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骨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能够达到治愈效果。经过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无效可采取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具有术后恢复速度慢和费用较高以及创伤较大等缺陷。随着微创手术的逐渐发展和进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得到相应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具有并发症少和恢复时间快等优势,因此受到广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青睐。本文将主要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进展。

标签: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进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主要方法有:(1)手术治疗;(2)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患者腰腿疼痛,好发于青壮年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劳动强度和外伤等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人类在20岁以上者就出现椎间盘退变和抗负荷能力降低等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基础上发展而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节段是:L 4/5 及L 5 /S 1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1)传统开放手术;(2)微创手术。随着脊椎外科内镜辅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取得显著进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在直视下切除游离髓核组织,降低减压效果,最终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应证

现阶段来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证正在不断的扩大之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从简单的治疗单纯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逐渐发展到治疗经椎间孔进入到椎管之内直接摘除髓核,一方面能够解决腰椎间盘突出问题,还能够解决骨性狭窄问题。相关资料研究表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够被适用在大多数椎间盘病变中,完成椎间孔扩大成型术。临床上,医生可以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具体突出部位来选择YESS(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或者TESS(经椎间孔内窥镜技术)技术。一般情况下爱,对椎间孔外突出型患者采用YESS技术,对椎间孔内侧患者采用TESS技术。对于椎间孔内侧突出者,由于侧后方入路比较困难,因此应该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方式。

2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技术操作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体位:(1)侧卧位;(2)俯卧位。我国医生更为习惯传统手术体位,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往往采取俯卧位。据研究资料显示,侧卧位的手术安全性非常高,为患者垫枕,继而开放患者的侧椎间孔,便于手术顺利进行。侧卧位舒适度显著高于俯卧位,但是侧卧位具有显著缺陷,无法进行双侧病变操作。基于此,临床手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取患者俯卧位时,局部麻醉是大部分手术患者选择的麻醉方式,部分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或者全麻方

法。手术前需常规消毒,使用利多卡因穿刺局部麻醉。

3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医生的临床操作技巧有一定相关性。有学者表明,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优良率高达91.00%(91/100)。还有学者表明,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优良率高达92.50%(74/80)。与此同时,相关学者认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下肢疼痛麻醉患者具有确切治疗效果[1]。部分学者还认为,应用YESS 、TES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4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日光烧灼综合征。国外曾有学者表明,对手术中穿刺针的相关解剖不难发现,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感觉异常与手术中的高频电凝热损伤有一定关系。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椎间隙感染发生率为1.98%,临床中主要表现为:(1)术后腰背部疼痛;(2)下肢异常疼痛。上述临床表现与手术中穿刺定位的局部感染密切相关,在提供抗炎治疗后能够缓解其正在,一旦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必须及时实施植骨融合术。部分学者认为,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髓核后再在椎间隙内注入庆大霉素具有显著预防效果[2]。但是,手术后使用抗生素并不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而是因为纤维环内层使用抗生素药物无法达到椎间隙。切口软组织感染一般有无菌技术操作不够严格所致,切口血肿则会导致神经根发生瘫痪,手术后临床主要表现为:(1)双下肢疼痛;(2)无力排尿;(3)排尿非常困难。一旦未及时处理,势必会导致严峻后果。在预防切口血肿并发症时,必须完善止血措施,置入引流管,切勿过紧缝合伤口,继而预防引流不畅。神经根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之后的常见并发症,损伤严重时难以恢复正常效果。研究资料显示,神经根损伤发生率占1.85%。还有学者认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术后痛觉过敏的主要发生原因可能与术者缺乏临床经验有关[3]。手术过程中发现硬膜损伤时,需细心缝合,预防脑脊液渗漏。术后神经根损伤与术者对解剖结构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术者需要有相关临床经验。

5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经皮椎间孔镜的YESS系统技术需进行局麻处理,穿刺之后逐级扩张,无需切断腰部肌肉和切除椎板。经皮椎间孔自然间隙操作,未对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为常见的内镜技术。通过经皮椎间孔镜通过椎间孔经过出口神经根,其视野相对狭小,需要局部麻醉来提高安全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中常见病,往往由椎间关节退变所引起。腰椎管狭窄患者往往会累及到多个节段,术者需确定好椎管狭窄的具体部位,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上述技术已经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相比起传统的微创技术而言,适应证更为广泛,具有临床治疗效果高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等优势。

参考文献

[1]吕天才.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136-137,140.

[2]王作伟,菅凤增,王兴文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的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32(12):1214-1219.

[3]韩广,汤锋武,张赛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处理[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4):210-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