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列传读书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是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列传,记载了春秋时期的伯夷兄弟的故事。
他们因为不愿为殷纣王效命而选择了饿死在首阳山,成为了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读完这篇列传,我深受启发,对伯夷兄弟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深为敬佩。
伯夷兄弟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殷纣王暴虐无道,百姓遭受着苦难。
但是伯夷兄弟并没有选择逃避现实,而是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他们拒绝了殷纣王的宠幸和封赏,选择了离开王宫,独自在首阳山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宁愿饿死在山中,也不愿意为一个暴君效命,这种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让人肃然起敬。
伯夷兄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信念是无法被金钱和地位所动摇的。
他们不为名利所诱惑,不为权力所屈服,坚守自己的原则,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的行为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尊严和品德远比任何物质财富更加重要。
另外,伯夷兄弟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整个社会。
伯夷兄弟的坚守和牺牲,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信念。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通过阅读《史记·伯夷列传》,我深刻体会到了伯夷兄弟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品德和信念是无法被金钱和地位所动摇的,而且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整个社会。
我深深地敬佩伯夷兄弟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原则,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正能量影响的人。
伯夷列传读书笔记
伯夷列传读书笔记读《史记》中的《伯夷列传》,就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两位坚守道义的古人相遇。
伯夷和叔齐,这对兄弟的故事,让我感触颇多。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可等到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要把君位让给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我不能违背。
”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
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这俩兄弟的行为在当时可谓是“奇葩”。
放着好好的国君不当,偏要去追求那所谓的道义。
你说他们傻不傻?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他们傻得令人敬佩。
在权力和财富面前,他们坚守了内心的原则,没有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定力啊!他们听说西伯昌善于奉养老人,就打算去投奔他。
可等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正载着西伯昌的牌位,向东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作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武王平定了殷商的祸乱,天下都归附了周朝,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坚持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采摘薇菜充饥。
你看,这俩人多轴啊!周朝建立,天下太平,大家都欢天喜地地享受新的生活,可他们却偏要跟自己过不去。
但这种“轴”,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信念的坚定呢?在首阳山中,他们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苦。
薇菜可不是那么好采的,有时候跑了大半天,也采不到多少。
肚子饿得咕咕叫,却还是不肯低头。
有一次,伯夷不小心在山上摔了一跤,把脚给崴了。
叔齐心疼得不行,一边帮他揉脚,一边掉眼泪说:“哥啊,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伯夷却咬着牙说:“不行,咱们既然决定了,就不能反悔。
”就这样,他们在首阳山中苦苦坚持着。
终于有一天,他们连薇菜也采不到了。
兄弟俩饿得躺在山洞里,望着洞顶发呆。
伯夷有气无力地说:“弟啊,看来咱们的日子到头了。
”叔齐握住他的手说:“哥,能和你一起坚守道义,我不后悔。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文章,记述了伯夷及其弟叔齐的故事。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本文从人物的品德、境遇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通过对伯夷与叔齐的事迹的描写,展示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首先,伯夷与叔齐的高尚品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兄弟二人不愿受夏桀的腐败政权统治,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远离邪恶,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
他们坚守自己内心的信仰和原则,无视外界的压力和诱惑。
在他们看来,个人的道德和伦理比一切都重要。
他们拒绝接受桀的任命,绝食而死,坚守自己的原则,以表达对邪恶统治的抗议。
伯夷与叔齐的高贵品德令人钦佩,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内心的反思。
其次,伯夷与叔齐的境遇给我带来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他们作为众人所称赞的忠臣,却遭受到自己国家的冷落和迫害。
他们的境遇使我想到人生的不公和荒谬。
在一个腐败统治下,正直与善良的人往往会受到社会的排斥和不理解。
然而,虽然伯夷与叔齐的境遇艰难,他们却从未动摇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坚持正直的道路。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道义的追求和对真理的坚守,这对我而言是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最后,伯夷与叔齐的影响力是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所感受到的。
伯夷与叔齐的品德和故事被后世传颂,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楷模。
他们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和绝不妥协的态度,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通过这篇文章,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
通过读《伯夷列传》,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给予我深沉的内心触动,使我对品德、境遇和影响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伯夷与叔齐的高尚品德、坚持信仰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让我感到敬佩和钦佩。
他们的故事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激励着我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追求对世界的美好。
总结起来,我认为《伯夷列传》这篇传记文章是一篇具有深意的作品。
通过对伯夷与叔齐的事迹的描写,展示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他们对于正义和真理的坚守,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了《伯夷列传》,心里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那是一股脑儿地往上涌。
伯夷和叔齐这俩老哥,放着好好的王子不做,愣是因为道义,死活不肯继承王位,然后还跑得远远的躲起来。
这在咱一般人看来,简直就是傻到家了,放着荣华富贵不要,去追求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可细细想来,又觉得他们有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劲儿。
咱就说现在这社会,有几个人能像他们这样?工作里,为了升职加薪,那勾心斗角的事儿可不少见。
有点好处,大家都跟饿狼扑食似的往前冲,谁还管什么道义不道义的。
但伯夷叔齐不,王位在他们眼里,那都不算啥。
我想起有一次,我在公司里遇上一个项目竞争。
那竞争激烈得呀,就差没动手打架了。
每个人都使尽浑身解数,想把这个项目抢到自己手里。
我一开始也跟着掺和,天天加班加点做方案,想着怎么能把对手比下去。
那段时间,满脑子都是这个项目能带来的奖金和升职机会,整个人就像着了魔一样。
后来有一天,我累得瘫在椅子上,突然就想到了伯夷叔齐。
我就问自己,我这么拼命,到底是为了啥?就为了那点钱和所谓的地位?那一瞬间,我有点瞧不起自己。
和伯夷叔齐相比,我这追求也太肤浅、太功利了。
再说说伯夷叔齐跑到周国,结果周武王要去攻打商朝。
这俩老哥又站出来反对,说这是以臣弑君,不道义。
我的妈呀,这得多大的胆子和多坚定的信念啊!别人都想着怎么在战争中捞好处,他们却只关心道义。
这让我想起有一回在菜市场。
有个摊主缺斤少两,被一个大妈发现了。
那摊主不仅不认错,还态度蛮横,说大妈故意找事儿。
周围的人都在看热闹,没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我当时也在旁边,心里明明知道摊主不对,但就是没勇气吭声。
等我回到家,心里那个后悔呀!想想伯夷叔齐,再看看自己,真是觉得惭愧得不行。
后来周武王胜利了,建立了周朝。
伯夷叔齐呢,觉得吃周朝的粮食丢脸,就跑到山里去采薇吃,最后竟然饿死了。
这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想想我们现在,一顿饭不吃好的都觉得难受,稍微受点苦就抱怨连天。
可伯夷叔齐,为了坚守自己心中的道义,连命都可以不要。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原文及翻译原文:伯夷叔齐者,以贞不阿为德,食不厌精,居不惮深。
夷自少好学,才艺过人。
齐亦有美名,而志节不凡。
相与为友,志同道合。
及其长也,闻诸侯推贤,乃俱往试。
得行,施及其亲,不行,归,曰“不好学习,有蔽也。
”其後,伯鱼在虢食,为虢公饮酒。
醉而遇害,人谓子胥,子胥自杀。
於是夷齐二子避祸在外,为人悲歌,歌南风。
楚昭王闻其歌,召而问之,说以《正义》。
昭王大悦,拜为宰;群臣久之不悦。
历官副宰,厚遇之,然不过三闾大夫。
昭王崩後,楚相立昆弟而攻之,夷齐讨於楚,大败之;後为楚国将,伐吴灭越,功名冠三军,列为列侯,号曰襄仲。
夷齐篡楚,号曰昭王,杀太子,大臣宗族莫敢言者。
中文翻译:伯夷叔齐,以道德正直为美德,食物不讲究,宁可吃饱精却不为浅俗所动;居住也不畏深处。
伯夷自幼就热爱学习,后天赋惊人,才华横溢,叔齐也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志向坚定。
两人成为好友,志趣相投。
成年之后,听说各地的诸侯正在招贤纳士,就前往应试。
如果考中了,就把自己的所学施及家人;如果没有考中,就回家反思,说“自己学习不够好,有所欠缺。
”后来,伯鱼在虢国吃饭,随同虢公饮酒,喝醉了之后遭到了众人的袭击,后人认为是子胥下的绣球惹祸,子胥于是自杀。
然后,夷齐二人为了躲避祸悲伤而出走,为人们唱悲歌《南风》。
楚昭王听了他们的歌声后,就召见了他们并问他们,伯夷叔齐说出了《正义》的内容,昭王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拜伯夷叔齐为宰相;不过群臣对他们很不满。
历任楚国的副宰相,受到厚遇,但是却远称不上大臣。
昭王去世后,楚国的大臣立昆弟兄弟为王,伯夷叔齐为了讨伐他们,跑到了楚国,并大败了他们;后来成为楚国的将军,打败了吴国,把越国消灭掉,成为了冠军之首,获得了列侯的尊位,受封为襄仲。
后来,夷齐篡了楚国的皇位,自封为昭王,杀了太子,当时的大士族都不敢说出来反对。
伯夷列传读后感范文
伯夷列传读后感范文《伯夷列传》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传记文章,记录了伯夷和叔齐两兄弟在商朝末年的忠义之举。
伯夷和叔齐一开始是商汤的忠臣,但是商纣王败坏了商朝的治理,他们不忍看到百姓遭受苦难,于是决定离开朝廷,并且拒绝入王纣朝廷为大臣。
他们选择了隐居山林,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
读完《伯夷列传》,我深受感动。
伯夷和叔齐是真正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他们不愿意看到国家和百姓遭受苦难,即便是面对压力和困境,他们也选择了不妥协和退缩。
他们抱着对治理国家负责任的态度,决定离开朝廷,离开权力和权势,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应该有着怎样的品德和处事原则。
伯夷和叔齐的行为深深触动了我,他们的忠诚和正直让我深感敬佩。
他们不为个人利益和个人荣誉所动摇,而是以百姓的福祉和社会的安宁为己任。
在一个腐败和无道德的社会里,他们坚守自己的原则,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他们的精神力量让我明白,一个人应该追求正义和真理,不被利益和权力所动摇,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读完《伯夷列传》,我对伯夷和叔齐充满了敬佩和钦佩之情。
他们的行为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追求,更代表了对社会道德的深刻认识。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个人的功绩和成就,更在于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对正义的坚守。
在这个充斥着欺骗和不信任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像伯夷和叔齐一样,勇敢前行,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最后,读完《伯夷列传》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伯夷和叔齐的精神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的忠诚和正直让我深感敬佩。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我希望自己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个人利益和荣誉所动摇,以社会公益为己任,成为伯夷和叔齐那样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伯夷列传阅读笔记
伯夷列传阅读笔记《伯夷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中的第一篇,以伯夷、叔齐的事迹为主线,探讨了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引发了人们对于正义、道德、命运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欲立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却认为父命不可违而逃走,叔齐也不肯继位而逃走。
他们听闻西伯昌善养老,便前往归附。
但等到武王伐纣时,他们却叩马而谏,认为以臣弑君是不义之举。
武王灭商后,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
太史公在文中对伯夷、叔齐的高洁品行给予了高度赞扬。
他们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不为权势所动,不为利益所诱,这种精神在当时那个动荡混乱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在权力和欲望横行的社会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内心的信念,是极其难得的。
然而,太史公也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像伯夷、叔齐这样品德高尚的人,却最终饿死在首阳山,而那些暴戾恣睢、为非作歹的人却往往能够享尽荣华富贵,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道吗?太史公对此感到困惑和愤懑,他质疑天道的公平性。
这种对天道的质疑,反映了太史公对现实社会中不公平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在封建社会,好人未必有好报,坏人未必受惩罚,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太史公通过伯夷、叔齐的遭遇,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让人们看到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恶之间的复杂斗争。
同时,这篇列传也让我们思考道德的力量和价值。
伯夷、叔齐坚守道德,虽然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们的事迹却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世人们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他们的行为向我们证明,道德并非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看,伯夷、叔齐的选择也体现了一种独立思考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在众人都追随武王伐纣的潮流中,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勇气和坚定值得我们敬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各种诱惑和压力,如何保持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学习的课题。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伯夷和叔齐这俩老哥,放着好好的王位不坐,非要搞什么“义不食周粟”,最后愣是把自己给饿死在首阳山上。
这事儿初听起来,感觉这俩人是不是有点傻?放着荣华富贵不要,为了个所谓的“道义”,把命都给搭上了。
可细细琢磨,又觉得这其中大有文章。
咱先来说说这哥俩的出身。
那可是贵族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主儿。
按常理,这样的身份,那不得吃香的喝辣的,一辈子逍遥快活?但他们偏不。
当老爹要把王位传给叔齐的时候,叔齐这老弟多讲究,说啥“这王位应该是大哥伯夷的,我不能要”。
伯夷呢,也是个硬骨头,“你既然是老爹指定的,那就是你的,我可不稀罕”。
就这样,俩兄弟你推我让,最后伯夷干脆撒丫子跑了,叔齐一看,得,大哥都走了,我还留着干嘛,也跑了。
你瞧瞧,这在一般人眼里,是不是有点难以理解?放着好好的权力、财富不要,非得去追求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后来,这哥俩听说西伯侯姬昌那地儿不错,“善养老”,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了。
结果呢,到的时候西伯侯已经死了,他儿子武王正准备拉着老爹的棺材去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这俩老哥又站出来了,拽着武王的马缰绳就开始唠叨:“你老爹死了,不好好安葬,还兴兵打仗,这能算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讨伐君主,这能算是仁义吗?”嘿,这武王身边的人可就不干了,心想这俩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敢在这节骨眼上捣乱,正准备收拾他们。
还好姜太公在旁边,说这俩人是义士,给放了。
这一段啊,每次想到我都忍不住想笑。
你说这哥俩,哪来的这么大胆子?面对千军万马,还敢上去理论,真不怕被咔嚓了。
但笑过之后,又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坚持。
再后来,武王伐纣成功,建立了周朝。
这伯夷和叔齐呢,觉得这天下是靠武力夺来的,不地道,誓死不吃周朝的粮食。
于是,就跑到首阳山上,挖野菜充饥。
最后,就这么把自己给饿死了。
有人说他们傻,不懂变通。
可我觉得,他们这是一种极致的坚守。
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变化的世界里,能有几个人像他们这样,为了心中的信念,不顾一切?想想咱自己,生活中稍微有点困难,有点诱惑,可能就妥协了,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伯夷叔齐列传读书
伯夷叔齐列传读书.txt爱情就像脚上的鞋,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赤脚走路是什么滋味骗人有风险,说慌要谨慎。
不要爱上年纪小的男人,他会把你当成爱情学校,一旦学徒圆满,便会义无反顾地离开你。
伯夷叔齐列传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读书心得(2009-04-24 10:38:48)转载标签:杂谈分类:學習曆史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蓺[1]。
《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2]可知也。
堯將遜位,讓於虞舜,舜、禹之間,岳牧[3]咸薦,乃試之於位。
典職數十年[4],功用既興,然後授政。
示天下重器[5],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
而說者[6]曰:「堯讓天下於許由[7],許由不受,恥之逃隱。
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8]者。
」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9],其上蓋[10]有許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11]、伯夷之倫,詳矣。
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孔子曰[12]:「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
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13]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14]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15],號為文王,東伐紂。
伯夷、叔齊叩[16]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義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17],采薇[18]而食之。
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19]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20]矣?于嗟徂兮[21],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由此觀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2]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23]行,如此而餓死。
文言文阅读:《史记-伯夷叔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史记•伯夷叔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①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②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
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顺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节选自《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注】①卞随、务光:夏商时代两位隐士,汤灭夏让位于他们,他们拒不接受。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伯夷和叔齐这俩老哥,放着好好的王位不坐,非得跑出去隐居,这操作一开始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你说这世间,权力地位多少人梦寐以求,他俩倒好,潇洒一转身,把这一切都抛在了脑后。
我想起有一次和朋友出去旅游,去了一个挺偏远的小山村。
那地方山清水秀的,确实美。
我们住在一家农家乐里,老板是个挺憨厚的大叔。
晚上大家坐在一起闲聊,就说起这山村里的日子。
大叔说,之前也有人劝他把农家乐搞大,多赚点钱,可他不愿意。
他说就喜欢现在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钱够花就行,不想折腾那些有的没的。
当时我心里就想,这和伯夷叔齐好像有点像啊,都是那种不在乎世俗眼中的富贵荣华,只追求自己心里舒坦的主儿。
伯夷叔齐坚持自己的道义,反对周武王以暴制暴。
在他们看来,武王伐纣这事儿不合规矩。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一些所谓的“规则”和“潜规则”。
比如说找工作,有时候大家都觉得要托关系、走后门才能找到好工作。
可也有那么一些人,就像伯夷叔齐一样,坚守着自己内心的原则,相信靠自己的本事总能行。
我有个同学,毕业那会儿,家里人给他找了各种关系,想让他进一家大公司。
但他愣是没答应,自己一家一家公司去面试,虽然过程挺曲折,碰了不少壁,但最后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他说,靠关系进去的,心里总不踏实,还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靠谱。
再说伯夷叔齐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这结局够凄惨的。
但你说他们后悔吗?我觉得未必。
这就好比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哪怕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绝不回头。
我家隔壁有个大哥,从小就喜欢画画,家里人都觉得这玩意儿没前途,不支持他。
可他不管,白天打工赚钱,晚上就窝在自己那小房间里画画。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没混出个大名堂,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有一次我碰到他,问他后不后悔,他笑着摇摇头说:“这是我自己选的路,没啥后悔的。
”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和伯夷叔齐一样的坚定。
读这《伯夷列传》,我越琢磨越觉得,伯夷叔齐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几千年前,但放在今天,也照样能给咱不少启发。
伯夷列传阅读笔记
伯夷列传阅读笔记《伯夷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中的第一篇,以伯夷、叔齐的事迹开篇,探讨了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以及仁人志士在乱世中的坚守与命运。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
”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
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中子为国君。
伯夷、叔齐听闻西伯昌善于养老,便决定前往归附。
当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昌已经死了,武王用车载着西伯昌的牌位,宣称奉文王之命东进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缰绳谏诤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要杀掉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让人把他们扶走了。
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坚持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采摘薇菜充饥。
最终饿死在山中。
在这篇列传中,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高义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他们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不为权势所动,不为富贵所诱,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尤为可贵。
然而,司马迁也发出了深深的疑问:“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好人,应该是积仁洁行、如此的善良,却最终饿死!而那些暴戾恣睢、横行不法的人,却能够安享天年,寿终正寝。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道吗?”这一疑问反映了司马迁对天道不公的愤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他看到了世间许多善良正直的人遭受苦难,而作恶多端的人却逍遥自在,这让他对传统的天道观念产生了怀疑。
但司马迁并没有因此陷入消极和绝望,他通过记录这些仁人志士的事迹,表达了对正义和善良的坚守与追求。
从伯夷、叔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德。
他们对于“孝”和“仁”的坚持,超越了生死和世俗的利益。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能够保持这样的清醒和坚守,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道德和良知是人类内心最宝贵的东西,不能因为外界的压力和诱惑而放弃。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了《伯夷列传》,我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伯夷和叔齐这俩老哥,放着好好的王位不坐,居然互相推让,最后还跑了。
这在咱普通人眼里,简直就是“傻”得冒泡啊!可细细想来,他们这种对权力的淡泊,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钦佩的品质呢?就说咱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为了那点名利争得头破血流。
有个升职的机会,那办公室里的气氛都能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可伯夷叔齐倒好,直接摆手不要,拍拍屁股走人。
这种洒脱,我是既羡慕又困惑。
我想起有一次参加同学聚会。
本来嘛,大家聚在一起应该是叙叙旧,回忆回忆当年的美好时光。
结果呢,全程都变成了某些人的“炫耀大会”。
这个说自己又买了一套房,那个说自己刚升了职,工资涨了一大截。
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我就在想,他们这么拼命追求这些东西,真的就那么快乐吗?是不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再看看伯夷叔齐,他们虽然没有荣华富贵,没有高官厚禄,但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内心,活得坦坦荡荡。
他们宁愿在首阳山上采薇充饥,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去享受那所谓的富贵。
这种精神,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还有啊,都说好人有好报。
可伯夷叔齐这么好的人,最后却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这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想想我们平时,总觉得自己做了好事就应该得到回报,一旦没有,就怨天尤人。
可伯夷叔齐呢?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没有得到回报而抱怨,只是默默地坚持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我记得有一回,我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周围的人都在犹豫要不要去扶。
我当时心里也纠结啊,万一被讹上了怎么办?但最后还是咬咬牙把老人扶了起来。
结果还好,老人一个劲地感谢我。
可回家跟家里人一说,他们却数落我,说我太莽撞,万一真出了事怎么办。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特别委屈,我做了好事,怎么还不落好呢?但读了伯夷列传,我又觉得自己这点委屈算什么。
伯夷叔齐坚守一生,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他们都没有后悔。
我这不过是被家里人数落几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8篇)
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8篇)伯夷列传读后感篇1《史记》七十二列传第一篇是伯夷列传。
读过该篇数次,每次读完都感觉这篇文章有些奇怪,但又说出个子午卯酉来,疑问如下。
第一,为何司马迁把这篇文章放在第一的位置。
也许你会认为没有什么,哪篇列传放到首篇是随机的,但是我不这样的认为,至于是什么原因我可能揣摩不出司马迁的想法,但我认为一定有其道理的。
例如《聊斋志异》首篇文章是《考城隍》,文中有一句话,有心向善虽善不赏,无心向恶虽恶不罚,通过这句话就能写出作者把《考城隍》放到第一篇就是告诉读者,不能只看一个人做事的结果,还要看这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什么。
例如小孩吃饭时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这是无心的,不要介意。
如果一群成年人吃饭的时候,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就要看看是不是故意这样做的。
同样是杯子掉地上碎了的事,出发点不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为何这篇文章的格式与其他篇列传的格式不同。
其它篇列传的基本结构是先介绍主人公出生地等,再写主人公与事,通过记事写人,通过人来写事。
记事是为了写人而服务的,所以研究列传中的人一定后看作者都选了哪些事,每一个人经历的事很多,但是作者选这个事而不用另一个事一定是有其想法的。
最后是太史公曰,也就是司马迁对这个人或者事的评价,评价事也主要是为了评价人。
该篇文章,开头没有介绍伯夷,文中也不是只写伯夷一个人。
结尾处没有太史公曰部分。
第三,为何该文读后能明显感觉到司马迁有股怨气。
其他文章中没有或者很少能见到司马迁这种怨气。
处处疑问,似乎是有很多的他不明白的。
例如,"此何以称焉?""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求仁得仁,又何怨呼?""由此观之,怨耶非耶?""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其轻若此哉?""恶能施于后世哉?"在文章中,司马迁问,不是经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吗?。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这篇列传里的伯夷,让我感慨万千。
伯夷和叔齐这两人,那股子坚守原则的劲儿,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放着好好的王位不坐,非要因为道义把这尊贵的位置让出去。
在那个权力至上的时代,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举动。
想起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商场逛街。
看到一家店铺在做促销活动,人挤人的,那场面简直混乱不堪。
大家都在拼命往前挤,就为了抢到那些所谓的打折商品。
我和朋友被人群挤得东倒西歪,朋友当时就忍不住了,也想跟着往前冲。
我一把拉住她,说:“咱不凑这热闹,没必要为了这点便宜失了体面。
”朋友犹豫了一下,还是被我拽住了。
后来我们在旁边安静的店里,买到了更适合、价格也合理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伯夷叔齐,他们不就是在利益和道义面前,坚定地选择了道义吗?不像那些为了一点好处就争得头破血流的人。
再说伯夷叔齐,两人听说周武王伐纣,觉得这是以臣弑君,大逆不道,就拦住武王的马谏阻。
我的天,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虽说最后没成功,但这份胆量和坚持自己信念的决心,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这就好比我曾经在公司里,大家都在为了完成一个项目,想要走一些捷径,甚至不惜违背一些行业规则。
我当时就站出来说,这样不行,我们得守规矩。
同事们都觉得我死脑筋,不懂得变通。
可我心里清楚,有些底线就是不能破。
就像伯夷叔齐,他们心中的道义就是那不可逾越的底线。
后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有人说他们傻,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这么固执。
可我觉得,这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他们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里来了个远房亲戚,带了很多礼物,想求爸爸帮忙办件违规的事儿。
爸爸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个亲戚当时就拉下了脸,说爸爸不近人情。
爸爸只是淡淡地说:“有些事儿能做,有些事儿不能做,做人得有自己的原则。
”当时我不太懂,现在想想,爸爸不就和伯夷叔齐一样,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杆秤吗?在这个世界上,诱惑太多了,能像伯夷叔齐这样始终坚守初心的人,真的太少太少。
读《史记·伯夷列传》
反面,名字叫盗跖的天天滥杀无辜,如食用动物肝脏那样吃人肉,残暴异常,而又恣意妄为,啸聚死党数千人,横行天下,最后竟然终享天年而死。这又是遵循什么样的德行呢?
司马迁不光列举了以前的实例,还有“近世”的, 近世乃至当下,所谓:“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生逸乐富厚,累事不绝。”指的似乎就是田蚡。而“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虽然“不可胜数”,而这里必有他司马迁本人。
吾生当做何等人?
真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好坏之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而今社会是“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悲夫!
..........................................................................
“君子疾末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生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这和我们现在是多么的相像啊!干什么都要找门路,没有关系,哪怕你再优秀也是浮云!
就拿每年考研的来说,第一轮笔试大概都能过去,而真正的考验来自所谓的面试,这其实就是托关系,找门路。纵观以前,那些被刷下来的除了确实是没有什么货的,剩下的全是一些没有关系,没有送礼走路子的人,莫非这样的传统是历史遗传吗?
再后面他表达一种:尽管身处穷乡僻壤的士人,进退都如此的合乎时宜,但是,他们往往还是名声埋没,不为人知!司马迁真的很悲伤,最后一句“青云之士”当然指位高权重的士大夫;“恶能施”读(wù néng yí),意思是怎么能延续?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是《史记·列传》中的一篇文章,记述了伯夷和叔齐两兄弟对于天下之乱的态度和选择。
这篇列传让我深受触动,引发了我对于品德修养和价值观的思考。
伯夷和叔齐出身贵族家庭,但却选择了虽然艰苦却有道德底线的生活。
在他们的时代,朝政腐败,社会道德沦丧,腥风血雨成为常态。
面对这样的乱世,他们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退隐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们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拒绝圆滑狡诈、丧失人性的行为。
而他们的道德境界和高尚情操,在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读完伯夷列传,我的内心感到震撼和敬佩。
他们不是因为权势和利益而屈服于时代的黑暗,而是选择了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宣扬正义和谐的思想。
他们以身作则,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纷乱的世界中,依然有人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纯真和坚守,做到凭良心与人交往。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也让我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和取舍。
面对一切诱惑和诱惑,我应该如何选择?我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他们的行为激励着我,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底线,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
不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与人交往中,都要始终秉持正直诚实的态度,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
伯夷列传中也反映了社会对于道德人物的冷遇。
伯夷和叔齐虽然深受百姓的仰慕,但是在当时的统治者却遭到了冷落和压迫。
这令我感到深深的不公和绝望。
诚实、善良、正直的人却被时代冷漠和排斥,这是多么让人心寒的事实。
然而,伯夷和叔齐并没有为此改变自己,他们依然选择了坚守真实和美好的人性。
通过《伯夷列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一个人的人生,不仅仅取决于荣誉和地位的追求,更取决于内心的道德修养。
人生在世,应该要有一种高尚的追求,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在遭遇困难和压力时,要以正直、坦诚、善良的态度去面对,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这篇列传打动了我,使我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价值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并不是完全被环境所左右,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和责任。
2022读《古文观止—伯夷叔齐列传》有感
读《古文观止·伯夷叔齐列传》有感
历史的夜空星罗棋布,却始终有两颗耀眼的星辰引我入胜。
却说有二人,看遍国破家亡,异朝关起;却说有二人,心随故国,不食周粟;却说有二人,首阳山上,采薇而食。
这二人,守得故国旧义在,魂断首阳亦无悔。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因亡国的悲苦痛惜;朱颜尽改又如何,旧情仍在是商人——这是那二人对亡国的不畏守候。
这二人,便是伯夷叔齐。
国破家亡,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有的人,异乡飘泊,最终客死他乡;有的人,依附新朝,"佛狸词下,一片神鸦社鼓”;有的人,一如伯夷叔齐,胸怀家国大义,以超凡脱俗的气节,将忠诚融入血液,守候故国复兴到最后一刻,无怨无悔。
纵使商纣的统治腐败暴虐,于伯夷叔齐,故国却仍是祖国。
他们拥有大的格局,自然地成为了这个国家精神的旗帜与灵魂。
“隐于首阳山上,采薇而食之","不食周粟”,伯夷叔齐,二颗明星,高挂在历史的夜空中,告诉我们:国家大义永远在第一位。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我的内心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伯夷和叔齐,这两位商朝末年的贤者,他们的故事让我感慨万千。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们坚守着心中的道义,做出了让人惊叹的选择。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商朝的天下大乱,周武王兴兵伐纣。
这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顺应时势,改朝换代的必然。
但伯夷和叔齐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周武王的行为是以下犯上,是不忠不义。
于是,他们拦住周武王的马,苦口婆心地劝谏。
那场面该是多么的紧张和激烈啊!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声音或许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他们试图用自己的信念去阻止一场即将改变历史的战争。
可结果呢?周武王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依然挥师前行,最终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伯夷和叔齐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们隐居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靠采薇为生。
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持啊!首阳山上,荒草丛生,他们穿着破旧的衣衫,弯着腰在山间寻觅着可以果腹的野菜。
那野菜或许并不鲜美,甚至带着苦涩,但他们吃得心安理得。
每一口野菜下肚,都是对自己信念的坚守。
我有时候就在想,要是我处在他们的位置,我能做到吗?面对生活的困苦,肚子的饥饿,我会不会为了一口饱饭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说实话,我心里没底。
在如今的社会里,像伯夷和叔齐这样坚守信念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大家都在追求功名利禄,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有时候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可以把道德和良心抛在脑后。
比如说,在工作中,有人为了升职加薪,不惜背后捅同事一刀,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在生意场上,有人为了赚钱,弄虚作假,坑蒙拐骗。
相比之下,伯夷和叔齐的那种纯粹和坚定,显得多么珍贵。
再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也常常在妥协?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对,但因为怕麻烦,怕得罪人,就选择视而不见;明明心里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因为害怕失败,害怕吃苦,就不敢去尝试。
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让自己在舒适区里待着,不敢迈出那勇敢的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文內提出人類社會中,行為善惡與所得結果的禍福,常無一定規則可循,甚至是違背了我人道德信念的認知。對此司馬遷提出的觀點,主要是由歷史與社會來看,雖然善惡並不一定有相應的報應,比如顏回貧殀、盜蹠富壽之類;但是我人仍應堅持內心的正義,勇於實踐,這就是他所謂的以「各從其志」、「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的良知堅持,來效法松柏後凋的精神;而除此之外,我們更應進一步連結善人的力量,形成一個道德文化的氛圍與傳統,以消除不當的惡勢力與亂象,貞定現下與未來社會的運作和發展,這就是他所主張「附驥尾」、「附青雲之士」的深層義蘊所在。顯然地,他對善惡報應問題的思考,凸顯出自我的抉擇性、人類的能動性,強調我們的行為,事實上可以經由人為的積極判斷與介入堅持來確保其最終結果的幸福美善,而絕非無可奈何、束手無策、沒有責任、缺乏自覺的偶然盲動。因此,這就回應了其所標榜之撰著《史記》的目的之。
然而,在文章發展的主軸之外,司馬遷所添益的議論與情感,事實上,也有其特殊意義,而又可以獨立在傳主史事之外,以發人深省。首先,其中提出史料真偽的鑑別問題。因為學者載籍極博,當中難免有內容不盡一致之處,那麼做為一位史學家,又當如何去取揀擇、權衡判斷呢?司馬遷對此提出「考信於六蓺」的原則。簡言之,一方面,六經乃古代王官之學,其性質近於政府正式的官方檔案,因此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正確性,至少也是不容小覷的參照起點,而值得史家據之來比對其他的文獻,此意在後來清代學者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中,有更詳盡的發揮。而另一面,六經中富含宇宙人生種種事務所需所賴的道德原理,史家在對歷史關鍵處之揭示、及評論人物與事件之時,欲達公允而精微深入,總是離不開對這些真理的清晰認識。因此,「考信於六蓺」對史學家而言,是一個應予重視的參考前提。
[37] 疾 憾恨。此引語見《論語.衛靈公》。
[38] 賈子 賈誼(西元前200-前168年),西漢洛陽人,為一傑出的文學家兼政論家。
[39] 貪夫徇財 貪心的人為財而死。徇,同「殉」。
[40] 眾庶馮生 一般大眾只知活命保身。馮,同「憑」,倚恃。
[41] 聖人作而萬物覩 聖人興起居位,則萬物是非之情皆得明辨看清。此引語係由《周易.乾卦》而來。
〈伯夷列傳〉雖然是一篇歷史傳記,但是在敘事之中,夾議夾抒,也就是在敘述伯夷與叔齊兩兄弟生平事蹟之餘,司馬遷又發表了他個人對一些事情的見解,並明顯流露自己的感情傾向。因此,這和一般典型的史傳在寫法上,是極為不同的。如果以記錄史實的角度來看,便會覺得司馬遷的作法波瀾開闔,反覆援引,迂遠難測,而要浩歎其史筆之錯綜變化,難以揣摩了。
孔子曰[12]:「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13]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14]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15],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16]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17],采薇[18]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19]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20]矣?于嗟徂兮[21],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非邪?
伯夷叔齐列传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 读书心得(2009-04-24 10:38:48)转载标签:杂谈 分类:學習曆史
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蓺[1]。《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2]可知也。堯將遜位,讓於虞舜,舜、禹之間,岳牧[3]咸薦,乃試之於位。典職數十年[4],功用既興,然後授政。示天下重器[5],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6]曰:「堯讓天下於許由[7],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8]者。」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9],其上蓋[10]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11]、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14] 西伯昌 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時為雍州伯,在西,故稱西伯昌。
[15] 木主 神主牌位。
[16] 叩 同「扣」,引止,拉住。
[17] 首陽山 在今山西永濟縣東南。另說河北、河南、甘肅皆有首陽之山名,此不詳為何者。
[18] 薇 野菜名,嫩葉可食。
[19] 西山 即首陽山。
[26] 蚤 通「早」。
[27] 肝 烤。
[28] 恣睢 放縱凶暴。睢,瞪眼向上看。
[29] 彰明較著 此四字皆明顯之意。
[30] 時然後出言 時機適當,然後才說話。語見《論語.憲問》。
[31] 行不由徑 走路不抄便捷小徑,喻做人行事不走旁門左道。語見《論語.雍也》。
[20] 我安適歸 我要歸往何處。安,何也。適,往也。
[21] 于嗟徂兮 唉,我將死了。于,同「吁」。徂,往也,逝也,此謂死亡。
[22]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道無所偏愛,只是常常幫助善人。親,愛也。與,助也。
[23] 絜 同「潔」。
[24] 屢空 常常窮乏。
[25] 糟糠不厭 連最粗劣的東西都不得食。糟,酒糟。糠,穀糠。厭,同「饜」,飽足。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22]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23]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24],糟糠不厭[25],而卒蚤[26]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肝[27]人之肉,暴戾恣睢[28],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29]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30],行不由徑[31],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余甚惑焉。儻[32]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32] 儻 同「倘」,如果。
[33] 道不同,不相為謀 彼此理念不同,則不能在一起相互謀畫事業。語見《論語.衛靈公》。
[34] 執鞭之士 駕車賤役。此引語見《論語.述而》。
[35] 後凋 最後凋落。此引語見《論語.子罕》。
[36] 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 豈以若彼之無德而逸樂富厚者為重,若此之守義而困窮禍災者為輕。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33]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34],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35]。」舉世混獨,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36]哉?「君子疾[37]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38]曰:「貪夫徇財[39],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40]。」「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41]。」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42]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堙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43],惡能施於後世哉!
[42] 附驥尾 古諺:「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謂藉他人之助力而成大功。驥,千里良馬。
[43] 青雲之士 指有美德高名之人。
[1] 六蓺 同「六藝」,即六經。
[2] 文 指歷史記錄之文字,或典章制度。
[3] 岳牧 岳,四岳,即四方諸侯之長。牧,九州十二牧,即各州養民之官。
[4] 典職數十年 據說堯命舜攝政二十八年,而後禪位於舜;舜又命禹攝政十七年,而後禪位於禹。
此指諸子雜記,如《莊子》、《呂氏春秋》、《韓詩外傳》等等。
因此,〈伯夷列傳〉中所提出史料之鑑擇與評判原則、行為善惡報應的人生態度,這兩大議論便是回應「通古今之變」與「究天人之際」兩大目的的一種體現。至於,洋溢在其字裡行間之嫉惡好善、堅守正義、睥睨邪行、同情仁人的激動情緒與澎湃情感,又是寓有褒貶善惡、戒鑒教訓的作用,並且流露他對歷史人物、社會事件的同體共感,絕不冷眼漠視、無動於衷。這就使一己的生命跨出自我形體的局限,而接上歷史的洪流、現實的脈動,成為人類共同發展與傳承延續的一部分。所以,司馬遷此處高昂的熱情,乃是一段至為重要的歷史情感、歷史意識,使得歷史不再只是老學究瞇眼注視的故紙堆、老百姓荼餘飯後的談鬼錄,而是具有血肉、人我緊連的有機生命體,成為我們思欲建構與形塑歷史、社會、文化的本質前提。因此,〈伯夷列傳〉中「余甚惑焉」、「悲夫」的心情,乃是顧及「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目的,而為「成一家之言」的基礎,真正使得司馬遷成為輝映古人、感動後人的連結樞紐。所是,這種敘述史傳時的感情呈現,關涉重大,豈僅只是借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以伯夷之事抒發自身慘遭宮刑的悲慨憤懣,那種小家子氣的小格局呢!
按司馬遷撰著《史記》,意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所謂「究天人之際」,乃是探究天道和人事之間的相應關係,亦即在「人自身的善惡行為表現」與「天所施予的福禍報應」之間,有無某種關聯或律則。也就是藉由觀察歷史人物的作為與下場,來尋求人類行為的最高依據,奠定價值性的保障基礎。而所謂的「通古今之變」,係在明察古往今來的歷史演變,綜合且分析人類活動的既有成果、現象和歷程,以了解一貫的脈絡,看出當前發展的趨勢及方向,並形成未來良性的改變。至於「成一家之言」,則是藉著《史記》一書的寫作,表達自己的一套學說,作為個人的代表性成就,而匯入歷史的長河洪流之中,使一生努力能對人類世界有所貢獻,確立一己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9] 箕山 位於河南省登封縣東南。
[10] 蓋 表示傳疑不確定之副詞。
[11] 吳太伯 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長子,周文王之大伯父。因讓國於其弟季歷,乃奔荊蠻吳地,荊蠻義之,從之千餘家。
[12] 孔子曰 此二引語分別見《論語》〈公冶長〉與〈述而〉。
[13] 孤竹 商湯時所封之諸侯國名,約在今河北盧龍縣至熱河朝陽縣一帶。
總而言之,〈伯夷列傳〉一文不只單純地交待了伯夷、叔齊的生平行事,展現倆人的人格風貌,其間所隱藏的內涵,實乃富具史學的精神義蘊。是故,司馬遷將之列為《史記》列傳的第一篇,絕非漫然,蓋有深意存焉。我們可以多加反省深思、發揮實踐,以裨益社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