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的概念

11.1.1 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成本计算通常是指存货成本的计算,因此"成本"实际上是指存货成本。存货的取得方式:从企业外部购买;企业自己生产。存货成本:取得存货的支出,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注:成本计算中的存货成本,是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下的成本。非正常的、意外的耗费直接列为期间费用或损失。成本和费用的区别之一,就是成本有特定的对象,而费用没有特定的对象。
11.1.2 成本的分类

Ⅰ.历年试题

1、[2001年判断题]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是现行制度明确规定的四个成本项目,企业不能增加或减少。( )

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动力、制造费用是现行制度明确规定的四个成本项目,企业可作适当的增减调整。教材P294页

2、[2002年单选题]下列费用项目中,无须区别情况就可以直接归属到期间费用的是( )。

A、固定资产折旧费

B、借款利息

C、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D、存货盘盈或盘亏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是无须区别情况就可以直接归属为期间费用的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有的计入管理费用,有的计入 制造费用,并不都是期间费用,所以选项A不正确;借款利息有的计入财务费用,有的要予以资本化,所以选项B不正确;至于存货的盘盈和盘亏,如果属于责任应 予赔偿的部分,也不能计入管理费用,所以选项D也不正确。要快速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会计的相关内容。教材P294-295页

3、[2002年判断题]间接成本是指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产品成本。( )

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间接成本不仅是不能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产品成本,而且还包括不能以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成本。教材P296-297页



Ⅱ.知识点讲解
1.生产经营成本按经济性质分类――费用要素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工资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

(7)税金

(8)其他支出

2.按经济用途分类――成本项目

类别 成本项目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燃料和动力(比重小则可以并入制造费用项目) 营业费用 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客户服务成本 管理费用 研

究开发成本、设计成本、行政管理成本 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成本项目。

3.成本按其转为费用的不同方式分类――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1)成本转为费用的方式包括:可计入存货的成本,按"因果关系原则"确认为费用;资本化成本,按"合理地和系统地分配原则"确认为费用;费用化成本,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

注:本章讨论的成本不包括资本化成本。

(2)为了贯彻配比原则,生产经营成本按其转为费用的不同方式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可以计入存货价值的成本,包括按特定目的分配给一项产品的成本总和。产品成本在产品出售前与当期收入不能配比,应按"存货"报告,是"可储存的成本"。只有产品出售时才能与当期收入配比,因此在出售时将其成本转为费用。

期间成本是指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经营成本,包括除产品成本以外的一切生产经营成本,主要有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期间成本不能经济合理地归属于特定产品,因此只能在发生当期立即转为费用,是"不可储存的成本"。因为期间成本不可储存,在发生时就转为费用。

(3)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所有生产经营成本,如果不列入产品成本,就必须列入期间成本。计入产品的成本范围越大,期间成本的范围就越小,反之亦然。

4.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成本对象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一项活动。成本对象可以是一件产品、一项服务、一项设计、一个客户、一种商标、一项作业或者一个部门等。成本对象包括中间对象和最终对象。

(2)为了经济合理地把成本归属于不同的成本对象,产品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分清为哪种产品耗用、可以直接计入各种、类、批产品等成本对象的成本。对于只有一种产品的企业来说,所有产品成本都是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不能分清为哪种产品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类、批产品等成本对象、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

(3)一项成本可能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要根据成本对象的选择而定。中间对象的直接成本对于最终对象而言为间接成本。

【要点提示】
成本的"直接"与"间接",既要看该成本能否追溯到成本计算对象,还要看该成本能否以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计算对象。


11.1.3 成本计算的目的和要求

Ⅰ.知

识点讲解

(一)成本计算目的:改善决策;有利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衡量资产和收益;确定应补偿的金额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成本信息。一个特定的成本计算系统,应尽可能同时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二)成本计算的要求――为了正确计算成本,要分清以下界限:

1.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应计入与不应计入的界限)

(1)非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只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才能计入产品成本。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耗费不能计入产品成本。

(2)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分成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只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才能计入产品成本,非正常的经营活动成本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3)正常的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其他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计入期间成本。

2.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费用界限(月份之间的界限)

(1)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费用,还应在各月之间进行划分。

(2)为了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需要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3.正确划分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费用界限(产品之间的界限)

对于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费用还应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

4.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界限)

如果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已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便分别确定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11.1.4 成本计算的基本步骤

Ⅰ.知识点讲解

1.成本计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各项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过程。

成本的归集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制度以有序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或汇总。成本的分配是指将归集的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过程,也叫间接成本的分摊或分派。

2.成本分配可供选择的分配基础:人工工时、机器台时、占用面积、直接人工工资、订货次数、采购价值、品种数、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数量。

3.成本分配的原则

(1)因果原则

(2)受益原则:谁受益、谁负担;谁受益多,谁承担多;按受益比例分摊间接成本

(3)公平原则

(4)承受能力原则
11.1.5 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

Ⅰ.历年试题

1、[2001年判断题]实际成本计算制度是唯一纳入财务会计帐簿系统的成本计算制度。( )

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实际成本计算制度和标准成本计算制度都是纳入财务会计

帐簿系统的成本计算制度,所不同的是实际成本计算制度是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而标准成本计算制度是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教材P302-303页


2、[2004年单选题]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软件开发。该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直接成本所占比重很小,而且与间接成本之间缺少明显的因果关系。该公司适宜采纳的成本核算制度是( )。
A.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B.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C.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D.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产量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主要适用于产量是成本主要驱动因素的传统加工业;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 间接费用的基础,可以更准确地分配间接费用,要适用于产量直接成本所占比重很小,而且与间接成本之间缺少明显因果关系的企业;标准成本计算制度下主要计算 产品的标准成本,在需要时才计算实际成本,适用于产品已经定型、标准健全的企业;变动成本计算制度只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在需要时可 提供产品的全部制造成本。无论是标准成本计算制度还是变动成本计算制度,均可将产量或成本动因作为分配间接费用。教材P304页

Ⅱ.知识点讲解

分类结果 特点 实际成本计算制度 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纳入财务会计主要账簿体系 产品实际成本是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计价依据和利润表"已销产品成本"的计量依据 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计算产品标准成本 纳入财务会计主要账簿体系 将编制财务报告以及成本计划和控制有机统一起来 全部成本计算制度 成本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全部成本 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产品成本只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变动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列入期间费用 不能用于编制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 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整个工厂仅有一个或几个间接成本集合,它们通常缺乏同质性。 间接成本的分配基础是产品数量或者是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等 适用于产品是成本主要驱动因素的传统加工业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建立众多的同质性的间接成本集合 间接成本的分配以成本动因为基础 适用于新兴的高科技领域
11.2.1 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Ⅰ.知识点讲解

1.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要大量消耗各种材料。如果材料按照产品分别领用,属于直接费用,应当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 项目。如果一批材料同时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则属于间接费用,需要采用简便的

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材料 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如下:

(1) 直接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2)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要点提示】

(1)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如果产品的结构大小相近,也可以按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

(2)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

(3)材料费用包括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费用。

2.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人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用。分配人工费用,需要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人工费用的界限。应该计入产品成 本的人工费用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其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列入产品的"直接人工"项目。直接人工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因工资制度不同而有所 区别。

(1)计件工资制度。生产工人工资通常根据产量凭证计算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2)计时工资制度。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工资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生产人员工资。工资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的方法。

3.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照用途和发生地点,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和分配。

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需要采用合理简便的分配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分配制造费用采用的分配标准有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

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企业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但是有时也有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有时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还存在外销的情况。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

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不同,其发生的费用分配转出的程序方法也不一样。


制造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应计入完工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的成本,完工时,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 的贷方转入"低值易耗品"或"原材料"科目的借方。提供水、电、气和运输、修理等劳务所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多按受益单位耗用的劳务数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 分配。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互相提供产品和劳务,就存在某项辅助生产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的问题。辅助生产费用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 分配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等。采用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无需交互分配,也就是说,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 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而无需考虑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

【要点提示】
(1)费用归集原则:车间直接发生的凡能归属某种产品的直接费用计入"生产成本";车间几种产品共同分担的凡不能分清产品的直接费用,应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分配计入"生产成本";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为管理和销售等部门发生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

(2)共同费用的分配公式:

①费用分配率=实际待分配费用/分配的定额或标准;

②某产品或对象应分担的费用=分配标准额×费用分配率。标准的选择:a. 成果类――产量、重量、产值、体积等;b. 消耗类――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生产工人工资等;c.原材料耗用量等定额类――原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

(3)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采用交互分配法的步骤:

第一步: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总费用/总耗用量);

第二步: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交互分配前费用+A辅助车间耗B辅助车间-B辅助车间耗A辅助车间)/(总耗用量-B辅助车间耗A辅助车间)。

11.2.2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Ⅰ.历年试题

1、[2000年单选题]某 厂的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80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60小时。假设本月末第一道工序有在产品 3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60%;第二道工序有在产品5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则分配人工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件。

A、32 B、38 C、40 D、42
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0×60%)/80 = 15%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0+60×40%)/80 = 55%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0×15%+50×55% = 32(件)

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教材P314-317页

2、[2001年单选题]某

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若干加工工序才能形成产成品,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小。该企业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时,宜采用(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B、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
C、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的方法
D、约当产量法
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在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的前提是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至于"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变动不大;而"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的方法"适用于原材料所占比例较大。教材P314-317页

Ⅱ.知识点讲解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月初、月末在产品及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四项费用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述: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或: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注:企业选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成本分配的方法时要考虑的四个因素: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1)适用范围: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企业。

(2)特点:在产品成本为零;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全部为完工产品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1)适用范围: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在各月之间数量变动不大的企业。

(2)特点:各月在产品成本固定按年初数计算,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全部为完工产品成本,但每年的12月份是一个例外。每年年终,企业需要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而不再按照年初数计算。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1)适用范围: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已全部一次性投入。

(2)特点:月末在产品只包含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4.约当产量法

(1)适用范围:其他方法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2)特点:将月末结存的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约当产量,然后再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3)计算公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产成品数量+月末

在产品约当产量)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要点提示】

①分配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使用的约当产量与分配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可能不一致,所以需要分别计算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和原材料投料程度;

②计算在产品完工程度时,一般根据月末在产品的数量,用技术测定或其他方法确定。为了简化核算,在计算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按平均完工50%计算;

③原材料完工程度的确定。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不需计算在产品中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则按照各工序投入的材料费用在全部材料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1)适用范围: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的企业。

(2)特点(计算步骤):

①对于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

②计算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③计算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④计算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6.定额比例法

(1)适用范围: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但是消耗定额比较准确。与第五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定额比例法下,需要确定各成本项目的定 额耗费,并将这种定额耗费作为计算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的分配标准;而在定额成本法下,只有一个总的定额单位成本,而没有分项目确定定额成本。

(2)特点:材料费用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人工费用、制造费用按照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11.2.3 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Ⅰ.历年试题

1、[2003年判断题]在使用同种原料生产主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副产品的情况下,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全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此,在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加工成本时,通常先确定主产品的加工成本,然后,再确定副产品的加工成本。( )

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在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加工成本时,一般可采用简化的方法确定副产品的成本,然后从总成本中扣除,其余额就是主产品的成本。教材P317-318页

2、 [2003年计算题部分考点] (参见第四部分考题详解)

Ⅱ.知识点讲解

1.联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

(1)联产品

的定义: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2)联合成本的定义: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成本。所谓分离点是指在联产品生产中,投入相同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分离为各种联产品的时点。

(3)联产品成本的计算:联合成本按一定分配方法(售价法、实物数量法)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离后按各种产品分别设置明细账,归集其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成本。

2.副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

(1)副产品的定义: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2)副产品成本计算:采用简化方法确定其成本,如预先规定的固定单价。

主产品成本=总成本-副产品成本

【要点提示】

在联产品成本分配中,同一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多种产品指的是主要产品,因而这多种主要产品之间并不存在重要性差别,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将联合成本进行分 配;而副产品是一种或多种主要产品之外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因其在全部产品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成本确定方法趋于简化。需要注意的是,联产品和副产 品的前提均是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

11.3.1 品种法

Ⅰ.知识点讲解

1.含义: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3.特点: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品种;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要点提示】

(1)企业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必须考虑三个因素,即生产经营特点(连续式生产还是间断式生产、单步骤生产还是多步骤生产)、生产经营组织类型 (是大量生产,还是成批生产或单件生产)和成本管理要求(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还是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所以,如果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不仅大量大批 的单步骤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品种法,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企业只要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也可以采用品种法;

(2)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区别于另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主要有三个: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期末在产品成本分配方法。

11.3.2 分批法

Ⅰ.历年试题

1、[2000年多选题]成本计算分批法的特点是( )。

A、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成本计算不定期

B、月末无须进行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C、比

较适用于冶金、纺织、造纸行业企业

D、以成本计算品种法原理为基础

查看答案

【答案】A、D

【解析】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造船业、重型机器制造等,因此 C选项错误。分批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的,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期基本一致,在计算 月末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月末完工产品所占比重较大时,也可以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 间分配,因此A选项正确,而B选项错误。分批法其实是以品种法原理为基础的,品种法按单个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而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它 们只是在成本计算期、月末生产费用分配等问题上存在区别,其他原理基本相似,因此D选项也是正确的。教材P320页

2、[2001年单选题]适合汽车修理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分批法是指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 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也可用于一般企业中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 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教材P320页

3、[2002年单选题]产品成本计算不定期,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平行结转分步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在分批法下,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命周期基本一致,与会计核算报告期不一致,因而在月末一般不需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因此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教材P320页

Ⅱ.知识点讲解
1.含义: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也可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3.特点: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11.3.3 分步法

Ⅰ.历年试题

1、[2000年判断题]在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上一步骤的生产费用不进入下一步骤的成本计算单。( )

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它费用,并将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结转至产成品成本。教材P324-326页

2、[2001年判断题]按照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成本计算对象是该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个生产步骤。( )

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分步法以产品所经过的各个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而对于逐步结转分步法而言,最后一个步骤的成本就是产成品成本,所以,产品及其经过的步骤均是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对象。教材P322-324页

Ⅱ.知识点讲解

1.分步法的特点:

(1)含义: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它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3)特点: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月末需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

(4)种类: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2.逐步结转分步法:

(1)含义: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特点: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各步骤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3)适用范围: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复杂生产的企业。

(4)步骤之间的结转方式:综合结转、分项结转。(本教材只介绍了综合结转方法)

3.平行结转分步法:

(1)含义: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 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产成品完工的同时计算各步骤归集的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应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部分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方法又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2)优点:

①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入产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转产成品成本



②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因而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

(3)缺点:

①不能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②在产品的费用在最后完成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不能提供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的资料。

③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不包括所耗半成品费用,因而不能全面反映各该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第一步骤除外)。

4.适用范围:只适宜在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的工作量较大、管理体制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情况下采用,而且在采用此方法时应加强各步骤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数量核算。

【要点提示】

(1)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

(2)每一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但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在产品。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尚未完 成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包括:①本步的狭义的在产品;②本步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③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在 产品。



【小结】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对比

项目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成本计算对象 品种 批别 步骤 成本计算期 会计报告期 生产周期 会计报告期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般需要分配 一般不需要分配 一般需要分配 【小结】逐步结转法与平行结转法的区别

项目 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完工产品的含义不同 各中间步骤的完工产品实质上是各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才是完工的最终产成品(即狭义在产品) 无论什么步骤,完工产品都是指最终完工产成品(即广义在产品)。 在产品的含义不同 是指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 既包括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也包括本步骤加工完毕、但尚未最终完工的产品。 在产品成本的含义不同 仅指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的成本 既包括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成本,也包括本步骤加工完毕、但尚未最终完工的半成品成本。 实物运动与资金运动的同步性不同 实物运动与资金运动同步 实物运动与资金运动不同步 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不同 计算半成品成本 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适用的范围不同 适用于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 适用于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

【小结】逐步结转法与平行结转法的优缺点对比

项目 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是否能够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能 优点 否 缺点 是否能为各生产步骤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能 否 能否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能 否 工作量 大 缺点 小 优点 成本计算速度 慢 快 是否进行成本还原 综合结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不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