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配中的学问》说课稿

——xx小学 xxx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搭配中的学问》,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解读:《搭配中的学问》是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6-77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搭配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对排列组合知识进行初步渗透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排列与组合不仅是学习“概率与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为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制定了以下四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组合问题,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数学思考:在合作、尝试、展示、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训练‘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类推能力。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协作精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会学”、“乐学”。

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有序’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服装卡片、菜品卡片、习题卡、小丑帽子、鼻子实物

学具准备:服装卡片、菜名卡片、学生用尺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强,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他们对搭配中的学问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感性经验,但缺乏‘有序’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用引导发现法、尝试教学法、创设情境回归生活等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中,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享彼此的思考。

四、说学法

三年级学生对排列组合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本课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而“数学学习,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依据这一新课标要求,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从而感悟概念,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学生在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内容,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相关理念,我构建了探索型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了以下六步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感知搭配(设计用时:5分)

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因此我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了一些创新处理。

由我扮演马戏团里的小丑,戴上准备好的小丑帽子和鼻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来,邀请学生帮助我搭配演出的服装,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搭配的方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2、知识建模-探究新知(设计用时:20分)

活动设置:搭配服装

数学离不开生活,把在学习中形成的概念和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是构建知识模型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在这部分,我设置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讲授:首先“想一想”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一顶帽子搭配一条裤子的要求,独立思考如何搭配,展开对搭配问题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

第二“摆一摆”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最后形成概念系统。所以我要求学生拿出学具图片,在桌面上摆一摆,学习小组之间合作对服饰进行搭配,且粘贴在一起。同时提出在不重复的前提下摆出所有的搭配方式。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实践操作来初步建立‘有序’思考问题的知识模型。

第三“画一画”

经过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搭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找出所有的搭配方式并用文字列举出来。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用连线的方式就能找出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

配方法。此时会有学生发现用文字的方法比较繁琐,我适时引导学生可否用简单的图形、符号或不同的字母代替文字呢?这一过程是为了使学生在写写画画的合作中,形成知识的概念系统。

第四“说一说”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反馈回归到本节课的关键点:用不同的图形、符号或字母代替具体的物品来表示搭配过程,再进行连线,使学生建立对符号、字母的初步认识,并由具体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上来。

小结:通过“想一想”初步认识概念,到“摆一摆”中建立知识模型,再到“画一画”里形成概念系统,最后到“说一说”强化知识模型。运用这四个学习环节,帮助学生完成图形形象向纯符号来表示搭配方法的过渡,渗透符号化数学思想,突出数学的简洁美。

3、知识应用-技能提升(设计用时:6分)

活动设置:搭配午餐

在构建知识模型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体系,才能形成清晰的知识模型,使之更好地运用在生活中。因此,在这一环节里,我设置了搭配午餐的活动。

再次进入情境当中:为感谢大家帮助我搭配演出服装,请大家吃午餐,出示主题图,明确午餐盒饭的搭配要求,让学生独立找出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此时学生的方法不一定会按照上面老师所教授的方法去表示,我也会给予肯定。但要及时引导学生和‘有序’搭配进行比较,再次突出‘有序’搭配的重要性。最后对比各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搭配方法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符号化的思想。

小结:这个活动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巩固所学知识,再对比各种搭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

4、知识拓展-回归生活(设计用时:5分)

活动设置:搭配路线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理论的学习只有回归于生活,才能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起到检验和催化作用。所以,我在这个部分安排了搭配路线这个活动。

依旧进入情境中:请大家去动物园玩。要求学生运用字母来表示搭配方法,找出去动物园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可以走。小组合作、自主评价,教师适时引导。再次突出字母表示搭配方法的优越性。

小结:此活动从表面看与搭配服装、搭配午餐不是同类问题,但通过探索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