,经脑CT检查无脑器质性病变。
通过焦虑、抑郁量表测试,结果显示重度焦虑和中度抑郁。
经了解,W女士有一份体面工作,有过两段短暂婚姻,第一段婚姻,丈夫爱喝酒,经常惹事生非,酒后还对W女士实施家暴,婚后半年这段婚姻就结束了。
W女士说离婚后对男人失去信任,不想再成家,独自生活十几年,此间W 女士自己购置了房子和汽车,而后经人介绍认识一男友,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后结婚,但W女士坚持丈夫住在自己房子里,不住丈夫提供的婚房,丈夫人老实,也很包容W女士,但W女士说她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借故找丈夫麻烦,一不如意,她就大发雷霆,冲丈夫吵闹不休,因三天两头发生争执,丈夫终于受不了W女士的脾气,提出离婚,仅3个月的婚姻旋即解除,W女士又恢复到单身状态。
W女士自幼有被家暴史,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她和母亲,并经常当着W女士的面对母亲实施家暴,使得W女士小时候既害怕又不知所措,W女士说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就是长大后自己能带母亲离开父亲。
鉴于W女士从小成长环境恶劣,当下又焦虑抑郁,并有持续性头疼的躯体症状,咨询师建议W女士到精神科复查,经精神科检查,W女士属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也叫躁郁症,即患者一段时间内呈躁狂症状,一段时间内又转而呈抑郁症状,如此交替反复。
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双相情感障碍,主要是在成长过程中对情感依赖''无望“和''渴望“造成的,当儿童在家庭中渴望情感依赖时,家长不能给予,儿童就会体验抑郁,当儿童对情感依赖无望时,有时会为了抵抗抑郁,就对情感依赖贬低,夸大自我来防御,结果就呈现出躁狂,久而久之形成躁郁症,也就是双相情感障碍。
这就解开了W女士两段婚姻都在短时间内结束之谜,W女士的双相情感障碍是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3 :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可以用于排除之前四 中症状学诊断的依据?
患者既往无特殊器质性疾病史 患者无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史 患者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 患者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 患者无紧张性木僵发作史 患者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协调
患者平素性格外向、开朗,爱交朋友。否认吸烟史,偶尔饮
酒,否认冶游史。否认家族中其他人精神异常史。 【查体及辅助检查】
门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心电 图、脑电地形图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
患者中年男性,衣着华丽,胸前佩戴大个玉石饰品,手上戴
几种兴奋状态为:躁狂性兴奋、青春性兴奋、紧张性兴奋、器
质性兴奋。
躁狂性兴奋
患者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相协调。
青春性兴奋
以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的全面紊乱为特点。
紧张性兴奋
常与紧张性木僵交替。
器质性兴奋
见于器质性病变所致精神障碍。
【既往史】 患者 4 年前发现患“糖尿病”,目前血糖控制稳定。否认心脑 血管疾病史,否认颅脑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及家族史】
双相情感障碍案例分享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 崔彦龙 2014.06
【基本信息】 ◆患者张某,男性,51岁,农民,高中学历。 ◆主诉:兴奋、话多、易激惹2个月,加重1周。 ◆入院方式:由家人及村干部强制(捆绑)送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2个多月前因孩子结婚而亚急性起病,整天都特 别开心,说自己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置办了许多用不着的 家具。见人就说话,跟孩子们说自己还年轻,“要去竞选 村主任,将来还要当县长、市长”等等。天不亮就出门干 活去,每天只睡3-4个小时。脾气变得暴躁,稍有不顺心就 骂人。爱管闲事,例如患者自己信佛不吃肉,就拿着擀面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诊断过程中要仔细询问病史, 做到“早识别”,避免漏诊。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要过程要做到“有法 可依”,避免法律纠纷事件发生。
杖要去打那些卖肉的人。近一周来跟人发生争吵及肢体冲
突的现象越发频繁,家人无法管理,在村干部的帮助下,
将其送来我院。
思考 1 :从现病史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症状有哪些?
总结 :可能的症状:情感高涨、易激惹、言语夸大、思维
及意志行为活跃、挥霍钱财、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高等。
思考 2 :上述症状可能的症状学诊断有哪些? 总结 :患者目前表现出精神运动性兴奋。临床上最主要的
患者既往是否有过抑郁发作史或躁狂 / 轻躁狂发作史,与双
相情感障碍鉴别。
【补充资料】 查体:患者静息心率 76 次 / 分,无“凸眼征”,颈部对称,
未发现甲状腺肿大。
询问病史:患者近期未发现怕热、多汗等表现,体重无明 显下降。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五项)均在正常范围。
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
【补充病史】 患者叙述,自己在 20 多岁的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 找不到对象等,有段时间感觉压力特别大,整天闷闷不乐,什 么事情都不想做,不去种地,也不出去串门,整天在家呆着或
诊断依据:本次发作符合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病史中
曾有明确抑郁发作病史。 思考 9 :结合疾病特点及该患者实际情况,存在的风险有哪些? ① 暴力风险:患者易激惹,病史中有伤人、毁物行为。 ② 并发症风险:躯体过度消耗,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③ 治疗风险:转相,避免因药物导致的抑郁发作。
④ 法律风险:“非自愿住院”。 ⑤ 经济风险:„„
思考 10 :该患者治疗如何考虑? 短期治疗:首选情绪稳定剂,可根据患者病情,合并第 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加强治疗,必要时同时合并 ECT 强化治疗。 (丙戊酸钠 0.6 bid, 喹硫平 0.3 bid ,期间合并 MECT 治疗 4
次)。
长期治疗:嘱患者维持原方案治疗 2-3 个月,以防复发, 之后转入维持期。关于维持治疗的疗程,建议使用接近治疗 剂量的药物维持治疗 2 ~ 3 年。
着数枚戒指。 患者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接触主动,语量多、语速快、 语音高,见到医生就叫“兄弟”,拉着医生的手说话,滔滔不绝, 很难打断。当问其最近有什么喜事时,答:“儿子娶媳妇儿,媳
妇儿生孙子,孙子又生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喜事来了挡
不住,我的本事也进步,开工厂建楼房,孩子们将来都享福”。 同时,患者还表示自己现在是村子里最有本事的人,要去挣大钱,
还要给村里修路、建小学等等。
整个交谈过程中,患者面部表情喜悦,始终表现的兴高采 烈,双目炯炯有神。在他看来,“什么烦心事都没有”。当家 人对其提出反对意见时,马上暴跳如雷,恶语谩骂。
患者进入病房后,能很快的熟悉环境,见谁和谁聊天。不
愿更换病号服,自称是为了突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一会儿帮
着工作人员管理病房秩序,一会儿又帮着保洁员打扫卫生。入
思考 5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考虑的状态学诊断是什么? 总结 :患者目前符合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且病程持 续 2 个月,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综上,可以考虑的状态学诊 断为:躁狂发作。
躁 狂 发 作
思考 6 :如果诊断躁狂发作,还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分析 :首先,要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类躁狂发作的可 能,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其次,要进一步询问病史,了解
躁狂性兴奋 青春性兴奋 紧张性兴奋 器质性兴奋
思考 4 :既然考虑“躁狂性兴奋”,那么,本患者确切的症状有 哪些呢? 总结:结合病史及精神检查所见,患者存在的症状有: ① 情感高涨:主要表现为心情愉快、高兴、喜悦。
② 易激惹:当家人对其提出反对意见时,马上暴跳如雷。
③ 思维奔逸: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而且有音联、意联。 ④ 精力旺盛:表现为“管闲事”,如管理病房秩序等。 ⑤ 自我评价高:表现为说自己现在是村子里最有本事的人。 ⑥ 睡眠减少:每天只睡3-4个小时。 ⑦ 注意力不能持久:表现为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
是在床上躺着,即使那样还感觉非常累。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认为将来一切事情都没有希望,觉的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所以 就跳井自杀,幸好被家里人及时发现救治。当时也没有特殊的 治疗,过了几个月后慢慢就好了。 患者否认近些年有过明显的情绪低落或情感高涨的表现。
思考 7 :既往抑郁发作的严重程度是否达到诊断标准? 总结:根据患者描述,存在的症状有: ① 心境低落:整天闷闷不乐。 ② 兴趣和愉悦感丧失: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
抑
郁 就那样还感觉非常累。
③ 精力不济及疲惫感:整天在家呆着或是在床上躺着, ④ 自我评价降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发 ⑤ 自杀观念及行为:觉的活着没意思,所以就跳井自杀。
病程标准:≥2周:持续了几个月。
作
思考 8 :综合上述信息,疾病分类诊断应考虑什么? 初步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 躁狂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