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醉花阴》导学案(附答案)(3)

合集下载

《醉花阴》导学案教师版

《醉花阴》导学案教师版

《醉花阴》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二、知人论世,作者、作品介绍1、作者简介2、了解李清照生平三、预习词作,完成习题1、有节奏地朗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基础知识自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作品集《漱玉词》四、感悟鉴赏1、如果我们要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词人的感情,是哪一个字?愁2、词人为何而愁?思念丈夫,寂寞无聊3、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地表达了相思?“永”写出了时间的漫长。

点出了愁的长久。

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透”点出了秋寒心冷,辗转反侧。

3、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五、拓展链接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译文欣赏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

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

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九年级语文醉花阴公开课优质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醉花阴公开课优质导学案

九年级《醉花阴》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词的内容。

❖2、联系背景,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词的情感美。

❖3、抓住意象,体会词的意境美。

❖4、鉴赏词,学会鉴赏词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学有所获1、请为词划分朗读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并熟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读出的情感:2、走近李清照:在已学基础上,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方式,进一步走近李清照。

请详细了解李清照生平和后人对其的评价,并用几个图形或符号,画出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并能口头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

李清照简介:《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二、合作探究,品味意境。

提示:抓词玩味。

(可从抓意象的特点、修辞、描写手法、精妙用词、写作手法等赏析其表达效果。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一句中可见清照怎样度日的?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

(请描绘一下清照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内心世界)2、作者不喜欢过重阳节吗?又是怎样过的重阳节?3、清照在重阳节为何要喝酒?在怎样的环境中喝酒?边喝酒边在想什么?怎么把自己说得比黄花还瘦,这个比喻妙在何处?三、总结反思,更上层楼通过这首词的学习,结合以前学习诗词的经验,请总结出你自己鉴赏诗词的方法。

四、慰藉易安这个多情的才女,在这深秋时节,黯然神伤。

我们也为之怅然。

面对这多情的人儿,说几句安慰的话语。

让她那凄冷的心能暂时得以慰藉。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运用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李清照的《一剪梅》。

请在旁边旁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发挥想象,理解意境。

请用“读这一句,我仿佛看见”来说一说你通过读词想象的画面。

并说说你描绘的画面中有词中的哪些“意象”。

醉花阴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醉花阴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题:醉花阴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班级:九年级一班授课人:柳玉香【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诵读古诗词。

2.我能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我能热爱古典诗词,体会其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把握醉花阴的意境,体会整首词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炼字、情景交融等写作技巧。

【导学流程】我“敢”读:读准字音,读通整首词。

一、【自主学案】(预时:3分钟)1.给下列字注音。

薄()瑞()枕 ( ) 盈()2.弄懂整首词的大意,重点翻译下列句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初读整首词,你有什么感受?二、【合作探究学案】(预时5分钟)我“感”读:结合整首词的写作背景,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韵味。

1、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词人是如何渲染这种氛围的?(结合具体景物,时间等)“永”“又”“凉”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下片中“饮酒赏菊”是为了什么?忧愁之情有所缓解吗?品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个字能一统全文?(试在词中找)三、【展示质疑学案】(预时8分钟)1、三组以不同方式分别展示探究成果。

2、我的疑问?四、【教师点拨归纳,我的笔记】(预时5分钟)我“赶”读,比一比赶一赶,看谁读得好。

【中考链接】2013.四川泸州(预时10分钟)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①眼波横:美人流转的眼波②眉峰聚:美人蹙集的眉峰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试简要分析其妙处?2.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试概括作答。

【学法指导】组长组织互相批阅,组内交流预习成果。

合作交流思考成果,归纳答案。

在原文中找关键字词。

结合词中的写作手法、修辞等技巧分析其作用。

最新《醉花阴》导学案-老师用

最新《醉花阴》导学案-老师用

《醉花阴》导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完成本学案。

2、认真思考,规范书写,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重点难点: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后期)多悲叹身世,怀旧悼亡,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词风凄凉低沉,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作品散失很多。

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词作风格,理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情感。

3、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中意象的内涵,把握词的意境。

(2)体会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相思之苦和孤寂之情。

2、难点(1)理解词中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

(2)赏析词中精妙的语言,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约 1155 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崇宁二年(1103 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四、诵读感知1、初读,读准字音薄雾(bó wù)瑞脑(ruì nǎo)金兽(jīn shòu)东篱(dōng lí)把酒(bǎ jiǔ)销魂(xiāo hún)帘卷西风(lián juǎn xī fēng)人比黄花瘦(rén bǐ huáng huā shòu)2、再读,读出节奏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深入理解《醉花阴》的词牌特点、结构韵律,掌握其作为双调小令、仄韵格的基本形式,以及五十二字的字数要求。

赏析词中的艺术手法,如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感受李清照诗词的艺术特征,体会其含蓄而深情的表达方式。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醉花阴》是________代女词人________的代表作,该词牌名首创于________。

2.《醉花阴》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描绘重阳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________的氛围,表达了词人________的情感。

二、选择题1.下列对《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一句理解正确的是()A. 词人通过描写薄雾浓云来衬托自己内心的喜悦。

B. “永昼”指的是漫长的白天,词人感到时间漫长难熬。

C. “瑞脑消金兽”是指词人在燃烧瑞脑时看到金兽形的香炉。

D. 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重阳佳节的期待和兴奋。

2.下列对《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赏析不正确的是()A. “销魂”指的是词人内心深深的忧伤和愁苦。

B. “帘卷西风”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日景象。

C. “人比黄花瘦”是用来形容词人体态丰盈,健康美丽。

D. 这句词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词人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和内心情感。

三、简答题1.《醉花阴》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2.你认为《醉花阴》这首词的情感表达有何独特之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全文翻译《醉花阴》译文如下: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悲,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四、中心思想《醉花阴》的中心思想主要围绕词人李清照的孤独寂寞和思念丈夫的情感展开。

苏教版醉花阴李清照导学案

苏教版醉花阴李清照导学案

醉花阴教学目标:1,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2,分析词中的意象预习导航;一,走近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三,释题: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阙各五句,三仄押韵。

四,新课过程1,朗读体味同学们结合注释,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注意停顿。

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2,整体把握 整体感知,朗读指导。

薄(báo)雾浓云/愁永昼,瑞(rui)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chóng)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熟读诗歌,小组竞背竞默写讨论交流请大家仔细的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用四字短语把它概括出来?3,合作探究(1)《醉花阴》一词作于什么季节?说说作者在词中是怎样突出节令特点的?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借哪些意象什么事情来渲染愁苦之情的?(3)、“半夜凉初透”,词人为什么会感觉到“半夜”凉意透过纱厨?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4)词中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词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1【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

三愁聚集一处,于是借酒销愁,但“借酒销愁愁更愁”,何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因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难免了。

《醉花阴》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醉花阴》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醉花阴》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使用说明】(1)认真预习,能够熟读并背诵文本。

(2)先看完课文及注释,大体理解词的内容,然后完成本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走进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李清照是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新课导入 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 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
自读正音、同桌互读、听范读、叫同
任务设置+ 自主探究
学读、齐读
先请同学们自由朗 读,独自初步感受一下词
的意蕴。
展示交流
《醉花阴》导学案
课题 年级
《醉花阴》 高一
课型 所需课时
赏读课 1课时
授课时间 备课设计者
2020、6、15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 疏通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3、 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词精人的感情“愁”。
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
环节
预习检测
如何理解“酒”“黄花”等意象和结合诗句感受词人的情感。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导学过程
学案
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导案
1、 知人论世,了解李清
照的词作与其个人生活遭
遇的密切关系。
2、作者前后期作品的区别

3、“李三瘦”
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母题的诗
词比比皆是。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意象:薄雾、浓云、酒、东篱、暗香 、黄花、西风 时间词:永昼、佳节、重阳、半夜、 黄昏后 重点词:凉、透、瘦
1、找意象,绘意境 2、时间词、重点词与情感 (提示:凉、透、瘦)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解读意象的方式,仿佛遇见一个在闺阁中 思念丈夫、度日如年的女子,感悟她从内而外绵长浓厚的相思之 愁,让我们对李清照又有了深刻的理解。课后时间多积累一些李 清照的“愁”的诗句,同学互相交流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醉花阴》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醉花阴导学案设计,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导学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二.赏析词文: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

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

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

加深了凉意。

总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

这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5.下片写赏菊饮酒,并抒发感受,中间作者本人的形象在内,说说词中作者是怎样的形象。

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

6.烘云托月的手法。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

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

“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

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

《醉花阴》导学案(附答案)(3)

《醉花阴》导学案(附答案)(3)

《醉花阴》导学案(附答案)⑶《醉花阴》导学案文章来自:爱师网《醉花阴》导学案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作者作品巩固1.李清照,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 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释题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 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注意停顿。

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①“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一一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一一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一李煜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一一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苏教版语文高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导学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导学案教学设想:《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专题是:“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该专题有6首,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

本课要学的两篇,一篇是自读篇目,一篇是教学篇目。

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能够对诗歌中精警的名旬进行鉴赏。

4、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本文增加目标:初步了解李清照的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时设置:1教时教学《醉花阴》1、朗读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介绍有关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言行举止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

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所以,当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

据有关记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一方面非常感动,另一方面又极其佩服夫人的艺术水平。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

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曰夜,得五十阕。

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醉花阴》导学案制作时间:2014-5-26【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诵读此诗2、揣摩意象、品味情感3.把握《醉花荫》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预习案【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约1155),,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李清照大事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42岁: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写作背景《醉花阴》——佳节重阳孤寂思夫《醉花阴》这首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整体把握】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授课教师:
2023-12-22
《醉花阴》导学案
目录
CONTENCT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意象分析与情感表达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思考题与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自由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鼓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可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和点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思考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其优点和亮点,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通过翻译和讨论,引导学生感知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如孤独、寂寞、相思等。
介绍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等。
艺术手法
分析词中运用的表现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叠词、双声等音韵技巧。这些技巧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情感更加真挚动人。例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因思念而憔悴的情感。
意境深远
语言优美
心灵共鸣
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
李清照的成就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词坛皇后”。
该词以重阳赏菊为题材,通过描绘菊花、酒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其艺术手法高超,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首经典词作,《醉花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李清照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瑰宝。该词通过描绘菊花等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意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花阴》导学案(附答案)(3)《醉花阴》导学案文章来自:xx《醉花阴》导学案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巩固1.李清照,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释题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注意停顿。

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①“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

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

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长度、宽度、深度;秦观的愁也是有数量、深度的。

文章来自:xx《醉花阴》导学案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巩固1.李清照,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释题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注意停顿。

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①“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

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

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长度、宽度、深度;秦观的愁也是有数量、深度的。

,文章来自:xx《醉花阴》导学案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巩固1.李清照,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释题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注意停顿。

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①“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

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

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长度、宽度、深度;秦观的愁也是有数量、深度的。

文章来自:xx2.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明确: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答:“永昼”“半夜”“又”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3.词人为何而愁?答:思夫《醉花阴》是一首小令。

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

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

这首词也同样如此。

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把它概括出来?答:上片:重阳思亲而不得下片:饮酒赏菊愁更愁【合作探究】一、鉴赏评价上片1.具体说说词的上片的内容。

明确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

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

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出门在外的丈夫。

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2.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明确:“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

3.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明确:“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半夜凉初透”,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

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

4.上片小结:上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委婉地展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愁苦。

二、鉴赏评价下片1.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明确: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

在这里。

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充满了“我”的衣袖。

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

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

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明确:这是写佳境。

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以佳景衬哀情”的作用。

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

宋时,此风不衰。

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

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

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

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

文章来自:xx3.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K12学习教育明确: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

4.整体感悟下片内容:下片写作者在重阳节黄昏后独自饮酒赏菊的愁绪。

三、小结《醉花阴》的主旨和使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明确: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目标检测】1.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

答: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2.完成课后第二题。

3.背诵全词。

K12学习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